《证道指南》

本文选自南无羌佛说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上述般若经文全予讲解。今说证道指南。为利生证道。如何实证般若而说。此指证道即指证般若。指南者指明方向的准则义。如何证般若捷径。一提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很多佛弟子都知道。也有专门受持者。也有听讲者。亦有专修者。更有尽其一生奋力修持。可是大部份人还是般若了般若。自我了自我。无有所获。更无所证。临命终时却不能作主。更何况在世解脱。妙用无碍。说到底来是何因缘。唯有二句。在圣因果不昧。在凡因果所缚。故当明了修行二字之真义。修行即是转换因之先后成熟。一切依因正果。因此佛才特别立有出离心、四无量心、菩提心、诸般戒律。即六度万行等专修方法。这些行法、都是专起种因结果作用的。离开了它们任你把金刚经、六百卷般若、心经背诵翻烂。也不会证到般若的。如果只是读明经理即能证道。佛也就不会说那么多具体的行持法了。佛说诸行皆是为了行者自修。转换因果。契合经理谛相。双运圆融般若自显。故我说前者般若于文字已明。但明不一定能代表实证。何以故。因众生无始以来。长处轮回。受生死烦恼诸苦之缚。五蕴不空故随行造业。而因果报应。由于属随业报果。故心随业转。不能心转业力。加之业力障盖又出自无明。故尔想证般若。想即成障。欲坐禅定。烦恼、妄心、分别、昏沉、掉举、无明由因感现成障。欲修彻却多落空鉴之执。欲修“妥噶”又以光感而作幻心。欲念咒语。口念意散。不去天南海北。就行以妄鉴妄。正欲万念归一。忽又昏昏睡觉。意识梦然、业力现前不由自主。故尔无明业力绝非想断则断。想灭则灭。因此文字般若亦非想懂则懂。观照般若亦非想观则观。实相般若亦非想证则证。何以故。由无始无明盖障、浮覆圆妙圆明真心之故。是故般若特为具大智者舍利弗而说。说一度众。菩萨悲意却非普通众生能证悟的。或略有领悟。也只能根据各位业力轻重。分段深浅、而受相对之益。故尔今特告知一切有情。欲证菩提。必证般若。欲证般若。必灭无始无明业力。欲灭无始业力。必从因入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行优果善。去障方能明生。因果依何而证。当以佛说修行而证。故一切胜义之证。不离修行。修者修正。行者行为。即将己之凡夫行为修正而符合佛菩萨所立之中正行条。唯独如此方能转换因果。善因先熟。占其报位黑业自然无位显报、推之于后。故出障明生。照见般若。以智圆明。若证般若。不离修行。无论何宗何派、何种法要。亦复如是。修行法门颇多。今不一一举之。只例一说即可圆满。转换因果之先熟善因。种大解脱之诸因。消无始之业障。业障远离、智光才能显现。方能照见般若妙明。此说并非不念《心经》不解经意。而必须三业相应一心持经。深解经意。悟其妙理。方为双运之修。若欲求解脱者。首先必须具备真出离心、真信、愿、行、真戒、定、慧。具此决心。方能真正按佛所说实行。今立加行法部份而说:无论为上师的和当弟子的。或以禅为食的。具神通幻妄觉受的。或聪明超群的。或气功出奇的。乃至智慧通妙的。学佛法不应以神奇古怪为立意。一切神奇古怪说穿了无非万法由心生。一切幻化奇妙之用都脱离不了自我意识幻化。不是第六识感观就是第七识末那意显现。或心识之王第八识阿赖耶出涌。穿墙入壁不足为奇。况复气功之类无稽之幻化小焉者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之理也。又有以禅理高谈空鉴脱离实际说玄虚。开口一个大圆满。闭口一个无相法。启齿不谈无上步。就求金刚圆满法、不求妥噶化虹光。妄贪金刚喻定决。乃至念阿弥陀佛。口称善。实际行为做坏事。说实话吧、如果世间法的基本行为都不正。还算不上一个称道好人。狂言妄求之心是没有用的。我的宗旨是一句话。那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世间六大缘起和合之因的悟谛。所以世间上的一切处事接物、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为等。乃至世间上的起心动念。所有相对事物及意识。都是对自己行为的洗刷。因果的印证。学佛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炼自己的修养。更正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去应照世间上的诸法。这种应照是科学性的、数学性的。比如:要达到一种圣者的境界。规定为一百斤善因名为圣者。那么只具备一斤是不算数的。乃至九十九斤也是不行的。九十九斤只能算九十九斤。毕竟不是一百斤。故不圆满的。要圆满那必须要一百斤。差一克一毫也不能称圣者。因为一百斤又名圣者。所以行者之行是没有半毫虚假可走的。故尔需当三业实际应照。所以应有实际对尘标准。那就是最基本的也要以六度万行、十善、四无量、佛说诸戒为尺度。在这之前。首先得一步一个足印走正世法初基。然后再进一步深入诸行。以做到大公无私、舍己利人、爱国爱民、爱世界、热爱和平。做到一社会敬爱的善知识。以此为初因之基本德行。然后方可进修以下加行、如此较易相应。有人问佛教之修行如此善业。不但不杀生。而且恶念也不准动一下。那么对于那些恶贯满盈的坏人、魔妖之辈。不就提供了做坏事、害人民、坏佛法的条件了吗?这里我必须告之大家。佛教固以大悲普度为本。但又具大雄无畏之志。对于那些破坏众生利益、毒害大众生命、以邪说玷污正法、正教、制造社会混乱的坏蛋、恶魔。是毫不松手去抗击的。是没有半分毫畏惧的。因为佛法修行是为自觉觉他。故尔为大众和国家即世界的利益。对个别的坏人是不会原谅的。故对坏人、坏事、恶贯之行。要向有关正义部门反映的。总之。修行者一切皆是为了利益众生。凡是菩萨之举正是如是行持。故尔菩萨戒之建立魔天震之大骇。以下为证取般若之具体法要“加行”。

加 行

凡修行者首先得皈依而后随之发心。并必当了明修行学佛。一为自了生死。二为度脱众生。故当解行以下四句法义三业相应而行。直至生起实相。

四句皈依发心即是: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

为利众生愿成佛

于此进入观无常。如初修行人未生出离心者。不依观修无常之法。即不能产生真修行心。更不能依法行持。或遇难急退。故当首具真欲求得解脱之道。急求出离轮回之法。若欲出离轮回。必悟世间幻化假合皆无常性。故当观无常。观无常者。即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我体四大合。亦复如是义。应于静处前思后想。亲友离别已步黄泉。事时推岁。幼年步入青年。青年转入壮年。壮年归近老年。将入其土我体正如是理。于无人处静心下来观一切声响。观流水。一去不回头。观当下念头言语已成无常。而吾将接近亡故。死无定期。一气不来。当下两手空空而入中阴。世间诸有无从带去我之当下肉体亦复如是。如意念观成实相。则会生起怖畏。此时出离心进入生起次第。于此才明了人生时间短暂。随时可死。方可进入怖畏之苦。此时自然精进用功而不懈怠。不易产生烦法心。修密者于此四部瑜珈自然相应。诸有法门亦复如是。具备出离心后。还必须严守戒律。方可播种善因。转换恶果推后续生。此以三聚净戒为主即是。

三聚净戒者:

一、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

二、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

三、摄众生戒。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于此当静观我既发心学佛。欲脱离轮回诸苦。故当严守三聚净戒不可有犯。在戒之基础上。还必需以十善作为基因。十善之修。应于实践中静观深思十善。自己是否时时事事均依之三业无异。如佛所云。修法得用无疑。若行持有异当下修正。若不如佛所说而行持当然修法是没有受用的。故必行于三业实践。其具体十善即是不杀生而行放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修梵行。不妄语而说实言。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在十善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实施四无量心。建立德行。修四无量心。首先得起动果与因的实施。故尔四条即是: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随意即观慈悲喜舍四无量。对诸众生于实际行动中发起此四种无量之心。施于实践。尔时当依次第而入。先由生身父母。妻室、夫君、儿女、岳父、岳母、诸亲眷属。常处身边亲近友人。次第而进。随之散于六道众生及法界一切有情。对诸有情。观如往昔互为父母。互为妻室儿女。因缘理信实则如是。故当三业相应于慈悲喜舍。落实于三业。尔时自观次第而进。若于生身父母、妻室、儿女均未相应。口言己行于众生相应。则为假相。未种相应之因。四无量心分三个次第。即是第一、生起次第。第二、圆满次第。第三、生圆不二次第。如是成就其四种无量心者。至少要达到圆满次第。若要解脱受用。先证生圆不二次第。四无量心进入生起次第。便可自知。如见到他人的生死、痛苦灾难、幸褔、富贵、快乐。从内心生得起慈悲喜舍的觉受并付之实施。即为生起次第也。圆满次第是建立在生起次第的基础上的完美境界。四无量心是否真生。可以从事例中自见。例如于行道中见一车祸伤一青年。废一肢体而残。惨状不堪。围观悲欲多泪下。汝亦如是悲心起动。过一时回家则无车祸之觉。早忘九霄云外。餐食如狼似虎。此境界为普悲感。并非四无量之悲心。假如该车祸所伤者为汝之亲人。其悲伤之心境。却非平平。第一餐绝难进食。何来虎狼食举。何以故。尔时多于思之己亲前途。心生悲妄。乃至夜不能眠。奔走求医。劳其筋骨。而不顾诸苦。若真发四无量心者。则应对他人之一切。如自己之一切。此乃菩萨行道必备之德。如证到圆满次第之四无量境。则能众生平等。以三业相应施之四无量实施之用。圆满次第区别于生起次第者。主要在于出之自然行业。不加半分毫厘强求之举。则备四种无量之心。在圆满次第的基础上。进一步则产生生圆不二次第境。此为胜义之谛。即为不染无著之四无量境。与般若有密切相关。此不作多解。在圆满次第、四无量境的基础上。恒持修学。久之自然得证生圆不二之境。行者于此静思。汝可生起、汝可圆满。如未生起、则应当下发心。行于三业。使之四无量心生起实相。而后勤修六度万行。念念不忘自觉觉他。故当发大乘菩提心。度众生脱离轮回。众生有苦即我苦。众生不尽我长度。发此菩提心。由行者于佛菩萨前自立愿心。条例方案。言出必行终身照办。不可三业有异。若口言度生。而返照四无量心。未能三业相应。度生则无实相。若未三业相应。纵能终日持咒、修观、诵经打坐、念佛。终归竹篮打水无从收益。故当日审。依照佛义上师之教。查己为任。凡与教违当下正之。(文诵至此静而思之)。行者于此当前思后想、你可做到。透关之法。立而除根。以上是为修行之要。建立加行生起次第。方入六度齐修之法,六度者: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修《心经讲义》。成观音境(成就于观音)。故当行持于六度。自行化他。行菩提道。行于利乐有情。大行大悲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废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愚痴固执。智慧而无禅定。则狂慧凡情。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诸佛菩萨均依六度即诸法而证般若达成正觉。故我等若成观音正觉。必依行入法方可与佛同处法性合一。自证般若。于此行者静思自己三业于今昼之日可否与上述法义相应。而后可向大德求修正行。即可自证般若。得大解脱。或三业相应诸法行境而诵《心经》。亦复可证般若解脱无碍。凡修行者当注意自迷于真假修别之法。即是修法有假修与真修之别。任何佛法亦复如是。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又必建立于持恒上。何为假修。不将加行实用于处事接物、日常生活、有为法相、无为见中。是为假修。于正行持咒修观即是摄心。上坐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修观时声诵而意不观。亦名假修。有行无功步不前。有功无行如无脚。只修加行不修正行。如人无脚不能行走一步。只修正行不修加行。不能走到目的地。故单修一亦名假修。假修不得收益。何为真修。真修者建于决心学佛。永恒不生退悔。于世间法中出世法见。三业应照加行付之实践。在座上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修观时意随文入。念佛时观不离像。三业打成一遍。始终如一。乃为真修。真修者即能相应。转换因果、领悟《心经》自证般若真如。

祝一切见示此讲义众生。得大利益、悉皆解脱无碍

《证道指南》

本文选自南无羌佛说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上述般若经文全予讲解。今说证道指南。为利生证道。如何实证般若而说。此指证道即指证般若。指南者指明方向的准则义。如何证般若捷径。一提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很多佛弟子都知道。也有专门受持者。也有听讲者。亦有专修者。更有尽其一生奋力修持。可是大部份人还是般若了般若。自我了自我。无有所获。更无所证。临命终时却不能作主。更何况在世解脱。妙用无碍。说到底来是何因缘。唯有二句。在圣因果不昧。在凡因果所缚。故当明了修行二字之真义。修行即是转换因之先后成熟。一切依因正果。因此佛才特别立有出离心、四无量心、菩提心、诸般戒律。即六度万行等专修方法。这些行法、都是专起种因结果作用的。离开了它们任你把金刚经、六百卷般若、心经背诵翻烂。也不会证到般若的。如果只是读明经理即能证道。佛也就不会说那么多具体的行持法了。佛说诸行皆是为了行者自修。转换因果。契合经理谛相。双运圆融般若自显。故我说前者般若于文字已明。但明不一定能代表实证。何以故。因众生无始以来。长处轮回。受生死烦恼诸苦之缚。五蕴不空故随行造业。而因果报应。由于属随业报果。故心随业转。不能心转业力。加之业力障盖又出自无明。故尔想证般若。想即成障。欲坐禅定。烦恼、妄心、分别、昏沉、掉举、无明由因感现成障。欲修彻却多落空鉴之执。欲修“妥噶”又以光感而作幻心。欲念咒语。口念意散。不去天南海北。就行以妄鉴妄。正欲万念归一。忽又昏昏睡觉。意识梦然、业力现前不由自主。故尔无明业力绝非想断则断。想灭则灭。因此文字般若亦非想懂则懂。观照般若亦非想观则观。实相般若亦非想证则证。何以故。由无始无明盖障、浮覆圆妙圆明真心之故。是故般若特为具大智者舍利弗而说。说一度众。菩萨悲意却非普通众生能证悟的。或略有领悟。也只能根据各位业力轻重。分段深浅、而受相对之益。故尔今特告知一切有情。欲证菩提。必证般若。欲证般若。必灭无始无明业力。欲灭无始业力。必从因入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行优果善。去障方能明生。因果依何而证。当以佛说修行而证。故一切胜义之证。不离修行。修者修正。行者行为。即将己之凡夫行为修正而符合佛菩萨所立之中正行条。唯独如此方能转换因果。善因先熟。占其报位黑业自然无位显报、推之于后。故出障明生。照见般若。以智圆明。若证般若。不离修行。无论何宗何派、何种法要。亦复如是。修行法门颇多。今不一一举之。只例一说即可圆满。转换因果之先熟善因。种大解脱之诸因。消无始之业障。业障远离、智光才能显现。方能照见般若妙明。此说并非不念《心经》不解经意。而必须三业相应一心持经。深解经意。悟其妙理。方为双运之修。若欲求解脱者。首先必须具备真出离心、真信、愿、行、真戒、定、慧。具此决心。方能真正按佛所说实行。今立加行法部份而说:无论为上师的和当弟子的。或以禅为食的。具神通幻妄觉受的。或聪明超群的。或气功出奇的。乃至智慧通妙的。学佛法不应以神奇古怪为立意。一切神奇古怪说穿了无非万法由心生。一切幻化奇妙之用都脱离不了自我意识幻化。不是第六识感观就是第七识末那意显现。或心识之王第八识阿赖耶出涌。穿墙入壁不足为奇。况复气功之类无稽之幻化小焉者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之理也。又有以禅理高谈空鉴脱离实际说玄虚。开口一个大圆满。闭口一个无相法。启齿不谈无上步。就求金刚圆满法、不求妥噶化虹光。妄贪金刚喻定决。乃至念阿弥陀佛。口称善。实际行为做坏事。说实话吧、如果世间法的基本行为都不正。还算不上一个称道好人。狂言妄求之心是没有用的。我的宗旨是一句话。那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世间六大缘起和合之因的悟谛。所以世间上的一切处事接物、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为等。乃至世间上的起心动念。所有相对事物及意识。都是对自己行为的洗刷。因果的印证。学佛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炼自己的修养。更正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去应照世间上的诸法。这种应照是科学性的、数学性的。比如:要达到一种圣者的境界。规定为一百斤善因名为圣者。那么只具备一斤是不算数的。乃至九十九斤也是不行的。九十九斤只能算九十九斤。毕竟不是一百斤。故不圆满的。要圆满那必须要一百斤。差一克一毫也不能称圣者。因为一百斤又名圣者。所以行者之行是没有半毫虚假可走的。故尔需当三业实际应照。所以应有实际对尘标准。那就是最基本的也要以六度万行、十善、四无量、佛说诸戒为尺度。在这之前。首先得一步一个足印走正世法初基。然后再进一步深入诸行。以做到大公无私、舍己利人、爱国爱民、爱世界、热爱和平。做到一社会敬爱的善知识。以此为初因之基本德行。然后方可进修以下加行、如此较易相应。有人问佛教之修行如此善业。不但不杀生。而且恶念也不准动一下。那么对于那些恶贯满盈的坏人、魔妖之辈。不就提供了做坏事、害人民、坏佛法的条件了吗?这里我必须告之大家。佛教固以大悲普度为本。但又具大雄无畏之志。对于那些破坏众生利益、毒害大众生命、以邪说玷污正法、正教、制造社会混乱的坏蛋、恶魔。是毫不松手去抗击的。是没有半分毫畏惧的。因为佛法修行是为自觉觉他。故尔为大众和国家即世界的利益。对个别的坏人是不会原谅的。故对坏人、坏事、恶贯之行。要向有关正义部门反映的。总之。修行者一切皆是为了利益众生。凡是菩萨之举正是如是行持。故尔菩萨戒之建立魔天震之大骇。以下为证取般若之具体法要“加行”。

加 行

凡修行者首先得皈依而后随之发心。并必当了明修行学佛。一为自了生死。二为度脱众生。故当解行以下四句法义三业相应而行。直至生起实相。

四句皈依发心即是: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

为利众生愿成佛

于此进入观无常。如初修行人未生出离心者。不依观修无常之法。即不能产生真修行心。更不能依法行持。或遇难急退。故当首具真欲求得解脱之道。急求出离轮回之法。若欲出离轮回。必悟世间幻化假合皆无常性。故当观无常。观无常者。即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我体四大合。亦复如是义。应于静处前思后想。亲友离别已步黄泉。事时推岁。幼年步入青年。青年转入壮年。壮年归近老年。将入其土我体正如是理。于无人处静心下来观一切声响。观流水。一去不回头。观当下念头言语已成无常。而吾将接近亡故。死无定期。一气不来。当下两手空空而入中阴。世间诸有无从带去我之当下肉体亦复如是。如意念观成实相。则会生起怖畏。此时出离心进入生起次第。于此才明了人生时间短暂。随时可死。方可进入怖畏之苦。此时自然精进用功而不懈怠。不易产生烦法心。修密者于此四部瑜珈自然相应。诸有法门亦复如是。具备出离心后。还必须严守戒律。方可播种善因。转换恶果推后续生。此以三聚净戒为主即是。

三聚净戒者:

一、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

二、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

三、摄众生戒。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于此当静观我既发心学佛。欲脱离轮回诸苦。故当严守三聚净戒不可有犯。在戒之基础上。还必需以十善作为基因。十善之修。应于实践中静观深思十善。自己是否时时事事均依之三业无异。如佛所云。修法得用无疑。若行持有异当下修正。若不如佛所说而行持当然修法是没有受用的。故必行于三业实践。其具体十善即是不杀生而行放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修梵行。不妄语而说实言。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在十善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实施四无量心。建立德行。修四无量心。首先得起动果与因的实施。故尔四条即是: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随意即观慈悲喜舍四无量。对诸众生于实际行动中发起此四种无量之心。施于实践。尔时当依次第而入。先由生身父母。妻室、夫君、儿女、岳父、岳母、诸亲眷属。常处身边亲近友人。次第而进。随之散于六道众生及法界一切有情。对诸有情。观如往昔互为父母。互为妻室儿女。因缘理信实则如是。故当三业相应于慈悲喜舍。落实于三业。尔时自观次第而进。若于生身父母、妻室、儿女均未相应。口言己行于众生相应。则为假相。未种相应之因。四无量心分三个次第。即是第一、生起次第。第二、圆满次第。第三、生圆不二次第。如是成就其四种无量心者。至少要达到圆满次第。若要解脱受用。先证生圆不二次第。四无量心进入生起次第。便可自知。如见到他人的生死、痛苦灾难、幸褔、富贵、快乐。从内心生得起慈悲喜舍的觉受并付之实施。即为生起次第也。圆满次第是建立在生起次第的基础上的完美境界。四无量心是否真生。可以从事例中自见。例如于行道中见一车祸伤一青年。废一肢体而残。惨状不堪。围观悲欲多泪下。汝亦如是悲心起动。过一时回家则无车祸之觉。早忘九霄云外。餐食如狼似虎。此境界为普悲感。并非四无量之悲心。假如该车祸所伤者为汝之亲人。其悲伤之心境。却非平平。第一餐绝难进食。何来虎狼食举。何以故。尔时多于思之己亲前途。心生悲妄。乃至夜不能眠。奔走求医。劳其筋骨。而不顾诸苦。若真发四无量心者。则应对他人之一切。如自己之一切。此乃菩萨行道必备之德。如证到圆满次第之四无量境。则能众生平等。以三业相应施之四无量实施之用。圆满次第区别于生起次第者。主要在于出之自然行业。不加半分毫厘强求之举。则备四种无量之心。在圆满次第的基础上。进一步则产生生圆不二次第境。此为胜义之谛。即为不染无著之四无量境。与般若有密切相关。此不作多解。在圆满次第、四无量境的基础上。恒持修学。久之自然得证生圆不二之境。行者于此静思。汝可生起、汝可圆满。如未生起、则应当下发心。行于三业。使之四无量心生起实相。而后勤修六度万行。念念不忘自觉觉他。故当发大乘菩提心。度众生脱离轮回。众生有苦即我苦。众生不尽我长度。发此菩提心。由行者于佛菩萨前自立愿心。条例方案。言出必行终身照办。不可三业有异。若口言度生。而返照四无量心。未能三业相应。度生则无实相。若未三业相应。纵能终日持咒、修观、诵经打坐、念佛。终归竹篮打水无从收益。故当日审。依照佛义上师之教。查己为任。凡与教违当下正之。(文诵至此静而思之)。行者于此当前思后想、你可做到。透关之法。立而除根。以上是为修行之要。建立加行生起次第。方入六度齐修之法,六度者: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修《心经讲义》。成观音境(成就于观音)。故当行持于六度。自行化他。行菩提道。行于利乐有情。大行大悲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废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愚痴固执。智慧而无禅定。则狂慧凡情。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诸佛菩萨均依六度即诸法而证般若达成正觉。故我等若成观音正觉。必依行入法方可与佛同处法性合一。自证般若。于此行者静思自己三业于今昼之日可否与上述法义相应。而后可向大德求修正行。即可自证般若。得大解脱。或三业相应诸法行境而诵《心经》。亦复可证般若解脱无碍。凡修行者当注意自迷于真假修别之法。即是修法有假修与真修之别。任何佛法亦复如是。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又必建立于持恒上。何为假修。不将加行实用于处事接物、日常生活、有为法相、无为见中。是为假修。于正行持咒修观即是摄心。上坐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修观时声诵而意不观。亦名假修。有行无功步不前。有功无行如无脚。只修加行不修正行。如人无脚不能行走一步。只修正行不修加行。不能走到目的地。故单修一亦名假修。假修不得收益。何为真修。真修者建于决心学佛。永恒不生退悔。于世间法中出世法见。三业应照加行付之实践。在座上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修观时意随文入。念佛时观不离像。三业打成一遍。始终如一。乃为真修。真修者即能相应。转换因果、领悟《心经》自证般若真如。

祝一切见示此讲义众生。得大利益、悉皆解脱无碍

病人临终注意事项

  1、病人的情况在神智尚清醒时,应尽早请善知识为其示导,启发净土信愿,令生欢喜,一心念佛。

  2、若病人厌嫌念佛,或痛苦挣扎,或见冤亲前来索命等事,此是业障现前,阻碍往生。眷属要为他恳切地在佛前念佛忏悔,或持往生咒一○八遍,或诵地藏经回向。后视病人状况再为病人礼忏、持咒、诵地藏经回向,而病人床边则继续助念。(注:不可同时在一处持咒、诵经又助念佛号)。而眷属要依地藏经所述方法,为病人广造福田,并明确告诉病人,以坚定其往生信心。

  3、病人如在医院,研判其病情确难救治时,最好当机立断,取得其他亲属同意后,迅速办理出院,返回家中或安静场所,提早念佛。

  4、安慰病人,询问其是否有事交代,以免病人对后事牵挂、执著。交代清楚后,应劝其万缘放下,志诚念佛,往生极乐,永脱六道轮回的痛苦。亲属应陪在病人身旁助念佛号,并虔诚恭敬求佛菩萨慈力加被,接引病人往生西方。

  5、眷属人等切勿与病人作软爱语,或临床挥泪,以免病人产生眷恋,扰乱正念,累其堕落,总以劝励念佛,助念佛号为要。

  6、病人若要求饮食,应以素食为主,喂食时,佛号仍不可间断。

  7、病人厌恶不喜之人,勿令出现病人面前,以防病人因起嗔心而堕恶道。

  8、告知病人,一心念佛,除见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助念圣号之佛菩萨)放光前来接引,随其往生西方外,其他任何景像现前绝不可理会。

  六、助念准备事项

  (可洽请助念团协办)

  1、设置佛堂——准备方桌一张,铺上黄色丝(布)巾或黄纸,先安置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像,西方或清净处,但不勉强;若是往生前的助念,应供在往生者能见之处。

  2、供佛用香炉、小茶杯三只、红色蜡烛、鲜花、水果等。供香以清雅上品(可用纯品沉香,不含化学香料)为宜。

  3、为亡者助念之灵前用莲花灯,勿摆金童玉女、勿祭拜牲品,以香花、水果、素食为宜。

  4、亡者若不在床上,请以长板凳前后两张,或圆板凳五张垫高。姿势须任其自然。

  5、金光明沙及陀罗尼被:依助念团指导。

  6、引磬二支:交替带领念佛,引磬声不可大于念佛声。

  7、保持空气畅通,并避免出现干扰声音:如电话声、门铃声、脚步声、桌椅移动声、家属讨论声乃至咳嗽、喷嚏、哈啾、呵欠等。

  8、助念用椅:依人数备之。

  10、书写(大字)、张贴助念通告、回向文。

  助念通告

  来访探视之亲友及所有家眷务必遵守左列事项:

  一、念佛中保持肃静。

  二、大家现在要能表达孝心(爱心)唯有念佛,在念佛声中助送他安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三、请各位亲友出声念佛,不会念的小声跟随著念。

  四、助念之时,请勿—1、焚烧金银纸(以免污染空气影响念佛)2、触摸身体(免得引动他的情爱失去正念)3、号啕哭泣(若觉悲伤请至他处)4、与患者嘘寒问暖(以免妨碍念佛)5、谈论别事,请至他处。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回向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七、病人断气后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有知觉存在,若无特殊情况,待十二(或十六)至廿四小时后(至少八小时),确定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后方算死亡,才能移动。此阶段内一切行为皆需万分谨慎小心,以免贻误亡者生西大事!

  1、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请助念团领导人或亲友视往生者个别情况加以开导。助念过程中,仍需依实际状况,适时开导、提醒其往生信愿。

  2、大家轮班念佛——(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家属、亲人虔敬助念效果最好,引领亡者神识念佛,并将功德回向。

  3、切忌触摸、搬动身体——(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不可急著为亡者净身、换衣、拔针管、塞手尾钱等严重伤害亡者之行为。如万不得已须移动身躯,则必须大声念佛。且须时时注意勿让蚊、蝇、蚁停在亡者面上或身上。

  4、切忌哭泣或泪滴亡者身上——(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无法避免者请暂至他处,待情绪平复,方回助念。

  5、避免干扰声音——(雪公·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时避免有咳嗽、打喷嚏、哈欠或电话、家属讨论声等,以免扰乱亡者神识念佛。

  6、勿烧冥纸、拜脚尾饭——(慧律法师·生从何来,死从何去)

  避免亡者神识执著,障碍往生,且污染空气,影响念佛。

  7、若在医院断气,切勿立即送入冰库、施打防腐剂——(人生最大一件事)以免陷亡者处如‘寒冰地狱’般的痛苦,若恐其腐烂异味,可以燃沈(檀)香或放置冰块,但切不可将冰块直接放置或太靠近亡者身躯。

  8、身躯冷透后,再停二小时,方可沐浴更衣——(饬终须知)

  切勿任意探摸,断气后约十二小时后请有知识、经验的人为之。若无,家属仍需谨慎、小心。若关节僵硬,以热水毛巾搭洗,自然柔软。而火葬应在七日后——(人生最大一件事)恐万一有回阳之可能,除非严重外伤、病故。

  9、断气后,原有鼻管、胃管、针管等,轻轻拔除。(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八、助念时注意事项

  (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一)家属部分

  1、若已延请净众或助念团助念,勿同时邀请外道师巫(俗称师公)之流混杂其间,以免妨害正念,又损佛法庄严。若有出家僧众前来助念,家属当代病者顶礼法师。

  2、参与助念者,应听从助念团长指导,全力配合。

  3、若无法情商莲友前来助念,家属应全力承担助念之责。

  (二)助念团部分

  1、助念前,应征得直系眷属同意。

  2、至丧宅,先面见户长,由其带领入内,以免物品遗失而遭嫌疑。

  3、应诚敬为之,视病者若亲眷。

  4、丧家所备之茶水可饮用,三餐则自行解决,以免增添家属困扰。

  5、丧家致赠之红包,万不可收,因为在家人,无法令众生种福田。

  (三)助念时

  1、助念前应先漱口,助念者勿食葱、蒜等五辛。

  2、病室内禁止闲谈,若喂食病者,仍应持念佛号,以免病者分神,失却正念。倘有亲朋前来探视,可邀其参加助念。不愿助念者,领至他处招待。

  3、以‘阿弥陀佛’四字佛号,首尾贯之。速度音调缓急高低得宜,应避免咳嗽、喷嚏等杂音。

  4、应于脉搏、呼吸渐弱时,开始助念。诵念时,于‘阿’、‘陀’二字时打引磬,以其声清,闻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不适于助念。

  5、助念人多,可分批轮班助念;若人少,可播放录音带(念佛机)辅助,但不可仅放录音带而不参与助念,因活人有心力、念力及光明,念佛时会放光避邪,机器音声则无此作用。(注)

  6、播放佛号录音带,不可以耳机塞于病者耳内,以免音量难以控制。

  7、断气后,应持续助念十六小时,若能助念二十四小时更佳,原则上,应俟遗体冷透方止。

  8、助念完,在佛前代亡者回向。

  (四)特殊情形

  1、病者临终时若神识昏乱,可用棉花蘸大悲水涂嘴唇,令神识清明。

  2、气绝后三小时内,助念者方至,此时应简明扼要开导亡者生西信愿,再行助念。

  3、临终极度痛苦,乃至挣扎嘶喊,此系冤亲债主缠身,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为解冤释结,超度其冤亲债主,令自他两利,应先取小木鱼持往生咒一○八遍,俟其意识、情绪稳定再助念。

  4、生前恶业深重、诽谤三宝、障人修行等,死相难看,助念时须先为其三皈依,令求忏悔。此时,先在亡者面前,告知皈依三宝可种下善根,获无量福报,故欲代其在佛前皈依。以下在佛前念:

  我弟子  代为亡者  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称)

  复念:

  我弟子  代为亡者  在佛前求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戎今皆忏悔。’(三称)

  注:念佛机、佛号录音带本无心愿,功能仅在提醒正念;而以人助念,尤其是家属都能虔敬参与助念,效果最佳,因往生者最能够接受的还是自己亲人的关怀。且藉著往生者、助念者的信力、悲愿力,才能感通阿弥陀佛的愿力,慈光加被令往生者免除四大分离的痛苦。故除非不得已时,不得单用念佛机或念佛录音带,而旁边无人助念。

  九、丧仪办理注意事项

  1、恭请法师指导或委请专办佛教仪式之葬仪社,办理所需筹设事项。(佛教仪式不要请道士,师公、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牵亡阵等对亡者没有助益。)

  2、出殡之行列,宜简单隆重,孝眷切勿因爱好面子,而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应撙节费用,移做供养三宝、印经、济贫、放生等,使亡者获得真实利益,家眷亦可得大福报。

  3、应用火葬,骨灰安放于寺院,能力不及者随意即可。

  4、经四十九日后,丧事处理完毕,经书、佛像应妥善保存,若不用者请寺院或莲友代为处理。

  5、七七算法:应自往生当日起算,第七天为头七,第十四天为二七,依此类推,作七宜提前一日作,并每日为其念佛回向。

  十、修福超荐注意事项

  地藏经云:‘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又云:‘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是故四十九日内为亡者修福,利益最为殊胜。

  1、丧仪皆用素食祭拜,若杀生祭拜反增亡者罪业。

  2、眷属于四十九日内应全部茹素,出殡宴客,亦应全部素食,可利亡者。

  3、观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故家属每天念佛回向最为切实,功德最殊胜,冥阳两利。

  4、丧事期间内夫妻断淫、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5、亡者生前之财物,应用以供养三宝、印经、济贫、放生等,并将一切功德回向亡者。

  6、礼请法师做佛事者,可参阅上圣下严法师所著‘为什么要做佛事’一书。

  7、眷属应趁做佛事的机会,邀集亲友,请法师或有修行戒德高的居士,为大家讲经说法、建立正见、劝进修行,并以此功德回向亡者。

  8、眷属应在四十九日内于各正信道场举办之水陆超渡、梁皇宝忏等法会立牌超荐。但须以诚心参与为要;金钱多寡则次,可助亡者超升。

  (感恩说明)

  以上圆满临终关怀——乃摘录自

  ★回归莲花的故乡

  ★助念生西须知

  ★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开启生命的奥妙

  ★圆满临终关怀要点

  ★妙音净宗学苑临终开示词 https://t.cn/RI9Efi9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louise zhang#我目睹街角的蝴蝶飞上了青天要探访青天大老爷相关衙门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街坊玩命转播真相与流言卖红薯的姑娘想在学堂门前摆摊那不可以没钱
  • #就这一刻#▶倒计时99天总体状态不错 就是回宿舍以后得效率确实比在图书馆低很多 今天花了一点时间取快递 自己买的好多 还有表姐给寄了一堆吃的 很多很好吃 想尽
  • #食之契约[超话]# 连着好几天灾祸伤害掉到了1.2e,最终忍无可忍把猫耳朵换成了秃头水无月,伤害终于回到了1.5e了在思考掉伤害是不是之前把拐的堕神洗了一条防
  • 就那么抱着他嚎啕大哭~出了店门口,我们拍了最后的合影!我俩用了7天的时间。
  • 加强门诊“两病”和慢病办理,全县“两病”持证人员达到9515人,共报销门诊“两病”费用106.74万元;对今年以来低收入人口住院自付金额在6000元以上的113
  • 在车马的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的交通工具,发展为后来的显示身份地位,展示国力财力,突出尊卑贵贱的物质标志,车马的发展不可谓不对当时的以及后世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6.《保护三星堆,我们在行动》系列专题片首播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理委员会、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广汉融媒体中心策划拍摄
  • #长相思##长相思命运版海报#《长相思》算是我想看一眼决定追不追的剧终于胎动了[允悲]我最看好的两个待爆帝张晚意,邓为都在,杨紫真的是合作帅哥最多的女艺人海报感
  •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你喜爱的、一生可以坚持的东西。不知不觉我们已经陪了彼此那么久啦 以后的路还很长 我们继续一起走吧 有你在身边 我不再是孤
  • [心]地址:济南大明湖,后宰门街78号佰遇茶品[心]活动:请你来喝茶,随便聊聊天,时间大概率会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咱们独约。但是初为人母时间不再只属于自己,所以
  • 线下开学第一周小记:昨天一只蜜蜂飞进教室,学生们惊慌失措的样子,站在讲台上的我,眼前的画面突然闪回到13年前…啊~原来那时候的我们是这个样子[微风]忙碌的一周
  • 在此盘点了本人最喜欢的几句:“只有我先在乎自己的感受,别人才会尊重我”“女人应该为自己而活,不应该为了别人去追求美,更不应该为了别人去放弃美”“每个人基于经验先
  • 有人可能会问,#频繁换头像是缺乏安全感吗#其实一个再怎么好看的头像看久了也会审美疲劳不是吗?另一方面,你也可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比如有人说你头像不好看,你就换了
  • ”——王一博王一博‘D组的冠军,混合组的第三’不负热爱与坚持,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到了,你是最棒的[good]今天的你在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上大放异彩,未来的你一定
  • 」劝人为善,特别劝导有能力、有机会的人,在他们心中种下行善行的种子,就会得到更多的善行,可谓功德一件。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会说修桥铺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功德,
  • #地铁身边事#青岛地铁7月6日总客运量53.61万乘次。 2号线客运量18.14万乘次(含换入5.57万乘次)客流量较多的三个站为石老人浴场站、燕儿岛路站、李
  • 接下来上课中屡次出神,我问她你在想什么,她说你告诉我吧为什么现在皮肤这么好?她:“哥哥,你怎么皮肤现在这么好?
  • 之后,天然气管道运营商Nord Stream AG发布消息指出,“北溪1”号的两条管线记录到压力下降。格里瓦奇称:“在弄清所有情况之前很难发表评论,但这看起来好
  • 凤凰网&志玲姐姐 #护童计划# 亲子小屋月度主题活动圆满收官❤️近日,凤凰网&志玲姐姐“护童计划”亲子心理援助中心武汉站举办了2021-2022
  • 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但是现在的市场,最好还是小仓位试错比较好。)“回头一看原来真的只有我在疯狂地介怀于心 好没意思 如果当时直接狠心不回头坚挺着和过去告别可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