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初疫情期间花农小哥送我花的事情吧?我也一直在和他保持联系,小哥的生意也慢慢好起来了。最近在他朋友圈看到了虞美人很美(图4~5)一问,也非常便宜,于是就给妈妈买了几把。
发地址的时候他才发现,我们家小区的配电工作是他做的,这世界真小啊!他立马说要送一束晚香玉给我妈(明明都没见过)。这个温暖的小哥能种出这么可爱的花,还在抽空做配电的工作,真是努力又善良的人,真心希望他和他的家人们一切顺利,一切平安。

#文史资料#新华社老记者回忆三年大饥荒(之二)

三年饥荒岁月的记忆 作者李 锦 写在前面的话

在我的经历中印象最深的是1958年至1962年的大饥荒。我出身在江苏省射阳县兴桥镇,亲身经历了那场大饥饿,拾麦子、挖野菜,吃榆树皮,挣扎在死亡线上。
拾 麦 穗——三年饥饿岁月回忆之二
车从射阳县城合德朝南到黄沙河时,每到桥头我总要西望,那是诚民村,是我小时候拾麦子去得最多的地方。在大饥荒到来时,我随母亲一次次从大桥上过,到诚民大队的地里拾麦穗。

饥荒的突然到来,兴桥街上的人苦极了。解放前本来就不多的土地早已被公社、医院、中学、供销社、食品站占满了,只剩下小河西边一个蔬菜队,也不再种麦子了,吃粮到粮公所买,。灾害到来时,粮公所在供应最后一批从山东运来的地瓜干后,就再也没有粮食供应了。我们只好到乡下拾麦子吃。乡下人不容易饿死,街上反而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黄沙河北的诚民、西兴一带,沟渠多,土地肥,麦子也长得好。当一阵阵热风把麦海推出道道金波,我们的眼看得都花了。我们经过没有收割的地边,乘乡下人转身的当儿,手伸出来一捋,很快地捋,等着看麦的人转过身来,麦穗已进篮子里了。人家割麦的人拿着镰刀,一把一把地往前割,“割麦不回头,回头无后程”,后面是本村的妇女、小孩,专门拾镰刀口掉下来的麦穗。等当村人拾完麦穗我们便一轰而上,在麦茬里寻找遗留下来的麦穗。这样拾一天也不过二三斤麦穗。后来,不等人家拾完,我们便跑到地里拾起来了,实际上是抢了起来。于是,乡下的人便换一种方法,只用一小部分人割,多数劳力在四周维持秩序,这些护麦的人都是五大三粗的庄稼汉,狠起来像凶神一般,手里挥舞着镰刀,谁敢抢先下地,便把你的篮子剐了。后来他们就挥舞着镰刀没头没脑地砍下来。旧社会,地主的家丁就是这么干的,现在是乡下干部们护麦。

然而,饥饿的人群也不在乎乡下人骂了,也顾不得脸皮了。只要麦田一开割,便冲到地里,在割麦人屁股后面拾麦穗,有胆大的竟和割麦人抢起来。甚至这边一开割,那边人便从麦田对面拔起麦子来了。连麦秸也一起拽进篮子里。四面八方的人像蝗虫般涌过来,一会儿,一块地便抢光了。气得乡下的干部带领壮工用铁锨、扁担挥舞着,少数抢麦子的妇女被打得头破血流,瘫在地上哭喊着,于是出现街上人与乡下人对骂的场面。抢麦大战变成对骂战争,有的人哭诉着一家快要饿死的状况,大家泪都流下来了,乡下的老人叹着气,说世道变了。

乡下人接受街上人抢麦的教训,于是白天派重点把守,在早晨天刚亮时割麦子,等街上人赶来时,一片又一片麦田早已割完了。这时乡下人笑话街上人懒。于是街上人在第二天天还黑黑的便赶来了,在地边埋伏着,只要哪里一开镰,四面八方便涌现出无数街上人,像是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一霎时便把麦田“吃”完了。乡下人恼火了,他们不再割麦了,见到街上人下来便先割篮子,像赶杀似的赶得街上人在田野里奔跑。母亲和姨母们带着我出来,让我带着篮子在远处的河边等着,她们用衣服兜子盛麦穗,跑起来也快。把麦子送到我这里,她们再回去拾。

那年我只有7岁多一点,已经能干活了,弟妺们都小。每天半夜里,便被母亲或姨母叫醒。太困了,有时被叫起来,我边钮衣扣边困得又躺下来,母亲便一哄再哄,用凉水浸湿的毛巾捂在我脑门上,让我快点清醒过来。天黑黑的,我被母亲拖着,跟着走,只听见街上“咚咚咚”的脚步声,没有一个人说话的,走在大桥的木板上,像是千军万马过桥似的。100多户人到大桥头便分开了,西边到诚民、西兴,东边到友好、丰登、日新,北边到兴北、新东、新庄。我们家一般往诚民、西兴,因为我们家的干外婆家在这边。我被母亲拖着走,走过一片又一片麦地,我也跟着大人到麦田里抢麦穗,小小的手拔着麦杆,手划破了,流血了,也不敢喊。天黑黑的,根本看不清麦,只是用手拔麦秸。

乡下人来了! 他们像凶神一般挥舞着镰刀、扁担,喊杀过来了,我们小孩便扔下蓝子拼命跑着。有的鞋都跑掉了。光着脚在麦田里跑,留下一路血迹。我跑得慢,那扁担和镰刀带着“呼哧”的风在耳边掠过,乡下人心并不坏,见到我是小孩只是吓唬吓唬,真的把镰刀砍下来,我也早没命了。那一年,我家被乡下人的镰刀砍坏五六个篮子,不过没有被砍到人,算是万幸。

有一天,过了兴北、诚民、西兴、青春等一个大队又一个大队,又饿又累,走得脚发酸头发晕,晕倒在地上。凉风吹醒后,想到弟妹们还等着下锅,我又随着人流往西走。饥肚辘辘了,走不动了,揉一把麦粒在口中嚼着,然后到河边咕嘟咕嘟喝几口清水。天黑了,等到地里已看不清时,我才发现一起出来的大人一个也看不到了,赶快往回赶。一个人摸着路,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扑通扑通的。路过乱坟场,萤火在坟间一闪一闪的,觅食的狐狸与黄鼠狼窜来窜去,我被吓得头发竖起来,黑天旷野里了不敢哭,哭了也没听人听见。当时,路上常遇到大跃进新挖的农庄河和一条条深沟,沟沟坎坎,总转不过去。路上遇到同学王声洪的妈妈,与我是一个大组的,我一下子哭了起来,领着我回来。到家时已是深夜了,母亲瘫坐在门坎上,弟妹们已睡着了。我见到母亲,眼泪像家泉水一样流下来,母亲含着泪把拾的麦子摊在地上,等天亮再晒。

想起那些拾麦的岁月,哪里是拾麦,简直是抢麦,是街上人在死亡的虎口抢回自己的生命,不是万不得已,人们是不会走到那一步的。

多年后,我看到米勒的名画“拾穗”,便想起拾麦的日子,引发我对故乡的思索。我觉得米勒画得不象,因为他画得太美了,他那融浑的色彩,显得太深沉了,太冷静了,特别是妇女很悠闲地弯腰拾穗,太富于诗意。米勒不了解灾荒与混乱那种拾麦穗,是一种抢夺与战争。当然,中国的画家也没有见人画过那场面。

这些场面,只有我家的邻居们还都记得,后来人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时有过拾麦的经历。偶而闲谈起来,诚民的陈二舅叹一口气说,那年头不能提了,人都没有命了,不抢几把麦穗,能活下去吗?许多人便是在那年头饿死的。麦收时节,拾麦穗的日子仅仅是十天八天的,以后更长的是挖野菜的日子,我实在无法忘记。

作者简介  李锦,男,1952年7月出生,江苏省射阳人,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

#文史资料#新华社老记者回忆三年大饥荒(之二)

三年饥荒岁月的记忆 作者李 锦 写在前面的话

在我的经历中印象最深的是1958年至1962年的大饥荒。我出身在江苏省射阳县兴桥镇,亲身经历了那场大饥饿,拾麦子、挖野菜,吃榆树皮,挣扎在死亡线上。
拾 麦 穗——三年饥饿岁月回忆之二

车从射阳县城合德朝南到黄沙河时,每到桥头我总要西望,那是诚民村,是我小时候拾麦子去得最多的地方。在大饥荒到来时,我随母亲一次次从大桥上过,到诚民大队的地里拾麦穗。

饥荒的突然到来,兴桥街上的人苦极了。解放前本来就不多的土地早已被公社、医院、中学、供销社、食品站占满了,只剩下小河西边一个蔬菜队,也不再种麦子了,吃粮到粮公所买,。灾害到来时,粮公所在供应最后一批从山东运来的地瓜干后,就再也没有粮食供应了。我们只好到乡下拾麦子吃。乡下人不容易饿死,街上反而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黄沙河北的诚民、西兴一带,沟渠多,土地肥,麦子也长得好。当一阵阵热风把麦海推出道道金波,我们的眼看得都花了。我们经过没有收割的地边,乘乡下人转身的当儿,手伸出来一捋,很快地捋,等着看麦的人转过身来,麦穗已进篮子里了。人家割麦的人拿着镰刀,一把一把地往前割,“割麦不回头,回头无后程”,后面是本村的妇女、小孩,专门拾镰刀口掉下来的麦穗。等当村人拾完麦穗我们便一轰而上,在麦茬里寻找遗留下来的麦穗。这样拾一天也不过二三斤麦穗。后来,不等人家拾完,我们便跑到地里拾起来了,实际上是抢了起来。于是,乡下的人便换一种方法,只用一小部分人割,多数劳力在四周维持秩序,这些护麦的人都是五大三粗的庄稼汉,狠起来像凶神一般,手里挥舞着镰刀,谁敢抢先下地,便把你的篮子剐了。后来他们就挥舞着镰刀没头没脑地砍下来。旧社会,地主的家丁就是这么干的,现在是乡下干部们护麦。

然而,饥饿的人群也不在乎乡下人骂了,也顾不得脸皮了。只要麦田一开割,便冲到地里,在割麦人屁股后面拾麦穗,有胆大的竟和割麦人抢起来。甚至这边一开割,那边人便从麦田对面拔起麦子来了。连麦秸也一起拽进篮子里。四面八方的人像蝗虫般涌过来,一会儿,一块地便抢光了。气得乡下的干部带领壮工用铁锨、扁担挥舞着,少数抢麦子的妇女被打得头破血流,瘫在地上哭喊着,于是出现街上人与乡下人对骂的场面。抢麦大战变成对骂战争,有的人哭诉着一家快要饿死的状况,大家泪都流下来了,乡下的老人叹着气,说世道变了。

乡下人接受街上人抢麦的教训,于是白天派重点把守,在早晨天刚亮时割麦子,等街上人赶来时,一片又一片麦田早已割完了。这时乡下人笑话街上人懒。于是街上人在第二天天还黑黑的便赶来了,在地边埋伏着,只要哪里一开镰,四面八方便涌现出无数街上人,像是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一霎时便把麦田“吃”完了。乡下人恼火了,他们不再割麦了,见到街上人下来便先割篮子,像赶杀似的赶得街上人在田野里奔跑。母亲和姨母们带着我出来,让我带着篮子在远处的河边等着,她们用衣服兜子盛麦穗,跑起来也快。把麦子送到我这里,她们再回去拾。

那年我只有7岁多一点,已经能干活了,弟妺们都小。每天半夜里,便被母亲或姨母叫醒。太困了,有时被叫起来,我边钮衣扣边困得又躺下来,母亲便一哄再哄,用凉水浸湿的毛巾捂在我脑门上,让我快点清醒过来。天黑黑的,我被母亲拖着,跟着走,只听见街上“咚咚咚”的脚步声,没有一个人说话的,走在大桥的木板上,像是千军万马过桥似的。100多户人到大桥头便分开了,西边到诚民、西兴,东边到友好、丰登、日新,北边到兴北、新东、新庄。我们家一般往诚民、西兴,因为我们家的干外婆家在这边。我被母亲拖着走,走过一片又一片麦地,我也跟着大人到麦田里抢麦穗,小小的手拔着麦杆,手划破了,流血了,也不敢喊。天黑黑的,根本看不清麦,只是用手拔麦秸。

乡下人来了! 他们像凶神一般挥舞着镰刀、扁担,喊杀过来了,我们小孩便扔下蓝子拼命跑着。有的鞋都跑掉了。光着脚在麦田里跑,留下一路血迹。我跑得慢,那扁担和镰刀带着“呼哧”的风在耳边掠过,乡下人心并不坏,见到我是小孩只是吓唬吓唬,真的把镰刀砍下来,我也早没命了。那一年,我家被乡下人的镰刀砍坏五六个篮子,不过没有被砍到人,算是万幸。

有一天,过了兴北、诚民、西兴、青春等一个大队又一个大队,又饿又累,走得脚发酸头发晕,晕倒在地上。凉风吹醒后,想到弟妹们还等着下锅,我又随着人流往西走。饥肚辘辘了,走不动了,揉一把麦粒在口中嚼着,然后到河边咕嘟咕嘟喝几口清水。天黑了,等到地里已看不清时,我才发现一起出来的大人一个也看不到了,赶快往回赶。一个人摸着路,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扑通扑通的。路过乱坟场,萤火在坟间一闪一闪的,觅食的狐狸与黄鼠狼窜来窜去,我被吓得头发竖起来,黑天旷野里了不敢哭,哭了也没听人听见。当时,路上常遇到大跃进新挖的农庄河和一条条深沟,沟沟坎坎,总转不过去。路上遇到同学王声洪的妈妈,与我是一个大组的,我一下子哭了起来,领着我回来。到家时已是深夜了,母亲瘫坐在门坎上,弟妹们已睡着了。我见到母亲,眼泪像家泉水一样流下来,母亲含着泪把拾的麦子摊在地上,等天亮再晒。

想起那些拾麦的岁月,哪里是拾麦,简直是抢麦,是街上人在死亡的虎口抢回自己的生命,不是万不得已,人们是不会走到那一步的。

多年后,我看到米勒的名画“拾穗”,便想起拾麦的日子,引发我对故乡的思索。我觉得米勒画得不象,因为他画得太美了,他那融浑的色彩,显得太深沉了,太冷静了,特别是妇女很悠闲地弯腰拾穗,太富于诗意。米勒不了解灾荒与混乱那种拾麦穗,是一种抢夺与战争。当然,中国的画家也没有见人画过那场面。

这些场面,只有我家的邻居们还都记得,后来人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时有过拾麦的经历。偶而闲谈起来,诚民的陈二舅叹一口气说,那年头不能提了,人都没有命了,不抢几把麦穗,能活下去吗?许多人便是在那年头饿死的。麦收时节,拾麦穗的日子仅仅是十天八天的,以后更长的是挖野菜的日子,我实在无法忘记。

作者简介  李锦,男,1952年7月出生,江苏省射阳人,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特地忍着到今天才看大结局老王和雅琼都期待着对方下车却又害怕只有自己下车所以两人最终都没有下车其实这也是生活里经常发生的事两个人明明很了解对方却要猜来猜去明明知道
  • “有人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 城里的人想出来”“恋爱只是2个人的事”“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碰撞”“她变得斤斤计较 也褪去了婚前的精致”“复制粘贴般的生
  • 我们站根据集团公司安排,从11月7日循环泵等陆续开始工作至今,一切工作正常,随着市政管网的不断升温,居民家中的温度也会不断升高。”在海兴御花园换热站,工作人员魏
  • 因为是朋友啊,阿娇不怎么说话反倒像聚会中的我,大部分时间在听大家聊,虽然二十年的友谊,阿sa说见面还是会一直聊天聊天,因为旅行,大家深入聊天后还是有了更多的了解
  • 阴雨之气,虽夏亦寒;晴明之日,虽冬亦热,此不可以时拘者也。虽然,亦由日之气得行与否耳!斯皆变也,非常也。
  • 【路人对我瀚哥的评价感恩】帅字已经不提了!这个标志太明显!主要是人品好!对于老师、同学、粉丝、工作人员都特别有爱!没架子!并且特别注重细节!来过化妆间之后自己用
  •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李海潮就是好爸爸的形象,是很多人认可的模范。也因为李海潮的“好爸爸”滤镜,不少观众都被善良、温和的李海潮圈粉,观众也对涂松岩的演技表示认可。
  •   事实上,文治方面的举措,曹魏政权也是一脉相承的。提出这样的主张,可能也与曹操本人的经历有关。
  • 4·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许多家长,结束了读
  • 我在诊脉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可能受过很大的心理创伤。我的这次诊疗,让患者说出了积压在心底已达10年之久的隐秘伤痛,看似有些“让人不忍心”其实,让患者把这种积压已久
  • 我夸够了,准备用点别的试试了。图一二 欧莱雅发油 棒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 [心]大盘正好到了3642点压力遇阻震荡,早知道我就不计算出这个压力了,都是小妖女的错,阻止了大盘前进的脚步,思路不变哈,该干嘛还干嘛,一些个股的精彩还会在下午
  • 高质量朋友圈文案1.无法驾驭的东西一开始就应该远离2.何必把怀念弄的比过程都长3.你奔向我只是为了路过我吗4.我一直爱你不需要被节日赋予特殊意义5.你要遇到多少
  • ◤白变怪出没注意◢海马娱乐接线员|海马濑人激推し!常搞OC,也会掉落同人。
  • 消息透露,早前已經離港、一直操控《立場》的創辦人主蔡東豪下令成立《立場新聞》英國分部,同時加強《立場新聞》的外來稿件,即採訪潛逃黑暴和轉載外國反華政客文章,為打
  • 接到投诉后,涧西区市场监管局辖区所执法人员立即进行调查处理,经核查,商家销售的化妆品进货凭证及检验合格材料齐全,但邓女士使用该化妆品后出现过敏反应也属实,后经组
  • ?!
  • 如果不理性,尤其是那些应该理性把关的,那我们的情绪就成为被利用的对象;而利用之后,我们情绪左右下的裂变式传播,又会进一步扩大这种伤害。现在是一个很容易制造热点、
  • 以此回向,愿求者如愿,愿苦者得乐,愿这世界吉祥安乐,愿每颗心充满善念。以此回向,愿求者如愿,愿苦者得乐,愿这世界吉祥安乐,愿每颗心充满善念。
  • ——我的到来,是让万物欢喜的呀。一时间想到了曹子建的“流风回雪”发觉不怎么配,这个描述很软,但西安的风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