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礼敬诸佛?

《华严经》是世尊成佛之后,将自己所证得的境界,说与圆顿大根众生听的。经中具有无量法门,无量义理,圆顿大教,都在这部经里。我们读了《华严经》,方知佛位之高,法义之广,所谓“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

其中,《华严经》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是全部华严经的纲领。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如果没有此品,则末法时代的众生,实在没有办法“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

如果我们能了解十大愿王,即相当于间接了解了全部佛法。普贤十大愿王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礼是礼拜,敬是恭敬,诸佛是尽虚空,遍法界,刹中尘,尘中刹,重重无尽的诸佛。同是礼佛,所得利益却因发心不同而有种种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十种不同的礼佛方式,在礼佛中体会佛法之高广。

根据《法苑珠林》的记载,南北朝时有来自天竺的勒那三藏法师,因见华夏人民对礼佛的方式不甚熟谙,所以介绍了七种不同的礼佛之法,分别为:我慢礼、求名礼、身心礼、遍入法界礼、正观修诚礼、实相平等礼。而后清凉国师制《华严疏钞》,对这七种礼佛方式的名称稍作调整,并于其后更增三种:大悲礼、总摄礼、无尽礼,如此便有十种礼佛方式。

一、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身体虽在礼佛,心中毫无恭敬。只有身形在那里一上一下的礼拜,恰如舂米的石碓一样。这是不对的。

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见有人来,即诈现威仪,口唱佛名,身行礼拜,而内心实驰求于外境。这亦是不对的。

三、恭敬礼:五体投地,心存殷重感恩,观想佛在目前,以自己最尊的头部顶礼诸佛双足,很专一地虔诚礼拜。这里内心殷重是指意业恭敬,发愿、称名、赞叹是指语业恭敬,身体五体投地是身业恭敬,三业恭敬,礼佛才有功德。如此礼佛,才能名为恭敬礼。

四、无相礼:以智慧观想着佛的境界,远离能礼、所礼之相,而不起礼佛的执着。须知所礼之佛是真空无相的,而能礼之智亦是真空无相的。如是观想,方能深入法性,而获得礼佛的真实利益。

我们知道,第一种我慢礼,第二种求名礼,都是不对的,第三种恭敬礼才是对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假若礼佛之时,只有恭敬之心,而不进修无相之观,则将会引生新的我慢、新的求名之念的。因为我们但求精进礼佛,不修真空观想,自然而然会着相的。

一有着相之心,就会觉得自己能修行、肯用功,每天都拜许多拜,又会觉得他人皆不修行,不肯用功,都不如我。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不是我慢吗,又因为自己觉得了不起,逢人便要表示一下,我每天在拜多少拜的佛,这不是求名吗?!拜佛有拜佛的功德,能作无相观更有无量的功德,如果不进修无相观,而只知恭敬拜佛,则恐将引生我慢求名之心。如是则将功德翻成烦恼,岂不是太冤枉了吗?

五、起用礼:由于以前所修之无相观,而悟到诸法无能无所,这是得到了真空理体。须知真空不空,从体起用,观想到能礼之人,所礼之佛,犹如影像,普遍一切,才能达到妙有的境界。

六、内观礼:前面的依体起用、从空入假,高深是很高深了。但是应当再进一步的观想:自己具有的觉性,便是法身真佛。一一礼拜,只是自己礼拜自己的法身佛,不必向外求佛。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就是这个道理。

七、实相礼:前面所讲的第三种礼至第六种礼,虽然一步比一步深奥,但仍存有自他内外之差别相。今此一礼,观入实相,实相平等,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不二。不住于法,而常礼诸佛,真是玄之又玄了。

八、大悲礼:以前之礼,虽然观智圆明,尚未显示大悲利生。故此一礼,以明同体大悲之心,随一一礼,皆普代众生礼,方堪称为菩萨之礼了。

九、总摄礼:谓融摄前六门由浅至深之礼,以为一种观想。将第三至第八,融摄起来。谓凡欲礼敬者:先须五体投地,殷重接足——即是第三恭敬礼。继之深入法性,离能礼所礼之相——即是第四无相礼。再继之以普运身心,礼不可礼之佛——即是第五起用礼。进一步观想:但礼内佛,不向外求—即是第六内观礼。更进一步观想:若内若外,同一实相——即是第七实相礼。若能随一一礼,普代众生——即是第八大悲礼。将这六种礼,融为一种观想,便谓之总摄礼了。

十、无尽礼:观入帝网珠的境界,能礼之自身,与所礼之佛,皆重重无尽。若依此礼,则一一礼,皆有无尽的功德。倘若不修此种观想,虽终日礼佛,实徒自疲劳而已。

可见,虽然同名礼佛,但有十种用心不同。其中我慢礼、求名礼是错误的方法,存在很大的过失,学佛者应当远离;自第三种恭敬礼以后的八种是我们提倡的礼敬方法。作为修行之人,应当逐渐修证后面八种礼佛方法,即便慧解和观照之力暂时无法达到,也应将之作为修学礼敬的目标去努力。

#佛法看世间##修行##佛教##生活#

#了尘书坊[超话]#
【济公活佛三法要】

济公精神——我为人人,则人人为我,此即以利他精神处世,必有利己之回报,今日世人虽美名曰修道,但在宗教门户上固执太深,过份强调自我之真天命、真祖、真师、真金线等形象上之权柄,而视别人为虚伪、假造。凡此,在宗教修持上,存看一种我是他非心态,真要不得!昔日佛常称赞别人,圣人亦常赞美别人,况在修道门上争执,毁人罪过最大,当急改过。

济世愿力 ——众生无量誓愿度,这是一种慈怀愿力,学佛修道者之初心,刚开始勇猛精进,可是一有小成,即产生自满,懈怠之心,进而开始坐享供养,接受赞誉,久之,道心日退,甚者重染色尘,弃圣入凡。

故一个位居上位的师辈,其暗中劣行,常胜于一般默默无闻之小修士,而自堕无间地狱,老衲叹曰:位尊德低下,道高魔也来。故劝世之修道者,必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心情,战兢自持,以免济世愿未了,地狱已先到,岂不悲哉,当以众生不度尽,誓不成佛信念,怀抱济世心愿,不可有居功自满、贪图名位、享受供养、懈怠傲慢、远离众生等事。对捐印善书、放生、慈善救济、翻修庙宇、帮助社会公益等事,更应热心去做,以消减业障,培养善德,达到济世心愿,否则其道德无法圆满。

济化智慧——济化就是一种完美调和的现象,加果没有具备这种完美的智慧,在修道的途程,常常陷入一种盲从、无知、徘徊、变动的情境中。因为引导进道的范围甚广,如亲友度化,公司同事的谈论,报章杂志文章起信,善书经典的阅读等等,皆是引发一个人向道修行的因素,可是这些东西受到人为因素左右,皆有正反两面作用,所以若完全以这些有形传道物来作为进修悟道准则,往往走至半途便陷入泥沼中,导致最后有的起疑心,有的生退志,有的白费心,有的生顽固,有的误入歧途,修道一生,最后只落个小我(偶)像的成就。

所以智慧才是成道的根器,尤以今日之修道,已进入智慧考中,如欠缺智慧,不知选择,专以神异、形象而入门,定修成一个小偶相的下场,一生付出大心血、大愿力,只因举足一步差,结果自然堕偏邪,故愿世人修道,一定要突破我相,才能化去烦恼,打开心门,获大自在,吾有偈曰:

修道学佛无法门,只把一心当作真。
任他飞天并钻地,难动我心如来神。
须把毛病尽扫除,不必计较谁是师?
自身如能归清凈,即是西天大佛祖。
神奇显化镜中花,心镜破时何处抓?
三界唯心勤把握,空手轻轻可破瓜。
济公本来是颠僧,生平讨厌假正经。
酒口出言消毒菌,蒲扇扇去火无名。
圣德杏坛吐真言,醉语玄机述一篇。
济公门徒多醒悟,超生了死一指先。

以上三法要,五偈语,深愿世人多体悟,尤其称我为师者,更当体悟济公法门之真义,才能受师渡化有成。

——摘自《灵山求道记》济公活佛开示

【济公活佛三法要】
#修行#
济公精神——我为人人,则人人为我,此即以利他精神处世,必有利己之回报,今日世人虽美名曰修道,但在宗教门户上固执太深,过份强调自我之真天命、真祖、真师、真金线等形象上之权柄,而视别人为虚伪、假造。凡此,在宗教修持上,存看一种我是他非心态,真要不得!昔日佛常称赞别人,圣人亦常赞美别人,况在修道门上争执,毁人罪过最大,当急改过。

济世愿力 ——众生无量誓愿度,这是一种慈怀愿力,学佛修道者之初心,刚开始勇猛精进,可是一有小成,即产生自满,懈怠之心,进而开始坐享供养,接受赞誉,久之,道心日退,甚者重染色尘,弃圣入凡。

故一个位居上位的师辈,其暗中劣行,常胜于一般默默无闻之小修士,而自堕无间地狱,老衲叹曰:位尊德低下,道高魔也来。故劝世之修道者,必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心情,战兢自持,以免济世愿未了,地狱已先到,岂不悲哉,当以众生不度尽,誓不成佛信念,怀抱济世心愿,不可有居功自满、贪图名位、享受供养、懈怠傲慢、远离众生等事。对捐印善书、放生、慈善救济、翻修庙宇、帮助社会公益等事,更应热心去做,以消减业障,培养善德,达到济世心愿,否则其道德无法圆满。

济化智慧——济化就是一种完美调和的现象,加果没有具备这种完美的智慧,在修道的途程,常常陷入一种盲从、无知、徘徊、变动的情境中。因为引导进道的范围甚广,如亲友度化,公司同事的谈论,报章杂志文章起信,善书经典的阅读等等,皆是引发一个人向道修行的因素,可是这些东西受到人为因素左右,皆有正反两面作用,所以若完全以这些有形传道物来作为进修悟道准则,往往走至半途便陷入泥沼中,导致最后有的起疑心,有的生退志,有的白费心,有的生顽固,有的误入歧途,修道一生,最后只落个小我(偶)像的成就。

所以智慧才是成道的根器,尤以今日之修道,已进入智慧考中,如欠缺智慧,不知选择,专以神异、形象而入门,定修成一个小偶相的下场,一生付出大心血、大愿力,只因举足一步差,结果自然堕偏邪,故愿世人修道,一定要突破我相,才能化去烦恼,打开心门,获大自在,吾有偈曰:

修道学佛无法门,只把一心当作真。
任他飞天并钻地,难动我心如来神。
须把毛病尽扫除,不必计较谁是师?
自身如能归清凈,即是西天大佛祖。
神奇显化镜中花,心镜破时何处抓?
三界唯心勤把握,空手轻轻可破瓜。
济公本来是颠僧,生平讨厌假正经。
酒口出言消毒菌,蒲扇扇去火无名。
圣德杏坛吐真言,醉语玄机述一篇。
济公门徒多醒悟,超生了死一指先。

以上三法要,五偈语,深愿世人多体悟,尤其称我为师者,更当体悟济公法门之真义,才能受师渡化有成。
——摘自《灵山求道记》济公活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这个让人挪不动步的购物圣地﹣﹣离岛免税店,五一期间还有很多羊毛,千万不要错过了!话说入住了亚特兰蒂斯,更加不能错过的是去步行可达的免税店血拼啦!
  • 名言俗语 [你知道这些“名言俗语"的下半句是什么吗] 1、久病床前无孝子,下半句是:久贫家中无贤妻。 2、春宵一刻值千金,下半句是:花有清香月有阴。 3、
  • 3、戏曲中的敫桂英是一个痴心到偏执的女性,“我将心儿里没尽藏的倾地,意儿也满载的痴”她的困境也正在于此,不相信人是会变的,要神明帮她维系这种不变,还要惩罚变化。
  •   没有想过什么时候还,也没有因为需要迫切的感觉自己睡不着觉,某种程度放下了许多对金钱挂碍的心,如果是以前我做不到,我能够透过现在的经历,深刻的感受到活在当下,
  • 3、口蘑和牛肉蒸熟,取出来撒上葱花和白芝麻,就可以端上桌开吃了。4. 调味:倒入适量的盐、生抽、胡椒粉,根据个人口味调味,继续翻炒均匀,让调味料均匀裹在食材上。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3、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中心可以做亲子鉴定省司法厅颁发“司法鉴定许可证”并且业务范围有“亲权鉴定”项目的司法鉴定所和司法鉴定中心可以从事亲子鉴定服务。①司法亲子
  • 【语文课本上的80首唐诗,读懂的人已潸然】【下半部】   41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 经常看书的人,不仅能够言善辩,更能智慧过人,他们的思维如同雄鹰展翅,飞翔于智慧的天空。经常看书的人,他们似乎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那是知识的力量。
  • 【沈阳调整部分地区风险区等级】#抗击疫情 沈阳在行动# 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
  • 假如昨天知道锂电没有溢价,肯定就拿一拿了,不知道自己紧张什么,说来说去还是内心的恐惧。学会等待机会,自己只做一只票,又有理解力加持,不是共振就是核心,怎么会赚不
  • #重组周震南经纪团队# zzn#周震南经纪人贩卖艺人信息# 1⃣️从5.4开始的维/q行动到现在也是整整六天了,哇唧唧哇继续装聋做事,不仅发黑料想让我们分散注意
  • 感觉演员演的都很到位,动作很同步,主C妹妹感觉是宅舞高手,动作很有表现力而且非常优雅,好强p4晚上离开之前上了大巴,好累,随便拍一张凑个图,发完就睡了——要形容
  • 这个母亲节,莎利雅香格里拉邀请大家,带妈妈一起体验疗愈秘境,奢享不止这一天的爱之假日!‍「憩息·康体谧境」:焕醒身心灵温泉潺潺,水疗浴SPA魔法启动,让妈妈把压
  • 然后我发现,“大地不因年龄而仁慈半点,但孩子总是我们不变的希望”这句话,是你告诉凯尔希的;然后我再次听见,你允诺罗德岛的那个温柔的黎明。应该说点什么 可又不知道
  • #金玲看见[超话]#推荐这个地方~奥威蒙元马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4A级旅游景区,据说是首家马文化主题乐园#青春遇见青城# 总体感觉还是不错
  • 小哀黏土人之前猶豫沒收,想收的時候價格已經被炒高了,還好收的價格還算可以接受,希望能再販啊我想再收一隻~! 但是哦 这里三合的互溶接纳 又是日生盘 ,男生虽然大
  • 喾号高辛氏,相传为黄帝之曾孙,玄嚣之孙,颛项之族子。黄帝娶西陵氏嫘祖为正妃,生二子:长日玄嚣,即青阳;次日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生高阳,即颛项帝。
  • 2、精仿一比一劳力士游艇名仕精仿一比一品质价格是1200到2000元,比较像,高端货,外观方面已经比较像了,表壳也是用的精钢材质了。我用空气炸锅烤完对比还蛮显著
  • 齐天共情费喆的死亡,他理解薛亦然这么做的目的了;而他同时也共情薛亦然的经历,正是“如果我让你变得这么痛苦,那我宁愿不出现”的想法。此外他或多或少应该明白外界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