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生的后半场,为人、处事、养生都要讲究“九不过”——九个“不过”。

第一,怒不过度。就是说发怒不要过度。有位名人说过,世间最可厌恶的事情,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你们去看看,很多人就是喜欢把一张臭脸给别人看。把这张脸摆给别人看,别人看得比打他骂他还要难受,实际上这个人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所以不要动不动就给别人脸看,本来已经长得不好看,再来一副臭脸,是难看加上难看。学佛人要明白,心里有烦恼,不要生怒气,怒则伤肝,所以肝不好的人经常发怒。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境界,乐观处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们活到今天没过来啊?你们都过来了,过来了就是战胜它了,战胜它,你们就是成功了,所以你们就是成功之人啊。

第二,名不过求,就是名气不要过度地去追求。过去讲,名利是苦海无边,繁华如过眼云烟。每天要吃两颗药,早上吃一颗“知足”,晚上吃一颗“感恩”。看淡这个世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喧嚣,名利来往,最主要要放下欲望,心静自安。

第三,利不过贪,利益不要去贪过头。贪婪的心就像沙漠当中的枯井一样,吸收一切雨水,但是这个枯井却从来不会滋生甘泉以方便他人。所以学佛人,“酒色财气我不取,风花雪月我不沾边“,无欲无求,无牵无挂,知足常乐,顺其自然才能达到学佛人真正的目的,返本归源。

第四,衣不过暖。古人说“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首先跟大家讲“冬不欲极温”,就是在冬天的时候,人不要贪图太热。为什么冬天一洗热水澡容易中风,很多人在浴室里就走掉,你们知道吗?因为冬天血管收缩,热胀冷缩,冬天血管比较硬。为什么自来水管都是硬的?它收缩了,它很硬,热的东西一冲,对比太多了,这个人就到倒下来,头脑的血管非常短的。“

夏不欲穷凉”,夏天不能太“穷凉”。“穷凉”是什么?穷就是穷尽到底,不能贪凉。你看很多人在夏天贪凉,年轻的时候就是骨头贪凉,所以到了晚年关节炎都出来了。你们的爸爸妈妈跟你们讲过吗?夏天的时候不要睡在风口上,脚不穿袜子,风从脚上去了。贪凉,男孩子光着个胳膊就睡了,好了,晚年都会有关节炎的。“不露卧星下”,就是不要夜里露宿野地。最后一个“不眠中见肩”,就是睡着了之后不宜扇扇子。“见肩”就是在睡眠当中见风,就是不要去碰风。“见肩”实际上就是见这个扇子,肩膀露在外面,实际上就是招风寒。其实就是讲穿衣戴帽不能过于暖和,太热了,冬天太热你会出事情的,也不能过于单薄。过暖了容易感冒,过冷了容易受寒,所以要中庸之道。

第五个叫“食不过饱”,吃饭不能吃得太饱,而且吃饭有一个道理叫“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什么意思?一个人如果已经饿得不得了的时候,就不能吃得太饱。肚子里有点东西,你吃得饱没关系;完全是空的,饿得不得了的时候,你吃得很多,待会儿你的肠胃就出毛病了。如果你的嘴巴干得不得了,你不能喝得太多,很多人嘴巴干得不得了,拿起来水壶“咕咚咕咚”……肠胃坏掉了。

吃饭要吃七分饱,八分饱最多了。粗细搭配,基本吃素。粗粮和细粮要一起搭配。所以有时候一个人身体要好……其实师父叫很多长不高、骨骼发育不好的人要多吃面食,面食吃下去,人很容易发出来的。你去看,如果整天吃面食,很容易发胖,长得高。面食馒头,你看看馒头的样子就知道了,吃得像个馒头一样。饭前最好喝一点点热汤,广东人很喜欢喝,煲汤,喝一点点汤,每次不能喝得太多。吃饭之前不要吸烟,不要喝酒。

住不过宽。住的地方不要太宽敞,随遇而安,只要干净舒适就好,不要搞得富丽堂皇。过去人家说,太大的房子,家里会走衰败运的。风水上讲,家里只有三个人,房子大得不得了,太大的房子人气不足,鬼就来了。你看看我们,这么多的人在这里,他敢来吗?所以,一个人如果过度地享受富丽堂皇的住宿,那么非常容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过去佛法界对法师都有很严格的讲究,法师不能睡高广大床——“八戒”里面有的。

五戒,杀盗淫妄酒。那么八戒呢?猪八戒都知道吧?就是“守八戒”。八戒里面有一个戒,就是不能睡高广大床。大家看古时候那个床大不大?这种都是属于法师不能睡的。所以你看法师的戒律,它有意地,明明这么大的庙,为什么叫一个人就睡这么一点点?睡在地板上,每个人铺出来一点点,就是叫你懂得看看边上,照顾边上的人,你一翻身翻到边上来了,睡相不好,就是靠平时这样来管治你。你就这么一块地方,你不能去侵犯别人,不能去伤害到别人。你要考虑到,哪怕睡觉都要守戒,不要去影响别人。实际上学佛的禅定就在这里,就是让你们知道“我做什么事情要考虑到别人”,就叫禅定。

第七,行不过快。你们记住了,身体健康允许的话,不要经常以车代步,要以步代车。很多人就是喜欢坐车。有时候生命在于运动,活动——活着就要动,不动怎么活得了?所以人要动,脑子也要活动,身体也要活动。身体活动就是走路,我们做义工也是身体动。脑子动是什么?就是让你不会老年痴呆。一个人整天脑子不动,整天什么都不会想了,不就老年痴呆了?要动啊。有时候脚要动,脑子也要动,否则会失去灵便。但是为什么第七个说“行不过快”呢?不要太快。因为走路走得太快会伤你的心脏。所以你去看,当你跑步跑得很急的时候,停下来的时候,气喘不过来,影响你的是什么?就是心脏。跑得快的时候停下来难受吧?心脏要管好。

第八,劳不过累。劳动也不能太累。因为我们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有些人他根本没有超负荷的能力,但是他去做了超负荷能力的事,就对身体进行了伤害。所以要学会不能过累。心灵有时候也是因为超负荷产生问题的。你想想看,你这个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承担力的,你这个人本来就害怕很多事情发生的,你给他很多压力,他就脑子出毛病了。很多人不能有压力的,慢慢地来,一给他压力,他就成为忧郁症、自闭症了。很多孩子很小,爸爸妈妈就是给他压力,“你考不出来,我告诉你,我们全家都靠你了,否则怎么怎么”,一讲,孩子就完了,他经受不起这些压力的。所以我们要记住“劳不过累”,包括精神上的劳累。

九,最后一个叫“逸不过安”,就是人天天在家里,不想出去,无所事事,你会丧失对生活的责任感,心灰意懒——不是意冷,意懒。你们在家里,天天“今天不出去,明天不出去,我不要出去,我就在家里待着蛮好”,我告诉你,时间长了,你越变越懒,而且你跟别人接触得少,你觉得你很清心寡欲,实际上时间长了,你去试试看,你的心态一定发生变化。

过去有医生做过实验,把一个会讲话的人放在一个房间里,只是一个人,没有音乐、没有电话,就让他一个人在这个房间里生活,一个月之后,他话都不会讲了。因为人跟人靠语言交流的,你的嘴巴会跟别人交流,是因为别人跟你讲了你才能讲,对不对?你们想想看,为什么聋了之后就会哑?聋哑人,为什么有聋才会有哑呢?因为听不见了,他就不能说了。他什么都听不见,他跟谁说?他说什么呢?所以聋的人必定哑了。我们现在做人也是这样,要跟别人多交心,多去广结善缘,散散心。

对学佛人来说,我们要参加弘法,广结善缘,救度众生,许愿、放生,大家在一起多开心。你们看看你们多开心,你们哪辈子想过你们还能全世界飞?我今天接到一个小朋友写给我的东西:“师父,我小时候许愿要到全世界都去跑一次就可以了,很多好的地方我去一次就可以了。欧洲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我想法国我去一次就够了。”他说已经跟着师父到法国有7次了。所以,我们要许愿、放生,锻炼身体,学佛的智慧,保持心情舒畅,延年增寿。

在新的时代、现代生活当中,身体营养要适度。很多人营养成分太低了,营养不良;高了之后,营养过剩。不管锻炼身体还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一个度,过度就不好了,过度就会产生负能量,会伤害自己。所以,人间事,要学会心态处理得好,喜怒哀乐,心中要有佛。这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九不过”。

我们人生的后半场,为人、处事、养生都要讲究“九不过”——九个“不过”。

第一,怒不过度。就是说发怒不要过度。有位名人说过,世间最可厌恶的事情,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你们去看看,很多人就是喜欢把一张臭脸给别人看。把这张脸摆给别人看,别人看得比打他骂他还要难受,实际上这个人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所以不要动不动就给别人脸看,本来已经长得不好看,再来一副臭脸,是难看加上难看。学佛人要明白,心里有烦恼,不要生怒气,怒则伤肝,所以肝不好的人经常发怒。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境界,乐观处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们活到今天没过来啊?你们都过来了,过来了就是战胜它了,战胜它,你们就是成功了,所以你们就是成功之人啊。

第二,名不过求,就是名气不要过度地去追求。过去讲,名利是苦海无边,繁华如过眼云烟。每天要吃两颗药,早上吃一颗“知足”,晚上吃一颗“感恩”。看淡这个世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喧嚣,名利来往,最主要要放下欲望,心静自安。

第三,利不过贪,利益不要去贪过头。贪婪的心就像沙漠当中的枯井一样,吸收一切雨水,但是这个枯井却从来不会滋生甘泉以方便他人。所以学佛人,“酒色财气我不取,风花雪月我不沾边“,无欲无求,无牵无挂,知足常乐,顺其自然才能达到学佛人真正的目的,返本归源。

第四,衣不过暖。古人说“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首先跟大家讲“冬不欲极温”,就是在冬天的时候,人不要贪图太热。为什么冬天一洗热水澡容易中风,很多人在浴室里就走掉,你们知道吗?因为冬天血管收缩,热胀冷缩,冬天血管比较硬。为什么自来水管都是硬的?它收缩了,它很硬,热的东西一冲,对比太多了,这个人就到倒下来,头脑的血管非常短的。“夏不欲穷凉”,夏天不能太“穷凉”。“穷凉”是什么?穷就是穷尽到底,不能贪凉。你看很多人在夏天贪凉,年轻的时候就是骨头贪凉,所以到了晚年关节炎都出来了。你们的爸爸妈妈跟你们讲过吗?夏天的时候不要睡在风口上,脚不穿袜子,风从脚上去了。贪凉,男孩子光着个胳膊就睡了,好了,晚年都会有关节炎的。“不露卧星下”,就是不要夜里露宿野地。最后一个“不眠中见肩”,就是睡着了之后不宜扇扇子。“见肩”就是在睡眠当中见风,就是不要去碰风。“见肩”实际上就是见这个扇子,肩膀露在外面,实际上就是招风寒。其实就是讲穿衣戴帽不能过于暖和,太热了,冬天太热你会出事情的,也不能过于单薄。过暖了容易感冒,过冷了容易受寒,所以要中庸之道。

第五个叫“食不过饱”,吃饭不能吃得太饱,而且吃饭有一个道理叫“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什么意思?一个人如果已经饿得不得了的时候,就不能吃得太饱。肚子里有点东西,你吃得饱没关系;完全是空的,饿得不得了的时候,你吃得很多,待会儿你的肠胃就出毛病了。如果你的嘴巴干得不得了,你不能喝得太多,很多人嘴巴干得不得了,拿起来水壶“咕咚咕咚”……肠胃坏掉了。吃饭要吃七分饱,八分饱最多了。粗细搭配,基本吃素。粗粮和细粮要一起搭配。所以有时候一个人身体要好……其实师父叫很多长不高、骨骼发育不好的人要多吃面食,面食吃下去,人很容易发出来的。你去看,如果整天吃面食,很容易发胖,长得高。面食馒头,你看看馒头的样子就知道了,吃得像个馒头一样。饭前最好喝一点点热汤,广东人很喜欢喝,煲汤,喝一点点汤,每次不能喝得太多。吃饭之前不要吸烟,不要喝酒。

住不过宽。住的地方不要太宽敞,随遇而安,只要干净舒适就好,不要搞得富丽堂皇。过去人家说,太大的房子,家里会走衰败运的。风水上讲,家里只有三个人,房子大得不得了,太大的房子人气不足,鬼就来了。你看看我们,这么多的人在这里,他敢来吗?所以,一个人如果过度地享受富丽堂皇的住宿,那么非常容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过去佛法界对法师都有很严格的讲究,法师不能睡高广大床——“八戒”里面有的。五戒,杀盗淫妄酒。那么八戒呢?猪八戒都知道吧?就是“守八戒”。八戒里面有一个戒,就是不能睡高广大床。大家看古时候那个床大不大?这种都是属于法师不能睡的。所以你看法师的戒律,它有意地,明明这么大的庙,为什么叫一个人就睡这么一点点?睡在地板上,每个人铺出来一点点,就是叫你懂得看看边上,照顾边上的人,你一翻身翻到边上来了,睡相不好,就是靠平时这样来管治你。你就这么一块地方,你不能去侵犯别人,不能去伤害到别人。你要考虑到,哪怕睡觉都要守戒,不要去影响别人。实际上学佛的禅定就在这里,就是让你们知道“我做什么事情要考虑到别人”,就叫禅定。

第七,行不过快。你们记住了,身体健康允许的话,不要经常以车代步,要以步代车。很多人就是喜欢坐车。有时候生命在于运动,活动——活着就要动,不动怎么活得了?所以人要动,脑子也要活动,身体也要活动。身体活动就是走路,我们做义工也是身体动。脑子动是什么?就是让你不会老年痴呆。一个人整天脑子不动,整天什么都不会想了,不就老年痴呆了?要动啊。有时候脚要动,脑子也要动,否则会失去灵便。但是为什么第七个说“行不过快”呢?不要太快。因为走路走得太快会伤你的心脏。所以你去看,当你跑步跑得很急的时候,停下来的时候,气喘不过来,影响你的是什么?就是心脏。跑得快的时候停下来难受吧?心脏要管好。

第八,劳不过累。劳动也不能太累。因为我们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有些人他根本没有超负荷的能力,但是他去做了超负荷能力的事,就对身体进行了伤害。所以要学会不能过累。心灵有时候也是因为超负荷产生问题的。你想想看,你这个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承担力的,你这个人本来就害怕很多事情发生的,你给他很多压力,他就脑子出毛病了。很多人不能有压力的,慢慢地来,一给他压力,他就成为忧郁症、自闭症了。很多孩子很小,爸爸妈妈就是给他压力,“你考不出来,我告诉你,我们全家都靠你了,否则怎么怎么”,一讲,孩子就完了,他经受不起这些压力的。所以我们要记住“劳不过累”,包括精神上的劳累。

九,最后一个叫“逸不过安”,就是人天天在家里,不想出去,无所事事,你会丧失对生活的责任感,心灰意懒——不是意冷,意懒。你们在家里,天天“今天不出去,明天不出去,我不要出去,我就在家里待着蛮好”,我告诉你,时间长了,你越变越懒,而且你跟别人接触得少,你觉得你很清心寡欲,实际上时间长了,你去试试看,你的心态一定发生变化。过去有医生做过实验,把一个会讲话的人放在一个房间里,只是一个人,没有音乐、没有电话,就让他一个人在这个房间里生活,一个月之后,他话都不会讲了。因为人跟人靠语言交流的,你的嘴巴会跟别人交流,是因为别人跟你讲了你才能讲,对不对?你们想想看,为什么聋了之后就会哑?聋哑人,为什么有聋才会有哑呢?因为听不见了,他就不能说了。他什么都听不见,他跟谁说?他说什么呢?所以聋的人必定哑了。我们现在做人也是这样,要跟别人多交心,多去广结善缘,散散心。对学佛人来说,我们要参加弘法,广结善缘,救度众生,许愿、放生,大家在一起多开心。你们看看你们多开心,你们哪辈子想过你们还能全世界飞?我今天接到秘书处一个小朋友写给我的东西:“师父,我小时候许愿要到全世界都去跑一次就可以了,很多好的地方我去一次就可以了。欧洲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我想法国我去一次就够了。”他说已经跟着师父到法国有7次了。所以,我们要许愿、放生,锻炼身体,学佛的智慧,保持心情舒畅,延年增寿。

在新的时代、现代生活当中,身体营养要适度。很多人营养成分太低了,营养不良;高了之后,营养过剩。不管锻炼身体还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一个度,过度就不好了,过度就会产生负能量,会伤害自己。所以,人间事,要学会心态处理得好,喜怒哀乐,心中要有佛。这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九不过”。 https://t.cn/R2WxsDA

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境皆如。当心灵是平静的,一切都简单了。一个人应该先致力于内在完整,拥有这种内心的完整才能看见生命的真相,因为所有的冲突都已经烟消云散。这种生活能受到祝福。我们才开始体验圆满。

——————

随着修行深入,你有可能发现被困在无意义感中:被困在空性状态中。这是被困在超然状态中,被困在观察者的位置上。但是观者的位置会变成一种固着,其心中就会开始滋生出一种枯燥感。在这种情况下,观者与观察对象是分离的。这意味着他还没有获得真正彻底的觉醒。我们也极有可能被卡在"我是眼前景相的观者"这个观念中。直到觉悟到了真正的一体性。瓦解外在的观者这个位置。融入了整体之中,观察对象就是观者。除非我们觉悟到这一点,否则就会被困在观者的位置上。被困在超然的空性状态中。事实上,我们不应该被困在任何地方。我们不应该固着在任何地方。——由于有这样的执著,便会把真与假的界限分得很清楚。会感觉到他已经离去了虚假的世界而进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一种抗拒虚伪世界的感觉将会生起,而希望保持在这个真实的状态中,因此,在这种排拒虚假,坚持实际的挣扎之中,摩擦将会发生于这两种相对的世界。—— 禅知道一个广阔的世界。无尽的矛盾在深深地和谐中跳跃,白天与黑夜是和谐的,生命与死亡是和谐的,天空与大地是和谐的,存在与空缺是和谐的,这无限的和谐,这欢奏的乐曲,就是禅的宣言。一个不再比较和谴责的心,才能示现无量的宝藏。祂超越了所有的界限。 —— 至上的视角。他若揭示自己,梵就开始展现。而那,是永不可见的,如植物含着种子,如树中含着荫凉,如天空蕴含虚无
如虚空蕴含无限景象:梵中有众生,众生中有梵:既截然不同,又始终合一,他自己就是树、种子、幼芽,他自己就是花儿、果实、荫凉,他自己就是太阳、日光和所照之物,他自己就是梵、造物、摩耶
他自己就是千形万状,是无限的虚空,他是一呼一吸,是一字一语,是内含的深意,他自己同为有限和无限,而又超越了有限和无限,他,纯净的遍在,他是梵和众生的内在本心。

——————

常人虽也重视心性的问题,且广加研究,对它仍然茫然无知,或落妄见,或入边见。乃因彼等未能正视心性之本身,只知发展为各种哲学观念及学说,深奥难解,使一般人错失了认识自性的机缘,以致轮回流转于六道三界,受尽诸苦。由此可知,不觉自己的心性,是十分可悲的谬误。纵然声闻缘觉试由无我的道理深入,却无法了解自性之本来面目。其它行者亦各执一论,自作缠缚,无缘得见净光。声闻缘觉受到主客(能所)二元之分别见所障,中观派则蔽于真俗二谛的执着,事乘与瑜伽乘因执着本尊外相而受缚,大瑜伽(方便父续)及随瑜伽(般若母续)则因分别空性与觉性为二而生惑,从不二的究竟义观之,他们因分别空觉为二而步入歧途,唯有先识破空性与觉性不二,方能证入佛性无碍。由自性观之,不论凡俗,娑婆与涅盘本来不二,你终将明白,所有佛法都在这无上自性解脱中得以圆满。

——————

一切法门不管是念佛、持咒,还是参禅,俱不过是‘息’字的工具和手段,教你由念佛,或是持咒、参禅,将狂心息下,从而打开本来,明见真心。并非从念佛、持咒,或参禅中得个什么奇特玄妙。古德云:佛法无你用心处!穿衣吃饭即是,举心动念即乖!以佛性众生本具,非从外得,不用求,不用取,故无须用力也。相反,著力向外追求,从他讨取,则愈求愈远,越用力取越不得。—— 当一种未受污染的、非刻意而为的意识状态开始生起,它极为简单、极为自然。即意识的天真状态,它并非来自于努力或训练。 许多人都将修行跟转化了的意识状态联系在一起,我们被教导说,或者我们假设说,领悟到万物是一体的、领悟到你不是分离的就是进入种意识的转化状态。认为开悟是一种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获取的意识的转化状态。如果你修行得足够用功,修行时间足够长,你会进入到意识的转化状态。它们形形色色各种意识的神秘状态跟宇宙合而为一是一种意识的转化状态,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意识的转化状态。大部分人都认为开悟是某种意识的转化状态。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真相正好相反。领悟到万物一体是意识的一种未被改变的状态,是意识的自然状态。是意识的天然状态,是那个没有被头脑的运动所扰乱的、没有被头脑的操控所污染的状态。这就是开悟的真正含义。是信心的极致表现。它同时也是观照的极致表现。—— 我们对头脑的执着才是一个问题。透过概念和观念去寻找真相、寻找平和、寻找那个让我们获得解脱的东西,那是在追逐幻觉。当我们放下时,我们就打开了自己的悟性,这在灵修中被称为“启示”,我们内在就像打开了一盏灯。一些天然、美妙、未受污染的东西开始在意识中升起,它完全是自发显现的。你进入到自然的状态,并安住于那鲜活的境界中。这极为简单,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

觉醒比想象平凡的多,它是融入平凡,融入无忧无虑中,超越爱恨,超越善恶,超越对错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我们整个存在都在敞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月16日夜晚,由黄磊担任主持人的全新戏剧类真人秀综艺《戏剧新生活》开播,不久前,黄磊也在微博上发文宣传,并强调称:“我做过很多综艺节目,但这个节目是我最在乎的
  • 很认真很努力很克制的一周 让自己接受现实 [哆啦A梦害怕] 最近突然焦虑 越来越觉得自己以后要孤独终老了 甚至想好了以后万一我真的没有孩子怎么办 杰杰说如果
  • 这一年对时间变得越来越不敏感 也是看到相差一年同月同日的“小朋友”发动态才明确今天到底几岁 因为生日在年末 所以每年生日都像是一个年末总结 可今年仿佛尤其的空白
  • 啊哈 我一直以为自己有在认真记录生活,突然发现我都一周没发微博了[可怜]每天两点一线,把命都卖给工作了,天天的回到家已经将近9点。周五晚上吃了一顿让人生气的寿喜
  • #肖战[超话]##肖战# ❤️ #肖战经纪人回应# 肖战,对于这个一直带给我们欢乐和正能量的大男孩,我内心是感激的,他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乐观、真挚和热爱,也让我
  • 时隔一年,我又来到了你的城市。 我们整整一年未见,分手289天来,我每天都会想起你。我现在连见你的身份都没有了,想要看你一眼还需要在远处偷偷摸摸不让你发现。 我
  • 今天下午选洗发水的时候,想起砂糖之前嘉娜宝的广告想直接盲买,然后我看到图二这种类似于游泳馆淋浴区免费的院装大桶包装。我缓缓退出然后就选了如图一的花王。 图一玫瑰
  • #岁月痕迹# 拜读孔明《卧龙吟》诗词有感。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茅庐承三
  • #日行一善[超话]#我家爱豆出道几千年,现存最古老文明,超算排行包揽世界第一第二,专利申请世界第一,高铁长度世界第一,航道总长度世界第一,“中国天眼”FAST工
  • 不管怎样,知三当三真的没法洗还有审美可别再吹了。没见过美女还是咋?那么多又美人品又好的漂亮妹子,非要捧颜确实一般的三。就拿微博来说,去美妆区博主找,一分钟至少能
  • 命运就算曲折离奇之疫情下的澳门行 十分开心终于见面,买了想买的东西,住了威尼斯人,大概只有这样的疫情时期倔强穷人才住得起,一切看似多么完美~ 然而!!!开心的
  • 有一次,金星问邓紫棋:你创作《泡沫》这首歌的时候是几岁? 邓紫棋:21岁呀,当时失恋了,这首歌是我在美国散心的时候写的。 金星:你好厉害,这么小的年龄就能创
  • 隋 苏孝慈墓志 楷书#北京書法培訓# #筆法研究# 05 碑文 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
  • #任嘉伦红毯穿的好保暖#靠!任嘉伦今天真的惊到我!好帅啊他 现代装也好可!而且看了一圈 女团舞的时候好像只有他在认真学 这孩子好实诚 好感又了[笑cry][笑c
  • #历史上的今天# 在416年前的今天,1605年1月16日,塞万提斯的小说《唐吉诃德》于西班牙马德里首次出版。 这部小说面世时,曾被认为是一部小说式的喜剧,
  • 早上无聊逛超话没想到见识了中华男性魅力时间,一位女生法考没过说了自己的答题情况问问大家的情况,结果就看到这位男士指教,我寻思你这么说话大小是个执业超过二十年的资
  • #锦衣之下[超话]# 还记得我吗 好几个月了 从8-21发的最后一条微博到现在 好久不来看看啦 好像进入了高中就真的是我的瓶颈期 高一的时候遇到杂七杂八的
  • 有微博的人,该忘就忘了买粉吧。人家微博不怎么在乎你,又何必委屈自己买粉丝呢?再怎么痛,再怎么难过,人家也看不到买赞,因为有你,所有平淡的日子继续,用耐心和努力,
  • 要想挽回情场浪子型这类男生,你需要做好心里准备,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在感情这场游戏里,他要高出你好几个段位。#离婚冷静期# 要想挽回这类型男生,你必须时刻记
  • 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出席并发表演讲。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