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热惊厥居家急救护理指南发布# 【新冠病毒感染儿童高热惊厥怎么办?这些居家急救护理知识必须掌握】目前,新冠病毒儿童感染比例逐渐增加。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儿童感染患者占比约12%。儿童出现高热惊厥发生率随之增加,很多宝宝也因“高热惊厥”住进重症监护室。为此,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采访了武汉协和医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为家长推出儿童高热惊厥居家急救护理小贴士,与大家共渡“困难时期”。

什么是儿童高热惊厥?

想要正确处理高热惊厥,我们要先知对方底细,才能百战百胜。高热惊厥(febrile seizure,FS)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惊厥,患病率为3%~5%,主要原因是由于儿童发热脑神经元功能紊乱引起脑细胞突然异常放电所致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儿童“高热惊厥”可能出现的表现?

FS发生时有三个代表性表现,我们先要科学的分辨高热惊厥是否发生。

发热

高热惊厥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

意识障碍

突然失去意识,呼之不应,站立或活动的时候突然倒地不起。

抽搐

面部: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脸部肌肉抽动,牙关紧闭,伴口唇发绀,口吐白沫或流涎。

四肢:全身僵直或痉挛,四肢抽动,或全身松软无力。

肌肉:全身肌肉不自主运动,如胃部,肠道肛门肌肉运动异常导致的呕吐及大小便失禁。

以上抽搐发生的症状,可能单个或多个同时出现,尤其是复杂型FS局灶性发作的时候,可能仅仅是面部不自主抽动或部分四肢抽动。尤其1岁以内儿童,加上冬季来临,家长们会给宝宝裹得像粽子,更不容易发现抽搐的发生,这时更需家长们明察秋毫,不放过一丝证据!

发生高热惊厥,家长应当做什么?

保持镇定,防止误吸、窒息及受伤

惊厥发生时,家长莫要惊慌失措,立即就地让患儿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用湿巾或毛巾清除口鼻分泌物,观察患儿口唇颜色,防止窒息。

让“惊厥”自行发作

高热惊厥多为短暂发作,持续1-3分钟,不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 家长们要知道FS是无法通过强行按压摇晃、掐人中或急着心肺复苏来阻挡的。我们要做的是静静等待“惊厥发作”完,在此期间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刺激,保证患儿安全即可。

降温处理

待患儿意识恢复,可口服退热药降温(2个月~6个月儿童推荐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荐联合使用[3]),意识不清的可按照药物剂量给与退热栓塞肛处理。

必要时就医治疗及间歇性预防治疗

当既往出现过单纯型FS或年龄>18个月龄首次单纯型FS发作,发热原因明确且生命体征平稳的宝宝,无需住院治疗,家长淡定在家采取以上措施便可。但以下情况需寻求医疗帮助:

√ 有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或呼吸困难等;

√ 首次发作年龄<18月龄,尤其是已使用抗生素治疗者;

√ FS感染原因不明或感染严重者;

√ 复杂型FS发生或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或两次惊厥发作期间患儿意识不恢复),后续病情变化可能较为复杂,建议住院治疗。

需要接受的是,FS的发生也许不止一次,每次发生对家长来说都是一次心理博弈。对于现在全民都有可能成为“小阳人”的趋势,儿童可能会因反复高热出现多次惊厥。

FS发作时,家里需要备什么?

“奥密克戎”感染导致的高热惊厥多为单纯型的FS,家长不必惊慌,一般预后较好,体温计、退热药是针对这次大规模FS的最重要两大法宝。

当然宝妈们也要穿好“镇定衣”,保持淡定,科学对待,千万别自乱阵脚,FS发生导致长辈们“急火攻心”,先行倒下,甚至需要“速效救心丸”。

儿童高热惊厥莫要慌,像90后宝妈对待熊孩子无理取闹时一样,淡定地看着他发作(惊厥发生),这时不要妄想讲道理或立刻满足要求(避免掐人中,心肺复苏等),避免熊孩子胡乱摔东西或自残(避免误吸、窒息或受伤),等熊孩子脾气闹完,宝妈们再耐心跟小朋友讲道理(使用退热药),这样就又是乖巧懂事的小宝贝啦!如果实在治不了熊孩子,油盐不进(复杂型FS或惊厥持续状态),就要寻求“老师”或“警察叔叔”跟他讲道理啦(及时就医)。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徐敏 李力 李蕾 吴丽芬 责任编辑 王佳薇)https://t.cn/A6KKnV5J

【#年过80的父母双双中招他们选择了这样做# ……5天,打赢新冠】最重要地放在最前面说吧,历5经天,父母终于体温都正常了,我们一家大大小小都大大地松了口气,感觉终于抗过了最难的这一遭,应该是向着康复迈进了。感谢所有的朋友,万分的感谢,正是朋友们在这期间给予的关心和帮助支持我走过了这个难关。

在全世界的各种版本的新冠防治和就医的指南里,同事的父母都是不折不扣的高危人群。父亲86岁,严重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安装了两个支架,15年前确诊前列腺癌,手术治愈。胃溃疡,去年还因为胃出血抢救,今年新出现了眩晕的问题,两次急救。

母亲,80岁,糖尿病确诊20余年,心脏病,房颤、心衰,今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并因心率不到30于7月底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今年一年进出急诊室5、6次,脑出血后行动不便,算是半自理老人吧,现在恢复到可以扶着助步器自己去卫生间。

这样一对耄耋老人,是同事全家的保护重点。上班的孩子们近期自觉与老人隔离,家中有阿姨照顾。

即便这样,老人还是被传染了。回想起来,病程应该是从12月7日开始的。以下是同事的自述:

12月7日,起病第一天,感觉不舒服,没有明确指征。

我在电话里和老爸聊天,他说最近哮喘严重,感觉很不舒服。老爸有哮喘病,将近一个月都没有出门了,我们都没有往新冠方面想,第一个信号被忽略了。

12月8日,起病第二天,精力不好,虚弱,晚上开始发烧,38度。

这天给老爸打了一天电话,到晚上,老爸才接。后来他才肯告诉我,当天弯腰去捡东西就坐在地上起不来了,非常虚弱和难受。当天晚上老爸发烧38度,他自己吃了芬必得和连花清瘟;老妈是37度多的低烧,但他们没在意。阿姨事后说嗓子疼了好几天了,她觉得是水喝少了,也没在意。那一晚他们都没有通知我们,就这么自己处理了。

12月9日的,起病第三天,体温最高38度5,其他症状不明显,最为煎熬。

早上8点多接到老爸电话员,上来第一句就和我说,哎呀好像出事情了,我心里一慌,问怎么了,老爸绕了半天才说他昨晚发烧了,我立即意识到不好,赶紧问老妈和阿姨的情况,老妈也有低烧,阿姨还体温正常。

我在电话里远程指导他们做抗原检测,很快结果出来,爸妈都是两道杠,阿姨还是阴性。我觉得自己当时的表现还算镇定,问了问他们吃了什么药,嘱咐,第一只有发烧才吃退烧药;第二先喝上连花清瘟;第三大量喝水,一天要喝至少3升水;第四有任何紧急情况先叫救护车,再给我打电话。第五如果体温到40度左右,赶紧叫救护车。

我两个小时和爸妈联系一下,问他们的情况,事情没有那么糟,老爸前一晚吃了退烧药体温就降下来了,白天都没有烧。老妈上午9点左右吃的退烧药,体温降得比较慢,一直在37度4左右,但是有大量出汗,下午四点左右老妈的体温也降到了36度8,我终于平静了一点。我明确规定了他们吃退烧药一天不能超过3粒,吃连花清瘟、阿莫西林、喝水,可以吸氧低浓度、低流速(他们平时也吸氧),其他什么都不要做。

到晚上8点左右,爸妈的体温又上来了,而且阿姨已经到了38度8,我让他们又吃了退烧药。我焦虑不安,准备收拾东西去和老人同住,女儿突然说,妈妈你怎么不上好大夫咨询一下。

她的这个建议一下子点醒了我,下载APP,查找新冠专家,居然有佑安医院的主任,可以立即预约电话咨询,我毫不犹豫地预约了这位主任,系统还派了一位年轻的医生帮我整理父母的病例,病例上传后我就等医生的电话,电话很快打过来,我快速说了我父母的情况,医生很耐心,解答得也很清晰。我把医生的回复列在下边,给大家一个参考

1.医生首先问我父母有没有打疫苗,我回复三针疫苗都打了,医生的原话是太好了,当天我咨询的所有医生第一个都是问的我这个问题,看来医生们还是很认可疫苗的。

2.我详细描述了我父母的情况,医生明确告诉我,虽然老人基础病很多,但是现在吃退烧药体温可以降下来这就是轻症,连普通型都不算,不要紧张,现在的状态还好。

3.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降低体温,防止基础病出问题,所以要关注血压、心率、血糖。

4.在家里可以控制住就不要去医院,三个指标要关注,高烧不退(39度以上)、血氧低于93、呼吸30次以上,考虑到老年人可以是血氧低于95,呼吸28次以上,如果出现上述问题,马上送医院。

5.我现在让他们吃的药都可以,阿莫西林可以不吃,担心细菌感染没有那么快。大量喝水,好好休息是关键,营养是关键。

6.医生也建议我调整老爸哮喘吸入剂的量,并提醒我一定要把哮喘控制住。

和这位张主任通话20分钟,我觉得是我这一天做得最对的事情,我心踏实下来了,也不那么害怕了,我和爸妈转述了医生的话,这个期间他们体温已经都在36度5左右,血氧97左右,医生说的指标都正常,我让他们赶紧睡觉,赶紧休息。

12月10日,起病第四天,体温基本正常,腹泻、嗓子疼,开始咳嗽。

一夜体温都正常,休息得还好,老妈开始嗓子疼,都有点咳嗽,对照新冠的病程,我感觉爸妈把第一关扛过去了。

这一天爸妈都没有发烧,但是阿姨还是发烧,吃了退烧药可以退下来,老爸开始腹泻,比较严重,赶紧让他们把连花清瘟停了,明确和他们说不发烧不吃退烧药,给老爸吃上了蒙脱石散,两包后腹泻止住。

这一天大家都没有再发烧,但是老妈嗓子疼得特别厉害,含润喉糖也不能缓解,因为嗓子疼又不敢使劲咳嗽,很难受,真是受苦了。给他们送去了止咳药,他们只用了蛇胆川贝口服液,可能入口有清凉感,觉得还行,止咳效果不明显。

晚上老妈体温又上去了,老爸体温正常,睡前让老妈又吃了退烧药(其实多余了),让他们赶紧休息。

12月11日,起病第五天,体温正常,咳嗽,嗓子疼。

全天爸妈体温都正常了,没有再吃退烧药。老妈是嗓子疼,非常疼,疼到不敢咳嗽;老爸是咳嗽,有痰,黄痰,咳痰不费力。我让他们换了急支糖浆,润喉糖,念慈庵,并用了盐蒸橙子的偏方,是否有效还不知。

阿姨也退烧了,咳嗽不如我父母厉害,一家人好像都扛过去了。

按照最近发布的一些新冠的治疗指导,我父母都是应该立即送医的,但是五天的经历来看,首先是他们的病程危险性没有那么高,按照现在政府和医疗机构发布的指南处理,是可以应对的,现在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得失。

第一关于感染:

11月中我父母就几乎不出门,开窗通风,阿姨出门戴口罩,手套,回家立即洗手,不揉眼睛、不挖鼻孔、不去超市,不去医院(连老妈的心脏起搏器复查都没有去),所有需求在网上解决,快递在门口酒精消毒之后再拿进家,后来又升级为阿姨出门戴N95。我和哥哥因为还在上班,也基本不回去了,希望给他们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小环境。

我感觉已经是严防死守了,但老爸老妈还是被感染了,现在想阿姨因为要去拿快递和扔垃圾,可能还是有风险。尤其在居住密度比较大的小区、楼宇。

第二关于症状:

我父母都没有出现肌肉酸疼,浑身疼的症状,或是有也不严重,阿姨发烧前有嗓子干的症状。而且全家人阿姨是发烧最厉害的。退烧后咳嗽得很厉害,听起来都觉得老爸老妈很难受。老妈嗓子疼,剧痛级别,老爸没有出现,阿姨只是嗓子干,看来症状都不完全相似。

比较明确的是第四天体温基本正常,不发烧后才开始咳嗽,大家都差不多。

第三关于服药:

我是严格按照各种指南控制他们吃药,三个人下来,我老爸吃了两粒退烧药,老妈吃了三粒退烧药,阿姨吃了三粒退烧药。老爸吃了一天连花清瘟疫、老妈吃了一天半,阿姨吃了两天。几个医生朋友都在第一时间提醒我老人最好不吃连花清瘟,主要是说麻黄对血压、心率控制有影响,而且老爸吃了连花清瘟后腹泻严重,一位朋友说是因为太寒。

现在来看,最好的药就是白开水,喝水、喝水、再喝水,就是真理,其他的药一定要少吃。

第四关于就医:

我老爸很早就主张,要做自己健康的责任人,尽量做到不被感染。如果感染,我们也达成一致,相信专家的说法,尽量不去医院,争取自愈。老爸说得很明确,第一他们就是感冒一次也可能有生命危险,他们可以接受;第二坚决不去ICU,不做有创抢救。我们没有讨论,我很认同老爸的意见。

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一直没有想过去医院,现在看也是对的。

第五我的一点总结:

1.不要慌、不要慌、不要慌,其实我就是有点慌了,乱了阵脚

2.如果有一两个医生朋友最好,第一给些指点,第二是重要的心理支撑。

3.我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正规医疗平台上咨询,心里一下踏实了,一家人都安定了,也没有犯错误。不是广告,是真实的感受。

4.一定要和父母反复叮嘱,这个时期任何的不舒服都要说,不能忍,不能扛,我们的父辈忍耐力实在太好了,有时候会造成疏忽。

5.千万不要乱吃药。最好的药就是白开水,一定要相信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6.加强营养,多休息,不恐慌。

今天一个朋友和我说,你写写吧,现在成人和孩子的患病过程很多了,可是关于老人的很少,我想也对,记下来,万一谁需要呢,谁承想一写写了这么多。最后想用我爸爸今天在家庭群里发的一段话结尾:

“我们俩今天体温已经正常,原来的基础病,血压、心率、血糖都还保持原样,没有加重。老太太嗓子疼得厉害,不敢咳嗽,又不能不咳嗽,比较受罪。但我们俩人的经历,充分说明现在的新冠已不可怕,不要过度治疗,喝开水,适当吃缓解症状的药(我们吃了连花清瘟胶囊)和退烧药,(我只吃过两粒)。待够了时间,就变成杨过和杨康了。谢谢你们的祝福和惦记!”

看来生病的时候没少玩微信,都会用段子了。

来源:公众号宇宙和音

【#年过80的父母双双中招他们选择了这样做# ……5天,打赢新冠】最重要地放在最前面说吧,历5经天,父母终于体温都正常了,我们一家大大小小都大大地松了口气,感觉终于抗过了最难的这一遭,应该是向着康复迈进了。感谢所有的朋友,万分的感谢,正是朋友们在这期间给予的关心和帮助支持我走过了这个难关。

在全世界的各种版本的新冠防治和就医的指南里,同事的父母都是不折不扣的高危人群。父亲86岁,严重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安装了两个支架,15年前确诊前列腺癌,手术治愈。胃溃疡,去年还因为胃出血抢救,今年新出现了眩晕的问题,两次急救。

母亲,80岁,糖尿病确诊20余年,心脏病,房颤、心衰,今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并因心率不到30于7月底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今年一年进出急诊室5、6次,脑出血后行动不便,算是半自理老人吧,现在恢复到可以扶着助步器自己去卫生间。

这样一对耄耋老人,是同事全家的保护重点。上班的孩子们近期自觉与老人隔离,家中有阿姨照顾。

即便这样,老人还是被传染了。回想起来,病程应该是从12月7日开始的。以下是同事的自述:

12月7日,起病第一天,感觉不舒服,没有明确指征。

我在电话里和老爸聊天,他说最近哮喘严重,感觉很不舒服。老爸有哮喘病,将近一个月都没有出门了,我们都没有往新冠方面想,第一个信号被忽略了。

12月8日,起病第二天,精力不好,虚弱,晚上开始发烧,38度。

这天给老爸打了一天电话,到晚上,老爸才接。后来他才肯告诉我,当天弯腰去捡东西就坐在地上起不来了,非常虚弱和难受。当天晚上老爸发烧38度,他自己吃了芬必得和连花清瘟;老妈是37度多的低烧,但他们没在意。阿姨事后说嗓子疼了好几天了,她觉得是水喝少了,也没在意。那一晚他们都没有通知我们,就这么自己处理了。

12月9日的,起病第三天,体温最高38度5,其他症状不明显,最为煎熬。

早上8点多接到老爸电话员,上来第一句就和我说,哎呀好像出事情了,我心里一慌,问怎么了,老爸绕了半天才说他昨晚发烧了,我立即意识到不好,赶紧问老妈和阿姨的情况,老妈也有低烧,阿姨还体温正常。

我在电话里远程指导他们做抗原检测,很快结果出来,爸妈都是两道杠,阿姨还是阴性。我觉得自己当时的表现还算镇定,问了问他们吃了什么药,嘱咐,第一只有发烧才吃退烧药;第二先喝上连花清瘟;第三大量喝水,一天要喝至少3升水;第四有任何紧急情况先叫救护车,再给我打电话。第五如果体温到40度左右,赶紧叫救护车。

我两个小时和爸妈联系一下,问他们的情况,事情没有那么糟,老爸前一晚吃了退烧药体温就降下来了,白天都没有烧。老妈上午9点左右吃的退烧药,体温降得比较慢,一直在37度4左右,但是有大量出汗,下午四点左右老妈的体温也降到了36度8,我终于平静了一点。我明确规定了他们吃退烧药一天不能超过3粒,吃连花清瘟、阿莫西林、喝水,可以吸氧低浓度、低流速(他们平时也吸氧),其他什么都不要做。

到晚上8点左右,爸妈的体温又上来了,而且阿姨已经到了38度8,我让他们又吃了退烧药。我焦虑不安,准备收拾东西去和老人同住,女儿突然说,妈妈你怎么不上好大夫咨询一下。

她的这个建议一下子点醒了我,下载APP,查找新冠专家,居然有佑安医院的主任,可以立即预约电话咨询,我毫不犹豫地预约了这位主任,系统还派了一位年轻的医生帮我整理父母的病例,病例上传后我就等医生的电话,电话很快打过来,我快速说了我父母的情况,医生很耐心,解答得也很清晰。我把医生的回复列在下边,给大家一个参考

1.医生首先问我父母有没有打疫苗,我回复三针疫苗都打了,医生的原话是太好了,当天我咨询的所有医生第一个都是问的我这个问题,看来医生们还是很认可疫苗的。

2.我详细描述了我父母的情况,医生明确告诉我,虽然老人基础病很多,但是现在吃退烧药体温可以降下来这就是轻症,连普通型都不算,不要紧张,现在的状态还好。

3.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降低体温,防止基础病出问题,所以要关注血压、心率、血糖。

4.在家里可以控制住就不要去医院,三个指标要关注,高烧不退(39度以上)、血氧低于93、呼吸30次以上,考虑到老年人可以是血氧低于95,呼吸28次以上,如果出现上述问题,马上送医院。

5.我现在让他们吃的药都可以,阿莫西林可以不吃,担心细菌感染没有那么快。大量喝水,好好休息是关键,营养是关键。

6.医生也建议我调整老爸哮喘吸入剂的量,并提醒我一定要把哮喘控制住。

和这位张主任通话20分钟,我觉得是我这一天做得最对的事情,我心踏实下来了,也不那么害怕了,我和爸妈转述了医生的话,这个期间他们体温已经都在36度5左右,血氧97左右,医生说的指标都正常,我让他们赶紧睡觉,赶紧休息。

12月10日,起病第四天,体温基本正常,腹泻、嗓子疼,开始咳嗽。

一夜体温都正常,休息得还好,老妈开始嗓子疼,都有点咳嗽,对照新冠的病程,我感觉爸妈把第一关扛过去了。

这一天爸妈都没有发烧,但是阿姨还是发烧,吃了退烧药可以退下来,老爸开始腹泻,比较严重,赶紧让他们把连花清瘟停了,明确和他们说不发烧不吃退烧药,给老爸吃上了蒙脱石散,两包后腹泻止住。

这一天大家都没有再发烧,但是老妈嗓子疼得特别厉害,含润喉糖也不能缓解,因为嗓子疼又不敢使劲咳嗽,很难受,真是受苦了。给他们送去了止咳药,他们只用了蛇胆川贝口服液,可能入口有清凉感,觉得还行,止咳效果不明显。

晚上老妈体温又上去了,老爸体温正常,睡前让老妈又吃了退烧药(其实多余了),让他们赶紧休息。

12月11日,起病第五天,体温正常,咳嗽,嗓子疼。

全天爸妈体温都正常了,没有再吃退烧药。老妈是嗓子疼,非常疼,疼到不敢咳嗽;老爸是咳嗽,有痰,黄痰,咳痰不费力。我让他们换了急支糖浆,润喉糖,念慈庵,并用了盐蒸橙子的偏方,是否有效还不知。

阿姨也退烧了,咳嗽不如我父母厉害,一家人好像都扛过去了。

按照最近发布的一些新冠的治疗指导,我父母都是应该立即送医的,但是五天的经历来看,首先是他们的病程危险性没有那么高,按照现在政府和医疗机构发布的指南处理,是可以应对的,现在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得失。

第一关于感染:

11月中我父母就几乎不出门,开窗通风,阿姨出门戴口罩,手套,回家立即洗手,不揉眼睛、不挖鼻孔、不去超市,不去医院(连老妈的心脏起搏器复查都没有去),所有需求在网上解决,快递在门口酒精消毒之后再拿进家,后来又升级为阿姨出门戴N95。我和哥哥因为还在上班,也基本不回去了,希望给他们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小环境。

我感觉已经是严防死守了,但老爸老妈还是被感染了,现在想阿姨因为要去拿快递和扔垃圾,可能还是有风险。尤其在居住密度比较大的小区、楼宇。

第二关于症状:

我父母都没有出现肌肉酸疼,浑身疼的症状,或是有也不严重,阿姨发烧前有嗓子干的症状。而且全家人阿姨是发烧最厉害的。退烧后咳嗽得很厉害,听起来都觉得老爸老妈很难受。老妈嗓子疼,剧痛级别,老爸没有出现,阿姨只是嗓子干,看来症状都不完全相似。

比较明确的是第四天体温基本正常,不发烧后才开始咳嗽,大家都差不多。

第三关于服药:

我是严格按照各种指南控制他们吃药,三个人下来,我老爸吃了两粒退烧药,老妈吃了三粒退烧药,阿姨吃了三粒退烧药。老爸吃了一天连花清瘟疫、老妈吃了一天半,阿姨吃了两天。几个医生朋友都在第一时间提醒我老人最好不吃连花清瘟,主要是说麻黄对血压、心率控制有影响,而且老爸吃了连花清瘟后腹泻严重,一位朋友说是因为太寒。

现在来看,最好的药就是白开水,喝水、喝水、再喝水,就是真理,其他的药一定要少吃。

第四关于就医:

我老爸很早就主张,要做自己健康的责任人,尽量做到不被感染。如果感染,我们也达成一致,相信专家的说法,尽量不去医院,争取自愈。老爸说得很明确,第一他们就是感冒一次也可能有生命危险,他们可以接受;第二坚决不去ICU,不做有创抢救。我们没有讨论,我很认同老爸的意见。

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一直没有想过去医院,现在看也是对的。

第五我的一点总结:

1.不要慌、不要慌、不要慌,其实我就是有点慌了,乱了阵脚

2.如果有一两个医生朋友最好,第一给些指点,第二是重要的心理支撑。

3.我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正规医疗平台上咨询,心里一下踏实了,一家人都安定了,也没有犯错误。不是广告,是真实的感受。

4.一定要和父母反复叮嘱,这个时期任何的不舒服都要说,不能忍,不能扛,我们的父辈忍耐力实在太好了,有时候会造成疏忽。

5.千万不要乱吃药。最好的药就是白开水,一定要相信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6.加强营养,多休息,不恐慌。

今天一个朋友和我说,你写写吧,现在成人和孩子的患病过程很多了,可是关于老人的很少,我想也对,记下来,万一谁需要呢,谁承想一写写了这么多。最后想用我爸爸今天在家庭群里发的一段话结尾:

“我们俩今天体温已经正常,原来的基础病,血压、心率、血糖都还保持原样,没有加重。老太太嗓子疼得厉害,不敢咳嗽,又不能不咳嗽,比较受罪。但我们俩人的经历,充分说明现在的新冠已不可怕,不要过度治疗,喝开水,适当吃缓解症状的药(我们吃了连花清瘟胶囊)和退烧药,(我只吃过两粒)。待够了时间,就变成杨过和杨康了。谢谢你们的祝福和惦记!”

看来生病的时候没少玩微信,都会用段子了。

来源:公众号宇宙和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火星情报局方了网友感叹盼了好久终于开播了 主持人曹可凡“被自杀”传闻其造谣者已被抓
  • 摔不起丨掉了一架后 美国宣布所有F-35战机停飞
  • 赵雅芝回复鹿晗是什么原因?鹿晗做了什么事情引白娘子出山?
  • 卖呆|9岁女孩牵绳遛老虎!网友:老虎看着很不情愿啊
  • 最新进展:美公布清单,中国回应
  • 日本16岁少女明星自杀 家属告公司索赔570万
  • 杨洋王丽坤偶遇:如何运用偶遇挽回爱情
  • 碰瓷保时捷被抬走,疑似惯犯
  • 牛津大学最难考题出炉: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 梅西、萨拉赫球迷刷票?金球奖已关闭球迷通道!赔率看好魔笛得奖
  • 【双语】古特雷斯秘书长2018年国际减灾日致辞
  • 李兰迪张新成在一起了?经纪人回应后,网友:般配,安排!
  • 刘亦菲悼念粉丝!当年的小龙女还是这么暖!
  • 雨季来临,尼日利亚多地出现洪涝灾害
  • 韩朝两国将于10月15日举行高级别会谈
  • 距俄罗斯仅200公里,北约大批战机军舰即将开火
  • Facebook泄露门波及3000万用户 比此前预期少40%
  • 芭莎慈善夜明星各个是戏精,几代人的青春全在这!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5日访华
  • 印度一飞机起飞时把机场围墙撞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