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心中只有个人的小爱,是不能达到高水平的进化程度。一个心中无小爱的人,是绝不可能胸怀宇宙大爱的。如果一个人从未爱过别人,自然也无法了解宇宙之爱。

为什么?

只有当你亲手种下一棵树,学会照顾她,养育他,为他施肥,为他浇水,看着他一天一天长大,那时你才会明白一整片森林的来之不易。先学会爱一棵树,才能学会爱整片森林。

——《阿米:星星的孩子》[智利]恩里克·巴里奥斯著,曾卓琪译

《周易》: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元典
由《易经》《易传》和历代易学史构成的《周易》世界,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育、成长和传衍相始终,从一个侧面烛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史,在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尤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1.《周易》与中华民族的“烙印”
《周易》享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美誉。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绵延数千年的独特文化现象,几千年来,《周易》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渗透,远非其他典籍所能比拟。客观地说,在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深处,氤氲着浓浓的《周易》“情结”。

比如,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说“事不过三”“三生有幸”?为什么中国人要说“天南地北”而不是“天北地南”?为什么逢羊年大家就会说“三羊开泰”?为什么中国文化中谈阴阳的对立统一如此之多?为什么中国人笃信“穷则思变”?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喜欢低调、谦虚、素朴,不喜欢张扬、高傲、秾艳?为什么中国人对八卦九宫的神奇神秘深信不疑?为什么中国人既要自强不息,也要厚德载物?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什么中国文化反复强调“立诚迁善”?为什么中国人向来崇尚节俭等等。

这些问题,我们可能每天在说、在做、在实践,但鲜有人知道其中的道理,或者说缘由。《周易·系辞上传》有“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语,形象地诠释了这种沉浸在民族审美心理深处的民族“烙印”。这种“烙印”不是针对个别人,也不是一时的有意为之,而是一种持续不断、无处不在、深沉隐微的民族文化性格,也就是民族审美心理,它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身份识别”。

2.《周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濡染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部用文字和符号构成的古老典籍,《周易》从诞生开始,便具有了象(图)、数、理、占的复合功能,由此区别并特异于其他典籍。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独特性,吸引后世无数的学者倾尽全力去阐释、演绎和发展,于是,易学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绚丽的光彩,数千年来,读易、解易、说易、演易成为千千万万学者挥之不去的爱好乃至使命。文化圣人、至圣先师孔子甚至发出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慨叹,由此可见一斑。

最早解释《易经》的自然是与孔子有关的《易传》,共七种十部,被称为“十翼”。后之易学著作蔚为大观,有数千部之巨。
《周易》认识世界是从“仰观俯察”开始的。中国古人仰观俯察的结果是天有日月,地有水陆,人有男女。由此得到启发,世界是由二元构成的。这个二元就是阴阳,由此延伸下去,就是天地、男女、雌雄、牝牡、君臣、夫妇、父子等等。所以,中国人看世界是二元辩证的,这就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之道是《周易》认识世界、解剖世界的利器,是《周易》的根本命题。由《周易》阴阳之道演绎出来的阴阳文化,弥漫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与中国人的自然观、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艺术观等密切相关,分外繁富深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凡物都要分阴阳,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提到阴气阳气、阴面阳面、阴天阳(晴)天、阴数阳数、阴历阳历、阴律阳律、阴虚阳虚、碑阴碑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等。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城市地名带“阳”或“阴”。

阴阳既然构成世界的二元,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就需要在阴阳二元对立中谋求统一。整个世界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这个统一的最高境界就是“太和”。中国人特别崇尚“太和”,正所谓“一部《周易》和天下”。这种尚和的意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它让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与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和睦共生(协和万邦),努力寻求万事万物“致中和”的最美境界,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对大自然始终充满了敬畏和爱戴之情,在仰观俯察中,熏陶出他们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特性。这种象喻思维在相当大程度上,让中华文化氤氲出一股灵动的诗意与气度,如我们的汉字、书法、中医、气功、家庭民俗、社会民俗等。

中国人崇尚变革,而《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不朽语典,对中国人思想行为影响深远。几千年来,矢志不渝的通变追求,使中华文化能够海纳百川、永不衰竭,使中华民族能够玉汝于成、勇往直前。
作为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华夏民族,历来崇尚素朴之美。这种素朴之美,不仅体现在衣着服饰、建筑装饰等外在方面,也体现在中国人内敛、含蓄、不事张扬的性格、心境方面。《周易》第二十二卦《贲》卦专讲文饰,其《上九》的“白贲”观对中国人的上述审美心理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

必须看到,《周易》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元典,蕴含的民族智慧相当丰富,由此晕染下的民族审美心理还非常多。如《乾》卦的“修辞立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中孚》卦的“有孚在道”,《谦》卦的“谦谦君子”,《乾》卦、《损》卦、《益》卦的“与时偕行”,《节》卦的“安节之亨”,《系辞传》的“知几”“明于忧患”“生生之谓易”等,对中华民族诚信、友善、谦逊、节俭、与时俱进、见微知著、忧患意识、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周易》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为陪伴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周易》,无论在民族兴盛发达之时,还是危难低沉之际,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浸入民族文化基因的永恒特质,给予中华民族深厚的滋养和力量。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既涉及中华民族最高的哲学范畴,如道、阴阳、太和、通变等,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导源、约束和深刻影响了民众的日常起居生活、各种民俗信仰与活动。所以,《周易》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成员息息相关。
几千年来,《周易》带给中华民族相当多的优秀品质和智慧灵性,也熏染出我们独特的文化气质与文化风采,它让中华民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在天地中俯仰沉吟,在观物取象中氤氲人生。中国人追求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这与《周易》带给我们的这种情趣是分不开的。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元典,《周易》的确包含了众多的“古之遗言”,在中华文化的体系建构、精神凝练,在中华民族的心灵塑造、人格修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古之遗言”逐渐沉淀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留存在我们民族的记忆和血脉里。这些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常常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符号,有如一种基因,代代相传,或昭晰、或幽微,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持续的渗透力和鲜明的民族性、全域的表现性。这些审美心理有的已经演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绵延不绝和繁荣昌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文化的成长发育、不断壮大和走向辉煌提供了不竭的宝贵滋养。
在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今天,回首《周易》陪伴中华民族成长的精神历程,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周易》过去带给我们长久的文化辉煌与民族兴盛,也必将继续陪伴我们走向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并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潘殊闲、戴丽红),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创造世界的时候,心在轮回。

慈诚罗珠堪布

在所有加行以及寂止修法修完,还没有修大圆满的正行之前,介于正行和前行之间,有一些接近大圆满的修法。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宣讲的“观心窍诀”。

万法由心起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究竟如何?

有人说: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精神由物质创造,是物质的产物。

但事到如今,此说法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了。科学发展到今天的量子物理学,物质被分割到目前最小的夸克单位。却未能发现里面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存在,科学家仍在继续探索物质的最终定义。

其实,世界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更不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而是一种幻相。物质或世界是由心创造出来的,是精神的产物。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大至三千大千世界、六道轮回,小至生活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精神的一种幻相。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所有现象实际上就是内心的一种投影,中观称之为自显,也即自心投影出来的现象,而不是外在客观存在的东西。

这个观点既不像唯识宗讲的“万法唯心造”那么复杂,也不等同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或显宗佛经的类似说法,而是无上密宗自己特有的观点。

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思维,内心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内心是世界的创造者;第二,内心是世界的感知者;第三,内心是世界的毁灭者。就像做梦的时候,心是梦境的创造者,也是梦境的感知者,醒来的时候,它又是梦境的毁灭者一样。

其一,任何物质自身,包括石头、砖块、钢筋、水泥、汽车等无情物都没有精神,故而不会产生幻相。只有精神才会产生幻相。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幻相,所以,它只能是精神创造的。

其二,世界的好与坏,大与小,善与恶,痛苦与快乐,都是物质无法感受的,而只能是精神的感受。

内心首先创立一个世界,然后由它自己去感受。如果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会知道世界的存在。

比如说,如果没有眼识,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则对这个人来说,世界就与不存在完全一样;如果没有耳识,听不见任何声音,则外边的任何声音对他来说,也与不存在完全一样。同理,其它任何外境都是如此。







怨与亲都是我们的内心决定的

如果把一个人当成心里最亲的人,一旦他有任何不测,就会非常痛苦;如果把同一个人当成自己最恨的仇敌,那他的死亡或倒霉,或许对多数人来说甚至可能会幸灾乐祸;如果把此人看做与己无关的普通人,则即使他死了,也是麻木不仁的无记感觉。可见,客观上并没有所谓的敌人或亲人,怨与亲都是我们的内心决定的。眼耳鼻舌身没有参与这个决定,阿赖耶识也无权参与这个决定,一切都是第六意识在做主。

如果仇人与亲人是客观存在的,则仇人就应该永远是仇人,亲人也永远是亲人。实际情况是,这个月的亲人下个月有可能变为仇人;这个月的仇人也可能下个月就是密友。比如,我们会认为,父母都是亲人,其实也不一定,如果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仇人。这不是外境的变化,而是自心的感受在变。

如果意识不喜欢一个人,哪怕这个人对自己比父母兄弟还上心,但自己仍然不会爱上对方;反之,有些人对自己非常冷淡,甚至经常欺负或故意伤害自己,但自己却偏偏犯贱要喜欢这个人。这都是内心的观念在作怪啊!

如果内心不去感受世界

如果内心不去感受世界,则再大的幸福与再大的痛苦都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说,假设一个人的亲人惨遭车祸,在他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就不会有任何感觉,因为他的心还没有感受到,所以就像没发生一样。一旦得知这一噩耗,心感受到了,痛苦也会随之而至。如果第六意识不去创造与感知,世上就没有这么多复杂的东西和关系。

以跳舞为例,舞蹈本身不是人,而是人的一种运动。如果舞蹈是人,则演员随时都应该在舞蹈。同样,幸福本身也不是外境,而是人的一种感受。如果幸福是外境,则幸福的外境应该永远带来幸福。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如果内心感受不到幸福,则幸福也不存在。比如说,有人觉得当高官幸福,而有些人却喜欢低调,不喜欢当官。如果让不想当官的人去当官,他就根本感觉不到幸福,因为他的第六意识认为这不幸福。

幸福、痛苦是心创造的

有一本书,叫《幸福是什么》,其内容是全球155位大师共同谈论什么是幸福,但是每个人的说法和观点都不一样。有些人认为,家庭和睦就是幸福,有些人说,稳定的收入就是幸福等等,其实这些根本不是幸福的本质。

有些人即使家庭非常和睦,收入也很稳定,但他却感觉不到幸福。因为幸福就是内心的一种特殊感受,除此以外,任何人都找不到什么外在的幸福。

幸福、痛苦是心创造的。比如说,如果内心觉得满足,则无论外在环境如何艰苦,都不但无所谓,而且自得其乐。不要说像米拉日巴那样高境界的修行人,很多普通修行人都是如此,他们生活简朴,却乐在其中。如果测量一下他们的幸福指数,会远远超过那些住别墅、开名车、穿名牌衣服的人。反之,如果心里不满足,则即使住别墅、开名车、穿名牌衣服也会成天不开心,对现实生活没有满足感,觉得活着没意思,更感觉不到幸福,甚至连笑容都是挤出来给别人看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心的力量所导致的差异。

有人认为,住别墅就是幸福,但如果让他天天住在别墅里,住腻了以后,也会觉得痛苦。这都是内心变化导致的结果。反过来,很多世间人都羡慕有权、有钱的人,但还是有人不喜欢这些东西。如果钱财、权力在客观上有吸引力,则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喜欢,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在不观察的时候,似乎幸福、痛苦与外在有关系,实际上却并没有关系。

据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年收入低于四万美金之前,收入与幸福指数之间还有点关系,挣钱多会开心一点,挣钱少就有点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感觉,一旦年收入超过四万美金,幸福感就和金钱没有任何关系了。二十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也感觉到这一点。

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最后才得出结论:痛苦和幸福不在于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不依赖环境的好坏。

可见,幸福与痛苦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感受。本来幸福就包括“幸福本身”和“幸福的因素”。幸福的因素或助缘是客观的;而幸福本身却是主观的内心感受。痛苦也是如此。佛在很早以前就说过:幸福、痛苦不是客观因素导致的,而在于主观意识。佛已经证悟了无上的智慧,他非常了解所有人的心态,在他留下的书籍当中,充满了世间人难以企及的智慧。

但我们却一贯认为,幸福和痛苦都来源于客观。启蒙运动等西方文化更是助长了这一谬论,引导无数人走上了一条物质主义的错误之路,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至今没有找到幸福的根本原因所在。







没有心就不会有业

因明里也讲过,虽然在世俗谛中可以说因缘而起,但实际上万事万法间没有因缘。所谓因缘,都是由第六意识建立的。

因为看到冒烟的地方就有火,没有火就不会有烟。第六意识就认为,二者是有关系的——其中火是因,烟是果。其实这都是宏观层面上的幻觉,是靠不住的,在微观领域中,这一切都不存在,都是第六意识创造的。

因为第六意识首先创造了世界,所以相对来说,这个世界还是比较坚固的。在创造之后,哪怕第六意识自己想去改变,也未必能够立刻实现。但通过长期的修行,世界也可以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俱舍论》中说,万事万物是业力的感召、业力的显现。世界的创造者是不是业力呢?

业力也是我们的心创造的,没有心就不会有业。

学中观的时候,会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外在物质,其中包含了有为法、无为法,也即世上所有的所知。

所知是佛教用词,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物质、精神以及物质和精神的运动。凡是我们的心能够知道、感觉到的所有有为、无为法,涅槃、佛、众生等概念,都属于其中。但这个所知也是心创造的。

在不知道外境是自己创造的幻觉之前,精神自己也会迷惑,以为世界是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身外之物,所以会去追求自认为美好的目标,会跟随业力而做出各种各样的取舍,继而造作善恶之业,并令自己更深地卷入到幻觉当中。这就像桑蚕用自己吐出来的丝,最后把自己困于其中一样。我们依靠自己感官的亲身经历,增上安立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世界。所谓“增上安立”,是指实际不是客观存在,却由我们的心无中生有出来的意思。因为不知道世界是自己创造的,所以会贪著、耽执这些自己创造的东西,就像贪恋梦境一样。

毁灭幻相,也即毁灭世界

当意识发现世界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幻相以后,它才会去毁灭幻相,也即毁灭世界。

创造世界的时候,心在轮回;感受世界的时候,心在造业,也即制造轮回之因;毁灭世界的时候,就是走向解脱了。

通过闻思修精神开始产生怀疑,并随之确定自己原有的错误。之后,精神证悟——体悟到世界的幻相本质,从而毁灭了虚幻的世界。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精神在做。其中的闻思修也是精神去听闻佛法,思考问题,并付诸修行。

在不观察的时候,我们以为人类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但实际上这都是很多相似却又不是一体的感觉综合起来的而已。佛教认为:因为共业,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都是一样的,其实并不是一体,只是相似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谁能把自己的世界毁灭了,自己就解脱了。假如没有成就,自己的世界就会永久留存下去。

证悟以后,就要设法毁灭幻相。除了意识之外,哪怕宇宙大爆炸或所谓的世界末日,都毁灭不了世界。因为旧的世界结束了,就会有新的世界诞生。但来源于内心的能量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在一刹那间毁灭整个世界。 https://t.cn/RJZ1D4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将车辆的增程器强制启动后,小编进行了多次加速和巡航测试,无论是在低速还是中高速工况下,就算是在不播放音乐的情况下也几乎听不到增程器工作的声音,急加速时也只能感到
  • 你曾说:“把期待值降到最低,遇见的都是礼物”[心]我记得很清楚 还有“一定要有目标,万一实现了呢”对呀 万一实现了呢[笑cry][笑cry]谢谢你总是满满的正能
  • ❤️会有人懂我 会有人愿意待在我身边 慢慢来吧 我会慢慢期待的❤️太阳不是突然落山 热情和期待也是❤️青春兵荒马乱 我们潦草收场❤️我其实挺害怕失去 别人跟你聊
  • ”P2 是我这几天看离婚案财产纠纷最多的一个两百三十四万俩人结婚之后出去旅游十五天花了四十七万我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跪了](这两个案子都是我和法官商量之后
  • O‘2nd 七夕约会穿搭指南|限定温柔当浪漫与温柔相拥,整个森林里的老虎都融化成黄油 一套低饱和度的温柔look,你向我走来,风都会甜一些~ 胸前品牌logo组
  • 今天是你24岁的生日,也是我19岁的第19天,希望蔡徐坤可以一直做着自己热爱的音乐!#蔡徐坤[超话]#24岁的@蔡徐坤 你好,我正在哼唱着你的“夜空中留下深情送
  • ​如果实在都想吃,最好吃全谷物类或薯类,比如像红薯,紫薯,芋头,玉米等等。晚餐做到这6点,掉秤更快,正在减肥的你记得收藏​1,晚餐必不可少的就是蛋白质。
  • 以上我们了解了四种症状,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种症状就是抑郁,很多患者都会有抑郁的情绪,就是由于疾病比较严重,由于这种疾病到现如今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  很多青少年
  • #不无聊听单# 万万没想到,我们心中的快乐之星“周星星”已经60周岁了[彩虹屁]很多人说少时看周星驰笑[微笑],多年后再看则是哭[苦涩],笑声背后原来隐喻着那
  • ”我暗想:嗯,多一两厘米也还好,总不能为了一两厘米把一个大好青年排斥在心门之外。”“根本就不止183,我觉得你最少有185。
  • #sky光遇[超话]#看我疯不疯就完事了[哈哈][哈哈][哈哈]杀!杀!
  • [伤心]中国香港著名美术指导、造型设计师#余家安#去世[蜡烛]。#香港著名美术指导余家安去世#[小红花]89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98 爱奇艺会员年卡
  • #1026送福利# C君又来发福利啦~[哈哈] 关注@城市之音FM1026 转发此微博,抽2位朋友,每人赠#韦礼安#签名新专《Sounds of My Lif
  •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心灵与精神的富足,才最接近人生的完满。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心灵与精神的富足,才最接近人生的完满。
  • #任嘉伦[超话]# rjl#任嘉伦粉丝的公益故事# rjl#任嘉伦公益正能量#新的月份又是一個月的開始也希望你在新月份收獲滿滿「一切,都在努力的前提下顺其自然。
  • 晓哥的眼神拉丝网上都夸烂了,而且我这次也真的是get到了菲姐,几个名场面真的是处理得心服口服!。
  • 我们都总在说要保持自己的初心,可是在走了很久的路之后,许多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又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当初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我觉得,她成不成功不是一个
  • 今日早报内容23条阅读时长预计11分钟【社会热点】医生陶勇建议医院尽快安装安检设备瑞金医院持刀伤人事件发生后,曾经历伤医事件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表示,
  • 0.000000007%的你是钐,但它显然都不值得你花钱,在皇家化学学会的账本上,它的登记费用是0.00英镑!在我们体内发现的59种元素里,有24种传统上被称为
  • #叮当麻麻的绘本分享##转发赠书# |《渡渡鸟没有灭绝》 小竹马童书 奇景系列软科普绘本/ 嘘~欢迎来到奇异世界的入口我有一个大大的秘密要告诉你 /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