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義玄大師,生年未可知,約唐德宗貞元四年戊辰歲(788年)。曹州南華人也,俗家姓邢氏。生而穎異,長以孝聞。

幼有遠志,嘗負出塵。少於本郡騲寺,落髮出家。及歲而進具戒,法名義玄。居於講肆,精究毗尼,研修性相,博賾經論。後慕最上,務學宗乘,俄而嘆曰:此濟世之醫方也,非教外別傳之旨。即更衣遊方,參厤知識,不憚艱苦。及入黃檗山,禮黃檗希運禪師,相厤三載,惟隨眾參侍。

時睦州道明大師,為堂中第一座,感師志行純一,與眾有異,欲勉令往問話,乃問師:上座在此多少時。師曰:三年。州曰:曾參問否。師曰:不曾參問,不知問個甚麼。州曰:何不問堂頭和尚,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師便往問,聲未絕,黃檗便打。師下來,睦州曰:問話作麼生。師曰:某甲問聲未絕,和尚便打,某甲不會。州曰:但更去問。師又問,檗又打。

如是睦州三返激勵,師三度發問,三度被打。遂泣辭第一座,乃雲:早承激勸問話,唯蒙和尚賜棒,所恨愚魯,且往諸方行腳去。睦州首座乃囑雲:汝若去時,須辭和尚去。睦州先潛到黃檗處,雲:問話上座,雖是後生,卻甚奇特。若來辭時,願更方便接他。向後穿鑿成一株大樹,與天下人作覆蔭去在。

來日師辭黃檗,大師指示曰:余昔時同參大寂道㕛,名曰大愚。此人諸方行腳,法眼明徹,今在高安,願不好群居,獨棲山捨。眾余相別時叮囑雲:‘他後或逢䨩利者,指一人來相訪’。今不須他去,祇往高安灘頭參大愚,必為汝說。

於時,師便直往高安真如寺,造謁大愚禪師。既到其所,具陳上說。至夜間,於大愚前說《瑜珈師地論》,譚唯識,復申問難。大愚畢夕峭然不對,及至旦來,謂師曰:老僧獨居山捨,念子遠來,且延一宿,何故夜間於吾前無羞慚,放不淨。言訖,杖之數下推出,關卻門。

師回黃檗,復陳上說。黃檗聞已,稽首曰:作者如猛火燃,喜子遇人,何乃虛往。師又再去,復見大愚。大愚曰:前時無慚愧,今日何故又來。言訖便棒,推出門。師復返黃檗,啓聞和尚:此回再返,不是空歸。黃檗曰:何故如此。師曰:於一棒下入佛境界。假使百劫,粉骨碎身,頂擎繞須彌山,經無量匝,報此深恩,莫可酬得。黃檗聞已,喜之異常,曰:子且解歇,更自出身。

師過旬日,又辭黃檗,三返至大愚所。大愚才見,便擬棒師。師接得棒子,則便抱倒大愚。大愚問曰:什麼處來。曰:黃檗來。愚曰:黃檗有何言教。曰:某甲三度問佛法的大意,蒙和尚三度被打,不知過在什麼處。愚曰:黃檗恁麼老婆,為汝得徹困,猶覓過在。師即於言下大悟,乃雲:元來黃檗佛法也無多子。

大愚乃搊師衣領雲:這尿床鬼,適來道我不會,而今又道黃檗佛法無多子,你見個甚麼道理,速道,速道。師於大愚肋下築三拳。大愚遂連點頭曰:吾獨居山捨,將謂空過一生,不期今日卻得一子。後往來侍奉大愚,經十餘年。大愚臨遷化時囑師雲:子自不負平生,又乃㹣吾一世,已後出世傳心,第一莫忘黃檗。汝師黃檗,非乾我事。

師辭大愚,卻返黃檗。黃檗問雲:這漢來來去去,有甚了期。師雲:只為老婆心切。便人事了,侍立。黃檗問:甚麼去來。師曰:昨蒙和尚慈旨,令參大愚去來。檗曰:大愚有何言句。師舉前話。黃檗雲:遮大愚老漢待見與打一頓。師雲:說甚待見,即今便打。遂鼓黃檗一掌。檗曰:這風顛漢來這裡捋虎須。師便喝。黃檗哈哈大笑,喚侍者曰:引這風顛漢參堂去。自此發明心性,蒙師契印,鳴啄同時,瞭然通徹。

如此於黃檗大師會下,往來參學,師資契會,前後達卅餘年。亦游化諸方,多所參厤,隨處舉唱,南北叢冧,無所不往。譽臨濟遊方,氣吞諸方。时在黃檗山,栽松次,黃檗大師問:深山裡栽許多松作什麼。師雲:一與山門作境致,二與後人作標榜。道了,將钁頭打地三下。黃檗雲:雖然如是,子已吃吾卅棒了也。師又以钁頭打地三下,作噓噓聲。黃檗雲:吾宗到汝,大興於世。

師將出世,某年於半夏間,上山問訊黃檗大師。見和尚看經,師雲:我將謂是個人,元來是揞黑豆老和尚。住數日,乃辭去。黃檗雲:汝破夏來,何不終夏去。師雲:某甲暫來禮拜和尚。黃檗遂打趁令去。師行數里,疑此事,卻回終夏。

解夏又辭黃檗大師,檗問:什麼處去。師雲:不是河南,便歸河北。黃檗便打,師約住棒,與檗一掌。黃檗大笑,乃喚侍者:將百丈先師禪板機案來。師雲:侍者將火來。黃檗雲:雖然如是,汝但將去,已後坐卻天下人舌頭去在。由是嗣付法脈,紹禪宗卅八祖,漢土禪宗十一祖,後乃開創臨濟宗。

始離黃檗山,繼參諸方,隨宜游化,兼待因緣,欲當弘道。至熊耳山定冧寺,初祖菩提達摩塔頭。塔主問:先禮佛,先禮祖。師曰:祖佛俱不禮。主曰:祖佛與長老有甚冤家。師拂袖便出。如是經有數年,乃北歸鄉土,暫居而止。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俯徇趙人之請,尋抵鎮州治所正定子城東南隅,臨滹沱河側,臨濟小院而住持焉。其小院臨濟者因地得名,臨者,臨近之意也,濟者,以近滹沱河古渡口,濟度兼濟渡之意,又念及鄉梓之濟水也。由始開堂說法,敷揚宗風,罷唱經論之徒,皆親堂室,既示人心要。

時南宗祖師禪尚未廣行北地,師初居小院未得大興法化。有普化禪師與克符禪師,先在鎮州弘化,佯狂混眾,琞凡莫測,眾多敬信。師至即佐之,添為二上座,法道遂漸興旺。自此鎮府匡化,建立黃檗宗旨,大弘法化,諸方雲集,奔走參益。

自契黃檗,常贊大愚,到於化門,多行喝棒。提網峻速,示教幽深,大機大用,樞秘示誨。既應初祖之懸記,乃開創一花開五葉之臨濟宗,即為臨濟初祖。南宗祖師禪由始大行北地,下傳七世後,天下禪門多歸臨濟,遂有臨濟臨天下之譽。

後師正旺化,普化禪師全身脫去,乃符當日仰山小釋迦之懸記也。未久,適丁兵革,師即棄去,然成德節度使王紹懿,多請延留。唐懿宗咸通初年(860年),太尉默君和於城中,捨宅為寺,亦以臨濟為額,迎師居焉。於是繼留其間,弘傳勝道,流布宗旨,學子奔湧,皆得所益。

上堂示眾曰:一念心歇得處,喚作菩提樹。一念心不能歇得處,喚作無明樹。無明無住處,無明無始終。若念念心歇不得,便上他無明樹,便入六道四生,披毛戴角。若歇得,便是清淨身界,一念不生,便是上菩提樹,三界神通變化,意生化身。

後受河中節度使蔣伸之邀,拂衣南邁至河中府。府主王常侍,延以師禮,請說勝道。然住未幾,即受魏博節度使何敬弘之邀,往治所魏州貴鄉(大名府)。府主王敬初,多崇法教,蒙受接化,請住興化寺,居於東堂。諸方學子,繼而紛至,復演祖道,廣化無量。
  師接化學人機鋒峻烈,生機勃勃,所重無心,生佛不二。以三玄,三要,三句,四料簡,四賓主,四照用,四喝等為機用。門弟子三琞慧然禪師,以師平日升堂,說法,晚參,開示,應機對答,诸法語,匯編成《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流布於世,廣利後學。

說法十數年,所度廣大,從之悟入者不可數計,所出法嗣凡廿四人。嗣傳法脈者,興化存獎。其餘上首,寶夀延沼,灌溪志閒,三琞慧然,魏府大覺,定上座,幽州譚空,定州善崔,滄州米倉,涿州紙衣,新羅智異山禪師,皆秉勝道,各弘一方。

咸通八年丁㐪歲(867年),四月初十日。於魏州貴鄉興化寺,師無疾,攝衣據坐。世緣已屆,將示滅,說傳法偈曰: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

復謂眾曰:吾滅後,汝等諸人,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三琞慧然出曰: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師曰:已後有人問,你向伊道甚麼。三琞便喝。師曰: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言訖,諯然入寂。世壽約八十,僧臘約六十餘,謚慧照禪師。

師真身不壞,門人於魏州貴鄉西北隅,奉全身舍利起塔供養。後復荼毗,所得舍利,弟子分為二份,各起塔供養之。一塔建於魏州貴鄉,今已失毀。一塔建於鎮州正定城內臨濟小院,塔曰澄䨩,寶夀延沼為作塔銘。其塔宋金之交受毀,金世宗大定廿三年(1183年),仍秉原貌,予以修復,千古瞻仰。

南嶽懷讓大師,生於唐高宗儀鳳二年丁醜歲(677年),四月初八日。本籍京兆長安,其先因家金州安康,即為郡人也,俗家姓杜氏。初生之時,有白氣六道貫天,應於玄像。

感此瑞氣,太史令瞻見,奏聞高宗。帝曰:此氣何瑞。太史曰:國之法寶,非染俗貴,人寶來瑞,國慶無疆,有德之象,當應空門。帝曰:在何方位。太史曰:在於安康、金州分野。有頃金州太守韓偕,具表奏聞。帝曰:僧瑞之德,宜加善慶。敕韓偕親往存毓,兼厚賜安慰養育之費。一家蒙之。

父諱光奇,家有三子,唯師最小。年近五歲,炳然殊異,特有䨩表,心懷恩讓,不與競。父母應之,乃安名懷讓。髫年駿發,聰悟絕眾,群言所涉,一覽無遺。至於十載,唯樂佛經,居常而未或好弄,在醜而不可褻近。有三藏玄靜過捨說法,見而奇之,告光奇曰:此子出家之後,當獲上乗,至幽至微,會於佛理,廣度眾生。

唐睿宗垂拱四年(688年),年始十二歲,嘗默觀止水,因而顧影,形儀顒若,宛在鏡中。三反厥像,如初沛然,而心乎獨得。還步未輟,聞於空中曰:佛法津梁俟子而大,既應付囑爾盍勉之。乃深割愛線,拜辭父母,往荊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師披剃出家,法名仍稱懷讓。

弘景律師乃南山宣祖之再傳,荊土律藏之微密也。又天台五祖灌頂大師之法嗣,名聞當世,弎學無缺。乃授師以經論,及於止觀。師智京在焉,攝衣從之,儀法峻整,冠於等輩。武周天後通天初年(696年),四月十二日,年廿歲,於本寺進受具足戒。繼學律藏,博通弎學。

武周天後久視初年(700年),七月十八日,自嘆曰:我受戒今經五夏,廣學威儀而嚴有表,欲思真理而難栔焉。又曰:夫出家者為無為法以報佛恩,天上人間無有勝者,以此拘身於道何益。經之所謂,乃出四衢道,露地而宴坐也。時有同學坦然禪師,睹師嗟嘆,知志高邁,乃命雲遊,結侶參方,博問知識。

至嵩岳老安國師處,二人稽首咨之。坦然禪師因問西來意話,從之悟入,即奉慧安大師,而得知歸。師得安和尚啓發之,既授記而身心自在,超出塵垢,厭離文字,恩會宗元。周法界以冥搜,指曹溪而遐舉。遂受國師示指,乃直詣曹溪,依覲六祖。

到矣,六祖問:子近離何方。對曰:離嵩山安和尚處,特來禮拜和尚。祖曰:什摩物與摩來。師無語,祖遂指示,會下參學。六祖洪波泛臻大壑之廣,韶濩合奏大樂之和,方弘法施學者如歸。師初以後學弱齡,分於末席,虛中而若無所受,善閉而唯恐有聞。六祖異焉,置之座右。會一音吹萬有,衍方寸彌大千。同焉而交暢,異焉而吻合。

所經八載,忽然有省,乃白六祖曰:某甲有個會處。祖曰:作麼生。師曰:說似一物即不中。祖曰:還假修證也無。師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污染底,是諸佛之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師豁然栔會,即受秘印,深入寂定,住無動道場。執侍左右十二載,為六祖大師最上首五弟子。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將欲他適,禮辭六祖。祖曰:西天廿七祖般若多羅記汝:佛法從汝邊去,向後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汝勿速說此法,病在汝身也。又記汝曰:震旦雖闊無別路,要假兒孫腳下行。金雞解銜一粒粟,供養什邡羅漢僧。復記傳法事:心裡能藏事,說向漢江濱。湖波探水月,將照二三人。

六祖又雲:先師有言,従吾向後,勿傳此衣,但以法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惟示道化。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即得付法,嗣傳法脈,紹禪宗卅四祖,漢土禪宗七祖。乃後開創南嶽法系,出溈仰與臨濟二宗焉。

由是從游四方,乃陟武當,窮棲十霜。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朅來衡岳,終焉是托。概般若道場之勝,有觀音台,即宴居斯宇,後因以為號耶。由始開堂說法,遠自梁益,近從荊吳,雲趨影附,風動川至。四方知歸,惟說祖道,敷演宗風,接諸群迷。

或微言析理,辯士順風而杜其口。或杖屨將撰,山䨩借留而規於夢。䨩山琞會,古今一時,以至矣哉,未始聞也。不階初入頓入佛慧,曹溪教旨於是乎傳。時有僧玄至拘刑獄,舉念願師救護。師早知而勉之。其僧脫難雲:是救苦觀音。由是亦得斯號也。

上堂示徒雲:一切萬法,皆従心生。心無所生,法無䏻住。若達心地,所作無礙。非遇上根,宜慎辭哉。有大德問:如鏡鑄像,像成後鏡明向什摩處去。師曰:如大德未出家時,相狀向什摩處去。進曰:成像後為什摩不鑒照。師曰:雖然不鑒照,謾他一點不得。

唐玄宗開元廿年(732年),有沙門道一
尋禮琞跡,至衡岳傳法院。日惟庵前宴坐修定,凡有來訪,都不相顧。師往視,彼亦不顧,既觀其神宇有異。遂憶六祖所懸記,知是法器,即欲接引之。乃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道一曰:圖作佛。

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䂖上磨。道一初亦不顧,時既久,道一曰:磨作甚麼。師曰:磨磚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邪。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人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道一無對。

師又曰:汝為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法無住,不可取捨,何為之乎。汝若坐佛,卻是殺佛。若執坐相,非解脫理也。道一聞示誨,如飲醍醐,從座而起,禮拜問曰: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師曰:汝學心地法門,猶如下種,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於道。

道一又問:和尚見道,當見何道,道非色故,雲何能觀。師曰:心地法眼能見於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一曰:可有成壞否。師曰: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見道也。若栔於道,無始無終,不成不懷,不聚不散,不長不短,不靜不亂,不急不緩,若如是解,當名為道。

復曰:汝受吾教,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道一蒙斯示誨,豁然開悟,心意超然,見性同德。侍奉十秋,日益玄奧,郁為名家。後嗣法脈,繼傳心燈,再揚木鐸,共鎮國土,即馬祖大師也。
  行化卅餘年,所說之道存乎妙者也,無待而常,不住而至,能事集矣。從之悟入者無數無量,嗣法者凡九人。入室弟子總有六人,師各印可。乃曰:汝等六人同證吾身,各栔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儀,即常浩禪師也。一人得吾眼,善顧盼,即智達禪師也。一人得吾耳,善聽理,即坦然禪師也。

一人得吾鼻,善知氣,即神照禪師也。一人得吾舌,善譚說,即嚴峻禪師也。一人得吾心,善古今,即馬祖道一禪師也。余者上首,再有新羅本如,玄晟禪師,東霧法空,亦秉師道,大闡禪宗,各弘一方。弟子輩輯有「南嶽大慧禪師語錄」,流布後世,利益廣大。

後馬祖大師闡化於江西。師問眾曰:道一為眾說法否。眾曰:已為眾說法。師曰:總未見人持個消息來。眾無對,因遣一僧去,囑曰:待伊上堂時,但問作麼生。伊道底言語,記將來。僧去一如師旨。回謂師曰:馬師雲:自從亂後,卅年不曾少鹽醬。師然之。

唐玄宗天寶三年甲申歲(744年),八月初十日,於衡岳,世緣已屆,安然入寂。世壽六十八,僧臘卌九,謚大慧禪師。馬祖大師奉舍利,建塔於別峰以供養,塔號最勝磮。中常侍歸登為撰塔記,觀察使張正甫為撰碑銘,皆紀旌勝德。

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衡陽太守令狐權問師前跡,權捨衣財以充忌齋,自此每歲八月為觀音忌焉。

道冧支逡大師,生於晉愍帝建興二年甲戌歲(314年)。本籍陳留人,或雲河東冧慮人,俗家姓關氏,名逡,字道冧。童稚逢世亂,隨家流寓江南。

幼有神理,聰明秀徹,穎悟天縱。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兒時嘗與其師共論物類,謂雞卵生,用未足為殺。其師不能屈。後其師尋亡,忽見形投卵,於地㲉破鶵行,頃之具滅。師既乃感悟,由是蔬食終身。

少有爽氣,隱居會稽郡餘杭山,深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經,卓焉獨拔,得自天心。後至京師建康,太原王蒙甚重之曰:造微之功,當不減輔嗣耳。陳郡殷融嘗念衛玠,謂其神情俊徹,後進莫有繼之者,及見師,嘆息以為重見若人。

晉成帝咸康四年(338年),年廿五歲,披剃出家,從師姓,既名支逡,仍字道冧。每至講肆,善標宗會,眾所激賞。而章句或有所遺,時為守文者所陋。謝安聞而善之曰:此乃九方堙之相馬也,略其玄黃,而取其駿逸。

師形貌頗醜異,而玄談妙美,優游山冧,冠於文鶾,善書騲隸。並一時名士,多有方外之交,皆著塵外之狎。嘗在建康白馬寺,與劉系之等,談莊子逍遙篇。劉謂:莊周以適性為逍遙。師曰:不然,桀跖以殘虐為性,豈亦逍遙乎。於是特而注逍遙篇,群儒舊學,莫不嘆服,皆共宗之。

咸康五年(339年),還吳地,入支硎山,建立支山寺。往來江南諸地,游緣士族,主張頓悟,弘揚勝道。世譽支道人,支公,亦號冧公,支硎。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欲入剡,謝安為與書:思君日積計辰傾遲,必思此緣副其積想也。

內史王羲之時在會稽,素聞師名未之信,謂人曰:一往之氣何足言。後師還剡,經由會稽郡所。王故詣師,觀其風力。既至問曰:逍遙篇可得聞乎。師乃作數千言,粲然天就,標揭新理,才藻驚絕。右軍遂披衿解帶,流連不能已。乃請住會稽䨩嘉寺,意存相近,欲日夕見之。當時名勝,咸味其音旨耶。

永和九年(353年),俄又投跡剡山,於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名沃州精捨。僧眾百餘,常隨稟學,授眾千指,竟來聽學。時或有惰墮者,師乃著「座右銘」,以勖之曰:勤之勤之,至道非彌。茫茫三界,渺渺長羈。謹守明禁,抗志無為,雲雲。時論以師,才堪經贊,而潔己拔俗,有違兼濟之道。由是師乃作「釋蒙論」,息止論議焉。

晉哀帝隆和初年(362年),上頻遣兩使徵請出都,講法於禁中。奉止東安寺,講道行般若,白黑欽崇,朝野悅服。神理所通,玄拔獨悟,紹明大道,令法不絕。淹留京師,涉將三載,具書告辭,乃還東岇山。詔即許焉,資給發遣,事事豐厚。名流並竟餞離,時賢所慕如此。

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既而收跡剡之東岇山,歸隱棲光寺。畢命冧澤,宴坐山門,木餐澗飲,多崇清談,游心禪苑,浪志無生。隨處開鑿井灥,烹煮麘茗,參禪好茶,宣示佛法。深研十地,則知頓悟於七住。尋莊周,則辯琞人之逍遙。倡「即色本空」,開創般若學六家七宗之即色宗。

游虛玄之肆,守內琞之則。佩五戒之貞,毗外王之化。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篤慈愛之孝,蠕動無傷。銜撫卹之哀,永悼不仁。秉未兆之順,遠防宿命。挹無位之節,履亢不悔。追蹤馬鳴,躡影龍樹,義應法本,不違實相。

人嘗有遺師馬者,愛而養之。時或有譏之者,師曰:愛其神駿,聊復畜耳。後留「神駿圖」,以酬眾緣。復有餉鶴者,師謂鶴曰:爾沖天之物,寧為耳目之玩乎。遂放之。又出山陰,講净名經,咸說一義,聽者欽服。後經余姚塢,即於山中住,間暫至於名辰。後病甚,猶還塢中。

乃注「安般守意」,「本起四禪」諸經,及著「即色游玄論」,「琞不辯知論」,「道行旨歸」,「學道誡」,「釋蒙論」,「辯弎乗論」,「大小品對比要鈔」等。又錄有諸詩賦,凡所著文鶾,總有十卷,後世輯成《支逡集》,盛行於世。

晉廢帝太和初年丙寅歲(366年),師有同學法虔,精理入神,先師入寂。師嘆曰:昔匠䂖廢斤於郢人,牙生輟弦於鐘子。推己求人,良不虛矣,寶栔既潛,發言莫賞,中心蘊結,余其亡矣。乃著「切悟章」。

閏四月初四日,臨亡成之,落筆入寂。世壽五十三,僧臘廿九。即窆於塢中,厥冢存焉。郄超為之序傳,袁宏為之銘贊,周曇寶為之作誄。德音未遠,而拱木已繁計,神理綿綿,不與氣運具盡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树童英语一直未给
  • 姑娘果,人生第二吃,至今形容不起这个熟悉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太怪了。吃了晚饭今晚又加了份螺蛳粉,我爹正好在和雨雨打视频,他居然给雨雨告状,一直在说“她吃这么多
  • “静水流深”识得此,“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便可以窥见生活的奥妙,洞悉人生的真谛!“静水流深”识得此,“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便可以窥见生活的奥妙,洞悉人生的真谛
  • 其实,孩子的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并不知道何为对错,任何事只凭心情,如果什么地方自己不满意了,就会哭闹发脾气。狮子座的人喜欢和没有心机的人交朋友,就是那种为
  • 有个女生跟我说不要再换老师了,你就挺好的[嘻嘻]喜滋滋,但孩子我还是会走的 真的很讨厌秋冬天,磕碰刮伤出血容易增多也不是说要故意摆烂,但是每天加班到底为了什么呢
  • 有山茶花蜜果香氛,散发奢华优雅高质感花蜜与果实香气#凯钧的工作日常##小编视角#马特弗兰克和金谷裕的美漫恐龙大战争爱善超人 恐龙军团篇(第1卷)日译版12月23
  • 投资,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如果你让自己眼花缭乱,那么离持续盈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只能靠自己去删繁就间,回归交易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时间换空间敬业努力,充满
  • 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无法做出合格的意思表示,他们没有想要以自己的行为产生某种私法上的效果,那么无民事法律行为能力
  • 如果接受“我们是绝对孤独的”这一真理,我们就不会参加这么多的社交活动,因为那没有意义。如果接受“我们是绝对孤独的”这一真理,我们就不会参加这么多的社交活动,因为
  •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额头都有三滴汗留下吧,表面上来刘大锤称买超是好父亲,却也透露出他有多渣,想要当那啥还要立那啥,太不是人了,丝毫没将老婆张嘉倪放在心里。
  • 8知道,跳过啦4.我说真的是盾铁(或者铁盾,可逆啦反正)我看完美队三,emmmmmm当然了我现在还是在坑里待着,嗯,而且也蛮喜欢到现在5.这个这个这个铁虫?只要
  • 在家过在学校过我妈:在学校,你要送他什么礼物我:你们送礼物不就行了,钱都是你们的钱我妈:那是他十八岁生日呢,要成年了我:那我送他一本书,希望他更有责任和担当;解
  • 不过20年就警告过浪莎,现在又告,这之间也是乱乱的⑧周杰伦晒新歌⑨胡先煦一搞笑小瓜[笑cry][笑cry][笑cry]⑩jsk点赞79视频①①蒋依依跟公司合同纠
  • 【罗13: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活着才会淡然无悔。
  • 当然,不仅仅是鞋子,还有明星必不可少的配饰、喜爱的各类公仔手办更是堆满了整个专门为其开辟出来的屋子,罗志祥自己爆料会24小时开着空调来养鞋,虽然避免不了被骂浪费
  • 为什么我们讨厌疫情,因为疫情导致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能像19年之前一样可以夜不归宿的玩。———盐湖城1F#大学生疫情三年的变化##大学生疫情三
  • 投身这迷人的深秋,且爱且欢喜;拥抱这诗意的深秋,且赏且珍惜#情感# 杨绛先生说:“世间最好的人生,是你不索取,不攀附,不低眉,却能活得最贞静,最优雅,最安然。所
  • 截至目前,长乐生态环境局共出动执法、监测、志愿服务人员254人次,持续多轮对全区18个乡镇(街道)和集中隔离点涉疫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牢牢筑
  • #谢攀-攀仔##青年微创业# 终于看到刘楠的这本书,等了一年,一早起来拜读,好兴奋。第5张图片里说的是不是下班创业挣钱,跟我的微创业导师张萌_萌姐的观念不谋而合
  • 換句話說,修行,無論修什麼法門,功夫不得力,毛病就出在這四個字,你不能少欲,你不知足,所以你的障礙、魔難重重,不但有障礙還有魔難;真正做到少欲知足,魔難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