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说书
话说古时候,广州有个大财主,人称沈翁。让人称奇的是,沈翁从不接触女子,年近七旬,仍是童子身。
这年,沈翁打算告老还乡,租一艘船回老家宜兴。珠江岸边几百艘商船,沈翁竟一艘也不敢上。为何?诸位可知“珠江花舫”?

珠江岸边,近水的人家,会购置一艘大船,一家人在船上谋生。父兄掌舵,母亲烹饪,女儿待客。不知多少公孙王子在船上一掷千金。这些船,被称为“珠江花舫”。

沈翁为人精打细算,生怕银子被骗去。在岸边,逗留了好几日,只想租一艘普通商船。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一艘破旧的船被沈翁找到。船上只有船家一人,吃穿住用十分朴素,一看就是正经人家。

沈翁把财宝都搬到了船上,仆人随从也跟着登船。沈翁大半辈子在外漂泊,如今回乡,他想着在老家建几处雅致的房子,颐养天年。

船行了三四里,这天沈翁忽然看见后舱的小窗被推开,一个貌美的女子探出头。沈翁很生气,立马叫来船家。

沈翁登船前,再三叮嘱,船上不许有女子。

船家跑来跪下磕头,女子也走了出来,说:“老爷,您听我说完,如果还要赶我下船,我立刻就走。”

沈翁心想,看看你能说出什么理由让我留你。

“妾身名叫刘小玉,也是宜兴人。父亲来广东做官,我从小就跟了过来。后来嫁了人,夫君几年后病死了。我现在身无分文,求了船家,顺路带我回宜兴。”

小玉见沈翁脸色缓和了许多,接着说:“素闻老爷是个心地宽厚的大善人,念着你我同乡的份上,求老爷给个方便。”

沈翁勉强同意留她。但有一个要求,不许小玉来他屋里。

可怜的沈翁,还不知一张大网已经为他织好。

这日,沈翁对午膳赞不绝口,一问才知,今日的膳食是小玉烹制的,又过了几天,沈翁发觉自己的衣物比以前整理得更干净,还有淡淡的香味,仆人们说,也是小玉姑娘做的。

一天清晨,沈翁早早就醒了。这时,船家送来了麦饼,说是小玉一早上岸买的。沈翁内心有些感触。多年来,他的生活里从未有人这么细心待他。

“快来人呐,小玉姑娘掉水了……”只见众人七手八脚把小玉捞上来。沈翁见水里漂的麦饼,便知小玉又早起给自己买。时至冬季,江水寒冷。

“来我屋里暖暖吧。”沈翁不仅让小玉进屋,还让她躺到自己的被窝里,替她把衣服烘干。

一天夜里,狂风大作,烛台倒了,沈翁唤仆人,来的却是小玉。只见小玉一身淡黄色纱裙,一手拿着烛台,烛光里,婀娜多姿,顾盼多情。

后几日,沈翁又得了痢疾。晚上,沈翁腹痛难耐,只有小玉披了一件单衣,前来照看。

半夜沈翁醒来,看见小玉冻得发抖。就说:“来床上睡吧。”

小玉不肯。沈翁又说:“我年纪也可当你父亲了,我把你看作女儿,来吧,没什么不妥的。”

小玉就钻进了被窝。沈翁刚想睡觉,忽闻一阵香气。之后便燥热难耐。

他抱起小玉,说尽好话。只是小玉不肯,小玉说:“我心里敬你,爱你,全当你是父亲。怎么可以做这种事。”

可是沈翁急不可耐。苦苦哀求下,小玉半推半就得同意了。

一夜欢畅后,小玉哭着说:“我把自己全交待给你了。”

沈翁心想,小玉真是难得的佳人,不仅心地善良,还忠贞。自此,对小玉百般信任,账本钥匙都交给小玉。

只是,船上开始“怪事”连连。

先是仆人们一个个走的走,逃的逃,甚至还有不慎坠江的。

后是沈翁发觉银子全没了,甚至衣服鞋袜也没了。

更让人疑惑的是,船行了八个月,怎么还没到宜兴。

小玉说:“老爷日日与我恩爱,船行得慢些,正好你我二人多相处一会儿。钱财定是被那几个仆人偷了去,咱们衣食起居哪样不花钱,我只好把你的古玩、衣服拿去典当。”

沈翁无言以对,将信将疑。但很快又陷入小玉的温柔乡,诸事不关心了。

又过了两个月,船家说,到宜兴了。可是小玉却拉着沈翁不许他回家。

“你本是大财主,乡里乡亲巴望着你回去,沾你的光。如今,你已经身无分文,回乡后,不是让他们看笑话。”

“言之有理,那我如何是好?”

“我姨妈家就在渡口不远,你我先暂住她家。我姨妈品味极高,住所清幽雅致,很适合修养心性,你同我来吧。”

沈翁只能随小玉去了姨妈家。

这天,沈翁出门,恰巧遇见昔日旧友。友人惊呼:“沈翁,你不是回老家了吗?”

沈翁也纳闷,却问:“这不是宜兴吗?”

友人说:“你怕是被人骗了,这哪里是宜兴,还是广州啊。”

原来,沈翁的船在江面上兜兜转转十个月,就未曾远航。船家和小玉本是一家,他们买通仆人,巧设陷阱,坑了沈翁。

沈翁听罢,长叹一声。离了小玉,又做回了幕僚。一切,从头开始吧。

看完民间故事《珠江花舫》后,我有点同情沈翁,他孤独了一生,忽然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内心的防备很容易卸下。

人在七情六欲里,要时刻保持清醒,我们不能要求小玉这样的人必须善良,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强大。

佛教的兩大定律
性空無我
與因果循環

研究一切思想和學說,都要掌握它的基本定律。

佛教的基本定律是什麼?

龍樹在《中論》裡已有答復:

「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學佛者懂得這一道理,即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現在就這個問題談點看法,請海內的善知識指教。
 
一 、性空無我律
 
一切事物,山河大地,森羅萬象,情與無情,都是緣生緣滅、無有自性,無有實我

( 我是主宰義、自在義 ),

故曰性空無我。

它是佛教探討宇宙真相的基本原則,也是佛教的本體論和宇宙觀。
 
佛教對「 空 」有特定的解釋,

認為一切法依「 空 」而存在而運動。

「 空 」的含義,就是緣起無自性。

離開緣起,就沒有宇宙,沒有人生,沒有生滅。

對此,佛經常舉虛空為喻。

虛空以「 無礙 」為性,色於中行。

虛空與物質的關系,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上不存在離開虛空而獨存的物質。

性空無我律也是這樣,是一切法生滅的所依。

性空無我律,在大乘佛教裡稱為甚深微妙法,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凡夫聞之,驚慌失措,二乘人聞之,心如刀傷;

只有菩薩才能證悟。

如《心經》說: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

經中清楚地告訴我們:

甚深空義,要在五蘊
( 物質與精神 )

中去照見( 觀察 ),

不是離開色心以外胡思亂想地去尋找一個什麼空的世界。

怎樣了解一切法的空性,約略言之,不外下面三種方法:
 
1 . 從時間上豎觀一切法的前後延續,得出「 諸行無常 」的結論。

諸行無常是指一切法永恆地處於瞬息萬變、遷流不息地狀態中。

這一變化不居的無常觀,世俗上雖然也有許多人能夠覺察到,

但是他們不能於中照見空性,於變化不居的暫時存在裡,見什麼愛什麼,見什麼執什麼。

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透過息息流變的事物現象,

於萬化紛紜、生滅宛然中,窺見事物的本體是空無自性。
 
2 . 從空間上橫觀一切法互相依賴,
得出「 諸法無我 」的結論。

關於「 我 」的概念,印度學者認為「 我 」以主宰為義,能自主自在地支配一切。

具有大智慧的人,觀察一切事物,

小自微塵的微觀世界,

大至宇宙的宏觀世界,

都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現象,

都是「 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 」的互相依賴關系。

沒有「 小而無內 」,「 大而無外 」的獨存實體,顯示了一切法空義。
 
3 . 從事物的事相上直觀一切法當體即空,

得出「 涅槃寂靜 」的結論。

宇宙間一切事物,雖有千差萬別,百態千姿,都不過是緣起的幻相。

究其實質,緣起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故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具有性空無我的宇宙觀,於一切法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落色相、心相、時空相;

不落名言分別,即世間而得解脫。

《中論》說「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

空性是一切法的真相和本來面目。

菩薩依之乘大願船,游生死海,普度眾生。

諸佛依之直趨無上妙覺果位。
 
二、因果循環律
 
「 五蘊皆空 」和「 緣起性空 」的道理,

是說明一切法現象和本質二者之間的關系。

從本質上說,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

從現象上說,一切法的現象是桃紅柳綠,生機盎然

( 水中月,鏡中花 ),

所以佛從「 空 」來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廢一法;

從「 有 」來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

就一切法的緣起方面說,可以歸納成因果循環律。
 
因果一說,我國最早見於《易經》:

「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

其次《道德經》:「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的善惡因果轉化思想。

我國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因果。

西方的一神教,亦談因果。

主張有一獨立個靈,由今生到後世,或落地獄,或升天堂。

這是二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和來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論者,主張一切眾生的生命,是無限延續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盡,激起層層浪花。

眾生的生與死,不過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與消散而已。

它既不同於一世論者的「 一死了之 」,

又不同於二世論者的「 上帝造人 」說。

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業的業水,有什麼業即感什麼果,如影之隨形。

在感果時又繼續造業,導致未來新的果報,如此循環,無有窮盡。
 
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無限延續的特點,將佛教的三世因果論,名之曰因果循環律。

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觀。

它能使人們充滿希望,鼓足勇氣,看清前途,努力創造自己和人類美好的未來。

同時,也告訴人們:

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惡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報。

在今生受果時,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後便會被惡業所牽引,陷入黑暗悲慘的境地。

這個定律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的思想從神權的禁錮中解放出來,

教育人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自己的未來。

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三 、兩大定律的辯證關系
 
因果循環律與性空無我律,是寓於同一性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我人的思想和言行,必須以性空無我律為指導,來處理在因果循環中所產生的一切問題。

同樣,要用因果循環律的一切事相,來證明性空無我律的道理。

進而體驗到,性空無我律,是因果循環律的基礎。

如果性實有我,一切事物則應是凝固不變的,即不可能有因果遞邅的演變。

因果循環律,是性空無我律的作用,假若沒有因果循環,則性空無我就成了斷滅和頑空。
 
四 、如何運用兩大定律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1 . 佛不是救世主:

一切事物都是因果相續而成,佛教不承認有造物主、救世主、萬能的神。

宇宙有成住壞空的時期;

事物有生住異滅的變化;

人有生老病死的苦迫,都是隨著眾生的共業和自業所感而不斷地演變著。

所謂吉凶禍福、成敗利鈍,都是人們行為的結果,沒有任何神能主宰其間。

釋迦牟尼從不希望人們對他作盲目的崇拜,如能根據他的言教去實踐,就是對他最大的尊敬。

佛教只是教人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和離苦得樂的方法,

不能像萬能的神「 降殃賜福 」,「 消災免難 」。

他教育人們自己要對自己的思想言行負責,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2 . 否認靈魂:

一切性空無我的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

因而它反對「 神我外道 」提出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為主體,此死彼生,把人們的生和死連接起來。

佛教主張物質與精神,都是緣生緣滅、遷流不息的。

瑜伽學派雖然提出「 阿賴耶識 」,但阿賴耶識,也是緣生緣滅、像瀑流一樣奔騰不息。

它除了表示業因與業果之間的變化與連續之外,無一法可求。

佛教修證的目的,在於截斷因果相續的生死之流,轉識成智。

武当张三丰真人修炼内功心法——道言浅近说
道言浅近说
长乙山人  辑
磻山、卓庵居士  同校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蹻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疑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炁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规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鄞鄂,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十一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咄!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十二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薰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十三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十四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十五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十六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十七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十八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十九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二十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二十一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拆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拆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二十二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事,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二十三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二十四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二十五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漰。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漰,则无精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二十六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气亦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子,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二十七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二十八
炼心之方,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钜,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曹操稍作沉默后说:“大兵压境,袁绍实力强大,就连我也几乎动摇,不能坚定自己的意志,何况是他人呢?曹操火烧密信,显示了他的个人智慧,既有勇猛的威力,也有沉静蕴慧的
  • 读书 长大祝女儿毕业快乐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山水万程来日方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感谢那些鲜活又明亮的日子 山水万程皆要好运下次见面就该说好久不见了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
  • 最近换了个工作,算是半转行,去了一家美资小外企,薪资还算满意,各种补贴还行,还有额外假期,甚至国家的调休如果正好调到周日的话,也不用上班,另外没有打卡,没有考勤
  • 约了个刚下班的“大神”一起骑,他坐地铁,带我骑到了大梅沙[疑问]他说骑到他有点困[兔子]我太慢了,大哥我是爬山来的,你是坐地铁[泪][泪]他说平时那点路就十分钟
  • ?关于甲状腺癌这件事这是手术后的第一个月又3天,这是失眠的第5天~对于失眠这件事,我无法理解,明明是一个可以做到沾床就睡的人,怎么能发生这种事情?
  • 更有贴心夜灯设计,露营什么的真的很合适啦~#5.24女装通勤质感场 618第二场 # 来!#Steam##独立游戏##冇牌好货# 今日20点,户外野餐小专场来
  • 重器:「异形竹•融」泥料:原矿青灰泥容量:300CC作者:徐敏(国家级高工 江苏省名人) 该壶以竹子为原型,整器圆融饱满,的流把竹节装饰,是一款用料上乘的小花货
  • 真正的挽回指导是让求助者在挽回指导中得到成长进而学会经营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简单的由老师帮你复合或复婚就行了。真正的挽回指导是让求助者在挽回指导中得到成长进而学会
  • 泣系+末世+机器人少女,探讨AI是否有心,业界常见题材组合了,整体剧本非常典中典,对eden和海景房的相似既视感很重,说白了就是保守求稳的剧本,作为aniple
  • 妈妈在厨房煮饭 香味飘满了屋子 我在客厅来回改教案重复试讲 爸爸笑的像个小孩趴着门缝偷看我 小赵宝一早就让我下楼说她在小区门口等我亲自送来了生日礼物 小羊第一个
  •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为大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秉承“以我所学,服务社会”的社团宗旨,我们开通了线上咨询的通道!河南大学法律服务中心线上咨询开通啦还在为遇到的法律问
  • 分享电影《中国合伙人》20世纪80年代,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高等学府燕京大学的校园内相遇,从此展开了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 只是随着成功的降临
  • 问题的关键是假期的时候,父母并没有相应的假期。不过今天做了很多事情,心情就还算好。
  • 我是一条鱼儿追逐奔腾的浪花自由自在地畅游有一天上帝告诉我你会爱上一只飞鸟这是命中注定的但你们永远成不了恋人我不信有爱就要在一起于是我跟着洋流寻觅命中注定的飞鸟直
  • 图源来自 -薯条喔-人在轮回路上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相逢也总有一些失之交臂的陌生 缘分有聚散有人能随行就是一种温暖 人心有冷暖有人能懂得就是一种幸福 握紧几份真情
  • #简隋英[超话]#简哥,这是送你的第一份生日蛋糕,同时今天也是认识你的第四年,前两年没有过多了解你,是我的遗憾,不过来日方长,以后的每年8月12,我都陪你过,我
  • )小白当妈妈了在我们发现小白怀孕了没几天的一个晚上,小白默默地产崽了,头胎就是八只,真心不容易!今天带着毛团子去医院洗了它人生当中的第一次澡,洗澡的时候挺乖的一
  • 吃完饭听到璐瑶的好消息,其他朋友的消息没回复只回复了可爱的璐瑶,不只是因为她收到offer,最关键的是她能去自己喜欢的城市,敢于追梦的女孩儿都是迷人的。当晚睡得
  • D155 心烦[感冒]每天打电话被人催着擦屁股真是心累自己挖的坑 把自己埋了让人帮忙也是有限度的 一味的指望别人会帮忙真的很让人厌烦我现在很忙请不要打乱老子的生
  • 队长孙舒鹏就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将会用到的设备经纬M300RTK和经纬M200两架无人机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并详细地介绍了两部设备的性能、主要用途与本团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