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艺术:自我是痛苦的开始
网路龙树 昨天

今天之所以痛苦是来自于‘自我’,自我是痛苦的开始;‘自我’让我们产生痛苦,让我们没办法解脱生死,死不掉。

上次,我们讲的是生,今天讲的是死。真正的死就是一种灭,断除烦恼才是真正的死,断气并不意味著死,烦恼断才算是死。真正的死,是假体死,本性活起来。藉假修真,要从何下手呢?要从‘无我’的精神着手: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身体是假合、暂时的,没有一种是属于我们的;慢慢地去观察,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觉世间本是一片虚假的。

佛陀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无我。’我们常把肉体当成真的,当然就会追求、分别,强烈地希望。

禅师有句话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为我们一切的缘,都只是一种外相,这些外相都是虚假的;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但我们总是对这个环境相当执着,不能离开虚妄的外缘。能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此,家中有任何逆境,就必须想早晚都会分开,贫富美丑都是暂时的,没有一种事情是永恒的。如此一来,我们了解了虚妄的世界,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眷恋、放不下的呢?

所以,修行人应该‘不落印象,不乱发恶愿。’印象是意识的形态,而存在一种真实的感觉。‘不落印象’就是说‘人不要将世间一些无聊之事,搜集入心中。’把一些肮脏、无谓之事放在心中,只是增加痛苦。所以,修行人不落印象,落印象就不能修行。

所谓‘印象’是心里面记忆的影子,这影子会扰乱心性;时常回忆着它,会令我们迷茫,带来强烈的痛苦。

‘不乱发恶愿’。人常有怨恨的心,有人对不起我们时,常会说:‘我要看他多好死!’或‘有一天一定要报仇。’佛陀说:‘不要发这种恶愿。’发这种恶愿时,其意识形态中与众生都结恶缘,将来的一切果报就只有在相互的斗争之中,因此不要发此恶愿。如果我们确实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所受的委屈也不必跟他计较了。

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我们也不必去理会他。禅宗有句话:‘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在这里的‘百花’是比喻社会的‘万花筒’,象征五欲六尘,谓之‘百花’。在世间打转时,有许多污染的东西存在,‘片叶不沾身’是说‘身上没有沾粘一片落叶’,也就是说,不会去执着万花筒中的花花世界。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令我们究竟解脱、离苦得乐。

我们所求的是心灵的快乐,超越的思想,而不是精神的寄托而已。佛教不只是精神寄托,精神的寄托只是初步的功夫,必须在寄托之中超越一切,既现实又能够超越。所以,禅宗常说:‘要如何超越?参——拖著死尸的人是谁?’我们必须常常如此来参。

禅师说:‘我们要修行,就必须把今日当成已死了,这个身躯已经开始腐朽了。’

我们来开个玩笑:假如,今天下一道命令说:‘将国军英雄馆的人都捉起来,明天枪毙。’到了明天,一分钟枪杀一个,我想今晚每一个人一定是一直念佛号了;担心明天遭到枪毙,就开始知道念佛了。所以,我们常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的玩笑,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随时可能往生,所以,必须好好修行,心才不会落入生死之门。

有起心动念就有生、死,要如何才能跳出生、死的束缚呢?就是来世不生,就不会有死了。要怕生而不要怕死,有生必有死。

那么,从哪里下手呢?从‘无心’下手。今天我们‘有心’存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太过于执着。所以,佛陀说:‘八万四千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都是针对我们的心来讲的;心若无所执,也就不必用什么法了。但也莫谓无心即是道,不要说没有心就是道,而是说无所著、不起烦恼之意。

也可以说‘无心’即是不要有恶的念头,要有善的念头;如果没有一切恶的心,何用一切法呢?

‘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着。’所有的一切诸佛说经论道,都是要使众生无所执著。人活在世间,心若有所执,就好比被绳索系缚住一样。‘著’就是绳索,‘执着’就是自己拿一条绳索绑住自己,谁束缚你呢?

我们不可以说:‘我被你气死了。’我们该说:‘我很没有修养。’如果,修养成佛,还有什么事情令我痛苦呢?其实,没有人令我们痛苦,而是自己使自己痛苦。

因为没有修养,执着自我,太保护自己,所以没办法解脱自己。就像拿一条绳索,自己缚住自己才产生痛苦;我们战胜不了自我,我们超越不了自我。‘若著心坚固,苦根转生,无由解脱。’若执着的心不放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执着,痛苦的根本一直加深、加强,就无法解脱。

常常,我们对业报不满,总是埋怨自己现世的逆境,我们都不会想到前世造了多少业。今世转不过,也不会向佛陀求忏悔,还埋怨三宝;如此一来,执着之心愈形坚固。

朱熹讲过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告诉我们,事情如有不顺利,必须反省自己,这样才是名‘君子’。

学佛的人,在拜佛过程中,若遇到逆境,就怪佛陀没有庇佑。我们看看佛陀,他已经成佛了,提婆达多从山上滚下石头,被护法击碎,碎石撞到佛陀的足趾,佛陀照样受伤流血,这是一种果报,佛陀也要承受。

佛陀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空钵而还。比丘托钵有一种规律,凡是托过七家,没有所获就必须停止托钵了,不能再化缘了,表示福报不够,‘足限七间,托钵若无,即还精舍。’这一餐就不能进食,如果别的比丘托到东西,分给你一些才能进食。

佛陀化缘一无所得,这是示现给众生看的。弟子就问:‘世尊,您是一位人天尊师,福报这么大,为什么还会托空钵回来呢?’佛陀说:‘今天我虽已成佛,还是必须面对因果;没吃没有关系,我必须示现给众生看。’

弟子又问世尊:‘世尊乞食不获、空钵而还,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世尊接著回答:‘在过去,我是一名外道,曾到长者家乞食不得,后来看见一位出家人也到长者家乞食,这个出家人已证果,长者夫人看他身心端寂,生信敬心,奉施了很多上妙饮食。我看了心生嫉妒,将他的钵打翻,还用脚践踏食物,使他没办法吃。以此恶业于百千岁常生地狱受无量苦,残余业力,今天空钵而还。’

想想,佛陀还必须遭报,那我们遇到一些逆境又算什么?还常常埋怨。这样子要如何修行!?

我们要想,佛陀那么好的修行,仍然必须受因果报应了......。当然,佛陀是示现,他无苦受可言,但他一样要受报。

所以,我说:‘在座的各位大德,执著心不要太重。这,是苦的根本。’佛云:‘众生颠倒,轮回不息,如狗临井,自吠其影。’这就是说众生看事情常常颠倒,痛苦当成快乐,无常看作永久,如此一来,轮回永不止息;就如一只狗到了井边,看到自己的身影一直狂叫一样。

如今,我们在心中存有主观,看到环境的变化,就不会想想,这是一种因果报应,要接受它;而老是对于痛苦的果报不满、排斥,甚至咒骂,增加第二重的苦恼。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也就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皆不了解自己的本性才是真实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修心养性、明心见性。‘性净明体’就是本体是清净的。‘用诸妄想’,就是我们用种种意识、妄想。‘此想不真’,这些妄想是虚妄的,故有轮转。

抑郁症,这个词是舶来品,一百多年前西医发展出的一个西方医学名词,西医里常见对抑郁症病人分为:单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所谓单相情感障碍,指临床表现比较单一,比如情绪低落,消沉,悲观厌世,等等;双相情感障碍除了有单相这些临床表现之外,还伴有躁狂或轻躁狂;精神分裂症,指除了有单双相临床表现之外,还伴有幻听,幻视。抑郁症发展到最严重就是轻生自杀。

那在西医名词抑郁症传入中国前,就没有所谓抑郁症吗?难道中国人是等着西医进来了才开始得这个所谓抑郁症吗?当然不是,中医没有这些精准分类的精神医学名词,它像写意画一样把这些西医里精准分类的单双相情感障碍名词,用点点笔墨写进了临床医书里,用中国人的含蓄,在治疗身体疾病同时精神上出现问题也慢慢得到疗愈。打个比方,临床有种情况,有人胃不好找中医看病,通常医生把脉后会问:

哪里不舒服?
胃不舒服。
右侧肋骨这里痛不痛?
有点。
近来是不是有什么事不高兴?
是的,前天跟人吵架了。
没事,吃几副药就好了,不要生气啊,生气对身体不好。好了,先开三副药回去吧,有事再来。

大多看中医大部分都这么个流程对不对?

喜叹气,心情不好,胸胁胀痛,悲观,胃胀气,胃痛,等等,这种中医通常临床诊断就是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脾胃不和,用一些调理脾胃不和肝胃不和方子了,这种中医临床表现症状放在西医体系里大致就属于单相情感障碍范畴。西医名词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在这些症状同时伴有躁狂,这种情况在中医里通常又有阳亢,心火过旺情况。

中医讲得是辨证施治,脏腑气血哪儿哪儿有不和,调理就好了,有没有觉得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抑郁症就温和些容易接受些?没有如西医讲是精神哪里不正常了安个单双相情感障碍的医学名词对不对?

抑郁症现在是十分高发疾病了,在我眼里可能更多,因为我不是以对方是否吃抗抑郁西药来作判断,而是以身体呈现的疾病情况来判断,比如肠胃不好,皮肤容易过敏,湿疹,鼻炎,容易感冒,等等,这些是比较轻的不适,一些常见看似不算严重的小毛病,事实上这些小毛病都是在提醒身体主人要调整,不然身体情况会进一步严重。怒伤肝思伤脾,平常多思多虑,运动又没有跟上,熬夜,喝酒,吹空调,天长日久,阳气渐衰,守护人体不受外邪干扰的卫气减弱,身体就会出现这些情况。

抑郁症最严重的情况是轻生自杀,发展到这一步是有过程的,试问,谁日常生活中不思虑不生气的呢,轻重程度不同而已,能接受自己有这些问题,又怎么会不能接受别人出现这些状况呢。所谓抑郁症不过是西医搞出来的一个医学名词罢了,人们何须害怕这种名词定义。

我的前同事曾霞英,大家有看到在我贴出来的对话里她在骂我神经病,我对此是一笑又不知道能说些什么的,因为我看到她的无知而且还不自知,但我也不可能长篇大论去贬她没文化。抑郁症,是精神系统感冒了,既然是感冒了,就会好,只不过有的人感冒重一点,康复之路长一些,有一些感冒轻一点,康复快一点。但是,现代人得这个精神系统感冒的非常之多。比如这位女性在几年前因婚姻发生问题时出现的胃痛情况,就是情绪受到影响后身体作出的反应,她当时出现的状态,沮丧,消沉,痛苦,悲观,等等症状,如果那时她去西医心理疾病科就诊,医生会给她安个医学名词单相情感障碍的,因为她当时的症状已经符合西医体系里对单相情感障碍的判断。

那么,难道她是自己要去骂自己是一个神经病吗?所以我看到她这种无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包括我现在看她的面部情况,朋友圈一些内容,都显示身体心理状态并不怎么好。我觉得以疾病为筹码来攻击人是最傻的行为,因为生老病死人人都有,而且她自己已经处于这种抑郁症症状当中,只是还没有发展到最严重的情况,以为抑郁症是只有自杀轻生才叫抑郁症,殊不知自己的状态早已进入抑郁症范畴。

那我现在来讲这些是来攻击她吗?不是,用她来作例子,因为也就这么个例子好举,谁让她又算计过我又骂我又被我贴出来过而我又刚好知道她过去情况呢。而且我希望人们不要产生误解,认为我来说她有抑郁症情况她就多么多么不好了,需要被人们拿来嘲讽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要借她这个例子来说明抑郁症有多么普及和具有隐匿性,往往发展到被身边人所知,发展到自杀轻生,这已经是有比较长的疾病发展过程了。

大家共同身处于复杂社会之中,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要面对,即便自己当下是健康的,试问你的家人呢?朋友呢?即便自己能自保一生健康,但你能确保身边所关心的人一生都顺遂吗?能确保他们哪天不会出问题吗?现如今抑郁症如此高发,十个人里怕就有一个,你怎知你在骂别人神经病时你没有骂那个你关心的但是没有显露出自己有抑郁倾向的朋友?

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快速提高,医学共识需要普及,提高,也需要人们推己及理共同营造好一点的社会氛围。

至于有些看我不顺眼骂我神经病的,我得跟对方讲一下,我这个抑郁症感冒厌世轻生在2010年确实发生过,但早就过去了,至于说佛法里的求往生,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悲观厌世轻生,是追求生命解脱的积极生活态度,这两者有本质区别,如果以后还有人又拿我这个佛教徒的发愿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等同于普通的厌世心理,会又被我无情嘲讽对方没有知识的。再者,我上次说要普及抑郁症知识是因为病耻感问题,我不是说我有病耻感,我若有病耻感我就不会在09年之后就跟别人讲我哥的情况,我会瞒着不讲,也不会在14年就以自身例子写过抑郁症知识普及。打交道这么久,应该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我的佛学修学情况了。但并不是每个患抑郁症的人都是我这种情况都有很好心理素质,有人有病耻感的,所以之前想讲。所以以后再骂我别光神经病,经神病,病神经,都可以,只是别去这么骂别人了。也请看到这篇文章有心理问题的朋友,请你们坚强一些,这世间,无非就是别人笑笑自己,自己又笑笑别人,对于无谓的人事与言论,不必太过认真。

再有,对于精神病院人们要有正确认识。我算心理素质比较强大的,在2010年遇到问题,就是自己扛过来,没有借助过睡眠辅助药物之类,但是确实有一些人是需要医学干预。人有时候就是遇到坎了,一段时间里迈不过去,可能会发展出自残情况,这时候的医学手段可以说是在帮助患者迈过难关,人们要对其有理性的认识,而不是谈精神病院就为之色变,没有必要的。恐惧都来源于未知,其实多了解些医学知识认识也就会改变了。再有也请人们对于你身边的朋友,若出现心理疾病情况,不要笼统一言以蔽之,他她哪儿哪儿想不开了,想开点就好了,不要说这一类轻描淡写的无关痛痒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言论。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经历特殊性,复杂性。倾听,也许是很好的帮助你朋友的方法。

先谈这么多吧。

今天之所以痛苦是来自于‘自我’,自我是痛苦的开始;‘自我’让我们产生痛苦,让我们没办法解脱生死,死不掉。

  上次,我们讲的是生,今天讲的是死。真正的死就是一种灭,断除烦恼才是真正的死,断气并不意味著死,烦恼断才算是死。真正的死,是假体死,本性活起来。藉假修真,要从何下手呢?要从‘无我’的精神著手: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身体是假合、暂时的,没有一种是属于我们的;慢慢地去观察,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觉世间本是一片虚假的。

  佛陀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无我。’我们常把肉体当成真的,当然就会追求、分别,强烈地希望。

  禅师有句话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为我们一切的缘,都只是一种外相,这些外相都是虚假的;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但我们总是对这个环境相当执著,不能离开虚妄的外缘。能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此,家中有任何逆境,就必须想早晚都会分开,贫富美丑都是暂时的,没有一种事情是永恒的。如此一来,我们了解了虚妄的世界,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眷恋、放不下的呢?

  所以,修行人应该‘不落印象,不乱发恶愿。’印象是意识的形态,而存在一种真实的感觉。‘不落印象’就是说‘人不要将世间一些无聊之事,搜集入心中。’把一些肮脏、无谓之事放在心中,只是增加痛苦。所以,修行人不落印象,落印象就不能修行。

  所谓‘印象’是心里面记忆的影子,这影子会扰乱心性;时常回忆著它,会令我们迷茫,带来强烈的痛苦。

  ‘不乱发恶愿’。人常有怨恨的心,有人对不起我们时,常会说:‘我要看他多好死!’或‘有一天一定要报仇。’佛陀说:‘不要发这种恶愿。’发这种恶愿时,其意识形态中与众生都结恶缘,将来的一切果报就只有在相互的斗争之中,因此不要发此恶愿。如果我们确实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所受的委屈也不必跟他计较了。

  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我们也不必去理会他。禅宗有句话:‘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在这里的‘百花’是比喻社会的‘万花筒’,象征五欲六尘,谓之‘百花’。在世间打转时,有许多污染的东西存在,‘片叶不沾身’是说‘身上没有沾粘一片落叶’,也就是说,不会去执著万花筒中的花花世界。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令我们究竟解脱、离苦得乐。

  我们所求的是心灵的快乐,超越的思想,而不是精神的寄托而已。像马克斯说:‘宗教是麻醉剂。’也有人说:‘宗教只是精神的寄托。’如此的说法就错了。佛教不只是精神寄托,精神的寄托只是初步的功夫,必须在寄托之中超越一切,既现实又能够超越。所以,禅宗常说:‘要如何超越?参——拖著死尸的人是谁?’我们必须常常如此来参。

  禅师说:‘我们要修行,就必须把今日当成已死了,这个身躯已经开始腐朽了。’

  我们来开个玩笑:假如,今天总统下一道命令说:‘将国军英雄馆的人都捉起来,明天枪毙。’到了明天,一分钟枪杀一个,我想今晚每一个人一定是一直念佛号了;担心明天遭到枪毙,就开始知道念佛了。所以,我们常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的玩笑,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随时可能往生,所以,必须好好修行,心才不会落入生死之门。

  有起心动念就有生、死,要如何才能跳出生、死的束缚呢?就是来世不生,就不会有死了。要怕生而不要怕死,有生必有死。

  那么,从哪里下手呢?从‘无心’下手。今天我们‘有心’存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太过于执著。所以,佛陀说:‘八万四千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都是针对我们的心来讲的;心若无所执,也就不必用什么法了。但也莫谓无心即是道,不要说没有心就是道,而是说无所著、不起烦恼之意。

  也可以说‘无心’即是不要有恶的念头,要有善的念头;如果没有一切恶的心,何用一切法呢?

  ‘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著。’所有的一切诸佛说经论道,都是要使众生无所执著。人活在世间,心若有所执,就好比被绳索系缚住一样。‘著’就是绳索,‘执著’就是自己拿一条绳索绑住自己,谁束缚你呢?

  我们不可以说:‘我被你气死了。’我们该说:‘我很没有修养。’如果,修养成佛,还有什么事情令我痛苦呢?其实,没有人令我们痛苦,而是自己使自己痛苦。

  因为没有修养,执著自我,太保护自己,所以没办法解脱自己。就像拿一条绳索,自己缚住自己才产生痛苦;我们战胜不了自我,我们超越不了自我。‘若著心坚固,苦根转生,无由解脱。’若执著的心不放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执著,痛苦的根本一直加深、加强,就无法解脱。

  常常,我们对业报不满,总是埋怨自己现世的逆境,我们都不会想到前世造了多少业。今世转不过,也不会向佛陀求忏悔,还埋怨三宝;如此一来,执著之心愈形坚固。

  朱熹讲过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告诉我们,事情如有不顺利,必须反省自己,这样才是名‘君子’。

  学佛的人,在拜佛过程中,若遇到逆境,就怪佛陀没有庇佑。我们看看佛陀,他已经成佛了,提婆达多从山上滚下石头,被护法击碎,碎石撞到佛陀的足指,佛陀照样受伤流血,这是一种果报,佛陀也要承受。

  佛陀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空钵而还。比丘托钵有一种规律,凡是托过七家,没有所获就必须停止托钵了,不能再化缘了,表示福报不够,‘足限七间,托钵若无,即还精舍。’这一餐就不能进食,如果别的比丘托到东西,分给你一些才能进食。

  佛陀化缘一无所得,这是示现给众生看的。弟子就问:‘世尊,您是一位人天尊师,福报这么大,为什么还会托空钵回来呢?’佛陀说:‘今天我虽已成佛,还是必须面对因果;没吃没有关系,我必须示现给众生看。’

  弟子又问世尊:‘世尊乞食不获、空钵而还,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世尊接著回答:‘在过去,我是一名外道,曾到长者家乞食不得,后来看见一位出家人也到长者家乞食,这个出家人已证果,长者夫人看他身心端寂,生信敬心,奉施了很多上妙饮食。我看了心生嫉妒,将他的钵打翻,还用脚践踏食物,使他没办法吃。以此恶业于百千岁常生地狱受无量苦,残余业力,今天空钵而还。’

  想想,佛陀还必须遭报,那我们遇到一些逆境又算什么?还常常埋怨。这样子要如何修行!?

  我们要想,佛陀那么好的修行,仍然必须受因果报应了……。当然,佛陀是示现,他无苦受可言,但他一样要受报。

  所以,我说:‘在座的各位大德,执著心不要太重。著,是苦的根本。’佛云:‘众生颠倒,轮回不息,如狗临井,自吠其影。’这就是说众生看事情常常颠倒,痛苦当成快乐,无常看作永久,如此一来,轮回永不止息;就如一只狗到了井边,看到自己的身影一直狂叫一样。

  如今,我们在心中存有主观,看到环境的变化,就不会想想,这是一种因果报应,要接受它;而老是对于痛苦的果报不满、排斥,甚至咒骂,增加第二重的苦恼。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也就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皆不了解自己的本性才是真实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修心养性、明心见性。‘性净明体’就是本体是清净的。‘用诸妄想’,就是我们用种种意识、妄想。‘此想不真’,这些妄想是虚妄的,故有轮转。 https://t.cn/RI9Efi9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早报】欧洲中国队没有军训,00后却已出场
  • 黑金归来!「油价上调」下周落实,本轮预计上调涨至275元/吨!
  • FW出局!LOL S8最让人心疼女主持含泪采访“敌人”
  •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去世 盖茨库克等人发文悼念
  • 殷桃凌晨发文再谈被宋祖德污蔑包养:你敢造谣,我就告你
  • 遗憾!宁泽涛受伤,退出今晚决赛!
  • 直击|锤子回应成都分公司解散:系团队整合 业务正常
  • 谁给你的勇气?男子暴击医生被抓怎么回事?详情曝光令人不齿
  • G2 CEO回应Perkz质疑LPL言论:我们很钦佩LPL赛区
  • 名宿力挺诺伊尔
  • 小米MIX 3发布会,竟然要推迟至10月24日!
  • 海天回应酱油质量怎么回事 海天酱油质量过关吗
  • 关注 | 中韩渔船在济州海域相撞 中国渔船船长腹部有擦伤
  • 产后不足两月就急于复出?熊黛林因过度节食入医院治疗!
  • 小吴王境泽世纪同框;自如回应偷拍事件;“美女”微信卖茶叶,一查都是抠脚大汉
  • 侵吞公款打赏主播:39岁女粉丝侵吞公款打赏主播 近两年侵占公司资金500余万
  • 猫和老鼠真人版由谁出演?猫和老鼠真人版由斯托瑞导演吗?
  • 科大讯飞停运整改
  • 真相大白?沙特失踪记者或因"审讯不当"死亡
  • 汉中一村民,山里采蘑菇被熊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