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而不争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①,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②,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①辩:有口才,会申辩。

②积:积蓄,贮存。

【译文】

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善于用言语自辩,爱用言语自辩的人不一定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没有真知灼见。有道的人什么也不保留,他愈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越是把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自己就越加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有道的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导读】

《道德经》的结语,人生主旨、治世要义皆在此中。老子最后一次告诫世人:坚守虚空,甘居下位,利民而不害,善为而不争,不要被美言所迷惑,不要为虚名而逞巧,不要为虚荣而炫耀。

【解析】

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言”和“知”。老子认为,真诚的言论听起来并不美,也不够雄辩。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知识广博,但是他们一定能抓住人道的根本。后半部分讲天的法则是“利而不害”。圣人效法天道,只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而不做与人争利的事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里的“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善,而是指华而不实。所以,“美言”指的就是花哨漂亮、夸大其辞、以取悦于人并骗取他人的信任为目的的言语。真正善良的人,绝不会与人争论是非,他们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得木讷,但是脑子却十分清醒。他们看起来十分愚钝,既不善于评论别人,也不善于为自己争辩,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清澈如水。

老子认为,不善于用花言巧语来争辩的人才是完美的,其本质也是善良的。尽管我们常说“言多必失”,但是言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然而,在老子看来,言语的负面作用比正面作用要大得多。老子之所以这样说,绝不是要我们不说话,而只是想突出“善辩”的弊端。

对于获得知识的博与专,老子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对道的把握(真知)和多闻(广博)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多闻并不能真正地明白道,而明白道的人也不一定依靠博闻来获得真知灼见。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无积”指的是没有必要为自己打算。“为人”与“为己”相对,以他人为目的,为了整个人类的普遍幸福与自由,而这正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与人”和“与己”相对,指的是参与繁个人类社会的活动,从事以实现整个人类的利益为目的的活动。这句话意思是说,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给予了别人却换来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自己难道不是变得更富确和充足了吗?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全章的总结,也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结。在老子看来,人类就像是浩瀚大海里的游鱼一样,成群结队,但是每一个个体又有差异。

在这个浩瀚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要成长、衰老和消亡,也都无一例外地喜欢生而厌恶死,这是因为生是幸福的,人生在世,既可以抬头观望天上的星星,又可以低头俯看草叶上的露珠。世界上的美丽事物是天地赠予我们的礼物,这些事物可以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它们的美好而不要求回报,更不用说去伤害我们了。

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只默默地奉献而不要求我们的回报,没有欲望,也不妄为。圣人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其实他们的境界是高深而幽远的,常人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王弼《道德经注》

无私自有,唯善是与,任物而已。顺天之利,不相伤也。

没有自己占有的私欲,只是以善对待别人,任凭事物自然发展。顺应自然规律,既能够得利,又不会相互干扰。

苏辙《老子解》

信则为实而已,故不必美;美则为观而已,故不必信。以善为主则不求辩,以辩为主则未必善。有以一贯之,则无所用博。博学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圣人抱一而已,他无所积也。然施其所能以为人,推其所有以与人,人有尽而一无尽,然后知一之为贵也。

信用只要确实、牢靠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华美;美只是外部表现,所以美的语言不一定可信。以善为根本就不追求以言辞说服别人,总想以言辞说服别人的不一定善良。有道将其他的具体知识统一、贯穿起来,就不需要知道、见识得很多。知识很多,每天都有收获的人,不一定能了解道。圣人只是持守道,其他的没有什么积累。但是当使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别人,将自己拥有的给予别人的时候,人的所有所知所能总是有局限的,但是道是没有局限的,这样就体验到道的宝贵了。

势可以利人,则可以害人矣;力足以为之,则足以争之矣。能利能害,而未尝害;能为能争,而未尝争。此天与圣人大过人而为万物宗者也。凡此,皆老子之所以为书,与其所以为道之大略也。故于终篇复言之。

威势可以对人有利,也就可以产生坏的影响;力量能够用来做事,也就可能因此引来争端。具备提供利益和产生危害的威势,而不去危害别人;具备做事和争执的力量,而不去争执,这是天和圣人大大超越普通人并因此引领万物的原因。这些都是老子用来写《道德经》,用来执行道的大致原理,所以到最后一篇还要再讲。

【经典解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语是朴质而不华丽的,那些听起来华美的语言往往不是真实的。一方面,告诫世人要“言善信”。另一方面,也告诉人们,应回归于朴素,不要被华美的外表所迷惑。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大道是无言无声的,所以守道的圣人也不会夸夸其谈。他们“致虚极,守静笃”,用合乎道的行动,来教化世人。口舌是致祸之源,贺若弼多言身死,郦食其能说亡身,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的统治者,都应牢记“善者不辩”的道理。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的智者隐藏自己的智慧还来不及,哪能到处炫耀,自以为是呢?而如杨修一样的人,看似聪明实则愚钝。这是老子为人处世之道的一个总结。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积聚财富,取怨于人民。他们深明“载舟覆舟”之道,通过使百姓获利来自己获利,使百姓富足而保持自己不殆。他们有所作为却不胡作妄为,成功之后将功劳让与百姓,不居功自傲,因此百姓爱戴他们,尊崇他们,如水流向下一样归附于他们。这是老子治世之道的一个总结,即“利民”、“不争”。

【哲理引申】

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能了解自己的才能,钦佩自己的知识。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做到大智若愚,才能含光于内而不显。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上的天才,他诗词书画无所不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为人洒脱豁达更是成为世人的典范,受到后世文人的敬仰钦佩。然而,在其年轻之时,也曾经喜欢炫耀才能,并因此受到过别人的捉弄。

苏轼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经常相互开玩笑,捉弄对方。一次二人游玩,苏轼笑着问佛印看自己像什么,佛印回答说:“我看你像佛。”苏轼哈哈大笑,佛印问他为何发笑,苏轼回答道:“你看我像佛,我看你像狗屎!”说着又笑得直不起腰来。过了好一会儿,等他不笑了佛印说:“相由心生,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苏轼才知道自己本想捉弄别人,却被别人捉弄了。

还有一次,苏轼悟出了一首禅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况。他觉得自己的体悟很深,于是立刻让童子过江拿去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看完后,知道这是苏轼在向他炫耀自己的文采,于是想捉弄一下他,立刻题了四个字,让童子送给苏轼。苏轼打开一看,竟然是“放屁!放屁!”四字。他立刻起身,前去同佛印理论。

苏轼见面就嚷道:“禅师!我的诗,你看不上没关系,也不能侮辱人呀!"佛印平静地说:“我什么时候侮辱你啦?”苏轼拿出纸说:“今天你一定要给我个说法!”禅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你不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轼听后十分羞愧,知道自己的修为还不够。

苏轼在朝廷当官之时,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恰好王安石不在,苏轼就在书房中等待,他看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了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轼瞧了又瞧,觉得王安石真是乱写,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见到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轼知道自己没有别的过错,觉得王安石真是小心眼儿。一天,他出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苏轼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问小孩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苏轼离开花丛,听到不远处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自以为是,改错了王安石的诗,所以王安石才给自己一个教训。

经过这些戏弄和教训以后,苏轼开始变得内敛,不再故意在人前显摆,并写了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来表达自己守愚不骄的思想。

如果说徐凤年是傲立雪中的桂花糕冷美人,那帅家默就是咕噜噜在土堆里滚过几圈的炭烤小山芋。

木讷呆板、有啥说啥、敦敦实实的,除了在搞审计的时候会上蹿下跳原地作法之外,其余时间里都透着一股清澈的愚钝。但是也不妨碍他可爱,甚至看完之后会对会计产生性欲。
(友情提示:仅针对二次元里的会计,不要去惹三次元的会计,你会死。)

be like 你把炉子燃起来,小芋头瞅见了,掏出算盘跑过来说:你这样烧不对的,要几分熟啊?我帮你算算火候吧!(眨巴眼睛)
边说还边把衣服都脱好了、叠成豆腐块放到身侧。

你刚要伸出魔爪准备生吃芋头的时候,余光里一片纯白衣袂猛然划过,紧接着叮了咣铛之间,炭火摔了满地。

哦,原来是徐凤年一脚踹翻了我的炉子。

炭烤小芋头:“你怎么乱踢人家的东西啊!”

徐凤年:“滚。”

我:“算了算了,宝贝们不要吵架。”

徐凤年:“你也滚。”#军恋[超话]#

感慨一下//
这样被人喜欢也很难得吧 从初一已经七八年了 当时很愚钝不觉得那是喜欢 一个高高胖胖的戴眼镜的男孩 我当时总抄他历史作业 后来木讷的发现他对我的感情不太一样后再也没抄过 并且离他远远的 再后来我的记忆里只有他每年新年的时候vx上发一句新年快乐 还有一个礼貌的拜年红包 去年偶然得知我的朋友都有祝福 没有红包 今年没有再收到新年快乐
总是感慨他人的暗恋故事 为什么偶像剧里总能喜欢好多好多年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身边 现在让我回忆起那个男孩的样子我都想不起来了 与他更没有说过几句话 又何德何能被喜欢好几年 更感人的是他从来没有打扰到过我的生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皮奥利在采访这样表示:“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米兰踢得挺不错的,红牌和点球改变了比赛,我们所面对的是一支非常强大、不需要多打一人的球队。我们有机会重新回到比赛
  • 没想到冷疆把一生修为都给了应渊,加上颜淡、余墨的力量,终究将桓钦永远的留在了魔相之中,如果结局就停在这里就好了,正义战胜邪恶,颜淡与应渊苦尽甘来,再也没有什
  • 封底是老师们的心声:孩子,我或许不能每次都表扬你,但我看见了你心中的宇宙!孩子,你或许不能每次都是第一,但我看见了你挥洒的汗水!
  • ❹❤︎樱花漫舞的美丽…就像有你的快乐时光[赢牛奶]~@摩登兄弟刘宇宁 祈愿…宁哥星路坦荡…星途璀璨✨~#刘宇宁唱异想世界主题曲#▫#刘宇宁宁远舟#▫#摩登兄弟[
  • 常年在外的我莫名为俺们这个小县城泪目[悲伤]以前那么不起眼的小地方,近几年发展越来越好了张桂梅不仅把1800名女子带出了大山,把华坪这个县城也带出了大山[赞]欲
  • 别听什么高情商就能够嫁一个顶级富豪,把那些废话都抛到脑袋后面去吧,你自己最大的底气就是你离开了任何人都能活着。听过一句话:“人要知足,当你觉得你缺少什么东西时,
  • 世俗人常常为了蝇头小利,在争着,争到了人间的理,但输掉了自己的阴德福报,没有什么用的。所以,一叹穷三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周日绿豆薏米粥排毒、健脾胃周日是一周的最后一天,身体的毒素经过一周积累了很多,这时候最需要排毒,把毒素排干净才能一周健康。2、水煲滚,加入沥乾的糙米、绿豆和薏米
  • 最近看了好多有关动物的视频,如果真的喜欢小动物就请好好对待他们,以前听过一句话觉得挺有道理狗狗不是你的一生,你却是他的一辈子[心]也看了Dogs in the
  • 影片讲述一名叫“王晶卫”的前卫导演穿越回六十年代,被告知需要拍一部受欢迎的电影才能离开,片中的“王晶卫”是王晶和王家卫的结合体,左手商业右手艺术,一面是“屎尿屁
  • !!
  • 自卑的人,地位低下的人,往往受惯了冷眼旁观,所以尊重是他们最稀缺的东西,如果你能给足他面子,以谦切入,恰当的说几句好话,他们会很乐意帮你的忙。自卑的人,地位低下
  • 愿你有海也有风,愿你做自己的太阳,愿你在不久的将来也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人。愿你有海也有风,愿你做自己的太阳,愿你在不久的将来也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 抗击白血病第248天:周日时光(坚持每天更新) 叫我起床的不只闹钟,而是小区旁边的工地。现在每天用酒精擦拭家具、门窗,然后用消毒液拖地是常态,周而复始每天都这
  • 面对繁重的办案压力,他从不抱怨,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坚守在审判岗位上,同时还不断钻研疑难问题,形成一套独特、有效的审判方法。【这几种人事业易成功】一、偏财为用偏
  • #肖战[超话]##王家卫镜头下的咖啡师肖战##论王家卫和肖战适配度##肖战代言隅田川咖啡# 一万杯是初见时的点头笑意也是再见时藏在杯底的温暖一万杯不是匆忙中的一
  • 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
  • #王俊凯[超话]##王俊凯心动二十三帧##王俊凯23岁生日快乐#以前希望你自由 快乐 做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平安长大 ;现在只希望你平安喜乐 健康顺遂 所得皆所
  • 30年匠心所致,粉色玉兔外观,味道香醇微醺,烘焙标准化,精心配比,才有更好的口感,满满幸福感,从一枚桂花酒酿点玉兔开始#雅觅糕点##桂花糕[超话]##文案[超话
  •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因为只知道爸爸的妹妹叫姑姑,之前探讨爸爸的姐姐该叫什么什么时候发现对于女性称呼的划分的不如男性的称呼一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