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荐西南科大##我欠西南科大一张电影票#
叮~,新的电影资讯已送达,注意查收哦~

影片1:《我们的新生活》
导演:申奥、包贝尔、姚婷婷、卢正雨、张栾
主演:蔡明、李汶翰、杨超越、王迅、王锵、蓝盈莹、杨子姗、张凯丽、许君聪、包文婧
类型:现实、喜剧
地区:中国大陆
年代:2021年07月23日
片长:146分钟
放映时间:9月17日
放映地点:露天电影院

电影简介:该片由《广场恩仇录》《一路前行》《云上音乐会》《最燃不过夕阳红》《冷静冷静》五个故事单元组成。

电影影评:整个电影分为五个章节,每个都很短⼩。我们向往的新⽣活是每代⼈,每个⼈都能享受⽣活,消除那些所谓的代际⽭盾。在互相理解中懂得,最终⼤家都很欢愉,解决问题并⾮只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可以共同收获⽣活的乐趣。

电影2:《我要我们在一起》
导演:沙漠
主演:屈楚萧、张婧仪、孙宁、张垚、李嘉灏
类型:爱情、剧情
地区:中国大陆
年代:2021年05月20日
片长:105分钟
放映时间:9月17日
放映地点:露天电影院

电影简介:该片根据李海波的网络长帖《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改编,讲述了吕钦扬和凌一尧的十年爱情故事: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曾经拼了命,只为和TA在一起。十年前,差生吕钦扬当众告白凌一尧,两人从校园步入社会,为了让她幸福,他不惜以命相搏。然而金钱、房子、婚姻等现实的考验,却将两人越推越远。十年长跑,他们能否还记得曾经刻在心底的约定:我要我们在一起。

电影影评:影片由“最佳青年导演”沙漠执导,将青春爱情中男孩和女孩的情感细腻的刻画出来,引起观众共情。
电影开篇采用黄色的暖色调,通过斑驳的光影结合运用,为故事的展开打好铺垫,也是青春影片为主角加持光环的符号隐喻。
故事从校园开始讲起,阳光下的白衣少年,自带学霸光环的女同学。不同角度来源的光,使人物的个性更立体鲜明,没有太多光艳丰富的色彩,像那种老时光的旧电影,很有氛围感。

【两年收割13个IPO,成都医药产业迎来“觉醒时刻”】

​在探讨成都医药产业之前,先分享一件关于成都的“大事”:

千禧年之初,迫切寻求海外市场扩张的英特尔对外发布了要投建第五个全球制造基地的信号,而作为世界500强的“金字招牌”,这一信号也很快得到了回应,英特尔随即收到了上百座城市的“offer”,这其中就包括成都。

但此时的成都在这场竞争之中并没有多少胜算,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愿意在成都投资,另外在IT产业版图上,成都也没有多少沉淀,当时翻遍整个四川,也只能在乐山找到一家3000万美元的中外合资公司在生产芯片。再加上当年非典,成都想要“中标”可谓困难重重。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多重不利局面之下,成都最终还是逆袭了。2003年,时任英特尔董事局主席贝瑞特正式宣布将投资5亿美元在成都建厂,一年之后,工厂建设就已顺利开工。

作为全球最大芯片生产商,英特尔落户成都后迅速产生“蝴蝶效应”,以摩托罗拉、爱立信、微软、诺基亚为代表的一批IT巨头纷至而来,成都也逐渐形成了一条包括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以及芯片封装测试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并借此跻身中国IT产业第四极,成为西部地区领头羊。

事情尘埃落定多年后,再次谈及当初为何要“空降”成都时,英特尔中国区市场运营部总监孙彦斌这样说道,“实际上,在建厂成本方面,成都并不具备优势,但在漫长的选址考察和谈判中,我们始终能感受到来自成都的最大诚意。每次谈判,成都政府所有职能部门都会到场,每个人都希望能促成这个项目,他们思路灵活,甚至可以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在一次沟通会议中,一位外国同事只是随口感慨了一句‘这里如果有一家星巴克该多好’,结果成都街头就出现了第一家星巴克。”

之所以要讲诉成都和英特尔的这一段故事,是因为在近几年的医药产业,我们也同样感受到了来自成都的巨大诚意。那这次,又会发生什么呢?

大风越狠,成都越“狂飙”

进入2023年,虽然疫情结束了,市场也放开了,但医疗人的日子仍然不好过。初创企业难以融资,中后期企业上市之路又困难重重,近期就有多家医药企业宣布终止IPO。当然,医疗投资人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儿去,募资难度加剧,好项目又少又内卷,半年不上投决会已成常态。

而与整个医药市场的低迷、困惑不同,成都更像是一个“局外人”,今年以来一直好事不断,尤其在医药领域格外“高调”。

今年年初,成都宣布2022年GDP正式突破2万亿大关,其中以医药为主的第三产业GDP占比66.4%,上升趋势明显。而在近期,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对外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1-4月,成都医药健康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1%,位居成都五大先进制造业之首,比排名第二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出近2个百分点。

除了产值和增速显著提升,在资本市场,成都医药产业同样有高光表现。以一级市场为例,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3年1-8月,成都医药领域共完成22起融资,融资总额超过50亿元,虽然体量不及北上广深苏,但在一批新一线城市中,成都依然位居前列。

另外在二级市场,成都的发展势头也相当迅猛,据公开资料统计,成都今年已有三家医药企业成功上市,分别是百利天恒、科伦博泰和港通医疗。而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成都近两年共收获了13家上市医药企业,总市值已超2千亿。

这并不容易,一方面是资本市场近期一直处于寒冬,不少机构的投资步伐都有明显放缓趋势;另一方面是相比于北上广深苏,成都本地的资本资源算不上丰富,因此能在短期内逆势发展,自然离不开近几年成都在资本市场的大力投入。

2022年3月,成都高新区100亿天使母基金开始招GP,申报启动后立即吸引了一大批头部机构来蓉交流。最终,成都高新区与创新工场、君联资本、梅花创投、险峰资本、松禾资本、阿米巴资本、中信聚信、道远资本、元生创投等9家合作机构集中签约,首期基金规模约40亿元,将重点投向以医药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将在未来5年通过政府投入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推出总计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其中有至少20%都将聚焦于生物医药领域。

除了吸引更多一线资本来蓉投资,成都近年来还在大力推进地方国资在医药产业的引导作用。据统计,在今年医药领域已完成的22起融资中,成都本地地方国资直接参与的就多达11起,而在这之中,于2019年成立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投资表现最为抢眼,仅在今年,就已成功投资8家医药企业,并且近期仍在接触大量意向标的。

口腔器械研发商成都格登特科技就是生物城被投企业之一,据创始团队透露,企业获得生物城的投资实属偶然,最初,他们出于扩产的需求,寻求生物城场地,在项目答辩过程中接触到了生物城投资团队,经过几轮密集开发磋商,双方就顺利达成交易,个中体现出的效率和专业性都让格登特创始团队印象深刻。

错过15年,成都这次能“熊起”吗?

成都医药产业近两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也是有凭有据的,但成都在医药产业的布局并非只是在这两年,早在21世纪初,成都就已经率先发力,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都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都要明显快于苏州。

四川发展弘科基金执行董事姜博文也向动脉网验证了这一点,他谈道,“虽然成都现在对标的是苏州,但至少在2010年以前,成都在医药产业的发展是领先苏州的,苏州之所以后面能快速崛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元禾控股为代表的国资拉动”。反观成都,由于IT产业当时在成都进行的如火如荼,再加上医药并不受资本市场关注,所以成都国资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IT领域,而因此放缓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但成都也并不必为此感到惋惜,毕竟此次在医药产业再度出发,成都仍然有很多底气。

比如在资本市场,成都现在主要是推动地方国资和产业资本并行。具体而言,在地方国资端,成都近几年快速成立了一批医药产业专项基金,在提升专注度的同时,其投资力度也在加大。以四川发展为例,据其负责人介绍,他们在2021年年底正式成立了四川生物医药产业集团,其目的就是聚焦医药领域的投资。

但光有国资还不够,一批产业资本的聚集同样至关重要。今年年初,在成都举行的“2023中国产业基金生态大会”上,策源资本作为成都高新区重点搭建的产业投资平台,与20家合作机构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另外在“实绩”方面,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过去2年,共有超过50家一线资本直接参与成都医药项目的投资,而在这之中,高瓴、红杉、经纬、君联、北极光、博远、IDG等较为活跃,至少都参与3起以上投资。

格登特创始人乔祥晨对此感触较深,他表示,虽然入驻天府国际生物城的时间不久,但在各种路演或者相关投融资会议上,总是能看到很多一线投资机构的身影,并且当前还有大量头部资本都在将总部迁至成都,或者是在成都设立子机构。

在活跃的资本市场之外,成都第二大底气则来自于其在医药领域的研发资源积累。据悉,成都医药领域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其中,四川大学、成都中医大、西南交大、电子科大等高校都设有生物医药相关学科;此外,成都还拥有64家生物医药科研单位,20余个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当然,还有以华西医院为首的一批三甲医院坐镇。

丰富的生物科研资源不仅为成都医药产业提供了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也因此确定了其优先以“药”发展为主的大方向。据动脉网统计,在今年已完成融资的成都本土医药企业中,药企占比达到93%,另外二级市场也有相同趋势,在近两年已上市的13家医药企业中,药企数量多达9家。

对此,成都某国资专业人士向动脉网解释到,“成都之所以会优先布局药,一方面是将产业发展看得更长远,毕竟药的技术壁垒更高,相应的产业价值也更大;另一方面是成都更希望在投前沿技术的基础上,在现有产业端布局上下游,从而搭建完整产业链,所以从当前来看,成都在生物药领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作支撑,更容易形成产业闭环。”

但这并不意味着成都只专注于药,事实上,在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以及数字疗法等领域,成都当前也有大量布局,只是因为相应的人才规模不大,再加上本地上市企业和领军企业较少,所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仍在完善阶段。

成都医药产业的最后一项优势是成都政府的全力支持。2022年4月,成都发布了首个生物经济的专项发展规划——《成都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而沿着这一目标,与之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也都在近一两年相继发布。

但这只是政府发力的其中一环,在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成都政府同样有大动作。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端,成都目前共拥有高等院校64所,并且近年来本地生留存率显著提高;而在人才引进方面,成都以“岷山行动”计划为载体,面向全球吸引了一批顶尖生物医药人才来蓉发展。据悉,该人才计划目前已发布第三批需求名单,未来5年内还将投入300亿元。

除此之外,成都政府的有的放矢以及灵活变化也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助力。据资深人士透露,成都政府当前在大力投入的基础上,还为其加入了很多“附加值”,比如团队更专业,政策更开放,执行更高效,同时产业布局也更市场化,这都是当前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元素。

当前,成都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以及天府中药城三地,其中生物城是近期最为活跃的载体,然而在两年前,生物城几乎还看不到什么人,与当前一派热闹的景象有天壤之别的差异。但如今,生物城已经有一大批医药企业入驻,并且在行业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据格登特创始团队透露,当前想要在生物城拿地并不容易,差不多是要到了竞争上岗的状态。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成都医药产业的更多可能性。

“成都模式”如何辐射全国?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争相布局医药产业,尤其是以成都、武汉、合肥、长沙、重庆为代表的一批新一线城市中,其趋势更为明显,投入力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都是过去几年少有的。

这其中当然有原因。从地方自身来讲,疫情三年让各地都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当前,地方对于经济增长的诉求都格外强烈,急需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而医药产业刚好就具备这样的特质。一方面,在2020年之后,我国医药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以北上广深苏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在到达一定高度后,现阶段医药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行业整体正在向内陆城市快速迁移。

所以,对于这一批新一线城市来说,未来十年,无疑是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的黄金时代。但如何发展,又成为了当前各地亟待解决的难题,毕竟这些地方普遍医药资源较为匮乏,既没有成批量的上市企业,同时也没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做支撑,另外对于医药产业的理解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成都作为在医药产业走得相对较快的新一线城市,或许能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是要依托优势产业链,投资和培育“链主”企业。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医药健康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生物医药领域,成都推动产业发展并非什么都去做,而是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聚焦本地优势产业并找准契合前沿技术演变趋势的产业赛道重点发力。

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并不需要完全从0到1进行培养,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业风险,还能够将资源整合,实现区域利益最大化。

其次是要发挥地方国资的产业引导作用,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投科技”。地方国资对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作用不言而喻,以成都自身来讲,过去IT产业的发展就离不开成都本地国资的大力推动。而回归到医药领域,最典型的案例是苏州,正是因为有了一批以元禾控股为代表的地方国资,苏州医药产业才得以快速崛起,并诞生了BioBAY这样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但地方国资究竟要如何发挥产业引导作用呢?

在过去,地方会更喜欢确定性较强的中后期项目,但从现阶段来看,这样的项目不仅引进难度大,而且其整体收益率也在逐步降低。因此,聚焦早期医药项目正在成为一大趋势,虽然会面临一定的成长风险,但对于地方产业发展有更强的推动作用,毕竟从企业来讲,其忠诚度要更高,而对于资方来讲,只要有一两个早期项目能跑出来,整个基金的收益率就会有保证。

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近一年的投资案例中,A轮以前的融资有9起,占比75%。另外,川创投、四川发展、成都生物城一号股权投资基金、成都高投创投等一批国资机构也都在近期将更多目光都聚焦在早期医药项目上。
https://t.cn/A6OaOHbQ

【这家985要发力搞医学,省内老牌医学院校们还坐得住吗?】#微博医生社区#
来源:医学界

8月28日上午,坐落于安徽省立医院北区南地块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揭牌开诊。

据悉,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全面开诊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即安徽省立医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医院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有望满足安徽居民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至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的医疗版图继续扩张,此前已拥有一家直属附属三甲医院和临床医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安徽省医药生物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对刚成立五年多的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来说,新医学建设已是可圈可点。

一位熟悉安徽医疗格局的业内人士告诉“医学界”,放眼安徽省和整个华东地区,中科大发展医学是“内有劲敌,外有瓶颈”——省内有安徽医科大学和蚌埠医学院等老牌医学院校,周边则有复旦、上交、浙大等水平顶尖的名牌高校。

在华东六省中,尽管安徽省的高等教育资源还比较丰富,但其医学教育的发展尚有很大想象空间。中科大能否凭借理工科优势在医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进一步带动提升安徽省的整体医学实力,有待时间检验。

收编省立医院后,中科大被寄于厚望

“含着金汤匙出生”是前述业内人士对中科大发展医学的概括性评价,但在解释这句话之前,需要对安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格局有整体认知。

他介绍说,安徽省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其综合性大学的分布也较为合理、均衡,既有中科大这所顶尖名校,也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两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多所老牌医学院校。

其中,中科大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院校,在安徽省最为著名,也是省内唯一一所985。早在14年前,中科大就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起,成为国内首个顶尖大学的高校联盟(C9联盟)成员,并和复旦、上交、浙大、南大一起被誉为“华东五校”。

虽然中科大实力不俗,但在医学领域却长期“掉队”,始终缺少一所像样的医学院。2017年以前,中科大甚至还没有医学院及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在临床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上尚属空白。

而与“华东五校”里的其他高校相比,中科大在医学教育方面的缺位更显突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浙江大学均拥有全国排名前几位的医学院,且附属医院数量成群,水平顶尖。即便是医学实力稍弱的南京大学,也拥有附属鼓楼医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等5所附属医院和长期的发展积淀。

“这是中科大决心发展医学的关键原因之一,同等级别的院校都在发展医学院,你不重视就会掉队。”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在中科大全面介入医学前,安徽省内最好的医学院校是安徽医科大学,但在全国的影响力有限,而大学的自身实力又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

当时的局面是,安徽的医疗水平难以与周边地区竞争,跨省就医患者众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安徽是我国患者流出最多的省份,而患者流入最多的地方则是上海。

近些年,安徽不断加快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尽快缩小与江浙沪医院的差距。该业内人士分析,将安徽省立医院打包给中科大,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就是祭出的“大招”之一。

2017年12月,在原生命科学学院基础上,由安徽省、国家卫健委、中科院三方共建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同时,安徽省立医院作为中科大直属附属医院,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挂牌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并邀请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出任医院院长。

推动这一举措的合作方当时均表示,将携手推进中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和安徽省立医院一流医院建设,同时力争四五年内将医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综合排名全国前三十位的大型综合性附属医院。

中科大崛起后,安医大“坐不住了”

正式筹建医学院后,中科大近年来动作不断,发展迅猛。2019年,中科大获批设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和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2020年,中科大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临床医学”获批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也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此外,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目前还有生物医学工程在内的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实际上,随着中科大在医学领域“攻城拔寨”,安徽医科大学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此之前,安医第一附属医院是该省唯一一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复旦榜和科技量值“三大榜单”均入围全国百强的医院,被省内医疗界视为“全村的希望”。

但自从安徽省立医院成为中科大附属医院后,就开始有了起色。在《2018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安徽省立医院跃升20位至全国第79名,一举超越老牌名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省内第一。而在未挂牌中科大的2017年榜单中,该院排名仅为第99位。

与此同时,安徽省立医院的科研实力得以提升。据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官方微信号2018年介绍,这一年,在中科大全力支持下,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达24项,数量与资助率均创历年最好水平,位列省内医疗机构第一位,并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该院全年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历年年度榜单显示,2017年底中科大拿下省立医院前,省立医院科研弱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已有追赶之势,2020年实现反超。直到2022年的榜单中,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位列全球医疗机构第45位,中国医疗机构第7位。

另一方面,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规模不断扩张,目前已开放床位5750张。“医学界”梳理发现,这一体量居于安徽省首位,超过安医附院的4990张床位数,同时进入国内医院的前十名。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中科大与省立医院合作后,并没有走“跑马圈地”的老路到处合并医院,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医学“双一流”建设和推进“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方向上。“它的目标是成为国内综合排名全国前三十位的大型综合性附属医院,还是比较务实的,目前来看希望很大。”

他预测,省立医院后续发展的天花板可能会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有观察者提出,郑大一附院以一己之力将郑州大学临床医学带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之列,“安徽后续是希望中科大临床医学能在短时间内媲美华东五校?”

不过,多名受访者均认为,短期内,安徽省内医学教育的头把座椅仍将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目前,安医大包含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等5所直属附属医院,另有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6所共建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底蕴可谓深厚。一个佐证是,根据最新的2021年复旦版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版,安医附院排名第75位,依然占据着省内第一的位置,安徽省立则回落至第95位,省内第二。

“中科大其实面临的问题,和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类似,都是附属医院不够多,实力也未达到最顶级。”前述业内人士分析说,南京大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科评估弱于南京医科大学,清华大学为了建自己的医学院也是历经波折,“985学校想凭借自身实力去超越当地的老牌医科大学并不容易,好处是竞争有了,省内医学教育日后会越来越好”。

蚌医、皖医何去何从?

“医学界”不完全统计,安徽省现有超10所医药类院校,整体附属医院数量已达40余家,其中安徽医科大学以近20家附属医院的数量领跑。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以下简称皖医)、安徽理工大学等同样有多家直属附属医院。

在“医学界”推出的2023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安徽有4所院校上榜前一百。其中,安徽医科大学以全国30名的名次居于省内第一,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则录得全国第44位、安徽省内第二名的成绩,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则分列全国第70名和第91名。

对蚌医和皖医来说,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视。长期以来,碍于“医学院”名称制约,两所学校都在升格大学的道路上倾注了更多精力。且除了安徽医科大学和中科大之外,皖医和蚌医谁是省内更好的医学院校一直争执不下。

蚌埠医学院因培养出5名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两院院士而在医疗圈声名远扬。要知道,在中国的医学高校里,这一数量超过它的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寥寥几所高校。但从名气和存在感上来看,蚌医则是标准的“小透明”,它坐落在三线城市,地理位置和生源都不占优势。

蚌医成立于1958年。当时,为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截止2023年5月,蚌医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从医学院角度而言,蚌医此前与泸州医学院、徐州医学院一样,均为地方医学院校中的实力派,但随着泸州医学院改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改名徐州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也多次向更名大学发起冲击。

2018年7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成“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2019年1月份,蚌埠医学院与蚌埠市签署共建蚌埠医科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地方表示将大力支持学校的更名工作,并全力将蚌埠医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医科大学。

此后,关于蚌医更名大学的事项曾多次提及,直到今年才有了定论。2月13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第一批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蚌埠医学院更名蚌埠医科大学进入公示阶段。

和蚌医相比,皖南医学院还在为更名大学工作而努力。今年年初,安徽省教育厅印发文件,皖南医学院更名为皖南医科大学列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标志着学校更名大学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截止2023年4月,皖医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3所,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3个学科入选省高峰培育学科。

多名安徽居民告诉“医学界”,在他们眼中,皖医没有蚌医的牌子硬,知名度也没有蚌医高。根据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蚌医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C-级学科,而皖医暂未有学科入选。此外,蚌埠医学院2022年安徽省理科除本科一批外,绝大部分招生类型投档分数及最低位次均高于皖南医学院。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所医学院校各有特点,整体差距并不悬殊。他们均在同一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且目前均未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有人认为,皖医想要实现“弯道超车”,或可以在大学命名方式上寻求突破。“皖南医科大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一想法也与皖医官方的表态不谋而合。还有人建议说,或可参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更名做法,将皖南医学院更名为“安徽第一医科大学”,这不仅能凸显学校实力,也可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论如何,安徽省内医学院校的新一轮发展与竞争,才刚刚开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病重、遭控诉,张韶涵一开口我们不也又全面沦陷了?!
  • 吃网红串串店腹泻:检查发现患者系沙门氏菌感染
  • 朋友圈里最令人揪心的几个瞬间……有些英雄,从不穿披风!
  • 录视频辱骂河南人!四川男子被罚500元!
  • 保罗缺席G6一点都不慌,火箭展示联盟第1的底气
  • 焦点丨翻脸比翻书还快,特朗普改口:“特金会”或如期举行
  • 世卫组织打脸海尔
  • U19国青胜英格兰 郭田雨一球成名助国青提前夺冠
  • 【红黑榜】狂胜勇士22分 现在你还认为火箭没机会吗
  • “性侵丑闻”后韦恩斯坦投案自首 或面临37年刑期
  • 福布斯全球品牌榜
  • 媒体评小凤雅去世:你们只关心表演愤怒,而非孩子
  • 潘晓婷现身体博会!
  •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逾3% OPEC因特朗普抱怨油价过高欲提产,先跌为敬!
  • 北京市教委深夜发声
  • 于德陆曹宇鹏涉嫌打假球 被世界斯诺克临时禁赛
  • 下雨天,载19人的浙江大巴冲出高速护栏!国庆后这天气,浙江人挺住!
  • 11只新生熊猫宝宝齐亮相!全世界网友炸了锅:"求你了,让我当饲养员"!
  • 大年初二|七旬老人走失溺亡长江(彭泽段)之后。。。
  • 女孩直播时手机当街被抢 嫌犯竟还妄图把人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