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1840年以来超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一)
大英博物馆日前被曝约2000件馆藏文物莫名失踪、现身拍卖,事件不仅震动英国,也牵动所有在大英博物馆“藏”有文物的国家的心。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大英博物馆为什么天天这么多人#

据报道,大英博物馆里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约2000件长期展示,包括《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辽三彩罗汉像、商周青铜器等极其珍贵的国宝。

随着“盼国宝回家”的深沉情绪再次激荡舆论场,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网友自制短剧火爆出圈。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人形出逃的故事,让网友看罢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的文化瑰宝是如何流失海外的?要怎样才能接它们回家?

(二)

时光退回到一百多年前,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政治动荡、战乱频仍,中华大地四分五裂,这是外国人获取中国文物的“野蛮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沉沉暗夜。

19世纪中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去往遥远东方探险的热潮。通过那道被坚船利炮轰开的国门,一批批探险家踏上中国土地,借学术调查等各色名号,窃取大量中国文物。

1879年,匈牙利地理学会会长洛克齐到甘肃一带考查,无意中在敦煌莫高窟见到了精美绝伦的塑像与壁画。1899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进入塔克拉玛干,发现了湮废已久的楼兰古城。异域传奇轰动世界,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德国人、美国人等蜂拥至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壁画被切割、佛像被搬走、文物大流失。

西方探险家的所谓“壮举”,引起了外国收藏家与古董商的极大兴趣。20世纪上半叶,大量外国收藏家与古董商前往中国搜寻古代艺术品,甚至还有中国的古董商人趁机牟利。在不计其数的大小古董商中,卢吴公司便是彼时美国最大的一间。

卢吴公司向西方出口文物长达三十年之久,有人称,“从中国流往海外的一半古董是经卢芹斋(卢吴公司创建人)之手”,其中的国宝级文物就包括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音guā)”两件浮雕作品。

被收藏家购入的文物珍宝,有的被捐献给博物馆收藏,但更多则被据为己有。据统计,整个西方世界(包括日本)的公共博物馆中收藏了约160万件中国古代艺术品,但这只是流失的中国文物的20%左右,其他80%左右收藏在私人手中,且多半没有公开,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三)

国家孱弱,主权丧失,硝烟弥漫,民不聊生,对于文物同样是一场浩劫。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众所周知的悲剧一幕,正是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贪婪的侵略者划分了区域,疯狂洗劫圆明园内的珍宝,“能搬走的就搬走,搬不走的就销毁”。无数精美丝绸被粗暴撕毁,精致玉器被残忍打碎,书画文玩被肆意损坏。“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最终沦为废墟。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有成千上万件中国文物流落于世界上的47个国家,而日本,正是最大的流落国。据中国官方统计,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掳走的文化财产多达1879箱,被抢文物不计其数,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据就高达360万件。

在漫长的流离岁月中,有些知名文物的流失途径或可考据,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何时便悄然无踪。多少中国人,曾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展陈中,蓦然看到了漂泊在外的中国文物珍品,何其唏嘘,何其痛心。

北京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单霁翔曾说:“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国外许多博物馆里,“我要回家”的声音一定响彻云霄。

(四)

一念在兹,万山无阻。克艰克难,盼归故土。

众多文物流失海外,是中华文明之殇。让流失文物回家,是中华儿女之责。从政府到民间,数十年来,各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歇。

“为国家保存文化,如同在战场上作战,书生也是战士,只有前进,绝不退缩。”这是中国首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名言,“藏宝于国”是他的一贯思路。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流出大量国宝级文物,郑振铎在徐伯郊等人协助下,大力抢救流散文物,为此不惜“在夜阑人静时拼命撰写和翻译文稿挣钱,还节省开支把生活标准降到只吃面包喝白开水”。

在锲而不舍的奔走周旋之下,许多如雷贯耳的文物,如书画《中秋帖》《伯远帖》《潇湘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荀斋善本、陈氏古币等,都由此摆脱了漂泊流散的命运。

据权威报道,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多种方式坚定追索流失文物,已经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的回归。

比如,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音léi)“皿方罍”,于1919年在乱世重见天日,却在几年之后,器身与器盖无奈分隔两地。直到2014年,湖南人用“众筹”的方式,以2000余万美元洽购器身回国,最终让阔别近一个世纪的国宝合体。

每一件文物的迁徙历程,都是一段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每一件文物的归家之路,都凝结着太多人的努力与心血。但却并非每一件珍宝,都能如预期般顺利回家。比如上文提到过的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二骏,尽管相关方面想方设法促成团圆,甚至提出以文物换文物的思路,中国专家也曾前往宾大博物馆进行修复工作,但二骏目前仍未归来。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五)

漫漫归家路,并不好走。并非简单一句“理当归还”,别人便会欣然应允。

目前,海外文物回归主要有三大渠道:购回、捐回、追索。

购回,主要指在特定情况下,针对一些难以通过法律追索和外交手段回归的文物,采用商业购买的方式让文物回国。尽管这在文物回流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花钱买回自己被盗的珍宝,既是对民众的二次情感伤害,又推高了文物价格,容易助长新的非法流失。

捐回,是指各国政府以及政府机构如博物馆之间,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人等将自身获得的流失文物以善意捐赠或外交方式送回中国。这是目前最通行的文物回归途径,政府间合作无偿归还文物,也属此类。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国文物及艺术品返还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漂泊海外的中国文物踏上了归家路。

追索,是按照国际公约及各相关国家的法律来解决流失文物归属纠纷的方式,也是最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和伦理道德原则的一种回归方式。但受制于公约的局限性,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返还方式。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其中规定,自1970年以后,凡是通过非法渠道从一些古代文明国家走私文物的,一经查明,就要无条件退还。

在这个公约的保护下,中国追回了一些文物。比如,1994年6月,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西坟山上的五代时期的王处直墓被盗掘。2000年3月,在纽约拍卖的一件石雕彩绘武士像,被证实来自王处直墓。中国国家文物局当即照会美国驻华使馆,要求美方中止拍卖并返还流失文物。美国政府积极配合,在经历一年的审理后,将这块浮雕武士石刻回归中国。

但可惜的是,这个公约对1970年以前的流失文物回归无用,而我国的文物,主要都是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流失的。

(六)

文物,是承载文化的物质遗存,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寻。它们背后是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它们的命运亦是国家民族历史的记录。

“文物见证的是世事沧桑,更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当山河破碎、国将不国,连民众基本生活、正常权益都无法维护,文物也会遭受浩劫。而今时今日,神州大地换了人间,国家实力的整体提升,国民意识的全面觉醒,正是促成文物回归最硬核的实力。

诚然,历史上我们一些国人、甚至官员,都有意无意间成了文物贩子的帮凶。但今天,每有文物归国的相关新闻、相关话题,无一例外皆会引发舆论场上巨大的情感激荡。这足以反映出人们对遗珠流落之心绪难平,对国宝归家的殷殷期盼。

恩怨经纬,百年迷踪。我们为国宝的流失扼腕叹息,为促其归家不懈努力,也正因经历过其间的种种不易才更会明白:唯有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国宝才会远离噩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期盼,那些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巅峰、又因乱世颠沛流离的“二骏们”,能够重回故土,去见证繁荣光明的泱泱中华。(作者 常青)

#京报锐评# 【#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一)

大英博物馆日前被曝约2000件馆藏文物莫名失踪、现身拍卖,事件不仅震动英国,也牵动所有在大英博物馆“藏”有文物的国家的心。这其中,就包括中国。

据报道,大英博物馆里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约2000件长期展示,包括《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辽三彩罗汉像、商周青铜器等极其珍贵的国宝。

随着“盼国宝回家”的深沉情绪再次激荡舆论场,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网友自制短剧火爆出圈。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人形出逃的故事,让网友看罢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的文化瑰宝是如何流失海外的?要怎样才能接它们回家?

(二)

时光退回到一百多年前,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政治动荡、战乱频仍,中华大地四分五裂,这是外国人获取中国文物的“野蛮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沉沉暗夜。

19世纪中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去往遥远东方探险的热潮。通过那道被坚船利炮轰开的国门,一批批探险家踏上中国土地,借学术调查等各色名号,窃取大量中国文物。

1879年,匈牙利地理学会会长洛克齐到甘肃一带考查,无意中在敦煌莫高窟见到了精美绝伦的塑像与壁画。1899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进入塔克拉玛干,发现了湮废已久的楼兰古城。异域传奇轰动世界,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德国人、美国人等蜂拥至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壁画被切割、佛像被搬走、文物大流失。

西方探险家的所谓“壮举”,引起了外国收藏家与古董商的极大兴趣。20世纪上半叶,大量外国收藏家与古董商前往中国搜寻古代艺术品,甚至还有中国的古董商人趁机牟利。在不计其数的大小古董商中,卢吴公司便是彼时美国最大的一间。

卢吴公司向西方出口文物长达三十年之久,有人称,“从中国流往海外的一半古董是经卢芹斋(卢吴公司创建人)之手”,其中的国宝级文物就包括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音guā)”两件浮雕作品。

被收藏家购入的文物珍宝,有的被捐献给博物馆收藏,但更多则被据为己有。据统计,整个西方世界(包括日本)的公共博物馆中收藏了约160万件中国古代艺术品,但这只是流失的中国文物的20%左右,其他80%左右收藏在私人手中,且多半没有公开,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三)

国家孱弱,主权丧失,硝烟弥漫,民不聊生,对于文物同样是一场浩劫。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众所周知的悲剧一幕,正是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贪婪的侵略者划分了区域,疯狂洗劫圆明园内的珍宝,“能搬走的就搬走,搬不走的就销毁”。无数精美丝绸被粗暴撕毁,精致玉器被残忍打碎,书画文玩被肆意损坏。“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最终沦为废墟。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有成千上万件中国文物流落于世界上的47个国家,而日本,正是最大的流落国。据中国官方统计,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掳走的文化财产多达1879箱,被抢文物不计其数,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据就高达360万件。

在漫长的流离岁月中,有些知名文物的流失途径或可考据,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何时便悄然无踪。多少中国人,曾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展陈中,蓦然看到了漂泊在外的中国文物珍品,何其唏嘘,何其痛心。

北京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单霁翔曾说:“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国外许多博物馆里,“我要回家”的声音一定响彻云霄。

(四)

一念在兹,万山无阻。克艰克难,盼归故土。

众多文物流失海外,是中华文明之殇。让流失文物回家,是中华儿女之责。从政府到民间,数十年来,各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歇。

“为国家保存文化,如同在战场上作战,书生也是战士,只有前进,绝不退缩。”这是中国首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名言,“藏宝于国”是他的一贯思路。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流出大量国宝级文物,郑振铎在徐伯郊等人协助下,大力抢救流散文物,为此不惜“在夜阑人静时拼命撰写和翻译文稿挣钱,还节省开支把生活标准降到只吃面包喝白开水”。

在锲而不舍的奔走周旋之下,许多如雷贯耳的文物,如书画《中秋帖》《伯远帖》《潇湘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荀斋善本、陈氏古币等,都由此摆脱了漂泊流散的命运。

据权威报道,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多种方式坚定追索流失文物,已经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的回归。

比如,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音léi)“皿方罍”,于1919年在乱世重见天日,却在几年之后,器身与器盖无奈分隔两地。直到2014年,湖南人用“众筹”的方式,以2000余万美元洽购器身回国,最终让阔别近一个世纪的国宝合体。

每一件文物的迁徙历程,都是一段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每一件文物的归家之路,都凝结着太多人的努力与心血。但却并非每一件珍宝,都能如预期般顺利回家。比如上文提到过的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二骏,尽管相关方面想方设法促成团圆,甚至提出以文物换文物的思路,中国专家也曾前往宾大博物馆进行修复工作,但二骏目前仍未归来。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五)

漫漫归家路,并不好走。并非简单一句“理当归还”,别人便会欣然应允。

目前,海外文物回归主要有三大渠道:购回、捐回、追索。

购回,主要指在特定情况下,针对一些难以通过法律追索和外交手段回归的文物,采用商业购买的方式让文物回国。尽管这在文物回流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花钱买回自己被盗的珍宝,既是对民众的二次情感伤害,又推高了文物价格,容易助长新的非法流失。

捐回,是指各国政府以及政府机构如博物馆之间,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人等将自身获得的流失文物以善意捐赠或外交方式送回中国。这是目前最通行的文物回归途径,政府间合作无偿归还文物,也属此类。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国文物及艺术品返还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漂泊海外的中国文物踏上了归家路。

追索,是按照国际公约及各相关国家的法律来解决流失文物归属纠纷的方式,也是最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和伦理道德原则的一种回归方式。但受制于公约的局限性,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返还方式。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其中规定,自1970年以后,凡是通过非法渠道从一些古代文明国家走私文物的,一经查明,就要无条件退还。

在这个公约的保护下,中国追回了一些文物。比如,1994年6月,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西坟山上的五代时期的王处直墓被盗掘。2000年3月,在纽约拍卖的一件石雕彩绘武士像,被证实来自王处直墓。中国国家文物局当即照会美国驻华使馆,要求美方中止拍卖并返还流失文物。美国政府积极配合,在经历一年的审理后,将这块浮雕武士石刻回归中国。

但可惜的是,这个公约对1970年以前的流失文物回归无用,而我国的文物,主要都是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流失的。

(六)

文物,是承载文化的物质遗存,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寻。它们背后是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它们的命运亦是国家民族历史的记录。

“文物见证的是世事沧桑,更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当山河破碎、国将不国,连民众基本生活、正常权益都无法维护,文物也会遭受浩劫。而今时今日,神州大地换了人间,国家实力的整体提升,国民意识的全面觉醒,正是促成文物回归最硬核的实力。

诚然,历史上我们一些国人、甚至官员,都有意无意间成了文物贩子的帮凶。但今天,每有文物归国的相关新闻、相关话题,无一例外皆会引发舆论场上巨大的情感激荡。这足以反映出人们对遗珠流落之心绪难平,对国宝归家的殷殷期盼。

恩怨经纬,百年迷踪。我们为国宝的流失扼腕叹息,为促其归家不懈努力,也正因经历过其间的种种不易才更会明白:唯有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国宝才会远离噩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期盼,那些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巅峰、又因乱世颠沛流离的“二骏们”,能够重回故土,去见证繁荣光明的泱泱中华。(作者 常青,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阿奴平湖宁#【每日心语·钱眼观世】

李莉:
一个人的精神内核若是稳定向上的,岁月才会锦上添花……早安[太阳]

封华强: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懂得居安思危的人,必然是目光长远的人,能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规划、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是一个人靠谱的标志。他们从不会临时抱佛脚,所以当挑战来临时,他们总能比别人更有办法应对,所以也更能让人安心。这样的人,往往能够走得更远更稳健。

染景若:
人生的精彩,需要自己去经历,
对外探索世界的魅力,
对内挖掘自己的潜力,
处处好风景,天天好心情~[太阳]

倪琦根:
别人的过错,知道就行,不必斤斤计较;别人的隐私,心知就好,不必强行揭穿;别人的事情,明白就好,不必横加干涉。谁活着,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遭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辛酸苦辣,甚至一度跌至谷底而无法自拔。苦和甜,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了,才能真正品尝出来,也才能真正感受出来。

柳建平:
最近央视和人民日报对刀郎的《罗刹海市》进行了评价,认为其歌词音乐和表现力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表现力,深刻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央视的评价更是肯定了刀郎的才华,刀郎歌词写的太绝了:似刀,能宰羊;似箭,能射鹰;似斧,能劈峰;似锯,能伐松!诚然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积累,能够做一些事,让自己心里愉悦,可能是最关键的.其实很简单,如果把我们认为复仇的成份去掉,去欣赏整张专辑.你会发现每首歌都很有意境,很用心,是呕心沥血的创作.然后在想一个逻辑:一个十年就想着报仇的人,会有这么平和的心静去创作么?一个人的眼见和格局会主导人一生的精神结构,好奇心会比雄心走的更远.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而是德行具足后的,虚心,包容,格局和自信。

沈张:
心宽似海,百福皆来;世事看淡,内心安然;不急不燥,遇事一笑;健康快乐,最为重要。早上好 [太阳][咖啡][玫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❷❷ 因为是你,所有的抗争和执着都有了意义,名为孤寂的鲨鱼终于被放回了海底。❷❻ 当樱花散落的瞬间,我们在陪对方看海。
  • #姐弟恋是什么体验#①蛹士烂网都赢球了且蛹士喜提客场首胜②欧文复出③克莱41分10记三分找到状态④西蒙斯22+8+5 13中11找到状态⑤以渡边雄太为首的篮网角
  • ▪️利西昌斯克地区,比洛戈里夫卡附近的战斗仍在继续。 ▪️利西昌斯克地区,比洛戈里夫卡附近的战斗仍在继续。
  • 【注释】韩信拜将: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常用来指有才能的人不会被埋没。”— 顾玉才 中国国家文物局作为和出版并行的人类文明的保存者之一,博物馆以实物记录了时光的流逝
  • #王俊凯心动二十三帧##九夏燃梦旅,俊凯耀影歌#一个人的灵魂之堕落,莫过于把自己尽量变成为宇宙的赘瘤。冬日里的“海滨仲夏夜”厦门再次入秋失败,重新回到夏末,白天
  • 你给他看亲子鉴定的结果,更生气了,他觉得你不守妇道,和别人鬼混,“别想把这个野种赖到刘家!不接受批评~禁止白嫖,看完请评论,和谐互联网,快乐你我他你扑在丈夫床头
  • 每当给大家聊租房/买房的【降低噪音】建议时候,总有杠精跳出来说:“你说的都不现实!选房子的时候,一定要365°无死角观察: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周围,【活人密度】有多
  • 同样,命比纸薄这个词汇又从来都不会发生在摩羯座身上,恰恰相反,不管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心,都是足够的坚强与无所畏惧。同样,命比纸薄这个词汇又从来都不会发生在摩羯座
  • 今日小雪,“小雪气寒而将雪矣……”人都说,花开最美;而我说,下雪成为有冬天的城市一个重要标准,雪花也动人!  她别过脸,小声嘀咕:“这刘海是真的倒胃口”“跟命
  • 当这一幕被她自己儿子看到以后,因果报应实际上就来了,不需要动什么手的!当这一幕被她自己儿子看到以后,因果报应实际上就来了,不需要动什么手的!
  • 7、你是我绕过人间山河,才遇到的人间烟火。6、从前的时候,没有胭脂,女儿的脸只为情郎红。
  • 我们日行一善,并不是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地去做好事,而是带着善心,给需帮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每日一善[超话]# [送花花]#阳光信用# [送花花]#每日一
  • #网聚公益 爱在吉林# 【平度杨龙庄一村民借给村里4.5万元 讨债路上奔波20年】一边是等钱治病的老伴,一边是要不来的欠款。《探长来访》的反转就在于,最终“探长
  • 中国人研究过西方,而他们的目标是绝不能跟美国一样。与一些人不同的是,我认为中国不会很快展示其军事实力。
  • 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该成为一个母亲抚养女儿的阻碍,丁慧茹年轻的时候追求幸福,不顾女儿的身心健康,潇洒地再婚了,结果后老伴也没能和她白头偕老,只有女儿是她最后的依靠
  • 回调的九大理由中午说了,不再赘述,大家也可以自己去看文章。有个大V说不是主力跑步了,是散户跑步了,他认为明天还要涨。
  • 你那里下雪了嘛快带#小雪# 晒晒初冬照片吧~ 【#健康饮食##药食同源##健康小知识# → [心]】【[微风]】#plog纪念册##今天小雪##冒个泡##小美
  • TFBOYS不能再合体,不能提及彼此,粉丝们只能等2023的到来;二代的敖子逸、姚景元、李天泽……又是多少人的意难平,不过幸好丁程鑫和马嘉祺改变了规则,留下了唯
  • ②月山的我们会在sp场饭,已开二刷通饭:③本来这些都是打算安排到cp29的,但是频繁延期,就改变计划都挪到了更近的sp,和之前的老宣发有差别,还请见谅[泪][泪
  •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微笑着去面对挫折与失败,你就会发现:苦也甜,乐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