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因财务造假成陕西退市第一股,如今西安达尔曼再生有望?】#陕西退市第一股达尔曼迎来接盘方# 曾经头顶诸多A股第一光环的陕西上市公司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0788,简称达尔曼)有望迎来重生。#董事长掏空上市公司#

时间回到2005年3月25日,彼时达尔曼因无法披露年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至今已过去18年,而其被终止上市的原因便是当年震惊全国资本市场的财务造假,尤其是公司董事长许宗林携巨款和家人一起出逃加拿大,在当时引发极大关注。近日,这家陕西退市第一股重整工作传来了新进展,是不是有望“再生”?

1.达尔曼重整方变更龙系国潮“接手”

从A股退市18年的达尔曼,近日更新了公司重整进展。

9月15日晚,R达尔曼1公告称,9月14日,西安中院主持召开达尔曼第五次债权人会议,对变更达尔曼重整计划事项进行表决,表决同意变更达尔曼重整计划事项的债权人21家,占全体债权人人数的95.49%,其所代表的债权额15.12亿元,占债权总额的96.2%。表决通过了变更重整计划。

往前回溯,达尔曼筹划重整已有数年,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2016年7月11日,西安中院裁定受理达尔曼破产重整一案,并在当年11月18日裁定宣告达尔曼重整。2016年12月29日,西安中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重整计划,重整计划执行期限自2016年12月29日起至2017年6月28日。

但在这之后,达尔曼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已七次延长。

按最近一次法院裁定,达尔曼重整计划执行及监督期限延至2023年12月28日。

此外,2019年达尔曼重组方经易集团实控人因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案件,导致达尔曼重组停滞,未能完成重整计划中税务债权、普通债权清偿。

西安中院指出,达尔曼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内,已完成部分重整计划规定义务,清偿了职工债权和小额债权;未能执行完毕重整计划,主要因为重整投资人实际控制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导致无法亲自完成相关工作所致。

相关公告称,深圳市龙系国潮珠宝有限公司(简称“龙系国潮”)愿意作为重组方按照重整计划规定,履行完毕所有应由重组方承担义务,同时享有重组方依据重整计划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完成达尔曼重整——即是本次债权人会议议题:表决变更重整计划中的重组方。

9月22日,达尔曼收到西安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达尔曼公司变更后的重整计划,并终止破产重整程序。这或许预示着,达尔曼迎来重生的机会与曙光。

2.新重组方今年才成立
将注入经营性资产 有对赌承诺

企业重整往往过程漫长,还可能牵扯多方利益,复杂而且充满变数。尤其是像达尔曼这样的公司,重组工作曾因重整方经易集团实控人涉案被“打断”。

资深财税专家、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导师仝铁汉介绍,重整方主要作用包括:解决公司债务问题,保护债权人利益;通过注入新的资金、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等方式达到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减轻债务负担、降低财务风险、改善经营状况目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避免公司破产清算对债权人、员工以及当地经济的不利影响。

作为达尔曼新的重整投资人,龙系国潮是谁?

资料显示,龙系国潮今年成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与达尔曼原有主营业务相关。

针对达尔曼重整,龙系国潮愿意将其完全持有的估值不低于3亿元经营性资产注入达尔曼。经易集团注入达尔曼的经易金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达尔曼归还给经易集团。经易集团将其因重整达尔曼而获得的达尔曼股份的将近8亿股通过法院裁定变更给龙系国潮。

本次重整完成后,达尔曼将以获得的重组资金收购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粤泰盛世公司全部股权。粤泰盛世公司今年成立,净资产价值3亿元,主要经营业务为珠宝玉器、工艺品等。

龙系国潮方面承诺,资产注入完成后,连续三个完整会计年度内该资产产生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5000万元;如果最终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达到上述标准,由重组方在相应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向达尔曼以现金补足。

仝铁汉表示,通常破产重整中引入重组方,可能会迎来再生机会。一般情况下,公司重整后,如果仍无法按照重整计划履行相关债务清偿义务,在征得债权人同意后,经法院批准,可以有一次变更重组方、重整计划的机会。但是,如果变更之后,新的重组计划还是没有完全有效地履行,那么公司将可能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3.董事长掏空上市公司
退市18年经营已停滞

以生产珠宝、玉器为主业的达尔曼,在1996年登陆上交所,成为“珠宝第一股”,后来又涉足精细化工、新型材料、旅游度假服务、现代高科技农业等领域,在资本市场一度风头无两。上市期间,达尔曼曾宣布推出蓝田现代农业基地、珠宝一条街等数个募投资项目。

然而,这一切随着公司财务造假事发烟消云散。尤其是公司董事长许宗林掏空上市公司后,举家移居加拿大成为彼时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媒体报道,经司法机关查实,1996年至2004年7月,许宗林利用职权,指使公司财务人员先后从控股的几家公司,以“货款”往来款名义转往疑犯李晓明控制的深圳、珠海几家公司共计人民币4.83亿元。

2004年底,达尔曼成为A股首只“仙股”,2005年3月25日,因无法披露年报,达尔曼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退市后的达尔曼在2005年6月份登陆三板市场,并在不久后迎来重组机会。在2005年底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戴梦得多位高管进入达尔曼董事会。

在退市以前,达尔曼经营已陷入困境。2004年年报曾披露,“2004年6月公司因涉嫌虚假陈述受到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董事长许宗林不知去向,因众多法律诉讼公司资产已被法院查封,债务巨大,银行账户被冻结,生产经营已经停滞。”

从2005年年报开始,达尔曼对经营状况描述为“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资金严重短缺,法律诉讼众多,正常生产经营已经停滞。”

这种情况持续到2011年,由于生产经营停滞,达尔曼随后几年财报也一度无法披露。

2016年,经西安中院裁定批准,达尔曼开始执行重整计划,但公司本部生产经营仍停滞。2018年,重组方经易集团向达尔曼注入经易金业有限责任公司,达尔曼财报开始产生营收。经易金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黄金交易与投资综合服务商业务,由于资产注入影响,达尔曼在2019年年报曾盈利,2020年-2022年又转入亏损。

4.达尔曼再生待见分晓
恢复上市之路并不容易

退市后的达尔曼,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作为昔日A股“珠宝第一股”、第一家被终止上市的陕股,达尔曼的重整进展,甚至能否重获上市资格,牵动着不少投资者。

仝铁汉说,企业重整能否成功,这些因素缺一不可:首先是具备一定资金实力,一方面要解决公司的历史债务问题,另一方面要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是科学、可行的公司重整发展计划,既要考虑战略、资产、债务、业务、管理等因素,更要保证公司的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者重整后相关各方能否协同,也尤为关键。

“重整中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或财务投资人,如果与原有债权人达成一致,对债务清偿方式、额度、期限等进行明确的约定,妥善处理好相关债务问题,这仅仅是完成了一部分。更关键的是企业发展战略、盈利模式、经营方式、人力资源、生产技术等方面可能要进行重新调整,资源重新配置,充分发挥公司现有优势和资产效益,提高债务人核心竞争力和债权清偿率,从而促进企业重回正规,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仝铁汉表示。

A股运行三十多年来,有200多家公司退市,重新上市仅有长航油运、二重重装、汇绿生态等寥寥数家。

万联证券西安营业部投顾屈放指出,企业要想重新上市首先要消除其终止上市情形(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除外)。目前恢复上市的主要是因财务类强制退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规范类强制退市和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而恢复上市的可能性极低。同时,企业恢复上市还需满足交易所明确规定的相关经营和财务指标,“从这些指标看,达尔曼恢复上市之路仍然较为漫长。”

“退市企业如志在恢复上市,需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经营管理,否则即使勉强上市,又容易陷入业务乏善可陈、经营困难的尴尬局面。”屈放表示,当前市场壳资源已不像前几年那么稀有,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立足证券市场,只有规范经营、长远发展一条路。

陕西退市企业今何在

达尔曼是第一家退市陕股。在这之后,还有4家陕西企业从A股退市,分别是:陕西煤航、精密股份、宝德股份和延安必康。

其中,1996年上市的陕西煤航,2005年因连年亏损从A股退市。退市前夕,陕西煤航年报透露,与银行间纠纷较多,债务负担沉重,丧失融资功能。

精密股份1997年上市,后因历史遗留问题及大股东不规范的运作,造成主要生产线进入停滞状态,2006年退市。

2022年6月退市的宝德股份,曾是陕西第一家创业板公司。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亏损且营收不足1亿元,因而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

延安必康今年7月12日被深交所终止上市。2021年、2022年,*ST必康连续两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因而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以上5家公司从A股退市后都转到了“老三板”,即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证券简称分别为:R达尔曼1、R数码1、精密3、宝德5和必康3。

华商报记者 李程

【18年前因财务造假成陕西退市第一股,如今西安达尔曼再生有望?】#陕西退市第一股达尔曼迎来接盘方# 曾经头顶诸多A股第一光环的陕西上市公司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0788,简称达尔曼)有望迎来重生。#董事长掏空上市公司#

时间回到2005年3月25日,彼时达尔曼因无法披露年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至今已过去18年,而其被终止上市的原因便是当年震惊全国资本市场的财务造假,尤其是公司董事长许宗林携巨款和家人一起出逃加拿大,在当时引发极大关注。近日,这家陕西退市第一股重整工作传来了新进展,是不是有望“再生”?

1.达尔曼重整方变更龙系国潮“接手”

从A股退市18年的达尔曼,近日更新了公司重整进展。

9月15日晚,R达尔曼1公告称,9月14日,西安中院主持召开达尔曼第五次债权人会议,对变更达尔曼重整计划事项进行表决,表决同意变更达尔曼重整计划事项的债权人21家,占全体债权人人数的95.49%,其所代表的债权额15.12亿元,占债权总额的96.2%。表决通过了变更重整计划。

往前回溯,达尔曼筹划重整已有数年,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2016年7月11日,西安中院裁定受理达尔曼破产重整一案,并在当年11月18日裁定宣告达尔曼重整。2016年12月29日,西安中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重整计划,重整计划执行期限自2016年12月29日起至2017年6月28日。

但在这之后,达尔曼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已七次延长。

按最近一次法院裁定,达尔曼重整计划执行及监督期限延至2023年12月28日。

此外,2019年达尔曼重组方经易集团实控人因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案件,导致达尔曼重组停滞,未能完成重整计划中税务债权、普通债权清偿。

西安中院指出,达尔曼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内,已完成部分重整计划规定义务,清偿了职工债权和小额债权;未能执行完毕重整计划,主要因为重整投资人实际控制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导致无法亲自完成相关工作所致。

相关公告称,深圳市龙系国潮珠宝有限公司(简称“龙系国潮”)愿意作为重组方按照重整计划规定,履行完毕所有应由重组方承担义务,同时享有重组方依据重整计划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完成达尔曼重整——即是本次债权人会议议题:表决变更重整计划中的重组方。

9月22日,达尔曼收到西安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达尔曼公司变更后的重整计划,并终止破产重整程序。这或许预示着,达尔曼迎来重生的机会与曙光。

2.新重组方今年才成立
将注入经营性资产 有对赌承诺

企业重整往往过程漫长,还可能牵扯多方利益,复杂而且充满变数。尤其是像达尔曼这样的公司,重组工作曾因重整方经易集团实控人涉案被“打断”。

资深财税专家、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导师仝铁汉介绍,重整方主要作用包括:解决公司债务问题,保护债权人利益;通过注入新的资金、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等方式达到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减轻债务负担、降低财务风险、改善经营状况目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避免公司破产清算对债权人、员工以及当地经济的不利影响。

作为达尔曼新的重整投资人,龙系国潮是谁?

资料显示,龙系国潮今年成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与达尔曼原有主营业务相关。

针对达尔曼重整,龙系国潮愿意将其完全持有的估值不低于3亿元经营性资产注入达尔曼。经易集团注入达尔曼的经易金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达尔曼归还给经易集团。经易集团将其因重整达尔曼而获得的达尔曼股份的将近8亿股通过法院裁定变更给龙系国潮。

本次重整完成后,达尔曼将以获得的重组资金收购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粤泰盛世公司全部股权。粤泰盛世公司今年成立,净资产价值3亿元,主要经营业务为珠宝玉器、工艺品等。

龙系国潮方面承诺,资产注入完成后,连续三个完整会计年度内该资产产生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5000万元;如果最终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达到上述标准,由重组方在相应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向达尔曼以现金补足。

仝铁汉表示,通常破产重整中引入重组方,可能会迎来再生机会。一般情况下,公司重整后,如果仍无法按照重整计划履行相关债务清偿义务,在征得债权人同意后,经法院批准,可以有一次变更重组方、重整计划的机会。但是,如果变更之后,新的重组计划还是没有完全有效地履行,那么公司将可能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3.董事长掏空上市公司
退市18年经营已停滞

以生产珠宝、玉器为主业的达尔曼,在1996年登陆上交所,成为“珠宝第一股”,后来又涉足精细化工、新型材料、旅游度假服务、现代高科技农业等领域,在资本市场一度风头无两。上市期间,达尔曼曾宣布推出蓝田现代农业基地、珠宝一条街等数个募投资项目。

然而,这一切随着公司财务造假事发烟消云散。尤其是公司董事长许宗林掏空上市公司后,举家移居加拿大成为彼时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媒体报道,经司法机关查实,1996年至2004年7月,许宗林利用职权,指使公司财务人员先后从控股的几家公司,以“货款”往来款名义转往疑犯李晓明控制的深圳、珠海几家公司共计人民币4.83亿元。

2004年底,达尔曼成为A股首只“仙股”,2005年3月25日,因无法披露年报,达尔曼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退市后的达尔曼在2005年6月份登陆三板市场,并在不久后迎来重组机会。在2005年底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戴梦得多位高管进入达尔曼董事会。

在退市以前,达尔曼经营已陷入困境。2004年年报曾披露,“2004年6月公司因涉嫌虚假陈述受到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董事长许宗林不知去向,因众多法律诉讼公司资产已被法院查封,债务巨大,银行账户被冻结,生产经营已经停滞。”

从2005年年报开始,达尔曼对经营状况描述为“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资金严重短缺,法律诉讼众多,正常生产经营已经停滞。”

这种情况持续到2011年,由于生产经营停滞,达尔曼随后几年财报也一度无法披露。

2016年,经西安中院裁定批准,达尔曼开始执行重整计划,但公司本部生产经营仍停滞。2018年,重组方经易集团向达尔曼注入经易金业有限责任公司,达尔曼财报开始产生营收。经易金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黄金交易与投资综合服务商业务,由于资产注入影响,达尔曼在2019年年报曾盈利,2020年-2022年又转入亏损。

4.达尔曼再生待见分晓
恢复上市之路并不容易

退市后的达尔曼,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作为昔日A股“珠宝第一股”、第一家被终止上市的陕股,达尔曼的重整进展,甚至能否重获上市资格,牵动着不少投资者。

仝铁汉说,企业重整能否成功,这些因素缺一不可:首先是具备一定资金实力,一方面要解决公司的历史债务问题,另一方面要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是科学、可行的公司重整发展计划,既要考虑战略、资产、债务、业务、管理等因素,更要保证公司的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者重整后相关各方能否协同,也尤为关键。

“重整中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或财务投资人,如果与原有债权人达成一致,对债务清偿方式、额度、期限等进行明确的约定,妥善处理好相关债务问题,这仅仅是完成了一部分。更关键的是企业发展战略、盈利模式、经营方式、人力资源、生产技术等方面可能要进行重新调整,资源重新配置,充分发挥公司现有优势和资产效益,提高债务人核心竞争力和债权清偿率,从而促进企业重回正规,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仝铁汉表示。

A股运行三十多年来,有200多家公司退市,重新上市仅有长航油运、二重重装、汇绿生态等寥寥数家。

万联证券西安营业部投顾屈放指出,企业要想重新上市首先要消除其终止上市情形(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除外)。目前恢复上市的主要是因财务类强制退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规范类强制退市和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而恢复上市的可能性极低。同时,企业恢复上市还需满足交易所明确规定的相关经营和财务指标,“从这些指标看,达尔曼恢复上市之路仍然较为漫长。”

“退市企业如志在恢复上市,需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经营管理,否则即使勉强上市,又容易陷入业务乏善可陈、经营困难的尴尬局面。”屈放表示,当前市场壳资源已不像前几年那么稀有,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立足证券市场,只有规范经营、长远发展一条路。

陕西退市企业今何在

达尔曼是第一家退市陕股。在这之后,还有4家陕西企业从A股退市,分别是:陕西煤航、精密股份、宝德股份和延安必康。

其中,1996年上市的陕西煤航,2005年因连年亏损从A股退市。退市前夕,陕西煤航年报透露,与银行间纠纷较多,债务负担沉重,丧失融资功能。

精密股份1997年上市,后因历史遗留问题及大股东不规范的运作,造成主要生产线进入停滞状态,2006年退市。

2022年6月退市的宝德股份,曾是陕西第一家创业板公司。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亏损且营收不足1亿元,因而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

延安必康今年7月12日被深交所终止上市。2021年、2022年,*ST必康连续两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因而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以上5家公司从A股退市后都转到了“老三板”,即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证券简称分别为:R达尔曼1、R数码1、精密3、宝德5和必康3。

华商报记者 李程

【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智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教育开放战略与机制研究》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9月16日,“‘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研讨会暨《“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教育开放战略与机制研究》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楼演讲厅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和广西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水平推进教育领域的开放与合作。

会议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教育开放战略与机制研究》新书。该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优化教育开放战略与机制,提出我国教育发展政策调整建议。图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和全球教育治理新模式建设,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对图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文化教育的交流是基础,同时教育也具有长久性、未来性。过去比较教育研究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比较少,图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个空白。未来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做出教育应有的贡献。

多位专家学者对图书出版表示祝贺,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通过高水平教育合作促进教育发展的议题。

作者:韩晓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韦德正式签约骑士!!!
  • 身份证将迎大变革 身份验证走进物联网时代
  • 迪拜将建火星城区:沙漠中屹立着数个穹顶 项目造价1.36亿美元
  • 王思聪批中国导演不专业:一部戏拍很多年
  • 中国将建国家公园
  • 刘涛现身市场买菜身后的男人居然不是王珂 刘涛老公破产
  • 逆袭!中国造马桶盖在欧美被疯抢,我们终将走向世界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草案(2016年-2030年)
  • 日本准航母“出云”号出事 舰上11人集体中毒!
  • 全球竞争力排名 香港第6中国大陆27
  • 第46人到案!“百名红通人员”徐雪伟回国投案自首
  •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钟扬教授不幸车祸去世,他倒在了为人类寻觅种子的路上!
  • 李晨范冰冰见家长了,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 父女考入同校同专业 男友跟父亲同一宿舍......
  • 小米校招风波道歉能否平众怒 对涉事员工通报批评
  • 从南北“稻香村”之争讲申请注册商标的法定程序
  • 早报 | 又一韩国品牌撤出中国,易买得退出中国;乐视金融30亿并入乐视致新
  • 奥巴马1年赚4亿
  • 听说瑞士售卖山区空气,我能说的只有羡慕
  • 加班10天给10万!员工竟然表示:我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