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新闻##魅力静海# 【央媒聚焦丨天津静海:“95后”社区“管家”为民服务初心不改】

近日,《人民日报》、人民网对我区团泊镇雍景豪庭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兼团支部副书记陈晓博进行了宣传报道,表扬他以社区为家、与居民相伴,全情投入、无私奉献的优秀事迹,引发了强烈反响。

陈晓博是天津市静海区团泊镇雍景豪庭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兼团支部副书记。他始终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当成自己的家人,用无私奉献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爱戴。作为青年党员,他甘于投身社区工作,勇于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讲原则、有担当、重情义,是社区群众的“贴心人”。曾荣获天津青年五四奖章、天津向上向善好青年、敬业奉献“天津好人”、“静海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巡堤护堤 他在雨水泥泞中筑起生命防线

2023年的夏天,天津之险,惊心动魄。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作为主要的行洪河道,大清河告急!大清河所在地静海告急!

8月1日凌晨2点,东淀蓄滞洪区正式启用。8月3日中午12点,赶在预测的洪水到来之前,静海蓄滞洪区群众转移工作全部完成。

保卫家乡,保卫人民,刻不容缓。

“我年轻,体力好,我先上!我是党员,必须上!”8月5日夜里,收到团泊镇面向全镇工作人员发出的抗洪救灾通知后,26岁的陈晓博第一个举手报了名。随后,他吻别怀孕的妻子,毅然加入到守护大清河的队伍中。

穿上救生衣,带上强光手电筒,凌晨4点,陈晓博在大清河静海区独流镇七堡村开始了第一次巡堤工作。降雨后的大堤变得泥泞不堪,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堤岸上,仔细查看脚下有没有渗漏点,寻找着积水的反射。从6号界碑到9号界碑,虽然只有3公里,但是每巡查一次,陈晓博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夜里巡堤,面对阵阵来袭的困意和倦意,他努力瞪大双眼,一边用木棍拨着杂草,一边用手电筒来回照射,不放过任何一点点可疑之处;白天巡堤,面对阳光的暴晒和蚊虫的叮咬,满身红包的他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决不后退半步,“抗洪抢险,堤防是最前线、生命线。我的身后是静海的百姓和他们的家园,我们是守护他们的最后防线。”陈晓博说。

那些天,灯火通明,犹如白昼的大清河南北堤岸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人民子弟兵和党员干部共同在雨水泥泞中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成千上万个陈晓博一样的大堤守护者,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为民解忧 他搭起社区与群众“连心桥”

2020年7月,通过层层选拔,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陈晓博成为天津市静海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报到第一天,23岁的他让社区主任犯了嘀咕:“这么年轻的大男孩,能做好社区工作者这份既琐碎又繁杂的工作吗?”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年轻的陈晓博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他用最短的时间,走遍了自己所负责的5个小区的每个角落。955户居民、2612人、独居老人21户……经过梳理,这些数字都被记在了工作小本上。然而他知道,接下来自己要做的,是把这些数字背后的每一个人都记在心上。

正当陈晓博打算撸起袖子大干之时,第一个“考验”随即而来。原来,他所在的社区业主占用楼道、占用绿地等现象时间已久,导致社区环境脏乱差,“你占我就占”的思想在部分社区居民心中根深蒂固。面对难题,他没有推脱,暗下决心,必须改变。于是,他连续入户走访2个月,白天没人就晚上去,逐一了解业主情况,带头上门清理杂物。渐渐地,上访信变成了感谢信,社区的“问题群”也变成了“服务群”。

把百姓记在心上就要俯下身子,在开展更加深入走访调研的同时,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地点绝不是办公室,而是居民的家中,社区的各个角落,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只有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倾听诉求意见,才能真真切切地看到群众的困难,更深地体会到群众的情感,了解群众需求。”陈晓博说。

房屋漏水、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再小的事,只要找到陈晓博,他都会耐心、细心地去解决。针对社区“一老一小”人群,他制作“便民服务卡”,开设“智能手机课堂”,开办“暑托班”,用实实在在的服务方便了社区的老老少少。入职3年来,陈晓博累计问访群众近6000人次,送医送药送服务800余人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10余件,调节群众矛盾135人次。

在他的努力下,一座社区与群众的“连心桥”搭建起来。

党建引领 他创新基层治理解决社区发展难题

参加工作的这几年,陈晓博一直在思考:社区是个大家庭,除了他这个“大管家”,怎样才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鼓励大家行动起来,参与社区治理?

“党建引领直接决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是凝聚人心、推动基层治理进步的强大引擎。对,我们也可以通过党建引领整合社区资源,做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陈晓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了答案。

140人是陈晓博所在社区的党员数。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把这些党员的力量集结起来。

张大爷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但几乎从不参加社区活动。有一次,张大爷的老伴在遛弯后走失,情急之下他把电话打给了陈晓博。陈晓博立即联系物业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大家挨个楼门寻找。那天晚上,陈晓博拿着老人的照片见人就问,打了无数的电话,跑了不知多少层楼,最后终于在社区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老人。看到张大爷抱住瑟瑟发抖的老伴时,陈晓博也激动地热泪盈眶。那一刻,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区工作者”这份工作的意义;那一刻,张大爷的心也被彻底“俘获”了。从那天开始,老人成为了社区党员里的积极分子。

面对大多数党员对社区工作不是十分“上心”的难题,在不断摸索中,陈晓博总结出“三个转变”的工作法,即把“坐等群众上门”转变为“主动入户谈心”,社区服务从“你派单”转变为“我点单”,治理从“听我讲”转变为“大家聊”。

很快,140名党员的心聚拢在一起。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的人气更是凝聚起来——越来越多的居民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

现在的陈晓博,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在他的心里,一张以党建引领带动社会资源引入,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破解社区发展问题的大网正在逐渐清晰,“要做的事,真的太多,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陈晓博说,我们年轻人想法多,更要勇于开展脚踏实地的实践。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份勇于实践的背后,是一位“95后”社区“管家”对待工作的认真与执著,更是他一直未曾改变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汉服[超话]# [心]#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
上一條被夾了,只能重發了[泪][泪][泪][泪][泪][泪]PDF在留言

【結緣說.....2023年《汉服入门穿搭与时尚手册》發布了】

大家好,三年不见。我想写下一些回忆:

从最开始古墓仙女诞生,带动大家一起走向汉服日常与时尚,一晃眼已经7年。维持着“考据与美丽是不冲突的”理念,每年我们都会发布一版手册,而这一次迟到了三年。

23版从9月8日开始做起,到发布只有六周的时间。以往的版本,我和梅姐会提前半年开始准备,抽空一点点做,做的时候只需要回顾一年内大家的作品,补充我们想要追加的内容,便足够了。

穿搭手册的上一版,是在20年的9月发布的,适用于21年。22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也准备过一个版本,但是忘记是什么原因,最终并未能发布。

这两年,其实我们挺咸鱼的,梅姐忙于工作、起点,我忙于活动、写书、游戏。有一段时间,我们觉得或许穿搭手册完成了他的任务,可以不用再更新下去了。有越来越多的博主出来做汉服的科普,汉服的接受度也变大了很多。

决定再做起来的原因,是今年一档停掉的综艺。我看到了它的招商手册,手册中试图以“传统死板的汉服,与时尚的改良汉服”的对立点做卖点。但是时尚的改良汉服,配图的却是西式时装。

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或许我们的任务没有结束。圈外还有很多人,要吃着汉服的饭,却连汉服行业这么多年的努力都不知道。他们不知道汉服这些年,已经有很多的时尚化作品了。这些作品保证形制、却能完美融入当今的生活。后来在抖音上,我看到很多的博主宣传汉服,却有的是马褂、有的是APEC会议后才出现的唐装。在巨大的关注与流量面前,汉服之所以为汉服的规则,都不存了。

于是我和梅姐、小谢说,我想为今年的穿搭手册改变名字。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无数喜爱并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人们,都曾前赴后继的,为这个运动创造过什么样的可能性与闪烁微光的未来。

在以往的穿搭手册里,我会执着的,要梅姐在末尾加入时尚化汉服的页面。从18年的两页,到19年的四页,再到20年的五页。我执着的想告诉大家,汉服是活着的,他还有无限和可能。他是独立于西方服饰体系,筑于东方的巨大花园,我们等待着百年未到的黎明,期待着他的再度繁荣、引导世界,也期待着未来属于汉服的时妆周。

所以这一次,我们讨论后,决定把日常便装与礼仪服饰分开,切割男女分页,将时尚扩大到整个手册的一半。名字也从原来的《汉服入门穿搭手册》,改名为《汉服入门穿搭与时尚手册》

于是从9月8日开始,我重新构建穿搭手册的大纲。在22年版本的基础上,一点点打破、重建。构建好以后,准备填充图片时才发现,一年内的传统作品压根不足以支撑新版穿搭手册的更新。我们只能把收录上限改到上一次发布的20年9月。

这一次,我们要面对3年内大家的作品。而这3年也恰是平台更迭的时候,曾经合作的朋友们去往了不同的平台,多个平台之间的内容也有差异。所以我们的任务,就从以前1年查看1个平台,瞬间变成了3年内3个平台。等传统的做完,却又发现时尚的内容不够。我们只能再把时尚的上限调整为无上限,只要是满足收录条件的,不管多少年前的都收录进来,自然工作量再一次暴增。而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消化。

一点一点的查询大家的过去、现在,就像一瞬间要补全大家彼此错失的三年。海量的信息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最难的时候,我因为心脏不舒服还去医院挂了号,梅姐看到最初的内容时,压力大到吐了出来。小谢因为亚运会变得忙碌无比,只能牺牲掉所有的时间来打配合,背着沉重的电脑在公司和家里来回。协助的朋友们被逼迫到快要发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文档因为超过2个G,线上不再支持办公,一天没睡的我只能下载下来进行压缩,压缩一次一个小时,但我压坏了一次,只能再重压,我得压缩完以后上传云端,梅姐和小谢才能接着做,但是我就在压缩的过程中,昏了过去。醒来以后第一时间查看,发现还好压缩完成后,它自己把自己上传了,才没耽误进度。我想这可能是我们错失了大家三年,终要补上的债务。

让我们欣喜的是,在申请授权时,我们以为这么久了,大家应该不怎么知道我们了,只能抱着试试的心态去敲大家,但大家热情的回复、知道手册要更新时的激动,给到我们极大的能量。

时尚页中,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汉服只要坚持形制、可以变化各种样子。他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风格,开创各种各样的流派。所以为了能让看手册的人知道,时尚化的汉服,为什么能叫汉服,我们便需要每件衣服的平铺。但这些衣服年代有的太过古早,早就不知道去哪了,很多都需要从仓库里翻出来,熨烫、平铺、拍摄。这样麻烦大家实在不好意思,但我们也只能厚着脸皮一遍遍的询问、拜托。再然后便是不停的采访设计师的理念、为他们切分好风格,因为好的设计,应该被时代记住,而不是被其淹没。这可能是汉服运动以来唯一一次,商家、来料朋友集体被弄得补拍平铺、设计师被逼的不停回忆记不住的过往的情况。而我在收到平铺后,要一张张抠图、后期出来,3天之内抠到400张图的记录,我应该能炫耀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一次,129页的内容涨到了258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大家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有许多曾经被时光蒙尘、或生不逢时的作品,他们就像一颗颗珍珠,被掩盖在时光的沙海里。我们的工作,就像在大海里打捞这些珍珠,洗去他们的灰尘,摆在盘上,再次呈在大家面前。于是这一版有了他独有的名字——《沧海拾珠》。

在每页时尚页上,我们写下了对这个赛道的分析、期望。希望你们能通过这一新版的手册,看到汉服蓬勃的生命,与无数汉服人曾经的努力。

本次改动
全部朝代按照男、女两份进行拆离
全部朝代按照三层↓、四层↑进行拆离
全部三层↓的部分追加时尚款案例
全部衫袄页面按照领型进行拆页
全部裈袴页面按照男女进行拆页
追加所有男性部分的层次树
追加所有时代男、女的穿搭演示。
细化所有裙种页面
公开大量古墓仙女在16到21期间个人实验、与个人合作(山西☆彩韵)、与商家合作(福鹿记、窗台紫竹、行之堂、重回汉唐、云绣楼、瞳莞)、与团队(古墓仙女团队、扬眉剑舞团队)合作实验的图。
拆分唐羽袖、南北朝半袖页面;
拆分襕衫、深衣等宋明合一的页面。

战国、汉
合并直裾式长襦、曲裾式长襦为长襦页
合并没有找到实验图的页面


新增晋式时间流变概念
新增晋代木屐木屧页
新增晋代工艺页
新增晋式两档(内衣)、两档(外套)、衫、帔子页
新增襦的装饰区页
扩充调整晋式褶衣页为褶、大褶、裙褶与袴褶页
调整晋式裈与袴页
合并东汉式半袖裙襦页到晋式中
合并厌腰与外出页
拆分合并襦页为垂胡袖襦、直袖襦、大袖襦、襦(外套用)页
追加男子单衣页内容介绍

唐:
新增女子交窬裙(襻带式)、交窬裙(裙衬裙)、交窬裙(腰裙)、法门寺褶裙、鱼鳞花纹与晕色、帔子(披帛)页
追加关于大袖裙襦、羽袖等衣物的相关介绍
追加女子背子不同领型文物介绍
合并女子披袄披衫领型页
追加男性正仓院汗衫、裈、袴、襕袍等文物种类及实验图
追加男性半臂单穿的文物图
拆分唐代男性长袖袄子页为长袖页。
改男子基本穿搭层次页为男子穿搭演示页
改袴褶服页为“衫/褶的消失”页
追加男性公服、女性大袖连裳礼服页

宋:
新增宋代领抹页
新增宋代女性两片裙的穿着方法页
新增宋代男性貉袖、男性背心、男性抱腹页
新增道服、保暖衣页
新增衬袍、衬背子页
追加宋代女子交窬裙(仅围合)的时间流变概念
追加宋代衫袄部分护领差异
追加宋代男性裈、袴页品类文物
追加宋代女子貉袖页文物图像与照片
追加宋代女子圆领袍衫页文物类目与介绍
调整北宋到南宋变化页:删除大袖衣变化、追加背心变化。
调整褙子与衫袄的差异页:删除文物平铺,改为图像
调整大袖衣和霞帔、横帔页

明:
新增明代女子貉袖、女子方领衫袄、女子长背子页
新增明代男圆领袍的种类
追加明代男性贴里、褡护的时间流变概念
追加明代男性马面裙页的科普介绍
调整明代男性直身直裰、道袍道服页为道袍直裰、直身道服页
合并明代女子圆领鞠衣页面
拆分明代曳撒、贴里页

#静海新闻# 【央媒聚焦丨天津市静海区“95后”社区“管家”为民服务初心不改】

陈晓博是天津市静海区团泊镇雍景豪庭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兼团支部副书记。他始终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当成自己的家人,用无私奉献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爱戴。作为青年党员,他甘于投身社区工作,勇于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讲原则、有担当、重情义,是社区群众的“贴心人”。曾荣获天津青年五四奖章、天津向上向善好青年、敬业奉献“天津好人”、“静海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巡堤护堤 他在雨水泥泞中筑起生命防线

2023年的夏天,天津之险,惊心动魄。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作为主要的行洪河道,大清河告急!大清河所在地静海告急!

8月1日凌晨2点,东淀蓄滞洪区正式启用。8月3日中午12点,赶在预测的洪水到来之前,静海蓄滞洪区群众转移工作全部完成。

保卫家乡,保卫人民,刻不容缓。

“我年轻,体力好,我先上!我是党员,必须上!”8月5日夜里,收到团泊镇面向全镇工作人员发出的抗洪救灾通知后,26岁的陈晓博第一个举手报了名。随后,他吻别怀孕的妻子,毅然加入到守护大清河的队伍中。

穿上救生衣,带上强光手电筒,凌晨4点,陈晓博在大清河静海区独流镇七堡村开始了第一次巡堤工作。降雨后的大堤变得泥泞不堪,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堤岸上,仔细查看脚下有没有渗漏点,寻找着积水的反射。从6号界碑到9号界碑,虽然只有3公里,但是每巡查一次,陈晓博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夜里巡堤,面对阵阵来袭的困意和倦意,他努力瞪大双眼,一边用木棍拨着杂草,一边用手电筒来回照射,不放过任何一点点可疑之处;白天巡堤,面对阳光的暴晒和蚊虫的叮咬,满身红包的他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决不后退半步,“抗洪抢险,堤防是最前线、生命线。我的身后是静海的百姓和他们的家园,我们是守护他们的最后防线。”陈晓博说。

那些天,灯火通明,犹如白昼的大清河南北堤岸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人民子弟兵和党员干部共同在雨水泥泞中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成千上万个陈晓博一样的大堤守护者,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为民解忧 他搭起社区与群众“连心桥”

2020年7月,通过层层选拔,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陈晓博成为天津市静海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报到第一天,23岁的他让社区主任犯了嘀咕:“这么年轻的大男孩,能做好社区工作者这份既琐碎又繁杂的工作吗?”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年轻的陈晓博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他用最短的时间,走遍了自己所负责的5个小区的每个角落。955户居民、2612人、独居老人21户……经过梳理,这些数字都被记在了工作小本上。然而他知道,接下来自己要做的,是把这些数字背后的每一个人都记在心上。

正当陈晓博打算撸起袖子大干之时,第一个“考验”随即而来。原来,他所在的社区业主占用楼道、占用绿地等现象时间已久,导致社区环境脏乱差,“你占我就占”的思想在部分社区居民心中根深蒂固。面对难题,他没有推脱,暗下决心,必须改变。于是,他连续入户走访2个月,白天没人就晚上去,逐一了解业主情况,带头上门清理杂物。渐渐地,上访信变成了感谢信,社区的“问题群”也变成了“服务群”。

把百姓记在心上就要俯下身子,在开展更加深入走访调研的同时,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地点绝不是办公室,而是居民的家中,社区的各个角落,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只有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倾听诉求意见,才能真真切切地看到群众的困难,更深地体会到群众的情感,了解群众需求。”陈晓博说。

房屋漏水、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再小的事,只要找到陈晓博,他都会耐心、细心地去解决。针对社区“一老一小”人群,他制作“便民服务卡”,开设“智能手机课堂”,开办“暑托班”,用实实在在的服务方便了社区的老老少少。入职3年来,陈晓博累计问访群众近6000人次,送医送药送服务800余人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10余件,调节群众矛盾135人次。

在他的努力下,一座社区与群众的“连心桥”搭建起来。

党建引领 他创新基层治理解决社区发展难题

参加工作的这几年,陈晓博一直在思考:社区是个大家庭,除了他这个“大管家”,怎样才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鼓励大家行动起来,参与社区治理?

“党建引领直接决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是凝聚人心、推动基层治理进步的强大引擎。对,我们也可以通过党建引领整合社区资源,做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陈晓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了答案。

140人是陈晓博所在社区的党员数。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把这些党员的力量集结起来。

张大爷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但几乎从不参加社区活动。有一次,张大爷的老伴在遛弯后走失,情急之下他把电话打给了陈晓博。陈晓博立即联系物业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大家挨个楼门寻找。那天晚上,陈晓博拿着老人的照片见人就问,打了无数的电话,跑了不知多少层楼,最后终于在社区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老人。看到张大爷抱住瑟瑟发抖的老伴时,陈晓博也激动地热泪盈眶。那一刻,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区工作者”这份工作的意义;那一刻,张大爷的心也被彻底“俘获”了。从那天开始,老人成为了社区党员里的积极分子。

面对大多数党员对社区工作不是十分“上心”的难题,在不断摸索中,陈晓博总结出“三个转变”的工作法,即把“坐等群众上门”转变为“主动入户谈心”,社区服务从“你派单”转变为“我点单”,治理从“听我讲”转变为“大家聊”。

很快,140名党员的心聚拢在一起。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的人气更是凝聚起来——越来越多的居民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

现在的陈晓博,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在他的心里,一张以党建引领带动社会资源引入,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破解社区发展问题的大网正在逐渐清晰,“要做的事,真的太多,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陈晓博说,我们年轻人想法多,更要勇于开展脚踏实地的实践。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份勇于实践的背后,是一位“95后”社区“管家”对待工作的认真与执著,更是他一直未曾改变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平时我最爱的凉菜也会用到它!真的是健康美味都翻倍!
  •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
  • 过了收费站,怀着紧张心情进入榆林,防疫人员在,看眉眼,是个精干的姑娘,看陕西一码通,绿码,核酸,外地入榆林,做个落地核酸,OK,走吧。凌晨3:50到了河曲县高速
  • #刘宇宁卿卿日常主题曲# #纪梵希美妆大使刘宇宁# #摩登兄弟[超话]#এ᭄ ℒℴѵℯ┉┉┉刘宇宁很高兴在这漫长的年岁, 邂逅一段阳光都温柔呵护的时光, 遇见
  • 以前总觉得,爱一个人可以付出我的一切来包容她的一切,不管她什么脾气,我都可以去适应,自己觉得做的多好多好,其实就是廉价,自我贬低罢了,觉得我只要付出的多,之间的
  • #夜读# #微小说# 【一身西装】他在县城上学,成绩很好。父亲去监狱看他,穿着极不合身的西装,他问父亲西装哪来的,父亲在窗外看着他傻笑道:“怕给你丢人,借的。
  • 凤凰湖音乐夜市·“十一”国庆专场活动盛大开幕10月1日晚,凤凰湖音乐夜市·“十一”国庆专场活动在风景优美的凤凰湖景区铁人三项广场盛大开幕,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载
  • [猪头][并不简单][小红花]他想和你分手是有哪些表现?[心]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 季卡~~[心]98 爱奇艺会员年卡~~[心]优酷视频会员年卡~~[心]123
  • 摩羯的精力充沛、实力很强,什么工作都能快速上手,但他不会让自己太忙,虽说是个工作狂,但他也需要给自己留出一定时间充电和休息,两职应该是他的最佳状态了,但若报酬多
  • 对模拟火星生存实验的参与者而言,在火山坡上的密封舱里生活一年后,他们十分渴望阳光、空气和可口食物。对模拟火星生存实验的参与者而言,在火山坡上的密封舱里生活一年后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7⃣️:杀死一只知更鸟:9~99rmb又复古又精致,戴上优雅感十足,名媛淑女就是你~8⃣️:爱lily吧:15~168这家走韩范儿时尚风,快速捕捉到当季流行款式
  • 当初是因为《小王子》这部电影相识的,游游说,我是她的小玫瑰呀!最最最开心的事,就是遇见了游游!
  • 明明现在的我还没有像高一一样,坚定目标向前冲,这段时间,好奇怪,看到成绩比我好的,没我好的,他们在嬉笑玩耍,我却觉得吵闹,这种感觉是属于高一,高一才有的执着,高
  • 要不我把徐良喜找来,到时你还掉得大些…”他的声音又大又粗,口气又急又狠,惹得楼道边服务台的小伙伴们齐刷刷站起来,歪着小脑袋齐刷刷地朝我这边看过来,睁着吃惊不小的
  • [好喜欢][ok][心]#双11来了#双十一红包来了,最大红包22888,[酷][酷] 预售 必购清单 淘宝红包 口令 入口 每个人都会犯错,你若深爱一个人,无
  • 我想吃韭菜,豆角没有单卖的,小区卖菜60元起,群里一次只能接三十份,排到后面菜还不全,皇冠梨十元一斤,没封城之前四元,算是水果里最便宜的,现在梨,苹果,丑桔统统
  • 请牢记,虽然您所在区域已喜提“解封”但是您接触的任何人都可能存在涉疫风险,必须要有防范意识,尤其是公共场合,包括与同事和家人相处。而作为鲁医生的家人,既然要赔礼
  • 迪马济奥:我知道皇家马德里主教练安切洛蒂非常喜欢赖斯,所以他很适合皇马。迪马济奥:我知道皇家马德里主教练安切洛蒂非常喜欢赖斯,所以他很适合皇马。
  • 实际上,今年1月时就有巴西媒体指出,曼城正关注弗兰卡,这位18岁的中场本赛季为弗拉门戈出场24次,贡献8球3助攻。 #领航计划##宇宙科普# 发布时间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