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会跟你想的一样。

踏入人群无所适从的是我,永远不爱出风头的是我,不爱迎合讨好、说不出满口漂亮话的是我,想戴一头盔骑着大摩托满城市疯逛的是我。

会和陌生的猫猫打招呼,会有一堆奇奇怪怪的说出来会被打死的想法。

会有自己想走的路,会有自暴自弃扛不下去,会有自我怀疑不知所措。

不自信的,妄自菲薄的,胆小怯懦的,恨不得把自己装进自己给自己编织好的大袋子里和谁都没有交流的,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的,淡漠的,自私的,理智过了头的,每天都想要顶着太阳逆着光走的,想要好好生活的......

这些都是我。

如果你非要只用一个词来刻画我,那我绝对不答应。

你所见,非我。

一般而言,关于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大约经历五个阶段;或说,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大约有五种情况。

如下:第一、我是我,世界是世界。这个阶段的人,体会到有一个我,有一个世界。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各自真实的,完全不同!

世界养育我,我改造世界;我是能认识,世界是所认识,我们分别是主体和客体。这是心物二元的阶段,有能有所的阶段,是凡夫的世界。

第二、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这个阶段的人,由经观察思考,体会到:原来我和世界不是二,是一,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

这个阶段的人,常常要么落入极端的唯物主义,要么落入极端的唯心主义。即:他们要么认为,世界全是心,物质只是个假象;要么认为,世界全是物质,心只是个假象。这是心物一元阶段,唯能唯所阶段,是未入地菩萨阶段。以上的认识者,以为我与世界是真实的、是实有的。他对我及世界的认识,还处在属“真”、属“有”的阶段。

第三、非我非世界。这个阶段的人体会到:并没有一个有独立自体的我,也没有一个有独立自体的世界。世界与我,各无自相;缘起而生,依他而有;假名而称,都不真实!离心无物,离物无心,心与物二不可捉,犹如水月;所见世界及与自我,如水中月影。

这个阶段,我并不是我,世界并不是世界。是非心非色阶段,心物俱非阶段,是八地以上菩萨的世界。以上认识者,以为我与世界是不存在的、是幻象的。他对我及世界的认识,处在属“无”、属“幻”的阶段。

第四、不思议阶段。历经了上述自我及世界的认识过程,这个阶段的人明白了“推真真是妄,穷妄妄无形”。至于菩提啦、佛性啦、真如啦等都是这样,到头来他们不得不没有什么事可干,不得不心休歇下来,归于宁静。无心不得不是他们唯一的存在方式,宁静不得不是他们唯一的归处。

这个阶段,他们了见了万法的不思议性,当然,他们自己对一切也不再思议,因此被称作“不思议”阶段。这是住涅槃寂静期,是等觉妙觉菩萨阶段。

以上的认识者,认识到上面的两类三种认识皆不完全符合真相,因此他出离了上述认识,入住“非有非无,即有即无”、“非幻非不幻”的不可说阶段。

第五、大圆觉阶段。不限定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不落入上述任何一种思维格局里,自由自在,自在自如。

遇物起心,知心不真;心动生事,知事不实。不在心物,不离心物;非梦非幻,亦梦亦幻。非真非实,亦真亦实;非言说非不言说。一切说落戏论、入戏论而又出得,抵达完全的自由及不可思议、不可定义阶段,是毫无葛藤、唯一如来的阶段。

这个阶段,绝言语,通大道;摒思虑,见法身。是即心即物,即非即如,即千即万,一切不可分、不需分、不必分的大圆满阶段。以上认识,属“出得戏论,入得戏论;究竟不可说,方便说万法”的大圆满阶段。从此抵达三世一切诸佛的圆觉位。

以上五说,从时间上说,是一个人觉悟圆满的五个次第;从空间上说,是人和世界的五种关系,或说,五种人与世界的关系。你到达了哪个阶段,你就活出哪种状态。你可以自量、自测,不须他人评论。行者可自辨,请自辨。

——觉醒行者

《金刚经》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第十六段(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一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稀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这个时候,须菩提听了佛开示的《金刚经》,深解其中义趣,感动得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喜极而悲、乐极而泣。非常恭敬地对佛说:太稀有了,世尊!佛以有相说无相,开示这种非常深奥的经典,我虽用往昔久远劫前所得“慧眼”来观察,也未曾听闻过如此精妙绝伦之经。
这里说的“慧眼”是什么意思呢?此眼是肉眼、天眼、 慧眼、 法眼、佛眼这五眼之一,为阿罗汉及辟支佛所证,此眼能彻见苦集灭道及十二因缘,得宿命通,能知自己及众生多生累劫以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等种种宿业因缘,还知道现时或未来受报的来由。对一切诸法能知其缘起,具有拣择善恶邪正之法的独特功能,已超越生死轮回,不再受身心世界的束缚。
得慧眼之人,已见识过多生累劫以来的大凡小事,对每一生每一世的种种事情,都能记忆犹新,所以须菩提说他用慧眼观察生生世世以来,也曾听闻过诸多的佛教经典,但还没有听闻过像《金刚经》这种义深如海的经典。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果有人,能得以听闻到《金刚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应当知道,这个人已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那么什么是“实相”呢?实相全称为“诸法实相”。“诸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这一切法,各有差别现象,比如山是山、水是水;人类是人类、动物是动物等各种现象,都在一切法的范围内;而“实相”则指的是生一切法的真实体相,具有平等实在、不变之理。为大乘佛教之标志,相对于小乘之三法印而称大乘一实相印。一实相印唯佛所自证究竟,非名字、语言所能显示。是一切外道、声闻缘觉等二乘人,所未能究明的真实相,以不可得空为第一义真实谛。
诸法实相随众生理解程度的深浅,所见就各不相同,比如世俗所说之诸法实相,仅用于世间有为法,并非真实;外道所说之诸法实相,贪著于有一个真我,堕于邪见中,心有爱着,也非真实;声闻法中虽以无常、苦、空、无我等观诸法之实相,然智慧浅薄,发心太小,仅求自我解脱生、老、病、死、苦,贪著于小涅槃,不能得究竟之实相。
唯有菩萨于初发心即发四弘誓愿,起大慈悲,供养一切诸佛,以上根利智,舍弃净观、不净观、乐观、苦观等妄见心力之诸观,而观诸法之非净非不净、非我非无我;最后统统舍弃一切禅观,达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由此证悟究竟之诸法实相。
得诸法实相者,已远离不生、不灭、不断、不常等诸戏论,常用般若实智观照一切法,于毕竟空、妙有、如如、虚空佛性、非有非无中如如不动,彻见诸法实相,此诸法实相即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说:以清净心,听闻信受《金刚经》,就能生“实相”,此实相能成就第一稀有功德。那么什么是第一稀有功德呢?第一是没有比起更上的了、稀有是非常少见。也就是说,以实相所得之功德,非常少见,无与伦比。这是什么功德如此第一稀有呢?这是成佛的功德。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成佛的功德呢?听闻信受《金刚经》即生实相,生此实相,就能得到第一稀有功德。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其实这个实相,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也就是说实相者,不是实相,不是实相是什么呢?要知道是什么的缘故,这个缘故就是如来说的名实相。
不是说实相成就第一稀有功德吗?不是实相了,这第一稀有功德又怎么成就呢?实相不在语言文字中,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都不是实相,都不是实相了,自然就没有了第一稀有功德。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实相呢?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才能证悟实相,才能得到第一稀有功德。所以,如来用语言说的实相,只是一个名称,名实相。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我今天非常有幸,听闻了实相无相的《金刚经》,对经中的实相般若法,能够相信、能够理解,也能受持,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难事,但是,如果在当来之世,“后五百岁”,如果有众生,得以听闻《金刚经》,对经中所说甚深之法,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受持,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第一稀有!
“后五百岁”是什么意思呢?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自传道以来,即产生了法运,此法运共分为三个大的时期,称为三期法运,即:一期正法、二期像法、三期末法。用时间区分一般认同,佛住世及涅槃后的五百年内,称为正法时期;正法结束后的一千年,称为像法时期;像法结束后的一万年,称为末法时期。我们现在处于佛教的末法时期。这里说的“后五百岁”,指的是像法和末法时期。
须菩提说:在末法时期,如果有人得以听闻到《金刚经》后,能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稀有。是何缘故说其为第一稀有呢?因为此人已经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是何缘故说此人已无四相了呢?因为这种人已彻底明白了我相并不是自己真实的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是真实相,而是非相。是何缘故说这些相都是非相呢?因为这种人还明白了,离一切相、则名诸佛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只要能远离身心内外一切有形无形之相,就成佛了,十方诸佛就是这样成佛的,成佛就这么简单!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认识,那么我们的知见就与诸佛是一样的,虽然还没得佛果位,但已进入到成佛的因地,成佛也就是铁板钉钉、铁定的事了!
佛告诉须菩提说:你说得对!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如果有人得以听闻到《金刚经》后,不惊慌、不恐怖、不畏惧,应当知道,这种人甚为稀有。是何缘故说这种人甚为稀有呢?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什么是第一波罗蜜呢?第一波罗蜜即六波罗蜜法中的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在六波罗蜜中,排位第六,而称为第一,是因为般若波罗蜜是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波罗蜜之体;前五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之用,般若波罗蜜为诸佛般若正智,是实现诸法归宗的第一法,故称为第一波罗蜜。
佛在这里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很显然,佛将这第一波罗蜜也否定了,为什么要否定呢?因为佛说的第一波罗蜜已经着了语言相,而真正的第一波罗蜜是实相中的空相,一旦沾上语言相,就不是第一波罗蜜了,不是第一波罗蜜了,自然就会遭到否定。
但完全否定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第一波罗蜜在名相上毕竟还是第一波罗蜜,虽然还是第一波罗蜜,这也不过是一个名称而已。这个名称就像以手指月一样,第一波罗蜜是指月的手指,通过手指见到月亮就对了,月亮就是第一波罗蜜的实相。实相必须是在离一切心相和法相的基础上才能体悟得到,体悟到的这个实相就是佛。所以佛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这就是如来讲第一波罗蜜的真实含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泪][泪]ホワイト:白色ホワイトxブラック:白x黑ブラック:黑色グレ:绿ブラウン:棕べージュ:奶茶グレイッシュべージュ:灰色#山下美月# #乃木坂46# 山下
  • #每日一善[超话]#gxt#阳光信用# gxt#每日一善# 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
  • 首演于2015年1月的话剧《冬之旅》由万方编剧,赖声川导演,当时已88岁的蓝天野和李立群同台飙戏,展现了两位老人共同拥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以及围绕这段记忆展开
  • 百年之后,哪一样是你的 也许你会发觉,很多人都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他只会陪你走一段,然后匆匆离开。可知道,在你的一生中,让你心动的可能是一份遗产、一笔巨款,抑或
  • 此景……此情乡土……古村人文……史书我心……作品我的没计从乡土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符号‘’中走进……我的心情来自追逐乡土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事……昨天,难忘金华设
  • 坐标洛阳 高质量男性寻伴侣 00后海龟男 己躺平 不需要努力 1.祖籍美国,现居洛阳 2.长相8分帅气,让人过目不忘 3.出门保姆车接送,名下有3套别墅 4.
  • ”6月1日,作为广州第一批申请到“广东省电子居住证”的李春燕告诉记者,申领电子居住证帮她省下了很多时间,有了电子居住证以后也不再担心办事忘带实体证了。这个项目的
  • 【#2022乡村振兴看济宁# 济宁乡村振兴创新模式闯新路】#济宁[超话]# #济宁# 马兆文是闻名兖州十里八村的“能人”她创办的“向阳花”家庭农场人均收入比当地
  •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 先生当时异常愤怒,感慨说:“我向来以不在编的故宫人自居,不想竟这么没有面子!”但没多久,此人听到单位领导班子将调整,要从外地调院长人选,居然跑到先生家里要先生帮
  • 用来投喂我的水果~被投喂真的很快乐[打call]#plog日常集##五月生活碎片##一条plog告别五月#直接一起告别3月4月5月,告别疫情,83天的抗疫之旅结
  • -《史记》吃饭时从不要求你去买单的人,不是因为他钱少或你钱多,而是情比金坚。 -《史记》吃饭时从不要求你去买单的人,不是因为他钱少或你钱多,而是情比金坚。
  •   第三 拒绝长期模仿模仿是一种很简单有效的手段,找到成功的营销案例,把产品换掉,然后轻轻松松就策划好了营销、洋洋洒洒就是一篇活动稿,但这么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 #二辰[超话]# 二老师好好休息,不要在意那些带节奏的人,真正爱你的人绝对不会这样 碰巧这几天家里有些事情也看不了你的直播,所以好好调整调整,我们下一次见的时候
  • 她说你只是变成熟了,人的本性不会变的。Christina Perri《A Thousand Years》我的确觉得 我这大半年 从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所有经历的事
  • 属狗人除了这一年会中奖之外,其余方面的运势也表现得很好,在职场中他们可以持续升职加薪,还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能够被领导委派重要任务,这些会让属狗人觉得
  • 为了让特高压清洁水电送得进来、消纳得了,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将其作为当前“头号工程”大力加强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建设,积极打造特高压及配套工程属地工作示范样板,从源
  • 到了深圳坐了很久的地铁到了旅馆赶紧睡了会,天气很热下午去了深圳湾公园,人很多虽然海水很黄但旁边景色还不错,吹吹海风也算悠闲,晚上去看了阿伦阿sam演唱会,680
  • #天天晒早餐[超话]# 【宝妈家早餐】周末犯懒多睡一会儿,迷迷糊糊中传来做饭的声音,哈哈,今儿能吃个现成的了,老公下厨!早餐:什锦炒饭(食材是鸡蛋,火腿肠、香芹
  • 1、辅助改善心肺不适常常能在其肘窝部位摸到一个压痛点,轻轻一点患者就能痛得叫起来,而正常人则没有这种情况。3、缓解手心汗这相当于心包经不收敛,因为人的心包为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