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印象】村民富了 环境美了 生活好了——探访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九台区龙嘉街道小城子村
今年,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研学游,小城子村特色果蔬种植园区相继有2000余名中小学生到此游览研学。

深秋时节,九台区龙嘉街道小城子村的庄稼已收获完毕。1日一早,一辆装满秋粮的运输车开到了村民杜伯顺家门口,看着传送带将一穗穗金黄的玉米送进自家粮仓,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自从村党支部办起合作社,我们就享受到了耕、种、管、收的土地托管服务,秋天等着收成就行,产量高着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过去几年,小城子村将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乡村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乡村面貌极大改善,乡风文明建设成果显著。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处处生机——

土地重新整合成“一块田”,特色果蔬种植园区里研学产业持续升温,村民摇身一变成为“股民”“产业工人”,还有那停满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合作社……“村民富了、环境美了、生活好了”成为乡亲们的肺腑之言,这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里有听不完的幸福故事。

村民变股民 ——农机组成队 农田连成片

土地集约、合作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在乡村治理中,小城子村依托村里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探索出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思路:将“碎片化”土地集中起来,通过土地托管模式,为172户村民提供优质农业社会化服务。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全村20台(套)大型农机,托管340余公顷土地,每公顷为农户节省成本500元……提起村里的新变化,小城子村党总支书记唐明亮很是自豪:“不同于传统的土地集约,我们更注重带富的过程。农机组成队、农田连成片,村民就是合作社的股东,既享受土地收益,又能拿到入股分红。”

农机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小城子村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资金、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了市场优势和生产优势的双向融合。唐明亮一语道破集约化发展的优势:“合作社现有的农机具,完全具备服务全村农业生产的能力,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经营,不仅实现了科学种田,还为村里的农机大户创造了发展良机。”

“现在家里的拖拉机、收割机都成了股份!”农机大户李军告诉记者,以前开展农机作业需要东奔西跑,一个秋收季只能作业60多公顷,现在土地连片效率高多了,“今年我收了100多公顷玉米。农机入股到合作社,不仅享有分红,还能领作业工资,一年下来收益高了不少!”

田园变景点 ——产业旺起来 村民得实惠

村里的产业旺起来,村民的口袋鼓起来。在小城子村特色果蔬种植园区,9栋标准化大棚错落有致,内部全面应用现代农业技术,一群孩子正在棚内辨识农作物、体验扒苞米、感受新奇的农事……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研学游,今年相继有2000余名中小学生到此游览研学。

小城子村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治理的动力源,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果蔬棚膜园区,种植“尚乔甜”系列香瓜、扒皮西瓜、五彩甜糯玉米等特色农产品,倾力打造“高端果蔬+亲子研学+菜地认领”模式,形成了“吃农家菜、干农家活,体验农家乐”的特色产业。

“前端引入特色品种打造绿色品牌,后方发展观光采摘实现产业深度融合。仅果蔬种植园区的年收益就达到50万元,为村集体创收了15万元。”唐明亮介绍,走订单化、优质化、品牌化路线,现在园区人气越来越旺,用工量大,每年能带动6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田园变景区,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村民得实惠……各类生产要素加速汇集,如今的小城子村成了干事兴业的热土。“今年在园区干了小半年,挣了3万元,比出去打工强多啦!”村民许彩娟一边收拾大棚一边说,“家里的地托管给合作社,在合作社有股份,年底还分红,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村庄建网格 ——绘就和美乡村图景

“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这是小城子村如今的真实写照。走在干净整洁的村路上,家家户户门口栽种了树木和花草,村内处处点缀着别致的美景,就像走进了一座小公园。

“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我们开始带领村民完善道路、边沟等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唐明亮说,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小城子村通过网格化管理,引导村民参与村屯绿化美化。

村民石忠印说,“村里每年都会组织大伙儿认领花籽、树苗,房前屋后种满绿树红花,来过我们村的人都夸村里漂亮,还有专程来参观的呢!”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完成村屯道路改造6.2公里,修建排水沟6300米……通过完善村级党建引领“四平台”建设,小城子村重点打造党建服务、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治理四大平台,累计办理各类网格事项796件,打通了网格化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我身体不大好,多亏了村里的志愿者,经常来家里照顾我。”60多岁的村民刘德仁孤身一人,小城子村志愿服务队队员矫青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如今,村里的志愿服务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只要是群众期盼的、需要的事,都可以成为志愿服务项目。在唐明亮看来,只有村民们的精气神儿上去了,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公益事业、人居环境治理中,村子才能由内而外地活起来。

来源:长春日报

【河南一武校在国家级文保控制区进行超高违建,当地官方:不好处置】2020年3月30日,河南登封市少林小龙武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小龙中专)取得一宗国有建设土地,用于新建教学楼、宿舍楼、餐厅等教学项目。

挂牌公告显示,该国有建设用地土地面积38585.72㎡(57.88亩),土地用途为教育科研,规划指标要求为建筑高度小于12米。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中,报批指标显示地上建筑面积24508.46㎡。

近日,有当地市民向央广网反映,在建设过程中,小龙中专擅自改变规划审批项目,数栋楼违法加盖了2层,超出限高规定;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超出规划审批约一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登封市城市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该校一期项目1-9楼于2021年开建,因违规建设,施工期间曾被城市管理局制止,但未能阻止其建成和投入使用。今年6月,因担心安全隐患,城市管理局曾对教室学生进行清退。10月16日,该校一名工作人员称,涉事建筑内仍有部分教室在使用。

针对小龙中专违建教学楼使用及案件进展等相关情况,11月3日,记者致电该校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表示“具体不清楚,需要联系办公室杨主任”。随后,记者多次致电杨主任,电话无人接听。记者向其发短信表明采访意图,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此外,登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城市管理局均表示,该违建不止一次被举报,既难以拆除,又不好处置。此前曾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市里也多次开会研讨,但意见不一。目前,案件正在办理,尚无最终定论。

武校数栋楼违建?执法部门:制止后复建

企查查显示,小龙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2011年,经营范围包括中等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

该校一工作人员称,小龙中专已经开办几年了,前年进行扩建,隶属于少林小龙武术学校。

2020年2月29日,河南登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网上挂牌出让的方式,将位于登封市崇高路以北、经一南路以西的登政出〔2020〕1号(网)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给小龙中专。

登封市城市管理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该地位于登封市“大周封祀坛遗址文化公园”建设控制地带内。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国务院公布大周封祀坛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于文物保护,对学校建筑有限高规定,规划指标要求为建筑高度小于12米。”上述工作人员说。

10月16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校内新建教学楼1-9楼项目已竣工,其中1-8#楼实际建筑高度为5层。

“如今实际建筑为五层,总高度超过20米。”一名知情人说,因担心安全隐患问题,在建设期间就有市民举报过这件事。

对于小龙中专违建情况,登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证实,项目建设单位为登封市少林小龙武术中等专业学校,于2021年5月20日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项目确未按照规划审批进行超高建设。2022年3月份,他们在日常巡查工地时就发现该项目存在未按照规划许可建设的情况,根据单位职责,于2022年3月21日向市城市管理局函告了该项目未按规划许可建设的情况。“但执法权在城市管理局,我们也不止一次函告他们。目前,城市管理局已立案,市里也成立了专班,正在对此事研究中。”

登封市城市管理局法制科一位马姓科长表示,涉及违建的1-9楼于2021年开建,于2022年4月取得不动产权证。因违规建设,施工期间曾被城市管理局制止,但未能成功阻止。2022年后,学校恢复建设,“当时为疫情管控特殊时期,局里全员卡点值班,学校趁着监管空档期建成,那时也是我们监管的漏洞。”

“我们第一次发现违规时,就给学校下过停工通知,当时工地还未完工。”登封市城市管理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小龙中专不仅存在未取得施工许可、未报请规划部门划线、未验收即投入使用等问题,而且存在违反文物保护规定,擅自改变规划等多项违法行为。

上述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已对其未报请规划部门划线、未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进行建设、未取得验收等违法行为罚款。对于未按规划建设行为,已对其立案并正在办理,暂未结案。

为何违建难拆?城市管理局:涉及面积大、拆除成本高

“我们和学校已经交涉多次,市里开了不止10次的协调会,意见不一。”马科长说。

他说,起初,城市管理局提出了拆除超高的2层建筑,但根据住建厅指导意见,拆除建筑后,如果对相邻建筑造成影响,可以不予拆除。后来,学校向城市管理局提供了第三方专家评审报告,表明拆除可能对剩余结构造成损伤。“现在的情况是,既未拆除,也不合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对该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拆迁。

“难以拆除的主要原因是小龙中专违建面积大,拆除成本高。”马科长说,他们原本想没收四、五层违法实物,但没收后,如果学校不用,谁也用不成。

“上级部门给的建议是没收违法收入,但它不用于买卖,不存在违法收入。”马科长说,后来上级部门的意见是,按第三方估价,对超出的建筑,按照建筑质量和成本价值没收违法收入。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此类超高建筑可能会破坏文物保护区的风貌,对文物保护区域产生不协调的内容,因此文物保护部门必须要有评估,即其类似破坏性和不协调的问题是否足够大。若足够大,按照一般各地文物保护和超高建筑的处理,除非有可以修改的空间,基本上都要拆除。而涉及文物保护和公共利益问题,不能简单“一罚了之”。相关部门对此类公共利益问题的严重性认识需要提升,不能简单以“多造两层也可以容忍”作为理由,否则城市空间规划就缺乏严肃性。

严跃进表示,对于拆除超高的2层建筑会影响下面几层的情况,不该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学校漠视文物保护规划政策,产生的问题自然需要其自行解决,中间的成本也应由学校承担。此事特殊点在于,其涉及中专教育问题。若是其他商业建筑,一般要拆除。涉及教育功能的,也要看教育部门的意见,总体上要确保教育工作的正常推进。

“以罚代管没有意义,最终还是要建筑合法化。”马科长说,如果想让建筑合法化,需要向文物部门申请改变限高,调整限高后进行处罚,而后办理合法手续。如果文物部门审批不了,即使罚款,建筑也无法合法化,那就只能采取别的办法。目前,这个案件已被定为疑难重大案件,他们正在通过规划部门报市政府,随后会向文物部门发函,至于是否审批,尚无定论。

10月20日,记者致电登封市文物局咨询大周封祀坛限高规定调整一事,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暂未接到相关申请,且市级文物部门并无权限改变限高,须报国家级文物部门审批。

违建监管难?专家:须重视安全隐患

小龙中专一工作人员介绍,该校设有小学部、初中部、中专部,目前共计学生16000名左右。收费标准为每年16800元(中托班)、19800元(高托班)、23800元(影视表演班)。

10月16日,该校一教练带领记者参观了涉事教学楼及教室。记者看到,在一间教室内,书桌上摆放有书本等物品。对此,该教练介绍:“教室在使用,上午还在上课,这会儿学生去吃饭和午休了。”

一名学生家长表示,一旦违建教室和宿舍被使用,可能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她非常担心安全问题。

马科长说,今年夏天,他们曾发现学校使用过教室,要求学生搬离,已经搬完了。

他说,前段时间,市领导组织召开协调会时,专门提出安全问题。“市里态度很强硬,就算第三方报告显示建筑符合规范要求,我们也非常谨慎,毕竟是违建,万一出问题,谁都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建筑专家表示,对于违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主要看是否按正规的施工图施工,如果按正规施工图纸施工,安全问题一般不大。但关键点是,该违规建筑的设计图纸究竟是按3层建筑设计,还是按5层建筑设计。如果按3层设计,违规加建2层,肯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按5层设计,则会出现设计与规划报批不符,设计单位则无法正式出具施工图,后续根本无法施工,“若是这样,很难想象这些楼是如何建成的。”

“违法成本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马科长说,以小龙中专为例,未按规划建设类问题是违建中最大、最难、最复杂的问题。他称,尤其是企业,“一般他们认为其不用于买卖,不需要任何手续,自用即可,抱着侥幸心理违法建设。”另外,拆除成本较大,大部分企业宁愿认罚也不愿拆除。

马科长说,处罚也会面临一个难题,即是否能够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如果企业能改正措施且未造成重大影响,行政处罚后可规划变更,因为拆除在各方面均是损失,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但这也分情形,如果超了强制性指标,必须拆除。

马科长表示,现实中,违建不好监管和治理的原因,一是因违法建设没有时效性,不少违法行为处于存续状态,留下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对于地方城市管理部门来说,人员有限,无法做到24小时蹲守。他认为,遏制违建问题,要提高违法成本。另外,地方政府可出台规范性规划,以严格按照详细标准建设。

不过,上述建筑专家则称,建筑建设施工期通常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并非很难监管,执法部门要加强日常巡管和执法力度,在发现违建行为时积极作为,将违建消失在萌芽状态。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应充分认识到违建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增强法律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秩序。(央广网)

跑好“接力赛” 乡村展新颜——安徽省宿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综述
  近日,旗杆村驻村第一书记周伟(左)向村民了解番薯生产情况。 王磊 摄

  滔滔汴河,奔流不息,是这片土地上一支流动的歌;淮风汉韵,沃野千里,是这片土地上一幅多彩的画。作为曾经安徽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地级市——宿州市历经多年奋斗,如今已按期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目前,宿州全市61.27万脱贫群众已全部实现稳定增收,359个脱贫村产业持续稳固拓展。宿州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孟杰表示:“全市坚持‘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强产业 促增收 乡村振兴有支撑

  日前,当记者来到灵璧县禅堂镇河北村“学稼穑,忆童年,寻乡愁”体验中心时,几位村民正身着白衣,在村口河边演绎两千多年前“易水送别”的场景,精彩的演出博得游客阵阵掌声。不远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田间刨白芋,在河塘中玩摸鱼……伴随着欢声笑语,大伙感受到了乡村田园的独特风情。

  “田园风光、渔樵耕读、研学活动等项目与地方特色结合,让小乡村开始聚人气、富口袋、兴文化。”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张亳玲介绍,村里目前已开发“农夫、樵夫、渔夫、士大夫”等休闲体验区域,村集体也和多家专业文旅运营公司接洽合作事宜,探索“村集体+公司”的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在助力村民就业、农特产品销售的同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在文旅产业中的创新探索,正成为宿州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找准富民产业,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的一个缩影。强产业、促增收,为宿州的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酒店村曾是萧县一个脱贫村。近年来,该村深耕水果产业发展,不断把已成规模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路子。日前,在酒店村的西瓜种植基地旁,脱贫户孙纪合告诉记者:“今年西瓜收购价每斤1.4元,家里30亩西瓜收入达到40万元,种瓜的收入是年年见涨!”

  如今的酒店村已成为宿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样板。为了使乡村特色产业惠及群众,村里领办了集体合作社,成立了水果代办点,在产业发展、技术帮扶、质量检测、市场行情等方面为瓜农提供全方位服务。据了解,酒店村西瓜产业规模已达到1500亩,村民人均收入接近2万元。

  与此类似的还有该县的旗杆村,这个在五年前已脱贫的小村庄,八成收入都来自光伏收入和固定资产租赁收益。2021年,该村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先后流转300余亩土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逐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我们一方面进行农田改造,为农业生产机械化打下好基础,另一方面统筹农资服务、农技推广、作物销售等业务,采取集约经营、联农带农等方式,在有效降低耕种成本的同时,为村集体带来23万元收入。”旗杆村驻村第一书记周伟说道。

  为保障村民增收,周伟设计了“租金+分红+务工”的模式,帮助150余户村民总共增加租金和分红收入14万元,62位村民实现人均务工增收6000元。“家里的10来亩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地租每年接近1万元,算上在合作社打工赚的钱,每年总收入不低于2万元,比以前耕种收入高了很多。”村民李维庆说。

  守底线 抓衔接 巩固成果促振兴

  如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阶段,宿州紧盯“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通过持续加强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开展常态化精准帮扶,有效防范化解了返贫致贫风险。

  “重点加强常态化排查走访联系,推动防返贫监测对象分类管理,做到及时预警、核查和处置。”宿州市贫困监测信息中心主任郑慧远告诉记者,“对新纳入的监测对象,10日内落实帮扶责任人和针对性帮扶措施;对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及时落实综合性社会保障和社会帮扶等措施;此外,对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按照规范退出标准和程序后,持续加强跟踪服务,确保持续稳定增收。”

  精准监测、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市严格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要求,把问题发现在村、解决到户。

  灵璧县郑楼村共有脱贫户105户248人。2021年,安徽省乡村振兴局选派帮扶干部钱海廷来到村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坚持每月对脱贫户和防返贫监测对象走访一次,在排查出问题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健康帮扶等措施,及时解决难题。

  近日,钱海廷和村“两委”干部又来到脱贫户卓灵城家中走访。40岁的卓灵城两年前在外务工时发生意外,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在镇村干部的常态化走访过程中,发现他家可能存在返贫风险,钱海廷就将其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为他的家人安排了一个公益岗的工作,并帮卓灵城办理了5万元贷款,让他在村口经营一家小卖部。

  卓灵城说:“前不久老钱又帮我办理了烟草专卖证,小卖部又能多些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宿州市在促进帮扶政策稳定过渡,落实“增收、减支、补短”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巩固、提升、振兴”。通过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推广以工代赈、推动奖补到户等综合帮扶措施,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宿州市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16.5万人,各个脱贫县均形成了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500元,增速近15%。

  强基础 抓整治 乡村蝶变换新颜

  漫步在秋日里的砀山县李园村,只见乡村道路硬化整洁、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千亩梨园硕果累累,微风吹拂间金黄色的银杏叶翩然舞动,一派村美民富的和乐场景展现在眼前。可多年前,这个村庄却是另一副模样,村里水塘杂草丛生,房前屋后垃圾遍地,村民怨声载道。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为了将“脏乱差”变为“净齐优”,李园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及“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与文明创建双提升。在“村庄清洁”行动中,集中清除农村垃圾百余吨,对绿化、公共设施等实施管护,实现村庄干净整洁。如今,李园村已成为全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单位,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宿州市瞄准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建好高品质美丽乡村,真正让农民在家门口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如今的宿州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美关湖哎关湖美,关湖是我可爱的家乡。美的是党的政策暖人心,美的是关湖一片新气象,美的是特色种植土生金……”在宿州市埇桥区关湖村有一首传唱度颇高的村歌,歌中道出了曾经的贫困村到省级AAA级旅游村、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蝶变。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以建设和美乡村为导向,既让乡村美起来、富起来,还要兼顾群众生活品质和内生动力。”村党总支书记陈耀武介绍,围绕“高山流水遇知音”“脂粉无计染红江”等历史传说,村里一方面通过挖掘文化、历史内涵,编制了研学旅游规划,打响文化名牌,走好文化产业之路。另一方面,为留住乡愁和田园记忆,在旧村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改造开发,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徽派建筑群,让乡村更具韵味。
王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龙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