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破译“双奥之城”密码】2月4日晚8点,全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幕开启,北京正式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从2008到2022,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首都之间,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
14年间,两次奥运盛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贡献众多经典时刻;以两届奥运会筹办为契机,北京留下一大批有形和无形的奥运遗产,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东方大国生根发芽的广沃土壤。
14年间,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代表的新引擎,不仅为北京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提供磅礴动力,也为奥运赛事的举办、体育运动特别是冬季运动的推广提供新“加持”,创造更多可能。
14年间,北京的成长脚步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度契合。双奥之城携手奥林匹克,向着未来勇毅前行。

 奥林匹克运动热满京华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正值暑假的谷爱凌从美国回到北京,加入了当天欢庆的人群。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晓鸣回忆:“有人问谷爱凌,‘以后想不想参加冬奥会?’11岁的谷爱凌坚定地表示,一定要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冬奥会。”
2022年2月8日,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赛场上,18岁的谷爱凌以精彩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成为中国女子雪上项目首个冬奥会冠军。
谷爱凌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北京也同样兑现了当年的承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
2月7日,在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项目比赛中,美国选手尼娜·奥布莱恩不慎摔倒在地。中国滑雪医生1分钟就赶到伤员身边救治,伤员随后被送至北医三院延庆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十分成功。“我想对所有照顾我的人说声谢谢,尤其是那些在终点冲向我的人,还有延庆的医生和护士们。”奥布莱恩随后在社交媒体发文,深情致谢中国医护。
此起彼伏的“Thank you Beijing”“谢谢你”背后,是北京冬奥会的组织者、志愿者,乃至全体北京市民用最大的热情、努力和汗水,为全球来宾带来的中国礼遇。
充满“未来感”、创意与科技齐飞的开幕式惊艳世人;“冰丝带”“冰立方”“雪游龙”,一座座匠心独具的可持续利用场馆,助力赛事精彩纷呈;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周到的赛会组织安排,引无数运动员官员“点赞”……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北京冬奥会最终如期举办,尤其是在当前奥密克戎毒株在世界蔓延的情况下,再次彰显了中国的决心、高效与活力。
“奥运会在给全世界带来精彩赛事的同时,也为主办城市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说,作为曾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北京在奥运遗产的传承利用上有着很好的经验。
两届奥运盛会,为世界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奉献奥林匹克盛宴,见证了人类向自身极限挑战、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幕幕经典瞬间。
2008,在“鸟巢”,“飞人”博尔特三破世界纪录;在水立方,菲尔普斯史无前例地创造了连夺8枚金牌的辉煌;2022,首钢大跳台,见证谷爱凌反向转体1620度的女子自由式滑雪难度新高;在冰丝带,中外选手在“最快的冰”上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
两届奥运盛会,为中国体育健儿提供展现风采的广阔舞台,见证中国代表团勇攀体育高峰、不断实现突破的精神。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派出177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104个小项、190多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占全部109个小项的95%以上,构成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中国冬奥军团。中国冰雪健儿们创造了9金4银2铜的征战冬奥会最佳战绩。
两届奥运盛会,中国人民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办贡献了中国智慧,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冬季项目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开枝散叶蓬勃发展。
北京冬奥会从筹办到举办,我国的冰雪运动不断“南展西扩东进”,实现了冰雪项目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冰雪运动版图的大幅拓展。据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倪会忠介绍,此次参赛的运动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覆盖区域北至黑龙江省,南抵广东省,东临上海市,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些运动员就是‘火种’,他们将成为各省区市参加全运会的基础力量,成为未来的教练员、管理者,并且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冰雪运动。”
巴赫表示,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决心和力度令人赞叹。如今,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从2008年到2022年,从北京夏奥会到北京冬奥会,中国在这14年间实现了巨大发展。与2008年相比,中国不仅仅在体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为全球冰雪运动开启新时代。

奥林匹克遗产助力发展
2月2日,英国体育门户网站“inside the games”记者菲利普·巴克前往国家游泳中心报道北京冬奥会揭幕战冰壶混合双人赛。时隔14年再次回到菲尔普斯夺得8金的泳池,他发现这里竟以“水冰转换”方式建出5条冰壶赛道。“同一个场馆竟然能够服务两届不同的奥运会,而且赛后具备夏季、冬季运动转换能力。”巴克说,这种带给人启示的做法足以“载入史册”。
“这次很多西方运动员和记者都有这种感受:我们以为中国会像以前那样建设很多高档次的全新体育馆,但完全错了。”巴克说,中国正在讲述全新的发展故事,这比14年前还要生动、有趣。
“奥运会比赛对场地设施标准要求极高,东道主国家免不了在城市里‘拆建’一番,这种惯例正在被北京冬奥会打破。”冬奥会北京赛区全部7个竞赛场馆中有5个改造利用夏奥既有设施,全部场馆均在规划建设、改造之初谋划好长期利用方案,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为此骄傲。
国家速滑馆冬奥会后将常年举办各种冰上赛事,开展群众冰雪运动,成为一座多功能的冰上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地,赛后将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冰雪赛事,开展大众冰雪体验和极限运动,结合工业遗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成为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新地标。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冬奥会后将继续举办高山滑雪赛事,为专业滑雪队提供训练场地,向高级别大众滑雪爱好者开放,还将开展山地观光和户外运动,实现四季运营。这些冬奥场馆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和国际交往交汇地,首都发展的新地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办奥理念是“绿色”“科技”“人文”,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办奥理念变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关键词的微妙变化背后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折射出中国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
“两个奥运都将绿色发展置于首位。这说明中国对生态治理、资源保护的态度一以贯之、久久为功。”2008年,刘新平在北京奥组委负责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北京冬奥周期,她成为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
经历两个奥运筹办周期,刘新平在工作中发现,今日中国对“绿色”的理解与2008年不可同日而语。“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第一届全部场馆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奥运会、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这不仅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有能力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更开始在人类共同面临的节能减排问题上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意味着更大的突破和担当。”刘新平说。
14年间,中国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从世界工厂涅槃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但科技创新并没有单独列为冬奥筹办关键词,因为它早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
“2008年提出的科技奥运,是指中国适应全球信息化社会,借势推动首都信息化高速发展。14年后,科技元素不用刻意去找,已经融进方方面面。”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

奥林匹克精神永续传承
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终将落下帷幕,奥林匹克历史上一幕幕新的经典瞬间已经成为永恒。和这些瞬间同样成为永恒的,是奥林匹克理念精神已浸润到“双奥之城”的每一寸肌肤之中。
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在以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以及巴赫为原型的四座雕像的“注视”下,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的居民们进行了一场以家庭为单位的冰壶比赛。
“14年前,借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的东风,我们建设了世界首个奥林匹克社区。”东四街道副主任张国忠说,随着北京成为“双奥之城”,东四街道又申请创建“冬奥示范社区”,进而成为世界唯一一个“双奥社区”。
迷你马拉松胡同跑、冬奥知识大讲堂、冬奥项目体验、冬奥知识比赛……这些社区经常举办的特色活动滋养着每一位东四人。4800平方米的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中心以及占地约10800平方米的奥林匹克社区公园,不仅为东四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体育运动场所,也让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北京城传递。每逢冬季,与东四街道隔区相望的西城区什刹海地区则是另一幅场景,从夏季坐人力车逛胡同到冬季什刹海滑冰,这里的人气因冬季的到来变得更加火爆。在许多北京市民眼中,穿上冰鞋,坐上冰车,与家人朋友在冰面嬉冰,是老北京冬天该有的“传统节目”。2021~2022年冬季,什刹海20多万平方米的冰场共接待13万人次体验冰雪乐趣。
什刹海冰场的火爆是北京市民热爱冰雪运动的一个缩影。北京的许多大商场,室内滑冰场已成“标配”,室内雪场也方兴未艾,甚至连临时性场地也常常爆满。今年春节假期,北京市属公园中的冰场和雪场迎来游客15.87万人次。
“国运盛,体育兴。我们已经迎来了全民运动的时代。”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郝涛说,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随着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日益高涨,“奥林匹克”的种子在社区、家庭、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重要展现方式,2008年,志愿者们的微笑成为“北京欢迎您”的大国首都的“金名片”;2022年他们通过细致、周到、专业、热情的服务,让各国来宾感受“一起向未来”的呼唤。“燃烧的雪花”让志愿精神在“双奥之城”熠熠生辉。
冬奥会开幕式后,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在其拍摄的视频中分享了参加冬奥会的激动心情。当一位粉衣志愿者大喊“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时,她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成为她和无数网友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记忆。
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在奥运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市志愿者数量也随两次举办奥运会逐年递增。数据显示,北京实名注册志愿者已突破448.9万人,《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为志愿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多法治保障。
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是一位用8年时间走遍举办过冬奥会、夏奥会、青奥会的26个国家的47座城市的“奥运达人”。“无论是全民参与体育运动,还是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或是科技创新惠及百姓生活,北京正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全面升级,向世界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给这座国际化都市带来的巨大改变。”侯琨说,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也将有越来越多奥运精神的传递者、奥运文化的守护者让奥运精神走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奥林匹克、中华精神和人类价值实现深度共鸣。
这种共鸣,既是北京与奥运激情相拥擦出的动人火花,也是这座“双奥之城”发展轨迹与奥林匹克格言精神高度契合所演绎的精彩协奏。

从《北京欢迎你》到《一起向未来》,“双奥之城”北京不仅敞开怀抱,相拥世界上所有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更在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凝聚全世界人民力量、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见证下,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将与全世界热爱奥林匹克运动、谋求人类共同繁荣发展的人们,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勇敢面对风险挑战,一起向未来,携手共前行!

【瞭望丨破译“双奥之城”密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北京冬奥会最终如期举办,尤其是在当前奥密克戎毒株在世界蔓延的情况下,再次彰显了中国的决心、高效与活力

◇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第一届全部场馆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奥运会、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

◇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随着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日益高涨,“奥林匹克”的种子在社区、家庭、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2月4日晚8点,全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幕开启,北京正式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从2008到2022,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首都之间,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

  14年间,两次奥运盛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贡献众多经典时刻;以两届奥运会筹办为契机,北京留下一大批有形和无形的奥运遗产,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东方大国生根发芽的广沃土壤。

  14年间,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代表的新引擎,不仅为北京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提供磅礴动力,也为奥运赛事的举办、体育运动特别是冬季运动的推广提供新“加持”,创造更多可能。

  14年间,北京的成长脚步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度契合。双奥之城携手奥林匹克,向着未来勇毅前行。

 奥林匹克运动热满京华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正值暑假的谷爱凌从美国回到北京,加入了当天欢庆的人群。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晓鸣回忆:“有人问谷爱凌,‘以后想不想参加冬奥会?’11岁的谷爱凌坚定地表示,一定要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冬奥会。”

  2022年2月8日,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赛场上,18岁的谷爱凌以精彩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成为中国女子雪上项目首个冬奥会冠军。

  谷爱凌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北京也同样兑现了当年的承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

  2月7日,在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项目比赛中,美国选手尼娜·奥布莱恩不慎摔倒在地。中国滑雪医生1分钟就赶到伤员身边救治,伤员随后被送至北医三院延庆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十分成功。“我想对所有照顾我的人说声谢谢,尤其是那些在终点冲向我的人,还有延庆的医生和护士们。”奥布莱恩随后在社交媒体发文,深情致谢中国医护。

  此起彼伏的“Thank you Beijing”“谢谢你”背后,是北京冬奥会的组织者、志愿者,乃至全体北京市民用最大的热情、努力和汗水,为全球来宾带来的中国礼遇。

  充满“未来感”、创意与科技齐飞的开幕式惊艳世人;“冰丝带”“冰立方”“雪游龙”,一座座匠心独具的可持续利用场馆,助力赛事精彩纷呈;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周到的赛会组织安排,引无数运动员官员“点赞”……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北京冬奥会最终如期举办,尤其是在当前奥密克戎毒株在世界蔓延的情况下,再次彰显了中国的决心、高效与活力。

  “奥运会在给全世界带来精彩赛事的同时,也为主办城市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说,作为曾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北京在奥运遗产的传承利用上有着很好的经验。

  两届奥运盛会,为世界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奉献奥林匹克盛宴,见证了人类向自身极限挑战、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幕幕经典瞬间。

  2008,在“鸟巢”,“飞人”博尔特三破世界纪录;在水立方,菲尔普斯史无前例地创造了连夺8枚金牌的辉煌;2022,首钢大跳台,见证谷爱凌反向转体1620度的女子自由式滑雪难度新高;在冰丝带,中外选手在“最快的冰”上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

  两届奥运盛会,为中国体育健儿提供展现风采的广阔舞台,见证中国代表团勇攀体育高峰、不断实现突破的精神。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派出177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104个小项、190多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占全部109个小项的95%以上,构成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中国冬奥军团。截至18日发稿时,中国冰雪健儿们创造了9金4银2铜的征战冬奥会最佳战绩。

  两届奥运盛会,中国人民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办贡献了中国智慧,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冬季项目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开枝散叶蓬勃发展。

  北京冬奥会从筹办到举办,我国的冰雪运动不断“南展西扩东进”,实现了冰雪项目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冰雪运动版图的大幅拓展。据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倪会忠介绍,此次参赛的运动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覆盖区域北至黑龙江省,南抵广东省,东临上海市,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些运动员就是‘火种’,他们将成为各省区市参加全运会的基础力量,成为未来的教练员、管理者,并且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冰雪运动。”

  巴赫表示,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决心和力度令人赞叹。如今,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从2008年到2022年,从北京夏奥会到北京冬奥会,中国在这14年间实现了巨大发展。与2008年相比,中国不仅仅在体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为全球冰雪运动开启新时代。

奥林匹克遗产助力发展

  2月2日,英国体育门户网站“inside the games”记者菲利普·巴克前往国家游泳中心报道北京冬奥会揭幕战冰壶混合双人赛。时隔14年再次回到菲尔普斯夺得8金的泳池,他发现这里竟以“水冰转换”方式建出5条冰壶赛道。“同一个场馆竟然能够服务两届不同的奥运会,而且赛后具备夏季、冬季运动转换能力。”巴克说,这种带给人启示的做法足以“载入史册”。

  “这次很多西方运动员和记者都有这种感受:我们以为中国会像以前那样建设很多高档次的全新体育馆,但完全错了。”巴克说,中国正在讲述全新的发展故事,这比14年前还要生动、有趣。

  “奥运会比赛对场地设施标准要求极高,东道主国家免不了在城市里‘拆建’一番,这种惯例正在被北京冬奥会打破。”冬奥会北京赛区全部7个竞赛场馆中有5个改造利用夏奥既有设施,全部场馆均在规划建设、改造之初谋划好长期利用方案,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为此骄傲。

  国家速滑馆冬奥会后将常年举办各种冰上赛事,开展群众冰雪运动,成为一座多功能的冰上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地,赛后将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冰雪赛事,开展大众冰雪体验和极限运动,结合工业遗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成为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新地标。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冬奥会后将继续举办高山滑雪赛事,为专业滑雪队提供训练场地,向高级别大众滑雪爱好者开放,还将开展山地观光和户外运动,实现四季运营。这些冬奥场馆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和国际交往交汇地,首都发展的新地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办奥理念是“绿色”“科技”“人文”,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办奥理念变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关键词的微妙变化背后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折射出中国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

  “两个奥运都将绿色发展置于首位。这说明中国对生态治理、资源保护的态度一以贯之、久久为功。”2008年,刘新平在北京奥组委负责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北京冬奥周期,她成为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

  经历两个奥运筹办周期,刘新平在工作中发现,今日中国对“绿色”的理解与2008年不可同日而语。“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第一届全部场馆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奥运会、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这不仅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有能力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更开始在人类共同面临的节能减排问题上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意味着更大的突破和担当。”刘新平说。

  14年间,中国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从世界工厂涅槃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但科技创新并没有单独列为冬奥筹办关键词,因为它早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

  “2008年提出的科技奥运,是指中国适应全球信息化社会,借势推动首都信息化高速发展。14年后,科技元素不用刻意去找,已经融进方方面面。”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

奥林匹克精神永续传承

  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终将落下帷幕,奥林匹克历史上一幕幕新的经典瞬间已经成为永恒。和这些瞬间同样成为永恒的,是奥林匹克理念精神已浸润到“双奥之城”的每一寸肌肤之中。

  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在以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以及巴赫为原型的四座雕像的“注视”下,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的居民们进行了一场以家庭为单位的冰壶比赛。

  “14年前,借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的东风,我们建设了世界首个奥林匹克社区。”东四街道副主任张国忠说,随着北京成为“双奥之城”,东四街道又申请创建“冬奥示范社区”,进而成为世界唯一一个“双奥社区”。

  迷你马拉松胡同跑、冬奥知识大讲堂、冬奥项目体验、冬奥知识比赛……这些社区经常举办的特色活动滋养着每一位东四人。4800平方米的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中心以及占地约10800平方米的奥林匹克社区公园,不仅为东四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体育运动场所,也让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北京城传递。

  每逢冬季,与东四街道隔区相望的西城区什刹海地区则是另一幅场景,从夏季坐人力车逛胡同到冬季什刹海滑冰,这里的人气因冬季的到来变得更加火爆。在许多北京市民眼中,穿上冰鞋,坐上冰车,与家人朋友在冰面嬉冰,是老北京冬天该有的“传统节目”。2021~2022年冬季,什刹海20多万平方米的冰场共接待13万人次体验冰雪乐趣。

  什刹海冰场的火爆是北京市民热爱冰雪运动的一个缩影。北京的许多大商场,室内滑冰场已成“标配”,室内雪场也方兴未艾,甚至连临时性场地也常常爆满。今年春节假期,北京市属公园中的冰场和雪场迎来游客15.87万人次。

  “国运盛,体育兴。我们已经迎来了全民运动的时代。”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郝涛说,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随着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日益高涨,“奥林匹克”的种子在社区、家庭、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重要展现方式,2008年,志愿者们的微笑成为“北京欢迎您”的大国首都的“金名片”;2022年他们通过细致、周到、专业、热情的服务,让各国来宾感受“一起向未来”的呼唤。“燃烧的雪花”让志愿精神在“双奥之城”熠熠生辉。

  冬奥会开幕式后,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在其拍摄的视频中分享了参加冬奥会的激动心情。当一位粉衣志愿者大喊“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时,她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成为她和无数网友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记忆。

  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在奥运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市志愿者数量也随两次举办奥运会逐年递增。数据显示,北京实名注册志愿者已突破448.9万人,《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为志愿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多法治保障。

  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是一位用8年时间走遍举办过冬奥会、夏奥会、青奥会的26个国家的47座城市的“奥运达人”。“无论是全民参与体育运动,还是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或是科技创新惠及百姓生活,北京正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全面升级,向世界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给这座国际化都市带来的巨大改变。”侯琨说,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也将有越来越多奥运精神的传递者、奥运文化的守护者让奥运精神走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奥林匹克、中华精神和人类价值实现深度共鸣。

  这种共鸣,既是北京与奥运激情相拥擦出的动人火花,也是这座“双奥之城”发展轨迹与奥林匹克格言精神高度契合所演绎的精彩协奏。

  从《北京欢迎你》到《一起向未来》,“双奥之城”北京不仅敞开怀抱,相拥世界上所有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更在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凝聚全世界人民力量、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见证下,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将与全世界热爱奥林匹克运动、谋求人类共同繁荣发展的人们,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勇敢面对风险挑战,一起向未来,携手共前行!

【瞭望丨破译“双奥之城”密码】

2月4日晚8点,全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幕开启,北京正式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从2008到2022,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首都之间,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

14年间,两次奥运盛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贡献众多经典时刻;以两届奥运会筹办为契机,北京留下一大批有形和无形的奥运遗产,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东方大国生根发芽的广沃土壤。

14年间,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代表的新引擎,不仅为北京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提供磅礴动力,也为奥运赛事的举办、体育运动特别是冬季运动的推广提供新“加持”,创造更多可能。

14年间,北京的成长脚步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度契合。双奥之城携手奥林匹克,向着未来勇毅前行。

奥林匹克运动热满京华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正值暑假的谷爱凌从美国回到北京,加入了当天欢庆的人群。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晓鸣回忆:“有人问谷爱凌,‘以后想不想参加冬奥会?’11岁的谷爱凌坚定地表示,一定要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冬奥会。”

2022年2月8日,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赛场上,18岁的谷爱凌以精彩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成为中国女子雪上项目首个冬奥会冠军。

谷爱凌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北京也同样兑现了当年的承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

2月7日,在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项目比赛中,美国选手尼娜·奥布莱恩不慎摔倒在地。中国滑雪医生1分钟就赶到伤员身边救治,伤员随后被送至北医三院延庆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十分成功。“我想对所有照顾我的人说声谢谢,尤其是那些在终点冲向我的人,还有延庆的医生和护士们。”奥布莱恩随后在社交媒体发文,深情致谢中国医护。

此起彼伏的“Thank you Beijing”“谢谢你”背后,是北京冬奥会的组织者、志愿者,乃至全体北京市民用最大的热情、努力和汗水,为全球来宾带来的中国礼遇。

充满“未来感”、创意与科技齐飞的开幕式惊艳世人;“冰丝带”“冰立方”“雪游龙”,一座座匠心独具的可持续利用场馆,助力赛事精彩纷呈;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周到的赛会组织安排,引无数运动员官员“点赞”……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北京冬奥会最终如期举办,尤其是在当前奥密克戎毒株在世界蔓延的情况下,再次彰显了中国的决心、高效与活力。

“奥运会在给全世界带来精彩赛事的同时,也为主办城市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说,作为曾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北京在奥运遗产的传承利用上有着很好的经验。

两届奥运盛会,为世界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奉献奥林匹克盛宴,见证了人类向自身极限挑战、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幕幕经典瞬间。

2008,在“鸟巢”,“飞人”博尔特三破世界纪录;在水立方,菲尔普斯史无前例地创造了连夺8枚金牌的辉煌;2022,首钢大跳台,见证谷爱凌反向转体1620度的女子自由式滑雪难度新高;在冰丝带,中外选手在“最快的冰”上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

两届奥运盛会,为中国体育健儿提供展现风采的广阔舞台,见证中国代表团勇攀体育高峰、不断实现突破的精神。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派出177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104个小项、190多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占全部109个小项的95%以上,构成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中国冬奥军团。中国冰雪健儿们创造了9金4银2铜的征战冬奥会最佳战绩。

两届奥运盛会,中国人民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办贡献了中国智慧,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冬季项目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开枝散叶蓬勃发展。

北京冬奥会从筹办到举办,我国的冰雪运动不断“南展西扩东进”,实现了冰雪项目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冰雪运动版图的大幅拓展。据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倪会忠介绍,此次参赛的运动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覆盖区域北至黑龙江省,南抵广东省,东临上海市,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些运动员就是‘火种’,他们将成为各省区市参加全运会的基础力量,成为未来的教练员、管理者,并且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冰雪运动。”

巴赫表示,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决心和力度令人赞叹。如今,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从2008年到2022年,从北京夏奥会到北京冬奥会,中国在这14年间实现了巨大发展。与2008年相比,中国不仅仅在体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为全球冰雪运动开启新时代。

奥林匹克遗产助力发展

2月2日,英国体育门户网站“inside the games”记者菲利普·巴克前往国家游泳中心报道北京冬奥会揭幕战冰壶混合双人赛。时隔14年再次回到菲尔普斯夺得8金的泳池,他发现这里竟以“水冰转换”方式建出5条冰壶赛道。“同一个场馆竟然能够服务两届不同的奥运会,而且赛后具备夏季、冬季运动转换能力。”巴克说,这种带给人启示的做法足以“载入史册”。

“这次很多西方运动员和记者都有这种感受:我们以为中国会像以前那样建设很多高档次的全新体育馆,但完全错了。”巴克说,中国正在讲述全新的发展故事,这比14年前还要生动、有趣。

“奥运会比赛对场地设施标准要求极高,东道主国家免不了在城市里‘拆建’一番,这种惯例正在被北京冬奥会打破。”冬奥会北京赛区全部7个竞赛场馆中有5个改造利用夏奥既有设施,全部场馆均在规划建设、改造之初谋划好长期利用方案,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为此骄傲。

国家速滑馆冬奥会后将常年举办各种冰上赛事,开展群众冰雪运动,成为一座多功能的冰上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地,赛后将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冰雪赛事,开展大众冰雪体验和极限运动,结合工业遗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成为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新地标。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冬奥会后将继续举办高山滑雪赛事,为专业滑雪队提供训练场地,向高级别大众滑雪爱好者开放,还将开展山地观光和户外运动,实现四季运营。这些冬奥场馆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和国际交往交汇地,首都发展的新地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办奥理念是“绿色”“科技”“人文”,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办奥理念变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关键词的微妙变化背后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折射出中国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

“两个奥运都将绿色发展置于首位。这说明中国对生态治理、资源保护的态度一以贯之、久久为功。”2008年,刘新平在北京奥组委负责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北京冬奥周期,她成为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

经历两个奥运筹办周期,刘新平在工作中发现,今日中国对“绿色”的理解与2008年不可同日而语。“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第一届全部场馆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奥运会、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这不仅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有能力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更开始在人类共同面临的节能减排问题上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意味着更大的突破和担当。”刘新平说。

14年间,中国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从世界工厂涅槃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但科技创新并没有单独列为冬奥筹办关键词,因为它早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

“2008年提出的科技奥运,是指中国适应全球信息化社会,借势推动首都信息化高速发展。14年后,科技元素不用刻意去找,已经融进方方面面。”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

奥林匹克精神永续传承

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终将落下帷幕,奥林匹克历史上一幕幕新的经典瞬间已经成为永恒。和这些瞬间同样成为永恒的,是奥林匹克理念精神已浸润到“双奥之城”的每一寸肌肤之中。

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在以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以及巴赫为原型的四座雕像的“注视”下,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的居民们进行了一场以家庭为单位的冰壶比赛。

“14年前,借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的东风,我们建设了世界首个奥林匹克社区。”东四街道副主任张国忠说,随着北京成为“双奥之城”,东四街道又申请创建“冬奥示范社区”,进而成为世界唯一一个“双奥社区”。

迷你马拉松胡同跑、冬奥知识大讲堂、冬奥项目体验、冬奥知识比赛……这些社区经常举办的特色活动滋养着每一位东四人。4800平方米的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中心以及占地约10800平方米的奥林匹克社区公园,不仅为东四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体育运动场所,也让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北京城传递。

每逢冬季,与东四街道隔区相望的西城区什刹海地区则是另一幅场景,从夏季坐人力车逛胡同到冬季什刹海滑冰,这里的人气因冬季的到来变得更加火爆。在许多北京市民眼中,穿上冰鞋,坐上冰车,与家人朋友在冰面嬉冰,是老北京冬天该有的“传统节目”。2021~2022年冬季,什刹海20多万平方米的冰场共接待13万人次体验冰雪乐趣。

什刹海冰场的火爆是北京市民热爱冰雪运动的一个缩影。北京的许多大商场,室内滑冰场已成“标配”,室内雪场也方兴未艾,甚至连临时性场地也常常爆满。今年春节假期,北京市属公园中的冰场和雪场迎来游客15.87万人次。

“国运盛,体育兴。我们已经迎来了全民运动的时代。”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郝涛说,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随着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日益高涨,“奥林匹克”的种子在社区、家庭、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重要展现方式,2008年,志愿者们的微笑成为“北京欢迎您”的大国首都的“金名片”;2022年他们通过细致、周到、专业、热情的服务,让各国来宾感受“一起向未来”的呼唤。“燃烧的雪花”让志愿精神在“双奥之城”熠熠生辉。

冬奥会开幕式后,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在其拍摄的视频中分享了参加冬奥会的激动心情。当一位粉衣志愿者大喊“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时,她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成为她和无数网友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记忆。

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在奥运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市志愿者数量也随两次举办奥运会逐年递增。数据显示,北京实名注册志愿者已突破448.9万人,《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为志愿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多法治保障。

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是一位用8年时间走遍举办过冬奥会、夏奥会、青奥会的26个国家的47座城市的“奥运达人”。“无论是全民参与体育运动,还是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或是科技创新惠及百姓生活,北京正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全面升级,向世界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给这座国际化都市带来的巨大改变。”侯琨说,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也将有越来越多奥运精神的传递者、奥运文化的守护者让奥运精神走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奥林匹克、中华精神和人类价值实现深度共鸣。

这种共鸣,既是北京与奥运激情相拥擦出的动人火花,也是这座“双奥之城”发展轨迹与奥林匹克格言精神高度契合所演绎的精彩协奏。

从《北京欢迎你》到《一起向未来》,“双奥之城”北京不仅敞开怀抱,相拥世界上所有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更在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凝聚全世界人民力量、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见证下,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将与全世界热爱奥林匹克运动、谋求人类共同繁荣发展的人们,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勇敢面对风险挑战,一起向未来,携手共前行!(新华社)#北京冬奥一起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越努力,越幸运;越自律,越优秀。#阳光信用[超话]#[心] #每日一善# 越努力,越幸运;越自律,越优秀。
  • 福岡糸島またいちの塩布丁,在海边,值得一去,建筑很有意思,屋檐上面下面都是人,有秋千、有跷跷板、都是用天然木头做成,布丁吃之前先把表面的盐粒和焦糖液与下面的布丁
  • [打call][打call]十年间,许多人许多事组成了广播站的今天,有过跌宕起伏,欢声笑语,有纠葛,有感伤,这里承载了每一届棉中广播人太多的成长的回忆,都值得我
  • 7、和狗去吃了最最爱的焖锅饸络。5、和狗在北郊捉了小螃蟹……6、好不容易种下的猫草又被秋秋打翻啦!
  • 4.一定要做婚前检查,不愿意和你做婚前检查的人肯定有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听到要和你婚检的时候表现出来犹豫和回避,那么这个人一定有什么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疾病想要瞒着你
  • 我其实讨厌很多微博说生完孩子的妈妈要尽快修复骨盆,什么有的人生完孩子身材就恢复了,腹直肌分离好几指了,得做什么运动恢复,当然很多是好的,但是总有一种被人催着的赶
  • #崂山太清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 4、华严寺游览区——主要看黄叶。#崂山太清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 4、华严寺游览区——主要看黄叶。
  • 答:正在疾病急性发病期或者之前接种过新冠疫苗出现过敏(明确和疫苗相关性)的儿童不要接种,在稳定期(当然痊愈更好)后接种才是正确的选择。(其实叨叨没事,但是一定要
  • #WELOOK我们看风尚# 【WE我们看杂志】Vanity Fair 意大利版n.43-2021年10月27日刊,时装大片——La Bourgeoise~~带着
  • 4、最好以连阳的方式突破平台这个方法特别适合是做短线的朋友,如果突破三天涨起来了,符合横盘有效突破的标准,这时介入进去,那么利润会非常可观。3、突破平台时成交量
  • 人活一世,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都很多,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贫民百姓,只要能在命运的安排面前挑战自己,控制自己的脾气性格,让命运的难在你面前化为不难,让命运的好变得更
  • 【挽回男友茅山术道法论坛法师给了我最大帮助】和男友交往了两年多,之前的我很爱闹脾气,任性,之前他都会惯着我,不会说太多,其实心里面很爱男友但经常会觉得他不帮我做
  • 我在这跟你说打团要配合,你在那自己一打五是吧。让你打条龙你不打就给对面拿,你可真是大慈善家啊?
  • 一些知名的连锁餐饮店也开始提供线上点餐,门口自取的服务。“因为疫情,很多服务和门店都“停摆”了。
  • 当我明白了这个底层逻辑,我才确信这本书是好书,是值得再看、值得推/荐的.给大家拎个重点,就是自我介绍要如何升/级.一般的自我介绍都是从介绍我现在是什么样、我过去
  • #赤楚卫二[超话]# 21/11/11superrich官网更新第六集剧照及概要氷河衛(江口のりこ)は宮村空(町田啓太)に抱きしめられた。そんな中、『スリースタ
  • 投资2万6开速腾网约车定制版,专业培训、自由接单,助您赢在起跑线!投资2万6开速腾网约车定制版,专业培训、自由接单,助您赢在起跑线!
  • 《法华经》是一乘法、 唯一佛乘、真正的大乘一乘法 1.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2.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 斯巴鲁为原本已有不错越野表现的森林人,提供了更多倾向越野性能的改进,让它成为了看上去能征服野外地形的全地形驾驶机器,同时又能保证其拥有不错的公路驾驶特性,在这样
  • 但事实上,水瓶座又永远都是一类,看起来吊儿郎当,没什么真情实意的人,可一旦让他们认准了一个人之后,又从来不介意,为对方付出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因此,也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