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推文# 012801《不安于室》by卡比丘[送花花][送花花]
评分:⭐⭐⭐⭐⭐
温常世×喻霁

经典好看[舔屏][舔屏][舔屏]
口嫌体直精明强势大佬攻×隐忍聪明美少爷受
失忆梗|狗血|情有独钟|短篇|甜饼|he

“捡到个撞傻了的温先生,拿去暖床还是煲汤?”

喻霁在河边捡到了受伤昏迷的温常世,之后又无意间将对方踢失忆。

醒来的温常世头脑依旧精明,对喻霁欺骗他的话一句没信,转头上网搜索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商界大佬。

温常世不动声色留在喻霁家养伤,喻霁也想办法帮助温常世恢复记忆,两人在相处中产生了感情。

温常世发现喻霁因为病重的外公受制于父亲,于是暗中将人救出。

此时,温常世也准备回家重掌大权。

但没想到在路上出了车祸再次失忆,忘记了和喻霁的感情......

分割线

一点片段
————————————————————
送走了喻霁,回了病房,看见温常世已经醒了,拿了周亿放在他床头的文件在看。周亿走过去,跟温常世简单说了文件内容,两人讨论了几句,温常世签了字。周亿合上文件,欲言又止看着温常世。

温常世抬眼看见了,面无表情地问周亿:“什么事?”

“你这样他落差太大,”周亿忍不住说,“至少给个过渡期吧。”

“不知道说什么,”温常世说,“跟小孩儿没什么好说的。”

门框突然被人礼貌地扣了一下,周亿回过头,温常世也转过脸去,看见喻霁站在门口。

“忘记拿手机了。”喻霁的表情微有些尴尬,但也并不是很在意的样子,仿佛刚才听见周亿和温常世在聊的是别人一样。

温常世冷淡地点了点头,喻霁走进来,拿了放在沙发上的手机就走了。

…………

“我让周亿拟一份五年计划,”温常世又说,“明天给你过目。”

喻霁“哦”了一声,他心里很乱,不知道是温常世碰巧说对的还是真的记得,便坐直了,想了会儿,问温常世:“初步目标呢?”

套房里窗帘没有移开,室内还暗着,空气里的香氛气和昨晚留下的情欲气味丝丝扣在一起,布置并不隆重,音乐灯光礼物与旖旎氛围,统统没有。

场景完全不合表白常理。

然而喻霁看着温常世的眼睛,还是毫无来由得紧张到几乎无法顺畅呼吸。可能是因为温常世的眼神比以前都要复杂。

喻霁手机响了,温常世伸手拿过来,看见是邵英禄的电话,直接挂了,又看向喻霁,继续话题:“初步目标?”

喻霁点点头,“嗯”了一声,温常世说:“初步目标,三茶六礼,明媒正娶。”

————————————————————
仅粉见:https://t.cn/A6jwCHdR

取文留痕,别忘了点赞评哟[彩虹屁][彩虹屁][彩虹屁]没了在推文博下留言即可,看到就补!

ps:链节微博仅粉丝可见。月份博文评论里按日期找就可以啦[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原耽文学推荐[超话]#

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第五部《庭前》

看完出来往地铁站去的时候,走在我边上的姑娘正兴奋地给朋友打电话。我俩步伐太同频,于是听到了一小段儿。她应该是老粉丝了,也不是第一次看这部,讲了一些好的地方,也讲了几句剧情上的不足。想起,我看剧看戏好像很少会想这么多,更在意的是当时上头的那些情绪,以及从中获得的价值。从这点来说,我不是个合格的观众,每一场对我来说,只是一段珍贵的与自己独处的时间而已。至于律政剧情是否合理,场次情节是否足够精炼简洁,好像都不太在意。

所以,我的感受特别直观和简单。首先是九人一贯坚持的主题:对初心和理想的坚守。从大学教授到贩夫走卒,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总有人在坚持着什么。如果家国理想过于宏大的话,那叶先生家的阿嫂从一开始的心直口快不断调侃,到最后去接已然被折磨到崩溃的叶先生,这是她的坚守。胜男家的阿姨临别还要郑重地许下“有事儿你尽管开口”的承诺,这是她的坚守。四张机里的古老,他是清朝遗老,思想不够新,甚至还很守旧,但面对日本人的时候,他依旧会气得从床上蹦起来,把人赶跑,这是他的坚守。九人的民国宇宙是由这样的一个个小宇宙组成的。他们每个人,哪怕理想崩塌,信念受创,也还是用心里那一点微弱的火光维持着自己宇宙的运转,然后,告诉隔壁的那个宇宙,隔壁的隔壁的那个宇宙:你看,我还在,你也要坚持住。

其次,看到蛮多对郎尤情感破裂的讨论,以及对郎世飖的讨伐的。其实,就整体剧情而言,创作者对于郎世飖已经足够好了。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他春风得意的时候,我特别害怕会冒出什么很爹的台词来。要知道,这是人性,太正常不过了。可其实从头到尾,郎世飖我觉得最爹的一句话就是(大概意思):胜男不出去做事,在家待着也安全。至于后来那句你的法律分了性别男女,我觉得有冲动的成分,毕竟吵架的时候,特别是夫妻吵架,真就是什么能戳对方心窝子就会说什么。

纵观郎世飖的每一个选择,从书生意气到最终游走在权力边缘,可能不全对,但大体是合乎当下的行为逻辑的。郎总长时期,他春风得意,并不是因为大权在握,而是,他终于摆脱了从第一次上庭以来就缠上了他的无力感。无力护住想要保护的人,无力发出想要发的声音,报国无力,救友无力。那会儿他觉得,或许,有了权力加持的法律,才能有力。他的确也做到了一些事情,一边开除程无右,一边教他怎么钻政策的漏洞;一边签发通缉令,一边通知三野逃跑……只是,那时候的他还是太天真,太理想了。三野的死和小斐的走丢是他一辈子无法摆脱的罪,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活在对自己的审判里。

所以,雨夜吵架的时候,他才会脱口而出,“是不是我喝下杜府第一杯茶的时候,你就……”他终于撕破了这层纸,也终于承认了对自己的审判。他始终不能原谅的是自己。

所以,即便大半人生生活在灰度空间里,郎世飖这个角色还是很高光的。他可能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好人,但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人。他支持胜男过她想要的生活,单就这一点,放在如今也是很多男性做不到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为郎世飖开脱什么。雨夜争吵其实也表达了一个很直观的信息,女儿出事之后,他们夫妻再无精神上的交流。他已经不了解不理解胜男了。有人说,不理解他俩为何会关系破裂,这里处理的不好。可我的感受恰恰相反,觉得,太理解了!可能是因为身在围城之中(这真不是个值得一提的事情,只是视角问题),正如演员的访谈里所说,他俩在一起是因为志同道合,但情感破裂绝不能只归结于道不同,不相为谋。一起生活的两个人,还是同行,这样的关系太微妙了,也太复杂了。清官难断的不是家务事,而是复杂的亲密关系。女儿出事之后,裂痕就存在了,但胜男是理解郎世飖的,她没有把自己的痛苦转嫁到丈夫身上,她是完全有立场去责怪,去埋怨的。包括郎世飖在仕途上的选择,她始终是支持的,她信任他,也知道他每一步都付出了什么。她日记里写“其实世飖这些年,苦心搭建法律精神又要顾及人情,谈何容易,真正怪罪他至深的,不过他自己一人矣”。她知道他的内疚,他的负罪感,也知道他游走这些年的不易,也知道他为了律所生存下去吃过多少白眼,又做过多少努力。

很可惜,郎世飖没有给她对等的信任和理解。他的思维惯性让他觉得,把一切都扛了,才是对的。他没想过胜男是不是理解,他只做认为对的事情,就像他五十仍不知天命,至死也不悔一样。在郎世飖提到胜男接的案子都是底层女性的案子的时候,我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她在竭尽所能的为那个可能活着的女儿做一点事情。做母亲的人,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一点的,可惜,父亲不会。所以,郎世飖余生要背负的罪,大概要多了指责胜男的法律分男女这条吧。哪怕这只是吵架时上头的一句话,但的确暴露了他在亲密关系上的悬浮和自以为是。

单就尤胜男这个角色而言,其实成长线的确是有点模糊的,人设不够立体。郎世飖有与自己初心的几次对话,有双枰记的铺垫,如此对照,胜男这边实在薄弱。但这也无碍她成为继春逝双姝之后,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她那么的坚韧,几乎就是健雄说的那样(大概意思),如果不能得到肯定,那就继续努力,交给时间。她从郎太太,最终做成了她自己——尤律师。她走出了北平的小庭院,上海的洋房,她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她始终是她。不探监,临别江边不重逢,单这两点就非常好了。

他们不会复合,但他们会肝胆相照。

其实,北平小院庭前那场戏一展开,我就忍不住哭了。活泼明媚的宋筠,端庄开朗的胜男,意气风发的郎世飖,被讨论的主人公季瞻,还有门前的小斐的木马,墙头雪白的梨花……这一切,美好的很割裂。胜男和郎世飖拍婚纱照的时候,脑子里就只闪过一句话:彩云易散琉璃脆。

如果说,对破里,是远远给了他们一群人一个合影,那庭前就是一个大近景,把郎尤二人的人生悲喜摊开了细细地给你描绘。其实很多时候,自己的人生和婚姻尚且不敢回头细想,更何况是如此特殊年代里的,如此特殊的俩个人。是残忍的,是诛心的。

我说不出这部剧的缺点,但我觉得它值得再看一次。年代,角色变幻,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同样的命题。面对生活中诸多事件的无力感,引发连锁的焦虑,我们未必能有郎世飖和尤胜男这样的勇气与决心。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看完一场音乐剧出来,沿着东直门内大街骑车回家。一路晃晃悠悠,那是那段时期里少有的不焦虑,很愉悦的时刻。没人打扰,也没人催促你立刻就要恢复你的社会性角色。但今天不行,出了剧院手机上好几条问,“什么时间回家,晚饭吃什么,孩子考级顺利吗,某某同学的家长请问寒假班时间合适吗”的消息。你看,做自己,多难啊。

不过,看剧这日大寒,也就是说,立春也快了。

庭前梨树在,珍重待春风。

另,婚书上证婚人卢泊安,哎,那个要离大家近一点的卢泊安,那个喜欢热闹的卢泊安啊!

【中国古塔,不倒的灵魂】在平原上,在古木间,在长河之畔,在高山之巅……中国古塔,总是遗世独立、脱俗超凡,自成一景、直刺云天。它们百年不倒,它们千载不坍。纵有酷暑烈日暴晒,雷电炮火摧残,它们仍顶风冒雨地矗立着、高耸着,静听人间兴衰故事,俯瞰过往红尘云烟。

据说,从东汉到清末,中国修建的塔在10万座以上,全国现存的古塔也有数千座之多。作为政治宗教、历史文化、建筑营造、技术艺术、史学美学等方面颇具价值的历代遗存,虽然每一座塔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站似笔直的碑碣、立如不朽的书简,记载着历史,启迪着人生,都弥足珍贵,都值得驻足观看、挖掘探秘、仔细考究。



我爱看的古塔大多散落在荒郊野外,或矗立在破寺残刹中,或藏匿于深山,或隐蔽于密林。它们常基陷顶坍、身倾檐落,乃至枯木遮体、茅草满脊。但也正因如此,才更具原始古朴的野性、光阴深邃之沧桑。“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苍山落照下,瑟裹西风里,漫天大雪中,真是繁华落尽雨打风吹去,情注心头酸甜苦辣来。塔前,是人迹罕见、形单影只;塔后,是乱云飞渡、鸦犬偶鸣。柰苑桑门,不晓地为何处;福舍梵轮,哪知今夕何夕。过去的皇权富贵已成为改朝换代的落魄公子,往昔的法咒威严只剩下袒胸露臂的草莽英雄。

30年前,在清冷的青海塔尔寺,我看到8座白塔一字排开,讲述着不同的佛经故事。20年前,在嵩山脚下仰观北魏嵩岳寺塔,细数这15层密檐式砖塔怎样刻下1500年的风雨年轮。10年前第一次到陕北,伴着延河的风,仰望这唐代宝塔,耳畔充满了《延安颂》宏壮的交响,一时间不禁血脉偾张热泪满眶。

残破坍塌的古塔常呈现出一种出人意料的绝美。立身塔下,有一种“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的惊叹与感慨。一年前,当我登上开封东南的古繁台,第一眼看到开封繁塔时便为之震撼,直欲伸出双手与之相握,口中也不禁喃喃——相见恨晚!

这是一座筹建于北宋开宝中期,竣工于北宋淳化元年(990年),由民间集资用了约20年时间才打造而成的等边六角形宝塔,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北宋皇家寺院天清寺内,又叫天清寺塔。时值正午,塔前唯我一人。静静地仰望塔内外壁镶嵌的100多种7000余尊砖雕佛像,不禁怦然心动,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一时间,仿佛有无限的故事弥漫开来又压顶而至,让人无法呼吸。感谢细心的修缮者管理人,将有关繁塔的历代古诗镌刻于雕栏之上,让后人再感东京汴梁的诗风词雨、盛世繁华。北宋诗人石延年曾春游至此,吟出“台高地迥出天半,瞭见皇都十里春”的名句,从此让“繁台春色”成为“汴京八景”之一。

繁塔位于开封南郊机场附近。我看见最新型军机从繁塔头顶呼啸而过,那声音巨大而急迫,稳重而坚定,如雷霆般滚动、霹雳般碾轧。那画面古老而年轻,正统而新锐,如梦幻般神奇。也许,这就是久蓄历史深处迸发而出的强大力量,是飞越千年震撼寰宇的复兴交响!



从古至今,塔也成为人们吟诗作画、音乐创作、撰写文章的自然主角和灵感源泉。唐代诗人卢纶在《宿定陵寺》里写“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善于推敲的贾岛吟出“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古塔月高闻咒水,新坛日午见烧灯”的佳句。王安石更是有首写塔的名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登塔则有感怀:“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过去的塔多是可以登临的,更上一层楼,风景变得更为壮阔高远。于是乎,仅一个长安慈恩寺塔(今西安大雁塔),就引来了无数文人诗兴大发,名篇频出。当然,这也绝不是一座普通的塔,而是渊源于古印度僧人掩埋坠雁之塔,是典藏无价之宝贝叶经之塔,是高宗皇帝题记之塔,是吴道子、王摩诘作画之塔。

那是一场多么豪华的大唐高人韵士之清秋雅集,多么才华横溢又光芒四射的诗歌大赛啊!唐天宝十一年(752年),边塞诗人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后,便一身轻松地邀请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一众诗友郊游慈恩寺。那应该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吧,情投意合、互为知己的才子们游寺见塔,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高适首唱,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接着杜甫、储光羲也诗如泉涌写下同题诗。杜甫写:“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储光羲挥笔:“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岑参兴致最高,长诗一气呵成:“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一座古塔,引来群贤毕至,胜友如云,舞文弄墨,佳作连篇。原来,塔不仅能藏经礼佛,还能引发诗兴。这个“附加”功能,恐怕连主持修建此塔的玄奘法师也意想不到吧。



塔不仅是诗,还是乐与画。颇具灵感的诗人、画家、乐者们,很早就发现了塔映水中的美妙并将其艺术化地创作出来。喜欢题诗的乾隆皇帝南巡回京,看见大运河畔燃灯塔在夕阳下映入河中的倒影,便提笔写下了“郡城塔影落波尖”的诗句。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里面,“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白塔即北海公园的白塔——妙应寺塔。据说,曲作者是带着“红领巾”们划船时灵感突至,以膝为案速记下了这优美的旋律。一个塔影成就了一首经典好歌。

我曾顺着木梯爬上唐荐福寺塔(今西安小雁塔)半边残破的塔顶,透过蒿草俯瞰长安古城,也曾在“五山十刹”之一的苏州云岩寺塔旁看风起剑池、雾吞虎丘。我到过道教圣地武当山的九莲塔、穆斯林礼拜的大同清真大寺双月塔,也曾在日本京都、奈良,泰国曼谷,柬埔寨吴哥游寺观塔,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中国古塔的影子。在樱花树下、秀塔阶前,我不禁想到:那一批批的遣唐使们,于渤海风浪之上、大船宝舟之中,满载而归的岂止是佛经与茶道、《乐书要录》与《齐民要术》,也许还有大唐宝塔的图纸吧?这让东邻引以为傲的法隆寺五重塔,从高耸的相轮到巨大的飞檐无不脱胎于大唐。

塔,作为一种信仰与寄托、传承与偶像、旗帜与航标、火炬与桥梁,早已涵盖了儒释道,融通了文史哲,跨出了中华门,点亮了山海路。

成千上万座中国古塔,像铜铁之柱、磐石之基,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或者说它们自己就是华夏脊梁。它们以不同的身姿挺拔着、矗立着、伟岸着。每每看到它们,我都会驻足而望、敬意满眼,就像看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就像看见“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就像看见林海雪原英勇杀敌的杨靖宇。

中国古塔,既是一种形象,又是一个符号;既是大美的物质,又是无限的精神。不管风尘仆仆、精疲力尽的施主,还是旷野跋涉、深山苦寻的旅人,当他远远看见那一簇塔影,听见杳杳晚钟和串串风铃,都将是怎样的如释重负,何等的激动与欢欣!看见了塔,就看见了希望,看见了目标,看见了新生,看见了蜕变。

为了寻塔,多少人翻山越岭踏破铁鞋;为了拜塔,多少人不辞劳苦千里相会。2023年秋,我连续在嵩山看了嵩岳寺北魏塔、永泰寺隋塔、会善寺唐塔、大法王寺唐塔,或登高远观,或穿林近仰,无不为它们的美所倾倒动容。当初冬9点多钟的阳光侧照在法王寺塔上,竟然神奇般地呈现出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玉质般的颜色、润度与美感,让这座土黄色的古砖塔变成了一件玉雕作品。随着不同的视角,塔身两侧的弧线也显出无与伦比的微圆与曼妙。塔后是嵩山花岗岩的白色山体,再后是瓦蓝的天空,塔刹顶上一只乌鸦鸣叫着飞来又飞走,那声音回荡在山野,仿佛从历史的深处传来。在如雨般明亮的冬光里,我不知待了多久,最后才十步九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去。

塔像迷宫,充满了神秘感。为什么塔中藏塔?为什么地宫藏宝?为什么塔中葬虎(北京潭柘寺虎塔)?为什么塔顶会冒烟(山西新绛县龙兴寺塔)?为什么燕子总喜欢绕着古塔飞……一个个都是谜团。与塔有关的故事传说,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白蛇传》了。雷峰塔初名黄妃塔,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重修。我们今天在西子湖畔看见的雷峰塔,是按原塔造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此塔实乃宝塔,深藏众多灿烂,故事曲折缠绵。明代文人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生动地讲述了白素贞与许宣的故事。至于“水漫金山”,冯梦龙压根儿只字未提;那白娘子儿子“仕林救母”,更是后代文人坊间美好的演义;鲁迅又写《论雷峰塔的倒掉》,同情被镇压在塔下的白娘子,讨厌多管闲事的法海僧。

雷峰塔倒掉后,梁思成于1935年就提议按原样重建,但直到2001年3月11日,全封闭发掘雷峰塔遗址地宫的作业才开始。最终,人们并没有找到那个让人心心念念的白娘子,却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经书,并挖掘出了惊天宝物——价值连城的鎏金银阿育王塔。因其精制华美且极具史学美学多重价值,现已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如果你问我:中国最美的塔在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山西,它叫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堪称塔中之王。

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座塔像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这般雄阔壮大、俊美而深沉。当你亲临塔下,那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仿佛能传递到十里之外,让人始料不及。无论你远观、近观、围观、仰观、粗观、细观还是进塔观望,单檐、重檐、匾额、穹顶、大佛、风铃、斗拱、撑、梁、坊、柱,无不合理而艺术。近70米高的塔身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木塔之冠;3000立方米、2600吨重的红松建造,竟不用一根钉子;身经风雨雷电炮火,屹立千年依然巍峨。丽日蓝天之下,成千上万的燕子欢叫着绕塔飞行,仿佛在探索这座庞大家园的秘密;掷地有声的云朵、宽广无比的云袖从塔顶抚过,小心地不让塔尖挂住衣角裙裾。

360度地巡视,它总能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轮廓与天际线、如有神助的结构与造型。在云、风、燕的背景衬托下,这座巨大而小巧、沉重而轻盈、粗犷而精致的木塔,一会儿向后退去,像要退回到辽金,把爱恨情仇的故事隐藏;一会儿又向前走来,像要迈过头顶,走向未来更远的远方……

难怪,梁思成先生坐在上世纪30年代的骡车上,从距应县县城二十英里外的地方就看到木塔高大的身影。在给林徽因的信中他兴奋地写道:“这座宝塔从四周原野上拔地而起,高约二百英尺,天晴时分从二十英里外就能看到。由夕阳返照中见其闪烁,一直看到它成了剪影,那算是我对于这塔的拜见礼。”仰望这高耸入云、雄浑古朴的木塔,他不由感叹道:“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势不可挡),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这座辽代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也是我国年代最早、世界个头最高的木塔。风吹腰不弯,雨打木不朽,雷击身不碎,炮轰魂不散。应县木塔,塔中之王!谁能来到此地,目睹这久存于天地间的大智大美,都将是福哉善哉。只为看一眼这木塔,也不负你心驰神往的劳顿、千里万里的行程。

中国古塔是高耸的旗帜,凝聚了真善美;是历史的坐标,见证了和谐与文明;是华夏之梁柱,支撑起古老东方的伟大复兴;是心想事成的护佑,目睹亿万人民实现着中国梦。

中国古塔,不朽的精神,不倒的灵魂!(申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有你们我的2021年又多了很多重要的回忆。虽然想在爱我的人面前,永远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但我也知道人总要长大,对于我爱的人们,自己身上也拥有一份责任和寄托
  • 哪有人会心甘情愿远离自己喜欢的人,无非是嘴上不承认但心里清楚,就算再努力,也不会有得到同等回应的那天。 哪有人会心甘情愿远离自己喜欢的人,无非是嘴上不承认但心
  • 没有小伙伴的日子,那三年,我是怎么过的?我是一直生活在爱里的啊!
  • #徐艺洋[超话]#xyy#gu品牌大使徐艺洋# 跟着数数一起做数据✨用数据给嘤嘤应援 给洋洋说晚安计划(7/31) 每日阅读互动 1⃣【超话签到】(抛福袋
  • 下午在大会议室被抽中讲毕设,一百多人,可能时间紧任务重,第一个同学讲了40分钟,我刚刚上去,几个老师就在下面说我画的一个大漏洞,我当时在下面已经预想到她们会问
  • 治疗方式1.哺乳时应先在疼痛较轻的一侧乳房开始,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吸吮力,并让乳头和一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内,以防乳头皮肤皲裂加剧。再加上很多妈妈平时没有注意
  • ”师父笑了笑,拿起了桌上的水壶,为这位年轻人沏了一杯茶,让他品品后再说。他一看,茶叶在杯中上上下下地浮沉,而茶水也溢出了一缕清香。
  • 相信一切都会好的,21年的弟弟,柯丝姐姐们只希望你照顾好自己,健康至上快乐至上,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你要相信宇航员们永远陪你一起#周柯宇传销之子# [委屈]#
  • 人生的长短,或许不是我事业的怅然,更或许是我的人生旅程,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霞红天了,想起甜甜。不过,我发现曾经自己写的一个短篇故事,好像是去年社团活动时,在
  •  这个符‮的咒‬磁场功‮全效‬面,‮过通‬三次诵经‮持加‬法会,‮三有‬种佛教教义‮持加‬,由‮苦艰‬修行的‮侣僧‬所制,‮教佛‬功德厚‮,重‬因此这种符咒能够
  • 这一款是净化风扇2合1的,将它放在室内,既可以净化空气,又可以给我们带来凉爽,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各位,如果你个是“后知后觉的女排迷”的话,毒舌君感觉有必要提醒你
  • 他真的很像仙子,那种感觉怎么说呢,我写文喜欢说他在镜头面前和私下是个很不一样的人,他很安静,喜静。因为我看到过他一个人在角落。很高又瘦,带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气息,
  • #湖北大学[超话]#对于二期四改六 不满意的建议直接ma学校 别cue三期谢谢[太开心]一来二期加那两个床位根本住不下整个三期 二来三期还没到期 住进去大概率是
  • 所以你觉得处女是在折磨你,其实他们是想方设法的希望你能变得更优秀。越喜欢你, 就越喜欢折磨你的3大星座处女座处女越是对自己喜欢和在乎的人,就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
  • 现实来讲,张飞改变命运的出路是有的,他有财力,可以通过腐败跑官来实现阶层的晋升,但这与其价值观不符,即使让他当了官,其喝酒闹事的个性和昏暗腐败的官场也格格不入,
  • 朗诵会预告丨“党的光辉照我心” 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诗文朗诵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片刻”觉得读书确实是件好事,
  • 看见一个拥有双重国籍的北京人为北京人发声也挺可笑的,还说自己是小康,可能真的没理解透彻小康的意思吧,小康家庭可能连买出国的机票都会心疼心疼机票钱,而这个小康人却
  • 龙门溶洞:坐落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古镇内,是亚洲最长的砾岩溶洞。东汉石刻馆(红军石刻标语展馆):位于雅安市芦山县汉姜古城景区内,主要展示红军长征在芦山留
  • #未定事件簿[超话]#【左然生日天猫商城活动预告】甜蜜眷恋萦绕心间,许下对影成双的心愿。#未定事件簿##未定事件簿[超话]#甜蜜眷恋,对影成双。
  • )#任嘉伦[超话]#[悲伤]#任嘉伦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 [悲伤]#顾川姜小宁分手# 顾川真是太让人心疼了,总是一个人默默扛下所有[泪][泪][泪],任嘉伦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