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吗#:不是结婚热,是“调”婚】#不是结婚热是调婚#2023年,上海有10.42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这个数字相比2022年上涨了44.6%,而且还是近十年来唯一一次结婚人数相比上一年上涨!不仅是上海,多地2023年结婚登记数据都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回升”,引发热议。数据变化背后,传递了什么信号?

结婚适龄人口并未上升

在2023年之前,上海并不是结婚人数连续下降的唯一城市。从全中国来看,自2013年结婚人数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也是连续9年下降。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

目前,全国2023年的结婚人数具体数字还未出来,但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为569万对,较前一年同期增加24.5万对,预测全年结婚人数将重新超过700万对大关。

为什么结婚人数突然反弹?难道是到龄结婚的人多了吗?

从出生率来看,倒也不是。按照25-29岁的结婚主力人群算,1994至1998年的出生人口并未增多,反而处于下降的状态。1994年全国的出生率为17.7‰,到了1998年,降至15.64‰。

每年的出生人数也不断下降,从1994年的2121万人,降至1998年的1991万人。

当然,结婚适龄人口地区间存在差异,例如上海的结婚年龄偏晚,根据市民政局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婚姻登记数据》,2023年结婚登记的平均年龄在34、35岁左右,也就是出生在1988年前后。

而上海常住人口的出生率,在1986后进入一个小高峰,在1987上涨到15.3‰。

上海的出生人口在1987年达到峰值,为19.02万人,相比1985年增加了3.59万人。但进入1990年后,出生人口跌到10万人以下。这意味着,2023年确实是上海适龄结婚人群的数值高峰,之后结婚人数可能随着人口下降而变少。

不是结婚热,是“调”婚

造成2023年成为“结婚大年”的主要原因,还是疫情的因素。

网友“智齿君”表示,原本计划在2022年领证结婚,但因为疫情推后,“当时不方便办酒席宴请,家人也陆续阳了,索性就再等等,又不着急。”

数据可以佐证。2022年,上海结婚领证的新人共有7.2万对,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虽说近20年来,结婚人数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但2022年的降幅不寻常,远超近十年平均水平(约为5%),相比2021年下降了约20%。

很多新人因为疫情的缘故被动推迟了婚期。用网友“智齿君”的话说,“这不是结婚热,是调婚,前有南水北调,现在是22年的婚姻往23年调。”

其余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江苏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为45.38万对,相比2022年提高了10.1%。但在2020年和2022年,江苏省结婚对数的下降幅度也远高于近十年的平均水平(7.4%),2022年的同比降幅为13.5%,是近十年的峰值。

全国数据同样如此。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结婚人数同比降幅达到44.68%,此后三个季度,降幅均超过此前的平均值。

所以说,2023年大家扎堆结婚,部分是因为前几年的婚期被延后了。

晚婚依旧是趋势

“调婚”不仅包括被疫情推迟的结婚,还包括2024年婚期的提前。

在微博相关话题讨论中,因为龙年无“立春”节气,在民间被称为“无春年”,被认为对婚事不吉利。

相似的情况过去也曾发生过。2005年也是农历年没有立春,上海结婚对数同比下降了17.8%,而在其前后的2004年与2006年的结婚人数,都比2005年多。

从整体来看,晚婚依旧是大趋势。

2010年,上海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8.83岁,而到了2023年,已推迟至30.6岁;女性也一样,从2010年的26.51岁,推迟到现在的29.2岁。

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要低于上海,但推迟的趋势也很明显:按照202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平均初婚年龄从2010年的24.89岁推迟到了2020年的28.67岁。

年轻人为什么结婚越来越晚甚至不愿意结婚?

根据微博话题“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下的调查,在超过4.4万张投票中,约60%的网友选择了“经济压力大”,包括购房、教育、生育等压力。

这其中尤其是生育的成本之高,让年轻人望而生退。根据近期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养育一个孩子至18岁成年的成本约为53.8万元,若养到大学毕业,平均成本在68万元左右。

一线城市的成本则会更高。其中,在北京、上海养育一个孩子成年,平均成本分别达到93.6万元、101万元。以上海为例,养育孩子的开销约占家庭收入的20%。

中国初婚年龄相比发达国家仍算早

初婚年龄上升、及选择不结婚的人数上升,与我国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这在其他国家早有殷鉴。早在2015年,英国单身人口比例就已过半。而美国1/3的人口是单身,在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城市,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独居;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单身人数达总人口的30%……

同时,经济越发达、结婚年龄也越晚。根据OECD的统计,在2020年,欧盟26国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在33.8岁,女性为31.4岁。其中,瑞典是晚婚的极值,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已推迟到37.5岁,女性为34.8岁。

这其中的例外是以色列,有研究表明,当地早婚的传统根植于宗教观念和家族意识中,现代教育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已经在改变女性早婚的现状,但这种改变是有限度的。

在一定程度上,晚婚是社会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包括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单身、单亲等多样化家庭的出现,会引发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后续问题,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单身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社会如何面对这种趋势,需要系统性地思考,从顶层开始设计方案,盲目地向年轻人催婚、催育解决不了问题。(上游新闻)

【亦庄向台湖马驹桥倾斜产业资源,52个项目打造副中心新引擎】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台湖、马驹桥属于通州区,但已经纳入了亦庄新城的产业版图。过去几年,北京经开区倾斜资源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将台马片区打造为副中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已落地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52个产业项目。

图为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北投台湖产业园。

“大家看中了我们发展数字经济独有优势!”仅3个月时间,北投台湖产业园就引来20余家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找园区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魏璐打听咨询。她口中的“独有优势”,是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在去年11月启动运行,先行区的管理服务中心就设在这座园区里。

此前,这座产业园还是一家国产手机企业的研发生产基地,受手机产业发展影响才转型为对外运营的产业园区。2019年,经开区开始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225平方公里的亦庄新城,其中就包括台湖和马驹桥。​从此,这座产业园成为北京经开区城市更新项目,加速导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去年营业收入已经超过50亿元。

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姜智慧介绍,根据规划,本市在以台湖区域为核心的32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打造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数据要素集聚区、数据产业发展高地。

图为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北投台湖产业园内的入驻企业办公平台。

台湖、马驹桥是亦庄新城建设的重要节点。在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亦庄新城过程中,北京亦庄不断加强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服务与支撑,坚持向新扩区域倾斜资源,力争将台马片区打造为副中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近几年在台马片区布局的52个重大产业项目涉及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其中,马驹桥智造基地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聚集了制造、封测、装备、零部件及材料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布局,小米汽车一期已完工,进入投产前冲刺阶段,首车计划于今年上市;该区域也正在加快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按照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审核机制、统一数据接入、统一信控联网 “四统一”原则,完成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专网等建设。

北投台湖产业园也是这一片区城市更新的缩影。据悉,台马片区已经完成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等6个城市更新项目,盘活土地45.73公顷;编制完成物流基地转型升级方案,京东5G智慧物流基地、北京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北京市供销社马驹桥5号冷库等提级改造项目投入运营。

多方助力下,台马片区产业加速升级。数据显示,2023年,台马片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0.7亿元,同比增长8.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6亿元,同比增长28.41%。

城市品质优化提升,也让市民看到了家门口的变化:景盛南四街等3条主干路、兴桥东街等4条支路开工建设,通马路供水管线完成通水,金桥再生水厂、台湖总部基地再生水厂、柴务220kV输变电工程等5个资源能源类项目开工,北京小学、北京八中等优质教育资源提速落地,5700余套房源提供给产业人才……

“我们将全力保障副中心建设,加大对台马片区投资力度,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继续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持续为京津冀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提升贡献‘亦庄力量’。”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北京日报客户端)

#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吗#【#多地结婚人数回升#,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不是结婚热是调婚#据上游新闻报道:上海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2023年,上海有10.42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这个数字相比2022年上涨了44.6%,而且还是近十年来唯一一次结婚人数相比上一年上涨!不仅是上海,多地2023年结婚登记数据都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回升”,引发热议。数据变化背后,传递了什么信号?

结婚适龄人口并未上升

在2023年之前,上海并不是结婚人数连续下降的唯一城市。从全中国来看,自2013年结婚人数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也是连续9年下降。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

目前,全国2023年的结婚人数具体数字还未出来,但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为569万对,较前一年同期增加24.5万对,预测全年结婚人数将重新超过700万对大关。

为什么结婚人数突然反弹?难道是到龄结婚的人多了吗?

从出生率来看,倒也不是。按照25-29岁的结婚主力人群算,1994至1998年的出生人口并未增多,反而处于下降的状态。1994年全国的出生率为17.7‰,到了1998年,降至15.64‰。

每年的出生人数也不断下降,从1994年的2121万人,降至1998年的1991万人。

当然,结婚适龄人口地区间存在差异,例如上海的结婚年龄偏晚,根据市民政局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婚姻登记数据》,2023年结婚登记的平均年龄在34、35岁左右,也就是出生在1988年前后。

而上海常住人口的出生率,在1986后进入一个小高峰,在1987上涨到15.3‰。

上海的出生人口在1987年达到峰值,为19.02万人,相比1985年增加了3.59万人。但进入1990年后,出生人口跌到10万人以下。这意味着,2023年确实是上海适龄结婚人群的数值高峰,之后结婚人数可能随着人口下降而变少。

不是结婚热,是“调”婚

造成2023年成为“结婚大年”的主要原因,还是疫情的因素。

网友“智齿君”表示,原本计划在2022年领证结婚,但因为疫情推后,“当时不方便办酒席宴请,家人也陆续阳了,索性就再等等,又不着急。”

数据可以佐证。2022年,上海结婚领证的新人共有7.2万对,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虽说近20年来,结婚人数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但2022年的降幅不寻常,远超近十年平均水平(约为5%),相比2021年下降了约20%。

很多新人因为疫情的缘故被动推迟了婚期。用网友“智齿君”的话说,“这不是结婚热,是调婚,前有南水北调,现在是22年的婚姻往23年调。”

其余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江苏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为45.38万对,相比2022年提高了10.1%。但在2020年和2022年,江苏省结婚对数的下降幅度也远高于近十年的平均水平(7.4%),2022年的同比降幅为13.5%,是近十年的峰值。

全国数据同样如此。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结婚人数同比降幅达到44.68%,此后三个季度,降幅均超过此前的平均值。

所以说,2023年大家扎堆结婚,部分是因为前几年的婚期被延后了。

晚婚依旧是趋势

“调婚”不仅包括被疫情推迟的结婚,还包括2024年婚期的提前。

在微博相关话题讨论中,因为龙年无“立春”节气,在民间被称为“无春年”,被认为对婚事不吉利。

相似的情况过去也曾发生过。2005年也是农历年没有立春,上海结婚对数同比下降了17.8%,而在其前后的2004年与2006年的结婚人数,都比2005年多。

从整体来看,晚婚依旧是大趋势。

2010年,上海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8.83岁,而到了2023年,已推迟至30.6岁;女性也一样,从2010年的26.51岁,推迟到现在的29.2岁。

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要低于上海,但推迟的趋势也很明显:按照202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平均初婚年龄从2010年的24.89岁推迟到了2020年的28.67岁。

年轻人为什么结婚越来越晚甚至不愿意结婚?

根据微博话题“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下的调查,在超过4.4万张投票中,约60%的网友选择了“经济压力大”,包括购房、教育、生育等压力。

这其中尤其是生育的成本之高,让年轻人望而生退。根据近期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养育一个孩子至18岁成年的成本约为53.8万元,若养到大学毕业,平均成本在68万元左右。

一线城市的成本则会更高。其中,在北京、上海养育一个孩子成年,平均成本分别达到93.6万元、101万元。以上海为例,养育孩子的开销约占家庭收入的20%。

中国初婚年龄相比发达国家仍算早

初婚年龄上升、及选择不结婚的人数上升,与我国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这在其他国家早有殷鉴。早在2015年,英国单身人口比例就已过半。而美国1/3的人口是单身,在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城市,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独居;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单身人数达总人口的30%……

同时,经济越发达、结婚年龄也越晚。根据OECD的统计,在2020年,欧盟26国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在33.8岁,女性为31.4岁。其中,瑞典是晚婚的极值,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已推迟到37.5岁,女性为34.8岁。

这其中的例外是以色列,有研究表明,当地早婚的传统根植于宗教观念和家族意识中,现代教育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已经在改变女性早婚的现状,但这种改变是有限度的。

在一定程度上,晚婚是社会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包括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单身、单亲等多样化家庭的出现,会引发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后续问题,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单身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社会如何面对这种趋势,需要系统性地思考,从顶层开始设计方案,盲目地向年轻人催婚、催育解决不了问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Selina和小7岁的男友30日晚一起出席黄子佼的五十大寿派对两人的情侣牛仔外套很搭(图1⃣️2⃣️3⃣️)…由于每次被拍到都戴着口罩,也让媒体对他相当好奇…但
  • #英国留学[超话]# #英国留学# #留学中介# #爱丁堡大学# #西安[地点]#【英国留学|爱丁堡大学|教育学硕士即将截止第三轮申请】申请要求:要求教育学相关
  • 波洛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楚这些问题,第二具尸体又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了……2022.3.22拿了记得点赞哦[心]十天干性格之壬癸水壬水:代表大海、灵动、包容。我们都是与
  • 女神节快乐 The Meaning of Mother‍♀️[爱心] "M" is for the million things she gave me. "
  • 比如,‮今我‬天要做一件‮大重‬的事情,‮有但‬一个人站出来‮我对‬制造违缘‮致,‬使不成功。去广州东站,路上坐地铁找车站,每个文字都认得,但是刻意处理它们所代
  • 可就是这样的说法出问题了,时不时有西安的博友在网上留言,从2017年一直持续到现在,你不是说西安不值得投资吗,西安房价上涨了,打脸了吧。如果我说过的不值得买的城
  • 【中國|北京|白家大院(苏州街店)】推薦指數:餐廳菜系:官府菜餐廳環境:包間、散台餐廳電話:010-62658851餐廳地址:苏州街29号餐廳口感:餐廳餐量:餐
  • 笙笙予你无签 沉睡的方程式(特签)25r老婆粉了解一下全套无签43r嘿,那个转校生 草莓印 他从火光中走来 他来时有曙光 别那么骄傲 百年好合 20r同学,年级
  • #饿了么代理商痛斥:投资百万血本无归 拿我们当炮灰# 10月上旬,饿了么开始在布局市场等方面展开新的动作。”【饿了么代理商痛诉:投资百万血本无归 拿我们当炮灰】
  • 听孟叔一句劝:了解一个ys就多看他的案例,红黑料都看,清楚他最近成功的概率,擅长的风格适不适合自己。==叔近期整理的福州xx案例资料==刘永波、金磊、赵贵庆、彭
  • p5给班上学生的抽奖卷p6虽然不白 但是这腿也太黑了吧[费解]p7 16年的拍的 哈哈哈哈哈我要笑死了 怎么这么颓跟风画的一系列#迪丽热巴[超话]##电视剧驭鲛
  • ” ​​​中午没事就开了个脑洞回到初中会怎么样会跑去见你然后就把自己想哭了呜哇我好想你备忘录里梦到你的时间间隔变长梦里剧情变得破碎短暂你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有
  • 两年前的今天 被yq困住了两个月终于去了邻市吃喝玩乐 时光真的飞快距离自由自在的日子已经好远了 快忘记出门不用戴口罩扫绿码行程码不用担心政策变动回来会不会被隔离
  • 安静的寺庙和森林,精灵一样的小鹿,当时的氛围感让我觉得人生真美好啊,活着真好即使再去一次也感受不到那时的幸福感了吧,景还在,难聚一起的是当时的伙伴而且我已经不是
  • 有从业者曝出了其中的隐秘:“正规的棉花一吨16000多元,14支纱线的下脚料多便宜,但脱毛率没一个达标的。住——万科精装修房变“水帘洞”回应称早整改完毕吃的海参
  • 贴一首评论里很好听的歌 “有一个人 曾让我知道 寄生于世上 原是那么好 他的一双臂弯 令我没苦恼 他使我自豪我跟那人 曾互勉倾诉 也跟他笑望 长夜变清早 可惜他
  • 周深: 我觉得一专就是充分发挥了我的特点和我的长项,我的二专会跟我的二巡比较像一点,我的二巡叫做C929星球,每个星球有它自己的季节和天气,我的二专也会有不同的
  • 当此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若不以改恶修善,常念观音圣号,以为恃怙(音是护,依靠)则欲得安乐,难之难矣。(文钞三编卷二·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二)  ●十余年来,天
  • #daily# 今天终于忍不住跑去吃川菜了 经过这几天的西餐 吃到一顿正宗川菜 感觉超级幸福 逛了新开的samaritaine 觉得又小人又多 不如Le bo
  • 如果没有见的那种无念分别,会不会有眼识的这种一念分别啊?如果没有见的那种无念分别,会不会有眼识的这种一念分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