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
记一碗不普通的螺蛳粉。

忽的记起许久未吃螺蛳粉,遂地铁几站,行至光谷。
年前住在附近时,常来光顾这一家店。
藏于花鸟市场里的普通小店。

最初我也是在偶然散步寻到这家店的。
不要问我为啥散步散到巷子深处去了啦。
问就是缘分。
——我是指,老饕对于藏于深巷里的美味嗅觉。
直觉告诉我,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说人话就是看到好多外卖小哥从巷子里拿着好多看着就很好吃的外卖出来...)

于是乎,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至此,我好像寻到了我要找的它。
多么朴素的一家小店,店口斜挂的半身不遂LED灯牌也告示着它的朴素,
店名就三个字——螺蛳粉。
朴实无华,简洁明了。

尝过一碗,惊为天人。
此粉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嗦。
一个字,绝了!

“感动,好感动!可恶,...为什么,一碗普普通通的螺蛳粉竟然能让我吃出眼泪?
难道...?洋葱!是洋葱!!它加了洋葱!!”
(来自戏精内心os)
(此处应有中华小当家BGM)

作为两广(美食)文化的忠实拥趸,
众所周知,没有一家螺蛳粉店能逃过我的魔(pin)爪(chang)。
俗话说,不怕泉吃,就怕泉惦记。
便是吃过那么多家路过的螺蛳粉店,依然觉得它们各有特色与缺点,唯独这一家,最接近我心中完美的螺蛳粉。

汤底鲜香得当,加以中量辣油,少量辣子,适当葱花。
粉本q弹又爽滑,吸进嘴里呲溜不停。
有多滑呢,大概是从珠穆朗玛峰坐雪橇滑下来的那种滑...~[懒得理你]
腐竹一般两吃,一部分置于表面,直接吃掉脆脆的的,与粉的爽滑形成对比,增加趣味性与口感。
一部分浸入汤里,泡一会儿再吃,带着浓浓的汤汁和些许红油,非常诱人,不仅味道增加不少,口感也柔了许多,却也不冲突,泡软后的腐竹又与粉的爽滑相得益彰。
最喜欢的当属花生米了,好像外表被包裹了浓汤,入口咬碎又有属于自己的油香。
而且即便是吃完粉后汤底剩下的花生米,夹起也丝毫未被泡软,照样又脆又带点油香油香的,好像一点水分都没沾一样。
我也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其他店螺蛳粉的花生米碰到汤就泡软了没口感了。
酸笋与木耳也是,不管在汤里浸泡多久,也都清脆爽口。

虽然辅料众多,但是丝毫无人争宠,每位都是正宫。
任意吃一口都非常有层次感,各个味道不争不抢。
反而挨个挨个排队刺激味蕾。
每一口也都有口感的碰撞,谁不喜欢吃着爽滑的粉时,突然咬到一颗香脆的花生米呢?
到最后吃完甚至汤都要被我喝掉大半。

至于正不正宗么,倒是其次了。

疫情期间有朋友问到,我还积极推荐了这家店子。
当时苦于不知怎么形容具体地点,担心因为自己的过错造成朋友与美食的错过,急得我是抓耳挠腮。
后来索性直接某地图app上截图划线指路了[白眼]
那时候有担心这家小店会不会撑不过疫情,现在武汉已经重启,街头恢复往日热闹,许多大店小店生意也都一如往常,这次来了见着它也还在,让我有些许见到老朋友的安心。
只是正赶着时间,没法堂食品尝,
于是我找老板打包了两份粉,一份是螺蛳粉,另一份也是螺蛳粉。
在与老板闲聊个五毛钱的时候,我注意到在老板打包时,竟然用剪刀剪出一片保鲜膜,铺了一层用胶布固定上后才盖上盖子。
这个保鲜膜还不是只在正面铺一层,侧面还剪出好几片不规则的保鲜膜再用胶布加以固定。
我问老板,她说,打包这种带汤的东西很容易泼的,有时候就算没泼,吃的时候开盖子也容易把油弄到手上去,但是铺一层保鲜膜就不会啦~
...这也太细心了,从小到大带汤的东西吃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也没见哪家打包的时候这么细心还用保鲜膜的,不仅怕你带的时候泼了,还担心你开盖吃的时候油弄手上去了...

思绪一下子回到大学对面的湖南米粉店里,老板娘她在递给我热干面的时候,轻轻转了一下碗,让带有芝麻酱“线”的那一面朝向自己,说叫我别让手碰到弄脏了。

我时常想,大概这就是,食物与制作它的人们一起,带给人温暖。
我也觉得,温柔这种情绪,
是人与人之间可以传递的。

希望这家店可以一直经营下去。
我也认为这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店,从来都不普通,无论从哪方面。
[月亮]

Ps:其实我本来就是想发发今晚的月亮的哈哈哈 https://t.cn/z8AGqDG

1、业是佛法重要的课题

  业在佛法认为是个最极重要的课题,不特众生界的形成,是以业为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界的形成,同样是以业为基本的动力。生存在这世间的人,假定没有自己所造的业力在展动,不说所生存的整个世界的活动,会要立刻停止下来,就是能生存的人类生命,亦将无法延续下去。

  如问全体佛法所要论说的是什么,我敢毫不含糊的这样解答,那是说的业力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业力,包含因果在内,为任何人所不可侵犯的铁则。现代科学家老早说过:‘你什么都可不相信,唯有因果不可不信’。因果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事实,不论什么人都不可加以否认的,如否认就无法说明宇宙人生的一切了。

  科学家所说的因果,虽不全同于佛法,但他们重视因果,与佛法则是一样。为人尽可不信佛教,而于科学不能不信,科学最重事实,没有事实根据,决不随便轻信,如认科学家的言论是对的,那对他们所说因果就不能不信,信因果就无异是信佛教,佛教是以因果为宗的。

  佛教为什么这样重视因果?当知宇宙间的物类,有无量那么多的差别,而生命界的形态,亦有种种的差异,至于社会界现象,更是五花八门的众多,特别是人类生存在这现实世间,有著各种不同的遭遇,假定不以业力来加说明,试问怎能清楚的分别生命界及自然界的种种?

  如印度有些宗教学者,不能说明万有现象的差别,只好说是自然如此。他们举例说:如植物中的荆棘是尖尖的,什么人把它削成这样的?再如动物中的乌鸦是黑黑的,什么人把它染成这样的?无法找出这样的人,去做这样的工作,不是自然如此是什么?

  另有一些宗教学者,看到万物有这样众多不同,同样无法说明它们的所以然,只好说是万能的大梵所创造的,大梵本其意志,喜欢造成这样就成这样,高兴造成那样就成那样,神的意旨如此,吾人不必推论,推论也推论不出一个所以,神意岂容我人妄加推论?

  还有一些低级宗教者,说世间所以会有千差万别的现象,并不是什么大力者的创造,而是有些为我人所不见的鬼神,于冥冥中驱使诸怯如此如彼,不是我人知识所能知道的,因为我人的知识,还没有到那程度,对于万有诸法的差别现象,不必过问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些说法,在他们自以为说得很有理,可是相信业力的教派,特别是佛教,不能接受这些不合理的说法:如认诸法自然是这样的,不特是句不负责任的空话,亦是不肯运思追求诸法原因的懒人!至说是大梵创造的,同样为业力说者不能同意,因凡具有创造意志的大力者,必然是平等博爱的,理当创造一个平等的世界,怎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现象?况且所谓创造者,根本是人类所拟想出来的,并非真的有这么一个创造者。还有说为鬼神之所驱使,更是一种妄诞之谈,骗骗无知的人还可,要想通过知识群的认可,那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如上三种不同说法,在理论上固站不住,亦不能解说世间千差万别的现象,如要说明万有诸法的现象不同,唯有依于佛法所说,全由各类众生所造不同的业力,不断在那儿转动所形成的。俱舍论说:‘世别由业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成实论业因品说:‘业是受身因缘’;佛在经中更说:‘宇宙从他(业力)而生,依他而立’。是以佛教的业说,不特理论上无懈可击,即使事实上亦最有力,不是任何理论所能驳倒的。

  佛教为什么这样重视业力?因这确是佛教最极重要的一法。在理论上讲到业力,那必然是讲的佛教道理;在信仰上相信业力,那必然是信佛教的教徒。反过来说,不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理论尽管讲得头头是道,假定没有触及业力,那就不能说是讲的佛教道理,同样理由,有人如对什么都信得过,唯对佛教所说业力不信,那他自不是真正信仰佛教,亦没有资格称为佛教信徒。

  中国自有佛教传来,每一时代以及每一角落,虽说都有很多人信仰佛教,但是否为真正的佛教徒,还得看他们对业力,有没有坚定的信仰。不特对佛法一无所知的愚夫愚妇,固应是这样的看法,就是对佛法有深刻认识的人,假定没有把握住佛法的业力说,那亦不过是知解之徒而已。

  在世间一般宗教学说中,虽各有他们的思想理论,但如佛教所说的业力,不特谈得很少,即或有些说到业这论题,非但说得不怎么彻底,即在他们自己,亦难自圆其说。如神本论的宗教,既说一切都由大力者所创造,甚至人们的行为活动,亦以神的意旨为意旨,还说什么业力?业力对神教徒来说,可说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真能详尽的说明业力,并以业力说明万有差别,不能不说唯有佛教,因而信仰佛教,必须信仰业力。

  整个佛教要点,如说在于业力,是亦不以为过。有说业是小乘佛教的根本教义,殊不知大乘同样是以业为主体的,假定舍业不论,那就不成佛教。业是一切善恶行为的通称,生存在这世间的人,如承认自己有行为活动,就不能不承认有业力,如承认自己行为有好坏,就不得不承认有善恶业。不说现实生命为业所牵,就是无始以来直至今日,都是在业的网罗中转来转去,从来没有钻出业网而得自由的活动,业网笼罩著我们,是多么的坚牢?吾人在业网中无法突出,为善业之所牵时,就得较为快乐的果报,为恶业之所牵时,就会感受极苦的果报,钻来钻去,无非是苦乐果报的转换,要想突出业网是很难的。

  佛教的宇宙观及人生观,既皆以业为本,是则业的力用不可思议可知。有部毗奈耶四十六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智度论中亦说:‘业力为最大,世界中无比,譬喻债物主,追逐人不置,是诸业果报,无有能转者,亦无逃避处’。是以众生不投入业网便罢,投入不但难以突出,且受果的地方,不论怎样遥远,业都有种力量,牵你前往受生,千山万水固然无法挡住,天地之大亦没有你逃避的地方。地藏经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是这样的强而有力,无怪我佛于一代时教中,特别重视业力!

  业是佛教的重要课题,如前扼要指出,大体已可明白,但为进一步的坚定诸位对业的信仰,不再对业有所怀疑,特将太虚大师于民国二十七(西元一九三八)年冬,在重庆长安寺佛学社,为众说法时,从佛法中一般认为各个重要论题,一个一个的抉择。最后指出‘唯有业报是最重要的一法’。报是由业所引生的结果,有业才会有报,所以业是最极重要。现依大师所说分析,以证业的重要性。

  有说缘起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这当有它的道理,因缘起是佛法不共世间的特质,是佛法非佛法,可从是否说缘起看出。但缘起有广狭的分别:以广义的缘起说,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没有一法不是托缘而起说为缘起,诸如自然界及生命界的种种,找不到一法不是从缘而起的;以狭义的缘起说,则是专指十二缘起说的,亦即唯就有情的生死流转说的。如通常说的业感论,就与业果说是相当的;如说一切法皆是缘起,是就泛指一切因果而言,亦即以因果说明一切现象,与业果说就不怎样相当。说缘起是佛教的特质可,说缘起是佛教最要的一法则不可!

  有说空无我性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并亦认为这是不共世间的特质,因世间的任何一个宗教学说,尽管有他们的不同思想理论,但都没有说到空无我性,总是在有上兜来兜去的,说明一般所知的道理,唯有佛法特别说明空无我性,因为佛法不仅是传授人们知识,而是要指导人们获得身心解放的,但这必须断除缠缚身心的烦恼,而烦恼的解决,不通达一切法空无我性,根本是不可能的,系缚的烦恼不断,怎能得生死解脱?但这唯就修学出世法者说,为佛法行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然在未能向出世道迈进的佛法行者,只修世间的人天善行,就不需要通达空无我性,空无我性虽是说明一切法的共通性,但并不普遍所修的一切行,所以不能说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慧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因‘唯慧学是以表彰佛法的特色’,亦唯慧始能显示佛法胜过其他的宗教学说,所以我们常说佛教是理智的宗教,原因就在于此。可是说到慧,世间一般宗教学说,不能说它全无智慧,如他们所说的各种理论,亦是从他们的智慧来的,是以唯说智慧,未必就能显出佛教的特胜。佛教所重的智慧,在于通达一切法空无我性的般若慧,唯有具此般若慧,方能说佛法超胜世间的一切宗教学说。如果泛说智慧,佛教的特胜难以显出。然而,佛法不唯是说出世间的,在世间法亦同样的论说。说出世间法固需要般若慧,说世间法并不需要般若慧,是以单单说慧,不能说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菩提心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如以修学大乘佛法说,这话并没有说错,因大乘佛法行者,确是以菩提心为本的,不发菩提心怎可成为大乘行者?印顺大师说:‘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说,没有菩提心,即没有大乘法’。‘因此,如想成佛度众生,就必须发菩提心,便等于种下种子,经一番时日,遇适当机缘,自然可以抽芽开花,结丰饶的果实。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回小向大,也还是发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重要可知。但这唯就修学大乘不共法者说,如修学三乘共法,或修学五乘共法,菩提心是用不著的,所以亦非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信心是佛法最董要的一法,很有信心根本不能进入佛门,所以经说:‘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且佛法所说的信心,是彻始彻终的,从‘信顺’、‘信忍’、‘信求’、直到‘信证’,都离不开信,没有纯洁的信心,怎会信奉三宝?怎会深信因果等?所以修学佛法,要以净信为基。假定没有信心,即使见佛闻法,结果总是一无所得。佛法的无边功德,可说都从信心来,信心的重要可知。但信心不唯佛教有,任何宗教都极强调信心。有于信上加一正字,表示佛教是属正信,然而那个宗教承认自己是邪信?所以信亦不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戒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因为‘戒是五乘之基’,不论修学任何一种行门,都不能不严格的守持清净戒行,假定没有清净戒行做基础,在佛法中修学,可能走火入魔,是以说戒重要,确也并没有说错。但仅受三皈的佛教徒,虽说皈依也就得戒,不过以为不受戒,亦可成为佛教徒的,且其他的各宗教,同样有他们所应遵守的戒条,是以戒不是佛教所独有的,何况还有一些学者,专以研究佛法的思想理论,为他们的唯一旨趣,根本不重视佛法所有的戒行,怎可说戒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如上举出佛法中一般认为几种重要的课题略为一论,其他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即此缘起等法,确是极为重要。不过经太虚大师这样一分析,这些重要固极重要,但终不及业报的重要,所以最后终于指出唯有业报,方是佛法最极重要的一法。因所谓业,不唯有世间的有漏业,亦有出世间的无漏业:有漏杂染业感世间的有漏苦乐报,无漏清净业得出世无漏清净报,必然如此而不容或乱的。所以为佛子者,必要深信有业有报,对于业报信任不过,不但不是纯正的佛教徒,且被认为是大邪见。因而,从整个佛教的教理说,不论从那一角度分析,的确唯有业报是佛法最极重要的一法。不过佛法所说的业以及由业而感报,是非常复杂的,不是我们凡夫,甚至不是二乘,所能究竟了知,唯有佛及高级菩萨,始能穷其底蕴,所以佛在大小乘中,常说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https://t.cn/RJ2IpDz

名诗品赏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田园居》作于义熙二年(406),这一年陶渊明42岁,正是他辞去彭泽令返归故里的第二年。说这首诗的主题是归隐躬耕,笼统地讲是不错的,但若仅凭字面上的意思,把这首诗理解成描述务衣的辛劳则未免拘谨了些。人生所归,归向于道,但无论归向什么道,首先要解决的是穿衣吃饭问题。既然衣食是归道的起点,躬耕就是实践道的开端,所以,在他的诗里,他一再歌咏自己的劳动生活。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等。但我们应该清楚,归隐的快乐与力耕的勤劳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对他来说,躬耕不仅仅是生活的必要条件,虽然他一生中有几个时期纯属生活所迫而躬耕,但起码作《归园田居》诗的时候,陶的生活尚未到非躬耕不可的贫困地步,更重要的是,这种躬耕,成了他超然世外悠然自得归隐生活的组成部分,他在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中,包括田间劳动中,找到了良己的归宿和寄托,寻求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自由的较为现实的途径,不为名羁,不为物役,一切人生感慨和政治忧虑都在对田园的热爱与吟咏中得到部分消解。所以,读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我们读到了诗人力耕的辛苦,更读到了诗人力耕后的恬淡充实与自适安然,这才
是诗人“欲辨已忘言”的“真意”。

从陶诗的整体诗风来看,他虽被称作田园诗人,但其诗中写景摹象的句子并不多,他没有偏离中国古代的美学精神。即重在写意而非写实。他上承诗经古朴诗风,下开唐宋重性情的先河,靠的就是这种“托物寓情的传统写意手法。只不过,他的写意不是靠抒情手法,而是以写实来写意、写心,陶诗中所写的自然景物,生活事例,总是和他的心境相联系的。他无意于描摹自然的山水,他“尝往来庐山”,陶集中却无庐山诗就是一个有力证据。他追求的是浑然天成的生活与诗俱“化”的境界,并不太关心一山一水,一稼一穑的具体内容,他写松意不必在松,写菊意不必在菊,言在此而旨归于彼。他的诗“似瘦而实腴”,包含着比字面本身深广得多的内容,让人愈嚼愈有味愈读愈觉美,原因就在于他写意与写实难辩,抽象与具体合一。他崇尚自然,无心于非誉,无意于巧拙,表现在诗里就是这自然朴素的美,他似乎无意去作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情感,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看到自己豆田的荒芜,采菊在东篱等。便采取诗的形式,象泉水一样泊泊流出。种豆在南山,豆田很荒芜,只好起早贪黑地去锄草,多么普通的农人生活,没有夸张,没有想象,有的只是平淡的日常农活,但却像大画家白描,给人一种无穷的回味。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归园田居》这首诗时曾深情地评价:“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其实却只有通过具有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和情感才能达到。”这确是深中陶诗艺术肯綮的断语。

一首诗,不是留一个简单的字条那样单一的传意。文、句是一些跃入庞大的时空中的阶梯,诗不是锁在文、句子之内,而是进出历史空间里的一种交谈。他崇尚自然,不物于物,从物就我的审美态度要求我们只有踏着文、句的“阶梯”,而不被“阶梯”本身所缚,努力向深处探寻,才能与诗人达成“会意”的交住。“种豆南面下”表面看是首写实之作,实为抒情写意,理解这首诗要联系诗人一贯的审美态度,他好饮酒,重在“酒中有深味”,并不在乎是谁的酒,什么酒或同谁饮,所谓“嗜饮酒不知有主客”是也;他好读书,但“不求甚解”,重在“会意”,重在自得其乐;他常作诗文,但多为“自娱”,“此为欢笑尔”,不管“辞无诠意”,只重“颇示己志”;他好抚琴,但不识音律,常畜无弦琴一张,讲究“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种“行之在心,外无形状”的卓然独立的超然,才是陶渊明的风度,才是我们理解陶诗的一把金钥匙。所以“草盛豆苗稀”,透露的是诗人不物于物的超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透露的是躬耕生活的充实及理想得以实现的自得与优游,“道狭草木长,夕露沽我衣”,透露的是诗人沉醉在平凡农耕生活中的惬意,总之一句话,在他具体描述的劳动事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对生命的体验。这种认识,体验融在诗中具体情境中,内涵是一种空间,一种氛围,不是具体的生活内容所能包容得了的。陶渊明的诗:美在象外,美在意外,美在言外,实不能单从字面的意思来欣赏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离了就离了吧,要不再找一个” 还有一些好心的邻居,他们跟我说,“女人总是要嫁人的,长期在娘家住也不好,你不怕哥嫂嫌弃吗?那种守寡式的婚姻,我真的过够了,他们不
  • #你的影月月[超话]# 今天真是幸运的一天!)所以压根就没想过这活动还能做元素成就,点进来发现评论说可以做,直接就做完了 [嘻嘻][嘻嘻]开心今天突然发现我虽然
  • 遇事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来到在三楼缠着常喂它的小主人,喵呜、喵呜的诉说着,寻求帮助。(至少从喵呜震惊的表情中看出了些许转变……抢到了上海电影节的票,今年没有陪
  •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一直流泪,其实我没有那么爱的,只是一想到他说的话每个字都让我清醒,我有多糟糕,我配不上任何一个人的真心。但现在长大了,很清楚的意识到我普通的不
  • #县市区速递# 【猇亭现“假培训真推销”被群众举报 多部门联合查处】6月7日,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消防救援大队陆续接到当地商户求证电话,称有人自称是消防员,通知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我妈说她的一位大伯很多年前就邀请去找他玩,要请大家吃正宗大连菜,可一转眼他都九十了,早就去不了了。我们还去了凯丹广场,我妈对里面的高端牌子货不是很爱逛,陪我去沪
  • 这世上有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想象力总是像巨人般无边无际,而我们的行动力却常常像侏儒般微小;我们总是期待着快乐,但却不愿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也要保
  • 这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四处旅行,对时尚要有更广泛的理解,没有规则,尝试一切。 已故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曾经说过:“所有需要做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每日一善文案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每日一善文案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分享幸福,传递快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很快乐很幸福的瞬间,想要和别人分享,却害怕别人嫉妒,阴阳怪气,吐槽你这有什么然后进行凡尔赛,对你打压。 会会也相信
  • 我买了5块钱的杂粮棒和7块钱的雪花冰,逛了一圈拍拍照,看到许多小孩在这里吃着东西愉快的穿行,好像把这里看做一个很大的乐园一样,感觉我小时候也是这样。今天喝的美式
  •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与困难群众亲切交流,关心询问他们近期的生活状况和困难所在,鼓励他们提振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在新的一年里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用真情感动世界,用爱
  • 7日中午,在高警、路政等部门三天两夜的悉心呵护下,这辆“巨无霸”顺利通过我市,进入襄阳境内。据童岗介绍,在“巨无霸”要通过的路段,尤其是一些桥梁路段,都是聘请第
  • 但是第九季开始,我感觉就一直在关注妙妙了,还说了句“你要是离开我真的会心痛”不知道算不算玩笑,但是他一个大直男能说出这样的话感觉还是多少有几分真情在的。再者,我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今日书摘# 备
  • 真的很对不起,这个时候我真的做不到忘记过去和你开始。我不想对你,对自己的感情那么不负责,我真的做不到完全不受过去影响的拥抱你,对不起,对于我来说这一切太突然,我
  • ”那就做一个生活不能把我们怎么样的人吧,让花草抚心,用烟火暖胃,以山水疗伤悲。这前行之路上虽难免风霜雪雨,但也总会有那么多的小确幸,而且往往就在很多细微之处,才
  • 两个人整理完都库库累[泪][泪]p3-6:两人久违的健身也行动了起来,p3是我觉得老婆这样穿真的好可爱,我们还互相笑了笑对方(这里就不把视频放出来啦,大概内容就
  • 废物就是废物,不要在那里逼逼,拉黑让我说话自己有那个素质,还让报警为了你这种人没有必要,团里面不是缺了你一个人不转是的,就是爱找存在感,接个单还把老板挂出来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