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修道事,莫乱我真心!

“修行,到底是在修什么?”这是很多初入道门的人都很迷惑的一个问题,道家修行有很多法门,每一个法门学好了都是通往大罗金仙的路径。

在道家修行中,究竟修什么才能得道成仙,这并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去修证这些法门,才是摆在每一个修道人面前的难题。

尽管道书中曾记载了很多遇异人相授而举宅飞升的故事,但放下书本之后,我们还是应该从点滴的修行做起,从自己这颗躁动不安的心上去下功夫。若是下不了铁杵磨针的功夫,大罗金仙只会在白日梦中出现,而非于现实中接引,修道之事,首要看的是你保持了怎样一颗真心。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心学——或者简单地理解为我们为人处事的世界观、价值观——是由儒道文化以阴阳互补的形式共同组成的。后来释学东传,在最初译经的过程中也是在借用了大量老庄经典后,形成了其独有的心学体系。

老子讲“涤除玄览”,庄子曰“莫若以明”,道家修炼系统中更提倡“守真”、“守一”。这些理论都是在从不同角度,论证心性上的功夫。用一念守住真心,这是道家修行第一关。

道家修行——尤以全真派为例——讲求的是性命双修,既要有心性上的纯合,又要注重这一世生活、生存的质量。这二者本是没有任何偏颇的,但在修真的过程中,如果心性的功夫不到家,命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因而,在强调命功之前,要着重强调炼养心性的意义。

经文中曰:“一念便纯真”,这是指人们要清除身心中的杂念,唯有纯真之心神才能感格上圣高真。道人们在良辰吉日要行开坛之仪时,首先做的一个科仪是“荡秽”。

此“秽”有两层意思,一是坛场内外的污浊之物,二为行法者自身的不净之气,只有荡除了秽气,才能使法验神明,道家的经忏仪轨才可以起到不可思议的功效,这也是纯真一念在神学信仰上的需求。

当心念归一,万物皆是须臾之虚妄。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唯物的,是形而下的;但人的生存状态却是唯心的,是形而上的。当面对世事纷杂,除了努力去改变自我的生存环境外,从心性上入手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以修行心观修行事,就会发现现世万物都具有无上意义。

庄子说“莫若以明”,当把万千杂念归结为一,当一个人懂得不断地去缮性,他的修行就会趋向于最终的光明。

在道家思想中,本不存在性善、性恶的理论。道祖告诉我们要“复归于婴儿”,因为婴孩的一切行为都出自于本真。在他的世界中没有善与恶的区分——善恶只不过是文明礼教强加于人的概念——但在后天成长时,心性上的纯和总是会被尘俗沾染,并因此生出百千万种烦忧。

因为有了欲求,心猿意马就被牵动了,炼养心性就是在教给人们永出爱河沉沦的方法。若心中无苦海,心魔也不会被万般恶缘牵引,修行就是一场随缘了事与随遇而安的逍遥了。

《太上感应篇》中说:“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劝善是道家的一大特色,从表面上看这是在劝导人们行善积德,以“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为大众行动的纲常。究其内里,这却是在教人如何缮自己的心性。

所谓缮性,乃是使人们剥除掉对利益的贪求,回观本心,回照本我,唯有见得杳杳冥冥之混然,才可修证出“利万物而不争”的大善境界。虽然劝善为道家的一大特色,但劝善的终极目的并非是在指出善恶、是非是什么,而是在告诫人们不能脱离了道之自然与人之本真。

一切离心纵欲的念与行,都是伤害真常自在的恶,既已知恶,也就明晓了善的内涵与善的源头。“不善者,善人之资”,道祖早已把一切道理明晓给我们。

作为一门宗教,道教倡导信徒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要保持心念上的纯一,不为万缘所动,不为内因所惑。所谓大善,是可以从混沌之中见真我。可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缘修到这步,所以在道之教化中才有了强调“劝善”的必要性。

道家中所秉持的善恶报应观,虽然字字句句都在强调人们唯有为善才能够益寿延年,但在文字背后的本意更着重于引导每一个人都去做好自我的本分。

修行讲求的是去欲,是澄心见性。当找到自我安分的本然之相,也就明白了修真之“真”是什么。

需要提醒的是,修真应立足于缮自我之本性,而不单单是去求功德。为此,道家特别强调一个“忏”字,即是以自然本心观世界、观自我,从内观中忏悔身心意,消除百业障。

经中又曰:“静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忏悔掉遮蔽内心阳光的阴翳,才能见到太虚光满的景象,这既是修真的秘要,也是修真的结果。

在《太华盖山三仙真君解冤灭罪度人心经》的开篇处,提到了一段“持经忏要诀”,其写道“人生覆载内,心含万化全……循性各自尽,尘寰即洞天。”该经文在提倡世间修行的同时,依旧把修真的重点落在“心”字上。

若心中一静,世界纷然再与我无关。心不着于外缘,万千孔门自然紧闭,内在精气神在一念纯真的引导下可以“灌炼三宫、清和六腑”,此时再去炼养命功,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说,心性纯合乃是道家修行的第一要关。

人们常说,修行在人间。让每一颗于尘世中奔波的心沉静下来,放下对外相的欲求和执着,当心中唯有一念,使“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自然可以感知到修行的种种妙处。

放下人生的包袱,归于常清常静的心境,这是“渐入真道”的不二法门。因此,再当论及修道事,仍要提醒诸位,切莫乱了自己的这颗真心。

三元道学文化宣传部分享
【道教漫谈】之《度人经》与宋元道教!

弘扬中华本土宗教文化

两宋时期,道教的斋醮科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历史性的角度来看,斋醮科仪在北宋的变化主要是醮祭代替斋法成为科仪活动的主流,而南宋则鲜明地体现在各种新道法对传统道教斋醮科仪的影响。从共时性的角度来考察,伴随着斋醮仪式的变化,道教内部就“恪守古法”与“随俗行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由此而形成了崇尚古典与随顺世法的两大流派。

以道教传世的经典来看,蒋叔舆、金允中可以说是维护经典与传统的代表,天心正法与天台东华派则有着强烈的正用世法的一面。新符箓派对斋醮科仪的创新,遭到了灵宝派中以维护经典与“古科”为己任者的批判。对于受箓与行法的关系,以恪守古法、维护经典为己任的灵宝派有自己的看法。

他们认为,道教的斋醮仪式历来是灵宝派之所长,按照传统的“三洞”学说,要行灵宝斋法必须受洞玄灵宝中盟箓,否则即为“不法”,即为“僭妄”,即为“越阶行事”,即所谓“灵宝为中乘之极品,正一而下诸法不得跨越灵宝”。然而,宋元时期,灵宝斋法的兴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度人经》在道教仪式中的广泛使用

灵宝斋法是道教仪式传统的主流,灵宝斋法重《度人经》。两宋时期的新符箓派大都推崇《度人经》,称颂《度人经》在道法中的灵验。宋元之际盛行的混元法,始创于武昌的雷时中。

混元法奉晋人路大安为祖师,其法即重《度人经》:路祖师当晋时亲遇太上老君,授以此法,而是教专以《度人经》为主。师每化导世人及开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诵经,各获果报。且尝论度人经旨,以开后学。其要在十回度人,非惟十遍可以度人,乃在平日修炼自己,以究返还之妙。

宋元之际蜀人廖守真所创的天心地司雷法亦推崇《度人经》。

《道法会元》卷二四六《大心地司大法·法序》称:昔宗师廖真人(廖守真)修大洞法,诵《度人经》后真人得道,遍历江湖。

不仅如此,《度人经》的盛行与推崇甚至变革了大洞法。原本以存思身神为务的《大洞真经》也出现与《度人经》相互融合的现象。南宋之际,大洞法已经风行一时。南宋时期的《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和元朝卫琪的《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即是该法流传于世的体现。
所谓《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即《大洞仙经》)乃是《大洞真经》的南宋传本,亦称梓潼文昌经本或者蜀本。此经据称是“更生永命天尊”(即文昌帝君)于南宋孝宗乾道戊子年(1168)初次降笔于鸾坛,宋理宗景定甲子年(1264)上德真君降坛校正。

《大洞真经》本为炼养之书,以诵咒思神为主,而《大洞仙经》却是除去《大洞真经》中的存真之法,效仿《度人经》,以济生度死、消灾延寿为归旨,强调设斋诵经,行斋醮仪式。卫琪在注释《大洞仙经》时,即时时强调要修诵《度人经》,方可受度飞升;同时,更结合新出仪式(如炼度仪)的宗旨来诠释《大洞仙经》。其认为作为“受炼司”的“南昌上宫”即为文昌,即所谓“《度人经》、南宫、南昌皆与此同”。

上清派本重《大洞真经》、《黄庭经》等经,以存神、服气等为内修之法,因此,在斋法上,六朝时期的上清斋乃是一种主要以个人内修为内容的斋仪。相对于“外斋”的灵宝斋法,上清斋被称为“内斋”,是“三箓七品”斋法之一种。

显然,南宋之际出现的大洞法不仅与《大洞真经》的主旨相去甚远,更与六朝时期的上清斋法迥然有别,金允中所说的“将《度人经》中章句指为洞经者也”乃是十分精辟的断语
《度人经》的符咒化与灵宝大法的兴盛

两宋时期,民间社会盛行念诵《度人经》的礼俗,在民众的信仰世界中,《度人经》具有奇异的效用。此外,《度人经》的符咒化,也是两宋时期道教斋醮仪式兴盛的重要表现。隋唐道教,呈现出了重义理的旨趣。两宋道教则大兴符咒法术。
以《度人经》而言,唐代道士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等皆以重玄义理来注解此经。约成书于两宋之际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共六十一卷,仅卷一为《度人经》本文,余下的六十卷则是由本经衍生出的符箓咒术。其中,以《度人经》经文为根本,编造大量的神将吏兵、道法职司是当时新兴符箓派的惯常做法。

灵宝大法本以《度人经》为其本经,天台东华派据经文为编造道法符书,“以经中一句作一司”,“断章破句”编造出了二百多种的道法职司:切闻天真司于上境,鬼神主于幽冥,固非世人所可测。然而行持之士,亦须少达天地之正理,粗晓教法之源流,既不通古今,又不考经典,妄以己见测度,迷误后世,可不哀哉!台山灵宝法中又立修用仙曹品,以经中一句作一司,且如“不得拘留逼合鬼群”。

经中本意自谓应度之鬼,出离幽境,不得复行拘留,而逼合于鬼群之中,是承上文之义尔。却取以为《不得拘留司》、《逼合鬼群司》。乃断章破句,悉以为司。且有修用仙曹、施用仙曹、赫奕仙曹、三界所向仙曹等例。牵合诞妄,无所不至。而台山排联补缀,碍理极甚。
究道法职司之实质,乃是在明“尊卑等第”的基础上,用人世间的礼法来侍奉天地神祇:斋法之设,必有奏申关牒,悉如阳世之官府者。以事人之道事天地神祇也。所以寓诚也。是假我之有,以感通寂然不动之无也。然后见其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以明其不敢以上下神祇为无也。所以尽事人之道以事天地神祇也。故阐事之先,必请命于上天之主宰,与夫三界分治之真灵,曰府,曰司,曰宫,曰院,凡有关世人生死罪福之所,必一一月誊诚以闻,或奏或申或关或牒,又当随其尊卑等第为之。

随着道法职司的出现,道教斋醮仪式中也出现了大量借以“感通”神真“以达其忱”的“奏、申、关、牒”等文书。

显然,东华派所造之职司,以《度人经》经文为主要依据,以“经中一句为一司”,其目的仅仅是为道教斋醮仪式提供可以召请的神真与将吏,而《度人经》经文本身的“深机奥义”却处于次要的位置。通观两宋时期出现的派别不同的灵宝大法,以“经中一句为一司”编造仪式中使用的职司、将吏,比比皆是。其中,王升卿一系也属此列:“王升卿所编《灵宝大法》,考证甚多,其以经句为司处,亦有数条,失于删去,已为不当。”

随着天心正法、东华派等新道法对道教斋醮仪式中神将吏兵的改造,斋醮仪式中的用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以道教的理念,法印是三界神灵职司威权的象征,行法用印,犹人间官吏施行必用之官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汉官仪》云: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皆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真练本,以至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伪交驰,上下反复,于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格,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

从东汉张天师开始,道教即有使用法印的传统,但是其数量不多,仅止乎“阳平治都功印”等少数几枚。晋宋之末,斋修方盛,文檄渐繁,于是在斋醮仪式中,印篆亦即法印便日见增多。以至于在后世的法师中,时常出现“玄奥不逮于古人,印篆百倍于前辈”的现象。撰造印记,增改旧法,为图利之端者,更是不胜枚举。天台东华派所增印篆尤甚。
东华派的“飞玄三气玉章印”、“三天太上印”、“道君玉印”、“九灵飞步章奏司”、“九灵飞步章奏印”都是古灵宝法中所没有的。按照灵宝古法,灵宝章奏之事,止用四印即可奏效:一切奏申符檄均用“灵宝大法司印”,“通章印”专以拜章,“黄神越章印”以备急切奏告,“神虎印”用于招魂旛,“或朱篆七玉女名于旛身,不用亦可”。仅此四印即可应世间行持之用,修二十七品之斋,设四十二等之醮,以祈天告地,设醮修斋,祷雨请晴,招魂摄鬼,治病考祟,拔亡救存。然而,东华派科仪大肆增加的法印,早已突破了古灵宝法的陈规,成为两宋时期灵宝派仪式颇为值得注意的现象。

天台东华派所编造的印章被金允中称为“名称失格”,东华派也被视为“科教中为异”者。这充分显示出了东华派灵宝大法与灵宝古法的差异,也显示出两宋时期诸家灵宝大法极强的创造力。

倘若仔细考之,东华派所增加的印篆却是有其内在逻辑的。新法箓的出现是法印大量产生的重要因素。杜达真所创的“玄灵璇玑府印”是吸收神霄派法箓的产物。行北斗醮受“北斗箓”是道教斋法的典式,宋宣和年间,宝箓宫开始传授“高上神霄元一六阳璇玑秘箓”这一阶新道法。所谓璇玑指的是中斗星宫,此法箓一出,即出现了行北斗醮受“高上神霄元一六阳璇玑秘箓”的状况。与之相应的,“玄灵璇玑府印”也取代了“灵宝大法司印”。

而混洞赤文印、灵书中篇印、八威龙文印、元始符命印、自然灵章印、敕制地祇印、历关诸天印、招集群仙印、普告三界印、严摄北鄷印、明检鬼营印等法印皆以《度人经》中四字为一印,“添一印字,凑分三行”。虽然灵宝古斋法本无以上印文,但是这亦不失为天台东华派对灵宝斋法的一种创新。

究其实,神霄雷法、天心正法等新出道法对灵宝斋法的影响是两宋时期道教大量编造职司、法印的根本原因。天心正法重“北极驱邪院印”。世间法师以“北极驱邪院”为仿效的对象,编造了“考召院”、“灵官院”等职司,并制成“考召院印”和“灵官院印”等印章。
雷法盛行于世,也成为道教法印频繁增加的诱因:天台续编灵宝法,新起“璇玑法”、“青玄左府法”,其类不一。前后所撰印篆,不计其数,难以备言。如天心法用“(北极)驱邪院印”,乃正一之枢要也。考召诸术,千途万派,莫不总乎驱邪院也。世乃厌其称名,常俗多易。“考召院”、“灵官院”之类极多,亦以其额为印。若雷法名称、印篆,迩来又其繁冗。殊不知,运雷霆于掌上,致风雨于目前,亦不必印多,而后可行也。

显而易见,“北极驱邪院印”可以总括诸阶考召法,行诸阶考召法只用“北极驱邪院印”即可,不必无端增衍“考召院”、“灵官院”诸印。金允中力图为道教的职司、法印制度正本清源,这一举动着实有维护道教斋醮仪式主流传统之义。

然而,道教斋醮仪式主流传统的维护,并不是通过扼杀新法这一简单的途径能达到的,终究还必须借助“古典”与“世法”二者的辩证统一来实现。

那些看穿人生的经典诗句。

1.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增广贤文》

2.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白居易《天可度·恶诈人也》

3.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难来时各自飞。
——《增广贤文》

4.痴心做处人人爱,冷眼观时个个嫌。
——《喻世明言·卷三》

5.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6.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
——《醒世恒言》

7.炎凉之态,富贵其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其于外人。
——《格言联璧》

8.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高适《邯郸少年行》

9.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
——《警世通言》

10.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白居易《简简吟》

11.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唐寅《题秋风纨扇图》

12.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驰。
——《资治通鉴》

1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杜甫《佳人》

14.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三国演义》

15.金凭火炼方知色,与人交财便知心。
——《增广贤文》

16.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第五回》

17.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红楼梦·第五回》

18.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文征明《拜年》

19.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第五回》

20.名利场中,难容伶俐;生死路上,正要糊涂。
——《小窗幽记》

21.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喻世名言》

22.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白居易《太行路》

23.无事时埋藏着许多小人,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格言联璧》

24.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三国演义·第一回》

25.有钱就是男子汉,无钱就是汉子难。
——《增广贤文》

26.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菜根谭》

27.世态炎凉随节序,人情反覆似波澜。
——陈言《病中寓秦溪》

28.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曹雪芹《红楼梦》

29.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水浒传·第二十八回》

30.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曹雪芹《好了歌》#主打一个反差文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鱼丸扩关[超话]#女高中生今天出考场,一百多天了没追星快来点小鱼丸扩个关,一起快乐追星[舔屏][舔屏]本人不白嫖,除非没有不圣母,不爱我宝都丨开不定时掉落产出
  • 8.“消息已发出,但对方拒收了”9.你惊鸿一瞥的微笑 是我无法企及的彼岸#治愈系独角兽[超话]# 1103,需回访带吼~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已是成熟的雅绅。贝壳
  • 因为对我来说,冬至这个名词再也不能够着触发我兴奋的阈值,12月21日,我唯一想到的便是明天是你的生日。谢谢你带给我那么那么多的期待与盼望,我的心潮对远方一如既往
  • 四个流芯的分别是1⃣️巧克力2⃣️咸蛋黄流沙 3⃣️榴莲 4⃣️芒果  四个桃山皮分别是5⃣️红酒加蔓越莓干 6⃣️咖啡 7⃣️抹茶 8⃣️蜜柚芯加桔子➕【微】
  • 运营商可以在某些基站内加载与其他基站不同的计费方案,为这些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动态的折扣话费:人少的时候,话费的折扣就更高,打电话会更省钱;人多的时候,话费
  • 为表谢意,冯某某在离开分局时将一个封存好的纸盒放在分局门卫处,并通过电话通知任博同志去领取纸盒,称:“感谢任警官不辞辛苦多番周折地为其解决了一个困难问题”。 事
  • 很多人很纳闷,感觉京东有很多平台,感觉模式都差不多,好像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比如东小店、芬香、云小店,还有刚刚出推出来的东东来啦,让人产生一种质疑,京东搞那么多
  • #华晨宇说自己适合当好人#整个案子看的我好难受,为什么直接安排一个知道整个剧情的人进剧本[笑cry]开上帝视角直接点出凶手,穿书主角天选之子,作者亲儿子那种感觉
  • ”而从中长期来看,太平资产表示,尽管今年的趋势性机会较难形成,但随着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居民加大金融资产配置力度
  •   污水处理的高质量探索之路刚刚开始,行业内对概念水厂、未来水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双百跨越”来憧憬污水处理未来,傅涛指出了六大发展方向:  方向一:系统化。
  • 卫生部长杰森·奥扎(Jeyson Auza)表示,全国范围内约为150万名5至11岁的儿童,会有足够的疫苗分配给该年龄段的儿童,因为即将有300万剂中国捐赠的中
  • 来源:《慧明法师开示录》慧老讲述 出世与入世 诸同学!佛法真理,本不可说,出世入世,亦是假名。姑方便说,都归一心。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当知真心为出世
  • [来][围观]10月20日起,在潮流新地标 - #上海悦荟#,即将拉开万圣节狂欢的序幕[兔子],#南京东路步行街#这次又要炸起来咯~ #上海悦荟#将化身为吸血鬼
  • 因为在近几年,这种类似的事情已经多到数不过来,渐渐地触碰了中国人民善良的内心。因为在那几年,碰瓷的事情好像层出不穷,已经寒透了中国人民的心。
  • #最近的碎碎念# 1.线下办公一周啦,感觉非常开心,每天都是累并快乐着,终于可以到点下班就走啦,好欣赏新公司这一点[抱一抱],坐主管旁边,主管是个姐姐,说话也蛮
  • 任何问题请上袋鼠君日本代拍淘宝店铺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mercari# #骏河屋#【商品】★深夜福利,先抢券,0点后下单★先领优惠券,0点再下单!YAHOO,
  • 很多人问我,高老师什么住宅风水最好,我的八字适合住东南西北方位,住多少层比较有利,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阳宅风水的基本要素,首先要根据楼盘的周围环境选房子,
  • ?情诗其一清代:仓央嘉措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红颜又惹相思苦,此心独忆是卿卿。?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情诗其十二清代:仓央嘉措侯门一入似海
  • #胶片##摄影##人像摄影# 我最喜欢阳光下的芦苇荡,镶着一层灿烂的金边,泛着深浅不一的光辉,和阳光互相呼应。沐浴着阳光,我的心情也灿烂起来,灿烂成这密密麻麻的
  •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许炳浩对公司的发展短板有着清晰的认识,他坦言,在B端与C端消费市场,公司面临着知名度较低的局面,并且市场品牌林立,要脱颖而出非一朝一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