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佛教中的龙象南无阿弥陀佛[挂灯笼][送福]

为分为法行与非法行

#恭闻祖师语录# 圣严法师 开示
《大理国梵像图》中之龙王

龙的记载,在东西方的典籍之中都有很多,但据近世地质学家及考古学家从地层下的发掘,只知有恐龙的化石,那是生存在数十万年以前的动物。直到近四十年来──自一九二八年一月起,又有人在英国北部苏格兰地方,一个叫作洛霍纳斯的湖泊中,陆续地被人发现了藏有几只仍然活著的恐龙的踪迹;一九六二年,又有英国的空军人员,曾在马来亚西北岸海外的桑桑岛及提洛岛,也发现有恐龙的存在。恐龙的形状类似蜥蜴而且巨大,在洛霍纳斯的湖泊中,有一只身长约二十公尺。这些史前的动物,是水陆两栖而又惯于水中生活的。这是关于龙的记载有科学根据的部分。

02

但在东西方的传说中,龙的形态,与恐龙不尽相同。中国对龙的传说很多,但都以为是一种能够兴风作浪与驾云行雨的神物,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民间于暴风雨前,往往有人见到乌龙戏水的自然景象,那也只是在云层下垂时所见的一种形似的龙尾而已,至于龙的全貌是看不到的。但在传说中的龙,那是蛇身、狮头、鹿角、人须,而有四只鸡脚的,平时潜之于深渊,居之于龙宫,在必要行雨之时,牠便飞腾于虚空,凌云而御风,所以风调雨顺全赖于龙的恩惠。故在古代,对于龙的观念,特别神圣。古之圣王如伏羲氏,《左传》郯子就说:「太皞氏(即伏羲)以龙纪。」以后的帝王,亦以龙自况。皇帝穿龙袍,便是一征。在西洋,亦以龙为神兽,为一种能飞翔的大蛇,并为战胜的象征,且有帝王用龙为徽帜,其流传的观念,跟中国几乎是一样的。


03

在印度,龙的传说也是很多的,但是龙的形态,则与中国的传说略异,如《善见论》卷一七中说:「龙者,长身而无足。」在律中有龙子进佛寺听法:比丘们见之如小蛇,便以绳系而弃之于外,龙子哭告其母,龙母转求于佛,佛遂告诸比丘不得伤蛇。以此可见,龙之与蛇,形状相同,并且无足,这与中国的龙有四脚的观念是两样的。又在慈云之《天竺别集》卷上中说:「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渧之水,散六虚以为洪流。」可知龙的神力很大,龙要降雨兴云,并不要从海中吸水之后,再去降雨。


04

龙在佛典之中,共分四类,那就是天龙、空龙、海龙、陆龙。天龙居于天界,是天界的守护神,是介于天人与畜类之间的众生,有天的福报,也同时受有畜类的业报。佛教的护法天龙,多是这一类。空龙居于空,陆龙居于陆,海龙居于海。佛陀初在拜火的迦叶处降伏毒龙,目犍连尊者所降伏的难陀与邬波难陀两恶龙、沙伽陀尊者所降伏的毒龙,都是陆居而水陆两栖的,并且也可进入大海;陆龙可以入海,入海之后,身体长大了,仍可复归陆。这倒有点象是恐龙的性能,但其并不即是恐龙,也是显而易见的。佛典中的龙都能变形,随心所欲,要变什么,就变什么,有的受了佛的感化,竟然变了人形来向僧团中求受比丘戒。

05

由于龙的业报,有五时不能变形,那就是:出生时、睡眠时、行淫时、瞋恨时、死亡时,所以佛陀不许非人出家,非人的主要分子便是龙。龙在佛陀时代是非常活跃的,多半是受了佛及佛的大弟子们的降伏而皈依了三宝,所以成了三宝的护法。

龙皆有其眷属,眷属的首领便是龙王,这与另外传说的四海龙王管理一海的观念稍有不同。所以,凡有一个龙的首领皈依了三宝,就会有更多的龙子龙女也来皈依三宝。


06

龙虽是福报、罪报相杂的一类众生,但是龙的果报则有千差万别。比如《法华经》中的龙女能够一时转女成男而为佛身。另有伊罗钵龙王,虽有神力,能将自己变为转轮圣王身而见佛陀,但他由于在迦叶佛时做比丘而轻慢佛所说法,便堕龙身受极大苦,身有七头,头上生树,风吹树摇,身出脓血,痛苦无穷,而又寿长一劫,至弥勒佛出世,人寿八万岁时,才能舍此长寿龙身。


07

龙是畜类中的神灵之物,故在佛典中,佛虽不许非人出家,龙却每有求受三皈五戒,乃至八关斋戒的,龙对佛法的领纳与受益,简直与天人相似,佛度的第一个畜生弟子就是龙。所以佛教对于龙的地位,也很重视,比如尊称佛的诸大罗汉弟子,为僧中的龙象,因为象是地面的大力者,龙则兼为水空的大力者。龙在佛典中的记载极其丰富,龙的梵语称为那伽(Nāga),它是八部鬼神之一类,有恶的、有善的。释尊初成道,即在优楼频螺聚落,降伏害人的毒龙,此后又有愚路尊者于失收摩罗山,降伏侵扰人畜的毒龙。可是释尊降生之时,即有难陀及邬波难陀龙王,在虚空中吐清净水,一凉一热为太子浴身。


08

因此,《正法念处经》卷一八〈畜生品〉说,

龙王为畜生所摄,乃为愚痴瞋恚者所受的果报,其有法行及非法行的二种。

法行的龙王,瞋恚心薄,
忆念福德,随顺法行,
所以不受热沙之苦,常以善心降雨,
成熟世间五谷;

非法行的龙王不顺法行,常行不善,
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
故其常为热沙所烧,
于南阎浮提现大恶身,
起暴风雨,摧坏五谷。

据《长阿含经》卷一九〈龙鸟品〉说龙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常受卵、胎、湿、化四生的金翅鸟所吞食。《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则说龙王有行于地上,有住于水中,有常居空中,有恒依妙高山王而住。其形或一头、二头乃至多头,或无足、二足、四足乃至多足。同经卷中,举有一百六十余个龙王,都是具大福德,若称其名,便可获大利益。


09

龙虽畜道众生,却有许多是大菩萨的权现龙身,所以在《大智度论》卷三○等叙述龙也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境界。在《海龙王经·授决品》,佛陀为龙王之子威音及龙王之女宝锦授记做佛;《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记载八岁的龙女往南方成佛。龙既有如此不可思议境界,故其居处的龙宫也极庄严,例如《长阿含经》卷一九〈龙鸟品〉中说,娑竭龙王之宫在大海的水底,纵广八万由旬,有七重宫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严饰,皆是七宝所成,乃至无数众鸟,相与和鸣。又据《正法念处经》卷六八〈身念处品〉也说,阎浮提南方有一大海,海水之下五百由旬有龙王宫,是以种种珍宝庄严而成。这些龙宫已如天宫,所以这些龙王也信受佛法,并做外护,例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四五,即记载有娑伽罗龙王,抄了《日藏授记大集经》,置于龙宫;又据《龙树菩萨传》中称,大龙菩萨,将龙树菩萨接入龙宫,开七宝藏,授予诸方等深奥经典。可知,龙王仍是大乘经典的守护者。


10

在中国,也有龙的信仰,《翻译名义集》卷四说:「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入地。」《广雅》则说:「有鳞曰鲛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又能升天者曰蟠龙。」故以龙为神物,乃中国古来的信仰,且以天子比龙,尊龙的思想可以想见了。但是古来所称的龙,近代人殊不得见,纵然龙的遗骸,也未发现过(中药处方内的龙骨,是动物化石,不是真的龙骨)。这是由于龙既属于神物,寿必长而隐必秘的缘故了。


11

据近代学者研究,龙在印度,原为蛇崇拜的神格化,故有以蛇作龙的记载。印度土族之中,由于蛇图腾的信仰,故有一种龙族的人民,现在的东北印度阿萨姆(Assam)地方,尚有龙蛇崇拜,同时各地至今尚存有龙城的名称,因此就有人以为,龙树所入的龙宫,可能是人间的龙族之居,而非海底。不过从许多的佛典记载,考察龙宫的所在,有的固在海底,也有在陆地的,或在沼泽地带,或在山间。


12

再说「龙象」。其实,龙象并非二物,佛典中所称的象,除了指明四蹄的大象,如果龙象并称,必是一物而已,因为「那伽」一语,可译作龙,亦可译作象,佛世的罗汉弟子中,凡是修行勇猛、有最大力的,释尊即称他们为龙象。例如旧译《华严经》卷七中说:「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大智度论》卷三则说:「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但在中国古德的解释,恰巧与上说的相反,认为龙象即是象而别无龙。

例如《维摩经·不思议品》的「譬如龙象蹴踏」一句,僧肇的注释是:「象之上者,为龙象也。」嘉祥对此也疏说:「此言龙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若按梵文那伽的原义来说,僧肇及嘉祥的解释,或有重行审察的余地了。



《会馆建筑上浓缩的丝绸之路》文/李向伟;图/肖文津

在河南省禹州市区的西北隅坐落着一座清代古建筑群,由照壁、山门、戏楼、拜殿和大殿等组成,古色古香,保存完好,这就是由清代怀庆府籍的药商营建的怀帮会馆。
禹州素称“颍川故郡,魅力三都”,除了曾是夏都,还是瓷都,此外,自宋代起就成了重要的全国药材集散地,被称为“药都”。
怀帮会馆的建筑艺术堪称中国会馆建筑的经典,尤以内容丰富、技法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著称,被称为会馆建筑艺术的“三绝”。怀帮会馆主建筑拜殿的大额枋上分别雕刻有“商旅入城”“高士贤隐”“骆驼商旅”“商旅歇马”等为主题的精美木雕画,刻画生动,意趣盎然。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骆驼商旅图”。古时的商人出行和货物流通的方式无非是舟船车马,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呢?
一份有关怀帮会馆的资料这样描述明代禹州药材业的盛况:“内而全国22省、外越西洋、南洋、东极高丽、北际库伦,皆每车节转而至,真可谓无街不药行,处处闻药香。”可见当时的禹州不但是国内药材业的重要商埠,也是国际药材贸易中心。茫茫戈壁大漠,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上,商旅往来,驼铃声声;通往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丝路上,舳舻相继、帆桅相接,或许其中就有不少是来往禹州的药商。
更令人诧异的是,在怀帮会馆大殿的内枋上还绘有9个卷发高鼻的外国男女头像和西式建筑。
把外国人的头像绘上神圣庄严的会馆大殿之上,相当少见。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以下几点:一是当时禹州的外国人多。置身在熙熙攘攘的明清禹州街市,时不时会有金发碧眼或白袍络腮胡子的外国商人结伴走过,间或还会有英语、波斯语在耳边萦绕。二是当时在禹州的中外客商来往频繁、关系亲近、相处融洽。除了谈生意、做贸易之外,生活交往也相当密切。三是当时禹州的外国人已经深度融入当地生活,外商在这里携眷常住,而不只是短暂逗留。
中外客商友好相处,而且能够相互视作兄弟姐妹,互惠互利,互依互存,共同发展。否则,很难解释这些来自外藩的男女头像能够登堂入室,留在怀帮会馆的大殿。
禹州怀帮会馆大殿上的木雕画,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年丝绸之路贸易的活跃和繁盛,也记录了被丝路联结起来的各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与岳阳和洞庭湖相关的诗词2174:元末明初刘崧4-7

4雨竹圖 元末明初 • 劉崧
五言絶句
嫋嫋秋風思,微波起洞庭。
西林喬木底,雨臥一枝青。

5題熊自得山水四景(赤壁武昌洞庭東林) 其三 洞庭 元末明初 • 劉崧
五言絶句
幾日樓船發,洞庭湖水東。
如何當别日,常是鯉魚風。

6往時楊清溪為鄉先逹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眞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題其後以致景仰之意 其二十五 題江天雪鴈圖 元末明初 • 劉崧
七言絶句
羣鴈飛鳴雪滿天,孤舟况在洞庭邉。
銀箏氷柱誰家子,彈徹凉州廿五絃。

7題青山白雲圖 元末明初 • 劉崧
七言絶句
石林烟霧冷冥冥,一舸西風過洞庭。
日暮白雲飛去後,江南無數亂山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声谷企业中科九衡:新科技守护城市蓝色苍穹】大气质量、燃气泄漏、水体质量……通过感知技术便可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监测、预警,中国声谷企业合肥中科九衡科技有限
  • 同时也很怀念在高中的日子,大家都奔着一个目标去,没有那么的迷茫那么的焦虑。#木源于智慧[超话]# 她爱他,可是他却要离开她,到国外去,她没办法,只好与他分开。
  • 人一多,就难免有人插队,插队的人本来排在队尾,未等前面的人行动,便瞬间窜过来,上不去就顺势站在第一位,很多时候,没有人指责,大概在互联网工作的人都有点“社恐”也
  • #冰箱冷知识#【淀粉类食物应冷冻储藏】馒头等面食原材料主要都是淀粉类,过一段时间都会变干变硬,这是“淀粉老化回生”的过程,不仅在常温下会发生,在冷藏室内发生的速
  • 十大券商策略来了】财联社5月15日讯(编辑 姚辉) 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22.jpg中信证券: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四大主线引领中期修复投资者信
  • 不过再一次导航罢了(人生的路总有那么几次走错,别担心,不过再多导航几次罢了)忽然闯入“人世间”的我,站在十字路口,深吸几口空气,发现,好像树木也遮不住,人们迫切
  • 能让人产生源源不断积极向上的动力的是欣赏、肯定、认可,也就是P.E.T.的肯定性我信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都遇到批评、打击,说你这里不好、那里不对,干啥啥
  • 橙色是希望的颜色是欢快活泼的颜色,每一次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磨砺之后他都选择以橙色复出,“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每当国难当头、人民危急之时,总会出现这样一
  • #我们读书吧# 《南怀瑾讲人生哲理》索书号:B821-49/2649著者:徐海洋著 , 王玞現,常桂芝插图简介:本书融汇了典籍中的各类故事,既有南怀瑾的发散点评
  • #我要上微头条##股票##财经#股票交易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当到达山顶时恍然大悟,你会突然意识到画风是不同的。一、趋势为王:永远不要因为票的高低来决定进出方向,客
  • 车厢内随处可见的两个形象是闽运公交推出的闽运公交文化IP——“闽福运”。By李鹏#1007热点新闻#6月21日,福州闽运公交公司联合鼓楼团区委共同打造以“福通南
  • 人,到了一定年龄,一定要懂得把心情和脾气,调成静音模式,然后不动声色打理自己,慢慢学会释怀所有的人和事,即便是满身风雨,也要微笑着走下去,有些事,有些痛,只有自
  • 疏肝理气:按揉太冲穴日常没什么事,时不时的喝一杯就好,但如果今天生气了,或者最近脾气暴躁、心烦,那就要加一个法宝了,按揉太冲穴,疏肝理气。菊花清肝降火众所周知,
  • 早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就已经提出“重点研究量子通信的载体和调控原理及方法,量子计算,电荷-自旋一相
  • #凯源##王源十七# 十六七岁对一般人而言本来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这首歌听着就有浓浓的画面感辛酸感浮现,但又从写下去才知道梦有多长里听出了坚定。小天使
  • 生活里,有很多转瞬即逝,像在机场的告别,刚刚还相互拥抱,转眼已各自天涯,甚至有可能从此再无见面的机会,所以,很多缘分一定要珍惜。一些人,一些事,闯进生活,得到了
  • 多官杀者,乃指壬癸水强,水来生木,然水旺木湿,湿木如何生火,丙火生于寅月大运入南方火运,不但能暖木,天和地润,即济功成,格成身强而任杀,可贵显也,若官轻者,指壬
  • #小镇做题家# 我生在大山,你生在罗马,你说你一步步走的辛苦,却不知,我一笔一画,都在抗衡自己的苦难。他们咬着牙走了很久,终于以为和你们站在了同一个高度,却不曾
  • 中下偏右一点点好像好多丝丝小线条汇聚到一起,像一个剥开的小橘子屁股许个愿吧~【#换个方式看报纸# #云梦是湖北面积最小的县# 却是出土国宝级文物、收藏文物50
  • #房地产##广州##地产杂谈#昨天下午一个设计同行找我聊天,她提出几点反思:1、设计是为经营服务的,在整个商业要素中占比并不是原来认为的那么重。5、黄埔中央城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