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两个民族跨世纪的交往与友谊

今天,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历时近三年完成扩建,重新向公众开放。此次扩建将原纪念馆即摩西会堂西南面的两栋犹太难民曾居住过的历史建筑,也纳入新馆范畴,使展览面积由原来的1000多平方米增至4000多平方米。新馆展陈分为逃亡上海、避难生活、同舟共济、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共享未来6个部分,以国际尖端的展陈科技,制作出十余个复原场景,还原了161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为观者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让人们在“听故事”中了解历史往事。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介绍,改扩建后,新馆展陈物件从原来的150件增加到了1000件(组)。其中很多展品正是由来此“寻根”的二战犹太难民幸存者及后裔所捐献,其中包含10件一级文物。说起这些老物什,陈俭如数家珍。在他看来,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不仅从文物本身反映历史往事,曲折的捐赠过程也充满温情和惊喜,这些都展现了两个民族跨越世纪的交往、绵亘不断的友谊,也诠释着双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付出的努力。

“中国好邻居”曾以慷慨善良给予犹太人最大的包容与爱

“对于以色列人和全世界的犹太人来说,上海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成千上万犹太人的避难所。”以色列大流散事务部部长奥默尔·扬克列维奇在祝贺新馆开放的致辞中表示,“当犹太人经历历史上最艰难的战争时,全世界的大门都对我们关闭,只有上海给予了我们希望。”

走入纪念馆,序厅的“时间长廊”通过多媒体影像装置,将参观者带入上世纪30年代的凝重历史中,这也是犹太难民开启“上海情缘”的时刻。那时,纳粹排犹导致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出逃,但要离开前,必须要先拿到其他国家的入境签证。在馆中,一尊表情肃穆的半身像引人注目,这就是当时身为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2001年被以色列政府追授为“国际义人”的何凤山。在犹太民族的至暗时期,何凤山与同事周其庠领事,出于同情,向他们发放了进入上海的入境签证,这些签证被称为“生命签证”。

1938年“水晶之夜”后,大量犹太难民经水路、陆路逃往上海,从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进入虹口。很快,他们发现身边的“中国好邻居”,尽管同样不富足,却以慷慨、善良给予他们最大的包容与爱,屡次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抚慰他们的心灵。

“第一顿饭”“学用痰盂”“亭子间对角睡”“大水冲了鞋子”……展陈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初抵上海时犹太难民窘迫的“入乡随俗”生活情景。一处根据犹太难民格尔达的回忆还原的场景和油画,描绘了中国新年来临之际,家里食物短缺的中国邻居,邀请格尔达和父母家人一起共享年夜饭,并为他们在欧洲的亲友祈福的情景。

在战火纷飞年代,“中国好邻居”在犹太难民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由艺术家何宁创作的油画就反映了1945年7月17日,虹口犹太难民聚集区域遭美军飞机的误炸后,中国人民施以援手的情景——轰炸结束,犹太难民瑞纳的父亲赶回家时,看见住在同一地区的中国人有的在救护伤员、有的把布匹撕成绷带、有的负责搬运饮用水,这样团结无私的景象,让他深受感动:“希特勒没能消灭犹太人的精神,而几百年的压迫也不曾扼杀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

千里赠物,上海一直在他们心里

陈俭告诉记者,自2007年开馆以来,纪念馆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观众。同时,一项征集和保护记载这段历史文物的举动,长期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及时帮助。这段记录下上海人民道义和勇气的历史,已成为值得全世界共同铭记的宝贵财富。

纪念馆收到的第一件实物藏品,是一级文物、犹太难民约瑟夫·罗斯巴赫的玩具独轮车。约瑟夫1944年出生在虹口,在此度过了5年的童年岁月。当时约瑟夫的邻居靠拉黄包车养家,收工回家时,常常把约瑟夫和自家的孩子一起抱上黄包车,到街上兜风。对约瑟夫而言,那就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1949年离开上海时,他让母亲买下了一枚玩具独轮车作为纪念,这个玩具一直陪伴了他几十年。2010年,他慷慨地捐出这个珍藏了60年的珍贵玩具。2011年,它随着“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在德国展出,约瑟夫和他的家人也来到现场。

2014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意外收到一份来自美国的礼物:5本属于已故犹太老人露思·卡尔曼的护照。早在2009年,已经向纪念馆捐赠过物品的露思在参观时,展示了自己在二战时期的德国护照,但婉拒了纪念馆的捐赠之请,表示要将护照留在身边,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弥留之际,她嘱托老友贾尼斯将她一生使用的5本护照全部专程送来纪念馆。不顾高龄飞来上海的贾尼斯说:“她把这些护照捐赠给纪念馆是想告诉你们,上海一直在她心里。”

纪念馆中,一级文物、犹太难民贝蒂的婚纱有着几代人接续传承的动人故事。贝蒂曾在沪避难11年,在此期间,她结识了俄国青年奥列格,俩人后在国际饭店举行了婚礼,当时她穿的就是这件婆婆亲手缝制的婚纱,婚纱上还中西合璧地绣着寓意百事顺心、百年好合的百合花图案。贝蒂非常珍视这件婚纱,她的两位女儿结婚时穿的也是这件婚纱。2013年,贝蒂在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后深受感动,决定将这件“传家宝”赠与博物馆。就在今年,这条有着70多年历史的婚纱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面貌“焕然一新”——由于年代久远,婚纱近年出现了氧化、泛黄等情况。上海象王洗衣有限公司得知情况后,由总经理带队组成了4人专业团队,花了整整3天免费为婚纱清洗、修复。远在美国的贝蒂和家人看到婚纱获得“新生”的短视频后纷纷“点赞”。

目前因疫情防控需要,纪念馆实行预约参观制。开放时间为9时至17时,16时停止入场。自12月9日零时起,观众可使用微信扫描纪念馆二维码预约购票参观。

【14国对华持负面态度的民众数量达新高?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仅代表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并不代表国际社会的普遍观点和看法】[围观]

法新社记者:皮尤研究中心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主要发达国家,对华持负面态度的民众数量达历史新高,你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你刚才也提到,这份民调仅针对14个发达国家进行采样,并且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这样一些西方国家,他们仅代表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并不代表国际社会的普遍观点和看法。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为了甩锅推责,不断借疫情和其他问题对中国进行污名化、妖魔化,肆意散播关于中国的谎言和虚假信息,这当然会对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民众了解中国抗疫的事实和真相造成严重误导,也会毒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关系发展的氛围。正是由于这些涉华虚假信息和对中国的污名化,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出现了针对中国人或者亚裔人士的歧视性行为。今天早上我看到报道,有一位日裔音乐家在纽约因被误认为是中国人而遭到毒打。这是非常悲哀和不幸的。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你提到的皮尤这项最新民调也显示,在这14个西方国家当中,多数民众对中国应对疫情的认可度仍比美国高得多,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也明显高于美国,这很能说明问题。此外,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近期一份调查报告也显示,欧洲多国民众对美国的信任正在消失,认同美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的比例仅为20%。即便是在英、法、德、日、韩这样的美国传统盟友国家,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均降至历史最低。

大家可能还记得,今年7月环球网就中美关系问题对14万名中国网民进行的调查显示,96%的网友认为美方刻意挑拨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破坏中国的团结稳定,超过97%的网友支持“国家采取反制措施回击美方挑衅”。这说明中国人民对当前美国个别政客的恶意挑衅行为看得非常清楚。他们应该反思并纠正错误的对华政策举措。

中国抗疫的努力和成效不容抹杀。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刚刚过去的中国国庆和中秋假期期间,中国有近7亿人次出行探亲访友旅游,享受安全和幸福的生活,仅这一事实就再次不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已经成功控制住了疫情。我注意到很多外国媒体对此也进行了报道,认为这体现出中国社会对于疫情得到控制所展现出的信心。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外国媒体客观报道中国,为增进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相互正确认知与合作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澎湃新闻记者:据报道,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外长会6日在日本举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再次指责中国共产党隐瞒来自武汉的疫情,关押并噤声那些发出警告的中国公民。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拉夫特近日称,中国共产党使一场地方性流行病变成全球流行病。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首先,关于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我想指出,现在是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无益于增进各国互信与合作,特别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大紧迫任务,我们希望有关国家能从世界各国和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集中精力加强合作,共同尽快战胜疫情,同时为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复苏营造和平环境、提供合作机遇。这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抗疫时间线是清清楚楚的,中国抗疫努力和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何来隐瞒一说?新冠病毒是人类前所未知的病毒。越来越多线索和报道显示,去年底疫情在世界多地多点暴发,但中国第一时间报告了疫情,第一时间确定了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了基因序列。1月19日晚高级别专家组经认真研判明确新冠病毒出现人传人现象后,中国第一时间果断作出关闭离开武汉通道的决定,对湖北省和武汉市对外通道实施最严格的封闭和交通管控。中国大年初一专门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1个省区市全部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全面进行严格管控。1月23日,中方关闭离汉通道时,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一共只有9例确诊病例,其中美国只有1例。2月2日,美国对所有中国公民关闭边境时,美方公布的确诊病例只有十余例。

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760万例,累计死亡人数超过21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和拥有全世界最优质医疗资源的国家,为何交出如此触目惊心的抗疫答卷?此前,也有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最早感染病例可能出现在去年10月。美国又做了什么呢?为何没有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为何没有及时采取全面检测和疫情应对措施?

正是因为中方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才夺取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钟南山院士等为抗击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作出重大贡献的医控专家和科学家,都受到了国家级隆重表彰和嘉奖。美方一些高官动辄将“吹哨人”挂在嘴边,但是美方又是如何对待像安东尼·福奇这样的顶级医学专家,以及朱海伦医生、克罗泽尔舰长这样的“吹哨人”呢?我刚刚看到报道,今年4月因投诉美国政府在科学领域搞政治化而被解职的前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局长布莱特博士,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文中提到,在美国有效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所需工具中,最缺乏的就是真相。政府对真相的敌对态度以及将应对疫情工作政治化,无疑导致了成千上万人本可避免的死亡,这些都危及着公共健康和安全。布莱特博士的律师也表示,美国政府忽视科学专业知识,不尊重科学家,导致大量美国人感染和死亡。

今天上午我还看到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比起之前20万死亡数据封面的压抑绝望,这期封面的画面更显恐怖残酷,触目惊心。难道21万鲜活生命的失去还不足以唤醒美方那些政客的良知吗?我们希望美方那些政客停止就疫情应对问题向其他国家甩锅推责,因为甩锅推责赶不走病毒,救不了病人。他们应停止喋喋不休地重复谎言,恢复理性,集中精力应对疫情,尽最大努力去挽救美国人民的生命。

[打call]来自前方依诺维绅小伙伴的爆照!2020德国巴德奥尹豪森家具订货会MOW展会在9月20日开幕,MOW是欧洲最负盛名、最专业的家具定货会,展会展出了世界上所有与住宅相关的最畅销的产品和设计方向。依诺维绅也携众多经典之作和爆款新品如约参展,戳https://t.cn/A64rZYPS带你云逛MOW!

欢迎德国的朋友们9月20日-24日来找我们玩儿[心]

#多功能沙发床# #家居# #北欧风格# #沙发# #德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国足 | 战巴林继续考察!里皮:若亚洲杯没踢好,那这两年很失败
  • 哈登29+7 火箭轻取灰熊稳坐西部第一
  • 墨尔本底下埋了个火山,随时要爆发?!真相居然是……
  • 力挺陈列平!发起网诺贝尔奖,每人出6.99!
  • 足协发三张罚单:张呈栋被禁赛5场,名帅因打电话被罚4万
  • 美国务卿7日将访朝会晤金正恩 8日访问中国
  • 陕西丹霞地貌再被刻字 :600年也恢复不了!
  • 注意!今天起北京地铁天安门东等站部分时段将封站
  • 这里突降大雪!前往旅游的女子被困5小时:以为要被埋...
  • 《我爱你中国》浙江安吉快闪 感人!
  • 学生刷课陷校园贷 天津警方介入
  • 成都夜店偶遇王思聪 身边网红林姗姗
  • 佘诗曼回应出柜!再次验证了那句老话,人红是非多!
  • 赵薇舒淇退回片酬:要退回人民币4000万给湖南卫视
  • 四川理工学院回应“学校社团逞官威”:已着手调查
  • 陈致佃车祸身亡,年仅23岁,真是可惜了!
  • 印尼海啸已致420人遇难
  • 近千景区门票降价,看看门票都是多少钱?
  • 全文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推荐】与你有关!条条重要!一批新规10月份正式实施,get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