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预测!2021年粮食产量及价格走势预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节奏,影响农业生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下了政策和措施鼓励粮食生产。多方努力下,202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粮食单产提高,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当前,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上涨对我国市场影响有限,预计2021年农业市场运行基本正常,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一、2020年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国家鼓励粮食生产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贸易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

手中有粮,心不慌!国家高度重点粮食安全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要求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流转耕地种粮。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

农业农村部就当前及元旦春节期间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市场、生产形势等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总量充足、市场运行基本正常。其中,粮食价格在连续多年低迷后恢复性上涨。玉米价格前期涨幅较大,近期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有所企稳,稻谷、小麦价格小幅上涨后保持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月全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4%。2020年1-11月全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粮食播种面积逆势增长

2020年,虽然疫情影响农业生产,但是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768千公顷(175152万亩),比2019年增加704千公顷(1056万亩),增长0.6%,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势头。

4、小麦豆类薯类单产增加

2020年,全国大部农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较轻,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尽管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和台风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各地加强田间管理,积极抗灾减灾,农业灾情对粮食生产影响有限。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

(一)小麦单产增加,玉米持平,稻谷略减。2020年,全国谷物单产42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长0.4%,其中,小麦单产38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5公斤,增长2.0%;玉米单产421公斤/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受南方局部洪涝灾害的影响,稻谷单产47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0公斤,下降0.2%。

(二)豆类、薯类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2020年,豆类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2公斤,增长2.5%,其中,大豆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0公斤,增长2.3%。2020年,薯类单产276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1公斤,增长2.6%。

5、食产量连续6年超1.3万亿斤

2020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857亿斤和546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和21亿斤;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从粮食品类来看,稻谷、小麦产量增加,玉米略减。豆类、薯类产量均增加。

6、16省市粮食增产超10万吨

22省市粮食产量超1000万吨,13省市粮食产量超2000万吨。黑龙江粮食产量最高达7541万吨,河南排名第二,粮食产量6826万吨。山东位居第三,粮食产量5447万吨。

与去年相比,25省市粮食增产,16省市粮食增产超10万吨,河南粮食产量增加明显,同比增加131万吨,山东、山西位居第二和第三,粮食分别增产90万吨、62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西藏、上海、安徽、吉林、辽宁粮食减产,其中,辽宁粮食减产最多达91万吨。

7、粮食进口增加

近几年,我国粮食出口持续增加,2019年粮食出口434万吨,同比增长18.7%。出口金额2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020年受疫情,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粮食出口有所减少。2020年1-11月,我国粮食出口334万吨,同比减少15.6%。出口金额18.60亿美元,同比减少14.5%。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粮食进口量小幅波动,总体来看进口量保持在1亿吨以上。2019年全国粮食进口量11144万吨,同比减少3.6%。进口金额419.83亿美元,同比减少8.5%。2020年疫情影响农业生产,为解决好吃饭问题,我国加大了粮食进口量。2020年1-11月,我国粮食进口量12920万吨,同比增长29.6%。进口金额458.85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2021年粮食走势预测

1、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上涨对我国市场影响有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发影响,以及部分国家因天气、虫害等问题导致粮食减产,国际粮价总体波动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2020年12月,世界粮食价格录得连续第七个月上涨,2020年全年世界粮食价格指数平均为97.9点,创三年新高。

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20/2021年度全球粮食供需总体上还是宽裕的(全球谷物产量27.6亿吨,消费量27.4亿吨,均增长2%左右),并不支撑粮食价格长期大涨,考虑到疫情、灾情发展还不明朗,短期国际市场仍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我国始终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数量不大,主要是用于品种和年度间余缺调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互影响有限。

2、2021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友权表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夺取粮食丰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摆在首要位置,工作再加力、手段再加强、措施再抓实,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偏紧的农产品供给,着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3、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粮化”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我国必须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这些年有关部门大力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有效治理耕地乱象。但是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如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对此,国家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要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

2021年我国严格执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相关政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4、国家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涨,种粮效益持续下滑。农民种粮有钱挣是长久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2021年稳定加强粮农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惠农政策继续推进,让粮农种粮有钱挣。同时,我国将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降低农民种粮经济风险。此外,培育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建设粮食产后烘干、加工设施,打通粮食生产流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种粮主体效益。

中华粮网

【稳定“三农”后院提亮发展成色——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谈#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

河南在粮食生产、交通区位、人口资源、工业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十四五”开局之年,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河南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今后5年,河南有何规划和举措再上新台阶?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到了河南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

记者:“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河南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河南应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

王国生:河南答卷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手抓防控,全力以赴把疫情管住了;一手抓发展,千方百计把经济稳住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认识到河南疫情防控的特殊性、艰巨性。河南一是紧邻主战场,二是返乡人员超1370万。我们扎实开展群防群控,在一个人口上亿的大省,将死亡病例控制在22例,筑牢了“中原防线”。同时服务全国大局,疫情最重时贡献了全国支援湖北三分之一的医用防护服、五分之一的N95口罩、七分之一的普通医用口罩,并及时将大批生活必需品送往抗疫前线。

此外,推动经济逐季回升,增速由负转正,有两个可喜亮点。一是战疫情不误抢农时,全年粮食产量136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在特殊年景起到了增信心、稳预期的压舱石作用。二是稳外贸、扩需求,“空中丝绸之路”不断航,中欧班列(郑州)率先恢复常态化开行,前11个月进出口值增长11.5%。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河南有几个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随着“四条丝绸之路”通达全球,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4小时高铁圈、1.5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让河南省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以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人口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河南6500多万劳动力的优势将更加凸显,而且人力资源呈现结构优化、层次提升的良好态势。还有农业农村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人文历史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优势,等等。这些都是河南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可以说,已经到了河南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一是搞活流通优环境。把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战略任务,促进生产和消费高效连接。二是挖掘潜力扩内需。三是项目带动抓投资,实施基础能力和民生补短板行动。四是扩大开放提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五是注重龙头牵引优布局,持续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

“河南乡村面大,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

记者:作为中原粮仓,河南将如何继续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特别是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解决我国存在的种源“卡脖子”问题?

王国生:河南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牢记嘱托,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在布局“十四五”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要打造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口粮生产供给中心、粮食储运交易中心、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中心、农业装备制造中心和面向世界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期货价格中心。

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二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在建成691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再新建750万亩,把更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三是提升品质品牌。打造更多“豫农名片”,持续走好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提质增效之路。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河南是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禽制种供种大省,我们将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一批“豫麦”品牌,为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河南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国生:河南乡村面比较大,既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外部挑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三农”的战略后院作用更加凸显。推动乡村振兴,是河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空间、最大潜力、最大优势所在。

我们今年将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为抓手加快产业振兴,以乡土人才回归为抓手加快人才振兴,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文化振兴,以接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快生态振兴,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抓手加快组织振兴,着力在一些关键环节上破局开题、立柱架梁。

一是有机衔接。比如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续帮扶工作,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入贫。二是做强产业。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建好乡村。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促进农村和城镇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四是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集体产权等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足”

记者:河南作为工业体系较为完备的省份之一,装备制造业已成万亿级产业,当前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举措?

王国生:总书记要求我们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河南省制造业发展基础坚实,工业总量长期居全国第5位,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结构层次偏低、创新水平不高仍是我们的短板,传统产业占比达46.7%。

围绕挺起产业这个脊梁,我们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十个万亿级产业、十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足,努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中西部前列。

一是把优化产业链和提升创新链协同起来。近年来,河南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盾构、新能源客车、耐火材料等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我们将大力实施科教资源引聚突破行动,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主动。

二是把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结合起来。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打造千亿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拓展“数字+”“智能+”应用领域,构建数字经济新高地。

三是把持续锻长板和加快补短板统筹起来。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壮大六个战略支柱产业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同时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 (新华社)

【稳定“三农”后院 提亮发展成色——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谈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河南在粮食生产、交通区位、人口资源、工业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十四五”开局之年,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河南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今后5年,河南有何规划和举措再上新台阶?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到了河南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

记者:“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河南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河南应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

王国生:河南答卷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手抓防控,全力以赴把疫情管住了;一手抓发展,千方百计把经济稳住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认识到河南疫情防控的特殊性、艰巨性。河南一是紧邻主战场,二是返乡人员超1370万。我们扎实开展群防群控,在一个人口上亿的大省,将死亡病例控制在22例,筑牢了“中原防线”。同时服务全国大局,疫情最重时贡献了全国支援湖北三分之一的医用防护服、五分之一的N95口罩、七分之一的普通医用口罩,并及时将大批生活必需品送往抗疫前线。

此外,推动经济逐季回升,增速由负转正,有两个可喜亮点。一是战疫情不误抢农时,全年粮食产量136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在特殊年景起到了增信心、稳预期的压舱石作用。二是稳外贸、扩需求,“空中丝绸之路”不断航,中欧班列(郑州)率先恢复常态化开行,前11个月进出口值增长11.5%。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河南有几个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随着“四条丝绸之路”通达全球,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4小时高铁圈、1.5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让河南省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以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人口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河南6500多万劳动力的优势将更加凸显,而且人力资源呈现结构优化、层次提升的良好态势。还有农业农村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人文历史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优势,等等。这些都是河南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可以说,已经到了河南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了。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一是搞活流通优环境。把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战略任务,促进生产和消费高效连接。二是挖掘潜力扩内需。三是项目带动抓投资,实施基础能力和民生补短板行动。四是扩大开放提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五是注重龙头牵引优布局,持续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

“河南乡村面大,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

记者:作为中原粮仓,河南将如何继续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特别是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解决我国存在的种源“卡脖子”问题?

王国生:河南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牢记嘱托,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在布局“十四五”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要打造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口粮生产供给中心、粮食储运交易中心、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中心、农业装备制造中心和面向世界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期货价格中心。

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二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在建成691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再新建750万亩,把更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三是提升品质品牌。打造更多“豫农名片”,持续走好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提质增效之路。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河南是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禽制种供种大省,我们将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一批“豫麦”品牌,为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河南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国生:河南乡村面比较大,既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外部挑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三农”的战略后院作用更加凸显。推动乡村振兴,是河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空间、最大潜力、最大优势所在。

我们今年将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为抓手加快产业振兴,以乡土人才回归为抓手加快人才振兴,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文化振兴,以接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快生态振兴,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抓手加快组织振兴,着力在一些关键环节上破局开题、立柱架梁。

一是有机衔接。比如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续帮扶工作,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入贫。二是做强产业。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建好乡村。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促进农村和城镇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四是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集体产权等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足”

记者:河南作为工业体系较为完备的省份之一,装备制造业已成万亿级产业,当前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举措?

王国生:总书记要求我们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河南省制造业发展基础坚实,工业总量长期居全国第5位,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结构层次偏低、创新水平不高仍是我们的短板,传统产业占比达46.7%。

围绕挺起产业这个脊梁,我们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十个万亿级产业、十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高、更足,努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中西部前列。

一是把优化产业链和提升创新链协同起来。近年来,河南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盾构、新能源客车、耐火材料等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我们将大力实施科教资源引聚突破行动,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主动。

二是把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结合起来。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打造千亿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拓展“数字+”“智能+”应用领域,构建数字经济新高地。

三是把持续锻长板和加快补短板统筹起来。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壮大六个战略支柱产业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同时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新华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EXO[超话]##mama投票# 为什么投票明明差的不远但我们就是上不去啊 大家真的有努力吗 说真的我是一个新粉就是近两个月才粉上的exo 刚好赶上投票了我是
  • 每天在店里要么哈哈哈哈要么急出餐[融化]今天十一点半就开门了,刚开门一会就坐满了,正常来说是不会这样的,因为大家饭点都会去吃饭,没想到从一开始就给我们忙住了张振
  •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连续看完8集好过瘾 汁源来之不易[冲刺][冲刺][冲刺]帕林亚功坎萨瓦、拉帕特拉
  • ·这也更加让我相信了,在爬山的这个人生旅途中,我会遇到更多同频且互相认可、互相理解的人。-这让我懂得了,不用再过于的纠结过去的朋友。
  • 在历史的数学模型中△研究经济,在别人的规则中做打工仔,不知耻→不知常!如果你是一家中国中小企业老板,真的不要再花几万几十万请法律顾问,一年就服务自己两三次了…律
  • 知心这只猫啊,其实真的就像弟弟说的那样:“朱志心,他心中应该不会明确有哪个第一吧?”同时,比起弟弟,哥哥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首选是弟弟,这很悲伤吗?
  • #27岁研究生离世捐眼角膜救2人##冒个泡##我会永远欣赏你任何模样我会永远喜欢你符合心中的理想和眼光# 看见这个,想起来自己也填过这样一张卡的事情,当时还怕兑
  • ——弗吉尼亚·伍尔夫7、我们总喜欢拿顺其自然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你是怎么忍心
  • 原来爸爸妈妈不管是当时还是到现在都在以极大努力的付出爱着我,理解之后,那些小时候常常觉得他们只爱工作不太爱我的心给我造成的影响慢慢的消失掉了。我不知道自己做妈妈
  • 5.到底是哪天晚上的暧昧气氛,勾起了你对我短暂的爱6.没有过不去的经历,只有走不出的自己7.二十不惑 三十而已 而我卡在中间 困惑不已8.很多人对你感兴趣
  • 早上醒来视频陪我化妆一直夸好看情绪价值拉满发现我护肤品没了立刻下单给我囤新的怕我自己周末无聊就早上五点起来把事情提前忙完好白天陪我中午怕我对付就给我团了午饭还内
  • 我说,我对小情侣牵手无感,青春的美好本就自然,但能把自然延续成永恒,是修为。也想起了自己和五月天有关的回忆——高中时,男生给我写的明信片背面是【天使】的歌词、恋
  • 招财及时止损+招正缘桃花魔法仪式被富二代一见钟情成功嫁入豪门,千万支票说给就给,祝贺小姐姐找到好老公,去油美白减肥灵气疗愈进展,减30斤变时尚美少女今年刚做完吸
  •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wbg还是jdg打凝聚力这么好的t1都像是散排打五黑…在这种情况下去讨论着这条线的谁打对位谁,只单个论,有点好笑了,毕竟是团队游戏,我们的团队就
  • )其他的游戏像原神王者各种音游之类的也会玩一点 追番近一两年内比较少 看过的番比较杂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雷点我可能会雷到你的其他属性:声入人心/深呼晰坑底养老人了
  • 19多邻国 雅思线上 有关的 来到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也许现在还没有遇到 那我们究其一生去找寻的这些瞬做自己,这是最天然的声音。而如果父母等权威人物发出的期待也
  • 4.李金铭被农村婆媳那个综艺恶心的不行,合作结束后她甚至直接拉黑了制作方的联系方式。 4.李金铭被农村婆媳那个综艺恶心的不行,合作结束后她甚至直接拉黑了制
  • また、その他出演予定の豪華主要キャストの続報も楽しみにお待ちください!小芝さん、亀梨さんをはじめとした錚々たる顔ぶれのキャストたちが披露する、『大奥』の代名詞と
  • 通过在不同平台上展示你的品牌或产品,你可以增加曝光率,并提高在目标市场中的知名度。TikTok选择了一条相对保守的道路,它没有选择依靠直播带货来拉动增量,而是选
  • 当你在读诵、书写、演说此法门时,在场不管是信佛还是不信佛的人,仅是听到“僧伽吒”三字,即被你种下菩提种子,直至成佛。#僧伽吒经[超话]# 【“僧伽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