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一湾水、一群鸟、一艘船——“一”览渤海生态之变】新年伊始,晴好天气开场。在天津大神堂码头,三五渔民一大早就忙着修整渔船。40多岁的渔民李光边忙着手中的活儿,边和兄弟们聊着过去一年的好收成。

大神堂村,被称为“天津最后的渔村”,但这个渤海湾畔的小渔村曾无鱼可捞。变化主要来自2018年冬天打响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4年后的冬天,记者发现:水清了、鸟来了、鱼多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渤海湾铺展。

一湾水,由“脏”到“净”

65.4%、77.9%、82.3%……2018年至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一年一个跨越,“颜值”越来越高。

一段时间以来,渤海“脏”了让周边群众痛心不已。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期,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仅为7.8%。

“既有口袋状带来洋流活动弱、水体交换慢的‘先天不足’,更有沿海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污染物增多的‘后天失养’。”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高翔说。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打响。津冀鲁辽周边省市及相关部委在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展开行动。

“病”在海里,“根”在陆地。

渤海入海排污口超过1.8万个。“对于渤海这样一个自净能力差的海域,陆源污染对水质影响尤为大。”高翔说。

住在流入渤海湾的独流减河沿岸,天津王稳庄镇村民袁立娜对曾经的污染记忆犹新:“河沟里都是红色、褐色的臭水!”

王稳庄,钉子产量曾占全国40%以上,是远近闻名的“钉子镇”,但由此也楔下了污染的“钉子”。在一场涉及全市2.2万家企业的“散乱污”整治行动中,这个镇关停整改356家企业。

为切断陆源污染的入海通道,天津对12条入海河流实施“一河一策”“分段分策”,把消劣指标分解到末端;对上千个入海排污口推行“一口一策”,全面整治。

经过几年努力,到2020年天津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比2017年提高53.8个百分点。

一群鸟,由“少”到“多”

初冬时节,永定新河入海口附近,成千上万的候鸟来这里“打卡”,喧闹的鸟鸣不绝于耳,给寒冷的冬日添了几分灵动。

天津海岸,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节点。遗鸥、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每年在这里停歇数月,有的候鸟变“留鸟”。

它们的家园过去却被各类开发建设抢占。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东方白鹳迁徙“咽喉”——渤海湾沿线关键区域的滨海湿地消失59%,种群日渐萎缩。

岸线修复,势在必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力度前所未有:山东完成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996公顷;河北完成生态修复项目13个;辽宁14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全部竣工验收……

在渤海湾最深处,天津海岸线虽短,但修复任务不轻。2018年以来,天津修复滨海湿地531.87公顷,为候鸟营造出美好的生态家园。

监测显示,近几年,天津市不仅鸟类种类从416种增加到452种,每年还有超过百万只的候鸟迁徙过境。东方白鹳单日单次最大观测量从2018年前的1300多只增加到2021年的5000多只,同期遗鸥从1.1万只增加到1.6万只。

鸟类数量增加,年年追着候鸟跑的志愿者王建民感触尤深:“每年冬季上万只遗鸥栖息在天津海岸线,占全球九成以上。”

一艘船,由“亏”到“赚”

这几日,滨海新区蔡家堡村渔民刘翠波正在拾掇渔网。“小黄鱼、梭子蟹、皮皮虾……又多起来了。”说起变化,老刘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白牙。

渤海是我国传统四大渔场之一。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退化加上过度捕捞,渤海变得无蟹汛、无鱼汛,部分海域几乎成了“海底荒漠”。

2017年开始,渤海海域将伏季休渔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休渔期里,滨海新区渔政干部几乎天天海上巡逻。

“近几年,随着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非法捕捞明显减少。”一位渔政干部说。

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修复。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来累计投放构件礁近3万个,增殖放流近8亿单位。

2022年5月专家组评价认为,该牧场水质和沉积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礁体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渔业资源明显恢复。

增殖放流成为沿岸省市涵养渤海生态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天津向渤海湾投放中国对虾、牙鲆、花鲈等27个苗种,总计110亿单位。

多管齐下,效果显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22年发布调查显示,基于2012-2016年和2017-2021年每年8月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渤海游泳生物、中上层鱼类、底层鱼和虾蟹类年间平均资源密度增幅分别为186%、178%、358%和133%。

渤海渔业资源逐渐恢复,李光的渔网是一把尺。“我靠一条10米长的木船,现在一年少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李光笑出了褶子。https://t.cn/A6KsPyCB

【新华全媒+|一湾水、一群鸟、一艘船——“一”览渤海生态之变 】https://t.cn/A6KsPyCB 新年伊始,晴好天气开场。在天津大神堂码头,三五渔民一大早就忙着修整渔船。40多岁的渔民李光边忙着手中的活儿,边和兄弟们聊着过去一年的好收成。

大神堂村,被称为“天津最后的渔村”,但这个渤海湾畔的小渔村曾无鱼可捞。变化主要来自2018年冬天打响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4年后的冬天,记者发现:水清了、鸟来了、鱼多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渤海湾铺展。

一湾水,由“脏”到“净”

游客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疆港人工沙滩游玩。(新华社记者赵子硕 摄)

65.4%、77.9%、82.3%……2018年至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一年一个跨越,“颜值”越来越高。

一段时间以来,渤海“脏”了让周边群众痛心不已。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期,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仅为7.8%。

“既有口袋状带来洋流活动弱、水体交换慢的‘先天不足’,更有沿海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污染物增多的‘后天失养’。”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高翔说。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打响。津冀鲁辽周边省市及相关部委在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展开行动。

“病”在海里,“根”在陆地。

渤海入海排污口超过1.8万个。“对于渤海这样一个自净能力差的海域,陆源污染对水质影响尤为大。”高翔说。

住在流入渤海湾的独流减河沿岸,天津王稳庄镇村民袁立娜对曾经的污染记忆犹新:“河沟里都是红色、褐色的臭水!”

王稳庄,钉子产量曾占全国40%以上,是远近闻名的“钉子镇”,但由此也楔下了污染的“钉子”。在一场涉及全市2.2万家企业的“散乱污”整治行动中,这个镇关停整改356家企业。

为切断陆源污染的入海通道,天津对12条入海河流实施“一河一策”“分段分策”,把消劣指标分解到末端;对上千个入海排污口推行“一口一策”,全面整治。

经过几年努力,到2020年天津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比2017年提高53.8个百分点。

一群鸟,由“少”到“多”

候鸟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栖息。(新华社记者赵子硕 摄)

初冬时节,永定新河入海口附近,成千上万的候鸟来这里“打卡”,喧闹的鸟鸣不绝于耳,给寒冷的冬日添了几分灵动。

天津海岸,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节点。遗鸥、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每年在这里停歇数月,有的候鸟变“留鸟”。

它们的家园过去却被各类开发建设抢占。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东方白鹳迁徙“咽喉”——渤海湾沿线关键区域的滨海湿地消失59%,种群日渐萎缩。

岸线修复,势在必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力度前所未有:山东完成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996公顷;河北完成生态修复项目13个;辽宁14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全部竣工验收……

在渤海湾最深处,天津海岸线虽短,但修复任务不轻。2018年以来,天津修复滨海湿地531.87公顷,为候鸟营造出美好的生态家园。

监测显示,近几年,天津市不仅鸟类种类从416种增加到452种,每年还有超过百万只的候鸟迁徙过境。东方白鹳单日单次最大观测量从2018年前的1300多只增加到2021年的5000多只,同期遗鸥从1.1万只增加到1.6万只。

鸟类数量增加,年年追着候鸟跑的志愿者王建民感触尤深:“每年冬季上万只遗鸥栖息在天津海岸线,占全球九成以上。”

一艘船,由“亏”到“赚”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神堂码头,渔民展示捕获的海产品。(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这几日,滨海新区蔡家堡村渔民刘翠波正在拾掇渔网。“小黄鱼、梭子蟹、皮皮虾……又多起来了。”说起变化,老刘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白牙。

渤海是我国传统四大渔场之一。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退化加上过度捕捞,渤海变得无蟹汛、无鱼汛,部分海域几乎成了“海底荒漠”。

2017年开始,渤海海域将伏季休渔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休渔期里,滨海新区渔政干部几乎天天海上巡逻。

“近几年,随着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非法捕捞明显减少。”一位渔政干部说。

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修复。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来累计投放构件礁近3万个,增殖放流近8亿单位。

2022年5月专家组评价认为,该牧场水质和沉积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礁体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渔业资源明显恢复。

增殖放流成为沿岸省市涵养渤海生态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天津向渤海湾投放中国对虾、牙鲆、花鲈等27个苗种,总计110亿单位。

多管齐下,效果显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22年发布调查显示,基于2012-2016年和2017-2021年每年8月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渤海游泳生物、中上层鱼类、底层鱼和虾蟹类年间平均资源密度增幅分别为186%、178%、358%和133%。

渤海渔业资源逐渐恢复,李光的渔网是一把尺。“我靠一条10米长的木船,现在一年少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李光笑出了褶子。

【新华全媒+|一湾水、一群鸟、一艘船——“一”览渤海生态之变】
新年伊始,晴好天气开场。在天津大神堂码头,三五渔民一大早就忙着修整渔船。40多岁的渔民李光边忙着手中的活儿,边和兄弟们聊着过去一年的好收成。

大神堂村,被称为“天津最后的渔村”,但这个渤海湾畔的小渔村曾无鱼可捞。变化主要来自2018年冬天打响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4年后的冬天,记者发现:水清了、鸟来了、鱼多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渤海湾铺展。

一湾水,由“脏”到“净”

游客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疆港人工沙滩游玩。(新华社记者赵子硕 摄)

65.4%、77.9%、82.3%……2018年至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一年一个跨越,“颜值”越来越高。

一段时间以来,渤海“脏”了让周边群众痛心不已。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期,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仅为7.8%。

“既有口袋状带来洋流活动弱、水体交换慢的‘先天不足’,更有沿海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污染物增多的‘后天失养’。”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高翔说。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打响。津冀鲁辽周边省市及相关部委在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展开行动。

“病”在海里,“根”在陆地。

渤海入海排污口超过1.8万个。“对于渤海这样一个自净能力差的海域,陆源污染对水质影响尤为大。”高翔说。

住在流入渤海湾的独流减河沿岸,天津王稳庄镇村民袁立娜对曾经的污染记忆犹新:“河沟里都是红色、褐色的臭水!”

王稳庄,钉子产量曾占全国40%以上,是远近闻名的“钉子镇”,但由此也楔下了污染的“钉子”。在一场涉及全市2.2万家企业的“散乱污”整治行动中,这个镇关停整改356家企业。

为切断陆源污染的入海通道,天津对12条入海河流实施“一河一策”“分段分策”,把消劣指标分解到末端;对上千个入海排污口推行“一口一策”,全面整治。

经过几年努力,到2020年天津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比2017年提高53.8个百分点。

一群鸟,由“少”到“多”

候鸟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栖息。(新华社记者赵子硕 摄)

初冬时节,永定新河入海口附近,成千上万的候鸟来这里“打卡”,喧闹的鸟鸣不绝于耳,给寒冷的冬日添了几分灵动。

天津海岸,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节点。遗鸥、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每年在这里停歇数月,有的候鸟变“留鸟”。

它们的家园过去却被各类开发建设抢占。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东方白鹳迁徙“咽喉”——渤海湾沿线关键区域的滨海湿地消失59%,种群日渐萎缩。

岸线修复,势在必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力度前所未有:山东完成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996公顷;河北完成生态修复项目13个;辽宁14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全部竣工验收……

在渤海湾最深处,天津海岸线虽短,但修复任务不轻。2018年以来,天津修复滨海湿地531.87公顷,为候鸟营造出美好的生态家园。

监测显示,近几年,天津市不仅鸟类种类从416种增加到452种,每年还有超过百万只的候鸟迁徙过境。东方白鹳单日单次最大观测量从2018年前的1300多只增加到2021年的5000多只,同期遗鸥从1.1万只增加到1.6万只。

鸟类数量增加,年年追着候鸟跑的志愿者王建民感触尤深:“每年冬季上万只遗鸥栖息在天津海岸线,占全球九成以上。”

一艘船,由“亏”到“赚”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神堂码头,渔民展示捕获的海产品。(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这几日,滨海新区蔡家堡村渔民刘翠波正在拾掇渔网。“小黄鱼、梭子蟹、皮皮虾……又多起来了。”说起变化,老刘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白牙。

渤海是我国传统四大渔场之一。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退化加上过度捕捞,渤海变得无蟹汛、无鱼汛,部分海域几乎成了“海底荒漠”。

2017年开始,渤海海域将伏季休渔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休渔期里,滨海新区渔政干部几乎天天海上巡逻。

“近几年,随着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非法捕捞明显减少。”一位渔政干部说。

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修复。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来累计投放构件礁近3万个,增殖放流近8亿单位。

2022年5月专家组评价认为,该牧场水质和沉积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礁体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渔业资源明显恢复。

增殖放流成为沿岸省市涵养渤海生态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天津向渤海湾投放中国对虾、牙鲆、花鲈等27个苗种,总计110亿单位。

多管齐下,效果显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22年发布调查显示,基于2012-2016年和2017-2021年每年8月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渤海游泳生物、中上层鱼类、底层鱼和虾蟹类年间平均资源密度增幅分别为186%、178%、358%和133%。

渤海渔业资源逐渐恢复,李光的渔网是一把尺。“我靠一条10米长的木船,现在一年少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李光笑出了褶子。(记者刘元旭、王井怀、黄江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微风]喜欢的书的书名都如出一辙 我大概是特别喜欢买这种组合的书名的书,从《好战略和坏战略》、《自卑与超越》、《妥协与卑劣的妥协》……再到这《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 自学画画的自言自语 色彩理论方面我觉得这套课很有用…… 【43集】皮克斯光线与色彩应用培训中文字幕(b站搜就可以) 从p2到p1其实区别:1.了解了一下绘画
  • 2021.7.1非常晴 TODAYISA HAPPYDAY 今天终于见到了羽赫,开心!!!(还给我补了生日礼物,不愧是我的赫子)先去万象汇看了个电影→又遇见
  • #余景天Tony[超话]# | #余景天0821生日快乐# 【余景天19岁生日应援--公益】 当灾难突然降临,愿阳光重洒世界 当洪水袭卷而来,愿有爱伴你同行
  • #毕雯珺首本旅行写真电子刊# 《寻真》正式上线! 从默默无闻的入学新生到万众瞩目的当红偶像,敢于尝试新的角色,却也始终坚定“卸了妆,我就还是我。” 繁华喧闹都
  • #estar诺言[超话]#【激情开麦】【抽奖】【别杠,杠就是你对】 不管你是从创4超话来的还是从17-20年某场比赛入坑的,都希望可以康康我的小作文(不想看就算
  • #金多贤[超话]# [太阳]#镜头精灵金多贤# 【豆吧公告】 由于清朗行动,豆吧将无法再使用现有微博名,现向各位金豆豆征集豆吧新名字~新ID不能有粉丝组织含
  •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千古奇女子”“婉约词宗”李清照 传 红尘给了她半生烟火,她报以岁时里的山长水阔 了解她的生平,品读她的诗词,才更懂得她传奇的一生 这是一本
  • 有一种交情,‮情是‬感的‮鸣共‬。​‎ ͏  恋爱时带女‮友朋‬看电‮,影‬某些情节让你们‮悲同‬同喜,‮是就‬这一种。 共同经历过一段岁‮,月‬也是这一种。‮
  • 「 慢慢遇见 慢慢成长 慢慢喜欢 慢慢变老 我们一起慢慢来 」 #爱豆v力量# #摩登兄弟 传递正能量# #摩登兄弟的棚妃们绝不认输[超话]# 跟摩登
  • #谢贤回应谢霆锋申请退出加拿大国籍##谢霆锋# 香港艺人#谢霆锋申请退出加拿大国籍# 受到广泛关注。 不过就目前的采访内容而言, 他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 【18.11.10 今日公演】#AKB48[超话]# 「目撃者」公演 西川怜 生誕祭 12:00~ 「目撃者」公演 千葉恵里 生誕祭 16:00~ 出演
  • 我给自己下了一个决定。 我决定活在爱里,而不是恐惧里。 下面的话来自特蕾莎修女,跟大家分享: “爱的缺少是世界贫穷的原因,贫穷是我们拒绝跟别人分享的结果。”
  • #严浩翔[超话]#❤️#严浩翔0816生日快乐# “虽然经历过长夜漫漫,没有一丝光线。但是不管未来将会多么艰难,都要记得抬头看看在眼前的璀璨星海。” 阿严十七
  • 《大悲咒》第五句 (第十七段) 5、【摩诃萨埵婆耶mó hē sà duǒ pó yē】观世音菩萨现自诵咒之本身相: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济世利人,为众生除一切身
  • 月底发了工资,手痒,给期货账户转了几千块,赚了380,然后转出,还贷款,期市里怕夜长梦多,如惊中之鸟。 我想表达的是,期货是爱恨共存的地方,赔2万后,被迫空仓了
  • Harbook+ 不断搜索新事物的理念与国内新晋设计师品牌 ROUTE SIX 产生共鸣,上月底,Harbook+ 与 ROUTE SIX 一起合作策划的关于新
  • 展览以冀美连环画发展历史的三个出版高峰为版块线索,从新中国第一本连环画的出版,到汇聚顶尖名家创作出版的代表着连环画出版最高水平的《西游记》;又从紧随时代步伐,拓
  • 你不是我突然关注的人,你是我从13岁开始就很关注很喜欢的人,我一直在等,我觉得你那么好那么完美,你还能做的更好,你能拍到更多你喜欢的角色。后来我知道你成为了台湾
  • #魔力耳朵# #英语启蒙##潍坊身边事# 【山东省教育厅:提前10天以上向社会公布开学时间和开学安排】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站上,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咨询开学时间。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