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电影《来处是归途》的来处和归途(文_张卫平 刘泽 图_刘泽)

刊发于2021年第1期

山西本土制作的电影长片《来处是归途》自上映以来,荣获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发展中电影计划DIT制作奖、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观影团之选最受欢迎影片,入围第四十四届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第十五届塞浦路斯国际电影节。

却道天凉好个秋——

电影《来处是归途》创作始末(张卫平)

十几年前岳父去世了。岳父去世前在病床上躺了两年多。岳父是20世纪40年代的人,他们那代人的人生哲学,信奉的就是多子多福。岳父有两个儿子五个女儿,让现代人看来,子女不可谓不多,但当岳父真正病倒的时候,你才知道这么多的子女也根本不够用。岳父身高体大,体重足有八九十公斤,得的又是不能动的病,这么重的人躺在病床上,要想让病人生活舒适,只有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做好病人的日常护理。子女们虽多,但各有各的家庭,远近住的又不一样,有的在身边,更多的在其他城市,还有的远在大兴安岭,他们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到单位上班,还要不断请了假长途跋涉回家伺候老人,其中的艰辛、琐碎、劳累,没有亲身经历过很难体会个中辛酸。

由岳父我想到了中国式的养老。过去中国人有句老话,就是养儿防老,养育儿子的目的除过传宗接代外,更重要的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近些年来,特别是这几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社会养老的力度,各种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等等在城乡陆续建立,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还是社会的主流。新时期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很多年轻的家庭,“主力”都是独生子女那一代,这一代人没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老人们没病还好说,一旦生病,而且还是几个人同时生病,他们面对的养老问题将更加难以想象。

那年鲁迅文学院和省作协给杨凤喜和李燕蓉召开作品研讨会,李燕蓉的一部中篇小说《等待》吸引了我。这部小说写的正是城市大龄青年所面临的生活窘境:年龄大了,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有了对象,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房子;有了房子,又要面对家中的老年病人。生活中有无数的等待,等待未来,等待希望,乃至等待死亡。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面对困境的种种无可奈何。小说中写的老年人得的是一种叫老年痴呆症的病,这种病的学名叫阿尔茨海默病。养老本身就够烦心的了,而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养老就更是会让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问题,它会深刻地影响到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成长和未来。据资料介绍,我国老龄人口截至2019年就达到了2.4亿人,每年新增1000万人,其中老年痴呆患者达到了600多万人。看到这组数据我很长时间难以入眠,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几十万个家庭水深火热的生活现状,是无数个小说主人公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生活无奈。

我有了把李燕蓉小说《等待》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乃至搬上银幕的想法。中国即将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必将成为一个社会的重要话题。创作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老年人,关注老年人的养老,以及由养老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剧本最初创作完成后叫“却道天凉好个秋”。此后与数个影视公司探讨这部电影的拍摄问题,直至遇到青年新锐导演刘泽。

与刘泽相识也是在一场聚会上。刘泽年轻,有想法,对电影艺术十分痴迷,看了《却道天凉好个秋》有了创作的冲动,先后把小说原著以及李燕蓉其他的小说读了多遍,几次相谈,让我们的创作理念逐步接近。拍摄时,刘泽又根据自己的思路对剧本作了修改,电影的名字开始叫“又一夏”,定稿后改名为“来处是归途”。这个名字有一种哲学的意味,让人有了更多的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

电影拍完了,有许多意外的惊喜,想不到刘泽是如此的用心,画面比文字更有震撼力。当然也有许多小细节,如果再能多打磨几次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电影《来处是归途》正在几个电影节上上演,祝愿这部电影能有更好更远的未来。

《来处是归途》导演手记(刘泽)

电影《来处是归途》曾用名《又一夏》,最初是读山西籍女作家李燕蓉的短片小说《等待》,被其中内在的核“等待”所吸引。秦牧是在等待,等待自己能够突围自己的生活;夏天是在等待,等待父亲的病会有奇迹出现;夏母是在等待,等待与老夏相随而去;夏父是在等待,等待着回到自己熟悉的老宅——其实本质上在老夏身边的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件事,那就是死亡。这个气息迷恋了我,我开始尝试联系小说作者,得知山西文学院院长张卫平老师已经完成一版剧本的改编,至此便与张卫平老师建立起一段奇妙的渊缘,在此我特别感谢张卫平老师的信任,愿意扶持年轻人,同时更有胸怀融入一位新人导演的拍摄思维。第一版剧本重点放在男女主人公的谈婚论嫁上,同时还植入了对拆迁的思考。约见张老师后相谈甚欢,同时彼此也都打破了最初读小说时改编的构想。

小说是以秦牧为视角围绕寿衣逐渐展开的,秦牧见证了老夏身边人等待死亡的过程。后来我们决定将视角转变为女儿夏天,夏天在老夏的死亡上受到的伤害与触动是最大的。同时女性往往是一个家庭的脊椎,大部分家庭是女人占着多半个天,支撑着这个家不倒,在家庭生活中往往是女人担当着一切,男性往往像巨婴一样生活着,除了给家庭带来经济支撑外大部分时候是没有担当而遇事逃避的。这部戏也逐渐演化成一部大女主戏。最开始夏家是夏母在支撑,随着时间推移夏天逐渐成长接替夏母。轮回很可怕,夏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最终发生,夏天变成另一个自己,所以夏母伤心,夏母带老夏离去并非主要因为看到夏天辛苦,关键是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的轮回。同样,秦家也是秦父窝囊一辈子,秦母一直在支撑着家庭运转;秦牧作为夏天的男友关键时刻也在逃避,也许他对夏天的情感仅仅是因为曾经的未得到而此刻终于占有,更多的是性的依赖。

思路逐渐清晰起来,经过追随于张老师身后多稿文学剧本的碰撞打磨后,开始动笔写作导演台本。在写到三分之一的时候逐渐确定了我想要的影像风格,忽然想用非常流动的影像来处理每一场戏,像水一样跟随着却不着痕迹,让所有演员也尽情地融入拍摄空间当中,情绪连贯地做完每一场戏,保留每一帧真实生动的画面。我一直认为把演员放到真实的空间里面,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空间之间相互生发出来的那些微妙的东西是最迷人的,也是最流动的。

影像上会融入一些非现实的东西,把两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件在同一个时空内用一个镜头实现,以及一些人物心理状态的影像外化。因为都是围绕老年家庭展开故事,所以在美术与陈设上实现几个年代的家居物品交集出现在一个空间内,从视觉上有年代流动感。色彩上偏怀旧一些的阴郁基调。

以上这些都确立后,就觉得声音上也要流动起来,参与叙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实现扩展空间层次和情绪层次,同时放大一些微弱的细节声音,比如人的呼吸声等等。音乐方面想要那种非叙事,却可以增加或辅助影片情绪,有些空灵有些时候还有些神秘气息,因为音乐乃至声音最终会协助两个时间和空间中的影像在一个镜头内呈现,并且在细节上帮助观者心理上有所区分。

我在处理导演工作台本过程中最终合并梳理出76场戏,同时努力实现一场戏一镜,用76个像水一样的流动镜头在实景拍摄中完成这76场戏,当然在最终定剪呈现的版本中是68场戏68个镜头。

感谢张院长与李燕蓉老师的信任,感谢小说给予这部影片厚重的底蕴。电影的灵魂是文学性,这部影片正因为是生长在文学的土壤之上,才能够成功。期望我这株嫩芽未来可以在这方沃土中汲取到更多的养分。PICS

【 Jaiden:遇到焦虑该如何化解? 来源:吃惑 】

编者按:

经常看到很多人在网络上倾吐自己焦虑的情绪,这份焦虑常常会让我们错过了生活的美好。焦虑是什么?为什么焦虑?抵触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化解焦虑?很多人在焦虑中度过每一天,会在不知觉中放大问题,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放在“火”上烤,让自己处于不舒服的状态,抑郁、苦恼、内心紧张、失眠,甚至丧失了人生的追求和意义。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焦虑,但是可能无法化解这份焦虑。

正文:

现在是周五的傍晚,我正在回家的路上。

我坐在车上想,疲劳的一周终于结束了。难得的周末,我要把这一周以来一直想做却因为工作繁忙而没做的事情逐一做完。比如,该去逛街买双运动鞋了,要换季了需要收拾一下衣柜,昨天某位老师开了直播课我得听听回放,还要悠闲地做瑜伽、做冥想,对了,还要把那本书看完,今晚回家就看……

转眼回到了家,妈妈已经准备好晚饭,我很开心,不自觉地就吃多了,而且因为吃的有点撑、有点难受,我就决定先躺着看看小说,转移一下注意力,等难受劲儿过了,再去做事。可是,被小说情节吸引的我,逐渐丧失了自制力,什么都不想管,只知道看下去。等到看完了结局,忽然发现时间已经到了凌晨5点。天啊,我竟然看了一夜,而我那些想做的事情却一件也没有做。

看着窗外天边泛起的鱼肚白,我慌忙拉上窗帘,满心愧疚地睡去。

第二天中午12点多才醒,胡乱地吃了点午饭。吃完饭,我想,我想做的那些事情啊,多少做一点吧,于是开始把柜子里的衣服都翻出来,准备好好整理一番。可是,整理到一半,疲劳和困意不断袭来,我不由自主地又拿起了手机、躺到了床上,任由满地的衣服就放在那里。

然后,就像着了魔一样,我又熬夜了、又起晚了、周末又荒废了。

等到周末的晚上,我焦虑得不知做点什么好。麻木地整理着地上的衣服,然后去洗漱、睡觉,同时心里期待着下一个周末……

什么是焦虑?

「一种担心、紧张或不安的感觉,
通常与即将发生的事件
或者结果不确定的事情有关」
这是焦虑的定义。

焦虑其实是一种正常的感觉。
没有它,人类不会进化到今天。

我们曾经需要焦虑,
因为有了它,
我们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
能够对周围的动静有足够的警觉。

然而到了今天,
焦虑已经不再是必需的。
但我们对它依然有着相同的反应。

焦虑本身是无害的,
是我们对焦虑的反应和抵触造成了问题。

想象一下,
如果现在我对你说:
某某某,我准备“注射”一些“焦虑”到你的身体里,
请保持冷静,
不必担心。

在这种情况下,
你可能不会抵触,
不会做出反应。
你知道它即将到来,
会对自己说:
“焦虑”快要来了,
这会是什么感觉?
我来体验一下...

焦虑会让人不舒服,
但我们感觉焦虑的时候,
并不表示我们处于危险当中。

在我们人类的进化史中,
焦虑曾经意味着危险。
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
你会做什么?
你需要战斗,
或者你需要逃跑,
或者你一动不动。
这些反应都要求你紧张起来。
这些是我们通常对危险、
对焦虑做出的反应。

在现代生活中,
焦虑极少极少是因为我们受到攻击。
当你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焦虑,
当你因为公司业绩不好而焦虑,
当你因为自己发胖了而焦虑,
这些焦虑并不意味着你处于危险状态。
可是当我们感觉到焦虑时,
我们仍然会做出面临危险时的反应,
我们仍然会紧张起来,
准备战斗,准备抵抗。

事实上,
完全相反的反应才是恰当的。

经历焦虑的时候,
只要我们认识到
这个情绪原本是做什么用的,
我们不需要对它作出反应,
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焦虑只是一种不舒服的情绪。
当你不舒服的时候,
你处理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放松、深呼吸、让自己感到舒适。
可是,我们很多时候采用的方式是相反的:
紧张、抵抗、进入战斗或者逃跑模式。
我们往往陷入这种模式,
使焦虑变得更加持久。

相反,如果我们可以让焦虑存在,
意识到焦虑只是一种不舒适的情绪,
并且思考一下:
我该如何缓解这种不适?
然后对自己说:
我需要平静自己,
让自己舒服,
注意呼吸,
而不是战斗或者逃跑。

你可能会说:
好吧,这听起来很有道理。
我不要紧张,
不要增加焦虑,
不要提高肾上腺素,
我需要能够接受我的焦虑,
放轻松,
并允许它的存在,
但我该怎么做呢?

焦虑时可以做什么?

第一件你可以做的事,
是“识别”和“命名”焦虑。
这个方法非常强大。
因为焦虑的特点是
越模糊它越强大,
越紧张它越强大。
因此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
如果你能对自己说:
“哦,我正在感觉生存的焦虑。”
你有意识地“识别”它。
给它“命名”,
这是你需要做的第一步。

接下来你有4种选择。

(一)

第一种选择是抵制它,与之抗争。
因为有这种情绪而生气,
我们会去抵制这种感觉,
去推它,去与它抗争。
我们对此感到非常紧张,
结果当然就是使它变得更为严重。

想象一下,
有人来向你挑战,
他开始与你争吵,
并向你大吼大叫。
如果你大声地吼回去,
甚至挥起了拳头,
你是不是会让这个场面愈演愈烈?

可是如果同一个人
大喊大叫向你走来的时候,
你只是一直微笑,
不试图阻止他,
这可以是你对付焦虑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看到自己的焦虑,
并想对它做出反应的时候,
你会引发一场与自己的战争。

(二)

第二种选择是对它做出反应。
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
开始慌张,
开始坐立不安,
开始对别人大吼大叫。
我们开始追赶进程,
开始熬夜,
开始被焦虑牵着鼻子走。
就像在逃跑的我们的祖先,
被黑熊追着跑,
你越跑它越追。

(三)

第三种选择是避开它 。
我们的选择通常是假装没看见。
“我没有焦虑,吃点东西就好了”
也有人选择喝酒来避开,
有人选择拼命地工作来避开,
有人选择打开微信麻醉自己...
其实你越假装它不存在,
越是感觉危险就在身边。

这是暴饮暴食的人的通病。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
每当你不再避开的时候,
焦虑会像一道闪电击中你。
“天啊,发生了什么事情?”
潜意识里你会感觉有什么不对,
但又记不起来那是什么,
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这是因为,
你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为什么焦虑上,
而是吃到自己撑了,
然后对自己说,
我焦虑是因为胖了,
我焦虑是因为停不了嘴...

避开焦虑似乎暂时是有效的,
就如同吃了一块蛋糕,
能解决那一刻的焦虑。
它确实成功地让我们分心了,
在美好的地方小歇了一会儿,
但某一天你不再避开它的时候,
焦虑就马上回来。

(四)

最后一种选择是积极地接受它。
要注意是积极地接受,而不是放弃。
当你接受某一样东西,并且拥有它,
你才有改变它的能力。

积极地接受,
也意味着你需要做些什么。
它要求你静静地目睹和观察焦虑。
当你能站在观察者的角度,
看着自己去思考,
看着自己去感觉,
你会注意到,
你不仅仅是那个在感觉、在思考的人,
而且能够与那个跟大脑无关的你取得一致。

我们可以运用“允许”这个词。
如果我允许你做某件事,
它立即给了我权利。
同样的,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
如果你“允许”它,
你就突然有了权威感,
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样做并不会让焦虑消失。
相反的,你是允许它的存在。
只要你允许它,
你就又有了一切在掌控之中的感觉。

好好想一想,
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
你能不能不去抵抗它,
不对它做出反应,
不回避它,
而是“允许”它。

你可以对自己说:
停下来,随它吧,
它是无害的,
它只是在脑子里嗡嗡作响的声音,
仅此而已。

焦虑很会装,
它假装我们身处危险,
它假装我们需要对抗它,
需要逃跑,或者需要一动不动。
但事实上你只要停下来,
一切都会OK。

当你认识到自己处于焦虑之中,
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
你有四种选择。
留意一下自己在做哪种选择:
哦,我在抵抗它,
哦,我在对它做出反应,
哦,我在逃避它,
哦,我在积极接受它。

当我们意识到,
面对焦虑是不舒适的,
它是我们人类正常感知的一部分,
它是让我们人类得以生存到今天的情绪之一,
我们就可以开始改变与焦虑的关系。

我们可以告诉自己,
焦虑不再像从前那么有用,
但它依然存在,
它依然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认识它,
我们理解它,
它不需要控制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必抵抗它,
我们不必对它做出反应,
我们不必回避它。

要想主动地接受它,
首先最重要的是提醒你自己:
并没有什么糟糕的事情发生,
它只是焦虑,
只是一种情绪。

你去接受它,
但并不意味着你去放弃,
它意味着你收回了你的力量。

克服焦虑的方法

每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
那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一个想法。
举个例子,
当你走在森林里,
突然听到旁边的树丛里有声音,
这个声音本身不会引起你的焦虑,
而是你的想法:这里是不是有熊?
是想法本身引起的焦虑。
即使你真的看到了熊,
也不是熊引起的焦虑,
而是你害怕被熊吃掉的想法
引起的焦虑。

当你感到焦虑,
并且提醒自己
“我感到焦虑的原因是因为我的想法”,
那么你应该好奇你在想什么。
因此当你非常焦虑,
很想去对抗或者逃避的时候,
最好的办法是将所有的想法写下来。

当你把引起焦虑的想法
一五一十地写下来,
你会发现你的脑子如同疯人院,
你会意识到:
说真,这就是我刚才的想法吗?
如此不合逻辑,
如此没有意义。

你一直写一直写,
你会意识到:
“我怎么可能不焦虑?
看看这些想法,我不焦虑才怪了!”

这些想法,
换了别人可能也会焦虑。
这些想法不是现实,
这些想法不是事实,
这些想法只是你选择这样去想的。

你不需要马上改变这些想法,
一下子去到开心的世界,
你只需要注意到,
这是你焦虑的原因。
当你明白了事情的起因,
与尝试改变、对抗和忽略它相比,
你与缓解情绪的距离缩短了千万倍。

总结

每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
那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一个或多个想法。
首先把所有的想法写下来,
把它们从你的脑袋里提出来,
记在一张纸上。
然后提醒自己:
我感到焦虑的原因
是因为我在想所有这些想法,
这没关系。

不要尝试改变焦虑,
也不要为自己有这些想法而生气,
这样做没有任何用。

你只需要看着这些想法,
然后对自己说:
我明白了,
就让它这样吧。

如果你急于摆脱焦虑,
那是因为你没有在“允许”它,
你害怕去感觉它,
这是没有用的。

你越能够接受它和感觉它,
你越容易渡过这一关。

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
你脑子里的想法是什么?

我猜你还喜欢:
面对这块蛋糕的冲动,我要怎么解?

#李泽言[超话]# 摸了一张破次元的画,没有系统学过画画,形体透视颜色光影什么都不好求轻喷[跪了]
——
想法起源于翻到了一张去年我在外滩拍的随手照,那时候第一次觉得李泽言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到跟他呼吸着同一座城市的空气,但也明白上海和恋语市隔着整整一个次元。
所以我奢望,奢望能看他一眼,哪怕是一个背影,让我感受一次他停留过的温度。
——
李先生生日快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可以,我也想将24纹在身上,因为早将24作为自己的幸运数字了……不愿去接受也不得不去面对了,再见了,老大,再见了,gigi[悲伤]记得很清楚我看的第一场比赛
  • 欢迎加入浮生散记 大王叫我来巡山嘿,群聊号码:387525449群里还有定期抽奖和管理小哥哥小姐姐在线陪聊,还能在线吸猫!✨ 高亮重点拒绝任何手作娘进入客户群,
  • 昨晚的梦:坐高铁回老家了(可能是想家了吧)路上发现了很美的景色,像是秋天又像是春天,这次没有拍只是录下来了(哈哈哈)然后忽然出现了一排排不知道什么东西(见下图当
  • 探视人员入院严格实行“五必须”:必须认真落实“三查三报告”;必须提供“三天两检”核检阴性证明(两次检测间隔超过24小时,且末次采样在入院前一天之内);必须出示本
  •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阳光信用#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
  • #东航坠毁航班上共132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我们都是这场空难的幸存者”我毕业以后的工作就从事抗癌药 接触的医患群体和事件让我觉得对生死似乎已经有了特殊的定
  • 一条置顶[doge]这是个混各种⭕的微博[二哈]但是国配占大多数[抱一抱]总而言之就是个海王,海域不是很广(自认为[喵喵])目前的一些个混圈现状:[心]国配:今
  • #韩红 千玺我挺你贵圈行业的上层就是个小圈子,利益共同体,让他们互撕揭短自我净化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内部本身有很大的利益分歧,韩红本人不仅仅是个歌手,她的身份更
  • ~~~白落梅《一卷大唐的风华》#读书打卡##读书笔记##读书,我们是认真的[超话]##好书推荐##韩剧打包袱盗取命运[超话]# 新一集虽然互动少,但从紧张的宫斗
  • 20、心里藏着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21、你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22、总不能还没努力就向生活妥协吧23、先努力让自己发光,对的人才能迎着光而来24、
  • #金泰亨INS账号超越BLACKPINK# 根据粉丝数据观察平台K-pop Radar的数据, Kim Taehyung(又名V)已经超过BLACKPINK的团
  • 上天很好,让他遇到了宋奶奶,让他有了可以全心全意对她好的一个人,为她写信,为她画画,带她去吃饭,给她准备生日礼物,那个不解风情的大男人已经变得温柔;可是那个让他
  • 还有部分单身女性对此充满了嫉妒,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都找不到这样又高又帅的男友,却被这个袖珍女孩截胡了。知道孩子一切正常以后,两人才安心待产,期间他们依然会上传
  • 记者了解到,为了打通物资配送“最后100米“京东物流在居民小区门口设立了京东快递无接触配送存放点,并配备消毒设备和值守人员。从1月10日京东物流在西安符合防疫管
  • 俗话说得#线上哪有线下好# 俺们上了高中就是为了上岸,现在倒好[哈欠][哈欠]……希望这所不知名学校能全面考虑一下 希求解脱|思维生死别苦(十三)我们出家人每日
  • 10月8日-3月份,本人都是建议先定1天到地方看看住得是否舒服或者顺心再续订,毕竟这时期房间都不紧张的️️船票选择:这是技巧,如果时间比较紧迫,记得千万尽量不要
  • #营业悖论[超话]##方觉夏0626生日快乐# 0626,觉夏哥哥生日快乐!广州今年夏天也挺热的,跟小裴回家的时候注意防晒(我又在说什么胡话明明还没遇见)别管了
  • 现实佐助内心想着,不管怎么好好说,这个人的嫉妒心都是这么严重然后火影佐助把自己的黑暗火影袍脱下来和他交换,让佐助代替他去自己世界一周,自己想要一周的时间和这个樱
  • #宋茜[超话]##宋茜亲爱的生命# sq #Ora2皓乐齿全球代言人宋茜# 触碰真心,解锁重逢新定义,何其有幸遇见你@宋茜 何笑然,敬请期待宋茜新剧《谁都知道我
  • ”那封曾经让我心跳加快,给自己制造不安的情书有这么几句:“……你的出现,犹如穿越空间,和你邂逅在校园,你的面前,一个文艺少年,想和你同行结伴,一起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