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30年:谁留在了过去,谁又跨过了时代鸿沟】

在早几天,大家都在#曾经很火但逐渐消失的APP#话题底下悼念之时,殊不知中国互联网也即将走过30年。

1994年4月20日,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Internet),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

30年前,在64Kbit/s国际专线接通前,国内计算机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然而到了如今,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5.6%,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0.67亿。

在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沉沉浮浮间出现了很多有趣且受到消费者爱戴的网站、APP、共享经济、短视频、人工智能等等。

但真正能够走出来的并不多,而那些被留在时代长河的APP,有些是因为转身太慢,错过了最佳的窗口期;有些则是被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平台取代,没能跨过时代的鸿沟。

一、中国互联网浪潮三十年

1996年1月,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这个时候,在互联网这片新兴的热土上,每天都在诞生新的公司,每天都有“淘金者”进入,每天都在创造新的纪录。

这些公司与全体网民一起,带着狂热与期待,一起进入新世纪。这期间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成立,紧接着1997年左右网易、搜狐、腾讯、新浪网四大门户先后成立。

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1997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数达到62万,大部分用户是通过拨号上网,直接上网与拨号上网的用户数之比约为1:3。

2000年之后的十年间,随着阿里巴巴和百度的成立,中国互联网正式崛起。

2004年腾讯推出QQ空间,开创了中国社交网络的先河;2005年,中国互联网进入爆发期,淘宝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网易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大型在线游戏《大话西游》。

时间来到2010年的前夜,2009年3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PC互联网端将向移动互联网展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候能提供可阅读性内容,大大小小的APP反倒成为了互联网的新蓝海,所以文字社交平台开始大量出现在PC端以及移动端。有虚拟种菜的,也有吃瓜论坛,更有看小说的看MV的听音乐的。

同年,新浪微博上线内测,当时只是二线明星的姚晨,3年靠着微博积累了1000万的粉丝声量,堪比一个电视台的影响力。

2010年,小米、美团、聚美优品、爱奇艺纷纷上线。最关键的是,iPhone4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带来”了社交巨兽——微信。

再延伸一点,在微信群、公众号的加持下,自媒体开始出现,月入上万的财富自由神话络绎不绝,甚至诞生了电商的雏形——微商代理。

进入互联网下半场,新一批互联网浪潮开始到来。2012年流量已经向移动端倾斜,外卖平台饿了么上线,老罗创办了锤子科技,初步成立全北京只有16个司机的滴滴打车,将在不久之后颠覆整个打车行业。

2013年的互联网市场依然夺目。百度“鲸吞”91无线、阿里并购高德、UC完成了手淘的改造、360和“反360联盟”进行了一场场鏖战、滴滴和快的在资本的支持下疯狂对抗……

当然,土豆网也算不上消失,基于流量流向移动端,作为PC时代王者的优酷和土豆,在历经6年打了又打后选择合并。

而真正消失的是生不逢时起家太晚,在2010年前后唯一一个没有犯过系统性错误的B2C企业易迅网。

对应的赢家,则是迫于爆仓后多次搬仓以及3C产品的属性,最终决定仓配一体化,并且一不做二不休拼命做大规模,只为达到一个相对极限的京东。

另外还需要表达的是,在互联网10年的节点上,遗憾总是并存的,易迅网不是个例。

拥有流量导向自由,具有改变电商格局的百度,也曾推出过自己的电商平台“百度有啊”,但基于策划极端的不清晰,战略极端的不明确,最后只能匆匆收场。

到了2014年,在4G牌照发放前夕,嗅到时代变化的阿里巴巴一边上线了余额宝,一边喊出“all in移动端”的口号。

4G网络建成后,线上的竞争迎来了第一轮“结算”。滴滴与快的、58和赶集、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分别合并。

在线上短暂结束争斗后,新零售的出现给部分大厂带来新的发展方向。盒马鲜生、永辉、京东之家等等新零售商场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吃喝住行丰富起来了之后,2017-2018年抖音、快手等头部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给社交加上了娱乐标签。在这个间隙,共享经济诞生并且带来的一大批共享产品。

同一赛道总会出现不一样的玩法,也是这一时期,拼多多问世通过“砍一刀”疯狂增长。拼多多和抖音的出现,第一次让BAT等大佬坐如针毡。

5G的到来,直接让抖音一飞冲天。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6.27亿人,微信月活11亿,抖音日活超3亿。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在流量触顶,只有深耕内容才能有问获得增长之时,大环境的影响直接给5G与生存在B端的云市场来了一针猛剂。

云办公、云教学、云蹦迪成为刚需也间接带动了5G新业态的生成,以至于在大环境恢复如常之后,元宇宙、VR体验、无人驾驶、AI等等那些曾经觉得尚为遥远的科技,丝毫不违和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回过头来看这三十年,互联网一步接一步催生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平台,但真正能存活下来并走出去的却少之又少。

当然,当代中国互联网产业全球化的受益者也不在少数,例如拼多多、腾讯、阿里巴巴、网易、抖音等等都是。

在这之中,腾讯和阿里巴巴是上一个互联网黄金时代遗留下来的Old Money。属于下一个互联网环节时代New Money的TikTok、Temu等平台,已经初步崭露头角。

然而新的互联网战场,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

二、“星辰大海”从来就不是每个人的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到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软件与平台市场规模由3322.82亿美元增至4181.3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6000亿美元。

最为关键的是,全球有超过53亿互联网用户,这意味着全球超过65%的人口可以上网。2025年,互联网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65.4亿。

虽然数据中预测的是2025年的全球互联网市场,但对于出海在互联网30年尚未到来之时,国内早有先例。

2016年,拼多多创始人黄铮便在央视二套的《对话》节目中表示:“如果我是张一鸣,我会更加激进地全球化;因为我们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跟上一代相比,有更大的全球化视野,更早接受国际资讯,全球化的机会也更大;当你布局全球,而且反过来用全球的资源集中回来打中国市场的时候,可能也会变得更从容一些。”

这看似是黄铮一个人的观点,但在如今大多数的互联网企业,无一不都在身体力行的朝海外发展。说白了,这更像是新一代互联网持续性发展该走的路。

在拼多多旗下的Temu,抖音海外版TikTok,成为中国互联网最成功的出海案例,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之前,BAT更早率先出海。

2016年,阿里斥资10亿美元控股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并在2017年继续增持,Lazada成为阿里集团的一员。

对于现如今更全面更有名气的出海企业,腾讯旗下的海外版Wechat以及百度的国际化扩张,不过是小打小闹。

与BAT相比,字节、滴滴、快手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则更加大胆,投入也更大,但仍然没能激起水花。

起初字节推向海外市场的是今日头条海外版TopBuzz,总结就是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海外扩张,无一不是将自己国内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复制粘贴到海外市场,事实上在不同的国情下很难走通。

直到2017年底Tik Tok的出现,并迅速风靡全球,多次登上美国、印度、德国、法国、日本、印尼和俄罗斯等地App Store或GooglePlay总榜首位。

而同为竞品的快手,即便也早早在2017年就已经面向海外市场,但介于快手早期并没有设立本地化运营团队,导致业务发展一直达不到预期。

目前,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Tik Tok电商业务也是风生水起,比起步较早的阿里相比,成绩更加显著。

在出海这条大船上,早期颠覆国内打车平台的滴滴开始掉队。根据最新财报,滴滴国际化业务2023年实现收入78亿元,仅为国内业务的1/20。

2022年9月1日,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正式在海外上线,首站将面向北美市场,该平台命名为Temu。

在拼多多的金元攻势下,Temu上线仅一周便冲进了美国购物应用的第14名,多次登顶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下载榜。

进一步来看,当下除了Temu还有Shein、Aliexpress、米哈游、中文在线,蚂蚁集团,无一例外,都是出海的大玩家。

如今蚂蚁国际的ALipay+已经覆盖了亚洲超过25种支付方式,服务了14亿支付账户;在iOS全球购物类APP排行榜上,分别是Shein与Temu、速卖通AliExpress一同进入前五强。

2023年,米哈游推出的新作《崩坏:星穹铁道》1.0版本,上线仅一天,全网下载量已突破2000万并多国登顶。

综合来看,中国互联网大厂出海主要集中在短视频、电商、游戏等领域。

而暂时未能成功出海的美团、京东、快手,只能坚守本土市场,通过提升服务深度,同时削减开支,放弃对大的无限追求,转而深挖业务价值和利润空间。

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消费互联网是主角,那么下一个十年,极有可能是产业互联网的主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显示,到2035年,产业互联网将占中国整体GDP的21%。

就以当下最火热的AI大模型来说,总有一家会在不久的将来跑出来。

根据《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厂商及高校院所共计254家,分布于20余个省市/地区。

大家好像一致洞察到,在流量触顶的互联网时代里,一边大刀阔斧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一边通过更具有科技感的形式打进全球互联网,极其关键。

其中最明显的是,自ChatGPT引发科技界的震撼后,没能冲向海外市场的百度全力投入AI,目前文心及文心一言已经经历了数次迭代。

丝毫不夸张,以信息处理的技术积累来看,百度应该是国内最值得期待的AI厂商之一。

不可忽略的还有华为。在大模型开发和应用上,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提供了调用集成和定制联创两种应用模式,帮助企业训练出自己的大模型。

尽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创新,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独自满足所有的需求。

况且,虽然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但真正的王者往往最后才能揭晓,现在的产业互联网市场还为时尚早。

就像很多行业发展初期企业,能做到的最大贡献不只是坚持活过了赛道周期的多少分之一,而是替后来者将所有的错都犯上一遍,给真正的王者照亮未来的路。

另外还需要提及的是,如果是面对后期的互联网出海,众多企业还需注意很多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

例如,新生代跨境企业在知识产权和境外市场法律层面的认知学费还得交,这将是未来需要着重改善的环节。

当然也有优秀的案例值得借鉴,比如华为,不仅通过研发提升自持专利比例,在准入市场会进行大量的知识产权准备,进入美国时诉讼三星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后,又与三星达成专利交叉协议,与爱立信、高通提前签署全球专利协议。

再例如海外商标注册方面,通常来说解决海外商标权问题,耗时较长,且费用通常比中国本土更为高昂。

总而言之,相对于过去精彩的中国互联网30年,我们应该更要期待下一个全球互联网30年。https://t.cn/A6TREdAQ

【5.5G来了,你准备好了吗】5G是5G到6G的过渡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产业链上下游要做好标准、频谱、产品、应用、生态等各方面准备,让5.5G真正落地,带来更多新产品、新体验,推动行业升级,加快数智化转型。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日前敲定6G标准化时间表,第一批6G商业系统有望在2030年投入市场。前不久,中国移动宣布在杭州全球首发5G-A(5.5G)商用部署,并计划年内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A商用网络。不少人疑惑:5G尚未完全普及,6G眼看又要来了,此时部署5.5G有没有必要?是不是一种浪费?

5.5G比5G多了可不止“半点”。移动通信技术每代发展的周期大约为10年,每一个半代技术相比上一代在速率上都有约10倍的提升。相较于5G,5.5G将带宽速度提升10倍、连接密度提升10倍、定位精度提升10倍、能效提升10倍。更重要的是,5.5G还具备感知能力,能将感知到的一些复杂多元信息实时共享给他人。华为认为5.5G有四大关键特征,即下行万兆、上行千兆、千亿联接、内生智能,适配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可见,5.5G将更好支撑裸眼3D、扩展现实、低空经济、万物智联、无人船舶等新应用,释放更多数字红利,拉动更多经济增长。

部署5.5G,有现实的市场需要。5G商用以来,一直被评价缺乏现象级应用。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对自动驾驶、大模型、高端制造等较复杂的网络连接需求,5G不够用。比如,据预测,在辅助驾驶场景下,智能车每月网络流量将突破300GB;在自动驾驶场景下,网络流量还将百倍提升,5G的带宽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自动驾驶流量需求。对于裸眼3D、扩展现实等新应用,5G在带宽、时延、可靠性等方面都显得不足。

部署5.5G,不是说5G就没用了。5.5G全称为5G-Advanced,也就是5G升级版。正如现在的5G与4G并存一样,5.5G不是要取代5G,而是并存互补。事实上,5.5G并不改变5G的网络架构,而是通过射频部分的改进、软件升级以及人工智能赋能,适应对带宽、频效、能效等方面有不同要求的业务。也就是说,在5G不够用的地方作补充,同时为6G探路,做好技术、应用等准备,这才是5.5G的重要使命。

5.5G是5G到6G的过渡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为何不直接等着部署6G?因为从最新的6G时间表可以看出,6G商用为时尚早,目前仍处于对愿景、需求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阶段。而5G仍在红利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50.9万个,5G用户规模占比近一半,5G行业应用融入国民经济超过七成的行业。综合来看,5.5G的不少技术方向正是6G的关键技术,5.5G培育出的新业态、新模式,将为6G实现万物智联奠定坚实基础。

5.5G产业链正加速成熟,但还有待融合发展。此次中国移动公布了首批100个5.5G商用城市名单,并计划于年内扩展至全国超300个城市,推出超20款5.5G终端,发展超2000万5.5G终端用户,将进一步推动5.5G产业链和商用场景融合发展。今年被业界称为5.5G元年,产业链上下游还需做好标准、频谱、产品、应用、生态等各方面准备,才能让5.5G真正落地,带来更多新产品、新体验,推动行业升级,加快数智化转型,激发新质生产力。(经济日报)

【华为手机正在重回巅峰】

在相对低迷的行业周期之下,2023年下半年智能手机行业迎来了华为的回归,这给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带来了更大变数。

早在1月29日就有消息称,华为已经注册“星耀手机”品牌商标,定位中端手机市场,但相关消息并未获得华为方面的回应。虽然如此,但华为手机的反扑显然已经开始了,据多家调研机构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数据显示,华为的当季增幅已经在35%到47%之间,爆发力十分凶猛。而随着其销量的持续增长,整个国产手机格局正在重新发生变化。

国产手机格局生变

从国内手机大盘来看,行业在经过连续同比下滑10个季度之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反弹。IDC数据显示,在该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363万台,同比增长1.2%,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一到三线城市的高端人群。

一方面,国产手机经过三年的低迷阶段之后,进入了新一轮换机周期,行业整体销售状况得到改善。业内人士表示,“上一波换机高峰在2020年下半年,按照3年时间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会进入新一轮的换机周期。”不过,从目前市场的表现来看,当下市面上销售较好的产品,大多集中于各品牌的旗舰产品系列,而主要用于走量的中低端产品销售状况并未明显改善,毕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中低端用户换机需求并未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高端手机市场的增长,让苹果成为了最大受益者。过去五年,苹果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9%、11.1%、15.3%、16.8%、17.3%。今年年初,苹果还试图通过降价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具体表现为,苹果进行了全系列降价,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比如,过去降价基本不涉及Pro版和Pro Max版,但在最新的优惠政策下,15系列的产品降价幅度达到500元,部分渠道商的价格优惠幅度更是达到800元。

正如IDC报告所说,尽管相比安卓旗舰产品,苹果已不具有明显优势,但iPhone的整体综合产品力依然是最好之一。只是现在苹果产品的价格维持不如从前,渠道提货价格也越来越早。国产手机阵营方面,荣耀、oppo、vivo以及小米,位列国产手机出货量的前四名,虽然华为在去年下半年造势明显,但全年来看依然未上榜单。

除了华为之外,国产手机阵营中变化较大的要数荣耀了。继前年恢复性增长之后,荣耀在800美元以上市场,依靠折叠屏产品份额明显提升,中低端市场也有多款爆款产品。产品策略的成功以及与渠道合作的改善,帮助其获得全年国内总出货量第二的位置,但从总体出货量方面来看,几家头部国产手机厂商之间的出货量差距不大。

Canalys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荣耀、vivo和OPPO的份额稳定在16%,出货量在4000万台至4500万台之间,几乎并驾齐驱,各家之间也近乎势均力敌。不过,随着华为的强势回归,其他手机厂商们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重新迎接这个老对手。

行业攻防战再起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华为夺得了2024年前两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位置。然而随着华为的回归,业内也将展开新一轮的攻防战。

首先,是基于华为庞大的用户基本盘,华为的Mate 60系列做到了上市即爆红,这势必引发高端市场的新一轮腥风血雨。根据报告,搭载华为自主研发的9000S芯片的Mate 60系列,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快速卖爆,首先得益于老款Mate和P系列5G产品用户,以及华为Nova用户,都在期待华为Mate 60系列的上市,这一波“自来水”是华为得以重新回归市场的基本盘。

回到华为9000S芯片自身来说,它也是一款足够先进的旗舰级5G芯片,它采用了全球领先的5G技术,呈现出高性能、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特点。按照业内人士的估计,其水平接近骁龙8的水平,当然与更为先进的芯片相比还有差距。随着华为高端手机的回归,荣耀、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在冲击高端的路上必将面临更多的压力。

反映在渠道商这边,华为的Mate系列溢价高,留给渠道的利润也高,同时华为还加大了对渠道的激励(不考虑溢价的情况下,大的渠道商可以给分到13个点利润),再加上华为5G版本的面世,华为之前单靠4G版本留人的尴尬得到了扭转。加上Nova系列的上冲,由此形成了“M系列从高端打,向下辐射;而Nova系列从中端向上,包括OPPO、vivo和小米阵地的态势。”

短期来看,华为确实对市场带来了冲击。IDC公布的出货量里,OPPO在四季度下滑了16.1%,vivo下滑了8.4%,苹果和荣耀下滑了2.1%和0.9%,小米跌出前五。而在counterpoint公布的销售数据中,苹果、OV以及realme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幅度在9%到24%不等。

其次,就是华为在折叠屏等全新增量赛道具有领先优势,有望成为新赛道的“鲶鱼”。根据去年第三季度IDC公布的数据,华为在国内整个折叠屏市场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稳居该市场份额第一,达到了31.7%,优势十分显著。事实上,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积累的技术,覆盖了大折叠、小折叠、双铰链等诸多技术,专利积累十分丰富,并且已经实现了连续四年的市场份额第一。

不难预计,在折叠屏这个细分增量赛道,接下来华为还将继续保持领先。鉴于华为在过去两年在整个市场“缺失”存在感的现状来看,未来在华为逐渐回归过程中,折叠屏品类或成为其再次跻身国产手机前列的核心引擎和关键驱动力。而未来围绕折叠屏的市场竞争,也必将引发业内关于折叠屏的“军备竞赛”。

距离巅峰还有多远?

面对华为的强势回归,有人认为其在不久之后,就将重新返回行业第一的位置,但也有人认为华为失掉了两年时间窗口,一两年重回巅峰有很大困难。结合华为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其有相当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

首先,就目前国内市场的情况来看,华为想要重新攻取中高端市场有非常大的优势。正如前文所述,当下在华为的手里有两张王牌:一方面,以华为Mate系列为代表的高端手机的回归,可以从苹果等友商手里,重新夺回相当部分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华为Nova系列继续狙击其他厂商,夺回一部分中端市场也有很大机会。前文提到,在华为给渠道加大激励以及多品类发布叠加之下,其很有希望在中端市场展开凌厉攻势。不过,华为想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也有不少挑战。

一是过去在制裁期间,华为积压了一些4G手机存货需要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拖累相关产品的供应。比如,在渠道端很多低线渠道商,在接到华为Mate系列订单的同时,必须承接一部分“配货”4G手机,这部分“配货”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一部分渠道商的资金,影响华为5G版本Mate的供应和库存。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此前在Mate 60需求最大的时候放货缓慢,这其中就有营销和缺货两方面的原因。而且随着华为5G版本的走红,4G版本的手机面临销售压力,也会对渠道商经营造成一定压力。

二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华为正面临其他厂商的狙击。上文提到,针对华为可能带来的冲击,其他厂商其实也有在积极应对,尤其是经过过去两年的长足发展,一些手机厂商的实力更强了,这使其在应对华为“冲击”的时候,显得更加从容一些。

Counterpoint称,比如小米和荣耀就采取了积极策略(包括营销和分销策略),以提升销量。小米Mi 14系列、荣耀X50系列和荣耀100推动各自品牌实现增长。另外,几大安卓厂商为了防守市场份额,还通过加强自研操作系统、生成式AI策略等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从长远来看,随着华为突破“芯片关卡”,未来两年华为手机起量回归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华为“缺位”的两年里面,其他手机厂商也在加速成长,再加上市场行情的剧烈变化,这一切都让华为的重出“江湖”多了更多变数。

写到最后

从被制裁到烈火涅槃,对于华为而言是一个苦难的经历。但回归到商业当中来看,其面临的现实依旧是残酷的。比如,华为自研的麒麟9000S,因为制裁原因并没有采用更为先进的5nm、7nm工艺,也不能使用ARM最新的内核架构,综合性能与高通骁龙8Gen3、联发科天玑9300等芯片平台,还有2-3代的差距。而这种源于芯片工艺和技术层面上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华为想要彻底解决该问题,还需要从系统和其他功能上进行弥补。

另外,在华为缺失的两年里面,华为由于自身手机出货量下降,与之相关的供应商、渠道商等,都多多少少受到不小的冲击,这些关联厂商恢复供应能力,重新匹配上华为不断增长的出货量也需要时间;另外就是大规模出货带来的硬件传感器和算法迭代,也会对全新的机型产生影响。总之,对于华为而言,其回归之路必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https://t.cn/A6YduVDm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承接主题公园、旅游景区研究、策划、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论坛方案、指数发布、教育培训等,咨询电话:021-65060586#【哆沫思洗衣
  • 浏览帖子看到“众志成城” 突然有点触动 想起来上午看了一条微博说“就爱喊一些假大空的口号”如果没经历过的之前 倒不至于假大空 可能觉得只是很平常的四个字 但是感
  • 如今平台上的美团买菜会让你很心动,也会让你心灰意冷,美团买菜是准时六点开放下单,今早的我提前就蹲点抢菜了加入了购物车,来说说我的感受,我买了240的菜加入了购物
  • 南京市浦口区2022年城建项目储备库公开征集活动开始啦~征集内容、征集方式请看↓↓↓@浦口发布 [微风]随着春季的到来,我们需要更加丰富的饮食来填补味蕾,三鲜菌
  • 时常想起阿公,总是以为他不过是出去旅游而已,我有回家的话,还是可以见到他的。人啊总是做些不能挽回的错事,我一直在想如果高三我们在一起,或者大学时我答应了你,再或
  • 如果这世间有一种生物,无比强悍,人类可列入其重要食谱,当其将抓获的人关在笼子里,每到饭食,伸巨手进笼子,随便抓走身边的伙伴甚至自己,无视我们的哀嚎和颤栗,干脆利
  • #金牛座##星座##好运##十二星座##塔罗##星座# 就算是生在有钱人家,但也不会随意摆架子的星座,天性温柔其实对于大多数平常的人而言,如果拥有突如其来的一笔
  • #一城行走客[超话]#占尽春光是桃花,愿你此生,朝朝暮暮皆遇良辰美景。苏州真的是一个适合慢慢悠悠闲逛的地方。
  • 团队与成长:一张图,三句话,一颗心,一场战役创始人抖音尝试画一张大图,用三句话把业务讲清楚,用三句话总结公司现在的状况,用三句话讲清楚明年的战略面试高层时所看重
  • 我们的汉字就很巧妙地体现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站在山上的人,瞭望的是星河壮阔,天地广袤,眼光长远,故为“仙”人;一个站在山谷里的人,委身于谷底,目之所及都是鸡毛蒜
  • 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论何时我都会赶赴你身边,因为[现在]的我是一名英雄。就算几十年不见,它们也依然能够记得[伙伴]的叫声。
  • 当时我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我从蛇湖过来时也看到这个东西了,但是当时在相反的方向,根本不知道这上挂了个牌子,更不知道这是垃圾池,如果知道的话我在这扔垃圾就不
  • 因为他的师父也不是一般人,也是得道高僧,明心见性的大德,所以有神通就知道,知道他在这个时代会遭遇到什么事情,事先都知道。  我们现在就是做不到深信这两个字,我们
  • 耳机例行煲机48小时,试听曲目为《惠威试音碟》(无损)这种保留高解析力和高素质调音的HIFI耳机,将阻抗调低,意在与手机融为一体,使得传统的HIFI产品进入寻常
  • 5月27日,金隅程远公司在金隅凤栖家园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根据汇总的购房人的反馈意见,此前购房人提出并广泛关注的诸多条款比如违约金使用费过高、车位使用管理、利息支
  • ——温柔短句】1.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累积的人品和善良。【句子集 | 此冬此生,愿你所遇都温暖。
  • 从透露的名单来看,阵容相对于前两季,确实有些“寒酸”和“单薄”都没有像那英icon、宁静这样的大姐大,也没有张柏芝、张雨绮和伊能静这样的话题人物。从透露的名单来
  • 好快啊,又是新的一岁,看着相册里还在不断更新的十八岁的你真是感叹自己好幸运,能见证你勇敢又不平凡的成长。” 很喜欢的一句诗送给你们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出
  • #全民带货#【领5.0洋】【冬之暖】usb发热速热保暖鼠标垫【[心]巻后10.8洋】 找其他巻戳→→ [心][心][心]领巻链→→ 以下段子请忽略 -----
  • .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用粘土、用手艺去复刻它,让它永远开在自己最美的时光里.#我的粘土世界#粘土花艺最近一次冰泡湖之旅是上周六,亚伯拉罕湖(俗称冰泡湖)湖底水草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