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略讲》第一回 24、明心见性
主讲人:嵇尚强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一段是《金刚经》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中的经文,所谓“法身”,就是本性。禅宗里讲“见性成佛”,修行人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就证成了佛,他成的是哪尊佛啊?成的是法身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而佛有三身,法身、报身与化身,一个人悟了道,见到了自己的本性,这个时候他只是成就了自己的法身佛。报身与化身因为还没有修,所以还不能长生不老,千变万化。换句话讲,我们拿《周易》里体、相、用的道理解释,法身是本体,报身是形相,化身是作用。现在这一品的题目是“法身非相”,所谓“非相”就是“无相”,既不是物理的现象,也不是心理的想象,不属于任何一种形相。佛告诉须菩提,要想见到如来,见到佛的法身,既不可以以色相相见,也不可以以音声相求,本体之上没有任何形相。

“须菩提”,佛提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下面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可以用佛的三十二种相好来观佛,见到形而上的本体,见到佛的法身吗?《金刚经》读到这里大家要注意,佛在这里讲可不可以以三十二相来观佛,他老人家并没有讲能不能以三十二相来观佛,一字之差,话就变成了两样。

为什么佛在这里讲话用的是“可以”而不是“能以”,其中的道理在哪里?一般人看到这里都不留意,木鱼一敲就念过去了。告诉大家,佛的这句话不是随便讲的。“可以”是一种方法上的判断,对于没有见性的人,他可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见到形而上的道体,见到如来。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见到如来,可以见到形而上的道体,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可行的,因此便称为“可以”。

那么“能以”呢?“能以”是一种原则上的判断,因为实相道体与它的作用,本性的这个“体”与从这个“体”所生出来的作用,“体”与“用”两者紧密联系,并不分开。有“作用”必然就有“本体”,有“本体”一定会有“作用”,本体与作用分离不开。拿《心经》里的话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正是因为本体与作用是不分离的,所以我们在见到作用的时候,见到现象境界的时候,本体就在当下。从这一点上看,一个悟了道的人,所谓“过来人”,他对于本体的认识是“本体”无所不在。要想见到本体根本无需复杂的方法,见到作用的当下,就见到了本体,也就是“见即是性”。换句话说,因为理事已经圆融,所以不必拘泥于方法。

因为须菩提在前面的时候刚刚悟道,佛还有点不放心,担心他悟的不够实在,所以佛问,用三十二相观如来的方法可不可以见到如来,可不可以见到佛的法身?可不可以啊?不可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他还没有见过形而上的道体,不晓得什么才是佛的法身,所以当作用与本体,当看得见的现象与看不见的本性同时出现,他根本就认不得不生不灭的本性。因为须菩提此时还没有回过神来,所以他说:“如是如是”,就是可以的,可以的。“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可以用佛的三十二种相好来见佛。注意啊,佛的这个问题须菩提答错了,至于错在哪里,佛马上就指了出来。

“佛言”,佛告诉须菩提,“须菩提”,须菩提你要知道,“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如果一个人用观佛的方法,通过观佛的三十二种相好,从相貌外表上辨别出佛。那么“转轮圣王”,那些福报大得不得了的转轮圣王,他们与佛一样,都有三十二种相好。“即是如来”,如果你光是从外表上分辨,那么你就会把他们当做是佛,你就会错认他们。

现在停下来问大家一个问题,《观无量寿经》里有很多观想阿弥陀佛的方法,假使你把阿弥陀佛观起来了,不论开眼闭眼,阿弥陀佛的形象都在眼前。请问,这个时候,你见到佛了吗?佛在接下来会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告诉我们,用观想的方法见佛,见到的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不生不灭,但凡是生灭的,凡是你观得起来,你不观就起不来的,那些都不是真佛。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既然观起来的佛像不是真正的佛,那么《观无量寿经》为什么又叫我们观佛呢?《观无量寿经》里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用观想的方法见阿弥陀佛,这个方法只能见到佛的报身,见不到佛的法身,而法身才是佛的真身,才是真正的佛。换句话讲,你把佛观想出来了,等到佛来接引你的时候,你就会认得他,跟着他走。等他把你带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再去悟道,再去见佛的真身。

因为转轮圣王的福德与佛是一样的,所以在相貌上,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种相好。佛告诉须菩提,如果你只是凭着外貌的特点来见佛,认为佛是有形象的,想要把佛从茫茫人海中认出来,那么你的路就走错了,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佛不能拿形象来见,真正的佛是本来清净的觉性,是没有形象的。

须菩提听懂之后回答,“世尊”,佛啊,“如我解佛所说义”,现在我听懂了。“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可以用观佛三十二种相好的方法来见佛,见到那不生不灭,无有形象的法身。“尔时世尊”,佛见须菩提明白了过来,“而说偈言”,说了一段肺腑之言,“若以色见我”,那些想要通过色相来见佛,找到不生不灭本性的人,“以音声求我”,那些想要通过音声来见佛,认识形而上道体的人,“是人行邪道”,这些人都走错了路,用错了方法,“不能见如来”,他们是见不到如来的,见不到自己本来清净的觉性。

《金刚经》里的这段经文跟我们强调,叫大家见到现象的时候,不要把现象当做本体,本体是无相的,不是电视里演的那些节目。因为本体是无相的,所谓“法身无相”,所以当我们见到现实生活里那些生灭现象的时候不要被其所骗,不要错将现象当做本体,错将生灭当做不生不灭。

晓得任何现象都是心识的作用,任何心识的作用都是生灭的,都不是我们生命的本来,有了这种深刻的认识,就做到了“明心”!明了心识本来空虚,在这空虚的境界中,你又不像草木般无觉无知,而是清明了了,一念不生。就在此时,把头回转过来,回过头来看看,这是什么啊?这就是本性,见到了“这个”就是“见性”。“明心见性”在方法上并不困难。当你息下平时惯用的心识,止息了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的作用,这个时候回头再看,自己是不是清明了了而一念不生?这个就是本性。

讲完《金刚经》中的例子,知道“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的方法后,下面举几个例子,看看历代祖师是如何利用此法引导学人见性的。

以前澄观法师给武则天讲《华严经》的时候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一念不生是指前念已断,后念未起,前后心念断开的时候,此时你既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思将来。现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份清明灵知的心就是佛,就是每个人后天生命的根源。

二祖神光初见达摩的时候说:“学人心不安,乞师安心”。我的这个心啊,心里面的思想情绪总是安定不下来,一点办法也没有,乞求师父告诉我一个安心的方法。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达摩回答:“你把心拿出来,我来帮你安。”神光寻觅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神光找了半天才说:“我的这个心啊,刚才还有的,但是现在去找,找来找去反倒找不到了。”神光说找不到自己的心了,这是怎么回事?四类八种的心识是实在的吗?一点都不实在,都是幻起幻灭。换句话说,一点也经不起追问,停留不住,全都是虚幻的作用。因为心识是幻起幻灭的,虽然有作用但是这些作用生灭变幻,停留不住,所以神光才说“了不可得”。就在此时,达摩觉察到了神光开悟的时机,对他说:“与汝心安竟。”我已经帮你安好心了,虽然你的心是虚妄的,但是在这虚妄的境界里,一点灵知不落断灭,这不落断灭的灵知明了此心虚妄的境界。你既然晓得此心虚妄,那么,这能够明了一切虚妄境界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你了了灵知的本性!

美猴王在四周静悄悄的时候回头,这就是明心的动作,明了此心虚妄不可得,从生灭无常的境界中回转过来。回头之后见到了一座石碑,这是讲识取真性,真性要如何识取?不住在生灭无常的境界里,就在前后断开,中间一片空寂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点灵知不落断灭,这点灵知独自耸立,亘古常新,它就是我们的本性,把它悟出来,就叫“见性”。

【美猴王十分欢喜,看勾多时,不敢敲门。】

明心见性之后人会生起欢喜心,《八识规矩颂·第六识颂》上讲“发起初心欢喜地”,就是说见性之后可以生起妙观察智,生起妙观察智的当下,会有无量的欢喜。当然了,有的人生起欢喜是哈哈大笑,有的人则是痛哭流涕。笑是为什么笑?得来全不费功夫,竟然这么简单。哭是为什么哭?自己被骗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晓得,终于分得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美猴王欢喜之余并没有任何动作,只是观看许久。为什么美猴王会盯着石碑看上好久啊?原因很简单,初初见性,“本性”就像刚出生的孩子。不晓得大家有没有生孩子的经历,当你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妈妈肚子里爬出来的时候,晓得自己当爸爸了,欢喜之余你会干什么?只会盯着自己的孩子观看,她是你在这个世间生命的延续,你要爱她一生一世。

最后看“不敢敲门”的情节,这是讲见性后人的状态。见性以后,若是能肯定下来,保养真心,烦恼妄想一下子就会断掉,不敢再来敲你的门了。没有见性的时候,你或许会经常提醒自己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想。但见性以后,烦恼妄想会自动断开,来一个断一个,就像什么呢?就像你的面前生起了一座透明的屏障,这座屏障可以抵御一切烦恼的攻击,烦恼的毒箭射了过来,遇到这座屏障就化开了。仿佛雨点打在玻璃上,虽然看得见雨滴,但不会被雨淋。

独自走过苍苍莽莽,与你同行才有了光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呐,做人呢最紧要开心。(。•̀ᴗ-)✧

把你的脸迎朝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 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时代在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 it is as though you are absent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and you hear me from far away and my voice does not touch you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晨读】《格言联璧·学问类》
(清)金缨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畬,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沈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璎编写的一本名言集,约成书于清代中晚期。该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为框架,收集相关的至理格言,意在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

金缨,字兰生,山阴人,人称山阴金先生,清代学者,生平不详。出身书香世家,自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起辑录《几希录续刻》,又编纂有《格言联璧》。

附图为《渔舟读书图》轴,明,蒋嵩绘,绢本设色,纵171厘米,横10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早安[超话]##阅读##阅读[超话]##读书##读书[超话]##格言联璧##蒙学##国画##国画[超话]##最美中国画##中国画##国画欣赏##美术##美术[超话]##绘画##绘画[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P1 坐地铁去车站的路上都是开心的P2 11点多宁波站骑车独自去酒店的路上P3 ,4,5 谢谢我宝让我看到凌晨四点的朝霞[可爱]p6 ,7,8 太阳很晒,很热,
  • 齐司礼感觉酸胀的感觉像要刺破心脏,他不确定到底有没有另一个人抚摸过你的身躯,而他连问的资格都没有,谁让他是你的,前、男、友。齐司礼的眼睛危险地眯了起来,事实上,
  • 爸爸不懂女儿 爸爸和女儿的聊天记录永远只有转账 2019年我说我想要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爸爸义无反顾说只要你喜欢就买 房价最高峰拿下全款房送给我 我说我想换个车
  • 作为rng的粉丝这次是真的忍不了了,彻底被果子搞破防,也为嘎啦难过,毕竟五个人的游戏这个版本生生打成四保一,是rng想打四保一吗,我看不是吧,事实证明中路站不出
  • 码数:28-36,隔天出货阿玛尼冲锋衣宝蓝色 阿玛尼男士卫衣旗舰店Acne 纪梵希 CARTIER*\n纯钛CT0409\nTITANIUM\nSIZE:57
  • 自我介绍一下微博id:旧时枯木陈年生-7备注:陈年树属性:1⃣️团粉(也可以说是团毒)最爱的就是他们七个的家属感 2⃣️会嗑cp但有cp洁癖,我嗑万喜,不在意
  • #股市老枪[超话]#关于母亲,有句话这样说:“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
  • 这么多年的看牙经历,我觉得牙齿有问题了最好还是第一时间去看医生,在它还是萌芽状态的时候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这个时候受点小罪,花点小钱,就可以解决问题。吃了几天抗厌
  • 他可以是一个风趣幽默的小人物,也可以是一个威武的大侠,他的演技让人们为之感动。人生走正道,好人必好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在与人交往中,那些身居高位的一般不需要处
  • 生活啊,总有大大小小的期待,我们在追逐光的同时,别忘了,你,就是光。现在比过去好,这就是希望,这就是力量,我们手中有剑,心中有光,无惧前行,无畏风霜。
  • 整理您物品的时候,我发现您这几年几乎每一次把我什么时候来发生了什么都记录了下来,原来您比我想象的更加爱我,您让我怎么放下,奶奶,我好想您,但是我更希望您能快乐,
  • 双II荭包戳:【44】肖秀荣2022 考研政治肖四肖八到手预测卷4套+冲刺卷8套!双II荭包戳:【44】肖秀荣2022 考研政治肖四肖八到手预测卷4套+冲刺卷8
  • 齐峥x方多病 【19:09】@小颖不做理科笨蛋_MQ 红绳挂枝,求签问神,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上上签。王小石x方多病第一次策划联文,多有不足,感谢各位老师的
  • 另外,有大格局的人应当取舍有度,因为人生最后的追求,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拥有取舍的淡然心态。其实,左右人生的并非身外之物,而是我们的格局!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好看啊 [心][心]最后一集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36集我准备二刷再来一遍,[doge][doge] 好帅气给我冲 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好看啊 [
  • #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出出出 标价不包,非偏yf一律10r,多收可议价 有的都可换绑,早期有的记录可能找不到了但都是自己在官网购入可鉴定 画星号的有微
  • 郁闷在家不能享受生活,郁闷在家不能随心所欲,郁闷在家不能睡到自然醒,郁闷在家还得上网课,郁闷在家还得备考…… 无论如何,比起那些为了别人的生命而牺牲了自己的生
  • 早上5点多醒来睡不着了上个厕所6:09 下楼走路6.50上楼回家火上坐着锅,他在拖地孩子们还在睡着叫醒孩子一天的生活开始了送完孩子8:15到达恒大名都停下电车走
  •   在这群年轻的姑娘里,我似乎没了什么本钱,但谁都不知道我还有一个本事…………《缠爱:今生,要定你》孟聿川舒渺刘康明《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  在这群年轻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