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略讲》第一回 27、师徒问答
主讲人:嵇尚强

“全气全神万万慈”,想要把这句话的含义解释清楚,大家就要先听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在杭州念书的时候,听说杭州城隍山上有一位老道,是一位剑仙。那时候,这位年轻人官也不想当,佛也不想成,一心只想练成剑仙,手指一比,一道白光飞射出去,可以为民除害,很威风!所以年轻人一听说这位老道,想尽办法要去见他。过去的城隍庙是一个很大的道家丛林,这位老道又是道长,所以见他一面很不容易。年轻人前后跑了八趟,依然不得相见,后来总算通过一位佛教法师,在这位法师的帮助下,见到了老道。

年轻人如期而至,坐在一旁等待。老道从房间里走出,那个风度,所谓白袜云鞋,白色的袜子,黑色的鞋,鞋头还绣了一朵云彩,走出来袍袖那么一挥,道袍都好像飘了起来,所谓道骨仙风,一点也不假。年轻人见了之后马上陶醉,觉得眼前这位就是神仙,真是气象万千!

老道坐下,很客气的询问,“为什么一定要找我呀”?年轻人赶紧跪下,说:“求道呀,师父。”老道说:“哎,不可以,不可以叫师父,请起,不要客气,不要客气。”马上扶起了年轻人。

年轻人请教老道剑术,老道说:“这个不懂,一点不懂”,不愿意跟年轻人谈论自己的剑术。但是老道见年轻人气度不凡,于是特意嘱咐了两句,老道说:“我们的心呀,自己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这件事情装进来,那件事情也装进去,短短几十年到底装进了多少的事?这样不对,心会迸开来的!你这位年轻人,什么剑术呀,武功啊,都不要装进来,遇见什么事,这件事从心里一过之后就丢出去,永远的丢出去,这样你的心就会无量。”

老道又说:“哎呀,你也不要求什么,我既没有道,也不懂术。你啊,眼神不要那么露,年轻人的眼神要收敛。你会不会看花呀?”年轻人说:“花怎么不会看?当然会看!”老道说:“唷,你不会看花的!”年轻人问:“花要怎么看呢?”老道说:“一般人看花,看外面的境界,眼睛的精神一下子就跑了出去。这样不对!看花的时候要花来看你。”年轻人问:“花怎么看我呢?”老道说:“见过照相机没有,看花的时候,眼睛像照相机一样,一路照过去,把花的精气吸到自己的心里,这才叫做会看。”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点懂了呢?所谓“全气全神”是指“正念”现前的境界。正念现前,人心清净,人心若是能时常清净,天地间的利益就会归到自己的身上。所谓“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这就是“全气全神”的含义。

全气全神之后还有一个“万万慈”,“万万慈”是指一切平等。做到了全气全神,再去看外界的一切,一切在你看来便都是平等的,此时的你既没有喜怒,也没有哀乐,觉得什么都可以,什么也都很好。

“空寂自然随变化”,所谓“空寂”并不是指死气沉沉的寂静,而是蕴含一切,富有生机的可能。在《明儒学案》一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空寂”的故事,讲的是大儒罗近溪学道。

罗先生是王阳明学说的后起之秀,可以说是研究王学的杰出大儒。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罗近溪都在做“不动心”的工夫。《明儒学案》里有一段描写,说他中年做学问、讲修养,极力克制欲望,用力的压制自己的意识思想,不让思想乱动,结果弄得一身是病,身体僵化,全身都硬邦邦的。后来经过梦中一位高人的指点,惊出一身冷汗之后,病就好了。

梦中的高人是怎么跟他说的?高人在梦里问他:你有没有读过《诗经》?罗近溪是大儒,《诗经》当然很熟,他说:读过。老人又说:《诗经》里写道:“鸢[yuān]飞戾[lì]天,鱼跃於渊”,风筝在天上飞,鱼儿在水里游,此心是活泼泼的呀!你硬是把感情思想压制下去,以为那是功夫,这不对呀。现在,你的思想被压制得太厉害了,因此影响到了身体,所以你病了。身体变成死人般的僵硬,这也算有道吗?罗近溪被老先生一骂,醒悟过来。不让自己的思想乱动,意识的确可以进入空寂的境界,但那种空寂不是道体上的空寂。道体的空寂是本来空寂,不需要造作就有的空寂,可是不少人将意识造作出的空寂当成是道体本来清净的空寂,因此走错了路,这一点需要认清。

“真如本性任为之”,“真如”就是“法身”,“法身”就是“本性”,为一切万有之根源,代表实相道体。实相道体是什么样的?它的体是空寂,相是清净,用是活泼。因此,“任为之”是指实相道体的作用,它的作用可以说千变万化,万物都是它的作用。

“与天同寿庄严体”,实相道体是“无量寿、无量光”,与天地同寿。“历劫明心大法师”,所谓大法师是指法身佛,法身佛在哪里?就在每个人的心里,清净心就是法身佛。

【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

美猴王寻到了须菩提,见到师父后,倒身下拜。下拜的动作,代表与自己的灵知相认,自己的灵知就是每个人的根本师父。

【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再拜。”】

须菩提问美猴王是哪方人士,问他从哪里来。美猴王代表意识,意识是从哪里来的?表面上看,意识是从第七识里迸发出来,假“我”的一念一动,人就会生起意识思想。但真相如何?六祖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一切法都从本性中来,所以须菩提的这一问,实际是要考察美猴王的慧根,看看他能不能回答正确。

【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美猴王虽然答的不错,说自己家住水帘洞,以第七识为根,但还是没有答到点子上,不懂老师问话里的另一层含义。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

因为美猴王没有答到点子上,所以须菩提有点不高兴了,认为美猴王慧根浅陋,不能做自己的弟子。

【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美猴王因为初出山门,不晓得道场里的规矩,不晓得师生之间的问答充满禅机,话里面有话,所以只好磕头认错,强调自己是一片诚意,绝无欺诈之心。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须菩提见美猴王态度诚恳,于是又给了一次机会,问了他另一个问题,说东胜神洲与西牛贺洲相距遥远,你是怎么寻到此处来的?这个问题依旧不是那么简单,美猴王所在的东胜神洲代表凡夫的境界,因为是凡夫所以要寻师访道。现在访到了须菩提,须菩提是圣人。一个人要想从凡夫做到圣人,过程是怎样的?《瑜伽师地论》里写的很清楚,超凡入圣需要经过五个过程,第一是资粮位,第二是加行位,第三是见道位,第四是修道位,第五才是证道位,证道位就是超凡入圣的果位。

须菩提问,从东胜神洲到西牛贺洲,中间隔了两重大海一座部洲,这两重大海一座部洲用刚才的道理解释,两重大海是指加行位与见道位,一座部洲是指修道位。凡夫要想成为圣人,首先要累积资粮,累积了福德与智慧的资粮之后才能开始修行,才能踏上寻仙访道之路。因此美猴王从东边出发,出发的那一刻代表完成了资粮位的修行。资粮位之后是加行位、见道位与修道位,这三个位次的修行,正好对应它所经历的两重大海与一座部洲。

【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由于有了刚才的经验,美猴王这次的回答谨慎了许多,他说自己出发后经历数十年的时间才访到了须菩提。换句话说,资粮位修成以后,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能修到证道位,这十几年的时间,美猴王有没有算错?他算得很对。依据道书的计算,一个人要想修道成功,从凡夫成为圣人,必须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因为美猴王答的不错,所以须菩提马上给它印证,点头许可。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是十几年,不是几年或者几十年呢,其中的道理在哪里?道理就在道家的一句话里。

道家有一句话讲修行的过程,告诉我们,从凡夫开始直到圣人,一共需要花费十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具体的说,首先是“百日筑基”,打好修行的基础,在混沌的境界里采集日精月华以恢复身体的健康,这需要一百天的时间。接着“十月怀胎”,先天一炁到来之后,需要孕育这点真阳,利用这点真阳打通全身的气脉,这需要十个月的时间。然后是“三年哺乳”,气脉通了之后进入禅定的境界,佛家的四禅定对应道家小周天的功夫。最后是“九年面壁”,由定生慧,亲证本来,见性以后做大周天的功夫,保养真性,真性的保养需要九年的时间。九年之后,道家所讲的阳神,或者佛家所讲的意生身才能生出。九年加上三年是十二年,十个月加上一百天是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累积相加就是十三年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这十三年不能犯一点的错误,一旦犯了,基本就要推倒重来。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

美猴王给须菩提算了一笔账,须菩提是过来人,晓得他没有算错,所以点头认可。认可之后,须菩提又发一问,问美猴王姓什么,这个问题还是话里有话。有人说,问姓什么就是问父母的姓氏,问他的身世。如果美猴王这么答,估计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须菩提了,因为之前的经验,美猴王晓得师父的问题不简单,所以他马上有了不一般的回答。

【猴王又道:“我无性。】

美猴王答的真好,一个人悟了道,就应该这么答,没有性,也就是“无自性”。不论是假“我”的一念,还是现有的肉身,包括意识思想,统统都是因缘聚会的产物,在这些东西里找不到永恒,找不到独立存在的性质。

【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悟了道,发现万法无自性,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因此没有独立存在的性质。认清了这个道理,修行人就可以去除“我相”,既不执着“身体”是我,也不执着“意识”是我,所见、所闻、所觉、所知,这些统统都不是“我”。真的做到了,结果就是美猴王这里讲的,人家骂它,它也不恼,人家打它,它也不嗔。

学佛修道其实很简单,只要去除我相,生起清净心,认了了常明的灵知是心,认广阔无垠的虚空是身,拿禅宗的话讲,“以空寂为体,不认取色身。以灵知为心,不认取妄念。”如此修行就可以到家。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美猴王回答的很好,须菩提也很满意,满意之余须菩提接着问:你父母原来姓什么呀?美猴王代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没有人间的父母。

【猴王道:“我也无父母。”】

美猴王说自己没有父母,不是父母所生。换句话说,自己不是人间的凡夫。《西游记》写到这里,作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美猴王不是世俗中人,它代表第六意识,所以没有亲生父母。

【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佛法将生命的形态分为有情与无情,有情是指有灵知,有感情的事物。反过来,无情是指没有灵知,没有感情的事物。须菩提问美猴王是不是树上生的,就是问他,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有灵知还是没有灵知?第六意识有没有灵知?《西游记》里讲它是仙石里的仙胎,所以透着一点灵知。

【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

因为意识里透着一点天真地秀的灵知,所以美猴王说自己不是无情之物,不是树上长的。既然不是无情,那么就是有情喽?说有情也不全对,因为有情生命有一个具体的身体。所以美猴王只能实话实说,讲自己是石里长的。石头的“石”就是心识的“识”,意识是心识的一种,以第七识为根,所以他的回答没有错。

【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第六意识以第七识为根,第七识一旦破开,第六意识就生了出来。换句话说,假“我”的一念只要一动,人的思想就会发生。反过来讲,要想得到思想的宁静,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将假“我”的一念观空。凡夫之所以烦恼不断,是因为执着虚妄的“我”,这个虚妄的“我”既有具体的形象,也有鲜活的精神。所谓具体的形象是指人的身体,所谓鲜活的精神是指人的意识。身体与意识虽然看上去具体鲜活,但这两样都是生灭的,凡是生灭的都不是真的。真的不会生灭,所以身体也好,意识也罢,都是幻化,而幻化的背后,有一个真,这个真呈现了幻化的境界,这个能够呈现幻化境界的才是“真我”。

【祖师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

天地所生就是因缘所成,第六意识的确是因缘汇遇的产物,并不具有独立存在且永恒不变的性质。

#每日一善[超话]#[微风]#每日一善# [微风]#阳光信用#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西游记略讲》第一回 24、明心见性
主讲人:嵇尚强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一段是《金刚经》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中的经文,所谓“法身”,就是本性。禅宗里讲“见性成佛”,修行人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就证成了佛,他成的是哪尊佛啊?成的是法身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而佛有三身,法身、报身与化身,一个人悟了道,见到了自己的本性,这个时候他只是成就了自己的法身佛。报身与化身因为还没有修,所以还不能长生不老,千变万化。换句话讲,我们拿《周易》里体、相、用的道理解释,法身是本体,报身是形相,化身是作用。现在这一品的题目是“法身非相”,所谓“非相”就是“无相”,既不是物理的现象,也不是心理的想象,不属于任何一种形相。佛告诉须菩提,要想见到如来,见到佛的法身,既不可以以色相相见,也不可以以音声相求,本体之上没有任何形相。

“须菩提”,佛提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下面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可以用佛的三十二种相好来观佛,见到形而上的本体,见到佛的法身吗?《金刚经》读到这里大家要注意,佛在这里讲可不可以以三十二相来观佛,他老人家并没有讲能不能以三十二相来观佛,一字之差,话就变成了两样。

为什么佛在这里讲话用的是“可以”而不是“能以”,其中的道理在哪里?一般人看到这里都不留意,木鱼一敲就念过去了。告诉大家,佛的这句话不是随便讲的。“可以”是一种方法上的判断,对于没有见性的人,他可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见到形而上的道体,见到如来。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见到如来,可以见到形而上的道体,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可行的,因此便称为“可以”。

那么“能以”呢?“能以”是一种原则上的判断,因为实相道体与它的作用,本性的这个“体”与从这个“体”所生出来的作用,“体”与“用”两者紧密联系,并不分开。有“作用”必然就有“本体”,有“本体”一定会有“作用”,本体与作用分离不开。拿《心经》里的话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正是因为本体与作用是不分离的,所以我们在见到作用的时候,见到现象境界的时候,本体就在当下。从这一点上看,一个悟了道的人,所谓“过来人”,他对于本体的认识是“本体”无所不在。要想见到本体根本无需复杂的方法,见到作用的当下,就见到了本体,也就是“见即是性”。换句话说,因为理事已经圆融,所以不必拘泥于方法。

因为须菩提在前面的时候刚刚悟道,佛还有点不放心,担心他悟的不够实在,所以佛问,用三十二相观如来的方法可不可以见到如来,可不可以见到佛的法身?可不可以啊?不可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他还没有见过形而上的道体,不晓得什么才是佛的法身,所以当作用与本体,当看得见的现象与看不见的本性同时出现,他根本就认不得不生不灭的本性。因为须菩提此时还没有回过神来,所以他说:“如是如是”,就是可以的,可以的。“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可以用佛的三十二种相好来见佛。注意啊,佛的这个问题须菩提答错了,至于错在哪里,佛马上就指了出来。

“佛言”,佛告诉须菩提,“须菩提”,须菩提你要知道,“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如果一个人用观佛的方法,通过观佛的三十二种相好,从相貌外表上辨别出佛。那么“转轮圣王”,那些福报大得不得了的转轮圣王,他们与佛一样,都有三十二种相好。“即是如来”,如果你光是从外表上分辨,那么你就会把他们当做是佛,你就会错认他们。

现在停下来问大家一个问题,《观无量寿经》里有很多观想阿弥陀佛的方法,假使你把阿弥陀佛观起来了,不论开眼闭眼,阿弥陀佛的形象都在眼前。请问,这个时候,你见到佛了吗?佛在接下来会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告诉我们,用观想的方法见佛,见到的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不生不灭,但凡是生灭的,凡是你观得起来,你不观就起不来的,那些都不是真佛。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既然观起来的佛像不是真正的佛,那么《观无量寿经》为什么又叫我们观佛呢?《观无量寿经》里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用观想的方法见阿弥陀佛,这个方法只能见到佛的报身,见不到佛的法身,而法身才是佛的真身,才是真正的佛。换句话讲,你把佛观想出来了,等到佛来接引你的时候,你就会认得他,跟着他走。等他把你带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再去悟道,再去见佛的真身。

因为转轮圣王的福德与佛是一样的,所以在相貌上,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种相好。佛告诉须菩提,如果你只是凭着外貌的特点来见佛,认为佛是有形象的,想要把佛从茫茫人海中认出来,那么你的路就走错了,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佛不能拿形象来见,真正的佛是本来清净的觉性,是没有形象的。

须菩提听懂之后回答,“世尊”,佛啊,“如我解佛所说义”,现在我听懂了。“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可以用观佛三十二种相好的方法来见佛,见到那不生不灭,无有形象的法身。“尔时世尊”,佛见须菩提明白了过来,“而说偈言”,说了一段肺腑之言,“若以色见我”,那些想要通过色相来见佛,找到不生不灭本性的人,“以音声求我”,那些想要通过音声来见佛,认识形而上道体的人,“是人行邪道”,这些人都走错了路,用错了方法,“不能见如来”,他们是见不到如来的,见不到自己本来清净的觉性。

《金刚经》里的这段经文跟我们强调,叫大家见到现象的时候,不要把现象当做本体,本体是无相的,不是电视里演的那些节目。因为本体是无相的,所谓“法身无相”,所以当我们见到现实生活里那些生灭现象的时候不要被其所骗,不要错将现象当做本体,错将生灭当做不生不灭。

晓得任何现象都是心识的作用,任何心识的作用都是生灭的,都不是我们生命的本来,有了这种深刻的认识,就做到了“明心”!明了心识本来空虚,在这空虚的境界中,你又不像草木般无觉无知,而是清明了了,一念不生。就在此时,把头回转过来,回过头来看看,这是什么啊?这就是本性,见到了“这个”就是“见性”。“明心见性”在方法上并不困难。当你息下平时惯用的心识,止息了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的作用,这个时候回头再看,自己是不是清明了了而一念不生?这个就是本性。

讲完《金刚经》中的例子,知道“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的方法后,下面举几个例子,看看历代祖师是如何利用此法引导学人见性的。

以前澄观法师给武则天讲《华严经》的时候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一念不生是指前念已断,后念未起,前后心念断开的时候,此时你既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思将来。现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份清明灵知的心就是佛,就是每个人后天生命的根源。

二祖神光初见达摩的时候说:“学人心不安,乞师安心”。我的这个心啊,心里面的思想情绪总是安定不下来,一点办法也没有,乞求师父告诉我一个安心的方法。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达摩回答:“你把心拿出来,我来帮你安。”神光寻觅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神光找了半天才说:“我的这个心啊,刚才还有的,但是现在去找,找来找去反倒找不到了。”神光说找不到自己的心了,这是怎么回事?四类八种的心识是实在的吗?一点都不实在,都是幻起幻灭。换句话说,一点也经不起追问,停留不住,全都是虚幻的作用。因为心识是幻起幻灭的,虽然有作用但是这些作用生灭变幻,停留不住,所以神光才说“了不可得”。就在此时,达摩觉察到了神光开悟的时机,对他说:“与汝心安竟。”我已经帮你安好心了,虽然你的心是虚妄的,但是在这虚妄的境界里,一点灵知不落断灭,这不落断灭的灵知明了此心虚妄的境界。你既然晓得此心虚妄,那么,这能够明了一切虚妄境界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你了了灵知的本性!

美猴王在四周静悄悄的时候回头,这就是明心的动作,明了此心虚妄不可得,从生灭无常的境界中回转过来。回头之后见到了一座石碑,这是讲识取真性,真性要如何识取?不住在生灭无常的境界里,就在前后断开,中间一片空寂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点灵知不落断灭,这点灵知独自耸立,亘古常新,它就是我们的本性,把它悟出来,就叫“见性”。

【美猴王十分欢喜,看勾多时,不敢敲门。】

明心见性之后人会生起欢喜心,《八识规矩颂·第六识颂》上讲“发起初心欢喜地”,就是说见性之后可以生起妙观察智,生起妙观察智的当下,会有无量的欢喜。当然了,有的人生起欢喜是哈哈大笑,有的人则是痛哭流涕。笑是为什么笑?得来全不费功夫,竟然这么简单。哭是为什么哭?自己被骗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晓得,终于分得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美猴王欢喜之余并没有任何动作,只是观看许久。为什么美猴王会盯着石碑看上好久啊?原因很简单,初初见性,“本性”就像刚出生的孩子。不晓得大家有没有生孩子的经历,当你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妈妈肚子里爬出来的时候,晓得自己当爸爸了,欢喜之余你会干什么?只会盯着自己的孩子观看,她是你在这个世间生命的延续,你要爱她一生一世。

最后看“不敢敲门”的情节,这是讲见性后人的状态。见性以后,若是能肯定下来,保养真心,烦恼妄想一下子就会断掉,不敢再来敲你的门了。没有见性的时候,你或许会经常提醒自己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想。但见性以后,烦恼妄想会自动断开,来一个断一个,就像什么呢?就像你的面前生起了一座透明的屏障,这座屏障可以抵御一切烦恼的攻击,烦恼的毒箭射了过来,遇到这座屏障就化开了。仿佛雨点打在玻璃上,虽然看得见雨滴,但不会被雨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正好妈妈也夸奖他,于是就奖励给他了一瓶啤酒,爸爸高兴的发疯了,简直就乱蹦乱跳,爸爸开心的喝起啤酒来今天一家人真开心,小乐也非常开心,因为他心里还在想,明天会不
  •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
  • 01“即使不能成为玫瑰,也要熠熠生辉”02“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日复一日,我一定会成为我想成为的人”03“永远面朝阳光,阴影就会被甩到后面”04“运气就是,机会
  • 夕阳咯晚霞咯是很压抑很焦虑很累很忙的两周六年没换头像的我这周换了个荷花后收到好多小伙伴的关心,咱就是说主打一个心平气和,亲测有效,欢迎大家加入我们荷花大军成立大
  • 当然很棒了,我遇到的人都超级好,她们一直把我当小孩,我也一直被照顾,很多琐碎的细节她们也有在意,虽然有的人的确很讨厌,但也不妨碍我认真对待每一个人,虽然吃到可口
  • "心は一つ"藤井直伸さんこれまで沢山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髙橋健太郎 藤井直伸东丽V联天命とは、運命とは何か。
  • 以后也会努力为大家制作更多好听的音乐!我永远都爱你们。
  • 快把你的视角转向你的同龄啊,不破都为你交换情报了(结果最后还被你自己憋不住说出来了,你说不破之前苦苦为了守护你的自尊心没跟你挑破是图什么啊)我说挑染哥别太爱了希
  • 20、做个俗人,谈笑风生没心没肺没整理了一波失落文案[失望]1.你问我什么是孤独,450ml的点滴,一共是5971滴2.拉黑删除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成年人只是不
  • 毛囊处于未完全萎缩闭合的状态,那么是可以通过养护以及yao物改善控制脱发的(yao物改善请遵医嘱): 1⃣️减轻内部DHT影响 2⃣️减少外界的诱因 3⃣️刺激
  • "小王子继续说,"没有人会为你们去死。预约通道 直播间地址 #小王子成长记# 7岁5个月18天,今天总算让我睡了个懒觉,虽然早就被他吵醒了,
  • 1⃣️2⃣️了之后还咳了一个月,小王不放心陪我去医院,我们研究挂号研究了很久,结果最后挂了这个科室=͟͟͞͞(꒪⌓꒪*)1⃣️3⃣️花胶鸡,我只能说还得是椰子鸡
  • ​#白鹿[超话]##白鹿宁安如梦# #长月烬明预约破200万# “你是站在太阳和月亮之间,最温暖明媚的人,感谢这平凡又美好的一生,能够与你相认 拥有共振身份。
  • 它还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其因美味而且不可忽视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一直在食物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每天一把花生果护心脏、清血管、稳血糖现代研究发现,吃花生
  • #仮面ライダーギーツ26話「慟哭Ⅱ:真紅のブースト!次回27話「慟哭Ⅲ:たのしい戦国ゲーム♡」もお楽しみに!
  • 这8年里,我背着它记录了很多美好的、重要的时刻,去了很多地方,拍了无数张照片,在繁琐无味的生活里支撑起一片自己的小天地。[並不簡單]记录一下和小水吃的第一顿烤肉
  •   群众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法治保障,记者就“立法”话题走上郑州街头,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听听他们有什么想对代表说。  “在立法过程中,老百姓的声音和意见是怎样被吸
  • 230312 すきワン官推更新天啊好可爱[可怜][可怜][可怜]犬犬カメラ⋰さっぱり~な、浮所飛貴 さん⋱自分の撮影がない時はてんの部屋でくつろいでいました『す
  • 用你的善举,为失明的人,做一次方向灯;用你的爱心,为失聪的人,做一次助听器;用你的大爱,为失肢的人,做一次拐杖;世界残疾日,愿你的大爱得到大回报,万事顺利乐逍遥
  • 如果写好了论文,自己可以进一步检查是否满足学术规范,以便在最后的存档版本中不存在这些问题。 例如,交代一个意义相反的结果时,使用过渡词“反之”那么读者会立即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