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住背!新闻采写40个常考知识点!
新闻采写40个常考知识点!
⭐需要电子版资料下方滴滴~

1.新闻线索
2.新闻敏感
3.硬新闻
4.软新闻
5.新闻事实
6.新闻价值
7.新闻五要素/六要素
8.消息
9.通讯
10.特写
11.精确新闻
12.数据新闻
13.采访策划
14.新闻角度
15.新闻跳笔
16.体验式采访
17.隐性采访
18.消息背景
19.新闻导语
20.直接式导语
21.倒金字塔结构
22.非倒金字塔结构
23.沙漏型结构
24.焦点展开结构
25.延迟式导语
26.调查性报道
27.解释性报道
28.突发性事件报道
29.专题报道
30.系列报道
31.华尔街日报体
32.匿名信源
33.非故意性失实
34.故意性失实
35.闭合式提问
37.独立式观察
38.参与式观察
39.直接引语
40.间接引语
⭐需要电子版资料下方滴滴~
#新传考研#  #新传酱肘子# #新闻采写#    #25新传考研# #25新传备考# 

【用声音播报时事 用镜头传递真相 用笔触记录时代——榆林新闻界庆祝第二十四个记者节座谈会发言摘登】11月3日,榆林市召开第二十四个记者节座谈会。会上,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王志诚,榆林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韩万胜,陕西日报驻榆记者站站长李旭佳,陕西广播电视台驻榆记者站站长赵磊,以及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张东红、榆林市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代表马艳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高标准建设“记者之家”

榆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王志诚

榆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是榆林市委领导下、榆林新闻界的全市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新闻界的纽带和桥梁,旨在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觉地坚持党性原则,努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榆林实现“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目标提供舆论支持、营造舆论氛围。

两年来,榆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通过围绕媒体深度融合、县级融媒体中心队伍建设等深入调研,探索县级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组织开展主题报道活动,推动新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督促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引导网络媒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构建综合治网格局;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把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对涉新闻媒体违反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为开展新闻评议、进行通报警示等提供案例资源;进一步扩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法,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榆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将更好发挥党领导的新闻界人民团体的作用,继续团结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为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共享融媒发展“榆林经验”

榆林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韩万胜

近年来,榆林传媒中心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子,创造了“榆林经验”,获得了全国媒体界的关注,省上先后两次在榆召开媒体融合现场推进会。2022年5月,榆林传媒中心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财政部列为全国60家媒体融合试点单位。

榆林传媒中心媒体融合工作具有五个突出特点:挂牌时间最早,融合改革最早;媒体融合最彻底,真融实融深融,基本实现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体制机制改革最顺畅,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得以解决;传统媒体数字化升级稳步推进,《榆林日报》实现从1949年6月5日创刊至今全部数字化;干部职工待遇大幅提升,形成了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榆林传媒中心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全国第一方阵,严格落实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朵云、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实现省市县三级媒体互联互通;持续开展技术大练兵,加大全媒体记者培养力度,“一专多能型”记者不断涌现;实施“十个一体化”融合改革,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同时,榆林传媒中心不断加强栏目建设,打造了以“走出家乡的榆林人”“小红热线”“郝记者讲好故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品牌栏目,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显著提升,用户数从2017年未融合前的22万提升到现在的1560万,年总阅读量超过20亿次。

下一步,榆林传媒中心将突出移动优先,加快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研发融媒产品,打造高质量融媒产品奏响时代强音,为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用时代之笔铭记动人瞬间

陕西日报驻榆记者站站长 李旭佳

 “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观察者、记录者。这份职业让我们一直在路上,途经万千风景,体悟人间冷暖,见证高光时刻,铭记动人瞬间。

记者站是新闻媒体最基层、最靠前的部门,也是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地方。除时效性较强的动态新闻外,深度报道是我们记者站的“主打产品”。我们同榆林市委、市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络机制,发掘具有前瞻性的新闻线索;同各县市区均建立了联络群,关注每日要闻以及突发事件,守住“人头熟”优势;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开展舆论监督,见证大美榆林全方位发展。今年以来,我们还紧扣主题,常态化刊发“三个年”系列稿,时刻关注榆林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一线调查、研究、采访、挖掘,在宣传政策内容的同时报道基层在贯彻落实中涌现的新经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报记者,我们深刻意识到要从传统媒体发展中重新校准自己的坐标,主动顺应融媒体时代下对党报记者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和各级子报刊网、榆林传媒中心以及各县市区形成合力,用党和人民交到手中的时代之笔,耕耘新闻田地,展现时代精神,履行时代使命,讲好榆林故事。 

将榆林故事传播三秦大地

陕西广播电视台驻榆记者站站长 赵磊

 陕西广播电视台榆林记者站自2012年经省委宣传部正式批准设立以来,11名编辑记者足迹遍布榆林各县市区大街小巷、山峁沟壑、村镇集市,见证了榆林经济的腾飞、城市的变迁、生态的扭转、百姓生活的改变、医疗教育的提升。

当今,全媒体时代到来,传媒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样的时代和背景下,党和人民群众更需要主流媒体引领舆论、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新闻工作必须做到更严谨、更权威、更高效、更精准、更接地气,用心用情完成每一项工作、采写每一条新闻,这样的新闻才是有温度的、鲜活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心桥,陕西广播电视台榆林记者站的首要任务是把中省各类宣传任务第一时间在地方和基层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同时围绕榆林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当地重点亮点工作和基层好新闻、好故事充分挖掘出来,大力宣传,做到不辱使命、对总台负责、对当地尽责,此外我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做好省台宣发的同时,配合央视及其他中央媒体做好外宣工作,让榆林的好声音传得更高更远。

今后,陕西台榆林记者站将充分依托总台资源,努力讲好榆林故事,全方位展现大美陕西,用镜头和纸笔将380万榆林儿女一个个感人至深、热火朝天、积极向上的动人故事抒写在三秦大地。 

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 张东红 

作为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我既感到光荣,又感到恐慌。感到光荣是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受到了肯定,感到恐慌的是本领恐慌。

绥德县融媒体中心由原绥德县新闻中心、广播电视台、农村电影放映服务站3个单位合并组建而成,融合3年来,按照“集群发展、移动优先、媒体+”的思路,致力打造全媒体矩阵,目前共运营10个平台,基本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工作机制,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格局。在推动干部职工融心方面,我们通过组织开展绥德融媒体大讲堂等活动,创造条件让干部职工从相识相知,到现在相帮相助,融为一体。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出台《绥德县新闻宣传奖励和稿酬发放办法》,全力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我们每天主要从事的是图文、音视频工作,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每个图像,稍有不慎就是错误,我和我的同事始终心存敬畏,对每一条新闻都沉下身采、静下心写,淬炼沉下身、静下心、耐得住寂寞的本领。

荣誉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在今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中,我将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努力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让融媒品牌栏目家喻户晓

榆林市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代表 马艳

获得2022年度榆林新闻奖一等奖,离不开市委、宣传部、记协及新闻界同仁们对广播的支持,这也是对我本人20多年坚守广播一线工作的肯定。

我参加工作就在榆林人民广播电台,当时广播只能通过调频FM99.4收听,而且仅限榆林城区,大家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榆林的声音”传遍榆林。经过20多年发展,特别是经过近几年传统广播与电视纸媒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策划编导广播剧等,这个愿望不仅早已实现,还实现了广播节目可听又可见,广播已成为榆林传媒矩阵中的主力军。

随着传播方式的拓宽,用户量突飞猛进,从过去的数千人到现在的近百万人,广播逐渐融入更多人的生活,融媒品牌栏目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新闻广播的《直播榆林》栏目,创新性地把直播间设在学校、社区,宣讲政策、普及知识、互动解疑;交通广播的《四嫂秒杀》,始终将服务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实惠的价格,超高的人气,助农带货已经成为榆林团购品牌。音乐广播的《歌从陕北来》,将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通过融媒传播,向各地游子传递出浓浓的乡音乡情。此外,我们还携手5G智慧电台,用数字化赋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讲好榆林故事,传播榆林声音”。连续三年,全国百家融媒平台同时响起了榆林的声音。https://t.cn/A6W9WN65

【用声音播报时事 用镜头传递真相 用笔触记录时代——榆林新闻界庆祝第二十四个记者节座谈会发言摘登】11月3日,榆林市召开第二十四个记者节座谈会。会上,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王志诚,榆林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韩万胜,陕西日报驻榆记者站站长李旭佳,陕西广播电视台驻榆记者站站长赵磊,以及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张东红、榆林市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代表马艳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高标准建设“记者之家”

榆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王志诚

榆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是榆林市委领导下、榆林新闻界的全市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新闻界的纽带和桥梁,旨在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觉地坚持党性原则,努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榆林实现“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目标提供舆论支持、营造舆论氛围。

两年来,榆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通过围绕媒体深度融合、县级融媒体中心队伍建设等深入调研,探索县级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组织开展主题报道活动,推动新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督促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引导网络媒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构建综合治网格局;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把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对涉新闻媒体违反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为开展新闻评议、进行通报警示等提供案例资源;进一步扩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法,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榆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将更好发挥党领导的新闻界人民团体的作用,继续团结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为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共享融媒发展“榆林经验”

榆林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韩万胜

近年来,榆林传媒中心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子,创造了“榆林经验”,获得了全国媒体界的关注,省上先后两次在榆召开媒体融合现场推进会。2022年5月,榆林传媒中心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财政部列为全国60家媒体融合试点单位。

榆林传媒中心媒体融合工作具有五个突出特点:挂牌时间最早,融合改革最早;媒体融合最彻底,真融实融深融,基本实现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体制机制改革最顺畅,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得以解决;传统媒体数字化升级稳步推进,《榆林日报》实现从1949年6月5日创刊至今全部数字化;干部职工待遇大幅提升,形成了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榆林传媒中心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全国第一方阵,严格落实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朵云、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实现省市县三级媒体互联互通;持续开展技术大练兵,加大全媒体记者培养力度,“一专多能型”记者不断涌现;实施“十个一体化”融合改革,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同时,榆林传媒中心不断加强栏目建设,打造了以“走出家乡的榆林人”“小红热线”“郝记者讲好故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品牌栏目,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显著提升,用户数从2017年未融合前的22万提升到现在的1560万,年总阅读量超过20亿次。

下一步,榆林传媒中心将突出移动优先,加快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研发融媒产品,打造高质量融媒产品奏响时代强音,为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用时代之笔铭记动人瞬间

陕西日报驻榆记者站站长 李旭佳

 “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观察者、记录者。这份职业让我们一直在路上,途经万千风景,体悟人间冷暖,见证高光时刻,铭记动人瞬间。

记者站是新闻媒体最基层、最靠前的部门,也是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地方。除时效性较强的动态新闻外,深度报道是我们记者站的“主打产品”。我们同榆林市委、市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络机制,发掘具有前瞻性的新闻线索;同各县市区均建立了联络群,关注每日要闻以及突发事件,守住“人头熟”优势;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开展舆论监督,见证大美榆林全方位发展。今年以来,我们还紧扣主题,常态化刊发“三个年”系列稿,时刻关注榆林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一线调查、研究、采访、挖掘,在宣传政策内容的同时报道基层在贯彻落实中涌现的新经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报记者,我们深刻意识到要从传统媒体发展中重新校准自己的坐标,主动顺应融媒体时代下对党报记者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和各级子报刊网、榆林传媒中心以及各县市区形成合力,用党和人民交到手中的时代之笔,耕耘新闻田地,展现时代精神,履行时代使命,讲好榆林故事。 

将榆林故事传播三秦大地

陕西广播电视台驻榆记者站站长 赵磊

 陕西广播电视台榆林记者站自2012年经省委宣传部正式批准设立以来,11名编辑记者足迹遍布榆林各县市区大街小巷、山峁沟壑、村镇集市,见证了榆林经济的腾飞、城市的变迁、生态的扭转、百姓生活的改变、医疗教育的提升。

当今,全媒体时代到来,传媒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样的时代和背景下,党和人民群众更需要主流媒体引领舆论、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新闻工作必须做到更严谨、更权威、更高效、更精准、更接地气,用心用情完成每一项工作、采写每一条新闻,这样的新闻才是有温度的、鲜活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心桥,陕西广播电视台榆林记者站的首要任务是把中省各类宣传任务第一时间在地方和基层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同时围绕榆林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当地重点亮点工作和基层好新闻、好故事充分挖掘出来,大力宣传,做到不辱使命、对总台负责、对当地尽责,此外我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做好省台宣发的同时,配合央视及其他中央媒体做好外宣工作,让榆林的好声音传得更高更远。

今后,陕西台榆林记者站将充分依托总台资源,努力讲好榆林故事,全方位展现大美陕西,用镜头和纸笔将380万榆林儿女一个个感人至深、热火朝天、积极向上的动人故事抒写在三秦大地。 

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 张东红 

作为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我既感到光荣,又感到恐慌。感到光荣是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受到了肯定,感到恐慌的是本领恐慌。

绥德县融媒体中心由原绥德县新闻中心、广播电视台、农村电影放映服务站3个单位合并组建而成,融合3年来,按照“集群发展、移动优先、媒体+”的思路,致力打造全媒体矩阵,目前共运营10个平台,基本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工作机制,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格局。在推动干部职工融心方面,我们通过组织开展绥德融媒体大讲堂等活动,创造条件让干部职工从相识相知,到现在相帮相助,融为一体。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出台《绥德县新闻宣传奖励和稿酬发放办法》,全力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我们每天主要从事的是图文、音视频工作,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每个图像,稍有不慎就是错误,我和我的同事始终心存敬畏,对每一条新闻都沉下身采、静下心写,淬炼沉下身、静下心、耐得住寂寞的本领。

荣誉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在今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中,我将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努力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让融媒品牌栏目家喻户晓

榆林市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代表 马艳

获得2022年度榆林新闻奖一等奖,离不开市委、宣传部、记协及新闻界同仁们对广播的支持,这也是对我本人20多年坚守广播一线工作的肯定。

我参加工作就在榆林人民广播电台,当时广播只能通过调频FM99.4收听,而且仅限榆林城区,大家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榆林的声音”传遍榆林。经过20多年发展,特别是经过近几年传统广播与电视纸媒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策划编导广播剧等,这个愿望不仅早已实现,还实现了广播节目可听又可见,广播已成为榆林传媒矩阵中的主力军。

随着传播方式的拓宽,用户量突飞猛进,从过去的数千人到现在的近百万人,广播逐渐融入更多人的生活,融媒品牌栏目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新闻广播的《直播榆林》栏目,创新性地把直播间设在学校、社区,宣讲政策、普及知识、互动解疑;交通广播的《四嫂秒杀》,始终将服务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实惠的价格,超高的人气,助农带货已经成为榆林团购品牌。音乐广播的《歌从陕北来》,将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通过融媒传播,向各地游子传递出浓浓的乡音乡情。此外,我们还携手5G智慧电台,用数字化赋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讲好榆林故事,传播榆林声音”。连续三年,全国百家融媒平台同时响起了榆林的声音。https://t.cn/A6W9WN65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任选三件!迷你欧欧香水洗护520ml [微笑] 59.9 [偷笑] [举手] 2024/5/17 15:39:37   我想今生只为你煮茶,只
  • 这都是你,这样的心态下 ,才能走的更远。我不喜欢那种我一定会成功的那种自我洗脑的感觉,只是喜欢做一个事情概率的问题,当然,内心坚定 的信仰肯定是需要的。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月亮不会奔向你,但我会,不远万里的那种。@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
  • ⇶发这条朋友圈想说恭喜自己18年目标完成✅升级玫莉蔻全国一级经销商一次性打款:2️⃣6️⃣8️⃣0️⃣7️⃣你们说:高考是人生转折点❓18年才是让我人生改变最大
  • #李旻浩[超话]##李旻浩全能大主舞# 建设5star回归直拍封面楼 持续更新中会附上时间/旻吧原博/粉色软件bv号红色播放键大家有能力也请多刷~p1-2 23
  • 他还是镇政府人员介绍到村的,林伟失信人员,收大家建房款都是打到他媳妇潘利红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账户上也是他媳妇跟着收的钱,也有给现金的,每家每户建房百姓都交给林伟
  • 医生说这只猫有二十来天大了,可能是走丢的,我说学校围墙那么高,它自己肯定爬不进来,难不成是猫妈妈故意叼进来的?继上学期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我值日这天给我捡鸟儿的事情
  • 今天也努力了一整天哦ー(> <)所以今天喝了一杯笑今天下雨了啊ー好久没下雨了吧?^ ^今天头也没那么疼了太好了啊ー^ ^今天用了很多嗓子睡之前稍微保
  • 人类为了纪念那位拯救他们的天神,便用人间最美丽、最幸福的事物,也就是格桑花来纪念他 。  格桑花还象征着顽强,在高原上格桑花可谓是随处可见的野花,这正是因为它那
  • ◆白粥吃了,大半夜出去吃的白粥,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吃着很舒服,5个菜才80块。最后还有反沙咸蛋黄 反沙番薯想吃,但有人排队就算了。
  • 我想,懂得用身心无私付出的人,“面子”和“里子”才是真正的有分量,品格也更为弥足珍贵。人有时候要活的有点骨气,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那即便是有很多“身价”内心也永
  • !!
  • 再搭配上低噪音空气动力学设计,噪音很小,亲测完全不影响睡眠,还有5L+1.5L大容量水箱,加水一次可长达16h持续加湿,方便又省事儿~白朗加湿器拥有慧聪家电网权
  • 另外帝舵的大三针与运动表款,也采用ETA2824-2,不过更换了微调装置与换装Kif避震器,独树一格的作法,也代表帝舵表厂的坚持,而艾美的匠心系列,也不乏使用E
  • 这尘世最好的幸福,就是陪着自己在乎的人,走过山高水长,然后,在一檐烟火下栖居。作者:汐言早读:人世冷暖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汐言 格物读书~《岁月的吟唱》荒野上的风
  • 2、高仿百年灵海洋文化精仿品质价格是1200到2000元,比较像,高端货,外观方面已经比较像了,表壳也是用的精钢材质了。机芯上的雕刻精雕细刻,清晰不磨损,质感完
  • 我是缙云只看了几个帖子就明白整个山的女人手机完全可以用到没电。我也只是才发现,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前,有一团云雾。
  • @射阳县人民政府 @射阳县经济开发区#荣耀茶话会[超话]# (已开)歪个楼致歉(隔壁好冷清…)去去晦气 抽两杯奶茶(18*2)五一开我和我朋友三排打第五人格娱乐
  • 在此基础上,2019年山西省又争取全国首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项目,按照“一树一策、综合施治”原则,对20株生长衰弱或濒危的一级古树实施抢救保护复壮行动。各市也
  • #生活纪录片# 2024年5月19日▪️情绪波动时,就用写日记的方式和自己对话,梳理一遍。520发圈1、╭─♡520 ♡─╮爱人在身侧,生活正小满-2、谷物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