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格言联璧·学问类》
(清)金缨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畬,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沈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璎编写的一本名言集,约成书于清代中晚期。该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为框架,收集相关的至理格言,意在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

金缨,字兰生,山阴人,人称山阴金先生,清代学者,生平不详。出身书香世家,自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起辑录《几希录续刻》,又编纂有《格言联璧》。

附图为《渔舟读书图》轴,明,蒋嵩绘,绢本设色,纵171厘米,横10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早安[超话]##阅读##阅读[超话]##读书##读书[超话]##格言联璧##蒙学##国画##国画[超话]##最美中国画##中国画##国画欣赏##美术##美术[超话]##绘画##绘画[超话]#

《格言联璧》——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心善最乐,读书便佳。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
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
霁月风光,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畲,
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
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粱,以著述为文绣,
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行为师友,
以忠信笃信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
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里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儿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跖:zhí,脚面上接近脚趾的部分。脚掌。践;踏。
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儿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
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
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也。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
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
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接人要和中有介,
处事要精中有果,
认理要正中有通。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先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
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助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心不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论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o),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0000亩的惊艳什么概念!你知道吗?
  • 她用12年种了一座可以吃的玫瑰园,她是中国版的“塔沙奶奶”
  • 火车旅行还能这么玩?2017年最受欢迎的5条火车出国游线路!
  • 越努力越胖?那躺吃就是一种救赎!
  • 如何快速提升拍照水平?看这里!
  • 五一最强大的拼假攻略,国内外旅行指南都在这了,浪起来~
  • 今天,就想带着暗恋的人去坐表白专列!
  • 这些建在农田旁的酒店,才是最奢华的风景!
  • 下个星期,浙江百余家5A景点免费或半价,赶紧去刷一遍吧!
  • 生活有时还不如一只二哈!
  • 垂直近90°长500米,一条悬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天梯,你敢挑战吗?
  • 澳门氹仔,那些令人痴迷的老街、美食与湿地...
  • 神准!中国游客眼中的世界各国,韩国亮了...笑cry
  • 十年农夫,这个清华女博士后,想让更多家庭吃上自然食物,姚晨都带娃去她农场干活!
  • 五月的湘西已被上帝宠坏,有生之年一定要去!
  • 你的台湾旅行小计划:既要有垦丁的清新,又要有台北的文艺!
  • 朋友圈有个超爱装逼的人是种怎样的体验?
  • 这14个古镇都在四川,去过5个你就很厉害了!
  • 五招!教你在旅行中有效撩妹!
  • 《欢乐颂2》中的这个地方,堪称中国的“巴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