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原创 中医养生

上热下寒,就是阳不归位。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挑剔,吃点儿热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实火虚火,如何区分?

有些朋友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因为上热下寒是体寒所致,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所以,在对付上火之前,你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

实火:从来不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突然上火了,多半是实火;
 
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一定是虚火。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上热下寒,怎么形成的?

阳主升,阴主降。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二者之间都没有互动了,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反之,只有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发生关联,有了关联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

所以,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你颠倒了,就会上热下寒。

那么,为什么阴阳会颠倒呢?中医认为,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济,体内气血阴阳就无法循环正常,阴阳就颠倒了。

打个比方,假设心火和肾水是两辆汽车,要想两车相遇,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汽车本身正常;二是道路没有堵塞。

我们先来看车辆的问题:

1、肾阳亏虚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指出:阳气过衰,阴气过盛,而阴中一线之元阳,势必随阴气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肿、耳肿、喉痛之症,粗工不识,鲜不以为阴虚火旺也。

可见,阳气过于虚弱,阴寒之邪就会过剩,就会逐渐沉降,积聚于下,造成“下寒”;同时,肾脏之中的元阳(命门之火)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心火得不到肾水滋养,就会“上热”。

2、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实现“上济心火”这一生理功能,并且身体还会呈现“电量不足”的状态,这么一来,上热下寒也就不足为奇了。

3、心阴不足/心火偏亢

心阴不足与心火偏亢往往是同时存在的。火性炎上,心火偏亢,就会“上热”;同时,心火失于下降,就无法温煦肾水,就会“下寒”。
我们再来看道路的问题:

1、中气不足

在身体的圆运动中,火要下降,水要升腾,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它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就会中气不足,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会因心火亢盛而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同时,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肾水,人就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下肢寒凉等。

2、湿阻中焦

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上焦火,下焦寒”。最常见的就是湿阻中焦,堵塞道路,导致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了。

上热下寒,最宜艾灸!

上文说了,上热下寒的本质在于“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这就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要补阳,二要潜阳(就是把阳气拉下来)。

有些上热下寒体质的朋友服用补品后,往往加重了上火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单纯地补了阳,但没有把阳气拉下来,阳气没有归位,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坏事儿。

既能补阳又能潜阳的方法非艾灸莫属:

一则,上热下寒出现的火是虚火,说明体寒,而艾灸最擅治疗虚寒之症,最为适合;
 
二则,把阳气拉下来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灸腿;
 
三则,艾灸可以阴阳同补,既能补阳,又能滋阴,还能祛除寒湿瘀,消除中焦瘀阻,同时补足中气,帮助脾升胃降……这些都在推动心肾相交。

这样艾灸:补阳潜阳,双管齐下

第1步:打通中焦

打通中焦,祛除湿寒,补足中气,让上下气路畅通,这样火才能下行。否则,艾灸之后,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
方法如下:

首先,如果上火症状严重,先艾灸膏肓,将阳气引到胸腔;

接着,重灸关元——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元气得到补充,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会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将关元和中脘一起艾灸,还可加快驱除阴邪的速度);
再次,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像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都是常用穴,脾气虚,可加灸气海;脾湿重,可加灸阴陵泉、丰隆、解溪等。

第2步:引火归元

对于上热下寒引起的虚火来说,需要把它引到该去的地方——下肢。

这时可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而且不可缺少,这样做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彻底完成。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艾叶煮水泡脚,边泡脚边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脚底的涌泉穴,既能滋养肾水,又能补阳。#陈易玄##陈易玄##中医养生#

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上热下寒,就是阳不归位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挑剔,吃点儿热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实火虚火,如何区分

有些朋友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因为上热下寒是体寒所致,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所以,在对付上火之前,你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

实火:从来不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突然上火了,多半是实火;

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一定是虚火。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上热下寒,怎么形成的

阳主升,阴主降。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二者之间都没有互动了,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反之,只有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发生关联,有了关联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

所以,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你颠倒了,就会上热下寒。

那么,为什么阴阳会颠倒呢?中医认为,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济,体内气血阴阳就无法循环正常,阴阳就颠倒了。
打个比方,假设心火和肾水是两辆汽车,要想两车相遇,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汽车本身正常;二是道路没有堵塞。

我们先来看车辆的问题:

1、肾阳亏虚: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指出:阳气过衰,阴气过盛,而阴中一线之元阳,势必随阴气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肿、耳肿、喉痛之症,粗工不识,鲜不以为阴虚火旺也。

可见,阳气过于虚弱,阴寒之邪就会过剩,就会逐渐沉降,积聚于下,造成“下寒”;同时,肾脏之中的元阳(命门之火)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心火得不到肾水滋养,就会“上热”。

2、肾阴亏虚:肾阴亏虚,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实现“上济心火”这一生理功能,并且身体还会呈现“电量不足”的状态,这么一来,上热下寒也就不足为奇了。

3、心阴不足/心火偏亢:心阴不足与心火偏亢往往是同时存在的。火性炎上,心火偏亢,就会“上热”;同时,心火失于下降,就无法温煦肾水,就会“下寒”。

我们再来看道路的问题:

1、中气不足:在身体的圆运动中,火要下降,水要升腾,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它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就会中气不足,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会因心火亢盛而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同时,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肾水,人就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下肢寒凉等。

2、湿阻中焦: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上焦火,下焦寒”。最常见的就是湿阻中焦,堵塞道路,导致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了。

上热下寒,最宜艾灸

上文说了,上热下寒的本质在于“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这就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要补阳,二要潜阳(就是把阳气拉下来)。

有些上热下寒体质的朋友服用补品后,往往加重了上火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单纯地补了阳,但没有把阳气拉下来,阳气没有归位,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坏事儿。
既能补阳又能潜阳的方法非艾灸莫属:

一则,上热下寒出现的火是虚火,说明体寒,而艾灸最擅治疗虚寒之症,最为适合;

二则,把阳气拉下来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灸腿;

三则,艾灸可以阴阳同补,既能补阳,又能滋阴,还能祛除寒湿瘀,消除中焦瘀阻,同时补足中气,帮助脾升胃降……这些都在推动心肾相交。

这样艾灸:补阳潜阳,双管齐下

1、打通中焦

打通中焦,祛除湿寒,补足中气,让上下气路畅通,这样火才能下行。否则,艾灸之后,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

方法如下:首先,如果上火症状严重,先艾灸膏肓,将阳气引到胸腔;

接着,重灸关元,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元气得到补充,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会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将关元和中脘一起艾灸,还可加快驱除阴邪的速度);

再次,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像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都是常用穴,脾气虚,可加灸气海;脾湿重,可加灸阴陵泉、丰隆、解溪等。

2、引火归元

对于上热下寒引起的虚火来说,需要把它引到该去的地方,下肢。

这时可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而且不可缺少,这样做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彻底完成。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艾叶煮水泡脚,边泡脚边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脚底的涌泉穴,既能滋养肾水,又能补阳。
#传统文化##中医##中医养生##中医[超话]#

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上热下寒,就是阳不归位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挑剔,吃点儿热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实火虚火,如何区分
有些朋友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因为上热下寒是体寒所致,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所以,在对付上火之前,你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
实火:从来不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突然上火了,多半是实火;
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一定是虚火。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上热下寒,怎么形成的
阳主升,阴主降。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二者之间都没有互动了,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反之,只有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发生关联,有了关联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
所以,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你颠倒了,就会上热下寒。
那么,为什么阴阳会颠倒呢?中医认为,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济,体内气血阴阳就无法循环正常,阴阳就颠倒了。
打个比方,假设心火和肾水是两辆汽车,要想两车相遇,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汽车本身正常;二是道路没有堵塞。
我们先来看车辆的问题:
1、肾阳亏虚: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指出:阳气过衰,阴气过盛,而阴中一线之元阳,势必随阴气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肿、耳肿、喉痛之症,粗工不识,鲜不以为阴虚火旺也。
可见,阳气过于虚弱,阴寒之邪就会过剩,就会逐渐沉降,积聚于下,造成“下寒”;同时,肾脏之中的元阳(命门之火)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心火得不到肾水滋养,就会“上热”。
2、肾阴亏虚:肾阴亏虚,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实现“上济心火”这一生理功能,并且身体还会呈现“电量不足”的状态,这么一来,上热下寒也就不足为奇了。
3、心阴不足/心火偏亢:心阴不足与心火偏亢往往是同时存在的。火性炎上,心火偏亢,就会“上热”;同时,心火失于下降,就无法温煦肾水,就会“下寒”。
我们再来看道路的问题:
1、中气不足:在身体的圆运动中,火要下降,水要升腾,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它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就会中气不足,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会因心火亢盛而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同时,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肾水,人就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下肢寒凉等。
2、湿阻中焦: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上焦火,下焦寒”。最常见的就是湿阻中焦,堵塞道路,导致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了。

上热下寒,最宜艾灸
上文说了,上热下寒的本质在于“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这就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要补阳,二要潜阳(就是把阳气拉下来)。
有些上热下寒体质的朋友服用补品后,往往加重了上火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单纯地补了阳,但没有把阳气拉下来,阳气没有归位,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坏事儿。
既能补阳又能潜阳的方法非艾灸莫属:
一则,上热下寒出现的火是虚火,说明体寒,而艾灸最擅治疗虚寒之症,最为适合;
二则,把阳气拉下来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灸腿;
三则,艾灸可以阴阳同补,既能补阳,又能滋阴,还能祛除寒湿瘀,消除中焦瘀阻,同时补足中气,帮助脾升胃降……这些都在推动心肾相交。

这样艾灸:补阳潜阳,双管齐下
1、打通中焦
打通中焦,祛除湿寒,补足中气,让上下气路畅通,这样火才能下行。否则,艾灸之后,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
方法如下:首先,如果上火症状严重,先艾灸膏肓,将阳气引到胸腔;
接着,重灸关元,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元气得到补充,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会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将关元和中脘一起艾灸,还可加快驱除阴邪的速度);
再次,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像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都是常用穴,脾气虚,可加灸气海;脾湿重,可加灸阴陵泉、丰隆、解溪等。
2、引火归元
对于上热下寒引起的虚火来说,需要把它引到该去的地方,下肢。
这时可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而且不可缺少,这样做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彻底完成。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艾叶煮水泡脚,边泡脚边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脚底的涌泉穴,既能滋养肾水,又能补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一是不要忘记自己来时路,人是很难改变的,刻板印象什么的基本再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变,一定要及时止损。 不愿意在自己身上付出的人终究是不值得的,自己不能忘记一路
  • 华丽演出共襄盛举,唯[来]有你的背影,乐视会员友情客串却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华丽演出共襄盛举,唯有你的背影,乐视会员友情客串却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
  • 怎么有这么会游到人心里的水母啊[泪][泪][泪]想起了那些个为大圣票房操碎心的日日夜夜,至少因为有田晓鹏,对国漫的热血,从来都不会冷!是时候,让我们中国动画去惊
  •  虽然他只有20岁,既不会下棋,也不知道颜淡随口捻来的诗句“取次花丛懒回顾”是什么意思,估计之前的都把心思用在修炼上了,文化素养并不高。真的搞不懂了 如果非要觉
  • 只是,很多人此前没有看到,甚至在2016-2017年,很多人发了疯的去买远郊的概念区域,自认为自己眼光高人一等,提前入场占座的的时候,悟空就说主城才是王道。至于
  • ——沈善书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28.“我的梦想啊就是穿上奶油蛋糕做的裙子坐上泡泡飞到云朵上告诉小星星它们都没你可爱 ”29.月亮偷偷钻进了云的
  • 3.中科创达概念:车联网、物联网、无人驾驶、虚拟现实、元宇宙概念底部“主升浪”幅度达到88%备注:公司专注提供操作系统定制化服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智能手机、
  • [美白]由于可以减少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转运传送到其他表皮细胞的机会,让肤色及斑点得到淡化,因此常用于美白产品中!有研究表明,使用4%的烟酰胺和1%的克林霉素进行
  •   今年6月,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赵天赐又带着母亲,约上母亲的闺蜜和好友,开始了自驾之行。第一次看《向往的生活》在西双版纳那一季,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的,在那里
  • 虽然说不要过度清洁(太多这类宣传)但是混油和油性皮肤不定期深度清洁(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是不行的,不说长痘,不说一堆角栓完全不好上妆,每天洗脸摸着自己的脸简
  • 豆腐做的非常到位,搭配着秘制酱料,简直无敌,这个土豆丝也是非常的下饭,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糖醋带鱼简直绝了,我敢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到饭点儿人特别多,价格也
  • 我超级超级超级喜欢文杰!那天晚上抱着猪猪哭了好久,真的好爱好爱好爱猪猪。
  • 有人把“生意”狭隘的理解为“挣钱"其实,生意的本初乃是助人,帮助有需或有缘之人取得所需之事物!广东网友直言:打铁还需自身硬最近热播的音乐节目《声生不息》已经落下
  • 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我生活的城市,是座阳刚豪迈的城市,一到秋天,因了桂花,倒显出几分别样的柔情。还可以做成桂花露,那个风情万种的秦淮名妓董小宛就很会这
  • 第一张照片是这次网红河道突发山洪的相关照片,警示标语下,铁网被故意剪开…而我自己亲身经历,蓟县石井峪网红景点——鹰嘴岩,费劲吧啦爬上去之后才发现,其实这块突出的
  • 本以为下午没人跑步,没想到还是碰见了几个专业人士[嘻嘻]跑的快衣服也专业[嘻嘻][嘻嘻]比跑边听风从耳边刮过,边跑边看江水被风卷起层层浪,突然看见一只江鸥逆风飞
  • #星座性格# #失恋分手复合# #星座#你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事情看似杂乱偶然毫无章法其实一定有某种联系和必然世间万事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人的福报也是一样不管你
  • 香港安老服务协会执委李辉直言,大部分院舍缺乏「原址隔离」的条件,及早送院是唯一切断传播链的逃生门,但第五波疫情暴露政府各部门沟通不足。香港文匯报访问了在今波疫情
  • 蒸汽眼罩是一种功效性强的眼罩了,暂且不说是不是能消除眼部的黑眼圈,但是缓解疲劳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和其相媲美,但是发热是一次性的,使用过后也不建议第二次当做普通眼罩
  • 2022年07月12日#智慧停车#项目分享:项目名称:【江北区】新兴栈(重庆)建材有限公司-智慧停车改造Ⅰ项目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港城工业园D区项目设备:ZK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