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更流行另一种弊病:很多人不单不知道三宝是什么,有些居士还要设立四宝。不是居士们供养三宝,而是要三宝来供养居士。恐怕不久又会发明五宝、六宝、七宝,你看!这不是末法的现象是什么?

◎永嘉大师说:“闻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有人骂你,是帮助你向好了走,所以要“顺逆皆精进,毁誉不动心。”不要因讪谤便起冤恨之心,应该冤亲平等,一视同仁;否则怎样表达无生法忍的慈悲力量呢?

◎梁武帝在位时,中国的佛教很兴盛,民间凡有婚礼或丧事,都请和尚去念经。今天时代不同了,现在只有丧事,才请和尚去念经;遇有喜事,例如结婚、生子时,却没有人请和尚去念经。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红白事,都应该请出家人去念经回向、种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为生者增福。

◎这次有些人到万佛圣城之后,发愿回去要吃长素。这很好,与六道轮回断绝往来,你不吃他,他不吃你;你不杀他,他不杀你,这样便把循环业报清净了。

◎目前科学已经研究出来,人多吃肉,很容易生癌症。这是因为动物体上的怨,在你身上积聚多了,久而久之便变成害人的毒素。因此我们应该与众生断绝因果,不要与牛羊鸡犬互造罪孽,便能慢慢地把世界上的恶气转过来。

◎很多人又怕子女没有钱用,于是拚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财也大,产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天下事儿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世子孙胆也小,些些事儿自完了,子孙产小祸也少。给子孙留钱愈多,愈容易惹出大祸;给子孙留钱不多,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功于世,有德于民,利益一切的众生,这是我们的责任。不要看轻自己生命的意义,以为人只是为了谋求个人私人的利益。我们应当为全人类做着想,我们永远都应该以利人为前提。什么是利人?利人,就要从不障碍人开始做起;损人利己,恼害他人,都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学佛的人,应该问问自己:“我布施是为了求名,还是为了真心修行?我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智慧,是为了要给人家看,还是为了真心修行?”修道不是戴面具,不是装模作样,专给人家看的.修道全靠自己用功夫,付出一分功夫,便有一分收获;拿出一分诚心,则有一分感应。一切一切,都要真实不虚,切勿自欺欺人!

◎一般人认为命运有一定的安排,所谓“命有八尺,难求一丈。”不错!但这是指平常人而言,若是修道人,就不在此数中。修道人不要问易经,那是一般凡夫俗子所用的,修道人的生死尚且能了,何况其他的数呢?更应该超出去,所以不要理会这些。

◎有的宗教,主张世间一切是受神的支配;既然是受神的支配,那么造善造恶与自己就没有关系。但是到时候受果报,还是要自己去受,神帮不了忙,可见这是不合理的道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果报是从自己的业感召而生出来的,正所谓“如是因,如是果。”

◎开悟好像开锁一样.锁能把门锁上,禁止你出入,你一定要有一把钥匙才能把门锁打开;否则将永远被禁在屋中.那么这把钥匙放在那里?就在你自己的身边,很容易找到.怎样去找呢?你现在参禅打坐、念佛、持咒,就是在找钥匙.什么时候能找到呢?就要看你自己的修行程度而定.如果精进,很快就找到;如果懈怠,就永远找不到

◎在《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住”;无所住就是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地方上用功。要是注意在一个地方,想好、想不好,这都是执着。修行就是修无所执着;什么执着都没有了,把自己的身体也忘了。连身体都没有了,还有什么执着呢?

◎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有执着,就是道心。

◎你若不存斗争心,就和阿修罗界断绝往来。你若不贪,就和畜生界断绝往来。你若不瞋,就和饿鬼界断绝往来。你若不痴,就和地狱界断绝往来。

◎佛是觉,就是觉悟。能觉悟就是佛,不能觉悟就是众生。所谓 “一念觉就是一念佛,念念觉就是念念佛;一念迷就是一念众生,念念迷就是念念众生;时时觉就是时时佛,时时迷就是时时众生。”你能觉悟自己所做的是颠倒事,就是佛;你不能觉悟自己所做的是颠倒事,就是众生。所以说佛和众生的界限,就是在觉和迷之间。

◎你做善事就有善报,做恶事就有恶报.因为前生不修,所以今生要受苦,如果再不修,来世还不如今生.如果你发愿修行,来生一定比今生好.因为前生修行,所以今生一切安顺,如果今生再修行,来生一定比今生还更好.如果不修行的话,来生绝对不如今生.这道理很简单,人人都可以明白.来生是顺或逆,完全由你自己来决定。

◎究竟什么是无字经?就是“一念不生”。你能一念不生,自然归于空寂,一切佛法就是这样,并没有旁的。你若不能一念不生,那么你还要多做功德,多栽培菩提善根,多修菩提道路。等你六度圆满,万行具足,到那个时候,自然会一念不生,空寂现前。

◎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界来的。佛既没有一个形相,众生为什么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这是随顺众生的分别心而示现。因为众生有分别好或不好的心,佛为了要使众生发菩提心,所以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增加其欢喜心,增加其信仰心。这是善巧方便的法门。

◎鬼的种类很多,一般人皆以为鬼是狰狞可怖,青面獠牙,其实这不一定。有时鬼能化做人身,乍看之下,以为是个人,其实是鬼。若你是开了五眼的人,鬼就不能欺骗你了。鬼又能变畜生,诸如马牛羊犬、鱼类、小白兔等。为什么能变呢?因为他有神通。或者变为蚂蚁、蚊虫、苍蝇、雀鸟、蜜蜂等。

◎佛在世时,某次抓了一把土,问弟子说:“你说我手里的土多,还是大地土多?”弟子说:“当然是大地土多,世尊手上的土是很少的。”佛乃说:“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把人身失掉者,如大地土那么多。

◎饿鬼所感的果报,是常被火焚,无有暂歇。它身体里面也有火,外面也有火,内外都有火,内外烈焰交煎,痛苦难言。为何有此果报?因为做人时脾气很大,所以死后变成鬼也不舒服,昼夜炽燃,永无了期,想躲也躲不开。

◎好像一个苹果,它不单是一个,在苹果上面,还有另一个苹果。有人说:“我为什么没有看见呢?”你若看见了,便会偷吃啦!这两个苹果,其中一个是影子,又可称为苹果的“性”。同样,每个人不单是一个人,他还有一个灵性随身。可是人的灵性是藏在人的身体内,而不外露;这个灵性若是跑出来,就会被妖魔鬼怪吃掉。

◎无论是什么种类变成的人,其背后仍然留着那个影子,又叫鬼魂(人有三魂七魄)。譬如前生为马,这个人背后就有一个马的影子;前生为骡,乃至牛羊鸡犬豕,背后都仍然留着那个影子。开了五眼的人,一看便知道了,“啊!原来这个人前生是只狗!”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开五眼,因为恐怕他把别人前生的问题都揭穿了,所谓“天机不可泄漏”也!

◎水果并非动物,它无血气,但也是生物。有生命者,就有“性”。把水果拿来祭鬼神,鬼神就吃了那水果的性,鬼不是拿着水果咬一口,才是吃,他只要往前触一触,吸去水果的性,就是吃了。所以拜过鬼神的水果,你再吃它,就觉得没有水果的味道。

◎虽然人常说怕鬼,其实人和鬼根本没有分开;鬼在阴间,人在阳界,但阴阳本是一体,无分轩轾,没有界限的。鬼是贪瞋痴重,比较起来,人是戒定慧多一点。所以鬼成为一股阴气,而人及畜生,则禀气而成形。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慈悲;不偷盗,是道义;不邪淫,是正人君子;不妄语,是忠信;不饮酒,就不会狂乱。杀生者,来生得宿殃短命报;偷盗者,得贫穷苦楚报;邪淫,得雀鸽鸳鸯报,雀鸟们都是好高鹜远,此乃是前生专做私奸的行为,破坏道德,才有这种业报示现。

◎不要杀生!一切众生自无始劫以来,皆为我的父母、亲友、眷属。前生的父母造了罪孽,今生可能堕为猪、马、牛、羊,假如你恣情宰杀畜生,就等于间接弑害你的父母。偷盗: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人偷窃或抢夺你的财物,那么你首先就不要偷他人的财物。

◎不但人爱钱,就是鬼也爱钱。活人想尽办法,费尽心机来弄钱;鬼没有工作,不能赚钱,可是也有生财之道,他令人替他烧纸钱。其实,鬼不需要钱,烧纸钱乃是一种迷信,浪费金钱,将真钱化成纸灰,这种思想真是愚不可及!

◎在亚洲有一种风俗,人在活着的时候,自己烧了很多的纸钱,认为在冥府银行存款,等死的时候,可以做个富鬼。或者用存款来贿赂阎君,减轻其罪。岂知阎君是铁面无私的法官,照公审判,不受任何的贿赂,想贿赂他,真是枉费一番心机。

◎人人为钱,不知惹出多少麻烦来。可是会用钱的人,若多做些功德事,例如办学校、开医院等,对人群有利益,利人利己,便能超出三界,不受生死轮回之苦,堕落地狱。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切记!切记!不可错因果,因果是丝毫不爽,万古不变的定律;错了因果,定要受果报的。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时,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才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无有等伦.我们修道人,必须修福慧。如何修法?多做功德事,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尽力而为之,这是修福.读诵经典,研究佛理,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修慧。浅言之,多立功德,就有福报;听经说法,就有智慧.

◎戒律就是修行人的生命,如果犯戒,等于生命断了一样地悲哀。世尊在将入涅槃时,曾告诉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由此可以证明,戒律的重要性。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https://t.cn/h9Mjmg
《宣化上人开示录(六)》

如何认知见性经典摘录集——仁德上人
5321、胡思乱想,说空话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真正落实做到时,决定不是想的说的那么轻松容易,这是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之中亲身体验的现实生活。妄想说话要比落实做到容易得多,落实做到更难。
5322、真正的修行,如果你不能认真真正地落实做到,说空话打妄想自己欺骗自己有什么用,只有说到做到最好。
5323、妄想容易做到难,说话容易落实难,如果不能落实做到,想的说的都是空想空说有什么用呢?
5324、你有了正思维,得了定,身体就可以得轻安了,就可以无病无烦恼,你就可以健康长寿了。
5325、心中得定之后,心中没有痛苦与烦恼,没有悲伤,也没有什么放不下,更没有什么想不开矛盾纠结。
5326、在你的清净心中,没有什么想不开,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矛盾纠结,没有任何的烦恼与痛苦,非常的开心快乐,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取无舍无爱无憎,天大的事情在你的心中不会有事,没有任何的障碍。
5327、得了清净心之后,自己的内心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自自然然就会落实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328、清净心即是佛心,又叫平常心,又叫般若大智慧心,既不会执着于有,更不会执着于空,达到空有一如。
5329、清净非常的容易都能达到,只因为你着相多了一个我我我而很难落实做到;你能放下我我我,你就能落实做到。
5330、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够见性成佛。这是万古永恒不变的真理,只因为众生舍不得放不下有很多的挂碍执着放不下,就会有很多的矛盾纠结与痛苦烦恼。若能明白空性不可得之理,万缘放下不再执着自我,把自我的执着彻底放下,把自己的身心化空没有我我我,自己本能本具本有的清净心即可以展示出来即可安详自在解脱。
5331、依止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有一丝一毫的空档,中间所依止的必然是自由自私情执的我我我。
5332、只要自己心中依止的是自由自以为是的我我我,这个最后的果报是非常可怕的,依止自我的后果会怎么样呢?
5333、依止自我的后果会是什么样?不用再说,每一个人都会清楚地明白。因每一个人都实心实意地依止过自我。
5334、对待自己的依止师有一念的忘记,自己心所依止的就是自己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
5335、自己心中没有了依止的导航仪,自己心中全部依止的就是我我我,我知我见我行我素,全是自我的意思。
5336、心中时时有了依止师,面对什么事情都不会迷盲;心中没有了依止师,就会按照自我的意思思想行为。
5337、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自我的意思行事,全是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全是乱七八糟,全是我我我的执着。
5338、自己心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自己需要一个管理自心的依止师?就是因为自己心中有一个强烈执着的我我我,没有办法管理。
5339、凡是对依止师有一念的不尊重不听依止师的话,必然这个一念不依止的心中有自由自己想说了算的我我我。
5340、要看清自己的内心:自己自由想按自己的意思行事的我我我非常厉害,非常严重,时时刻刻都不想去掉我我我的自由。

《西游记略讲》第一回 6、开头诗歌(一)
主讲人:嵇尚强

下面我们看《西游记》第一回的正文。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本回开头是一首诗,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要想把这八句话的意思弄懂,真的要花费一番功夫。下面我们逐字逐句为大家讲解此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什么是混沌?混沌一词的出处在道家的《南华经》上,《南华经》也叫做《庄子》,是道家圣人庄周所作。《庄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庄子》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一部伟大不朽的作品,说它伟大,是因为本书内容广博,涵盖了世间、出世间一切的观念与法则。说它不朽,是因为此书含蓄而又准确的讲明了人生的修养之道。

人这一生应该如何修养,如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作者在此书的“内篇·应帝王章”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混沌的故事,只要把混沌的含义理解清楚了,刚才所讲的修养之道,那个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方法,就有着落了。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本段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这则故事的主角有三个人,一个是南海之帝,他的名字叫做儵[shū],一个是北海之帝,他的名字叫做忽,还有一个是中央之帝,他的名字叫做混沌。儵与忽跟混沌的关系很好,有时候他们会到混沌的家里做客,混沌见到他们来了,自然是盛情款待。一次,儵与忽商讨,他们觉得混沌这个人很好,平时吃他的,喝他的,甚至是拿他的,他都是高高兴兴,因此,儵与忽想要报答混沌。如何报答呢?在儵与忽看来,人人都有七窍,凡是一个人,他的脸上都有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这些器官加在一起,就是七窍。虽然人人都有七窍,但是我们的好朋友混沌却没有,他的脸上真是一窍不通。商讨好报答的方案,儵与忽开始行动,每天都帮混沌开上一窍,七天下来,混沌的脸变了样,七窍具足,但是很不幸,混沌却因此而死。

混沌为什么会死?故事讲得很清楚,混沌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儵与忽给混沌的脸上开了七窍。人的脸上都有七窍,为什么我们脸上有七窍活得好好的,但是混沌的脸上一旦有了七窍他就死了呢?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混沌在这则故事里,是一种境界的代号。换句话说,他代表一种境界。既然混沌代表境界,那么儵与忽又代表什么?

儵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根据《周易》里的道理,在后天八卦中,摆在南方的是离卦,摆在北方的是坎卦,离卦代表日,也就是太阳,坎卦代表月,也就是月亮,太阳和月亮分别就是混沌这则故事里的南海之帝儵,与北海之帝忽。既然南海之帝是儵,是太阳,北海之帝是忽,是月亮,那么中央之帝混沌,混沌是什么啊?混沌就是道家讲的“中央戊己土”,这个“中央戊己土”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做“真意”。何为“真意”?“真意”就是“无念之念”,就是“正念”。因此,中央之帝混沌指的就是人的“正念”。

讲到“正念”,当“正念”现前的时候,此时,你会不会乱看,会不会乱听,会不会乱说,会不会乱想啊?一样都不会,只要“正念”现前,人一定是清明的,呼吸暂停,思想停止,但又了了常明,清清楚楚。《论语》上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什么孔子教导颜回的时候,告诉他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统统都不能做啊?不让你做,是为了帮你体悟“正念”,进入混沌的境界。你一乱想,一乱说,一乱听,一乱动,“正念”就迷失了,混沌的境界就破掉了。因此,《庄子》里讲,当儵与忽给混沌开了七窍,当人的见闻觉知活跃起来,正念就迷失了,混沌就死掉了。

另外,在《庄子》的这则寓言里,中央之帝混沌平时哪也不去,就只呆在家中。呆在家中是为了什么?为了等南海之帝儵与北海之帝忽的光临。儵与忽两人一同来到混沌家中,三人聚会的这个场景,用朱云阳真人的话讲:“吾身日精月光,一南一北,赖真意以进摄之,方交会于中黄神室”。“中黄神室”就是混沌的家,“真意”就是混沌,一南一北的“日精与月光”,就是南海之帝儵与北海之帝忽。

儵、忽、混沌三人相聚之后,混沌会拿出很好的东西招待大家,这个很好的东西就是“甚善”。所谓“甚善”就是紧接着“中黄神室”讲出的那句话“水火既济,正在虚危之中,虚极静笃,神明自生,即一刻中真晦朔也。”当儵、忽、混沌三人相聚之后,换句话说,当日精与月光被真意摄入中黄神室之后,人生修养的第一轮境界就可以得到了。这第一轮得到的境界是什么?就是佛家所讲的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水火既济指的是得暖,一身都暖洋洋的,头顶发清凉,嘴巴里则充满了口水。正在虚危之中,指的是得顶,头顶的气脉被打通,头部的感觉消失了。虚极静笃,指的是得忍,清清净净,生不起一点妄想。神明自生,指的是得世第一法,现有的身心,进入了一种凝定的境界,这种境界不受外界干扰,好比阴历三十的夜晚,天空之中漆黑一片。

厘清了混沌一词的含义,接着讲混沌未分时的境界,混沌在还没有被儵与忽开窍的时候,此时混沌的脸上真是一窍不通,这个一窍不通的境界就是“混沌未分”。既然“混沌未分”,那么混沌的表现如何?当儵与忽来到家中,混沌待之甚善,他的表现可以说很好。既然混沌在没有开窍的时候,表现很好,那么诗中为什么要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呢?

诗里面的这个“乱”并不是讲混沌本人,而是形容天地的现象。在混沌还没有开窍的时候,此时的天地是混乱的。为什么“混沌未分”的时候,天地是乱的呢?因为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时”,是时常的意思,在混沌还没有开窍的时候,代表日月的儵与忽时常会跑到混沌的家里做客。日月本来是交替轮转的,太阳升上来,月亮就降下去,月亮升上来,太阳就降下去,一升一降,一起一落,此时,天地是有规律的,是顺而不是乱的。但是故事里讲,有的时候儵与忽会同时下班,下班之后一起跑到混沌的家中。日月同时下班,天地之间既没有日也没有月,这种日月俱潜的现象就叫做“乱”。

混沌未分时,日月常常俱潜,跑到混沌家中与混沌相聚。如果用历法上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就是阴历二十八到下月初二,这五天夜晚的景象。时间走到阴历的二十八,当太阳下山,夜幕降临,此时的天空一点月光也没有。月亮跑到哪里去了?跟太阳一起跑到了混沌的家里,与混沌相遇。用《参同契》中的话讲,此时,“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dǎn】持。”“天地”也就是乾坤,乾为天,坤为地,“日月”也就是坎离,日为离,月为坎。“天地媾其精”,就是乾坤相交,“日月相撢持 ”就是坎离互抱。到了阴历二十八的晚上,日月都不见了,两人来到混沌的家中,互相抱在一起。抱在一起干什么?“雄阳播元施,雌阴化黄包”,“雄阳”指的是太阳,“播元施”是指太阳将自身的阳气放射出来。“雌阴”指的是月亮,“化黄包”是指月亮吸收太阳放射出的阳气后,将阳气包裹起来,阴在外而阳在内,阴阳相包生出一个叫做“黄包”的东西。“黄包”是什么?“黄包”就是中土,代表真意。

日月抱在一起,在混沌的家中,产生出真意。本来,混沌就叫做真意,既然原来就有真意,那么为什么日月相抱之后又要生出新的“真意”呢?紧接着刚才的话,书中又说:“混沌相交接,权舆[yú]树根基”。原来新生出的“真意”是为了与原先的“真意”进行交叠,如此,真意才不会断开。换句话说,正念时时现前。

以春蚕结茧为例。蚕吐丝是为了结茧,要想结成一颗蚕茧,蚕需要不断的吐丝,新的蚕丝被吐了出来,新吐出的蚕丝就交叠在旧的蚕丝上面,新旧交叠在一起,这就是“混沌相交接”。另外,蚕茧是椭圆的。因为蚕会把它吐出来的丝一圈圈的叠加,这一圈圈的蚕丝叠加起来就形成了蚕茧。蚕在吐丝的时候,它的嘴巴好像车轮一样转动,把吐出来的丝一圈圈的加以交叠,蚕茧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建立根基,形成模样,这就是“权舆树根基”。

“权舆树根基”以后,“经营养鄞【yín】鄂【è】,凝神以成躯”。所谓“经营”是指当你了解了春蚕结茧的过程以后,也要像蚕一样,把吐出来的丝一点点的交叠起来。换句话讲,就是要“正念时时现前”。只要“正念时时现前”,“鄞鄂”,也就是所谓的堤防,定的境界就可以建立起来。达摩祖师的弟子神光问:学禅如何入门?祖师回答:“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学禅要想入门,首先要达到心如墙壁的状态。佛家所谓的“墙壁”,就是此处道家所讲的“鄞鄂”。等到身心的堤防建好以后,我们就会像蚕一样,“凝神以成躯”,躲在蚕茧中,进入定境,等待化蝶。

“众夫蹈以出”,所谓“蹈”,指的是三物结合,男女交媾的行为。人是怎么生出来的?男女交媾时,阴、阳、真意三者结合才能生出人来。“蠕动莫不由”,整个欲界的生命,注意啊!是欲界,不是色界或无色界,仅仅就欲界而言,欲界所有的生命,它们的由来,都是通过雄雌交媾的方式产生。修道,要效法天地日月的运转,当日月进入混沌,天并没有塌下来,地也并没有沉下去,相反,新的生命化生了,这个新的生命是什么?就是“先天一炁”。“无念之念是为正念,正念时时现前,方可致先天一炁,而有得药之时。”讲了半天,这才得了先天一炁,至于金丹大药,等等再说,还早呢!

以上所讲的道理,人生修养的方法,圣人如果不说,谁又能知道呢?真可谓“茫茫渺渺无人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明越夜[超话]#小侯绞尽脑汁暗戳戳的秀恩爱真的瑞思拜[跪了]2.14那天,微博营业带着 ,被人说侯和 锁了,dy发第二遍就没有 了[喵喵],看你们谁还敢说爷和
  • 认为这个群里都是骂你的那你能不能退群啊?说的是谁自己心里清楚好吧?
  • 蔡大姐当时也不懂这个,连续交满10年后,因为家里需要用钱,就去保险公司取钱,可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她,要取这笔钱,需要等她儿子身故才行,这可能把蔡大姐气炸了,这不
  • 今天打视频的时候突然看到之前在学校加的提拉米苏的群 就说了一句好想吃提拉米苏然后他问我最喜欢的甜品是什么 我说是榴莲千层 榴莲千层和提拉米苏是我最爱的两种甜品我
  • 2022年10月『国‮现内‬牌』金壳龙‮禅婆‬南2563钱‮子袋‬四面神,今‮一有‬神,名四面神,掌‮人管‬间的‮切一‬事务,顾‮西东‬南北,四‮世方‬人生灵
  • 其实想像往常一样总结一下来着发现这十月过得愈加平静平凡执勤也是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日常那就挑出一些独特的记忆点P1-4 突然的提议下开始买菜做饭 这种氛围真的很好P
  • 徐忠信自1960年代入行,七十年代开始长期担任无线剧集和电影的武术指导,参与作品有[大醉侠]、[倩女幽魂]、[画皮之阴阳法王]、[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等,也参演
  • 祝贺中国男团取得世乒赛冠军祝贺中国乒乓球️王者之师TEAM CHINA龙队的球没话说,是世界顶尖运动员,是细心观察别人心情的朋友,是给出很多意见的龙指导,是看出
  • 早上一个小孩来调音,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热了,好像调不对[困][困]这两天真的热我是又热又困又累又想吃东西[笑cry]还送了一袋水果,我拿了一个梨一个芒果,中午还
  • 风停在窗边嘱咐你,要热爱这个世界,喜欢海,喜欢花,喜欢日出和日落,浪漫的年纪,别活的太无趣,一些小美好,正井然有序的发生着。#情感生活指南##电视剧余生请多指教
  • 他们的柔情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不绝对做任何事,总是给别人留一点路,因为他们很善于为别人着想。第二是:表面上,他们表现出强烈的专制主义,但在他们的内心,他们大
  • 粉扑较硬,使用感一般般,我会用香奈儿气垫的粉扑上妆,它比较Q弹软糯 个人测评和拍摄并不专业,和比较专业如有出入多担待,欢迎提出建议,我会努力改正滴化妆小白 新
  • 人的国服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出来的。人的国服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出来的。
  • 但似乎写它的小说不多,许多人认为,我是乡村题材的作家,其实现在的小说哪能非城即乡,新世纪以来,城乡都交织在一起,人不是两地人了,城乡也成了我们身份的一个分布的两
  • 还是探索自己 比较有意思 遇到真爱的我才发现,你不用为此做什么努力,只需要做你自己就好了,你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就去努力成为,你喜欢钱就自己赚,你喜欢身材好就健身
  • 楼兰(外一首)余秀华其实是被扔在沙漠深处的一座废城 其实是城里没有盖上的棺材发出的呜咽 其实是一个女子反反复复寻找的一处水源 2014年11月24日———
  • 伴随煤矿开采,城区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最终构成了淮南城市的大体框架。近期网络所提到的低价房源,涉及淮南市八公山区、谢家集区、潘集区,低价到底是什么原因?
  • #爱优牙牙齿矫正[超话]##天津隐形矫正##天津牙套#分享自 @天津牙齿矫正刘承医生(刘承医生原公立医院口腔正畸科副主任医师,有着20年临床经验,是隐适美/in
  • 让我们一起回顾周末的 NBA 赛场精彩上脚,PJ·塔克上脚了一双超稀有 Air Jordan,恐怕乔丹本人都没见过……[照相机]:nbakicks/slamki
  • 回到村里后,大家都说老纪成了名人了,可是,我心里知道,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扶贫好政策,没有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帮扶,我们一家三口现在可能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