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四念处。

小乘圣人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一)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二)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三)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四)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五)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
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於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於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
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
比如:我们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
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於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於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於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古禅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修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於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儒家曰:“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於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一)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二)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三)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四)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五)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上述就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学。戒以破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见思烦恼断尽,破除惑业,则无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灭谛涅槃之乐,故“道可修”也。#三宗智慧#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四念处。

小乘圣人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一)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二)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三)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四)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五)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
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於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於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
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
比如:我们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
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於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於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於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古禅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修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於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儒家曰:“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於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一)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二)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三)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四)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五)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上述就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学。戒以破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见思烦恼断尽,破除惑业,则无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灭谛涅槃之乐,故“道可修”也。[心]转发自南无韦陀菩萨摩诃萨! https://t.cn/R2WxKux

#佛教微课堂[超话]##佛教微课堂[超话]#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35~42)第三十五条,认行善布施者就是高僧大德。看到一个高僧大德喜欢行善布施,就认为他那么善良,喜欢救济,他一定是个高僧大德圣者,却不去思考他是否通经藏,是否犯了邪恶、错误知见,是否有圣法,这是错误的。第三十六条,认改编法本手印咒语。经常有许多人,搞一些假的手印,假的咒语出来蒙骗众生。要知道,每一个手印、每一个咒语都有一个护法与之相应,而且要把那个手印与本咒合施,这个手印或咒语才真正有效。不管自己有改编法本手印咒语的想法,还是看到他人有这类行为,都不能赞同,包括篡改法音,都是严重的错误知见。第三十七条,认五明不在菩萨中得。经藏说五明在菩萨中得,但有人就说菩萨们不一定会五明。一定要反问一个真理,菩萨不如凡人吗?凡是大菩萨,必须具五明。因为如果一个菩萨连凡夫的智慧都超不过,那他就是假的,至少不是大菩萨。想一想就能明白,他比凡夫智力差,还能说明其身口意之结构是圣智力的菩萨吗?第三十八条,认上师可索拿弟子财产。做师父的人,作为根本上师的人,认为他需要钱的时候就可以命令弟子把钱上交给他,需要物的时候,指示把弟子拥有的物拿给他,这是错误的。上师如此就是邪恶见,弟子认同就是错误知见。第三十九条,认借法脉传承作弟子供养之器。有人认为自己是某一派的传人,比如噶举第一代传人,第二代传人,第三代传人,或者是宁玛第几代传人,是萨迦第几代传人,格鲁传人,又是显宗什么传人,小乘什么传人,借这个法脉的传承为本钱宣传自我,为盈利夺取财物之器,向弟子索拿供养,这都是错误的,这不是佛菩萨的行为,不是大德上师,是借披圣师皮的假圣者。第四十条,认自赞炫耀是德人圣典。赞叹炫耀自己是道德圣者的行为,无论自己认为还是认同他人,只要炫耀自己是德人,是圣者,是典范,这个人绝对是凡夫,是不正确的。第四十一条,认子女不善导父母入正见。作为子女有时会遇到父母不学佛,子女束手无策,于是干脆就不管了,放之任从。这是错误的,子女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孝顺父母,使他们高兴,感化他们,善导他们,让他们逐渐走入正见,走入佛法的道路。子女要努力善导父母入正见,让父母幸福,不能撒手不管。第四十二条,认未隔石彩砂筑坛冒称圣坛城。在藏密法当中,有很多人都说他修法的坛城是圣坛城,什么时轮金刚圣坛城,什么普巴金刚圣坛城,什么密集金刚圣坛城,大威德金刚圣坛城,上乐金刚圣坛城,独发母金刚圣坛,轮回压玛圣坛城,似乎全都是圣坛城,金刚沙也拿去卖钱,完全乱七八糟。记住,圣坛城只有一种,这一点在法义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仅仅次于佛降甘露:只有隔石建立曼荼罗,才叫实相圣坛城。未经隔石建曼荼罗,均不是圣坛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渣男兵哥要回安徽了,无限吐槽振哥要回云南……还有虎哥,邵恒,林哥,班长,瑞哥,还有娜姐,哦不,娜经理……这十一个人来自祖国天南海北,不止十一个人,是59个人,
  • 20.和你见面才是我疲惫生活中唯一解药21.喜欢小众的东西,就不要介意大众的眼光22.所有的晦暗都留给过往,从遇见你开始就凛冬散尽,星河长明。20.和你见面才是
  • ​​​ 向太陈岚出生在节气小寒,是小寒物候第二候,鹊始巢,小寒是阳气渐生,阴气渐收,阴阳之比是11比1,万物严寒,万物冷冻,万物向阳,陈岚踏实中有灵气,现实
  • 据史料记载西周初期陕西富硒茶便是“土贡”汉景帝阳陵保存下来的世界上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茶叶,据专家推论便是来自陕南汉水河谷,产制规模极大,所需人工极多,“役工三万
  • 同时非常温和,坚持用一个月后,还是可以看到皮肤更透嫩的,尤其是不用它的时候,单独用妆前乳,皮肤看着还不错,但是早上用它当早间精华来搭配妆前乳的时候,它不仅调理皮
  • 猪就更不用说了,一嚷嚷就得给它们喂食,作为家里的喂猪担当,我一度认为,猪的声道发育过于良好,因为它们哼起来堪比村头的高音喇叭。众所周知,猫是爱干净的宠物,因此第
  • 这两款可能会觉得,哦,这个质量我自己努努力筛选筛选也能买到”衣服追溯到最后,都是人为设计出的,一类人有一类人的喜好,每件衣服都有适合它的主人,不适合的不要硬穿,
  • 当然,话说回来,有些人一吃辣的就长痘,这种情况是需要严格忌口的。痘痘又叫痤疮.它的发病其实机制其实比较复杂,它可能是激素紊乱,或者是皮脂腺导管角化,又或者是免疫
  • [月亮][求饶][红灯笼][看泰娱有感]film:感谢家庭的匮乏,正是这些缺憾让我能够一直前进,推着我前进nunew:要成为优秀的人war:工作使我感到有价值s
  • 因为一个光子480+超光子688都快1200了,剩下的一千多的水光都白送的,而且这水光也是分别适合不同人群的,一点都不懂的看P6,详细说了什么皮肤选哪个。要我推
  • 而兼顾美学与实用性的设计,永远值得占有家的一方空间[微风]❤️ #宝妈分享##择物日记##生活的模样#留白的艺术——浅析霍才元小说《君山之狼》文/春华求实与霍才
  • 松程照明 松程照明 现如今户外太阳能LED路灯随处可见,然而对于这些看似比较简单的问题,还是会很多的人对户外太阳能LED路灯还是不够了解,为了大家方便,从而更好
  • 据介绍,西安至阿拉木图航线的开通将有效促进陕西与中亚地区双边贸易,同时以西安和阿拉木图为中转点,充分利用两地机场的国际网络通达性,联动全球市场,衔接通达亚洲、欧
  • 简而言之来说我们一生的目标就两样,一是找对爱人,二是找对事业,一个会让你变得有归属感,一个会让你有价值感,这两者缺一不可,稻盛和夫一段让人醍醐灌顶的话,看完之后
  • ”“宝宝,我明天要去上海啦,工作好多,好想你啊”“宝宝不要在意fs的恶意言论噢,你在我心里是最好的,我最爱你了。有点晚了呢”“我看到你给我回的消息了,宝宝拍戏也
  •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方子,古书里记载它“夺得青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髯。”你我本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只因妄念执着,爱缠世间幻法,所以弄得四大不得空,生死不得
  • 应打工人姐妹们的要求订了晚上的红眼航班 绝对是一个大教训[单身狗][单身狗][单身狗] 第一次坐雨中的飞机 [开学季] 凌晨下来之后还有一顿检查 机场太远只
  • 时间的齿轮、发誓要逆转的命运,无处安放的温柔、热切而遥远的梦想,每一次努力后的微小却让人热泪盈眶的奇迹;无限可能的未来,迷惘过、追寻过,永不放弃的,只属于自己的
  • 幸好,這十年來,我喜歡在畫室上課前,和學生閒聊關於繪畫的一些想法,很多有趣的論點與佳句,就是在課堂上從我嘴裡忽然蹦出來, 成為下一張畫作分享時,隨圖附錄文章的材
  • 十里长滩连成一片、新“潮”雕白天夜晚风情各异、景区新大门海洋元素十足、银滩潮街成为滨海生态网红路,“天下第一滩”面貌一新,美不胜收,超乎想象.赤脚沙滩、踏浪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