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大家胡希恕逐条细讲《伤寒论》:第112-116条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这段说的是太阳伤寒了,上面说的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他不虚,表实证。伤寒,没有汗的太阳伤寒的这种类型,如果以火迫劫之,劫之,就是劫汗,劫使大汗出。亡阳,必惊狂。如果是大汗,汗出太多就亡阳,亡阳,就是亡失津液,那人一定要惊狂。为什么要惊狂呢?这里头过一会儿再讨论。方才的风邪我要说还没有说呢。由于大汗出,桂枝加甘草汤的“心下悸,欲得按”,大汗出,伤津液就亡失血液,津液丧失血液中的液体也丧失了。血不足以养心,心气虚,他就微惊微悸,这是一。第二呢,他本来就是伤寒,而以火攻迫出大汗,邪热返助,火热返助邪热,热更加重,又由于大汗出而导致气上冲,上下体液骤然间失调,下边的体液就往上,冲气、邪热攻于脑,也发于惊狂,所以这个惊狂不仅属于心脏,脑系也有,所以亡阳必发狂,亡阳两字用得相当的好。由于火热,不到亡阳的这种程度,未必惊狂。如果达到这种程度,一定要惊狂。第一个,血不足以养心,心怯则惊。另一个导致气上冲,气上冲,不断热往上冲,也导致水也往上来,影响脑系,也使得惊。惊狂已经达到卧起不安,这个要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就这个方子来看,我们知道惊狂也与水有关系,因为它用的是蜀漆,蜀漆就是常山苗,它能够去水饮,治内里头有痰结;也是一个安神药和龙骨牡蛎差不多,都能治胸腹动悸、发惊发慌,就是现在说的神经官能症,有镇静作用。

这个方子是以桂枝去芍药汤为基础,可见这个胸满,张仲景讲桂枝去芍药汤“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用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绝对不是胸满,它这个胸满就我方才说是汗出太多,导致气上冲,下边的水也伴随气往上冲,胸满动悸而卧起不安。它这个表未解,以火排泄大汗,所有呢,仍然用桂枝汤,伤寒原本是无汗的,一定是大汗出,到亡阳的阶段了,这时候表虽然未解但不能用麻黄汤了,必须用桂枝汤。它由于气上冲的厉害,上边冲下边虚,所有去芍药。用桂枝去芍药汤还是治胸满表不解,另外有些神经症状,他加安神镇静药,里面用蜀漆、龙骨牡蛎。也就是说这个方剂桂枝去芍药汤证而精神失常,有惊狂而卧起不安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子。这是根据这个方剂来分析这个证侯。

上面我说的风邪的问题,作个讨论。可见仲景这个书也说邪风在人身上似的。所以也是错的。这在中医的理论上,中风伤寒,我讲了,不要以为真有什么风中到我们人体了、有寒在人体了。中医这句话有语病,其后是很多的不科学的说法吧。说桂枝是祛风的药,麻黄是散寒的药,其实是不是由风带来的,由寒带来的,没有。即可是我们这个病由于受风而发作,它不过是个诱因而已。这个风是诱因,这个风不能呆在人身上,就像我们触了电,触了电有什么证侯你就治吧,不能说电还在你身上啊。没那个事。所有研究中医,它的规律对不对,仍然是对的,到现在也是。我们对这个太阳病,两个类型。一个类型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古人叫中风,我们现在叫中风也可以啊。还一个类型,就是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甚至于不汗出而喘,这种情况,这个就叫伤寒。就这两个类型。

现在人在临床上这个类型还存在,这个规律是古人通过实践发现的一个客观存在,多年也不会变。我们治疗也不会变,桂枝汤的确就是治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这一类的表证。是不是有祛风的,这个值得研究。所以我们研究中医,这些个地方要注意的很。那么这些理论站不住脚,站不住就不要这么来认识它,我们现在应该重新认识。我认为研究中医应该这样,要不然,就是不好的,明明是不科学,咱们还是说那就是风,就是风邪在身上,这个药还是驱风的。这个东西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他无法认识它。恶风,中风病它是恶风,恶风就是风,风邪在身上的,伤寒的恶风和恶寒差不多,没有汗的,古人就认为是寒。后世的温病说夏天的酷热也跑到身体上来了,药治疗也是祛温祛热。

这个也值得考虑,不能说发病这东西,而且这也不是主因。现在知道的伤寒是有病菌的,身上潜伏病菌了,因风因寒而诱发,仅仅是诱因而已,主要还是伤寒杆菌。这个地方研究中医,古人错了就是错了,认为风邪,后世多了,风为阳邪,甚至脑溢血,也认为是风,也得祛风。医学上很出了一些个偏差。这个地方,我们研究中医呢,古人掌握的规律是对的,多少年也是对的。通过实践,通过对规律的认识,那时候限于科学水平,他满脑子在想,在从现象到本质,我们说的中风伤寒就是拿现象当了本质了。中风由于出汗而怕风,他就说这为风邪他就起名叫中风。伤寒就是恶寒。古人的这种说法当作术语来看呢还行,真就认为风在这呢、寒在这呢是值得研究的。我不那么认为,证侯是自然存在的,风邪的说法是值得研究的。

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

形作伤寒,他的病形像没有汗的伤寒,也发热恶寒,但是脉呢,它不弦紧,伤寒是表实,脉浮紧,弦紧这个脉是很不好分的。弦,从上下绷之叫弦,绷直力非常强,脉管紧数有力叫做紧,这两个脉,脉紧无弦,这个脉不很好分的。跟这个缓弱一样,弦对这的这个脉就是弱,就像琴,才上的弦,用手弹弦,琴弦非常的直而有力,日久而不上弦,弦就软了,用手一按就弱了。缓是对紧说的烟卷卷的松一按就是缓,卷的紧按就紧,就。紧和缓,弦和弱,是对着的。但是缓与弱是不好分的,所以书上太阳中风有时候是缓,有时候是弱,在理论上是存在,在指下上很难分清。不弦紧而弱说明什么问题呢?津液虚,很好理解啊,脉管里充血脉管就紧,血少,松,脉就弱。

这个我们讲过,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治法?头前有这么一句还记得不记得?“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有这一节吧。这里是脉弱,脉弱说明没有津液,它不是阳气重于表,就是体表津液不舒。所以发汗是不能的,更不能用火攻。所以津液虚,人要渴的。所以脉像前后看就知道了。热多寒少津液虚可以治。被火必谵语,所以津液虚以前就有了,这时候用火攻,那一定火邪入胃,胃中水结,发热,一定要谵语。弱者怎么治呢?弱者要是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解之,不是要你大汗,这跟我们那节一样,“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解之”,用小量药清肃内外,解之就可以了。你们看看桂枝二越婢一汤,那个药量非常轻,石膏多少?此无阳也,阳不是热。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个此无阳也不是没有热,无阳也就是津液没有。麻黄汤解之于表也是津液失于表。

所以这一段,注家都注错了,尤其是《医宗金鉴》就说这个弱者错了。弱者不能发热啊。其实是没有看到头上的那一节。这本书啊,熟读一遍是不行的。我19岁开始念伤寒,我今年80多了,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改变。你要不整个看下去,没个明白。这一段就是,我一说那一段,你们回头看看就明白。前后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像这段,形作伤寒,文字就前后不一致。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个形作伤寒,也是没有汗,脉不弦紧而弱。其实是一个东西,两种说法。读书呢要前后对照,单看一段,越看越糊涂。你们看各家的注都注错了。这就是说有表热,津液虚,脉就弱。甚至于微,这发汗就不行了,用麻黄汤都不行。用火攻更不行。那怎么办呢?脉弱的,解之,当使汗出。不能发汗。微微解之就可以了,稍微出点汗,病非常轻。

第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以火熏之也是一个取汗的一个方法。古人把那个地烧的很热很热的,然后在热地上躺下,熏而出汗。这叫火熏的方法。咱们用热炕多烧火也可以达到这种目的。以火熏之,不出汗的很少。但是如果津液亏,津液虚,他就没有汗。他这个不得汗就是指津液素虚,以火熏之,不得汗,但痞是太阳病,不得汗而邪出不去,而火热攻于里,其人必燥。燥,就是烦躁了。乱者为之燥,烦者为之热。热烦燥扰,燥比烦厉害。太阳病自愈的话都是七天,前面有啊。太阳病,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在表的病自愈都在六七天。

到时候不愈,而且外邪火热壅然不解,久之必伤阴。所以必清血,热不得外越,表证好的不好的,伤于阴血,一定要便血的,这种便血不是因为其他的问题,是火攻造成的,所以叫火邪。可见这个血用一般的止血法不行,应该去火热为要紧的,但这里没有说治法,有表不解,还得解表。表要是解了,像竹叶石膏都可以。但他不讲治法,这个火攻,没有提具体的证型,有的只是提及危害,不提证治,只提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证治之。

第115条:脉浮,熱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脉浮,熱甚,这也是太阳病了,太阳病,脉浮,热越厉害,应该用清凉解表的,解表药里头也要用石膏了。而反灸之,火攻了,这个灸,就是我们常用的灸法了,这里不利于热实,脉浮,热甚表实证了。

实以虚治,热实之证而以虚寒的方法来治疗,灸就是来治疗虚寒的方法,因火而动,必然要吐血,本来就热甚,继之以灸火,反助其热,热因火动,必咽燥,吐血。凡是热都往上涌。

尤其在表证的时候。嗓子干,甚至吐血。这个热病不必用灸。有些热病,你用热药也可以使人吐血。治病,火攻与用药也有关系,所以必须知道寒热虚实,必须掌握这个。热要用寒治。热要是用热攻,必造成误治。

第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重腰以下必重而痹,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脉浮,故知汗出解。

微数,脉微而数。微者,血不足。数是有热。这就是虚热的一种病,津液虚而有热。慎不可灸,火也是邪,热邪,火与原来的证侯之热,火更助其热,一定要烦逆。逆,也是多种,渴逆,呕逆。热要往上,热逆于上,追虚逐实,本来这个病是虚,因灸火的关系,越灸越虚,本来热实,继以灸火,更助其实。微数之脉,一方面是正虚,津液虚;数者,热,一方面是热实。这两个问题,津血越少,血散脉中,火气虽微,灸火之气,看着不怎么的,但是对虚热之证内攻相当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正因为血热伤阴,这个血很难恢复。这在《金匮要略》痉湿遏里面有这么一段“痉病,由灸传者难治。”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津液枯燥,肌肉不和,发痉挛。津液恢复,痉挛就好,由灸传,就是太阳病的时候,虚热的证候,灸者,血气难复,痉就难好。他和这一段是有关系的。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重腰以下必重而痹,火逆也。脉浮,病在表,太阳病,无汗的用麻黄汤,有汗的用桂枝汤,都是以汗解。如果用火灸之,用火来灸,邪无从出,这个邪,本来汗从表解。因为灸,邪不得从表而出。

灸不能发汗,反而因火而盛,外邪因火反倒更热。刚讲了,麻黄汤证,体表充斥津液不得汗,热不能解,津液也不得出,热上亢,人身上的体液也不得汗,湿邪下注,所以这个病变成腰以下必重而痹,重,沉重,痹,痹而不仁,也可以疼,这是湿,这个湿哪儿来的?本来表证的时候体液大量壅于体表,太阳病的时候讲,机体让大量体液壅于体表以发汗解除疾病,用火攻不得出汗,热不能解,体表的湿,体表的水分只能到那儿去呢?只能注入下半身,为痹。

这是因火而造成痹证。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脉浮,故知汗出解。这个病可以自己好,这个也是一时的情况,不能出汗,先前讲过:阴阳自调者,必自愈也。表里没有什么大问题,仅仅是腰以下重而痹,没有其他的问题,如果津液恢复了,自然出汗就好了,所以欲自解者,必当先烦。这也是凡是误治之后,身体要好过来多少要发冥眩状态,这个烦也是冥眩状态的反映。烦乃有汗,烦躁之后出身汗就好了。

何以知之,为什么知道是这么出汗而好呢?脉浮,故知汗出解。由于火灸之后表不解,脉浮,病还在外,所以它要自解,总得要自汗而解。如果不自解还要治,也得解表。据我看还用桂枝汤。如果吃完桂枝汤,热解了,腰以下还重而痹,那你得想法治这个,大概得用苓姜术甘汤。苓姜术甘汤治所谓肾着汤,主要治腰以下沉和痛。这段脉还浮,表未解,邪无从出,当时就有这种情况,如果自愈得话,也得出汗。烦躁,出身汗就好了。如果不自解,那得治,怎么治呢?解表,也得出汗。不然的话,身上的水气去不了。原文没有说治疗,但是治疗也在其中。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

国医大师:过敏性鼻炎的诊治

干老将鼽嚏(过敏性鼻炎)主要分为肺热、肺寒、卫气不固和肾阳不足四个证型,其中针对肺热所创建的清热脱敏汤和针对顽固性鼽嚏所创制的截敏蜜梅汤,独树一帜,疗效可靠,值得效法。

干祖望:过敏性鼻炎的诊治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传统名称为鼽嚏,是一些特殊体质的人接触某些物质后所发生的异常反应。故《外科正宗·漆疮》(漆疮是代表过敏性疾病中的常见病)谓:“由来自异,有感而弗感。”

陈氏说得很清楚,人的禀赋体质各异,有些人对某些物质可以产生反应,而也有人则毫无反应。其实这些物质,都是毫无毒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人接触后都毫无反应而安之若素,但某些人即发生异常的反应。

本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较常见于青年,它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一个部位,包括内脏在内。因之过敏性鼻炎仅仅是过敏性疾病中的一种而已。

过敏性鼻炎可以分为常年性与季节性两种:

前者不分季节,随时可以发作,长期反复不休。

后者为定期性或季节性,仅发作在一年中某一个季节或节气,到一定的时间发作,也在一定的时间消失。

不过这两者之分,以不重病而重辨证的中医来说,毫无分开的价值,因为在中医理论体系的角度上来看,其“证”相同,其治一致,基本上无其区别。

一、临床表现

不论何种鼻炎,局部症状都是:

作痒:发作之前,鼻腔内奇痒。一般冷风、冷气、有剌激性的气体、粉尘……,都能导致奇痒。有时情绪也能刺激作痒。

狂嚏:一痒即嚏,也是阵发性地紧随作痒而来,从三至四个到数十个不等。

清涕滂沱:继痒与嚏之后,清涕即无控制地流淌出来。其质清淡如白水,擦在手帕上,毫无痕迹可见。

短时期的鼻塞与失嗅:嚏后,马上鼻子堵塞,并嗅觉也暂时消失。等待一个相当时间,一切恢复正常,毫无后遗症状。

全身症状两型鼻炎无明显区别。季节性的,则在发作之初可伴有头痛或全身不适。

局部检査可见两下甲肥大水肿,鼻腔粘膜苍白,表面水汪汪有如鱼鳔。但这些症状往往也随发作情况演变而不同。

过敏性鼻炎,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这种数据中医在诊断上不起什么指导作用,但在观察疗效时,很有帮助。

二、病因病机

目前,临床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肺热、肺火:一般鼻病,大多新病属寒,久病属热。所以久嚏不止,可作肺中积热目之。正如《东医宝鉴》所谓:“火乘金为病。”

肺寒:《景岳全书》:“凡由风寒而鼻塞者,以塞闭腠理,则经络壅塞而多鼽嚏。”因为肺本恶寒之脏,一着寒冷,当然及时反应,故而狂嗅与清涕共来。

卫虚;卫气是阳气的一个部分,生于水谷精微,源出脾胃,既能温养脏腑,又能保卫肌表抗御外邪。一旦虚衰,大小之邪从开窍之鼻也好,所主之皮毛也好,可以长驱直入,首先反应于鼻病者,为狂嚏与清涕。

肾阳式微:肾阳主一身阳气,故称元阳。肾阳一虚,无以温煦脏腑诸窍,则肺也当然虚冷自怯,更难抵御外邪。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所以,归纳起来,有实证、虚证两型。

实证为肺有热邪,深伏难宣则狂嚏,或寒袭肺经,金叩乃鸣。

虚证有卫气不充,藩篱失职,所以外邪易袭,脾阳失振,浊阴笼罩,金受叩而鸣,或肾阳衰竭,内则难以温养内脏,外则无法资助卫气而抗拒外邪。

三、辨证论治

肺热:狂嚏不止,对寒冷的刺激不太敏感,鼻涕呈淡黄色而清稀如水。鼻粘膜正常,甚至有充血现象。一接触任何刺激,如煤气、香烟、热气等,马上发作。舌薄黄苔。

肺寒:狂嚏,清涕多稀薄澄清如自来水。平时容易感冒。大多一遇风寒,马上发作,所以早晨起床之际,必然一次狂嚏。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舌薄白苔,脉细。

卫气不固:容易喷嗅而嚏数不多不狂,接触极小极微的外来刺激,亦可马上发作,流涕多清稀,一般病程较长。

全身症状为运化不健,入冬畏寒,常年在感冒中,精神疲乏,鼻塞严重。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或轻微水肿。舌薄苔,质淡白、嫩、胖,脉虚而缓。

肾阳不足:病程必长,不论冬夏,一直处于病态中。一切局部症状,较卫气不固者更为严重。

全身症状,更显示出萎顿不振,腰疼、脊冷,四末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而频频欲解。舌薄苔,质淡不红,脉多沉、迟、细、弱。检査可见鼻粘膜苍白无华。

(一)内治

一般情况下,此病实者、热者少而虚者、寒者多。

肺热:当清肺泄热脱敏法,常用代表方为清热脱敏汤。

常用药:桑叶、薄荷、蝉衣、地龙、路路通、紫草、茜草、墨旱莲等。

肺寒:当调和肺气,温肺祛寒法。常用代表方为桂枝汤。

寒甚者,可选加以下诸药。如细辛、荜茇、荜澄茄、炮姜、补骨脂、附子、肉桂、淫羊藿之类。

卫气不固:当益气固卫法,常用代表方有玉屏风散。

一般卫虚者,肺气宗气必虚,所以也可以补气升清法,如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之类也可取用。

常用药:防风、白术、黄芪、橹豆衣、桔梗、诃子肉、甘草、党参等。

肾阳不足:取用补肾温阳,常用代表方有桂附八味地黄汤或右归饮。

常用药: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补骨脂等。另外亦可加些仙茅、仙灵脾、诃子肉之类的药物。

在临床上也经常遇到十分顽固的过敏性鼻炎,干老对这型顽症,取用自订的截敏蜜梅汤。

处方为:乌梅12克,防风12克,柴胡12克,五味子12克,甘草8克。干祖望:过敏性鼻炎的诊治

浓煎两次,分两次一日进服。每次药汁中冲入蜂蜜15克。

另外,还有一种经常遇到而也无法对付的顽固者,他每服第一次的方药,十分有效,但原方再进,再也没有疗效了。换上一个医生,第一剂也特别有效,原方再进,又毫无改善了。

这种情况《医门补要》称为“戏药”。应付的唯一办法,就是每诊换一次方,不要认为有效之方而舍不得改换新方。

好在屡换不止的新方,在攻补、升降、寒热方面零乱一些也毫无关系。总之,每换一新方,大多都能有效。

(二)外治

五倍子、辛夷、蔻仁、石榴皮、细辛各等分,共研细粉末,用纱布裹住,每日早晨塞入鼻腔内,左右交替,约半小时后取出。

针刺取穴:合谷、列缺、曲池、迎香。体弱者再加大椎、胃俞、脾俞。干祖望:过敏性鼻炎的诊治

艾灸,用悬灸法:取迎香穴。

四、医案举隅

赵某,男,14岁,1987年10月13日初诊。

症见喷嚏发作剧烈,痰涕似涌,色白质清,病史3年,四季皆然。平素怕凉,鼻常塞。舌苔薄,脉弱。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苍白。

辨证属肺气失调,当属桂枝汤证。

处方:鱼腥草10g,白芍、辛夷各6g,桂枝、甘草各3g,细辛1.5g,生姜2片,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10月19日二诊:药进5剂,鼻痒程度有所减轻,除晨昏喷嚏发作依然剧烈,子午之际已减少。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苍白转淡白,有分泌物潴留。苔薄,脉平。

原方5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10月24日三诊:鼻中气息通畅,喷嚏明显减少,手足温。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色淡白,无水肿,无异常分泌物。

仍以原方调治20剂,每日1剂,水煎服。病情基本痊愈。

按:小儿肺常不足,皮毛鼻窍卫护功能减弱,易受寒邪而肺失宣降,水津不布则壅滞于鼻。

《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鼻涕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人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

《医学发明》:“皮毛之元阳本虚弱……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

《读书随笔》认为嚏之所作是“一缕寒邪,孤行气脉,而不为正气所容,故冲击而出也。”

肺气虚寒、风邪袭窍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患者形寒肢冷是由清阳不能“发腠理”“实四肢”所致。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肺为涕。”涕为肺液,生理情况下,涕能滋润鼻窍,病理情况下,涕液分泌过多。

故取辛甘之药合用,升举清阳,细辛温肺散寒,祛风开窍。

小儿体质易寒易热,易虚易实。鱼腥草可清肺热、制辛温药之偏,民间单味用于鼻炎,干师用于多涕尤妙,与辛夷共同引诸药归于肺经,使“清阳出上窍”,阳和得转,阴凝自散。

祁某,男,36岁,1987年9月28日初诊。

患者患有过敏性鼻炎,涕多狂嚏,有6年病史,春秋两季加重,近期发作剧烈,甚至尚未起床,病已发作,最近视物模糊,口干加重,咽不舒服。苔薄,脉平。

体格检查示鼻黏膜偏淡,咽后壁轻度充血。质禀畏寒,药拒辛热,采用清温之法。为两全计,取截劫法。

处方:地龙、橹豆衣、乌梅、诃子肉、百合、菊花各10g,桑叶6g,柴胡、防风、蝉蜕各3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l0月13日二诊:患者除脓涕仍然较多,偶伴血迹之外,其他症状如咽部不舒、狂嚏已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下午尚存在头脑昏沉,思维不敏。

鼻腔未见异常,咽后壁仍充血,苔薄,脉平。唯黄浊之涕仍多,考“五液”之涕,为肺液,黄为热象。夹有血丝者,亦属营伤积热,故清泻肺经之热。

处方:芦根30g,桑白皮、栀子、侧柏叶、鱼腥草、鸭跖草各lOg,赤芍、牡丹皮、桔梗各6g,黄芩3g。4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10月2013三诊:患者一度浓涕如胶,大量淌溢,唯分泌物中夹有少量血丝,从此即嚏止涕少,咽喉尚觉不舒。再取苍耳子散加减。

处方:芦根30g,苍耳子、生地黄、玄参、麦冬、百合各10g,白芷、桑叶、辛夷各6g,薄荷(后下)3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药后患者病情基本获愈。

按:干师自拟方“脱敏汤”由紫草、茜草、墨旱莲、蝉蜕、地龙等药物组成。方中茜草凉无病之营,活已伤之血;紫草活血凉血,止一切瘙痒;墨旱莲活血解毒;蝉蜕疏风;地龙镇静。干师设此方常用于一般的过敏性鼻炎,而无明显脏腑虚损、阴阳失调者。

对顽症,则断然采用民问铃医之“劫”法,投“截敏乌梅汤”,该方由乌梅、柴胡、五味子、百合、防风、甘草等药物组成。

本案初诊即揉和以上二方、取截劫法为之,因见眼干咽痛上焦风热之证,再加桑菊轻宣,仅3剂即有见效。

二诊见黄浊涕伴血迹、头昏沉、咽充血等肺经伏热之证,冥顽之疾得以截断扭转,此时当结合辨证,效亦更方。

《锦囊秘录》谓“金叩乃鸣”,治欲制其鸣,先当清金。狂嚏多涕,是由肺热内郁、热盛生风所致。

根据《辨证录》“金遇火刹成水”理论,干师采用自拟“清热脱敏汤”。方中以桑白皮为君药,清肺中伏火,泄上焦风热;臣药为黄芩、栀子,肝肺郁热兼顾。以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清阳之气从鼻窍出入,有赖少阳肝胆的疏泄正常。清肝以防木火刑金,也是获效的关键。

同时,加凉血、活血之品,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最后,以苍耳子散合清热养阴之剂善后。

五、预防与护理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加抵抗力。

注意不要骤然进出冷热悬殊的环境。

常做鼻部按摩,如长期用冷水洗脸者更佳。

已知道致敏原者,尽量设法避免接触。

季节性的每届发作时间,预先进服玉屏风丸或补中益气丸、益气聪明丸以预防。如系儿童,可多吃酸梅汤(非化学合成者,必须是用乌梅与砂糖制成者)。

发作期间,要注意保暖。

每当狂嚏之前,急按摩迎香穴,按摩到该处发热时为度。

文摘自《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医案摘自《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3卷第2期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

#每日一道# 【农历四月初八,恭贺文始真人尹喜仙师圣诞!】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巨无上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

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澈。大度恢杰,不修俗礼,损身济物,不求闻达。周敬王23年(公元前497年),眼见天下将乱,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因称“关尹子”。

道教尊为“尹喜仙师”、“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大法主”等。

尹喜真人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侧。《无上妙道文始真经》记载,关令尹喜,周大夫也。老子西游,喜望见有紫气浮关,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迩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着书。喜既得老子书,亦自着书九篇,名《关尹子》。

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官,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道观之兴,实祖于此。

老子授经后,西出大散关,复会于成都青羊肆,赐号文始先生,即《庄子》所谓博大真人者也。

《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医隐德仁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后回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豆沙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也记述尹喜得道经过:周康王时尹喜为巨大夫,后为东宫宾友,结草为楼,仰观乾象。一日,观见东方紫气西迈天文显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 西,乃求出为函谷关令。遇老子,迎为师,拜求至道;老子因接喜玉历三十五章及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喜欣争持诵,奉行道成。

尹喜真人官拜大夫,为东宫宾友。至昭王时,瞻见东方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当度,便求出为函谷关令,便前去寻找。

尹喜真人说:“夫阳数尽,九星宿值,今岁月并王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于是,斋戒念真,使扫路四十里,夹道烧香,等待天真入境。

不久,老子驾青牛薄板车至函谷关,迎入官舍,尹喜真人便以师礼恭敬。居住百日后,尹喜真人假托以疾病辞官,然后迎老子到自己的终南山楼观家宅中,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著道德五千言后传授给尹喜真人。老子便离开后,不知所终。

之后,尹喜真人乃弃绝人事,按老子所授经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著《关尹子》九篇。《关尹子》又称《通玄真经》,与冲虚真人列御寇所撰著的《冲虚真经》(即《列子》)、南华真人庄周所撰著的《南华真经》(即《庄子》)和洞灵真人庚桑楚撰著的《洞灵真经》(即《庚桑子》)合成道家“四子真经”。四子真经的作者,道教尊为四子真人。四子真经与道德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关尹子》 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其书文辞沈博绝丽,意境深远隽永,超超玄著从做事读书到待人接物,从日常生活到思想修养,从事理到道理,极大地体现了“道”的内涵。

书中有不少警句,如“勿轻小事,小隙沈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等等,是上古先民长期的经验智慧积淀。对执政,经商者无疑于常鸣的警钟。古代隐士对关伊子推崇备至,谓道家大藏千万卷,最精微者《关尹子》书也。

尹喜真人自著《关尹子》九篇,《汉书·艺文志》有载。原本已佚失,今本《关尹子》也称《文始真经》,南宋时期始见于永嘉孙定家。

南宋《舆地纪胜》记:老子授其《道德经》,并约后会蜀之青羊肆。尹喜真人后归栖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下,石门石室喜之所居。古有铜床玉案,早废。其居处名尹喜岩,涧名牛漕涧、青羊涧,因太上神化访喜之地而得名。

武当山大顶之北有“狮子峰”,岩壁上有尹喜岩,一名仙岩。其下有涧名牛槽涧、青羊涧,留传有与尹喜相会的神话故事。南朝郭仲产《南雍卅记》载:“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传云尹喜所栖之地”。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尹喜岩“古有铜床玉案,今无”。元罗霆震呤《尹仙岩》诗曰: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不待邛州乘鹤去,此山仙己是天崖。

历代武当山志都记有尹喜真人在武当山活动的踪迹。毋庸置疑,尹喜真人成为第一位来武当山实践,传播道家思想的历史人物。并被道教尊称为“玉清上相”。

与尹喜真人相关的道教派别比较多,比如尹喜派、楼观派、犹龙派等,甚至现在还有相关的传承。其中,犹龙派认为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也有的人将犹龙派称作隐仙派,因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三丰隐武当。故而,在道教张三丰祖师被奉为犹龙六祖。

尹喜真人在日常生活中清虚自守,要求自己像射箭一样保持“心平体正”,并解释说:“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说明这种心平体正的修持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不仅能够治身治国,而且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庄子·天下篇》载有尹喜真人的一段话:“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若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盖述其大要在贵本重神,澹然无为,清静自守,独任虚无,随物因应。

尹喜真人得道后,老君授其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证位为无上真人,玉清上相,为天府四相之一,赐紫芙蓉冠,飞青羽裙,丹得绿袖,交泰霓裳,罗纹目黄级,九色之节,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统领八万仙士。元顺帝至元三年加封“文始尹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等。

来源:三官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注意⚠️本条微博没有任何一个字是rm金钟大先生⚠️请金钟大粉丝勿要来我评论区吵架⚠️否则拉黑删评慢走不送⚠️)(还是老话,不单指任何一个人勿对号入座)都到现在
  • 在诉说这些能量的背后,也是希望更多人去了解或认知这样的情况:现代女性虽然比起过往有更多的的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成为各种角色/拒绝各种角色,但是内在仍然继
  • #周报# 周报来了,每天韩小四帕梅拉,最近在跟刘畊宏,100斤以下不是梦想,昨天粑粑突然回来,然后安安说要跟汉堡粑粑麻麻睡。自己变身小香肠,结果挤的粑粑掉地下,
  • 他从外面给我带吃的,带时兴衣服,一些他说女孩子才看的书。 撞钟人跟我说,小房间里的先生前天就去世了,这么好的人早早就走了,以后都没有酒喝了。
  • #德塔文# 数据显示:该剧当前在娱乐核心受众中的讨论度中等,但因媒体关注度在线且凭借现实题材较高的大众辐射力,其大众层面的反馈十分积极。#资讯# 【AT&
  • 4.15最近24小时区块链消息汇兑:1.经济日报:警惕NFT存在的炒作洗qian等风险隐患; 2.Opera宣布正式推出iOS版专用加密浏览器,集成非托管加密钱
  • 反正就是很可爱很可爱了[太开心]我爱我的饼哥[哈哈]#萩原利久[超话]#我永远最爱的小狗,我的久宝儿,一大早就被我宝儿可爱亖,好真诚的宝贝,喜欢会表现在脸上,会
  • 他们家去年霜11前后开团也就是这个价,我敢说你不可能再找到比我这里还U惠的哈!结果大家反馈特别好,到今年为止都0差评不说,过年的时候还有小朋友私信问我啥时候返场
  • 海口做隆鼻投稿:一旦我笑我鼻子的丑就都突显了,想了很久还是去do啦,现在特别喜欢我的侧面 海口做半肋骨鼻综合最好医生? 有想要了解正规医院医生的姐妹都可以来问
  • 上海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生产生活资料等重点物资,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宛的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对进出全域封闭城市内物资中转站点的货车司乘人员,在
  • 而陈先生觉得是初次见面,东西都买了,也不好意思不掏钱结账,于是就帮忙付了钱,女子非常高兴地拿着衣物离开了店铺,陈先生本来想着继续见面呢,结果只见了这一面后,徐某
  • 还有部分单身女性对此充满了嫉妒,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都找不到这样又高又帅的男友,却被这个袖珍女孩截胡了。知道孩子一切正常以后,两人才安心待产,期间他们依然会上传
  • 同样做错了某件事,性格内向的人敏感,外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能让他觉察到并有所改变;外向的人大大咧咧,如 果不明确地指出问题,他可能根本就感觉不到。如 果笑
  • 一位匿名的 OEM 消息人士称,PC OEM 厂商将推出更大的机箱,可容纳更好的电源,1000 W+ 电源很快就会成为标准……英伟达在 2020 年 9 月发布
  • #九霄逐梦再问天 阔步强国新征程#航天日设立六年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爱你],每一次突破和创新的背后,都离不开航天员克服艰苦恶劣的环境,专注
  • #我的育儿心经# 7点10分接班婆婆看着睡着的大祐,大祐采取的是投降式仰卧姿势,然后在接下去的10分钟里不停的动,每次我都会胆战心惊地拍拍他。2、帮助别人,自
  • @广州公安 #全民反诈防骗季##全社会反诈进行时# #假警察电话骗女子转账真民警破窗阻止#最近计划想办一个这样的活动,活动日期预计在5.1~5.5。徐警官向李女
  • 》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尽管银河系大得令人类绝望,但它却只是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一粒沙子。远方是诗意的画卷,浪漫的存在。
  • #这车什么价#【北京新增19宗本土感染个案】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北京单日新增14宗本土新冠确诊病例,以及5宗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这车什么价#【新一轮价格战来袭,福
  • 看到易居的下场,大家就应该知道为什么所有房地产自媒体都在鼓励大家买房,因为大家不买房,这些房产自媒体也活不下去,房地产太小众了,光靠那点流量,就算做到全网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