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命里的祸福,就在他的“格局”里!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一个人活得幸福,遭遇灾祸,看起来是无常的,其实是自己找来的。

当下的幸福生活,不是今天忽然冒出来的,是你在之前创造的,今天才有了结果而已。

顺理成章,你明天是否幸福,不是等来的,而是你今天亲手设计和打造的。

放大自己的格局,容下的东西越多,那么福气也越多。

没有格局的人,心如针眼,就是温暖的春风,也挤不进来,那就别谈什么福气了。

不得不说,一个人有什么格局,就有什么祸福。

人有一种很可怕的想法:“希望自己什么都有,同时希望别人什么都没有。就算别人有什么,也不要比自己的更多。”

《吕氏春秋》里说:“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当一个人自私起来,能够留住很多的东西,但一定不会幸福,反而会因为得到不应该得的东西,引发灾祸。

#人生##人生感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中国文化四句话的原则,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我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最喜欢讲因果报应。如果过去没有研究过《易经》,都以为这是佛家的思想,来自印度的,事实上中国、印度、东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由此我们了解,中国过去五千年文化思想的教育、政治、道德等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因果基础上,所以大家都怕不好的报应,乃至做官的人,要为子孙培养后福,都是怕因果。

佛家的因果,是讲本身的三世,即前生、现在及后世。中国儒家的因果讲祖宗、本身、子孙三代,就是根据《易经》这里来的。这也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尤其这几句话,我们都晓得用,知道是孔子的话,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不变的,现在当然社会道德已变动了,但是据我个人仔细静静的观察研究,我们中国人年轻一代尽管怎么变,这个观念还是有,这是我们民族血统中的观念。

我们要注意“余庆”、“余殃”的“余”字,余是剩下来的,余是有变化的,并不是一定本身就报,这是中国人对因果报应的定理,中国文化一切都建立在这因果报应上。由此看来,刘备在临死的时候,吩咐他儿子两句话:“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以刘备这样一位袅雄,对自己的儿子做这样的教育,都是从中国旧文化来的观念。我们看历史传记,常常提到某某人的上代,做了如何如何的好事,所以某某人有此好结果。所以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要注意,尤其现在为父母的人,教育下一代,为了国家民族文化,这个观念还是绝对不可变的。

一一南杯瑾《易经杂说》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做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做什么,人都要学做人。我常常跟一些从政的朋友讲,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中国儒家因果所讲的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叠,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如果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这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你心地好,会给后代子孙好的影响,有好报。

一一南怀瑾《佛教的孝道思想》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中国文化四句话的原则,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我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最喜欢讲因果报应。如果过去没有研究过《易经》,都以为这是佛家的思想,来自印度的,事实上中国、印度、东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由此我们了解,中国过去五千年文化思想的教育、政治、道德等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因果基础上,所以大家都怕不好的报应,乃至做官的人,要为子孙培养后福,都是怕因果。

佛家的因果,是讲本身的三世,即前生、现在及后世。中国儒家的因果讲祖宗、本身、子孙三代,就是根据《易经》这里来的。这也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尤其这几句话,我们都晓得用,知道是孔子的话,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不变的,现在当然社会道德已变动了,但是据我个人仔细静静的观察研究,我们中国人年轻一代尽管怎么变,这个观念还是有,这是我们民族血统中的观念。

我们要注意“余庆”、“余殃”的“余”字,余是剩下来的,余是有变化的,并不是一定本身就报,这是中国人对因果报应的定理,中国文化一切都建立在这因果报应上。由此看来,刘备在临死的时候,吩咐他儿子两句话:“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以刘备这样一位袅雄,对自己的儿子做这样的教育,都是从中国旧文化来的观念。我们看历史传记,常常提到某某人的上代,做了如何如何的好事,所以某某人有此好结果。所以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要注意,尤其现在为父母的人,教育下一代,为了国家民族文化,这个观念还是绝对不可变的。

一一南杯瑾《易经杂说》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做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做什么,人都要学做人。我常常跟一些从政的朋友讲,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中国儒家因果所讲的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叠,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如果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这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你心地好,会给后代子孙好的影响,有好报。

一一南怀瑾《佛教的孝道思想》#佛法看世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紐約時報》稱,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對美國政府的研究資助沒有了興趣。他說近幾個月來,美國檢方提出了一項協定,根據該協定,美國政府將放棄對他的刑事指控以換取他“承
  • 总是想:重见“故人”重温“旧梦”重提“旧事”重叙“旧情”虽然这些梦想暂时无法实现,但是发个信息给你,向你“陈情”我的思念,也是一种幸福,祝你安康#每日一善[超话
  • #川尻蓮[超话]##JO1 川尻莲# |官方搬运|◎2022.01.24 JO1官推更新[#川尻蓮#]おふしょっとJO1展きてくれたJAMのみなさんありがとうご
  • 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多一些努力就多一些成功的机会。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多一些努力就多一些成功的机会。
  • 雅诗兰黛的产品维稳真舒服吖。️樱花水小棕瓶智妍系列都好舒服。
  • ”3. 最近老听到神秘的叮当声 经走近科学节目组调查 原来是我穷的叮当响4. 我才十几岁,爱情可以晚点到 但是外卖不行.5.每次出去逛街 都有很多人给我发小广~
  • 操作步骤:第一步:扫码关注公众号 第二步:即日起至活动结束前,转发本文链接至朋友圈集赞第三步:根据集赞数量,现场兑换礼品(声明:本次活动解释权归县创建办所有)
  • 一份小白鹅,我穿着它坐在这里,见证无数个好嫁风姑娘身披战服所向披靡。这一根大毛条大家去市面上称称看多少钱,真的用料超级爽,因为小老板过去是作外贸的,亲手亲脚十年
  • #台湾疫情#【桃园机场落地采检阳性率约7.6% 已有139人确诊】据台湾“中央社”14日消息,桃园机场自11日起对长途航班旅客实施落地采检三天半以来,共采检18
  • #林书豪# 在发布会说:1、今天心态就是用全力去打,不能说每个时段都打得很好,但是动力和思想很好,非常骄傲队友们的努力,2、今天我的思路和爆发力是这十几场最好的
  • ”在他的LinkedIn账户显示,Łukasz Babiel于2010年10月加入CDPR担任Beta测试员,随后他继续自己的QA测试、分析师的职业生涯,主要负
  • 不要给自己希望,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因为他是你奋斗的来源。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答案,所有的答案却未必都如初所愿。
  • 商会与商丘师范美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会员企业为基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培训大学生600余人,安排就业近200人,既服务了大众创业、万众
  • 可是,当上宰相之后的窦参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开始贪恋自己手中的权力,唯恐有一天会失去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宰相高位,于是,他手里写了一串名字,都是他要打击的对象,因
  • 到了N次以后,他简直就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你应该为他做的。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你辛辛苦苦帮了人家,别人一句轻飘飘的”谢谢“就带过了。
  •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生命不轻言放弃,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和坎坷。生命不轻言放弃,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
  • 后来来了一个技术支持的人员带来了一盆玫瑰女生很喜欢玫瑰,可这里的土种不了玫瑰她就想和他一起去外面看看全都是玫瑰的花园,种满园的玫瑰。看得特别透彻的句子1.请用你
  • 3、新能源车方面,依旧是下游偏强势,零部件及充电桩表示都不差,尤其是零部件方面,今天有十几只个股涨停,板块指数在连续几天下行后今天也有不小的涨幅,只是个人看法还
  • 这个形态表明,造成股价下跌的抛盘力量只是来自上升行情中的获利回吐,并没有新的空方力量进场。有时跌破支撑位后有一个反弹确认的过程,这个卖点也要注意把握。
  • 【癸丑日柱】桑柳成荫日1、癸丑日,支藏己、癸、辛坐下七杀化印,为人聪明伶俐己为湿土、金水旺,身旺可任财官2、水气重,阴寒丑中癸水旺,不亚于亥子水有人把丑当做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