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道# 【农历四月初八,恭贺文始真人尹喜仙师圣诞!】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巨无上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

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澈。大度恢杰,不修俗礼,损身济物,不求闻达。周敬王23年(公元前497年),眼见天下将乱,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因称“关尹子”。

道教尊为“尹喜仙师”、“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大法主”等。

尹喜真人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侧。《无上妙道文始真经》记载,关令尹喜,周大夫也。老子西游,喜望见有紫气浮关,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迩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着书。喜既得老子书,亦自着书九篇,名《关尹子》。

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官,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道观之兴,实祖于此。

老子授经后,西出大散关,复会于成都青羊肆,赐号文始先生,即《庄子》所谓博大真人者也。

《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医隐德仁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后回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豆沙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也记述尹喜得道经过:周康王时尹喜为巨大夫,后为东宫宾友,结草为楼,仰观乾象。一日,观见东方紫气西迈天文显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 西,乃求出为函谷关令。遇老子,迎为师,拜求至道;老子因接喜玉历三十五章及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喜欣争持诵,奉行道成。

尹喜真人官拜大夫,为东宫宾友。至昭王时,瞻见东方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当度,便求出为函谷关令,便前去寻找。

尹喜真人说:“夫阳数尽,九星宿值,今岁月并王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于是,斋戒念真,使扫路四十里,夹道烧香,等待天真入境。

不久,老子驾青牛薄板车至函谷关,迎入官舍,尹喜真人便以师礼恭敬。居住百日后,尹喜真人假托以疾病辞官,然后迎老子到自己的终南山楼观家宅中,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著道德五千言后传授给尹喜真人。老子便离开后,不知所终。

之后,尹喜真人乃弃绝人事,按老子所授经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著《关尹子》九篇。《关尹子》又称《通玄真经》,与冲虚真人列御寇所撰著的《冲虚真经》(即《列子》)、南华真人庄周所撰著的《南华真经》(即《庄子》)和洞灵真人庚桑楚撰著的《洞灵真经》(即《庚桑子》)合成道家“四子真经”。四子真经的作者,道教尊为四子真人。四子真经与道德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关尹子》 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其书文辞沈博绝丽,意境深远隽永,超超玄著从做事读书到待人接物,从日常生活到思想修养,从事理到道理,极大地体现了“道”的内涵。

书中有不少警句,如“勿轻小事,小隙沈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等等,是上古先民长期的经验智慧积淀。对执政,经商者无疑于常鸣的警钟。古代隐士对关伊子推崇备至,谓道家大藏千万卷,最精微者《关尹子》书也。

尹喜真人自著《关尹子》九篇,《汉书·艺文志》有载。原本已佚失,今本《关尹子》也称《文始真经》,南宋时期始见于永嘉孙定家。

南宋《舆地纪胜》记:老子授其《道德经》,并约后会蜀之青羊肆。尹喜真人后归栖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下,石门石室喜之所居。古有铜床玉案,早废。其居处名尹喜岩,涧名牛漕涧、青羊涧,因太上神化访喜之地而得名。

武当山大顶之北有“狮子峰”,岩壁上有尹喜岩,一名仙岩。其下有涧名牛槽涧、青羊涧,留传有与尹喜相会的神话故事。南朝郭仲产《南雍卅记》载:“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传云尹喜所栖之地”。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尹喜岩“古有铜床玉案,今无”。元罗霆震呤《尹仙岩》诗曰: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不待邛州乘鹤去,此山仙己是天崖。

历代武当山志都记有尹喜真人在武当山活动的踪迹。毋庸置疑,尹喜真人成为第一位来武当山实践,传播道家思想的历史人物。并被道教尊称为“玉清上相”。

与尹喜真人相关的道教派别比较多,比如尹喜派、楼观派、犹龙派等,甚至现在还有相关的传承。其中,犹龙派认为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也有的人将犹龙派称作隐仙派,因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三丰隐武当。故而,在道教张三丰祖师被奉为犹龙六祖。

尹喜真人在日常生活中清虚自守,要求自己像射箭一样保持“心平体正”,并解释说:“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说明这种心平体正的修持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不仅能够治身治国,而且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庄子·天下篇》载有尹喜真人的一段话:“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若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盖述其大要在贵本重神,澹然无为,清静自守,独任虚无,随物因应。

尹喜真人得道后,老君授其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证位为无上真人,玉清上相,为天府四相之一,赐紫芙蓉冠,飞青羽裙,丹得绿袖,交泰霓裳,罗纹目黄级,九色之节,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统领八万仙士。元顺帝至元三年加封“文始尹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等。

来源:三官庙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 !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 ,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 ,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 。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既尝与味,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 ,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 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 ,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 ,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 ;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 ;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 ;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 ,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 ,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 。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 。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 ,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 。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 ,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 ,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 ,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 。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 ,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即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 ,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 ,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 ,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 ;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 ,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 ,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 ,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 ,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 ?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 !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 ,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 。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 。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 !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 ;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孕托绛绡生化莲,结草楼尊大夫

据《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太上混元真录》记载,关令姓尹名喜……母氏尝昼寝。梦天下绛绡。流绕其身。见长人语。令咽之。既觉。口有盈味。及真人生时。有双光若日。飞游其侧。室内皆明。良久不知所在。其家陆地自生莲华。光色鲜盛。眼有日精。姿形长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貌。

少好学坟索易,善於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彻,虽鬼神无以匿其情状。大度瑰然,不修俗礼,荣戚不形於色。怀道逍遥,有远游之志。其后果历涉山水,考详川谷。卷言此地,知必成真。乃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康王闻之,拜为大夫。以其因楼观望,故号此宅为楼观。周王闻之,拜为大夫。后复招为东宫宾友。

尹喜真人母亲曾白天睡觉梦见天下绛绡,流绕其身,“长人”让她咽下。梦醒后口有盈味。尹喜真人出生时,有两道光像太阳一样,飞行在其周围,室内都很明亮。不多时间,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只见他家中,地上自动生出莲花,光色鲜盛,眼有日精,姿形长雅,垂臂下膝。

尹喜真人仪表堂堂,有天人之貌,少好学坟索易,善於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彻,就算是鬼神也不能藏匿其情状。大度瑰然,不修俗礼,荣戚不形於色,怀道逍遥,有远游之志。后历涉山水,考详川谷。后选择在终南山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因以楼观望,便将家宅取名为楼观。周王听说后,拜为大夫。后来又复招为东宫宾友。

能洞澈天文经讳,识道祖于函谷

《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医隐德仁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后回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豆沙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也记述尹喜得道经过:周康王时尹喜为巨大夫,后为东宫宾友,结草为楼,仰观乾象。一日,观见东方紫气西迈天文显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 西,乃求出为函谷关令。遇老子,迎为师,拜求至道;老子因接喜玉历三十五章及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喜欣争持诵,奉行道成。

尹喜真人官拜大夫,为东宫宾友。至昭王时,瞻见东方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当度,便求出为函谷关令,便前去寻找。

尹喜真人说:“夫阳数尽,九星宿值,今岁月并王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于是,斋戒念真,使扫路四十里,夹道烧香,等待天真入境。

不久,老子驾青牛薄板车至函谷关,迎入官舍,尹喜真人便以师礼恭敬。居住百日后,尹喜真人假托以疾病辞官,然后迎老子到自己的终南山楼观家宅中,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著道德五千言后传授给尹喜真人。老子便离开后,不知所终。

之后,尹喜真人乃弃绝人事,按老子所授经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著《关尹子》九篇。《关尹子》又称《通玄真经》,与冲虚真人列御寇所撰著的《冲虚真经》(即《列子》)、南华真人庄周所撰著的《南华真经》(即《庄子》)和洞灵真人庚桑楚撰著的《洞灵真经》(即《庚桑子》)合成道家“四子真经”。四子真经的作者,道教尊为四子真人。四子真经与道德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关尹子》 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其书文辞沈博绝丽,意境深远隽永,超超玄著从做事读书到待人接物,从日常生活到思想修养,从事理到道理,极大地体现了“道”的内涵。

书中有不少警句,如“勿轻小事,小隙沈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等等,是上古先民长期的经验智慧积淀。对执政,经商者无疑于常鸣的警钟。古代隐士对关伊子推崇备至,谓道家大藏千万卷,最精微者《关尹子》书也。

尹喜真人自著《关尹子》九篇,《汉书·艺文志》有载。原本已佚失,今本《关尹子》也称《文始真经》,南宋时期始见于永嘉孙定家。

与会蜀地隐武当,心印道德而清虚

南宋《舆地纪胜》记:老子授其《道德经》,并约后会蜀之青羊肆。尹喜真人后归栖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下,石门石室喜之所居。古有铜床玉案,早废。其居处名尹喜岩,涧名牛漕涧、青羊涧,因太上神化访喜之地而得名。

武当山大顶之北有“狮子峰”,岩壁上有尹喜岩,一名仙岩。其下有涧名牛槽涧、青羊涧,留传有与尹喜相会的神话故事。南朝郭仲产《南雍卅记》载:“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传云尹喜所栖之地”。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尹喜岩“古有铜床玉案,今无”。元罗霆震呤《尹仙岩》诗曰: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不待邛州乘鹤去,此山仙己是天崖。

历代武当山志都记有尹喜真人在武当山活动的踪迹。毋庸置疑,尹喜真人成为第一位来武当山实践,传播道家思想的历史人物。并被道教尊称为“玉清上相”。

与尹喜真人相关的道教派别比较多,比如尹喜派、楼观派、犹龙派等,甚至现在还有相关的传承。其中,犹龙派认为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也有的人将犹龙派称作隐仙派,因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三丰隐武当。故而,在道教张三丰祖师被奉为犹龙六祖。

瑶池特展聚仙旗,金阙因命挽劫运

尹喜真人在日常生活中清虚自守,要求自己像射箭一样保持“心平体正”,并解释说:“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说明这种心平体正的修持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不仅能够治身治国,而且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庄子·天下篇》载有尹喜真人的一段话:“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若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盖述其大要在贵本重神,澹然无为,清静自守,独任虚无,随物因应。

尹喜真人得道后,老君授其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证位为无上真人,玉清上相,为天府四相之一,赐紫芙蓉冠,飞青羽裙,丹得绿袖,交泰霓裳,罗纹目黄级,九色之节,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统领八万仙士。元顺帝至元三年加封“文始尹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HI MARCH# 我超爱绿色 爱到不能买基金不能炒股爱到舍不得染黑我这颗绿色的脑袋爱到手链上也要配两颗绿色的花球爱到不用绿色的手机壳会被以为被盗号爱到身上永
  • 驚蟄到,卯月至,龍抬頭,春情蠢蠢欲動,春機盎然生趣,此時該栽蒜了,有誰經歷過這個農活?#驚蟄# 2022年03月05日 22:43:34,氣交驚蟄,大地回春,萬
  •   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
  •  我见诸王, 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 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 而被法服。子曰:‮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个有‮慧智‬的
  • 天龙寺在1994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境内值得一看的景点非常多,比如:放生池、库里、法堂内的《云龙图》、方丈、曹源池庭园(日本第一座被指定为“国家史迹”和“
  • 但卢布贬值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大家最担心的是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一旦相关的产品或技术进入出口管制清单,我们的手机就不能在俄罗斯卖了。目前出口管制针对的
  • ”当经济实力跟不上想要的最后都会从美式、法式变成了所谓极简即——不要有造型的门板,不符合我家风格[doge]不要玻璃门,不符合风格[doge]不要灯带,不符合风
  • 4、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4、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 :@ ͏2022 February. Spring重‮推点‬开叉‮装西‬裤很多‮尖眼‬的姐妹‮眼一‬看中! 我‮了穿‬内增‮的高‬话不拖地 穿‮鞋拖‬及地 所‮
  • 小哥码了不少字,但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个「。◕‿◕。」哈哈。# 沟通就是情绪的流动呀今天收到了顺丰小哥的短信,有被可爱到。
  • 把产业项目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把新基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工程,把投产达效作为重要标尺,实施“五比五赛”专项行动,持续推进“三个一批”强化规划、审批、
  • 想看原版的请珍惜最后机会,扫码送签名,加入读者群,可接受线上融资咨询一次,包京东到家#企业融资:投资人没告诉你的那些事【 #益起答# 每日有奖互动】 #捡破烂一
  • ——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48.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杜甫《羌村三首·其三》25.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26. 五月虽热
  • 有网友说:全国是有十四亿人,但不是十四亿人都去参赛,可能也就那么几个人参个赛,我朋友走美术上的大学,大学来招人,要五个,只有四个报名,后来四个都去了,文化课不过
  • 而佘诗曼以前虽然绯闻男友不少,但承认的只有陈浩民,她也表示,自己并不想嫁豪门,但比起婚姻带来的安全感,她说:“我什么都不信,我只信钱,我只相信钱才能给我安全感。
  • 对烘焙必不可少的材料奶油也在涨价,“奶油第一股”海融科技昨晚披露,拟对产品价格上调5%到8%不等。#一企观察餐饮# 多个食品品牌接连宣布调价继去年下半年调味品、
  • 翘首期望的家长会在亲切的问候声中拉开了帷幕,隔屏不隔爱,老师们以直播方式,介绍了本学期养成教育、班级工作重点、卫生防疫、常规安全、家园共育,以及班级特色和幼小衔
  • 有一个场景是在中世纪哥特式的城堡里,凶手融入了一个巨大的催眠暗示符号,通过暗示享受宰割过程。许这才是我追求的色调和人生的节奏,许这是大自然和自由的意义。
  • #91 ♥ # 【九一&探店日常】在ins上超火爆的小众品牌~它每一款包包都完全长在了我的审美上知道在深圳开店之后马上飞奔去试包啦疯狂试了几种不同类型的
  • 本店已开先行预定即将开订,喜欢可到店搜索关键词预定啦~~ #冰雪奇缘# #GSC# #gsc粘土人[超话]# #gsc粘土人##每日一善##阳光信用#这挫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