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荟# 【杜甫“陶潜避俗翁”诗三论】

  (光明网 - 光明日报 2024-04-22 04:10 )https://t.cn/A6TnBqOz

  

撰文 / 郑州大学文学院讲师 贺 伟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某些作家当时即享有盛名,此后或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或逐渐被边缘化。还有部分作家生前不受重视,后世借助于某位重要人物的推崇,最终进入经典作家的序列。就后一种情况而言,一位经典作家对另一位经典作家文学史地位的确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事物从来都具两面性,有推动便会有阻碍,假如一位经典作家对另一位经典作家颇有微词,甚至横加批评,往往衍生出复杂的接受史景观。本文探讨的这首杜诗正是典型案例。
  

     // 陶诗“枯槁”吗? //

  杜甫《遣兴》之三:“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宋人赵次公曰“陶集中固有恨枯槁之语矣”,并举《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岁暮和张常侍》“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等诗为证,显然将“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理解为陶诗多蕴含人生枯槁的遗恨。

  有别于上述意见,不少学者认为“观其著诗集”二句是杜甫对陶诗的评价。成书于南宋初年的《北山诗话》云“子美不喜渊明诗,而多用鲍照语。于照则曰‘俊逸鲍参军’,于潜则曰‘未必能达道’”,这似乎是现存最早的杜甫不喜陶诗的记载。胡应麟《诗薮》云“子美之不甚喜陶诗,而恨其枯槁也”,进一步提出杜甫批评陶诗枯槁。今天有关陶渊明的研究论著大都沿袭了这一解读。

  《诗品 · 宋征士陶潜诗》云:“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醉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质直”“田家语”暗示南朝社会普遍认为陶诗质木无文。北齐阳休之编有十卷本陶集,却也不得不承认陶诗辞采未优。延至唐代,类似的言论仍然存在。杜甫是唐代社会的一员,他对陶诗的评价未必能超越历史传统和时代共性。正是基于上述接受史背景,许多学者才不假思索地将“颇亦恨枯槁”理解为杜甫批评陶诗枯槁。

  粗检现存宋前典籍,“枯槁”常形容人或事物困顿憔悴,尚未见评价诗文的案例。直至宋代,人们才开始较频繁地使用“枯槁”一词评价文学创作,如许尹《黄陈诗集注序》:“陶渊明、韦苏州之诗,寂寞枯槁,如丛兰幽桂,可宜于山林,而不可置于朝廷之上。”再如《朱子语类》:“或曰:‘(梅)圣俞长于诗。’曰:‘诗亦不得谓之好。’或曰:‘其诗亦平淡。’曰:‘他不是平淡,乃是枯槁。’”

  除“颇亦恨枯槁”外,杜甫集中尚有五处使用“枯槁”,均是比较传统的含义,如《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杜甫具有丰富的文学创造力,词语运用也多不拘旧俗、自出新意,但在特定的时段内,其遣词造句往往呈现出整体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既然杜甫作品中其他使用“枯槁”的案例含义相近,且皆不用以评价诗文,“颇亦恨枯槁”亦当如此。

  此外,杜甫对陶渊明颇为推崇,并不认为其诗缺乏文采。《夜听许十诵诗爱而有作》“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前者写于困守长安时期,后者寓居蜀地所作,从中不难窥见他对陶诗的欣赏。

  综上,“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指陶渊明作品中多流露人生枯槁的感叹,而非批评陶诗枯槁,以“枯槁”评价诗文是两宋之际才产生的现象。其实一个人能否达道,与诗文是否枯槁也构不成因果联系。在儒家诗学语境里,诗风质朴被视为接近“道”,文辞华丽反被当成“害道”,常常招致批评。杜甫所言之“道”可能更接近庄子的思想,但老、庄提倡朴素自然的文艺观,同样不反对作品枯槁。
  

     // 陶潜“达道”吗? //

  杜甫认为陶渊明虽然辞官归隐,远离世俗,未见得达道。类似的观点前人早已有之,如《南齐书 · 高逸传》将历代隐士按情迹分成四类,指出他们未必皆有志“达道”。

  围绕陶渊明是否达道,后世产生很多争论。部分学者赞成杜甫的观点,唯对陶渊明未达之“道”存在不同的认识。或将“道”理解成“儒家之道”,认为陶渊明缺少兼济天下的志向;或将“道”理解成“教育子女的方法”,认为陶渊明不懂得因材施教;或将“道”理解成“出处穷通之道”,认为陶渊明对出处未能释怀。宋代以后,随着陶渊明经典作家地位的确立,不少学者明确反对杜甫的观点,主张陶渊明“知道”“达道”,然对其所知、所达之“道”的理解同样互有出入。或以为儒家固穷之道,或以为禅宗之道,或以为养神之道,如郭祥正《读陶渊明传》之二云:“陶潜真达道,何止避俗翁。萧然守环堵,褐穿瓢屡空……使过宣尼圣,故应颜子同。”

  要想准确把握杜诗“道”的内涵,必须回到其叙事语境当中。杜甫提出陶渊明未必达道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诗文多流露枯槁之恨;牵挂儿子贤愚。换言之,一个真正的达道之士不应有人生枯槁之叹和儿女贤愚之忧。《庄子 · 达生篇》“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陈鼓应译曰:“通达生命实情的,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实况的,不追求命运所无可奈何的事物……要想免于为形体劳累,便不如舍弃俗世。舍弃俗世就没有拖累,没有拖累就心正气平,心正气平就和自然共同变化更新,和自然共同变化更新就接近道了。”按照庄子的理论,陶渊明虽然能够舍弃俗世,但仍牵挂儿子的贤愚,不能做到“无累”,也不能心正气平,诗文颇有枯槁之恨,所以未能达道。可见,杜诗之“道”主要指庄子的达生之道。
  

    //

杜甫为何批陶潜? //

  葛立方据杜甫《遣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得家书》“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等诗,指出他“于诸子钟情尤甚于渊明”。既然如此,杜甫为何批评陶渊明,并说出“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这样愤激的话语呢?

  乾元二年七月(759),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携家西行,越过陇坂,来到秦州;十月,从秦州出发,前往同谷;十二月一日,离开同谷。“陶潜避俗翁”即寓居秦州时所写。杜甫在秦州仅停留三月,考察这一时期的诗文,可以相对准确地“复原”其创作心态。

  首先,这一时期的诗文里充满着羁旅之悲。《遣兴》之四“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别赞上人》“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萤火》“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由于战乱,杜甫与亲友天各一方,他将自己比作飞蓬、流水、萤火虫,不知这种飘零无依的生活何时是尽头。

  其次,这一时期的诗文里充满着饥寒之苦。《空囊》“不炊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赤谷》“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秋意渐浓,天气转凉,诗人缺少必要的衣食储备,年幼的孩子们饱受饥寒之苦。

  复次,这一时期的诗文里充满着疾病之痛。杜甫很早就感染疟疾,始终不见好转,因长年遭受病痛折磨,他甚至想到了死亡,《赤谷》“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概之,安史之乱后,杜甫流离漂泊,妻儿饥饿,身患疟疾,备受折磨,甚至有死亡的忧虑,发之于诗,多愤激之辞,这既是情绪的宣泄,也是自嘲,未必代表他平日里真实的心迹。杜甫一生以儒家济世思想为依归,渴望建功立业,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儿女饱食尚不可得,贤愚与否又何须挂心,或许这便是他写“陶潜避俗翁”时的心态。明人邢昉《同于皇和陶渊明乞食诗》之一云“稚子甫十龄,向壁诵书诗。我方谋尔饱,曷敢觊尔才”,恰可与杜诗相印证。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2日 13版 文史哲周刊 · “文学遗产”专栏)https://t.cn/A6TnBqOZ

南無阿彌陀佛!

我们不必过高地要求这个世界,
我们要提升自己,
要寻求一种清净的智慧。

当你有了一定的智慧境界再来看时,
不论什么样的颜色和形状,
都是清净、美妙和令人快乐的。
因为心态改变了,
世界也呈现了另一番景象……

——大恩上师仁波切 ​ ​​​

阿彌陀佛佛力、法力、愿力、神力无上太不可思议,变地狱为莲花易如反掌!信一声念“南無阿弥陀佛”以佛愿力,

即灭无始劫任何阿鼻大地狱重罪、苦报、猛火、刑具,变莲花如反掌之易而往生成佛。本愿神力太无边了!声声如此,深信念去,莫疑!

佛言“念佛之人如疾雨之往生极乐”,若调心修身之后方能念佛往生者,岂言“如疾雨之往生”乎!

急救众生,唯恐不及: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

深凭弥陀本愿,信不嫌任何过错念佛一定往生而无疑心,名为深心也。



深信名号功德能灭任何罪业而一念十念必往生之殊胜成佛,无一念疑心。

阿彌陀佛法力、愿力、神力、威力、功德力,能令十方众生都往生净土成佛。

极乐净土之广大,(十方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世界,众生为未来佛,全部往生,亦三世佛)于阿弥陀佛一毛孔极微中都塞不满。

阿彌陀佛具足无量三世诸佛之毛孔,而每尊佛有无量毛孔。

可知阿彌陀佛一毛孔的佛力、愿力、神力、法力、威力、功德力,能摧灭十方众生一切任何生死重罪过错。

无有妨碍往生之罪也。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恶之有无。已许凡夫之往生,岂嫌妄念之有无耶?

阿弥陀佛为我们储备无量三世诸佛毛孔,而每尊佛有无量毛孔,有如是广大无比之佛力法力愿力神力功德力。

所以观经言:“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专念南無阿弥陀佛一声,除灭无量无边劫任何生死重罪往生,有此强缘可凭。何忧之有,何恐之有,何顾之有,何怕之有!

唯恨众生疑不疑,
净土对面不相忤。
莫论彌陀摄不摄,
意在专心回不回。

深信每声称念“南無阿彌陀佛”,以佛愿力,即灭除无始劫任何生死、十恶、破戒、四重、盗僧、盗三宝物、破和合僧、五逆、谤法、谤三宝、断善阐提、破见重罪过错,

直得持佛果地圆满戒体、佛果地圆满福善无上功德,而声声往生、声声成佛。不论贪嗔妄念烦恼厚薄,无所碍也。

只管一向专念佛,毕命为期。临终时,佛一见我们本愿神力法力一加持,佛号身不由己就顶念出来,

诸邪业系、三爱之心同时被除灭,令乱想忽止,正念安静。一刹那神妙之往生。深信佛自在神力!

如此信者念佛,与彌陀本愿相应,与释迦教无相违,随顺诸佛证诚也。



欲生彼国
须多善多福

今持名
乃善中之善
福中之福

执持名号
愿见弥陀
诚多善根
最胜善根
不可思议善根


故当以持名为正行
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明·莲池祖师



——《印光法师文钞》•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白话译文: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为现在的父母求福寿,为过去的祖先求超升,都可以。然而必须至诚到极点,方才有感应。如果泛泛悠悠,那么其所得的利益,也是泛泛悠悠。回向文,应该在正回向之后,自己依照所求的心意,说几句。只是表明心愿,不必铺排文字。
你既然知道净土法门,尚且应该对一切人讲说其中的利益,令他们修持,何况是生养我的父母呢?为父母回向,固然是正理。而不劝导父母,只是自己修持,就失去真实孝敬父母的意义。
如果父母的天性与佛法相反,应当至诚代为父母念佛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然会生起信心,修持佛法。诚心所到,金石都会打开。何况父子天性,互相关联,而有不能转移的道理呢?



弥陀的光明能治疗我们的癌细胞

现在医院里面用激光治疗肿瘤,阿弥陀佛的光明比激光还要厉害。

我们身上有很多贪嗔痴毒素的癌细胞,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就给我们做放疗,当下就把我们的绳子解开了,很简单,不痛也不痒,而且还让我们感到很法喜───念佛很法喜啊!

你到医院做化疗,头发都脱落,身上还痛苦,还要花钱。天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天天接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又柔软,又舒服,又不花钱,身体还能够好起来,贪嗔痴的癌细胞通通给你化掉,多好啊!

阿弥陀佛是大医王,他说:“我叫无量光佛,我的光里面有功德,没有副作用;我叫无碍光佛,我叫无边光佛,我叫欢喜光佛,你念我南无阿弥陀佛,我给你化疗,还送欢喜;我叫智慧光佛,我叫清净光佛,我叫不可思议光佛,我叫不可称佛,我叫不可对佛······”哎呀,这么多的光,在六字名号里面通通都有了。

像肝癌、胃癌等这些业障病,大多数都是由于过去杀害众生特别厉害引起的,靠医药是百药无效,只有念佛!

——师父



佛法浩瀚,博地凡夫欲于现生了生脱死者,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外,别无有能满其所愿者。

世有多少聪明特达之士,专以研究大乘经论为志事,而于此最简便最圆顿之法,反浅近视之,而不肯修。

净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成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未由。

末世众生,根机浅薄,欲于教义禅宗,得真利益,甚难甚难。唯净土法门,方可依怙!

~印光法师文钞



成佛是要生生世世、无穷无尽地行布施。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为了十方众生都能往生成佛,而修菩萨六度万行,他为我们做的布施是什么?
在《悲华经》第九卷里面,大意是这么讲的:阿弥陀佛为我们每一位怎样来行布施呢?阿弥陀佛为我们布施的眼睛,如一恒河沙那样多;为我们众生所布施的耳朵,堆积起来如纯陀罗山那么高、那么多;为我们所布施的鼻子,如毗富罗山那么多;为我们所布施的舌头,如大铁围山那么多;为我们所布施的牙齿,如耆阁崛山那么多;为我们所布施身上的皮,足以覆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地;为我们所布施的血,如四大海水;为我们所布施的肉,如千须弥山。
不止一劫、二劫,而是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以来,一直在为我们流四大海水的血、尽千须弥山的肉,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最后圆满了我们众生所应该累积的布施,完成了我们众生所应该成就的六度之中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可说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六度圆满、万行具足,阿弥陀佛才成佛的。
在经典上说,念佛的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而且“诸佛护念”,观音、势至都如影随形来保护我们。
所以,同样要寻求依靠,我们要寻求彻底的,绝对可以依靠的,那就是靠阿弥陀佛。
一个人生命中如果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依靠,即使贫闲地睡在桥下,他都甘之如饴。一个人生命之中如果没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依靠,虽然贵为王侯将相,或者是对社会有丰功伟业的贡献,他的内心之底不可能有平安、有喜乐。
因为人生无常,面对临终的时候,他的身份、功业,其实都不能了脱生死轮回的,那个时候就正如《无量寿经》所讲的:“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我们念佛人跟阿弥陀佛亲,不是因为我们念佛人念佛了,就跟阿弥陀佛亲,或者是我们有佛性所以跟阿弥陀佛亲,或者我们发四弘誓愿、行六度万行,所以就跟佛亲,都不是这样。
是因为在十方三世恒河沙数诸佛当中,有一尊佛为十方众生发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所以才跟十方众生有了这种亲缘。
也就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发了“只要他成佛的话,必定使十方众生称他的名号而往生他的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够使十方众生称他的名号,而往生极乐世界,他就不能成正觉,就不能成佛”。
因为有了这个愿,所以自自然然地跟十方众生,尤其是跟念佛人,就有了比父精母血的父子、母女之亲还要更亲的关系。
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立即知道,光明马上照耀我们,立刻就与我们同在。然而我们想念父母,父母未必知道,也没办法立即在我们旁边。
所以念佛的这一种亲,比世间父母的关系还要亲,亲到什么程度呢?是亲到一体不离,相融在一起的,这就是“念佛与佛,机法一体”。
所以,宇宙中跟我们最亲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人如果晓得这个道理的话,就会很自然、发自内心、很亲切地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上人



“教人信”,当然就要跟世俗社会接触,要结缘,要去告诉人家,也就是所谓的“入世”。入世会不会有危险呢?既然是深信,本身就是金刚不退的,不然就不能叫深信了。“化他”,不为他所化,有这种能量、能力的支撑。就像火一样,成为火就可以燃烧木头,那会不会说“木头太湿了,把火都盖住了?”就要看是不是真的火,真火就不会被潮湿的木头熄灭;如果不是,那还要进一步把火势增长。

所谓“入世”“化他”,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的能力,我们自己当然毫无能力;这是仰仗弥陀的恩光,有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就好像我们的手被弥陀紧紧地拽住,然后我们伸出另一只手,给我们有缘的人;他们拉住我们的手,我们的手又被弥陀拉住,这样把他们给拽上去。好像我们坐在轮船的安全舱中,并不是要我们跳到海里去救人,那样就会有危险。我们在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光明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用担心。

甚至说,当我们了解这个法门,发大悲心想去告诉有缘的人同生极乐、同念弥陀名号,我们反而会得到更多的法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弥陀的善巧调化,有众生的种种因缘示现,会让我们增长信心。

总的来讲,分寸还是靠自己审慎地把握:到底自己对这个法门有没有深信?如果有了深信,自然就会发心,不会觉得进退维谷。

--《听见你的声音》



我们再大的业障,在阿弥陀佛的功德大宝海里面,就如同沧海之一滴而已。

所以,不用担心。我们的业障是很大,尽虚空不能容受,但遇到了阿弥陀佛,就没有问题了,当下消除干净。

——恩师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民国诗作师友唱和专辑(第31辑)

郁 达 夫 / 原韵
众位师友 / 唱和
————————————————————

【1】【七律】正月六日作
诗 / 郁达夫

回首家山路八千,烽烟横海浪连天。
草堂明日是人日,客况今年逊去年。
泗上文章初识命,淮阴风骨亦求怜。
飘零湖海元龙老,只合青门学种田。

【2】【七律】次韵郁达夫《正月六日作》
诗 /@五柳傍(柳堂)

洞庭湖北路三千,家在沔州连水天。
往昔牧牛乌发少,至今遛鸟白头年。
陶翁县令非心意,庾氏文章只自怜。
解甲回来薪俸薄,但求安逸不求田。

【3】【七律·随感】步韵柳堂先生
诗 /@文斯03

从前点滴岂三千,不尽相思每一天。
鬓上飞云遮旧事,眉间锁字记流年。
杯斟寂寞无人惜,月照孤零只自怜。
渐老余生何处老,家乡没有半分田。

【4】【七律】次韵郁达夫先生《正月六日作》兼酬柳堂老友
诗 /@書蠹-LRL 

不怕回家路万千,途中何惧水连天。
烽烟四起无人日,羽檄频来待少年。
为国丹心归复得,杀身白骨见犹怜。
今看社稷存亡事,岂可安然种砚田。

【5】【樱桃红】依韵柳堂先生
诗 /@蒲公英iiinn_155

三月樱红吐蕊妍,初开簇簇晚春宣。
繁花万朵迎风立,百态千姿逐蝶翩。
颗颗珍珠水晶亮,篮篮圆果色尤鲜。
天明未待人同看,绕树重重竟不眠。

【6】【心斋吟】步韵郁达夫兼和柳堂先生
诗 /@乐樵山人

红尘纷扰万千千,雾霭重重不见天。
风雨飘摇如旧岁,江湖浪迹已经年。
得金气壮凭人笑,出世情多但自怜。
长忆故园山水好,何嗟平子赋归田。

【7】【七律·残春】依乐樵山人韵
诗 /@如雪000321

暮春时节怎留连,飞絮漫天在眼前。
红败因风多占水,绿摇动竹小窥天。
疏林初暝含钩月,虚阁生寒隔晚烟。
花事废欣浑若是,凭栏对景只凄然。

【8】【七律】次韵郁达夫先生《正月六日作》
诗 / @起个啥名好呢

长恨归来酒万千,伤怀揽月奈何天。
关门索句潜龙日,闭户穷经喂虎年。
福祸随缘都是命,喜忧尽兴各垂怜。
人生至此休嫌老,胜过将军立冢田。

【9】【乌合之众】步韵郁达夫先生
诗 /@娴云舒月Love

无端怀揣恨三千,骂敌浮生几万天。
今日骂声连昨日,去年仇恨接今年。
青红不辨真愚昧,皂白难分实可怜。
一旦妖风平地起,却难守住自家田。

【10】【七律·随吟】次韵郁达夫先生《正月六日作》
诗 /@铁翼人

佐酒凭诗斗十千,旋觉心海转连天。
看朱成碧牵留日,对座开尊忆少年。
折柳在春难算恨,裁梅于雪不犹怜。
糊涂得后重归去,寻到桃源去问田。

————————————————————
【乐樵注】以上师友佳作,均为《平水韵·下平一先》。[作揖][鲜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没有这部电影,许多观众都不会了解“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史实,不会了解到一代草原人民他们对国家、民族、生命的无私奉献,不会了解到草原人民代代相承的热情善良和
  • 关键颜值还高 ​​​​学渣可惜没有如果82475:自由点真的好用呀,薄薄的几乎没有感觉,爱了爱了今天的小刘也超快乐:我真的太喜欢自由点了。关键颜值还高 ​​​​
  • 换季皮肤干燥易敏感的姐妹必备面膜 【拍2件68】斐思妮 冷敷贴绿膜共20片 到手共20片这个下来1片3.4大洋,它里面含有库拉索芦荟叶汁、积雪草、黄瓜果萃
  • [鲜花][爱你][烟花]杜蕾斯避孕套 [鲜花]冈本避孕套 冈本001[鲜花]杰士邦避孕套 [鲜花][鲜花]第六感 大象 赤尾 名流 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
  •  然而4架歼-5根本不给他任何突围的机会,随着战士们的包围圈越缩越小,美军飞行员被老老实实地夹在中间,瞬间成了瓮中之鳖,还未等他想到有效的应对之策,宋义民再度占
  • 10️23日#鲸选Live分享会# 栏目邀请到职业插画师@大燈DaDeng 和你分享她的创作与经验,一起聊聊从诗歌与文字中发现的灵感闪光~✨欢迎加入!️@大燈D
  • 21懂得的道理 先爱家人 再爱自己 最后是她人怎么说 21也算遗憾也算圆满 遗憾缺席圆满收获 或许收获更多吧 把握当前 才是最好的状态 一生中不是
  • 肖战唱的《野子》展示了一个勇敢的人,在空旷的原野,面带微笑,用奇怪疑惑平静安静的心态,一边走一边发出感慨。肖战唱的《野子》展示了一个勇敢的人,在空旷的原野,面带
  • 看心理学的书,讲破除自恋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恋碰撞现实,马上能被拍回原形,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以为是的人不要被自己的优点局限,如若在某一一个自以为优秀的领域里重复
  • 面相看,利于事业运势,事业会颇有成就,财运也还可以,属于典型事业型女强人。双鱼座多愁敏感、爱作梦、爱幻想,天生多情,时常为情字挣扎,情绪的波动起伏也跟着脱不了关
  • “最会穿衣的音乐家”怪不得邓文迪会沦陷~[思考][思考]说到邓文迪,你会想到什么?“最会穿衣的音乐家”怪不得邓文迪会沦陷~[思考][思考]说到邓文迪,你会想到什
  • emm,我当然不是毛绒小熊,这个不许再说了。比如他最新的代言是wowo,这个哪个小可爱都爱吃,对吧。
  • #你好星期六##你好星期六修罗场观后感#看完之后我只想说,王鹤棣你不要太爱了啊![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就是那种只
  • 真正的遗忘就是在多年以后,不小心提及你,仿佛是在说着别人的故事。[笑哈哈][鲜花][作揖]李子柒 螺状元 肖叔叔 好欢螺 只投螺碗 螺满地 家柳江人家 螺蛳粉~
  • #铃木爱理[超话]#❄︎第4話みていただけましたか☺︎ついに4人の恋愛が動き出しましたね...まだの方は1週間無料配信してるので是非みてね新潟でのロケ。雪が溶け
  • 毕竟这地方或许就是这样的风气,太多的不公开,做为基层劳动人民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时刻准备着,都不一定有好事临头。老了才發覺,要做到這些,並不一定非讀書不可
  • 没有比较真的不觉得,有一个只要你开心,无论做什么都无条件支持的人在身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宁远舟# 。#摩登兄弟[超话]#山河远阔,人间
  • 离谱…关了闹钟继续睡结果做了仨小时梦,梦见参观一个什么公司还是展览碰见一个认真严肃的女老师,不知怎么的反正就看起了我的毕业论文然后被骂的一无是处狗血淋头[微风]
  • #圣诞萌想# 本店经营各类高中档干果,有巴旦木,开心果,开口杏核,新疆葡萄干,开口松籽,新疆和田大枣,新疆纸皮核桃,陕北核桃,碧根果,干桂圆,夏威夷,枸杞子,
  • 如果你能每天呐喊20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你可以哭但不能输,你可以难过但不可以落魄,你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