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法君播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锐意进取、稳中求进

2024年5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8(2024)》(以下简称“《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总结了2023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取得的进步,并对全国范围法院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估。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23年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紧跟司法工作理念和工作重心的转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推动构建围绕核心业务展开的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提升一体化应用能力和司法质效,在司法大数据支持下提升司法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从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等方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法院信息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强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各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扎实推进,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法院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给改革创新“赋能”、为公平正义“提速”。

各级法院在推动法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吉林省延吉法院推动诉讼服务集约化、信息化管理,探索立案清单式管理模式,整合“诉讼+执行+办公窗口”统一管理,升级导诉台,实现案件查询、便民服务二合一。宁波海事法院聚焦船舶执行中存在的查找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建设“船舶执行一件事”集成应用,大幅提高执行效率,更加及时充分地实现胜诉当事人权益。山东全省三级法院网络平台集成整合为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打造以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山东平台为主体,诉讼服务公众号、诉讼通、“爱山东”政务服务App等为补充的多位一体、一网通办在线诉讼服务新模式。重庆“云上共享法庭”用科技赋能庭审,以庭审管理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融合了5G切片网络技术和安全视频交换平台,保证了线上诉讼活动的安全性、规范性、严肃性。

近年来,各级法院众多司法信息化应用的研发上线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服务司法为民的重要方面。

着力构建围绕核心业务的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围绕司法工作核心业务展开,将科技动能精准注入审判执行各个环节,在提升辅助办案水平的同时彰显干警主体地位,推动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倡导提出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方案,预期将深度融合诉讼服务、审判管理、人事管理等司法业务信息化支持能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国法院一体化应用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数字法院大脑实体化建设,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关形成的共性技术成果,推动数字法院大脑实现实体化、规模化应用,为司法工作各项业务提供服务支撑,为信息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数字法院大脑完成与司法大模型深入集成,具备为法院用户提供智能检索、智能交互和智能推荐能力。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引擎相关能力在法院信息化系统中落地应用。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搭建起人工智能引擎平台、大模型通用能力和法律法规查询、公文生成及纠错、笔录精简等大模型应用场景;完成11项人工智能基础能力集成管理,在办案系统、统一工作桌面集成上线语音识别、离线转写、文本翻译、图文识别等工具能力;完成知识库统一框架和门户建设,实现不同厂商191项已有知识的100%集成和可视化。

基于海量司法大数据资源的知识自动生成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司法知识服务平台又上线多个先进智能化服务能力,新增争议焦点、繁简分流等19项服务;在办案平台集成应用类案智能推送、卷宗智能编目、案件画像等智能化服务;根据全国法院业务需求,与16家高院的业务系统对接图像数字化识别等23项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化服务统一集成框架,在河南高院试点上线规范量刑智能辅助、“四类案件”识别、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离线语音转写等智能化服务能力。2023年管理知识点的数量达11.4亿项,数字法院大脑上线智能化服务61项,为全国法院提供卷宗分类编目、立案智能辅助、类案智能推送等一体化智能服务78亿次。

2023年,中国法院执行信息化从贯彻落实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出发,持续推进和完善“专网+互联网”全覆盖服务执行办案、服务执行管理、服务涉执当事人的执行信息化体系。继续优化网络查控系统,上线限制出境管理系统、刑事涉财产案件执行案件监管系统、执行款物管理系统、智慧执行大脑系统,完善终本案件动态管理系统。在服务涉执当事人方面,上线执行110一体化管理系统、一案一群在线沟通模块、终本在线约谈模块,进一步增强当事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2023年,信息化建设的地方创新同样围绕提升审判执行核心业务能力开展。如浙江法院打造长三角法院实时互联、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的办案办公平台;江苏高院打造网络司法拍卖辅助工作管理系统;广州中院开发了模块化分段智执系统。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利用新科技、紧抓人民法院核心业务,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也是在努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着力提升一体化审判管理应用能力和司法质效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审判执行态势分析研判,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工作意见,主动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

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逐步形成,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可视化页面已经上线。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有用好用的业务专窗,结合各业务部门建设业务需求和常态化数据提取需求,开展13个业务条线、26个业务部门的业务专窗建设工作。2023年初步建成刑事、环资、知产、巡回、执行等17个业务专窗,可支撑相关业务部门查看案件审判态势、案件特征、重点关注领域、案件突增突降情况、审判管理质量指标等数据。同时,为审判业务条线指导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为支撑知产庭、民一庭、行政庭、研究室、环资庭、审管办等部门,可向其提供涉婚姻家庭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知识产权类、环境资源类、执行类等数据服务。

各地法院推进科技与司法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精准规范的全域数字管理体系。辽宁法院建成全省统一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研发审判执行质效管理平台、一体化审判管理平台,研发执行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全省法院联网的“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对接公安、海关等其他部门,推进大数据监督模型建设。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严格案款监管,研发区块链案款管理系统,将申请人账号信息、执行款到账信息、执行款发放审批信息等数据全程上链,实现自动存证校验,确保执行款信息安全可追溯。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实现全国法院“一张网”应用模式,有助于规范办案办公,提高全国范围内统筹审判管理能力,也将为纵深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助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将继续深化,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各级人民法院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司法服务的便捷化和智能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未来,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司法公正、高效、透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人民法院信息化也将助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锐意进取、稳中求进

2024年5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8(2024)》(以下简称“《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总结了2023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取得的进步,并对全国范围法院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估。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23年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紧跟司法工作理念和工作重心的转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推动构建围绕核心业务展开的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提升一体化应用能力和司法质效,在司法大数据支持下提升司法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从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等方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法院信息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强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各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扎实推进,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法院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给改革创新“赋能”、为公平正义“提速”。

各级法院在推动法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吉林省延吉法院推动诉讼服务集约化、信息化管理,探索立案清单式管理模式,整合“诉讼+执行+办公窗口”统一管理,升级导诉台,实现案件查询、便民服务二合一。宁波海事法院聚焦船舶执行中存在的查找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建设“船舶执行一件事”集成应用,大幅提高执行效率,更加及时充分地实现胜诉当事人权益。山东全省三级法院网络平台集成整合为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打造以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山东平台为主体,诉讼服务公众号、诉讼通、“爱山东”政务服务App等为补充的多位一体、一网通办在线诉讼服务新模式。重庆“云上共享法庭”用科技赋能庭审,以庭审管理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融合了5G切片网络技术和安全视频交换平台,保证了线上诉讼活动的安全性、规范性、严肃性。

近年来,各级法院众多司法信息化应用的研发上线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服务司法为民的重要方面。

着力构建围绕核心业务的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围绕司法工作核心业务展开,将科技动能精准注入审判执行各个环节,在提升辅助办案水平的同时彰显干警主体地位,推动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倡导提出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方案,预期将深度融合诉讼服务、审判管理、人事管理等司法业务信息化支持能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国法院一体化应用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数字法院大脑实体化建设,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关形成的共性技术成果,推动数字法院大脑实现实体化、规模化应用,为司法工作各项业务提供服务支撑,为信息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数字法院大脑完成与司法大模型深入集成,具备为法院用户提供智能检索、智能交互和智能推荐能力。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引擎相关能力在法院信息化系统中落地应用。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搭建起人工智能引擎平台、大模型通用能力和法律法规查询、公文生成及纠错、笔录精简等大模型应用场景;完成11项人工智能基础能力集成管理,在办案系统、统一工作桌面集成上线语音识别、离线转写、文本翻译、图文识别等工具能力;完成知识库统一框架和门户建设,实现不同厂商191项已有知识的100%集成和可视化。

基于海量司法大数据资源的知识自动生成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司法知识服务平台又上线多个先进智能化服务能力,新增争议焦点、繁简分流等19项服务;在办案平台集成应用类案智能推送、卷宗智能编目、案件画像等智能化服务;根据全国法院业务需求,与16家高院的业务系统对接图像数字化识别等23项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化服务统一集成框架,在河南高院试点上线规范量刑智能辅助、“四类案件”识别、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离线语音转写等智能化服务能力。2023年管理知识点的数量达11.4亿项,数字法院大脑上线智能化服务61项,为全国法院提供卷宗分类编目、立案智能辅助、类案智能推送等一体化智能服务78亿次。

2023年,中国法院执行信息化从贯彻落实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出发,持续推进和完善“专网+互联网”全覆盖服务执行办案、服务执行管理、服务涉执当事人的执行信息化体系。继续优化网络查控系统,上线限制出境管理系统、刑事涉财产案件执行案件监管系统、执行款物管理系统、智慧执行大脑系统,完善终本案件动态管理系统。在服务涉执当事人方面,上线执行110一体化管理系统、一案一群在线沟通模块、终本在线约谈模块,进一步增强当事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2023年,信息化建设的地方创新同样围绕提升审判执行核心业务能力开展。如浙江法院打造长三角法院实时互联、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的办案办公平台;江苏高院打造网络司法拍卖辅助工作管理系统;广州中院开发了模块化分段智执系统。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利用新科技、紧抓人民法院核心业务,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也是在努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着力提升一体化审判管理应用能力和司法质效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审判执行态势分析研判,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工作意见,主动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

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逐步形成,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可视化页面已经上线。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有用好用的业务专窗,结合各业务部门建设业务需求和常态化数据提取需求,开展13个业务条线、26个业务部门的业务专窗建设工作。2023年初步建成刑事、环资、知产、巡回、执行等17个业务专窗,可支撑相关业务部门查看案件审判态势、案件特征、重点关注领域、案件突增突降情况、审判管理质量指标等数据。同时,为审判业务条线指导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为支撑知产庭、民一庭、行政庭、研究室、环资庭、审管办等部门,可向其提供涉婚姻家庭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知识产权类、环境资源类、执行类等数据服务。

各地法院推进科技与司法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精准规范的全域数字管理体系。辽宁法院建成全省统一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研发审判执行质效管理平台、一体化审判管理平台,研发执行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全省法院联网的“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对接公安、海关等其他部门,推进大数据监督模型建设。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严格案款监管,研发区块链案款管理系统,将申请人账号信息、执行款到账信息、执行款发放审批信息等数据全程上链,实现自动存证校验,确保执行款信息安全可追溯。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实现全国法院“一张网”应用模式,有助于规范办案办公,提高全国范围内统筹审判管理能力,也将为纵深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助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将继续深化,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各级人民法院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司法服务的便捷化和智能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未来,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司法公正、高效、透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人民法院信息化也将助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锐意进取、稳中求进

2024年5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8(2024)》(以下简称“《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总结了2023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取得的进步,并对全国范围法院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估。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23年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紧跟司法工作理念和工作重心的转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推动构建围绕核心业务展开的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提升一体化应用能力和司法质效,在司法大数据支持下提升司法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从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等方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法院信息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强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各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扎实推进,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法院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给改革创新“赋能”、为公平正义“提速”。

各级法院在推动法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吉林省延吉法院推动诉讼服务集约化、信息化管理,探索立案清单式管理模式,整合“诉讼+执行+办公窗口”统一管理,升级导诉台,实现案件查询、便民服务二合一。宁波海事法院聚焦船舶执行中存在的查找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建设“船舶执行一件事”集成应用,大幅提高执行效率,更加及时充分地实现胜诉当事人权益。山东全省三级法院网络平台集成整合为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打造以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山东平台为主体,诉讼服务公众号、诉讼通、“爱山东”政务服务App等为补充的多位一体、一网通办在线诉讼服务新模式。重庆“云上共享法庭”用科技赋能庭审,以庭审管理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融合了5G切片网络技术和安全视频交换平台,保证了线上诉讼活动的安全性、规范性、严肃性。

近年来,各级法院众多司法信息化应用的研发上线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服务司法为民的重要方面。

着力构建围绕核心业务的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围绕司法工作核心业务展开,将科技动能精准注入审判执行各个环节,在提升辅助办案水平的同时彰显干警主体地位,推动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倡导提出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方案,预期将深度融合诉讼服务、审判管理、人事管理等司法业务信息化支持能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国法院一体化应用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数字法院大脑实体化建设,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关形成的共性技术成果,推动数字法院大脑实现实体化、规模化应用,为司法工作各项业务提供服务支撑,为信息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数字法院大脑完成与司法大模型深入集成,具备为法院用户提供智能检索、智能交互和智能推荐能力。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引擎相关能力在法院信息化系统中落地应用。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搭建起人工智能引擎平台、大模型通用能力和法律法规查询、公文生成及纠错、笔录精简等大模型应用场景;完成11项人工智能基础能力集成管理,在办案系统、统一工作桌面集成上线语音识别、离线转写、文本翻译、图文识别等工具能力;完成知识库统一框架和门户建设,实现不同厂商191项已有知识的100%集成和可视化。

基于海量司法大数据资源的知识自动生成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司法知识服务平台又上线多个先进智能化服务能力,新增争议焦点、繁简分流等19项服务;在办案平台集成应用类案智能推送、卷宗智能编目、案件画像等智能化服务;根据全国法院业务需求,与16家高院的业务系统对接图像数字化识别等23项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化服务统一集成框架,在河南高院试点上线规范量刑智能辅助、“四类案件”识别、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离线语音转写等智能化服务能力。2023年管理知识点的数量达11.4亿项,数字法院大脑上线智能化服务61项,为全国法院提供卷宗分类编目、立案智能辅助、类案智能推送等一体化智能服务78亿次。

2023年,中国法院执行信息化从贯彻落实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出发,持续推进和完善“专网+互联网”全覆盖服务执行办案、服务执行管理、服务涉执当事人的执行信息化体系。继续优化网络查控系统,上线限制出境管理系统、刑事涉财产案件执行案件监管系统、执行款物管理系统、智慧执行大脑系统,完善终本案件动态管理系统。在服务涉执当事人方面,上线执行110一体化管理系统、一案一群在线沟通模块、终本在线约谈模块,进一步增强当事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2023年,信息化建设的地方创新同样围绕提升审判执行核心业务能力开展。如浙江法院打造长三角法院实时互联、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的办案办公平台;江苏高院打造网络司法拍卖辅助工作管理系统;广州中院开发了模块化分段智执系统。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利用新科技、紧抓人民法院核心业务,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也是在努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着力提升一体化审判管理应用能力和司法质效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审判执行态势分析研判,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工作意见,主动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

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逐步形成,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可视化页面已经上线。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有用好用的业务专窗,结合各业务部门建设业务需求和常态化数据提取需求,开展13个业务条线、26个业务部门的业务专窗建设工作。2023年初步建成刑事、环资、知产、巡回、执行等17个业务专窗,可支撑相关业务部门查看案件审判态势、案件特征、重点关注领域、案件突增突降情况、审判管理质量指标等数据。同时,为审判业务条线指导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为支撑知产庭、民一庭、行政庭、研究室、环资庭、审管办等部门,可向其提供涉婚姻家庭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知识产权类、环境资源类、执行类等数据服务。

各地法院推进科技与司法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精准规范的全域数字管理体系。辽宁法院建成全省统一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研发审判执行质效管理平台、一体化审判管理平台,研发执行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全省法院联网的“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对接公安、海关等其他部门,推进大数据监督模型建设。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严格案款监管,研发区块链案款管理系统,将申请人账号信息、执行款到账信息、执行款发放审批信息等数据全程上链,实现自动存证校验,确保执行款信息安全可追溯。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实现全国法院“一张网”应用模式,有助于规范办案办公,提高全国范围内统筹审判管理能力,也将为纵深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助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将继续深化,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各级人民法院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司法服务的便捷化和智能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未来,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司法公正、高效、透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人民法院信息化也将助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我百日关中的那个妖人,已修了一百多年了,快修成阿修猡了,所以一般人根本就镇不住它。现在这样的老人,在中国几乎已经找不到了。
  • 之二:我们可能在不自觉的时刻都做了成全别人的事。七个孩子在我所看到的范畴内,都很善良,一定会走花路的,顺带表白金泰亨。
  • 茶香浓郁 芋泥分量很足咯 里面有三款小丸子和珍珠一起 不同口感一起嚼 一杯下去半饱了都.真的完全没想到这么平价的奶茶店出品质量也是很ok是我喜欢的清爽奶茶感觉
  • ”“采样标本到了”“好的,马上来”……除了打前阵的采样人员,各医院和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也是通宵达旦与病毒赛跑,为的就是保证每一份核酸检驾驶员马双林是西安市
  • 水果中除了橙汁和柠檬,请避免在用餐时或者用餐后食用水果,因为除非一顿饭是无油脂无荤食的,否则一餐内摄入的油脂和脂肪会阻碍糖分被细胞吸收(果糖其实不会引起血糖增
  • 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在佛前一齐就都向佛顶礼叩头,对佛就说了,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我也保护这个修行的人,乃至于到他得成菩提,永远也没有什
  • #每日一善[超话]#[鲜花]#每日一善# [鲜花]#阳光信用#向善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光明。#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向善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
  •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科教制作、科教方案和机器人创意比赛、机器人创新工程挑战赛、普及基础比赛、个人飞行赛(XGF)、团体赛(XT
  • 9、落寞的句子:最无奈的情况下,才知道自身什么都不是,一片空白,孤独一个人抗下所有10、初遇未初恋情人,再见了亦倾情,一个人,一座城,一生的心痛,人生道路倘若初
  • [心][心][心]肖战bubly微笑趣泡代言人 ,肖战代言usmile ,肖战代言倍轻松 ,肖战双立人品牌代言人 ,TODS品牌代言人肖战,肖战蒂兰圣雪品牌代言
  • 不过,算八字这事这很有趣,我应该还是会一直学下去,毕竟我是个兴趣导向的人,我甚至回看过去的流年,算出哪一年我容易受伤出血,小时候磕过头我记不得哪一年,但是看出来
  • 其实爱情本没有对错,也不是真心付出就有回报,尽全力去爱人爱自己,哪怕最后不能得偿所愿,那也能少点遗憾吧。不管好的坏的经历,都是人生的历练和成长吧,学会接受,人间
  • 进行干细 胞填充术后,它的周围需要大量的毛细血管来传递营养,因此干细 胞填充术后需要通过口服ENLIVEN 21《细 胞激 活能量蛋白》——增 加细 胞在人体内
  • 好恨,我真的要换手环了,昨晚本来11点多一点就能睡了,和这个破手环斗争斗勇到快11点才睡。突然想起来,今天去小婶家吃饭,茶几下放了一份减脂菜单,一看字很漂亮就不
  • 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坚持下去,因为可能什么时候就想表达了,那么这些坚持就是有价值的了。另外让我一直使用简书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她们有一个日更活动。
  • 据了解,近年来济南土地市场的整体溢价率一直不高,首批集中超7成地块“零溢价”;第二批次供地中除1宗工业用地出现溢价外,其他均以底价成交。与前两批次集中供地相比,
  • #刘宇微博之夜# ly#刘宇快手直播首秀# 快要过年啦,小肉包给刘宇和鲨鲨们提前拜个早年[开学季]小肉包为大家送来了北京特产,稻香村月饼礼盒5份(包邮)转发此博
  • 小姑子说:我这两天没有时间,过几天再回去看望父亲,说完就挂断了电话。现在我们家就小姑子条件最差了。
  • 我们以赵粤的时光记录簿的要求——收藏夹视频满10min为例:2倍速啵放,1h啵放量为25+即可,低于此数的绳子可自行更换其他旧版再测再刷!❗ ❗ ❗ A6:以下
  • 生活的不如意是常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不会成长,学不会面对的我自己。我不相信,我的每一年都这么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