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更流行另一种弊病:很多人不单不知道三宝是什么,有些居士还要设立四宝。不是居士们供养三宝,而是要三宝来供养居士。恐怕不久又会发明五宝、六宝、七宝,你看!这不是末法的现象是什么?

◎永嘉大师说:“闻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有人骂你,是帮助你向好了走,所以要“顺逆皆精进,毁誉不动心。”不要因讪谤便起冤恨之心,应该冤亲平等,一视同仁;否则怎样表达无生法忍的慈悲力量呢?

◎梁武帝在位时,中国的佛教很兴盛,民间凡有婚礼或丧事,都请和尚去念经。今天时代不同了,现在只有丧事,才请和尚去念经;遇有喜事,例如结婚、生子时,却没有人请和尚去念经。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红白事,都应该请出家人去念经回向、种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为生者增福。

◎这次有些人到万佛圣城之后,发愿回去要吃长素。这很好,与六道轮回断绝往来,你不吃他,他不吃你;你不杀他,他不杀你,这样便把循环业报清净了。

◎目前科学已经研究出来,人多吃肉,很容易生癌症。这是因为动物体上的怨,在你身上积聚多了,久而久之便变成害人的毒素。因此我们应该与众生断绝因果,不要与牛羊鸡犬互造罪孽,便能慢慢地把世界上的恶气转过来。

◎很多人又怕子女没有钱用,于是拚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财也大,产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天下事儿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世子孙胆也小,些些事儿自完了,子孙产小祸也少。给子孙留钱愈多,愈容易惹出大祸;给子孙留钱不多,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功于世,有德于民,利益一切的众生,这是我们的责任。不要看轻自己生命的意义,以为人只是为了谋求个人私人的利益。我们应当为全人类做着想,我们永远都应该以利人为前提。什么是利人?利人,就要从不障碍人开始做起;损人利己,恼害他人,都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学佛的人,应该问问自己:“我布施是为了求名,还是为了真心修行?我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智慧,是为了要给人家看,还是为了真心修行?”修道不是戴面具,不是装模作样,专给人家看的.修道全靠自己用功夫,付出一分功夫,便有一分收获;拿出一分诚心,则有一分感应。一切一切,都要真实不虚,切勿自欺欺人!

◎一般人认为命运有一定的安排,所谓“命有八尺,难求一丈。”不错!但这是指平常人而言,若是修道人,就不在此数中。修道人不要问易经,那是一般凡夫俗子所用的,修道人的生死尚且能了,何况其他的数呢?更应该超出去,所以不要理会这些。

◎有的宗教,主张世间一切是受神的支配;既然是受神的支配,那么造善造恶与自己就没有关系。但是到时候受果报,还是要自己去受,神帮不了忙,可见这是不合理的道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果报是从自己的业感召而生出来的,正所谓“如是因,如是果。”

◎开悟好像开锁一样.锁能把门锁上,禁止你出入,你一定要有一把钥匙才能把门锁打开;否则将永远被禁在屋中.那么这把钥匙放在那里?就在你自己的身边,很容易找到.怎样去找呢?你现在参禅打坐、念佛、持咒,就是在找钥匙.什么时候能找到呢?就要看你自己的修行程度而定.如果精进,很快就找到;如果懈怠,就永远找不到

◎在《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住”;无所住就是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地方上用功。要是注意在一个地方,想好、想不好,这都是执着。修行就是修无所执着;什么执着都没有了,把自己的身体也忘了。连身体都没有了,还有什么执着呢?

◎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有执着,就是道心。

◎你若不存斗争心,就和阿修罗界断绝往来。你若不贪,就和畜生界断绝往来。你若不瞋,就和饿鬼界断绝往来。你若不痴,就和地狱界断绝往来。

◎佛是觉,就是觉悟。能觉悟就是佛,不能觉悟就是众生。所谓 “一念觉就是一念佛,念念觉就是念念佛;一念迷就是一念众生,念念迷就是念念众生;时时觉就是时时佛,时时迷就是时时众生。”你能觉悟自己所做的是颠倒事,就是佛;你不能觉悟自己所做的是颠倒事,就是众生。所以说佛和众生的界限,就是在觉和迷之间。

◎你做善事就有善报,做恶事就有恶报.因为前生不修,所以今生要受苦,如果再不修,来世还不如今生.如果你发愿修行,来生一定比今生好.因为前生修行,所以今生一切安顺,如果今生再修行,来生一定比今生还更好.如果不修行的话,来生绝对不如今生.这道理很简单,人人都可以明白.来生是顺或逆,完全由你自己来决定。

◎究竟什么是无字经?就是“一念不生”。你能一念不生,自然归于空寂,一切佛法就是这样,并没有旁的。你若不能一念不生,那么你还要多做功德,多栽培菩提善根,多修菩提道路。等你六度圆满,万行具足,到那个时候,自然会一念不生,空寂现前。

◎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界来的。佛既没有一个形相,众生为什么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这是随顺众生的分别心而示现。因为众生有分别好或不好的心,佛为了要使众生发菩提心,所以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增加其欢喜心,增加其信仰心。这是善巧方便的法门。

◎鬼的种类很多,一般人皆以为鬼是狰狞可怖,青面獠牙,其实这不一定。有时鬼能化做人身,乍看之下,以为是个人,其实是鬼。若你是开了五眼的人,鬼就不能欺骗你了。鬼又能变畜生,诸如马牛羊犬、鱼类、小白兔等。为什么能变呢?因为他有神通。或者变为蚂蚁、蚊虫、苍蝇、雀鸟、蜜蜂等。

◎佛在世时,某次抓了一把土,问弟子说:“你说我手里的土多,还是大地土多?”弟子说:“当然是大地土多,世尊手上的土是很少的。”佛乃说:“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把人身失掉者,如大地土那么多。

◎饿鬼所感的果报,是常被火焚,无有暂歇。它身体里面也有火,外面也有火,内外都有火,内外烈焰交煎,痛苦难言。为何有此果报?因为做人时脾气很大,所以死后变成鬼也不舒服,昼夜炽燃,永无了期,想躲也躲不开。

◎好像一个苹果,它不单是一个,在苹果上面,还有另一个苹果。有人说:“我为什么没有看见呢?”你若看见了,便会偷吃啦!这两个苹果,其中一个是影子,又可称为苹果的“性”。同样,每个人不单是一个人,他还有一个灵性随身。可是人的灵性是藏在人的身体内,而不外露;这个灵性若是跑出来,就会被妖魔鬼怪吃掉。

◎无论是什么种类变成的人,其背后仍然留着那个影子,又叫鬼魂(人有三魂七魄)。譬如前生为马,这个人背后就有一个马的影子;前生为骡,乃至牛羊鸡犬豕,背后都仍然留着那个影子。开了五眼的人,一看便知道了,“啊!原来这个人前生是只狗!”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开五眼,因为恐怕他把别人前生的问题都揭穿了,所谓“天机不可泄漏”也!

◎水果并非动物,它无血气,但也是生物。有生命者,就有“性”。把水果拿来祭鬼神,鬼神就吃了那水果的性,鬼不是拿着水果咬一口,才是吃,他只要往前触一触,吸去水果的性,就是吃了。所以拜过鬼神的水果,你再吃它,就觉得没有水果的味道。

◎虽然人常说怕鬼,其实人和鬼根本没有分开;鬼在阴间,人在阳界,但阴阳本是一体,无分轩轾,没有界限的。鬼是贪瞋痴重,比较起来,人是戒定慧多一点。所以鬼成为一股阴气,而人及畜生,则禀气而成形。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慈悲;不偷盗,是道义;不邪淫,是正人君子;不妄语,是忠信;不饮酒,就不会狂乱。杀生者,来生得宿殃短命报;偷盗者,得贫穷苦楚报;邪淫,得雀鸽鸳鸯报,雀鸟们都是好高鹜远,此乃是前生专做私奸的行为,破坏道德,才有这种业报示现。

◎不要杀生!一切众生自无始劫以来,皆为我的父母、亲友、眷属。前生的父母造了罪孽,今生可能堕为猪、马、牛、羊,假如你恣情宰杀畜生,就等于间接弑害你的父母。偷盗: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人偷窃或抢夺你的财物,那么你首先就不要偷他人的财物。

◎不但人爱钱,就是鬼也爱钱。活人想尽办法,费尽心机来弄钱;鬼没有工作,不能赚钱,可是也有生财之道,他令人替他烧纸钱。其实,鬼不需要钱,烧纸钱乃是一种迷信,浪费金钱,将真钱化成纸灰,这种思想真是愚不可及!

◎在亚洲有一种风俗,人在活着的时候,自己烧了很多的纸钱,认为在冥府银行存款,等死的时候,可以做个富鬼。或者用存款来贿赂阎君,减轻其罪。岂知阎君是铁面无私的法官,照公审判,不受任何的贿赂,想贿赂他,真是枉费一番心机。

◎人人为钱,不知惹出多少麻烦来。可是会用钱的人,若多做些功德事,例如办学校、开医院等,对人群有利益,利人利己,便能超出三界,不受生死轮回之苦,堕落地狱。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切记!切记!不可错因果,因果是丝毫不爽,万古不变的定律;错了因果,定要受果报的。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时,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才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无有等伦.我们修道人,必须修福慧。如何修法?多做功德事,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尽力而为之,这是修福.读诵经典,研究佛理,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修慧。浅言之,多立功德,就有福报;听经说法,就有智慧.

◎戒律就是修行人的生命,如果犯戒,等于生命断了一样地悲哀。世尊在将入涅槃时,曾告诉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由此可以证明,戒律的重要性。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https://t.cn/h9Mjmg
《宣化上人开示录(六)》

◎现在更流行另一种弊病:很多人不单不知道三宝是什么,有些居士还要设立四宝。不是居士们供养三宝,而是要三宝来供养居士。恐怕不久又会发明五宝、六宝、七宝,你看!这不是末法的现象是什么?

◎永嘉大师说:“闻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有人骂你,是帮助你向好了走,所以要“顺逆皆精进,毁誉不动心。”不要因讪谤便起冤恨之心,应该冤亲平等,一视同仁;否则怎样表达无生法忍的慈悲力量呢?

◎梁武帝在位时,中国的佛教很兴盛,民间凡有婚礼或丧事,都请和尚去念经。今天时代不同了,现在只有丧事,才请和尚去念经;遇有喜事,例如结婚、生子时,却没有人请和尚去念经。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红白事,都应该请出家人去念经回向、种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为生者增福。

◎这次有些人到万佛圣城之后,发愿回去要吃长素。这很好,与六道轮回断绝往来,你不吃他,他不吃你;你不杀他,他不杀你,这样便把循环业报清净了。

◎目前科学已经研究出来,人多吃肉,很容易生癌症。这是因为动物体上的怨,在你身上积聚多了,久而久之便变成害人的毒素。因此我们应该与众生断绝因果,不要与牛羊鸡犬互造罪孽,便能慢慢地把世界上的恶气转过来。

◎很多人又怕子女没有钱用,于是拚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财也大,产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天下事儿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世子孙胆也小,些些事儿自完了,子孙产小祸也少。给子孙留钱愈多,愈容易惹出大祸;给子孙留钱不多,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功于世,有德于民,利益一切的众生,这是我们的责任。不要看轻自己生命的意义,以为人只是为了谋求个人私人的利益。我们应当为全人类做着想,我们永远都应该以利人为前提。什么是利人?利人,就要从不障碍人开始做起;损人利己,恼害他人,都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学佛的人,应该问问自己:“我布施是为了求名,还是为了真心修行?我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智慧,是为了要给人家看,还是为了真心修行?”修道不是戴面具,不是装模作样,专给人家看的.修道全靠自己用功夫,付出一分功夫,便有一分收获;拿出一分诚心,则有一分感应。一切一切,都要真实不虚,切勿自欺欺人!

◎一般人认为命运有一定的安排,所谓“命有八尺,难求一丈。”不错!但这是指平常人而言,若是修道人,就不在此数中。修道人不要问易经,那是一般凡夫俗子所用的,修道人的生死尚且能了,何况其他的数呢?更应该超出去,所以不要理会这些。

◎有的宗教,主张世间一切是受神的支配;既然是受神的支配,那么造善造恶与自己就没有关系。但是到时候受果报,还是要自己去受,神帮不了忙,可见这是不合理的道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果报是从自己的业感召而生出来的,正所谓“如是因,如是果。”

◎开悟好像开锁一样.锁能把门锁上,禁止你出入,你一定要有一把钥匙才能把门锁打开;否则将永远被禁在屋中.那么这把钥匙放在那里?就在你自己的身边,很容易找到.怎样去找呢?你现在参禅打坐、念佛、持咒,就是在找钥匙.什么时候能找到呢?就要看你自己的修行程度而定.如果精进,很快就找到;如果懈怠,就永远找不到

◎在《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住”;无所住就是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地方上用功。要是注意在一个地方,想好、想不好,这都是执着。修行就是修无所执着;什么执着都没有了,把自己的身体也忘了。连身体都没有了,还有什么执着呢?

◎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有执着,就是道心。

◎你若不存斗争心,就和阿修罗界断绝往来。你若不贪,就和畜生界断绝往来。你若不瞋,就和饿鬼界断绝往来。你若不痴,就和地狱界断绝往来。

◎佛是觉,就是觉悟。能觉悟就是佛,不能觉悟就是众生。所谓 “一念觉就是一念佛,念念觉就是念念佛;一念迷就是一念众生,念念迷就是念念众生;时时觉就是时时佛,时时迷就是时时众生。”你能觉悟自己所做的是颠倒事,就是佛;你不能觉悟自己所做的是颠倒事,就是众生。所以说佛和众生的界限,就是在觉和迷之间。

◎你做善事就有善报,做恶事就有恶报.因为前生不修,所以今生要受苦,如果再不修,来世还不如今生.如果你发愿修行,来生一定比今生好.因为前生修行,所以今生一切安顺,如果今生再修行,来生一定比今生还更好.如果不修行的话,来生绝对不如今生.这道理很简单,人人都可以明白.来生是顺或逆,完全由你自己来决定。

◎究竟什么是无字经?就是“一念不生”。你能一念不生,自然归于空寂,一切佛法就是这样,并没有旁的。你若不能一念不生,那么你还要多做功德,多栽培菩提善根,多修菩提道路。等你六度圆满,万行具足,到那个时候,自然会一念不生,空寂现前。

◎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界来的。佛既没有一个形相,众生为什么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这是随顺众生的分别心而示现。因为众生有分别好或不好的心,佛为了要使众生发菩提心,所以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增加其欢喜心,增加其信仰心。这是善巧方便的法门。

◎鬼的种类很多,一般人皆以为鬼是狰狞可怖,青面獠牙,其实这不一定。有时鬼能化做人身,乍看之下,以为是个人,其实是鬼。若你是开了五眼的人,鬼就不能欺骗你了。鬼又能变畜生,诸如马牛羊犬、鱼类、小白兔等。为什么能变呢?因为他有神通。或者变为蚂蚁、蚊虫、苍蝇、雀鸟、蜜蜂等。

◎佛在世时,某次抓了一把土,问弟子说:“你说我手里的土多,还是大地土多?”弟子说:“当然是大地土多,世尊手上的土是很少的。”佛乃说:“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把人身失掉者,如大地土那么多。

◎饿鬼所感的果报,是常被火焚,无有暂歇。它身体里面也有火,外面也有火,内外都有火,内外烈焰交煎,痛苦难言。为何有此果报?因为做人时脾气很大,所以死后变成鬼也不舒服,昼夜炽燃,永无了期,想躲也躲不开。

◎好像一个苹果,它不单是一个,在苹果上面,还有另一个苹果。有人说:“我为什么没有看见呢?”你若看见了,便会偷吃啦!这两个苹果,其中一个是影子,又可称为苹果的“性”。同样,每个人不单是一个人,他还有一个灵性随身。可是人的灵性是藏在人的身体内,而不外露;这个灵性若是跑出来,就会被妖魔鬼怪吃掉。

◎无论是什么种类变成的人,其背后仍然留着那个影子,又叫鬼魂(人有三魂七魄)。譬如前生为马,这个人背后就有一个马的影子;前生为骡,乃至牛羊鸡犬豕,背后都仍然留着那个影子。开了五眼的人,一看便知道了,“啊!原来这个人前生是只狗!”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开五眼,因为恐怕他把别人前生的问题都揭穿了,所谓“天机不可泄漏”也!

◎水果并非动物,它无血气,但也是生物。有生命者,就有“性”。把水果拿来祭鬼神,鬼神就吃了那水果的性,鬼不是拿着水果咬一口,才是吃,他只要往前触一触,吸去水果的性,就是吃了。所以拜过鬼神的水果,你再吃它,就觉得没有水果的味道。

◎虽然人常说怕鬼,其实人和鬼根本没有分开;鬼在阴间,人在阳界,但阴阳本是一体,无分轩轾,没有界限的。鬼是贪瞋痴重,比较起来,人是戒定慧多一点。所以鬼成为一股阴气,而人及畜生,则禀气而成形。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慈悲;不偷盗,是道义;不邪淫,是正人君子;不妄语,是忠信;不饮酒,就不会狂乱。杀生者,来生得宿殃短命报;偷盗者,得贫穷苦楚报;邪淫,得雀鸽鸳鸯报,雀鸟们都是好高鹜远,此乃是前生专做私奸的行为,破坏道德,才有这种业报示现。

◎不要杀生!一切众生自无始劫以来,皆为我的父母、亲友、眷属。前生的父母造了罪孽,今生可能堕为猪、马、牛、羊,假如你恣情宰杀畜生,就等于间接弑害你的父母。偷盗: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人偷窃或抢夺你的财物,那么你首先就不要偷他人的财物。

◎不但人爱钱,就是鬼也爱钱。活人想尽办法,费尽心机来弄钱;鬼没有工作,不能赚钱,可是也有生财之道,他令人替他烧纸钱。其实,鬼不需要钱,烧纸钱乃是一种迷信,浪费金钱,将真钱化成纸灰,这种思想真是愚不可及!

◎在亚洲有一种风俗,人在活着的时候,自己烧了很多的纸钱,认为在冥府银行存款,等死的时候,可以做个富鬼。或者用存款来贿赂阎君,减轻其罪。岂知阎君是铁面无私的法官,照公审判,不受任何的贿赂,想贿赂他,真是枉费一番心机。

◎人人为钱,不知惹出多少麻烦来。可是会用钱的人,若多做些功德事,例如办学校、开医院等,对人群有利益,利人利己,便能超出三界,不受生死轮回之苦,堕落地狱。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切记!切记!不可错因果,因果是丝毫不爽,万古不变的定律;错了因果,定要受果报的。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时,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才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无有等伦.我们修道人,必须修福慧。如何修法?多做功德事,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尽力而为之,这是修福.读诵经典,研究佛理,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修慧。浅言之,多立功德,就有福报;听经说法,就有智慧.

◎戒律就是修行人的生命,如果犯戒,等于生命断了一样地悲哀。世尊在将入涅槃时,曾告诉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由此可以证明,戒律的重要性。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https://t.cn/h9Mjmg
《宣化上人开示录(六)》

《我的话语一半没有意义。》

人快到30,对于妥协这个概念,又有了新的感悟。

妥协也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为了生存,这样粗暴的归因省略了太多步骤。完整的链条应该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让渡了一些理想主义,为了使得最珍贵的爱以及本心获得更长久的存续。而爱与本心,才是一切创造的根源。

这才能让妥协这个字眼在痛苦之后心安理得起来。但唯有创造,不断地创造,我才得以感知到自己还在活着。

朋友说“给你买点东西还挺困难的,完全不知道你需要什么。”

的确,大部分时候我没什么物欲,平时就运动读书游戏偶尔跟朋友去唱k之类的。

但我并不是完全没有欲望,而是,我喜欢的东西要么我可以直接买下来,要么就是几乎完全买不起。

比如我喜欢跑车,很多个夜晚都幻想自己一个人开着超跑去江滨上兜风,低沉轰鸣声伴随着呼啸的江风掠过去,后视镜在凌冽的空气中凿出一条透明甬道,四下无人,车载音响里放着和心跳同频的音乐。

比如我想要永远不上班,在银行存一笔钱,单凭它的利息就可以抵消掉我的日常开支。然后呢,我就随便找喜欢的工作做一做,去kfc卖甜筒也行,去救助站照料流浪小动物也行,在网站上连载读者寥寥的小说也行,都行,开心就好,但不要仅仅因为钱去工作。

相较于上述的物质,我要的可能更贪婪一些,那就是自由。自由是把我的人生吐还给我。我之前和别人聊说,时间是所有人拥有的最重要的武器,而大部分工作无非是用一点点钱让我们缴械投降。

我不愿意这样。在我看来,低欲望是当代年轻人常见的幌子,让人以为我们真的很丧躺得很平什么都不想要。

而事实是,只有在面对跳起来就能够到的目标时才会咬着牙不断踮脚,如果我们想要的东西高悬在十几楼的半空中,那么站在地面上保持仰望的姿态还是选择躺平,区别不大。现在的我就是这样,如果喜欢一束花,我可以买一束花,如果喜欢一本书,我可以买一本书,如果喜欢小动物,我就养一只小动物。这些是我立刻能够做到的事情,它不需要等待,因此也称不上欲望。

而另一些称得上欲望的分支,譬如跑车和自由,轰轰烈烈独一无二的爱,探求世界真相的可能性,我知道得到它们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做到的,需要一些命运的垂青或是巨大的巧合,除此之外,我只能站在原地等待。

以及,时至今日我依旧会因为妥协而产生剧烈的痛苦。对此我长出一口气并感到非常庆幸。我的身体维持了一种敏锐的排异反应,这说明我把我的灵魂保养的很好。

我爱我的痛苦,有时甚至大过于爱我的快乐。

突然想到清明那天写的拿来做个结尾。

“晒月观星,两手空空

心途坦荡,魂魄清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七夕丨浪漫烛光晚餐,这个必须get√—天韵食品(韵豚鲜)冷鲜肉爱是和一个人吃很多餐饭今年的七夕不如亲手给TA做一顿会一直保留在记忆里的烛光晚餐浪漫还不被你拿捏住
  • !!
  • 《新一代》省级,维普,教育刊主管单位:共青团甘肃省委主办单位:甘肃省青少年新媒体中心发行周期:半月刊国内刊号:62-1003/G0国际刊号:1003-2851征
  • 不管是爱过的人,一起走过的人,伤害过你的人.....当他们开始不再回复你的信息时,你也要懂得,不必再苦苦地等下去了。不想太成熟,也不想过于懂事,就想在你身边做个
  • .:*・° ✰.。.:*・° ✰.。
  • 过年真好,连看电影时感受到的悲伤都是爽利干净的,和心底本来的满满的快乐分开来存放着,大家互不干扰,和和气气。可以说,这种日子是我在广东不曾试过的,也不曾想过的生
  • 刚去瓣打分,顺便看了下沉香如屑专组,好久不进去笑死了,里面一群仿佛神经病人自说自话无病呻吟的人各种意难平,各种小作文,咯噔文化[赞]!存个贴还只是截了一点点,播
  • #浙传考研[超话]##盒子带你读论文##浙传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 ▶️《平台社会中的新闻业:算法透明性与公共价值——对话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杰出教授何塞·范·迪
  • Dear my shining star ❤❤❤✨✨ Oppa, In your eyes, a thousand stars glow ✨ in your h
  • 在丰田日本社交媒体渠道上分享的图片确认了 11 月 16 日的发布日期,并表示“混合动力重生”这意味着这款新车型可能只是丰田最初的混合动力掀背车。#丰田普锐斯#
  • ”旷良义透露,2023年1月1日起, #成都将全域禁止烟花爆竹燃放#,最大程度降低一次颗粒物污染。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副主任旷良义介绍,精细管控主要分为重污染天
  • #胖头鱼日本留学[超话]# 恭喜王同学合格山野日本语学校23年4月生随递随签,仅剩少量名额⚠️想要申请的同学抓紧时间哦,材料12月截止一位非常麻利滴童鞋,迅速找
  • 维摩居士说,“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对修行人来讲,就是考验,不要说成佛
  • 第十七天打卡——哈哈哈哈哈哈开心看着EXO直播鹿晗也出现了ins发了馒头照片啊啊啊啊啊很开心,今天又是躺着看看小说一天,然后下午就是一整个开心的一天,原来追星真
  •  谁知,这‮日次‬军可能‮的走‬是顺‬风路,脚‮快程‬的不‮一是‬星半点,还没等‮连三‬把工‮挖事‬好,只‮一听‬声‮锐尖‬的破‬空声,日‮的寇‬炮弹‮劈就‬头
  • 沙弥做错事情就会有人教你、管你,于是我就想:我当居士的时候,大家都对我很客气,现在我当沙弥,沙弥是僧团中最小的,小辈,大比丘可以教他、可以骂他,这样的话那我沙弥
  • #穆祉丞[超话]##虎拓朽林 穆祉丞# mzc#穆祉丞 十五志学阳煦山立# mzc#穆祉丞 十四身似月亭# “我将思念打包 随着秋风吹向你”
  • 特别是那一期让老秦和四哥演节目 真的很感动 九郎好会穿衣服是行走的衣架子没错了~最后就是我的孟孟周周啦!小园子的演出也有在努力补但是真的太多了 这么多年真的辛苦
  •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五言二首·七言五十一首】 彻悟大师 著 自性弥陀。弥陀自性。执性废修。因乐成病。 弥陀自性。自性弥陀。皇风一片。帝网交罗。 佛非性外。性即佛
  •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的奔赴,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累和不易,无言也暖,默然相伴,无论咫尺天涯,都会是心灵的彼岸。 张小娴说:“遇到了就应该感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