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造谣的时候,这位作者是不是也如此义愤填膺的?

【中国科协刊文: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你是怎么看待美国登月真假讨论的# 近日,“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起因源于:一位航天专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被一些媒体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中国科协辟谣阿波罗登月造假#

不少网友因此解读:“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阿波罗任务压根没有登陆月球,他们的宇航员也没有登上月球,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真的是这样吗?

先说结论: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比如月球岩石样本、照片和视频等。

媒体剪辑视频中提到的航天专家“迟疑”“语塞”“内涵”等情况,也并不“完全”属实。仔细观察当时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航天专家在面对直播镜头回答问题时,语言并未完全组织和表达清楚,因而有一些停顿,而节目组为了直播流畅在此时快速结束了话题,并切换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这在直播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截取和放大了这短暂的几秒钟视频,并配上煽动性的文字,造成了“航天专家内涵阿波罗登月为假”的假象,这是典型的曲解。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舆论,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本月初的嫦娥六号任务说起。

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可谓举世瞩目。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众多任务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在火箭已经发射成功,飞行时间 2550 秒左右时,主持人与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就本次任务落点选择问题进行交流。主持人说:“嫦娥四号降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一次的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是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裴总接下来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主持人这时注意到裴总一时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直播节目的流畅性马上提出了一个新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这本来是直播类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总提到了“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一些媒体认为发现了“流量密码”,将这段对话单独截取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这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标题,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

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认为找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 造假证据的评论内容,例如“老美坐不住了,无意中被打了假”“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对登月的谎言,裴总内涵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呢?美国国旗呢?美国的月球车呢?怎么都没找到,难道被外星人搬走了?”……

这些评论有些已经有了近万的点赞和上百条赞同的跟评,在笔者翻阅评论区超过 10 屏左右时,才偶尔发现了一两条较为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基本无人理睬,偶尔有评论的,也多是讽刺挖苦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航天科普工作者,看到这里感到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被誉为“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积跨越月球正反两面,在这个大型盆地内还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里虽然也有“阿波罗”,但和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却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点。

第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背的样子。长期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手段都停留在环月飞行的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因为在月球背面无线电信号会被月球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月背软着陆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载人登月任务本身就面临极高的风险,所以在着陆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全部的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均在月球正面南北纬 ±30° 和东西经 ±45° 范围内。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成功,才成为代表人类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的里程碑。

第三,关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被带回了地球,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基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的月壤、月岩样本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国向中国赠送了 1 克月球土壤作为“国礼”。我国将这份月壤一分为二,其中 0.5 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0.5 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家利用这珍贵的 0.5 克月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表了 14 篇论文。我国国家航天局等权威部门在航天报道以及航天科普内容中也多次介绍过阿波罗登月任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在 2020 年 11 月 24日 发布的《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正式启航》一文中也提到:“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 11 号到阿波罗 17 号载人飞船实施了 7 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 13 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 6 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 382 千克。”

而在 2012 年时,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也提到,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关于“阿波罗的飞行器登上了月球,但是宇航员没有登上月球。”这一点质疑,其实也很好证实。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月壤 1731 克,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累计采样取回样品约 382 千克,要达到如此规模的月岩月壤采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无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见,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并非是假的,宇航员未登上月球的说法也不属实。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它的成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勇气与能力,值得被大家尊重。

大多数人质疑阿波罗号登月是出于对国家的朴素感情,不过笔者还是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专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朴素情感,剪辑、拼凑内容来“赚流量”“博眼球”的媒体,实在不应该,也奉劝这类媒体该收收“流量为王”的心了。

最后,笔者还想再说一点感慨。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每次面对类似的谣言时,我都感到科学普及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笔者也希望各类传统新闻媒体、网络媒体以及新媒体平台能够一起携手努力,为科学普及提供更多支持,为破除谣言发挥更大力量。(文/王君毅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辟谣阿波罗登月造假#】近日,“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起因源于:一位航天专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被一些媒体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不少网友因此解读:“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阿波罗任务压根没有登陆月球,他们的宇航员也没有登上月球,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真的是这样吗?先说结论: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比如月球岩石样本、照片和视频等。

媒体剪辑视频中提到的航天专家“迟疑”“语塞”“内涵”等情况,也并不“完全”属实。仔细观察当时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航天专家在面对直播镜头回答问题时,语言并未完全组织和表达清楚,因而有一些停顿,而节目组为了直播流畅在此时快速结束了话题,并切换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这在直播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截取和放大了这短暂的几秒钟视频,并配上煽动性的文字,造成了“航天专家内涵阿波罗登月为假”的假象,这是典型的曲解。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舆论,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本月初的嫦娥六号任务说起。

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可谓举世瞩目。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众多任务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在火箭已经发射成功,飞行时间 2550 秒左右时,主持人与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就本次任务落点选择问题进行交流。主持人说:“嫦娥四号降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一次的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是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裴总接下来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主持人这时注意到裴总一时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直播节目的流畅性马上提出了一个新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这本来是直播类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总提到了“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一些媒体认为发现了“流量密码”,将这段对话单独截取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这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标题,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

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认为找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 造假证据的评论内容,例如“老美坐不住了,无意中被打了假”“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对登月的谎言,裴总内涵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呢?美国国旗呢?美国的月球车呢?怎么都没找到,难道被外星人搬走了?”……

这些评论有些已经有了近万的点赞和上百条赞同的跟评,在笔者翻阅评论区超过 10 屏左右时,才偶尔发现了一两条较为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基本无人理睬,偶尔有评论的,也多是讽刺挖苦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航天科普工作者,看到这里感到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被誉为“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积跨越月球正反两面,在这个大型盆地内还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里虽然也有“阿波罗”,但和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却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点。

第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背的样子。长期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手段都停留在环月飞行的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因为在月球背面无线电信号会被月球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月背软着陆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载人登月任务本身就面临极高的风险,所以在着陆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全部的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均在月球正面南北纬 ±30° 和东西经 ±45° 范围内。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成功,才成为代表人类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的里程碑。

第三,关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被带回了地球,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基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的月壤、月岩样本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国向中国赠送了 1 克月球土壤作为“国礼”。我国将这份月壤一分为二,其中 0.5 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0.5 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家利用这珍贵的 0.5 克月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表了 14 篇论文。我国国家航天局等权威部门在航天报道以及航天科普内容中也多次介绍过阿波罗登月任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在 2020 年 11 月 24日 发布的《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正式启航》一文中也提到:“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 11 号到阿波罗 17 号载人飞船实施了 7 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 13 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 6 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 382 千克。”

而在 2012 年时,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也提到,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关于“阿波罗的飞行器登上了月球,但是宇航员没有登上月球。”这一点质疑,其实也很好证实。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月壤 1731 克,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累计采样取回样品约 382 千克,要达到如此规模的月岩月壤采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无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见,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并非是假的,宇航员未登上月球的说法也不属实。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它的成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勇气与能力,值得被大家尊重。

大多数人质疑阿波罗号登月是出于对国家的朴素感情,不过笔者还是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专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朴素情感,剪辑、拼凑内容来“赚流量”“博眼球”的媒体,实在不应该,也奉劝这类媒体该收收“流量为王”的心了。(来源:科学辟谣 )

【#中国科协辟谣阿波罗登月造假#】近日,“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起因源于:一位航天专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被一些媒体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不少网友因此解读:“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阿波罗任务压根没有登陆月球,他们的宇航员也没有登上月球,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真的是这样吗?先说结论: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比如月球岩石样本、照片和视频等。

媒体剪辑视频中提到的航天专家“迟疑”“语塞”“内涵”等情况,也并不“完全”属实。仔细观察当时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航天专家在面对直播镜头回答问题时,语言并未完全组织和表达清楚,因而有一些停顿,而节目组为了直播流畅在此时快速结束了话题,并切换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这在直播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截取和放大了这短暂的几秒钟视频,并配上煽动性的文字,造成了“航天专家内涵阿波罗登月为假”的假象,这是典型的曲解。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舆论,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本月初的嫦娥六号任务说起。

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可谓举世瞩目。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众多任务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在火箭已经发射成功,飞行时间 2550 秒左右时,主持人与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就本次任务落点选择问题进行交流。主持人说:“嫦娥四号降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一次的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是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裴总接下来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主持人这时注意到裴总一时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直播节目的流畅性马上提出了一个新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这本来是直播类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总提到了“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一些媒体认为发现了“流量密码”,将这段对话单独截取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这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标题,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

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认为找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 造假证据的评论内容,例如“老美坐不住了,无意中被打了假”“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对登月的谎言,裴总内涵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呢?美国国旗呢?美国的月球车呢?怎么都没找到,难道被外星人搬走了?”……

这些评论有些已经有了近万的点赞和上百条赞同的跟评,在笔者翻阅评论区超过 10 屏左右时,才偶尔发现了一两条较为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基本无人理睬,偶尔有评论的,也多是讽刺挖苦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航天科普工作者,看到这里感到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被誉为“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积跨越月球正反两面,在这个大型盆地内还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里虽然也有“阿波罗”,但和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却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点。

第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背的样子。长期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手段都停留在环月飞行的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因为在月球背面无线电信号会被月球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月背软着陆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载人登月任务本身就面临极高的风险,所以在着陆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全部的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均在月球正面南北纬 ±30° 和东西经 ±45° 范围内。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成功,才成为代表人类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的里程碑。

第三,关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被带回了地球,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基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的月壤、月岩样本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国向中国赠送了 1 克月球土壤作为“国礼”。我国将这份月壤一分为二,其中 0.5 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0.5 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家利用这珍贵的 0.5 克月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表了 14 篇论文。我国国家航天局等权威部门在航天报道以及航天科普内容中也多次介绍过阿波罗登月任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在 2020 年 11 月 24日 发布的《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正式启航》一文中也提到:“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 11 号到阿波罗 17 号载人飞船实施了 7 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 13 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 6 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 382 千克。”

而在 2012 年时,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也提到,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关于“阿波罗的飞行器登上了月球,但是宇航员没有登上月球。”这一点质疑,其实也很好证实。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月壤 1731 克,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累计采样取回样品约 382 千克,要达到如此规模的月岩月壤采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无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见,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并非是假的,宇航员未登上月球的说法也不属实。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它的成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勇气与能力,值得被大家尊重。

大多数人质疑阿波罗号登月是出于对国家的朴素感情,不过笔者还是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专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朴素情感,剪辑、拼凑内容来“赚流量”“博眼球”的媒体,实在不应该,也奉劝这类媒体该收收“流量为王”的心了。(来源:科学辟谣 作者:王君毅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https://t.cn/A6HtA1U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明明可以像防风邶一样自由自在,可以活上万年的九命相柳海底妖王,因为种种束缚只活了6百岁,初见时:“我无力自保,无人相依,无处可去”结尾时:“数十年箭术,你已有
  •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都请大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图片,视频,字体,文案,商标,品牌等被盗用,都是会被处罚的,而且根据投诉人被损害的利益不同,处罚的力度也不同。这些
  • ”张义民介绍:这些年,芦胜村自我造血,插上了互联网+农业的翅膀,打造线上智慧农场产销一体化平台,村里4家合作社常年熙来攘往,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村民们的
  • #阴阳师手游[超话]# 【已售出】出号成功的话评论区抽一人折现30r花合战,我是一秒也待不下去了。ios区,包括联动全图鉴,有永久月卡,花合战皮齐全,酒吞茨木有
  • 凝望荷塘,发现那荷叶叶瓣的神情举止则各有千秋,有仰天憨笑喜悦着的,有低头凝思样的,有无精打采的,也有垂头丧气的,还有那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的,都在欣赏着水的细浪清波
  • 1月也没放弃过每一个长胖的机会[可爱]p1逛云尚逛累了随便进的一家锅锅鲜(老板说都是先炒现做,没有预制菜)味道确实不错!p2最近风很大的网红餐厅香佃楚菜(本着拍
  • 我可能真的要死掉了我好想再见你,想听你说话弹吉他 让我撑下去吧好吗,我真的太难过了....我希望你看不到这些悲伤,又希望你看得到....算了 你还是别看到了,这
  • 凡人的行云,在几十年后老死,天外天的行止神君重新归位,行止神君当然也有行云的记忆,可是身为天外天最后一位上古神,他不能动情,一旦他动情,就会遭到天道的惩罚,会给
  • #李兰陵[超话]# (其实这篇微博的目的是最后那句话) 今天是我在李兰陵的超话里签到的第300天,我其实是一个非常三分钟热度的人,对于超话签到这样的事情,我经
  • AS4041Chanel23S新款山茶花调节扣CF可以按需求调节长短,真的非常百搭实用每年的s系列主打设计延续经典的传承以往的金球金柱足球核桃球爱心调节扣很美但
  • 生气是诸多因素的合集,今天作者回复了,原文指路▷愿意相信她的或者没什么所谓依旧支持她的,就请当我是恶意揣测。一开始是希望大家及时止损,第二次直接说别看是因为再次
  • 繼續討論下去,你就會明白,答案不在外界,也不在形體上,「人心」才是問題的最後答覆。你會懂得的,你終會明白人身是多麼無足輕重,那時,你才可能體會出自己的身體也是同
  • 希望我的团队能够早日做到规模,能有能力请得起Nelson做我们的“教练”虽然匆匆一面,Nelson已经回到了多伦多,但一次早餐会我和Brandon和Wing姐已
  • 当然,巨大的压力面前,那英今晚的演唱有很多瑕疵,声乐评论家很快会找到这里跑调气息不稳,那里唱错了歌词,当然还有不够专业的“情绪失控”但在我这里,这是一个我非常喜
  • !!
  • (咸鱼: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进度真的好慢这篇主要是对周宰京的解析(应该是)下一篇周宰京就坦白自己的心意了追妻是会有的,但周宰京不会很惨,因为我们丹宝是个心软的人,再
  • 世事无常,总该有一段日子是用来浪费的,总要有无能为力的不愉快让你短暂停留,让你在今后闪闪发亮的时候能感谢这些糟糕的日子,糟糕的日子往往有特别的价值,但前提是你要
  • “成本低、投入小,用农村的东西改造农村,保留原来的肌理,这是环境整治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京海申二期通过验收,在提级扩能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飞虎针业在挪出的新空间
  • 这个春天好像错过了很多没有看到很多花没有去河边溜达也不太记得是不是有很多闪亮的碎片被遗忘稳定地吃了很久的药就到了夏天一直下雨的天没有要执行的现场就不会太焦虑春天
  • #代号鸢all广[超话]##飞广# 战城南-终章-太平有象(飞广微长篇完结章,前篇见专栏,后续会有番外 “殿下,别找了。”妇人搀扶了你一把,她脖子上还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