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一夜#
无道的颈带
嘎嘎问了所以我写了。

无道记得,在很久以前母亲就是带着这样的衣饰的。后来母亲去世,又发生了很多,在世事纷扰中一件小小的衣物又算什么值得被铭记的东西。但是有一天他见到一位男子,那位男子原是母亲旧识,他们聊起那名衣着鲜亮,笑声朗朗的法国女性,尽管岁月已将记忆磨砺千万道痕迹,那些发生在他们中的趣事似乎仍饱含热情,让男子至今难以忘怀。告别多月后,男子托人将一物件带给无道,盒中只放着一抹黑色颈带,和一枚带有凡夫纹路的方卡,上面用钢笔飞扬写到是那故人所留物件,如今遇到该交还的人了。无道捻起颈带,那是非常熟悉的感触,说不出是记忆还是手指的熟悉。后来别人再见了他,脖颈上已绾上了那黑色绸带,惊奇之余问道,他也只答是率性之举。

念佛即“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昙鸾大师用两个名词来说明阿弥陀佛,叫做“实相身”、“为物身”。

“为物身”就是指为了众生而成就的这尊佛身;“实相身”是指佛本身所证悟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是真如实相的本身。

这句话是说明,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它是真如实相,同时,它是让我们众生可以称念得来的佛号。因为它是“为物身”,我们就可以念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才可以有事修。

阿弥陀佛如果不是为我们成就这句名号,凡夫怎么和阿弥陀佛接触?因为阿弥陀佛是在不生不灭的境界当中,我们完全在生灭的境界里边,我们没法和阿弥陀佛产生心灵的沟通。除非我们达到不生不灭了,才可以和阿弥陀佛的心光相交集;证悟了无量光、无量寿,才可以和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碰合。

阿弥陀佛他虽然本身住在无量光、无量寿的真如理体、不生不灭的境界当中,我们在这个境界之外,他为了慈悲我们、救度我们,就把他的无量光、无量寿、不生不灭的果觉——无上正等正觉,形成“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说:“这六个字给你念,你只要会动嘴巴念就可以。”这样,阿弥陀佛就和我们结合起来了。

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两面的:向着佛这一面是无量光、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本身的觉悟,叫做“实相身”;向着众生这一边叫“为物身”,就是六字名号给我们念。我们念了这句六字名号,抓住这一面——就像一张纸,得到正面,就有反面;得到反面,就有正面。像一枚钱币,我们抓住这一边,整个钱就是我们的。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从凡夫这边来看,是生灭的,“哎呀,我睡着了,没有念;想起来,我再念了。”但是,这句名号本身另一面,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是不生不灭,是真如理体,是佛性的完全显发,是理体的完全证悟。所以,我们念佛,叫“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别的法门不可能!诵经,经本身不具备这样的功能,除非我们诵经开悟,证得诸法实相,才能够“事即理”,才能够“修即性”,不然都不能做到。

所以,圣道法门的修行要悟后起修,没有开悟之前,它和理、和性都是分成两片。

净土法门多殊胜,即使我们这样凡夫的身分,张张嘴念“南无阿弥陀佛”——全事即理。

全事即理,我们不要觉得容易!以一般来讲,最少要达到大彻大悟的地步;达到大彻大悟的地步,还没有做到全事即理,只是路子明白了。登地的菩萨,才能事理融合在一起。

而我们念佛的人“全事即理”,这个“全”也特别有意义,“全”是全部,没有一点遗漏在外,并不是达到清净心了,你念佛好像“事即理”;没有达到禅定,念佛事不即理——不是这样!有禅定、无禅定、出家人、在家人、有智慧、无智慧,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怕是一个三岁小孩子,也是“全事即理”,没有遗漏在外的。和有没有智慧、烦恼多少都没有关系的。这个不容易啊!

“全修即性”道理也是一样的。“修”又叫事修;“性”又叫理性。

所以,净土法门多么殊胜又简单容易,即使我们这样的凡夫,张张嘴念“南无阿弥陀佛”——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恩师

念佛即“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昙鸾大师用两个名词来说明阿弥陀佛,叫做“实相身”、“为物身”。

“为物身”就是指为了众生而成就的这尊佛身;“实相身”是指佛本身所证悟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是真如实相的本身。

这句话是说明,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它是真如实相,同时,它是让我们众生可以称念得来的佛号。因为它是“为物身”,我们就可以念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才可以有事修。

阿弥陀佛如果不是为我们成就这句名号,凡夫怎么和阿弥陀佛接触?因为阿弥陀佛是在不生不灭的境界当中,我们完全在生灭的境界里边,我们没法和阿弥陀佛产生心灵的沟通。除非我们达到不生不灭了,才可以和阿弥陀佛的心光相交集;证悟了无量光、无量寿,才可以和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碰合。

阿弥陀佛他虽然本身住在无量光、无量寿的真如理体、不生不灭的境界当中,我们在这个境界之外,他为了慈悲我们、救度我们,就把他的无量光、无量寿、不生不灭的果觉——无上正等正觉,形成“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说:“这六个字给你念,你只要会动嘴巴念就可以。”这样,阿弥陀佛就和我们结合起来了。

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两面的:向着佛这一面是无量光、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本身的觉悟,叫做“实相身”;向着众生这一边叫“为物身”,就是六字名号给我们念。我们念了这句六字名号,抓住这一面——就像一张纸,得到正面,就有反面;得到反面,就有正面。像一枚钱币,我们抓住这一边,整个钱就是我们的。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从凡夫这边来看,是生灭的,“哎呀,我睡着了,没有念;想起来,我再念了。”但是,这句名号本身另一面,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是不生不灭,是真如理体,是佛性的完全显发,是理体的完全证悟。所以,我们念佛,叫“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别的法门不可能!诵经,经本身不具备这样的功能,除非我们诵经开悟,证得诸法实相,才能够“事即理”,才能够“修即性”,不然都不能做到。

所以,圣道法门的修行要悟后起修,没有开悟之前,它和理、和性都是分成两片。

净土法门多殊胜,即使我们这样凡夫的身分,张张嘴念“南无阿弥陀佛”——全事即理。

全事即理,我们不要觉得容易!以一般来讲,最少要达到大彻大悟的地步;达到大彻大悟的地步,还没有做到全事即理,只是路子明白了。登地的菩萨,才能事理融合在一起。

而我们念佛的人“全事即理”,这个“全”也特别有意义,“全”是全部,没有一点遗漏在外,并不是达到清净心了,你念佛好像“事即理”;没有达到禅定,念佛事不即理——不是这样!有禅定、无禅定、出家人、在家人、有智慧、无智慧,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怕是一个三岁小孩子,也是“全事即理”,没有遗漏在外的。和有没有智慧、烦恼多少都没有关系的。这个不容易啊!

“全修即性”道理也是一样的。“修”又叫事修;“性”又叫理性。

所以,净土法门多么殊胜又简单容易,即使我们这样的凡夫,张张嘴念“南无阿弥陀佛”——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恩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网曝TFboys将合体出席金像奖 颁奖表演两不误
  • 武磊首次助攻
  • 杨洋信息遭泄露,私密资料传播贩卖
  • 【深度】出战39分钟仅拿10分!汤普森成勇士拿下系列赛的关键
  • 崇礼冬奥发布城市标识、吉祥物
  • 北京大观园塑像吓哭小孩,宝玉黛玉你们怎么了?
  • 今日热点|刘强东两次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网易大幅度裁员;蒙古国关闭所有肯德基;
  • 潘粤明看望姥姥,紧握双手合影作献吻状感情深!
  • 刚刚,刘虹在黄山打破世界纪录!
  • 考研复试分数上涨
  • 摩拜关闭国际业务,已裁撤亚太团队。
  • 疫苗接种本被修改
  • 公司要求平分彩票
  • 美国家女足3·8妇女节状告足协 要求与男足同酬
  • NBA西部:榜首战勇士胜掘金,火箭7连胜升第3,灰熊太阳合计5连胜
  • 火箭豪取7连胜,哈登连续40场拿到至少28分
  • 李亚鹏带李嫣游大理,却被曝住进王菲与谢霆锋爱巢?
  • 富途控股成功上市 创始人李华:一起去看远方更美丽风景
  • 果然厉害!孙悟空的三个锦囊
  • 世界最悲伤的大象去世!我们还要囚禁死多少动物才肯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