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略讲》第三回 13、细看金箍棒
主讲人:嵇尚强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

这一段有两个很重要的道理要讲,为什么金箍棒的两头是两个金箍,两个金箍代表什么?另外,金箍棒的中间有一段乌铁,乌铁具有怎样的含义?

先说两个金箍的含义。简单的讲,两个金箍,一个代表理上的大彻大悟——如来的见地。一个代表事上的积极为善——菩萨的愿行。

《观无量寿经》上讲,佛心者,大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是“本性”,金箍棒两头的金箍代表佛心的两面,一面是慈,一面是悲。慈是无缘的大慈,悲是同体的大悲。无缘大慈代表如来的见地,同体大悲代表菩萨的愿行。

什么是如来的见地?如来的见地是指对于真如实体的认识,真如为远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换句话说,超越了一切世俗的概念,并非二元对立的观念。而凡夫的见地往往离不开世俗的概念,恰恰又基于二元对立的观念。因此,为了认识真如实体,可以先总结出凡夫的见地,之后再舍弃这些见地,这样,对于真如实体的认识,也就是如来的见地就清楚了。

禅宗经常提到一句话,要我们“离四句,绝百非”,说只有这样才能远离我、法二执,彻证真如实体。四句是哪四句话?四句是指凡夫的四种见地,这四种见地是“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凡夫对于空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什么都没有,空空洞洞的空。好比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伸手不见五指,在凡夫看来这片黑暗就是空,因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另一种是清清静静的空,这种空建立在不受他人干扰的基础之上。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位婆婆在家念佛,念得很诚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声又一声的念。但是他的儿子看妈妈什么事都不做就在家里念佛,觉得很烦。有一天,老太太又在念佛,儿子就喊:妈!老太太问:干什么?儿子不说话。老太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又念了起来,念得很专一。过了一会儿,儿子又喊:妈!老太太又问:干什么?儿子还是不说话,老太太有点不高兴了,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过了一会儿,儿子喊得更大声了:妈!妈!妈!连着叫了三声。老太太生气了,责骂儿子道:讨厌,我在念佛,你吵什么吵,真麻烦。儿子说:妈,你看,我还是你儿子呢,只不过叫了你三次,你就烦了,你一天到晚不停的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难道不嫌烦吗?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认定了一句佛号,世俗人生的事就丢开了,再也不去管了,认为没人打扰的清净就是佛法,这样一来不但会误入歧途,而且对于佛法义理也不能了解。

《楞严经》里说:“外道建立觉,菩萨观察觉。”学佛的时候要问问自己,如果自己所成就的,是建立了一个境界,修出了一个境界,然后就躲在里面,认为自己解脱了、自在了,可以与外境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种境界,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吗?不是,因为这样的境界对大众毫无帮助。

说完了空,再说有,凡夫对于“有”的认识也有两种,一种认为“有”是固定的。比方说,我会有一段很长的人生,长到不用关心死亡这件事,并且在这段人生中,我会幸福平安。我们就是这样无知,顽固的认为,人类的平均寿命如果是80岁,那么我肯定也能活到八十岁,现在还有四五十年或更多的时间,不用担心,我绝不会提前死去,绝对不会面临苦难。

这种不理性的想法让我们的行为举止看起来显得十分疯狂。以购物为例,不少人购物的方式就像自己还可以再活一千年似的。另外,很多年轻人对待自己的身体,常会将这副血肉之躯误以为是铁打的,拼命折腾它,不给它休息的机会。

物质文明的发达让相当数量的人活得好像天神一样,科技医疗的进步更是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些人富裕、又有权利,或许还相貌出众,但他们不会有时间接触佛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于眼前的生活没有什么不满,不会认识到有轮回这件事。而现今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电视交友节目,这些都是做什么用的?都是在让我们忘记轮回这件事,都是在营造永生的假象。永生的假象让我们看不见无常的显现,自然也就无法体会人生的殊胜。所谓殊胜的人生,是真正了解什么叫做“痛苦”的人生。真正了解痛苦的人会发愿摆脱痛苦,寻求解脱之道。

凡夫对于“有”的另一种认识,是认为有是连续的。比如说,这一期的生命或许即将结束,面对死亡,我无能为力,但我还是希望会有下一期的生命。认为有是连续的这种人比刚才认为有是固定的这种人,在认识上有了一些进步,他们终于体会到人生无常的事实。但可惜的是,尽管对无常、痛苦有了一番深切的了解,他们还是不能认识什么是“常”,他们只是在期待“轮回”罢了。佛陀的确说过,舍弃轮回是无法成佛的,但佛陀最后也告诉我们,在成佛的路上,没有所谓的轮回。轮回只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佛创造出来的,佛创造了轮回的概念。

佛为什么要创造轮回的概念呢?因为佛发现娑婆世界的人,也就是我们这些世俗凡夫,因为执着假我的身份,所以无法摆脱残缺与苦楚。佛怜悯我们,将轮回的概念介绍出来,告诉大家,如果甘于轮回就会痛苦不断,如果超越轮回就会常乐我净。每个人都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只需走上法道修证的道路。

因此,凡夫认为“有”是连续的,是基于轮回这样一个谎言。轮回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佛在《圆觉经》中告诉诸位菩萨:“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凡夫的第三种见地是“非空非有”。非空,不是空的,不会断灭。不会断灭就是永恒吗?非有,也不是永恒。举例来说,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果说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不一样,昨天的你已经没有了,空了,那么今天的你是不是一点都不记得昨天学到的知识?多少还记得一些,可见不是空的,非空。不是空的就是有的吗?如果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相同的,没有一点不一样,那么你永远也不会老,对不对?可见也非有。

凡夫认为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既不是相同的,也不是不同的。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两个自己之间存在着某种转变,正是依赖于这种转变,昨天的自己可以顺利的从昨天过渡到今天,成为今天的自己。这就是生存状态里的转世,就是所谓的“生存中阴”。

转世的确存在于现实世界,那是人基于一个愿望而产生的现象。现象是临时的显现,仿佛梦境一般,显现的时候是真,但显现过后,你再去看,那就是假了。莲花生大士传授了中阴教法,但他也曾经这样教导我们:当你生起了一个愿望,就生起了一场梦,当愿望被满足,这个你所期待的梦就消失了,但你不知道你还在梦中。当你渴望解脱,你也生起了一场梦,当解脱实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是梦,包含解脱之道。生存状态里的转世,是一种解脱之道,并不是解脱本身。

凡夫的最后一种见地是即空即有。即空,就是空的。即有,就是有的。换句话说,有的时候就是空的。如果我们将见地分为佛的见地与凡夫的见地,划分这两种见地的依据是,是否进行了完全的理论分析。如果某一种见地具有完全的理论分析,那么这种见地就是理论性的见地,就是佛的见地。反之就是传统性的见地,就是凡夫的见地。

之前谈到幻法的时候,给大家举过火圈的例子,当燃烧的木块被绳子系着,挥舞起来,火圈便形成了。为什么眼前的火圈像一个真的火圈?因为火块移动得太快了。面对火圈的幻相,只有极少数人看清了,知道眼前虽然有火圈的形象,但形象是幻,是假的,只是一只燃烧的木块在快速移动,形成了火圈的假象。

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看清了,知道眼前的现象是幻,但在此之后他们会不会做进一步的分析呢?不会,凡夫的见地容不下全面的理论分析,只要某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能够令人满意,凡夫就会停止接下来的分析。因为分析一旦继续去,最后的结论是“火圈的假象并不基于一只燃烧的木块”。换句话说,火圈幻相的显现,在这其中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火块,木块因为燃烧,时刻都不一样,是无数个不同的火快组成了眼前的现象。在现象面前,我们找不到贯穿始终的东西,现象里不存在我们认定的事物,存在的只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概念。

介绍完凡夫的四种见地,抛开这些认识上的错误,当下便是如来的见地。了解了如来的见地,再看菩萨的修行。菩萨修的是清净行,是依照如来的见地修正、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下面举两个例子谈一谈菩萨的修行。

第一个例子关于布施。如果一位菩萨在北京的街头碰到了一个乞丐,他会给乞丐钱和食物。但是当这位菩萨到了菩提伽耶,那里的乞丐比北京多了许多,如果他不依照如来的见地修正自己的心行,不知道自己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对象,这些都是幻相,都是被误解的境界,那么他就难以生起无二分别的智慧,内心陷入了消沉。为什么呢?因为人一旦对现象生起执着,认为有一个实在布施的人,有一个实在接受布施的对象,有实在布施出去的东西,那么这种布施就会受到限制,就是住相布施。真正的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布施的时候不认为有一个实在布施的人,这个人是谁谁谁,不认为有一个实在接受布施的对象,他叫某某某,不认为自己布施出去的东西是实在的,有哪些哪些,最后布施结束,不留存布施的概念,认为自己真的有过布施。

第二个例子关于夫妻间的相处,如果你的先生喜欢喝酒,但是酒量不好,总是会醉,那么你会设法劝他戒酒。给他买一些新衣服,做几餐美食,期待这些你为他做的事,可以换来他答应你戒酒的结果,然后将此结果作为奖励,让自己满足。对于菩萨来说,实在不应该这样去想!菩萨对于众生的帮助是不在乎结果的,菩萨做任何事情之前,既不会盼望期待达成,也不会恐惧期待落空。

假如你是一位大乘法的修行者,你应该抛弃“成佛是为了自己”这种错误的观念。当你具足了如来的见地,你就知道:我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修。随后,当你在佛前点灯,供花的时候,你也会想到这是在替众生进行供养。

最后看金箍棒的中间为什么是一段乌铁。“金”代表本性,“乌”是黑色的意思,代表无明。请问大家,本性如何才能悟出?换句话讲,金在哪里?金就在乌铁之上,本性是从无明当中悟出。佛在《圆觉经》里有一句话:“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佛说,大家的修行都是在以幻修幻,修法的人是幻,所修的法亦幻,修来修去,诸幻灭尽,此时,“不入断灭”觉性才能悟出。所以不光世间法是幻,修行亦幻。幻就是生灭变化,执着于幻就是无明。佛的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本性并不神秘,能够呈现无明的就是本性。反过来讲,如果你觉得本性十分神秘,只能通过修法的方式证得,那么此时执着正在生起,人陷于无明。为什么呢?因为修法的人是幻,所修的法亦幻,放不下幻法就是执着,执着幻法的当下就是无明。

#樊振东#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万个水瓶,有1000000000个样子,每个人都千差万别,因为世间根本不可能存在和我一样的人,相似也不可以!不可以!——来自水瓶内心的呼喊

同为水瓶,我不猜测小胖心意;同看哈姆雷特,我不知道别人心里小胖的样子。我只知道我眼中的小胖积极、坚韧、担当、独立、有趣、多思、真诚……他足够睿智选自己的路,他足够强大走好自己的路。#樊振东加油#

茫茫宇宙广无垠,是不可思议的存在!不闻无上法,难知真实境!毕竟我们的凡胎肉眼,没有具有神力的清净慧眼!即便是依赖科学,也是无法解开宇宙自然的真实奥秘!我们只有通过佛法,才能探寻出宇宙自然的真实奥秘!

在佛法界之中, 一佛所教化之地叫“一佛土”,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我们世界所在的银河系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何为大千世界呢?首先我们的小世界是由“四天下”和六欲天及初禅三天(梵天“上帝”所在)组成的范围,如此一千个小世界上面加二禅三天组成“中千世界”,复有如此一千个“中千世界”上加外道无想天、四禅三天、五不还天和四空天!组成一个“大千世界”!因为都是三个千相组成的,是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再者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由四条悬臂组成的,刚好和象征佛的“卐”字相同,从而印证了“大千世界”就是一“佛土”!我们这个“佛土”,就叫“娑婆世界”!

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只是忙忙宇宙中的尘埃!再广说的话,我们的“大千世界”属于“华藏世界”海,就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所教化的范围!而我们的“娑婆世界”,位于“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毗卢遮那佛在这里教化我们!图中只是二十层“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的粗略介绍,要是广说得话,类似的世界就是不可说一“佛土”微尘数那么广大!比方说,我们的地球化为微尘,已经算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数字了!何况是整个太阳系的微尘?那整个银河系的微尘,更是茫茫天数!而且我们所在的“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也只属于位于“华藏世界海”之中央的“无边妙华光香水海”!此“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也只是一“佛刹”微尘数香水海的一员!每一个香水海,都有类似的世界种存在!可见“华藏世界海”之广大无垠!除此“华藏世界海”之外,四周还有类似很多的”世界海”!可见茫茫宇宙是无有边际的!

虽然宇宙广大无垠,人类显得很微不足道,但是我们的“心”可以与虚空一般广大!佛菩萨之所以伟大,因为心里装着的是芸芸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离苦海!如果我们人人都有菩萨心肠,那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也就能变得很完美!……

我们应该看清当下世间无常的存在,不要贪恋俗尘凡世的一切!因为有牵挂,才会产生纠缠的“业力”!这“业力”产生的磁场,就会“牵引”着我们轮回不止!只要我们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恩怨与得失,看开、看淡、看破、放下!从而寻求解脱之道,通过正法的修行,最终自然就能脱离生死流转的“大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南无阿弥陀佛[蜡烛][蜡烛][蜡烛] https://t.cn/AiROBq6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這個人給我們做證明,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也是真的,他預知時至。方法一樣,成功一樣,我們就想到往生的品位也應該差不多。
  • 还有些时候,孩子真的是忘了,那个小脑袋毕竟还没有发育的那么好!要有“我做不出的题,别人也不会”的良好心态。
  • 蟹肉黑松露土豆泥色香味形俱佳的开胃前菜,蟹肉的鲜甜,土豆泥的绵密,松露的香气口感层次丰富。特色三味鸡腿肉鸽腿没吃过瘾的话这份鸡腿肉让你大快朵颐,表面烤干后锁住了
  • 当然,这不全是他个人的错误导致的,如前所述,巴希尔二世是经过十几年的反复平叛才踩着东部军事贵族的尸体坐稳了皇位,这就使得他一方面对这些军事贵族从骨子里不信任,其
  • 贵阳人把血旺分成薄皮旺、嫩旺、千层旺和老旺,老旺是外地人吃的全熟的猪血,薄皮旺是最生的血旺,只是轻轻地在水上一烫,外面形成了一层薄片,爆开之后里面仍是浆状,向来
  • 美国史丹佛大学的 Paul Ehrlich 教授于1960年在碧玉岭生物保护区(Jasper Ridge Biological Preserve)研究堇蛱蝶,但
  • 去年公司取得问界M5,M5EV和M7的整车高,低压线束定点,这个是目前热点之一。$沪光股份 sh605333$ :去年汽车板块龙头之一,高压线束逻辑没有变化,8
  • 3三分执着,七分洒脱作家亦舒说过,“命运旅途中,每个人演出的时间是规定的,冥冥中注定,该离场的时候,多不舍得,也得离开。2三分顽皮,七分稳重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
  • -演唱《相亲相爱》歌曲--晚会人员大合照- 本场晚会不仅为在场同学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同时充分展示了电气工程系青年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力争上
  • 追星一路上或许离开并不是因为你不再爱他了,而是因为他自己都摆脱不了的荆棘太过于疼痛,看了那些年的恩恩怨怨,一路上守护一定一定很辛苦,但希望大家追星的道路上不要用
  • 分享一个愉快的深夜谈客户的内容~其实自己一直都想做一个广告优化师 也知道那是一份常人不能够接受得到的工作强度 不过呢 也正如我所说的"多劳多得&quo
  • 据《郭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始祖郭林带着8个儿子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当时由于当地人烟稀少,郭家不仅在当地修建房舍,还圈占了大量土地,成为方圆几十里的首富。在后营
  • 这次,他们携手“开心麻花”团队的艾伦、常远以及魏翔带来小品《抢C位》属于年轻爸妈们看了,会深有感触的节目。时隔六年再度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刘谦在联排现场表演了一
  • 点击链接,了解大赛详情#高考加油# 系列贴纸上线啦 ‼ (^з^)-☆[奋斗]活动1: 关注贴纸君+转发本条微博,@微博抽奖平台 抽3位小可爱送出【微博贴纸定
  • #注册营养师[超话]#常喝酒的人生活质量可能更好[话筒][允悲]在目前正举行的欧洲麻醉大会上,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 Vera Guttenthaler 和 Mar
  • 今年1月張文慈轉投王祖藍開設的內地經理人公司,新工作新開始,移居廣州的Pinky早前拍片帶大家參觀其新居,融入內地生活的她更高呼:「希望快些在大灣區度置業!」不
  • 【赠运费险】#618万物狂欢节##健康生活##完美的夏天##了尘书坊[超话]#【深信自己当下本自完美】  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用抗拒的心、排斥的心,你那个所排斥的
  •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会陷入温柔暮色里,会陷入你你配得上世间所有的美好,我将携漫天星辰向你涌来你是近处的灯火,也是遥远的星河。“我也想做一回风。
  • #今天看什么书[超话]##言情小说推荐##推文# 书名:《金枝宠后》作者:腾鹿山女主玉昭本该嫁给指腹为婚的魏国公,只因在回京的路上,梦到离奇的事,知道自己被人给
  • 【津云调查】在蓟州,古树成了“网红”,乡村旅游因生态振兴   初夏的蓟州,青山吐翠、绿水潺潺,这个季节,也正是我们这座城市后花园进入旅游旺季的开始。这两年,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