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IU Day
前段时间因为考试有点焦虑 收到演唱会门票的时候都不敢狂欢 直到考试结束才拿出来好好看看 以前从未想过能见到欧尼 就觉得只要听听歌就好幸福好幸福 我无数次在备忘录里写下有生之年我一定会见到u宝 即便是远远的望一眼都满足 我一直都在期待着这一幸福时刻 没想到这个愿望真的要实现了(写下这段话的时候非常感触且幸福得落泪了 不敢想象演唱会那天我会哭成什么样)
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喜欢iu了 从最早的记录来看是15年 但或许更早
Happy birthday to U
不能去参加线下的生日会有点小遗憾 于是在家翻出去年看展领的横幅小小的应援一下
但没关系 我们25号见!!!
偷偷放几张开心自拍

【重读《红楼梦》读书札记】第一百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本回主要情节概括如下:

可亲可敬的贾母死了。临死之前,嘱咐了三个人。嘱咐宝玉两句话,一是“你要争气才好”,另一句是“我想再见一个重孙子”。贾母的这两个愿望,宝玉后来都给贾母实现了。他虽然厌弃功名却去参加了考试,应该就是为了完成贾母和父母的愿望。贾宝玉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他永远是善良博爱的,只想照顾到任何人。贾母嘱咐贾兰,贾兰后来也实现了贾母的愿望。贾母嘱咐王熙凤,说你太聪明了,“将来修修福罢”。可惜王熙凤来不及修福了。

贾母的葬礼与秦可卿的葬礼刚好形成了对比。一个是最晚辈的媳妇,一个是最长辈的太君。一个办得极其奢华、风光,一个办得捉襟见肘、“草草了事”。这个对比可以看出,贾府已经衰败得不成样子了。

王熙凤在这两次葬礼上,也是判若两人。前面那一次,杀伐决断,游刃有余,连贾珍都佩服得不得了。这里,种种原因使她变得底气不足,威信全无。

凤姐以前得罪过婆婆邢夫人,小肚鸡肠的邢夫人到现在都过不去,处处刁难凤姐。家里之前遇到那么大的变故,邢夫人也没有活明白,还是既贪婪又吝啬。现在是邢夫人当家,一切应该是她做主。老太太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丧事,邢夫人竟压着不拿出来。邢夫人是老大媳妇,将来是要像贾母一样坐到金字塔顶上的,她能领好这个家吗?有人说贾府后来受皇恩又中兴了。要我说呀,遇到这样的当家人,贾府中兴,比登天还难!

鸳鸯再一次令人敬佩。一个丫鬟,比贾母的亲人还忠诚。鸳鸯跪下求着凤姐,说宁可变卖贾母留给她们这些丫鬟的财物,也要给贾母的葬礼办得风光一些。可惜贾府的主子却各怀鬼胎,谁也没有把鸳鸯的请求当回事。这真是一种对比和讽刺。

李纨提到鸳鸯,说“幸喜大老爷不在家”,这照应了以前贾赦逼婚的事。

鸳鸯给凤姐说:“老太太死了,我也是跟着老太太的!若是瞧不见老太太的事怎么办,将来怎么见老太太呢?”还有李纨的怀疑:老太太活着的时候,也没见鸳鸯“作过什么威福”;现在老太太不在了,鸳鸯倒厉害起来。这些话,都预示着鸳鸯要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贾政依然是那样的迂腐和无能。除了训斥和威慑晚辈,一点能力都没有。

再次写兰儿好学,还是在为后文兰儿考中举人做铺垫。

上一次,贾母跪拜祈祷的时候,众人都哭了,但每个人哭的理由都不同,作者巧妙地把每个人心里的苦写了出来。这一次,表面上是哭贾母,但每个人痛哭的目的又不同,特别是史湘云和贾宝玉,都是借哭贾母来宣泄自己内心的苦。可怜的贾宝玉,前面一直没有机会为林妹妹痛哭一次,在这里,终于借贾母的灵堂,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回他的林妹妹。这不知道是贾宝玉的悲哀,还是贾母的悲哀,抑或是周围听者的悲哀。当然,我们也由衷的赞叹作者设计得巧妙。

《西游记略讲》第三回 13、细看金箍棒
主讲人:嵇尚强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

这一段有两个很重要的道理要讲,为什么金箍棒的两头是两个金箍,两个金箍代表什么?另外,金箍棒的中间有一段乌铁,乌铁具有怎样的含义?

先说两个金箍的含义。简单的讲,两个金箍,一个代表理上的大彻大悟——如来的见地。一个代表事上的积极为善——菩萨的愿行。

《观无量寿经》上讲,佛心者,大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是“本性”,金箍棒两头的金箍代表佛心的两面,一面是慈,一面是悲。慈是无缘的大慈,悲是同体的大悲。无缘大慈代表如来的见地,同体大悲代表菩萨的愿行。

什么是如来的见地?如来的见地是指对于真如实体的认识,真如为远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换句话说,超越了一切世俗的概念,并非二元对立的观念。而凡夫的见地往往离不开世俗的概念,恰恰又基于二元对立的观念。因此,为了认识真如实体,可以先总结出凡夫的见地,之后再舍弃这些见地,这样,对于真如实体的认识,也就是如来的见地就清楚了。

禅宗经常提到一句话,要我们“离四句,绝百非”,说只有这样才能远离我、法二执,彻证真如实体。四句是哪四句话?四句是指凡夫的四种见地,这四种见地是“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凡夫对于空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什么都没有,空空洞洞的空。好比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伸手不见五指,在凡夫看来这片黑暗就是空,因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另一种是清清静静的空,这种空建立在不受他人干扰的基础之上。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位婆婆在家念佛,念得很诚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声又一声的念。但是他的儿子看妈妈什么事都不做就在家里念佛,觉得很烦。有一天,老太太又在念佛,儿子就喊:妈!老太太问:干什么?儿子不说话。老太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又念了起来,念得很专一。过了一会儿,儿子又喊:妈!老太太又问:干什么?儿子还是不说话,老太太有点不高兴了,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过了一会儿,儿子喊得更大声了:妈!妈!妈!连着叫了三声。老太太生气了,责骂儿子道:讨厌,我在念佛,你吵什么吵,真麻烦。儿子说:妈,你看,我还是你儿子呢,只不过叫了你三次,你就烦了,你一天到晚不停的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难道不嫌烦吗?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认定了一句佛号,世俗人生的事就丢开了,再也不去管了,认为没人打扰的清净就是佛法,这样一来不但会误入歧途,而且对于佛法义理也不能了解。

《楞严经》里说:“外道建立觉,菩萨观察觉。”学佛的时候要问问自己,如果自己所成就的,是建立了一个境界,修出了一个境界,然后就躲在里面,认为自己解脱了、自在了,可以与外境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种境界,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吗?不是,因为这样的境界对大众毫无帮助。

说完了空,再说有,凡夫对于“有”的认识也有两种,一种认为“有”是固定的。比方说,我会有一段很长的人生,长到不用关心死亡这件事,并且在这段人生中,我会幸福平安。我们就是这样无知,顽固的认为,人类的平均寿命如果是80岁,那么我肯定也能活到八十岁,现在还有四五十年或更多的时间,不用担心,我绝不会提前死去,绝对不会面临苦难。

这种不理性的想法让我们的行为举止看起来显得十分疯狂。以购物为例,不少人购物的方式就像自己还可以再活一千年似的。另外,很多年轻人对待自己的身体,常会将这副血肉之躯误以为是铁打的,拼命折腾它,不给它休息的机会。

物质文明的发达让相当数量的人活得好像天神一样,科技医疗的进步更是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些人富裕、又有权利,或许还相貌出众,但他们不会有时间接触佛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于眼前的生活没有什么不满,不会认识到有轮回这件事。而现今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电视交友节目,这些都是做什么用的?都是在让我们忘记轮回这件事,都是在营造永生的假象。永生的假象让我们看不见无常的显现,自然也就无法体会人生的殊胜。所谓殊胜的人生,是真正了解什么叫做“痛苦”的人生。真正了解痛苦的人会发愿摆脱痛苦,寻求解脱之道。

凡夫对于“有”的另一种认识,是认为有是连续的。比如说,这一期的生命或许即将结束,面对死亡,我无能为力,但我还是希望会有下一期的生命。认为有是连续的这种人比刚才认为有是固定的这种人,在认识上有了一些进步,他们终于体会到人生无常的事实。但可惜的是,尽管对无常、痛苦有了一番深切的了解,他们还是不能认识什么是“常”,他们只是在期待“轮回”罢了。佛陀的确说过,舍弃轮回是无法成佛的,但佛陀最后也告诉我们,在成佛的路上,没有所谓的轮回。轮回只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佛创造出来的,佛创造了轮回的概念。

佛为什么要创造轮回的概念呢?因为佛发现娑婆世界的人,也就是我们这些世俗凡夫,因为执着假我的身份,所以无法摆脱残缺与苦楚。佛怜悯我们,将轮回的概念介绍出来,告诉大家,如果甘于轮回就会痛苦不断,如果超越轮回就会常乐我净。每个人都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只需走上法道修证的道路。

因此,凡夫认为“有”是连续的,是基于轮回这样一个谎言。轮回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佛在《圆觉经》中告诉诸位菩萨:“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凡夫的第三种见地是“非空非有”。非空,不是空的,不会断灭。不会断灭就是永恒吗?非有,也不是永恒。举例来说,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果说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不一样,昨天的你已经没有了,空了,那么今天的你是不是一点都不记得昨天学到的知识?多少还记得一些,可见不是空的,非空。不是空的就是有的吗?如果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相同的,没有一点不一样,那么你永远也不会老,对不对?可见也非有。

凡夫认为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既不是相同的,也不是不同的。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两个自己之间存在着某种转变,正是依赖于这种转变,昨天的自己可以顺利的从昨天过渡到今天,成为今天的自己。这就是生存状态里的转世,就是所谓的“生存中阴”。

转世的确存在于现实世界,那是人基于一个愿望而产生的现象。现象是临时的显现,仿佛梦境一般,显现的时候是真,但显现过后,你再去看,那就是假了。莲花生大士传授了中阴教法,但他也曾经这样教导我们:当你生起了一个愿望,就生起了一场梦,当愿望被满足,这个你所期待的梦就消失了,但你不知道你还在梦中。当你渴望解脱,你也生起了一场梦,当解脱实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是梦,包含解脱之道。生存状态里的转世,是一种解脱之道,并不是解脱本身。

凡夫的最后一种见地是即空即有。即空,就是空的。即有,就是有的。换句话说,有的时候就是空的。如果我们将见地分为佛的见地与凡夫的见地,划分这两种见地的依据是,是否进行了完全的理论分析。如果某一种见地具有完全的理论分析,那么这种见地就是理论性的见地,就是佛的见地。反之就是传统性的见地,就是凡夫的见地。

之前谈到幻法的时候,给大家举过火圈的例子,当燃烧的木块被绳子系着,挥舞起来,火圈便形成了。为什么眼前的火圈像一个真的火圈?因为火块移动得太快了。面对火圈的幻相,只有极少数人看清了,知道眼前虽然有火圈的形象,但形象是幻,是假的,只是一只燃烧的木块在快速移动,形成了火圈的假象。

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看清了,知道眼前的现象是幻,但在此之后他们会不会做进一步的分析呢?不会,凡夫的见地容不下全面的理论分析,只要某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能够令人满意,凡夫就会停止接下来的分析。因为分析一旦继续去,最后的结论是“火圈的假象并不基于一只燃烧的木块”。换句话说,火圈幻相的显现,在这其中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火块,木块因为燃烧,时刻都不一样,是无数个不同的火快组成了眼前的现象。在现象面前,我们找不到贯穿始终的东西,现象里不存在我们认定的事物,存在的只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概念。

介绍完凡夫的四种见地,抛开这些认识上的错误,当下便是如来的见地。了解了如来的见地,再看菩萨的修行。菩萨修的是清净行,是依照如来的见地修正、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下面举两个例子谈一谈菩萨的修行。

第一个例子关于布施。如果一位菩萨在北京的街头碰到了一个乞丐,他会给乞丐钱和食物。但是当这位菩萨到了菩提伽耶,那里的乞丐比北京多了许多,如果他不依照如来的见地修正自己的心行,不知道自己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对象,这些都是幻相,都是被误解的境界,那么他就难以生起无二分别的智慧,内心陷入了消沉。为什么呢?因为人一旦对现象生起执着,认为有一个实在布施的人,有一个实在接受布施的对象,有实在布施出去的东西,那么这种布施就会受到限制,就是住相布施。真正的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布施的时候不认为有一个实在布施的人,这个人是谁谁谁,不认为有一个实在接受布施的对象,他叫某某某,不认为自己布施出去的东西是实在的,有哪些哪些,最后布施结束,不留存布施的概念,认为自己真的有过布施。

第二个例子关于夫妻间的相处,如果你的先生喜欢喝酒,但是酒量不好,总是会醉,那么你会设法劝他戒酒。给他买一些新衣服,做几餐美食,期待这些你为他做的事,可以换来他答应你戒酒的结果,然后将此结果作为奖励,让自己满足。对于菩萨来说,实在不应该这样去想!菩萨对于众生的帮助是不在乎结果的,菩萨做任何事情之前,既不会盼望期待达成,也不会恐惧期待落空。

假如你是一位大乘法的修行者,你应该抛弃“成佛是为了自己”这种错误的观念。当你具足了如来的见地,你就知道:我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修。随后,当你在佛前点灯,供花的时候,你也会想到这是在替众生进行供养。

最后看金箍棒的中间为什么是一段乌铁。“金”代表本性,“乌”是黑色的意思,代表无明。请问大家,本性如何才能悟出?换句话讲,金在哪里?金就在乌铁之上,本性是从无明当中悟出。佛在《圆觉经》里有一句话:“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佛说,大家的修行都是在以幻修幻,修法的人是幻,所修的法亦幻,修来修去,诸幻灭尽,此时,“不入断灭”觉性才能悟出。所以不光世间法是幻,修行亦幻。幻就是生灭变化,执着于幻就是无明。佛的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本性并不神秘,能够呈现无明的就是本性。反过来讲,如果你觉得本性十分神秘,只能通过修法的方式证得,那么此时执着正在生起,人陷于无明。为什么呢?因为修法的人是幻,所修的法亦幻,放不下幻法就是执着,执着幻法的当下就是无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能明白,生活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每个人看似美好的风景背后一定有悲伤。但现在这是让我感觉最像情侣的第二对,两人的微博官宣图片也很亲密,界
  • #小蓝帽酸奶来了# 我知道我不好阿,人长得丑 成绩不好又胆小没特长,又不会说话还贪玩,游戏也打不好,爱挑剔任性骄傲臭脸,讲话难听又爱哭 可是这是我啊,朋友不多
  • Kovykta 油田被认为是新油田,尽管早在 80 年代就在这里发现了碳氢化合物,由于过于密集和复杂的土壤,一口井大约需要3个月。此外,气体的所有有用成分:丙烷
  • 有时候会跑去那里和你讲话 说完又觉得自己纯纯有病 说服我自己的就是反正你也看不见 我就畅所欲言了 然后一直在这个怪圈循环 不断的反思的结果 就是不断有新的问题
  • 这些我觉得才是你们需要考虑的,而不是盯着已经板了得个股不放,你可以观察它,但不能被它所蛊惑~~更重要的是,你是一个人,两只眼睛,咋能比的过人家可以操控的人?于是
  • ”至于外界质疑她演的楚乔,赵丽颖自信地说:“我就是要这样啊,她是我要的楚乔啊,虽然都美美的,这这不都是一张脸?”赵丽颖真的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她始终知道自己真正要
  • #日本社会[超话]# #超能新星汇#从釜山乘坐SRT来到大邱​来大邱的庆北大学看一看​听说这里的农业学科不错​秋天,校园的景色也不错​尽管韩国一天有几万的确诊​
  • 喝下去的牛奶进入身体后,会中和辛辣食物带来的刺激,自然可以缓解拉肚子的情况。当然了也有很多人为了缓解痛苦,会服用一些急性治疗药物,这里必须跟大家强调,急性治疗药
  • 2022年07月30日票房《闲山:龙的出现》动员661,073,累计1,614,626,第一;《小小兵2:格鲁的崛起》动员125,943,累计1,381,813
  • 在南方的小岛上,小猴子和家人们一起玩“你来变,我也变”的游戏。没有抢我们的零食(我们提的塑料袋) 不过这次没看到日出,挺遗憾的,下次一定要早点去!
  • ​只是一个年支生肖,而且孩子的生肖与父母的生肖是不会产生任何作用的关系,这点你们也不用过于的担心​只是明年是虎年,年柱就为壬寅,从你们的八字来看,也是你们的用神
  • #周九良[超话]#其实我一直都希望九良可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是,真的从他嘴里听到他之前有一个女朋友时,心里还是有些郁闷,我一直以为我的男孩只会去逛公园,博物馆
  • 布置这个作业的出发点是想让学生体会一下一个积极入仕的人和一个消极避世的人,谁劝谁都劝不动对方,因为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难改变的,不要妄想让别人服从你的思想或者改变
  • 没有人能一直陪着你但是会一直有人陪你❤️第一部:《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父母爱子女时,可以和死神拼命,这种爱温暖甜蜜又有力量,无论影片中这两个女儿的生命走向何处,父
  • 赵胜凤喜欢千玺 若是千玺还有千玺的工作人员还有赵胜凤的家人都没有被绑架或是都没有生命危险 赵胜凤没有想跟千玺以外的人在一起或是结婚 赵胜凤没有想让千玺还有千玺
  • 因为懂得,温柔了一场相遇;明媚了陌上花开;心若动,念己成行,遇见,让如诗如画的流年,有了隽永的味道,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雨会记得一片绿叶的清新,这世上,总有
  • #池昌旭[超话]# #池昌旭# 200725 咖啡店ins更新帥氣,可愛,愛情,悲傷,溫暖,每週讓我們又哭又笑的大賢再次來到海邊SBS 金土剧 #便利店新星[
  • 加油#初级会计[超话]#从1月中旬到5月中旬,我不晓得我中途崩溃多少次,我只记得每次崩溃的时候都是逼自己去看书,然后慢慢调解自己的心情,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做卷子
  • 替亲友弄个转发抽奖,抽一瓶蓝蓝的水,31号就开[打call]亲友原话如下:终于,大半年的努力下,成为剑导了!作为正常人虽然很不理解这种行为,但是必要的澄清还是要
  • 胶原蛋白让我们的肌肤元气满满富有弹性,随着年龄增长胶原蛋白也随之流失,要想青春永驻补充胶原蛋白很重要哦~胶原蛋白效果好不好,重点要看胶原蛋白的含量!周莹说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