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仁真堪布 : 有一次我去堪布慈诚罗珠的住处,聊一会儿玩笑等无意义的事情,之后 慈诚罗珠堪布说:“不知我还能活多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像过去一 样一直广闻阅读,而应是尽力实修等等的时候。”

我说:“你每年放生那么多,一定会长寿。”

慈诚罗珠堪布说:“我放生不要说是为了此生长寿等世间之利益,倘若产生一些消除自己罪障等自利的作意,也随即格外的忏悔,尽力对放生不搀杂一丝的自私心,完全以利他之心而精勤,不知道对自己会有甚么样的利益。仅仅救一次生命本身没有多大的功德,但在被放生众生的口中注入甘露水,以《系解脱续》在其头顶上方加持、耳边念诵殊胜陀罗尼咒,并且发了(普贤行愿品等)清净愿的缘故,心想在每一位众生的心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

《西游记略讲》第二回 3、闻得妙音
主讲人:嵇尚强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

须菩提在台上讲法,大家在台下认真的听,但唯独孙悟空在大众当中嬉笑起来,《西游记》中的这一段描写与禅宗里“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可谓一模一样。

在《大梵天王问佛诀疑经》中,有这么个故事,经上说:“大梵天王至灵鹫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世尊拈花示众,并无所说,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义,唯独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破颜微笑。”大梵天王就是色界大梵天的帝王,这位帝王来到人间,到了佛说法的灵鹫山请佛说法。人世间叫人帮忙都要请客送礼,何况现在是请佛说法,因此大梵天王没有空着手来,他给佛献上了一朵金色的花。佛拿到花后拈花示众,把花拈在手上让大家看见。大家见到了佛手里的这朵花,看呀看的,看了半天也不见佛开口说法。梵天请法,佛却闭口不言,这是怎么回事呢?众人不解其意,此时唯有迦叶尊者在人群中破颜微笑,“噗呲”一下笑出声来。

尊者为什么要笑?因为他看所有人都被骗了,这些人把自己骗得好惨啊!为什么说台下听法的人都被自己骗了呢?因为佛在拈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说法了。佛拈花时说的法,虽然没有声音,但实际上其声如雷,大到无法想象。就是这么大的声音,却没有人能够听见。他们为什么听不见呢?不是因为耳朵堵了,而是因为心地上的那道门关了。

有位僧人问南阳忠国师:“如何是古佛心?”佛的心法是什么?国师说:“墙壁、瓦砾是。”国师回答:你看到那些墙壁、瓦砾了吗?那个就是。僧人说:“墙壁、瓦砾岂不是无情?”墙壁、瓦砾都是些没有觉知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怎么会是佛的心呢?之前讲黄山谷悟道公案,黄山谷问晦堂禅师:什么是佛?晦堂禅师问黄山谷有没有闻见桂花的香味。黄山谷说:闻到了,晦堂禅师说:这个就是。现在南阳忠国师答僧人的话,说墙壁瓦砾就是佛的心法。国师为什么这么说?目的是要让僧人回观返照,看他是不是能藉由指引明见本性。但是很可惜,这位僧人不懂,执在了相上,不晓得回转心意,体会自己于前后念断开时的这点灵知。

国师见僧人有所怀疑,仍旧干脆的回答:“是”。这就是古佛的心。僧人不解其义,接着问:“无情还解说法否?”这些没有觉知的东西还能不能说法?换句话讲,无情既然是古佛心,当然会说法。国师说:“常说、炽 [chì]然说,无间歇。”无情说法的时候很厉害,它们说法是不会停歇的,自自然然时时刻刻都在说,不光只说一点,而是一说就说一大片,遍虚空尽法界说起来真是无量无边。

公案讲到这里请问大家,国师讲无情说法没有间歇,其中的道理能不能理解?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你在白天的时候站在大街上,街上有很多车,你能听到这些车所发出的声音吗?听到了。既然听到了那么请问,是谁听到了一个有声的境界?等一下到了晚上,回到安静的家里,周围没有一点声音,这个时候你还能听见车声吗?听不见了。既然听不见那么请问,是谁听到了一个无声的境界?白天的时候听到了有声的境界,等到了晚上,听到了无声的境界,不论有声也好,无声也罢,都是谁在听啊?都是清净的觉性在听。清净的觉行在有声音的地方听到了喧闹的声音,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了安静的声音,声音虽然有起有灭,但是能闻的觉性有没有起灭?没有起灭,没有起灭的东西就叫做“佛”,大家内心里的“佛”时时刻刻都在发挥作用,呈现了一切声色的境界。因此,无情说法并不是石头讲话或砖头开花,无情说法是当无情出现的时候,你要回过头来问问自己,是谁觉知呈现了这些境界?找到了那个谁,它就是古佛之心。

佛有法、报、化三身,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说法是佛的报身说法。涅槃以后,化身出莲花生大士,那是化身说法。等到化身灭了,这时佛还说不说法了?依旧还在说法,《楞伽经》上讲:“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说佛还在这个世上。既然佛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他呢?因为法身无相,此时佛说法是法身说法。佛的法身是什么?佛的法身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清净觉性,虚明当中的一点灵知就是佛的法身。当墙壁出现在你的面前,清净觉性呈现了墙壁的形象,这就是佛在说法。当瓦砾出现在你的面前,清净觉性呈现了瓦砾的形象,这还是佛在说法。回到释迦拈花的故事,当佛把花拈起来的时候,佛的报身——释迦牟尼佛虽然没有说法,但是佛的法身——在座大众每个人都有的灵知有没有放光啊?都在放光,既然有光在放,那么佛当然就在说法,此时是法身说法。

【祖师看见,叫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

不论是迦叶尊者在佛拈花时的破颜微笑,还是孙悟空在须菩提说法时的颠狂跃舞,原因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听懂了说法者的意思,自己心地上的那道门豁然开朗。

【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不觉踊跃,望师父恕罪!”】

不论是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还是须菩提指示性玄,甚至是无情说法,这些都是“妙音”。妙音有时候会有声音,有时候没有声音,不论有没有声音,只要你懂了,就可以与古佛的心相应。下面我们说一说观音菩萨修法圆证菩提的故事。

观音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观音是以因地法门的名字命名,观自在是以果地功德为名。一个人通过耳根圆通法门学佛修行,这个法门的具体修法就是观音,先观世间的音声而悟道,再观自己的心声而修行,修成功了得到解脱自在,就是观自在。

观音菩萨初期修行的时候,在大海岛上听潮涨潮落的声音,追问自己听得见潮声的是谁?等一下潮水退去,潮声灭,听到这个什么声音都没有的又是谁?藉由起灭的潮声找到了自己无有起灭的闻性。

所谓“闻性”,就是自己能够听闻的觉性。在凡夫看来,听到了声音就是有闻,听不到声音就是无闻。其实,有声音的时候听到了声音,没有声音的时候,同样也听到了声音,这个声音是一个没有声音的声音。就像我们用眼睛看东西,看见了东西,就说看到了。看不见东西,眼前漆黑一片,这也还是看到了。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看不到的境界。换句话说,看到了一片黑光。

【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

佛的八万四千法门其实只说了一件事,就是教我们如何识得“妙音”。“妙音”就是“本性”——每个人本有不生不灭的觉性,识得了妙音等于见到了本性。须菩提问孙悟空来这里多久了,就是暗示我们修法做功夫的时机,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就可以做功夫了。

【悟空道:“弟子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悟空来到这里已经七年,前面我们算过,他现在差不多十五六岁,到了这个年龄就可以做功夫了。

【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

须菩提是孙悟空的老师,代表我们本有的智慧,也就是每个人心里的那位师父。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喜欢引用这样一句话:你自己的智慧就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是由内心里的师傅所指引,那位师傅就是自己的“佛性”。“佛性”就像一位老师,以大乘法的视角观察,事物本身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你对事物的概念,你所感受的是心识的变化。所以究竟上,没有实存的老师引导你,自己的“佛性”才是真正的老师。

很多人就像孙悟空一样,经过一些年的时间,累积了福慧的资粮之后,内在的“佛性”就会向外化现,化现出一位外在的老师。这位外在的老师会与你交流,告诉你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这位化生出的老师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他,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内在有些什么,永远不会知道“本性”里面居然具足了一切。

讲到这里,顺便讲一讲学生与老师如何相处的问题。和老师相处时,一定要注意:是第七识的“自我”思量在帮你做出一切判断。换句话讲,当你跟随老师之后,老师便会开始使用种种手段解构你的“自我”,逼迫你放弃“自我”的思量,转而生起“无我”的智慧。可是“无我”的智慧要想生起,非常困难。因为在此过程中,“自我”的思量会化妆扮演成不同的角色,劝你离开自己的老师,劝你拒绝与老师配合解构自己。此时你需要懂得指导的意义,晓得师生之间相处,不是为了膜拜,不是为服从,只是为了解构“自我”的思量,一瞥空性,生起“无我”的智慧。

《西游记略讲》第一回 27、师徒问答
主讲人:嵇尚强

“全气全神万万慈”,想要把这句话的含义解释清楚,大家就要先听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在杭州念书的时候,听说杭州城隍山上有一位老道,是一位剑仙。那时候,这位年轻人官也不想当,佛也不想成,一心只想练成剑仙,手指一比,一道白光飞射出去,可以为民除害,很威风!所以年轻人一听说这位老道,想尽办法要去见他。过去的城隍庙是一个很大的道家丛林,这位老道又是道长,所以见他一面很不容易。年轻人前后跑了八趟,依然不得相见,后来总算通过一位佛教法师,在这位法师的帮助下,见到了老道。

年轻人如期而至,坐在一旁等待。老道从房间里走出,那个风度,所谓白袜云鞋,白色的袜子,黑色的鞋,鞋头还绣了一朵云彩,走出来袍袖那么一挥,道袍都好像飘了起来,所谓道骨仙风,一点也不假。年轻人见了之后马上陶醉,觉得眼前这位就是神仙,真是气象万千!

老道坐下,很客气的询问,“为什么一定要找我呀”?年轻人赶紧跪下,说:“求道呀,师父。”老道说:“哎,不可以,不可以叫师父,请起,不要客气,不要客气。”马上扶起了年轻人。

年轻人请教老道剑术,老道说:“这个不懂,一点不懂”,不愿意跟年轻人谈论自己的剑术。但是老道见年轻人气度不凡,于是特意嘱咐了两句,老道说:“我们的心呀,自己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这件事情装进来,那件事情也装进去,短短几十年到底装进了多少的事?这样不对,心会迸开来的!你这位年轻人,什么剑术呀,武功啊,都不要装进来,遇见什么事,这件事从心里一过之后就丢出去,永远的丢出去,这样你的心就会无量。”

老道又说:“哎呀,你也不要求什么,我既没有道,也不懂术。你啊,眼神不要那么露,年轻人的眼神要收敛。你会不会看花呀?”年轻人说:“花怎么不会看?当然会看!”老道说:“唷,你不会看花的!”年轻人问:“花要怎么看呢?”老道说:“一般人看花,看外面的境界,眼睛的精神一下子就跑了出去。这样不对!看花的时候要花来看你。”年轻人问:“花怎么看我呢?”老道说:“见过照相机没有,看花的时候,眼睛像照相机一样,一路照过去,把花的精气吸到自己的心里,这才叫做会看。”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点懂了呢?所谓“全气全神”是指“正念”现前的境界。正念现前,人心清净,人心若是能时常清净,天地间的利益就会归到自己的身上。所谓“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这就是“全气全神”的含义。

全气全神之后还有一个“万万慈”,“万万慈”是指一切平等。做到了全气全神,再去看外界的一切,一切在你看来便都是平等的,此时的你既没有喜怒,也没有哀乐,觉得什么都可以,什么也都很好。

“空寂自然随变化”,所谓“空寂”并不是指死气沉沉的寂静,而是蕴含一切,富有生机的可能。在《明儒学案》一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空寂”的故事,讲的是大儒罗近溪学道。

罗先生是王阳明学说的后起之秀,可以说是研究王学的杰出大儒。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罗近溪都在做“不动心”的工夫。《明儒学案》里有一段描写,说他中年做学问、讲修养,极力克制欲望,用力的压制自己的意识思想,不让思想乱动,结果弄得一身是病,身体僵化,全身都硬邦邦的。后来经过梦中一位高人的指点,惊出一身冷汗之后,病就好了。

梦中的高人是怎么跟他说的?高人在梦里问他:你有没有读过《诗经》?罗近溪是大儒,《诗经》当然很熟,他说:读过。老人又说:《诗经》里写道:“鸢[yuān]飞戾[lì]天,鱼跃於渊”,风筝在天上飞,鱼儿在水里游,此心是活泼泼的呀!你硬是把感情思想压制下去,以为那是功夫,这不对呀。现在,你的思想被压制得太厉害了,因此影响到了身体,所以你病了。身体变成死人般的僵硬,这也算有道吗?罗近溪被老先生一骂,醒悟过来。不让自己的思想乱动,意识的确可以进入空寂的境界,但那种空寂不是道体上的空寂。道体的空寂是本来空寂,不需要造作就有的空寂,可是不少人将意识造作出的空寂当成是道体本来清净的空寂,因此走错了路,这一点需要认清。

“真如本性任为之”,“真如”就是“法身”,“法身”就是“本性”,为一切万有之根源,代表实相道体。实相道体是什么样的?它的体是空寂,相是清净,用是活泼。因此,“任为之”是指实相道体的作用,它的作用可以说千变万化,万物都是它的作用。

“与天同寿庄严体”,实相道体是“无量寿、无量光”,与天地同寿。“历劫明心大法师”,所谓大法师是指法身佛,法身佛在哪里?就在每个人的心里,清净心就是法身佛。

【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

美猴王寻到了须菩提,见到师父后,倒身下拜。下拜的动作,代表与自己的灵知相认,自己的灵知就是每个人的根本师父。

【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再拜。”】

须菩提问美猴王是哪方人士,问他从哪里来。美猴王代表意识,意识是从哪里来的?表面上看,意识是从第七识里迸发出来,假“我”的一念一动,人就会生起意识思想。但真相如何?六祖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一切法都从本性中来,所以须菩提的这一问,实际是要考察美猴王的慧根,看看他能不能回答正确。

【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美猴王虽然答的不错,说自己家住水帘洞,以第七识为根,但还是没有答到点子上,不懂老师问话里的另一层含义。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

因为美猴王没有答到点子上,所以须菩提有点不高兴了,认为美猴王慧根浅陋,不能做自己的弟子。

【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美猴王因为初出山门,不晓得道场里的规矩,不晓得师生之间的问答充满禅机,话里面有话,所以只好磕头认错,强调自己是一片诚意,绝无欺诈之心。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须菩提见美猴王态度诚恳,于是又给了一次机会,问了他另一个问题,说东胜神洲与西牛贺洲相距遥远,你是怎么寻到此处来的?这个问题依旧不是那么简单,美猴王所在的东胜神洲代表凡夫的境界,因为是凡夫所以要寻师访道。现在访到了须菩提,须菩提是圣人。一个人要想从凡夫做到圣人,过程是怎样的?《瑜伽师地论》里写的很清楚,超凡入圣需要经过五个过程,第一是资粮位,第二是加行位,第三是见道位,第四是修道位,第五才是证道位,证道位就是超凡入圣的果位。

须菩提问,从东胜神洲到西牛贺洲,中间隔了两重大海一座部洲,这两重大海一座部洲用刚才的道理解释,两重大海是指加行位与见道位,一座部洲是指修道位。凡夫要想成为圣人,首先要累积资粮,累积了福德与智慧的资粮之后才能开始修行,才能踏上寻仙访道之路。因此美猴王从东边出发,出发的那一刻代表完成了资粮位的修行。资粮位之后是加行位、见道位与修道位,这三个位次的修行,正好对应它所经历的两重大海与一座部洲。

【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由于有了刚才的经验,美猴王这次的回答谨慎了许多,他说自己出发后经历数十年的时间才访到了须菩提。换句话说,资粮位修成以后,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能修到证道位,这十几年的时间,美猴王有没有算错?他算得很对。依据道书的计算,一个人要想修道成功,从凡夫成为圣人,必须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因为美猴王答的不错,所以须菩提马上给它印证,点头许可。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是十几年,不是几年或者几十年呢,其中的道理在哪里?道理就在道家的一句话里。

道家有一句话讲修行的过程,告诉我们,从凡夫开始直到圣人,一共需要花费十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具体的说,首先是“百日筑基”,打好修行的基础,在混沌的境界里采集日精月华以恢复身体的健康,这需要一百天的时间。接着“十月怀胎”,先天一炁到来之后,需要孕育这点真阳,利用这点真阳打通全身的气脉,这需要十个月的时间。然后是“三年哺乳”,气脉通了之后进入禅定的境界,佛家的四禅定对应道家小周天的功夫。最后是“九年面壁”,由定生慧,亲证本来,见性以后做大周天的功夫,保养真性,真性的保养需要九年的时间。九年之后,道家所讲的阳神,或者佛家所讲的意生身才能生出。九年加上三年是十二年,十个月加上一百天是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累积相加就是十三年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这十三年不能犯一点的错误,一旦犯了,基本就要推倒重来。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

美猴王给须菩提算了一笔账,须菩提是过来人,晓得他没有算错,所以点头认可。认可之后,须菩提又发一问,问美猴王姓什么,这个问题还是话里有话。有人说,问姓什么就是问父母的姓氏,问他的身世。如果美猴王这么答,估计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须菩提了,因为之前的经验,美猴王晓得师父的问题不简单,所以他马上有了不一般的回答。

【猴王又道:“我无性。】

美猴王答的真好,一个人悟了道,就应该这么答,没有性,也就是“无自性”。不论是假“我”的一念,还是现有的肉身,包括意识思想,统统都是因缘聚会的产物,在这些东西里找不到永恒,找不到独立存在的性质。

【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悟了道,发现万法无自性,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因此没有独立存在的性质。认清了这个道理,修行人就可以去除“我相”,既不执着“身体”是我,也不执着“意识”是我,所见、所闻、所觉、所知,这些统统都不是“我”。真的做到了,结果就是美猴王这里讲的,人家骂它,它也不恼,人家打它,它也不嗔。

学佛修道其实很简单,只要去除我相,生起清净心,认了了常明的灵知是心,认广阔无垠的虚空是身,拿禅宗的话讲,“以空寂为体,不认取色身。以灵知为心,不认取妄念。”如此修行就可以到家。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美猴王回答的很好,须菩提也很满意,满意之余须菩提接着问:你父母原来姓什么呀?美猴王代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没有人间的父母。

【猴王道:“我也无父母。”】

美猴王说自己没有父母,不是父母所生。换句话说,自己不是人间的凡夫。《西游记》写到这里,作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美猴王不是世俗中人,它代表第六意识,所以没有亲生父母。

【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佛法将生命的形态分为有情与无情,有情是指有灵知,有感情的事物。反过来,无情是指没有灵知,没有感情的事物。须菩提问美猴王是不是树上生的,就是问他,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有灵知还是没有灵知?第六意识有没有灵知?《西游记》里讲它是仙石里的仙胎,所以透着一点灵知。

【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

因为意识里透着一点天真地秀的灵知,所以美猴王说自己不是无情之物,不是树上长的。既然不是无情,那么就是有情喽?说有情也不全对,因为有情生命有一个具体的身体。所以美猴王只能实话实说,讲自己是石里长的。石头的“石”就是心识的“识”,意识是心识的一种,以第七识为根,所以他的回答没有错。

【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第六意识以第七识为根,第七识一旦破开,第六意识就生了出来。换句话说,假“我”的一念只要一动,人的思想就会发生。反过来讲,要想得到思想的宁静,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将假“我”的一念观空。凡夫之所以烦恼不断,是因为执着虚妄的“我”,这个虚妄的“我”既有具体的形象,也有鲜活的精神。所谓具体的形象是指人的身体,所谓鲜活的精神是指人的意识。身体与意识虽然看上去具体鲜活,但这两样都是生灭的,凡是生灭的都不是真的。真的不会生灭,所以身体也好,意识也罢,都是幻化,而幻化的背后,有一个真,这个真呈现了幻化的境界,这个能够呈现幻化境界的才是“真我”。

【祖师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

天地所生就是因缘所成,第六意识的确是因缘汇遇的产物,并不具有独立存在且永恒不变的性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高级的情商,不是八面玲珑,不是会说话,而是...
  • 瘦身燃脂粉新呆梨➕1年 就读沈阳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生活费根本就不够 每次出去玩都要开口 找妈妈要太麻烦了 就想着自己可以赚钱 为什么不试试”这也是我想过的一件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
  • #许昕[超话]# 我一定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今天闲的翻翻看喜欢的游戏主播dy视频,意外发现两天前冷总在直播间和蟒子打游戏了,我错过了那可是两天前新鲜的蟒子只知道
  • #建议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我好像很少对身边的人说 谢谢 但是很多时刻我真的很感谢有朋友真心的对待我照顾我 我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独特闪光点 就是大家都拿真心换真
  • 《女神降临》第十集的结尾,#车银优[超话]# 和#黄寅烨[超话]# 一起被车撞的“车祸”戏成为了一周话题,明显导演就是故意的,用以前老式韩剧里夸张的拍摄手法,主
  • 女人,是造物主留给尘世的精妙绝作,是美丽的化身,是天地间的精灵。女人,是雍容华贵的牡丹也好,是楚楚动人的玫瑰也好,是亭亭玉立的莲花也好,是清丽脱俗的兰花也好,是
  • 酒杯太浅 敬不到来日方长巷子太短 走不到白发苍苍不是年少受不住旧心而是岁月慌了人心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错过了最好的人而是错过了那个想对你好的人哭闹过后 我真诚感
  • 心情不好时,看到了美丽的夕阳转瞬即逝增加的无疑是更多的哀愁,当你带着这种心情时,你对夕阳的赞美是否会大打折扣?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你要的爱和温柔我都会慢慢给你
  • 作为电影拍摄地,以及影片故事发生地,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对电影《九妹》相当重视,相关部门领导也出席了电影首映礼,带来来自黑土地的问候和期望,并发表致辞:“电影中的九
  • ♡#早安[超话]##微商朋友圈励志正能量早晚安语录##互联网创业# #谷爱凌说不确定以后是否会参加滑雪比赛#就喜欢她这种很飒很酷的感觉。有资质,又自律,努力与天
  • 详情请点击→#教育# 【民革中央:打造#人工智能# 多层次教育体系架构】近年来,在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专项的支持下,我国人工智能取得重要进展。[金牌]我们有幸邀请
  • 任职要求:1.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文字基础好,有较强的发现和纠正文字等错误的能力。任职要求:1.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文字基础好,有较强的发现和纠正文
  •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アメブロ # 土屋圭市 #坂東正敬 # 桃原美奈 #オートスポーツ # 脇阪寿一 #言いたい放題 # ニコ生 #supergt “Ju
  • 另一家“KFC”——肯尼迪炸鸡(Kennedy Fried Chicken)1969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一位名叫塔布·齐亚的阿富汗移民开了一家炸鸡店,给他起名
  • 想了解更多泰国工业园区和泰国产业信息请您登录 www.wha-industrialestate.com/cn/home中国区代表赵总,联系电话:15901065
  • 此外,雅思考试费用自2020年1月1日起已经涨价啦~~雅思考试费(含税金额):2170元人民币UKVI雅思考试费用(含税金额):2220元人民币升学规划、考试指
  • 在冯·诺依曼架构下,处理器与存储器是分别独立发展的,经过这么多年均已各自形成独立的产业生态,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软件都已相当完备。SK海力士定制设计项目负责人Dae
  • 越是虚伪的人,越喜欢把这4句话挂在嘴边,最好别深交!
  • 以前不开背景乐,今天上去截图发现有些场景是端游里素月清秋的BGM[单身狗]真刀游戏就是这样,过程快乐过就不要计较沉没成本,都是心甘情愿。按照我当初的上头程度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