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辟谣阿波罗登月造假#】近日,“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起因源于:一位航天专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被一些媒体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不少网友因此解读:“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阿波罗任务压根没有登陆月球,他们的宇航员也没有登上月球,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真的是这样吗?先说结论: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比如月球岩石样本、照片和视频等。

媒体剪辑视频中提到的航天专家“迟疑”“语塞”“内涵”等情况,也并不“完全”属实。仔细观察当时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航天专家在面对直播镜头回答问题时,语言并未完全组织和表达清楚,因而有一些停顿,而节目组为了直播流畅在此时快速结束了话题,并切换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这在直播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截取和放大了这短暂的几秒钟视频,并配上煽动性的文字,造成了“航天专家内涵阿波罗登月为假”的假象,这是典型的曲解。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舆论,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本月初的嫦娥六号任务说起。

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可谓举世瞩目。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众多任务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在火箭已经发射成功,飞行时间 2550 秒左右时,主持人与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就本次任务落点选择问题进行交流。主持人说:“嫦娥四号降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一次的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是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裴总接下来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主持人这时注意到裴总一时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直播节目的流畅性马上提出了一个新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这本来是直播类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总提到了“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一些媒体认为发现了“流量密码”,将这段对话单独截取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这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标题,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

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认为找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 造假证据的评论内容,例如“老美坐不住了,无意中被打了假”“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对登月的谎言,裴总内涵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呢?美国国旗呢?美国的月球车呢?怎么都没找到,难道被外星人搬走了?”……

这些评论有些已经有了近万的点赞和上百条赞同的跟评,在笔者翻阅评论区超过 10 屏左右时,才偶尔发现了一两条较为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基本无人理睬,偶尔有评论的,也多是讽刺挖苦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航天科普工作者,看到这里感到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被誉为“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积跨越月球正反两面,在这个大型盆地内还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里虽然也有“阿波罗”,但和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却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点。

第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背的样子。长期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手段都停留在环月飞行的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因为在月球背面无线电信号会被月球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月背软着陆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载人登月任务本身就面临极高的风险,所以在着陆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全部的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均在月球正面南北纬 ±30° 和东西经 ±45° 范围内。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成功,才成为代表人类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的里程碑。

第三,关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被带回了地球,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基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的月壤、月岩样本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国向中国赠送了 1 克月球土壤作为“国礼”。我国将这份月壤一分为二,其中 0.5 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0.5 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家利用这珍贵的 0.5 克月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表了 14 篇论文。我国国家航天局等权威部门在航天报道以及航天科普内容中也多次介绍过阿波罗登月任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在 2020 年 11 月 24日 发布的《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正式启航》一文中也提到:“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 11 号到阿波罗 17 号载人飞船实施了 7 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 13 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 6 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 382 千克。”

而在 2012 年时,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也提到,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关于“阿波罗的飞行器登上了月球,但是宇航员没有登上月球。”这一点质疑,其实也很好证实。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月壤 1731 克,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累计采样取回样品约 382 千克,要达到如此规模的月岩月壤采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无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见,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并非是假的,宇航员未登上月球的说法也不属实。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它的成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勇气与能力,值得被大家尊重。

大多数人质疑阿波罗号登月是出于对国家的朴素感情,不过笔者还是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专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朴素情感,剪辑、拼凑内容来“赚流量”“博眼球”的媒体,实在不应该,也奉劝这类媒体该收收“流量为王”的心了。(科学辟谣)https://t.cn/A6HtA1Ud

【#中国科协辟谣阿波罗登月造假#】近日,“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起因源于:一位航天专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被一些媒体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不少网友因此解读:“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阿波罗任务压根没有登陆月球,他们的宇航员也没有登上月球,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真的是这样吗?先说结论: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比如月球岩石样本、照片和视频等。

媒体剪辑视频中提到的航天专家“迟疑”“语塞”“内涵”等情况,也并不“完全”属实。仔细观察当时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航天专家在面对直播镜头回答问题时,语言并未完全组织和表达清楚,因而有一些停顿,而节目组为了直播流畅在此时快速结束了话题,并切换开启了一个新话题。

这在直播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截取和放大了这短暂的几秒钟视频,并配上煽动性的文字,造成了“航天专家内涵阿波罗登月为假”的假象,这是典型的曲解。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舆论,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本月初的嫦娥六号任务说起。

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可谓举世瞩目。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众多任务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在火箭已经发射成功,飞行时间 2550 秒左右时,主持人与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就本次任务落点选择问题进行交流。主持人说:“嫦娥四号降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一次的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是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裴总接下来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主持人这时注意到裴总一时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直播节目的流畅性马上提出了一个新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这本来是直播类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总提到了“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一些媒体认为发现了“流量密码”,将这段对话单独截取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这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标题,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

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认为找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 造假证据的评论内容,例如“老美坐不住了,无意中被打了假”“阿波罗登月的地方,嫦娥六号登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美国被狠狠打脸啦”“对登月的谎言,裴总内涵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呢?美国国旗呢?美国的月球车呢?怎么都没找到,难道被外星人搬走了?”……

这些评论有些已经有了近万的点赞和上百条赞同的跟评,在笔者翻阅评论区超过 10 屏左右时,才偶尔发现了一两条较为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基本无人理睬,偶尔有评论的,也多是讽刺挖苦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航天科普工作者,看到这里感到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被誉为“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积跨越月球正反两面,在这个大型盆地内还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里虽然也有“阿波罗”,但和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完全是两回事。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却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点。

第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月背的样子。长期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手段都停留在环月飞行的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因为在月球背面无线电信号会被月球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月背软着陆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载人登月任务本身就面临极高的风险,所以在着陆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能性。全部的阿波罗登月任务落点均在月球正面南北纬 ±30° 和东西经 ±45° 范围内。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成功,才成为代表人类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人造探测器,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的里程碑。

第三,关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被带回了地球,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基于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的月壤、月岩样本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国向中国赠送了 1 克月球土壤作为“国礼”。我国将这份月壤一分为二,其中 0.5 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0.5 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等中国科学家利用这珍贵的 0.5 克月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表了 14 篇论文。我国国家航天局等权威部门在航天报道以及航天科普内容中也多次介绍过阿波罗登月任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在 2020 年 11 月 24日 发布的《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正式启航》一文中也提到:“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 11 号到阿波罗 17 号载人飞船实施了 7 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 13 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 6 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 382 千克。”

而在 2012 年时,嫦娥二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也提到,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关于“阿波罗的飞行器登上了月球,但是宇航员没有登上月球。”这一点质疑,其实也很好证实。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月壤 1731 克,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累计采样取回样品约 382 千克,要达到如此规模的月岩月壤采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无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来获取。

可见,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并非是假的,宇航员未登上月球的说法也不属实。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它的成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的勇气与能力,值得被大家尊重。

大多数人质疑阿波罗号登月是出于对国家的朴素感情,不过笔者还是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专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朴素情感,剪辑、拼凑内容来“赚流量”“博眼球”的媒体,实在不应该,也奉劝这类媒体该收收“流量为王”的心了。(来源:科学辟谣 作者:王君毅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https://t.cn/A6HtA1Ud

“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在克耶高斯的播客访谈节目中回应他在充满敌意的观众中“茁壮成长”的看法

小德在与克耶高斯的坦诚对话中谈到了他在面对敌意观众时的心态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如何表现。克耶高斯对不友好的观众并不陌生。

小德发现自己经常成为观众敌意的对象,他找到了巧妙的方法来应对观众的敌意,比如嘲讽制造嘘声的观众,或者干脆用自己的出色表现让他们安静下来。

克耶高斯询问小德是否更喜欢被观众视为反派而不是热门选手,以及他是如何利用这些负能量的。

小德透露,尽管许多人认为他在充满敌意的观众中“茁壮成长”,但他更多的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能量来取得胜利。

这位24座大满贯冠军得主还强调了坚持自我的重要性,尽管他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他,尤其是当他面对观众喜爱的选手或弱者时。

“我不知道,这真的要看情况。人们认为,当有人不喜欢我,或者我在场上场下面临逆境时,我会需要这种能量。有时我会这样做,因为那是我当时唯一拥有的东西。我必须找到解决办法。
我必须想办法赢得比赛,做我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我。我当然知道人们有他们最喜欢的球员,或者他们可能希望弱者获胜,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小德强调了自己在支持者和不友好的观众面前比赛的丰富经验,他承认敌意有时会让人分心,而在其他场合,他仍然“保持镇定”

“我参加巡回赛已经很久了,经历过一些对我有利的氛围,也经历过些对我不利的氛围。但我认为,归根结底,你真的必须理解那个时刻,理解自己的感受,因为你不会每天都有同样的感受。有些时候你会因为场外发生的事情而分心,而有些时候你会全神贯注,无论发生什么,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会全神贯注,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场上需要做什么”

“我希望与人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我关心的是如何让人们因我的网球而感到快乐”

在同一期播客中,小德也谈到了如何应对媒体的敌意,他承认接触负面文章只会激怒自己,所以他选择避免回应这些文章。

“至于场外,显然这些年来我已经吸取了惨痛的教训。比如有时当你回应你读到的每一篇文章或别人对你说的每一句话时,这不会给你带来多大帮助。这只会让你生气,我不想生活在那种情绪中”

尽管小德承认这种负面报道有时能够给他带来急需的刺激,但他还是更愿意享受生活并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时你需要被唤醒,有时你需要被震撼,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但大多数时候我真的想享受生活。我希望与人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我非常关心这项运动。我在乎在人们面前打球,希望人们能因为我的网球而感到快乐。这就是我的目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来者别说想要修炼,或许连看懂都很难……这里可以参考唐门的丹噬,到了唐妙兴他们这一代,即便赔上了整个唐门也没能成功领悟丹噬,搞得好像这丹噬不是唐门的绝学一样……
  • 观感比较优秀新置顶来啦这里韵韵,坐标英国爱丁堡⚠️男人远离不会画画的服装设计生,最喜欢的事情是吃饭,最讨厌的事情是做题光遇王者双修,很爱李泽言日系偶像厨,蓝坂,
  • ”随后,钱瑗笑了,像花儿一般,永远地离开了最好的父亲和母亲。寒梅,却在他的声音中开放,开得那么傲骨。
  • 谢肇淛那“读未曾见之书,历未曾到之山水,如获至宝,尝异味”的快乐,渊明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执着,早就如同那逝去的一纸风雅,蒙上了厚厚风
  • 】抖音的引流效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使用抖音能够为商品提升排名以及流量,帮助商家快速实现变现,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到抖音开店卖货,那抖音粉丝多少才能卖货?接下来我们就
  • 茶,悄悄收藏的记忆 印象湄江 云上传说 筑梦茶乡 福地湄潭 湄江印象一生一世只为一杯好茶湄江印象 好茶 好印象 百年品质如一茶是被悄悄收藏的记忆,一杯沸水,水里
  • 小方雖然未為新戀聞作出回應,但在疫情下,他仍身體力行跟幾位義工朋友關顧有需要的基層家庭,前日(3日)親往油尖旺的「三無」大廈派發防疫包。方力申走訪「三無」大廈派
  • 从最初刚刚认识到北京现代就是被他的时尚运动吸引,颜值担当的时尚潮流,运动范十足。#AG和平精英[超话]# 成都AG和平精英定制电竞椅合作伙伴——@维拓瑞齐Vic
  • 何如秋叶 当碧则碧 当彤则彤 春华秋辞 不恋枝头好像在那凄凄怨怨的唱腔里,撩撩绕绕的水袖里,铮铮淙淙的鸣弦里,哪怕消磨得一时半刻光阴,也能让人忘却乱世的纷繁,离
  • 昨天问运运有没有哪个时刻突然觉得不喜欢我了 他说没有过一直都喜欢 我没有告诉他其实我也是 如果说一开始是觉得他更适合我 那现在是我更喜欢他 我从来没想过谈恋爱能
  • 队长带头吃,小sun直接张嘴吃忙内的,帕尼更绝,一边跑一边吃…[费解]ps:第一遍看这环节的时候是真开心,现在二次重温截图,心里就做了准备,当我看到你们换上这套
  • #李莎莎[超话]#上一世,我也许一不小心错过了你,因此这世不想留下遗憾,不知是未断的雨脚扰乱心境,还是年年的思慕碎碎杂杂,只要世上有你,我便安心;只要听到你的声
  • 【蓝精灵】#防弹少年团_ARMY守护者##防弹少年团冬日暖阳☀️# 【211224】官方更新:[네이버 포스트] Holiday? 흥... 하나도 기대 안
  • 【私房创业综合班】【韩国甜品课】今日新的一期开课无论做什么行业 持续的努力 持续的进步,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如果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改变,你只会越来越萧条,做生
  • 十七'surprisep1 小&十七岁的秋 p2 毛&陈立农喻言jisoo的老婆 p3 美丽芬芬& Forever young 邱p4
  • 过农历生日的一大坏处:会有铁憨憨忘记自己的生日导致第二天补的蛋糕比如我虽然很不想承认,并且一直以来以十八岁花季少女自称,但今天过去我就是22岁了(゚Д゚)ノ毕业
  • “浙江消保在线”(“消费宝”)聚焦消费维权、消费环境建设重点领域,通过数据集成、流程再造、业务优化,在实现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一件事”全程质控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
  • #山河浩瀚,海哲浪漫,值得一看##我家哲小子# 可以做的事情超级多呀……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生气上呢!今天的风贼大买早餐的时候被刮着跑因为迟了所以很快的买了早餐就
  • 在这里必须再夸赞一下两家铁杆私募:在一季度贵州茅台高达16.15%的跌幅下,深圳金汇荣盛继续持有592.94万股,不增不减,而珠海瑞丰汇邦则增持31.07万股达
  • 【#睁眼看世界# I 日本新增2例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 2022.04.29】-国防部:美日不得捏造所谓中国“太空威胁”-美总统拜登上任后首访亚洲:5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