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中的自然殺手細胞】

是不是常有忘記什麼事情的時候呢?

「不確定有沒有鎖門」
「不知道有沒有繳費」
「好像有來過這裡吧」

️留言告訴我們還有忘記可是好像有做過的事情吧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的人口患有癡呆症,是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至鉅。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最常見的癡呆症,佔癡呆症中約60-70%的人口,它的特徵是伴隨著記憶力下降和認知能力下降。阿茲海默症可能與神經細胞中的tau蛋白異常以及beta-澱粉樣胜肽(Ab肽)的堆積有關。在1907年,Alois Alzheimer首先描述了一種嚴重的認知障礙、空間障礙、失語症、妄想等症狀的疾病。1910年,這種疾病以Alois Alzheimer的名字命名為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在過去被認為是一種腦部的疾病,但現代的科學家發現它也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當腦部的血腦屏障被破壞後,身體周邊的免疫細胞會遷徙到腦部,而被破壞的血腦屏障也會讓發炎物質釋出到全身。而病原體引起的身體周邊發炎,也可能增加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進而導致腦部的炎症,使得身體周邊的免疫細胞遷徙到腦部。
-
✨參與先天免疫系統的NK細胞,在阿茲海默症中也有它重要的功能。透過科學家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在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中,NK細胞的細胞毒殺功能能力是比較弱的。在NK細胞參與阿茲海默症的模型中,患者腦部的損傷及感染可能導致Ab肽在腦中積聚,而神經元分泌的C1q補體會與Ab肽結合並活化腦中小膠質細胞上的C1q受體,進而分泌促發炎細胞因子。這種促發炎細胞因子訊號會刺激腦中的星狀細胞分泌補體C3,透過補體裂解的級聯反應引起免疫細胞聚集。這樣發炎環境使得NK細胞進入腦部並分泌TNF-a和IFN-g等細胞因子與腦部內的發炎訊號共同作用引起神經發炎損傷而造成神經元的受損和死亡。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句淺顯易懂的唐代古詩,也讓人想到生命的週期接近尾聲的時候。在人的一生中,常有許多美好的事物伴隨,讓我們用正能量來面對我們每一個時刻,也讓人生的每一個時期都讓免疫系統能夠保持在功能最好的時刻,遠離老化所帶來的疾病和痛苦。

參考資料:
Immunology. 2009 Apr;126(4):458-65.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網站

·

失智不失志

·

#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先天免疫系統##阿兹海默症##Ab肽##老化##nk细胞##保健品##健康[超话]#

五运六气浅说①——五运六气与天干地支

导言

《黄帝内经》中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五运六气作为古人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总结,是上古智慧的结晶,华夏文化的精髓,无疑对我们现代人认识自己、认识自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本系列文章共有三篇,第一篇分享五运六气是什么,第二篇分享五运六气如何推算,第三篇分享我们应如何顺应五运六气,让自己更加健康。

本文内容

一、什么是五运六气

1、六气

2、五运

二、什么是天干地支

1、天干地支的介绍

2、干支纪年

3、天干地支的简易确认法

三、天干地支的起源

1、天干

2、地支

什么是五运六气?

六气

五运六气是古人发现的,天地间阴阳变化与万物生灭的规律。

阴阳是自然界周期性变化所产生的两种象态,由衰到盛的象态叫做阳,由盛到衰的象态叫做阴。阴阳的开阖枢变化产生三阴三阳,也就是六气。

三阳分别如下: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分别如下: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所谓开,就是阳气或者阴气从刚刚开始萌发到逐渐壮大的过程;所谓枢,就是由壮大到衰弱转折点;所谓阖,就是逐渐衰弱到竭尽的过程。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按照三阴三阳所对应的气象变化,古人常将六气分别称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即所谓六元。

《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为六元。”

参考翻译:

凡厥阴司天,风气主令;少阴司天,热气主令;太阴司天,湿气主令;少阳司天,相火主令;阳明司天,操气主令;太阳司天,寒气主令。这就是三阴三阳的本元,所以叫做六元。

因为六气描述的是天的阴阳变化,所以说“六气从天”。又因为古人使用飞灰候气法来确定六气,而飞灰候气法是在地上完成的,所以测定出来的六气时间用十二地支来描述,关于十二地支,我们会在后文中介绍。

黄帝时期,中国古代的先人们进一步完善了历法的制订,通过对五运六气的观测确定了“黄历”。在此之前,古人确定时间全靠天象观测,但黄帝发现,时气“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靠天文只能观测时间,并不能确定候气的具体情况。所以他让伶伦制作了十二根律管,在地上观测候气的变化。

对于飞灰候气法,《后汉书·律历志》中有所描述。

《后汉书·律历志》:

“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

参考翻译:

候气的方法是,造三重密室,紧闭门户,并用血涂四壁,挂橘红色的帘幕。屋内为每一律位做一木案,裹面低外面高,按照方位,将律管放在案上,将葭莩灰放入管内,按照历法而等候气至。气到了葭灰会动。如果为气所动,葭灰飞散,如果是被风或人所动,葭灰就会聚集。宫内候气,用十二支玉质律管。惟有冬、夏二至纔在灵台候气,用竹质律管六十支。候气的日子与历法所记相同。

六律配应六气图

六吕配应六气图

五运

古人发现,地上万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可以分为生、长、化、收、藏五个阶段,于是古人分别使用了木、火、土、金、水五种事物来表示万物的这五个发展时态。

因为五运主要描述地上万物的运动变化过程,所以说“五运从地”。又因为古人是通过观测天象来推算五运变化的,所以用十天干来记录五运的时间,关于十天干,我们会在后文中介绍。

相传古人通过观察经天之气来确认五运主令的时间,《黄帝内经》中对此有大略的记载。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参考翻译:赤色的气象经过牛、女二宿及西北方的戊分,黄色的气象经过心、尾二宿及东南方的已分,青色的气象经过危、室二宿与柳、鬼二宿之间,白色的气象经过张、翼二宿及娄、胃二宿之间。

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合并简称为干支,是中国古代用于记录时间的单位。关于它的由来,一般认为是古人通过天文观测总结而出的。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可形成六十个计数的基本单位,古人用其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五运六气的推算与之关系很大,所以我们要正确推算五运六气,弄明白天干地支是基础。我们只需要知道该年干支,便可推算出该年五运六气的基本情况。

天干有十个,依顺序分别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顺序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

关于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古奥却又常用的汉字的由来,文后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读。这里先以干支纪年为例,说明古人是怎么样用这二十二个汉字来记录时间的。

用干支纪年时,会分别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来分别表示这个年份,如甲子年,天干为甲,地支为子。到了第二年,天干和地支分别向后移一位,甲的下一位是乙,子的下一位是丑,所以第二年就是乙丑年。以此类推,有六十年都不会出现天干和地支同时重复的情况,直到第六十一年重新回到甲子年,所以我们说“六十年一甲子”。

干支顺序表

由上,我们可以发现,天干和地支分别运转,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在推算五运六气时,我们也只需要用天干推算五运,用地支推算六气。

天干地支的简易确认方法

阅读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推算一年的五运六气,了解该年的天干地支非常重要。但问题是,我们要怎么知道这一年的天干地支呢?这里和大家推荐一些小方法。

先说天干。

由于天干有十个,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元纪年法也是十进制的,所以每个天干正好对应着一个年份尾数。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无论是2024年(本篇文章所有数字年份皆是公元纪年),2014年,2054年,甚至是3074年,只要我们看到这个年份的尾数是4,就可以确定该年的天干是甲。同样,不管是2020年,还是3010年,只要年份尾数是0,我们就知道那年的天干是庚。

再说地支。

确认地支有两个小方法。

第一,如果了解该年的生肖,可以根据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确认该年的地支。如下图所示:

比如说,我们知道今年是龙年,龙对应的十二地支是辰,所以今年的十二地支即为辰。

第二个方法,因为公元四年是甲子年,所以可以通过一个公式计算:(该年份-3)÷12。如果除尽没有余数,则说明该年是亥年,余数为1即是子年,余数为2即是丑年,余数为3即是寅年,以此类推。

以公元2024年为例,2024-3=2021,2021÷12=168余5,所以2024年的地支为辰。

我们现在知道一年的天干地支了,那该如何推算这年的五运六气呢?具体的推算方法会在本系列下篇文章中和大家详细分享。

天干地支的起源

天干

十天干甲骨文

与五运用来表示大地上万物的生、长、化、收、藏五种变化时态类似,十天干最初也用于表示万物从生长到消亡的变化过程。所以后来用十天干记录五运,或许不单是巧合而已。

甲,甲骨文象种子破壳而出之形。表示生命初萌的阶段。《尔雅·释天》说:太岁在甲曰於逢。《说文解字》中载“亏,於也”,意为亏缺破裂。逢,通“缝”。也佐证了这个意思。

乙,甲骨文象刚刚破土而出的新苗。表示生命萌芽的阶段。《尔雅·释天》说:在乙曰旃萌。也是这个意思。

丙,郑玄云:“丙者,炳也。夏时万物强大,炳然著见也。”指的是阳光强烈,万物旺盛生长。

丁,甲骨文象果实之形。《说文解字》说:夏时万物皆丁实。郑司农说:万物长养,于此刚强。班固说:万物强盛于丁。故古人称壮年的人亦曰成丁。

戊,甲骨文象权杖节钺之形。这里表示树茂盛粗壮而堪作节钺。郑司农曰:戊,茂也,言万物于此盛茂。班固曰:万物丰茂于戊。

己,甲骨文之形是耕犁在田地上动态轨迹的写照,S形轨迹是常见的耕作路线,如S行文的文字排版在西方被称为boustrophedon(牛耕式转行书写法)。这里表示树厚重结实堪作犁的状态。《尔雅·释天》说:在己曰屠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庚,甲骨文象仓库之形。指万物可收获的阶段。《说文解字》说: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

辛,甲骨文象枯干柴枝之形。指树木枯败的阶段。

壬,甲骨文为指事字,指示竖线的上下终点。指一维时间的终点尽头,指万物生灭的一个周期快要到尽头了。

癸,甲骨文为指事字,为两个壬交叉。说明万物生灭的周期彻底到达尽头。

地支

十二地支甲骨文

十二地支的来源是古人对天象的观测。跟据陆星原先生的考证,十二地支的甲骨文正是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十二天赤道星座的象形。虽然这十二个字原本可能有别的意思,但是古人在表示古星座时,用了和那些星座形象最接近的甲骨文来描述。

因为岁差的原因(也就是地球自转角变化,大约26000年一个周期),所以到司马迁著史记的那个时代,虽然古人还用十二地支来划分星空,但十二地支甲骨文本来象形的那个星座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了。

最初,古人以木星(又称岁星)经行每个星座的时间来确定一年,所以十二地支便作为记录时间的单位行世。

下文会对十二地支象形的星座一一解释。

子,甲骨文是象形字,指的是上古星座营室四星。公元前两千年左右,该营室星座处于赤经20h的天球子午线。因为岁差的原因,过了两千年,到了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时候,这条天球子午线已经不经过营室四星,而是进入虚星座了,而人们只记得子对应的是赤经20h的天球子午线,而不记得它原本所指的星座了。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记载:星居子。以二月与婺女、虚、危晨出,曰降入。

之后的十一个地支也是如此。

丑,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虚五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8h子午线。

寅,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牵牛十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6h子午线。

卯,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箕八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4h子午线。

辰,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房七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2h子午线。

巳,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亢六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0h子午线。

午,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翼七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8h子午线。

未,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柳七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6h子午线。

申,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舆鬼四星与两河六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4h子午线。

酉,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参七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2h子午线。

戌,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昴十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0h子午线。

亥,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婁六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22h子午线。

每个人都有坏情绪,为什么有人没事,有人生病?
我们经常说,人有七情六欲,说明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
七情由神明之心所主,又分属于五脏,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和悲,肾在志为恐,所以又有「五志」之称。
精神、情志活动是要有物质基础的,脏腑化生和贮藏的精气就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正常的七情六欲呢?就是「反应适度」这四个字。

什么又是「七情内伤」?它指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引起疾病。

情志上的大喜、大怒、大悲,就是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而忧思郁结,多半就属于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

而情志能否成为致病因素,和个体的耐受能力、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这方面,个体差异就很大了。有的人一点点小事就很上心,反应比较剧烈、持久;有的人是万事不挂心。

七情致病不同于外感病因从肌表、口鼻而入,而是直接伤及内脏,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所以又称「内伤七情」。

不同的情志变化影响不同的脏腑,分别是「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

所以,七情内伤与脏腑的对应分别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

一、怒伤肝:心里生气,却惹得肝气上冲
五志影响对应五脏有个特点:这个脏怕什么,就来什么。
肝怕什么?肝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也就是肝气、肝阳容易升泄太过。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成语更有「怒发冲冠」的形容。气上,就是气机上逆。
过度愤怒伤肝,就是大怒、多怒,易使本来就易于升泄的肝气一下升动太过,而致肝气上逆。
这时通常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满、呼吸急促等;如果气迫血逆,血随气升,则见呕血;若气闭神昏,则见卒然昏倒。

这就是「怒伤肝」。

反过来,如果肝气升发太过,这个人的脾气也容易急躁、易怒。

追究它的原因,就因为肝气易升、易动;而怒则气升,同气相求、同象相应而已。

我们还可以参考卦象,怒属震卦。震为雷,为霹雳,为怒。「雷霆震怒」是常听到的比喻。易怒的火爆性格常被形容为霹雳火、或霹雷火。
肝火又称「雷火」,就是源于震卦。

发怒引起的疾病,如果治疗,以柔肝平肝为主。
柔肝,可以使肝的阴血充足,肝气得涵,则平和而不上逆,即使遇到引起易发怒的情境,也能表现为怒而不过,有所节制。

平肝,就是潜阳,将上逆的怒气直接压下去。
另外,别忘了,「肝喜条达而恶抑郁」,遇到肝气郁结的时候,如果能适度发怒,可使郁气升泄而得解。

但是,「适度」二字,说来容易,实在是知易行难的事。如果治疗肝气郁结,原则就是疏肝与柔肝。

二、喜伤心:高兴不一定是好事
喜为心之志,是指心的状态与喜这种情志有关。
喜,一般来说属于心神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人逢喜事精神爽」,本就是心气舒缓和达,神情愉快的表现。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缓。」正常情况下,喜悦是一种良性刺激,能缓和紧张情绪,使气血和调,营卫通利,心情舒畅,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所以《举痛论》再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这是「喜则气缓」的第一种解释。
但「气缓」,本就有「缓和」与「涣散」的双重意思。

那么,「喜则气缓」的第二种解释,就是涣散。
一旦过犹不及、狂喜暴乐,则心气弛缓而涣散,而致精神浮荡,神不守舍。

轻则心神不宁,出现少气无力、心悸失眠、精神不集中;重则心神失守,出现神志失常、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狂乱等病症。

这是「喜则气缓」的病理解释。所以就有「喜伤心」的说法。

比如《儒林外史》这本小说中的范进中举,就可以说是「喜伤心」的典型案例。

可能有人说,这是小说家言,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这种例证不难找到:比如有人打麻将,麻将胡了,人跟着也过去了。

应该说这种人,要不就年龄大了,要不就原来有基础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这一类的,心里一高兴,心气涣散,神散则气散,诱发了原来潜在的病,出现危险状态。

《医碥》对这类生理、病理概括为:「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
一般来说,大多数心气涣散的表现并不那么严重,经常是遇到了意外之喜,或大喜过望的时候,出现一过性的失态,比如语无伦次,举止失措,过后很快就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
假如稍重一点,要治疗,一般就是补心气、安心神,同时收敛神气,大概用人参、龙骨、牡蛎、五味子之类就可以了。

心在志为喜,我们也可以从五行角度来理解,心五行属火,火的颜色是红色。

喜事经常用的颜色也是红色,喜之为事,火红热闹,也属火象,这是心在志为喜的另外一个意象。

三、思伤脾:心里有事,消耗的是脾胃气血
思,为思虑、思考,是人们认识事物、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

《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属于心识神主导下思维过程的一部分。

思维活动之思,是与「脾藏意」相连的。
如果脾虚气血亏乏不能养神明,那么它藏意主思的功能就难以正常发挥。

《济生方》说:「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脾使神志清宁,思则得之矣。」

表明意与思相连,主要与思维过程的记忆、思考有密切关系。

临床治疗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常用归脾汤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或以补中益气汤健脾升清。

脾主运化,以运为健,而《素问·举痛论》说:「思则气结。」也就是「思虑过度」「所思不遂」时,气结聚于脾。

那么,脾就欲动而不能动,欲运而不能运,升降失常,纳运失调。

这种情况,我们大概都有过体会,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茶不思、饭不想,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等症。

治疗该怎么治?以健脾行气为主。

《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机制之一就是甘味入脾,以补脾气,以缓情急。

四、恐伤肾:吓得二便失禁,是伤到肾
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负性情绪活动,发于心而应于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肾……在志为恐。」《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气下,即气泄下陷。

但为何肾之志为恐?之前提过,五志影响五脏的特点就是该脏怕什么,就来什么。五志实是相应的五脏之所恶。

肾怕什么?肾藏精而位居下焦,以蛰藏为要,其用则肾精化生肾气,气化上行,通过三焦布散全身,以激发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但「恐则气下」,在恐惧状态下,肾中精气失藏而走泄于下,轻则两脚发软,重者二便失禁,遗精,滑精。

不但肾的精气不得蛰藏或正常布散,还走泄而失,就对肾的功能产生较大的病理影响,所以说「恐伤肾」。

什么人容易恐?

由于恐的情志活动主要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那么,肾精充足,蛰藏有度,则表现为遇恐而情绪不过;

反过来,如果肾的精气不足,蛰藏本来就不牢靠,则稍逢刺激就易畏惧,惶恐不安,而见精气下泄之症。

从五行应象论,「水曰润下」,「恐则气下」,均应一个「下」字;水这一行五色应黑,还能找到比黑色更能代表恐惧情绪的颜色吗?

恐病之治,当补肾固涩、宁心安神,桑螵蛸散方意比较接近。

五脏之中,尤以心、肝、脾三脏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

因为心主血藏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脾主运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情志所伤病证,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其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病尤多损伤心神。

这里强调一下,一些人对五志的发生之处存在误解,以为五志发于五脏。其实不然,五志都发于神明之心,应于五脏而已。

张景岳在《类经·九卷》说:「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情志内伤,虽各有所属,但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情志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一般来说,得了病之后,良性的情志变化或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或恢复;不良的情志变化,则容易加重病情;

或者在疾病过程中,因剧烈的情绪波动,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致人猝死。

如患有高血压病史的人,遇到恼怒刺激,常使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危象。心脏病、癌症患者,也常因情绪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等。
一些慢性难治性的疾病,比如牛皮癣、恶性肿瘤,大多伴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病情也随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对于情志病症的治疗,除了上面讲的用药治疗之外,心理疏导和情志调摄更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借助语言的描绘展开故事,作者用词精准,精致,上海的氛围感,和异乡人的心理,以及人生某个时刻想纵身一跃的描写都非常到位,文章既不矫情也不做作,写的真好,看起来独立
  • 图8是她的小红书账号,图9是她的微信,她目前应该是准备开网络课了,希望大家睁大眼睛看清楚!今天中午刷小红书无意中刷到她的年度总结(图6),这段总结怎么看怎么眼熟
  • 有行家说,“弗拉明戈是最能享受音乐,将音乐掌握得最精确的舞蹈”。种满植物、充满梦幻气息的场馆(咖啡馆+艺廊)在我偶遇它的一瞬间已觉得这是这些年一直想找的地方。
  • 想做女神就女神,想当妇女就妇女呗,不需要强求别人认同,也不需要违背自己的想法,今天的你就是你,你是主角你最闪耀!#妇女节#我们真的是有着可怕的从众性,以前铺天盖
  • 近段时间以来,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加快在元宇宙领域的布局,不过元宇宙的发展前景仍不明朗,百度副总裁马杰表示,“视觉、听觉和交互是阻
  • 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
  • #全国两会# 此外,完善以质量、贡献与实效为导向的后期补偿制度。【史浩飞代表:#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立项与评价机制#】“探索性基础研究资源配置方式以自由竞争为主,而
  • #碎碎念[超话]# #好好吃饭# 第十二天早:黑米豆浆茶叶蛋热干面两口午:海带炒肉莴笋炒肉紫菜蛋花汤清炒藕段加餐:烤榴莲炸鸡架晚:羽衣甘蓝酸奶烤鸭法丽兹小饼干一
  • 晚上入住美的鹭湖岭南东方酒店,由岭南酒店与美的文旅强强联合打造,酒店拥有425间客房,阳台之景集山、湖、林、岛为一体,开阔而平静的湖面,鹭鸟飞掠,明净空灵的环境
  • 肖胜方认为,一类直播和二类直播的管理差异在于直播打赏限制,应从法律层面建立“二类直播打赏强制冷静期”制度,即打赏者在三天内可以无理由撤回打赏,此制度可以促进网络
  • #张艺兴[超话]##现在的你想和几岁的张艺兴相遇# @努力努力再努力x 张艺兴工作室 评论 9则汇总小时候,是所有童年照,艺术照都被“扒”得干净的加帅宝宝。(5
  • 旧帕子(五)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人生真的有如漫漫长夜,我确定的是,在我和我的掌灯人相识十年之际,按照他现在学中文的速度,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犬
  • 先上一个性价比高的试试水吧,要是买的人多,我后面继续上短袖。​:不吃 我要开始减肥了 胖得不行​:哪里胖了 刚刚好 减什么肥 ​:我当年一百一十几斤的时候你也是
  • 数字MEMS麦克风带来众多性能优势传统模拟麦克风有很多局限,例如,直到最近大多数免提系统都以非常相似的方式实现,其包含一个(少数有两个)麦克风,相关的麦克风技术
  • 作为一名在公安宣传战线上工作了19年的女民警,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勇于担当的忠诚奉献,她宛如一朵绽放在警营里的“木兰花”她体悟到做好宣传工作并不都是轰轰烈烈
  • 有的人喜欢吃辣,但是又怕吃辣,这些人觉得吃过辣以后,第二天会满脸爆痘…但其实辣椒并不会让我们长痘,让我们长痘是和辣椒一起吃下去的“其他东西”如吃火锅的同时摄入的
  • 电影尾声,病情加重的安东尼倚靠在养老院的门上,泪流满面、语气激动地哭喊“我感觉自己的树叶掉光了”女护士凯瑟琳揽住他的肩膀,用给小孩子讲睡前故事的声音耐心安慰,镜
  • 目前,大圩葡萄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功申报农产品国家地理标识,成为大圩靓丽的“名片”每年夏天的葡萄盛宴足以说明大圩葡萄在市民心目中的位置。
  • 但今天面试再次不合格以及专业排名让我觉得可能我不是这个行业的“合格生”「英专答疑」投稿1852◽️北外英语语言文学◽️先介绍一下自身情况~1⃣️ 江苏某双非一本
  • “Fear is at the root of so many of the barriers that women face. Fear of not 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