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阳子,道名曹信义,河北省肃宁县大曹村人氏,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遁入玄门,拜辉南龙潭宫杨诚德道长为师学道,成为道教邱祖龙门派二十五代玄裔弟子。1937年,在沈阳太清宫受三坛大戒。1982年,他奉调赴京,住于龙门祖庭白云观,担任全国道教协会理事,为己已年道教传戒登箓大师。
       震阳子夙具善根,自幼好道,遍访名师。师承龙门派大师杨诚德道长,修学龙门丹功与戒法。曹师学道精勤,经六十余年潜心修炼,始得功成道备,正果圆满。
一、序言
       予作此《三缘四正论》,虽然是些庸俗的白话,但内容深刻。人能遵此行为做事,方与人道无亏,大矣伟哉!人人依此,则家齐国治,天下平矣!于兹世道人心不无补益,此请高儒哲士勿以白话为嫌,敬请海涵谅解。震阳子曹信义自序
二、天人合一法
       人生在世懂得“三缘四正”并依此行事,则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作风,无愧生在人世间。何谓三缘?即上结天缘,中结人缘,下结地缘。
       何以“上结天缘?”《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就是说,看看上天的大道理,能掌握天之所行,体会天心替天行道,帮助老天爷治理世界,和老天爷的精神如在一体,人就做到尽善尽美了。人能创造世界,人能改造世界。历代诸圣先贤,古往今来的得道仙祖、诸神众圣、大罗金仙,都是为人民求谋幸福的,为天下众生立下丰功伟迹而不以为功,才能升仙得道。所以我们应当多做一些为人民求谋幸福之事,广行方便,大积阴功,以天理良心、天良美德处世对人,为人民办事,为众生造福。因此我们就和天上的一切诸神众圣的精神合为一体了,这样就和上天结上缘了,故名上结天缘。
       “中结人缘”,就是和广大人民群众要结缘,即便和国际朋友也要结缘。太上爷在《道德经》四十九章中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这就是说,忠诚老实厚道的好人,我和他相同一起做善道之事,做公德公益的事。那么要是遇着不道德的坏人呢?我也以善道对待他,感化他,这样就尽到我们的心了。这就是至德至善,也就是执天之行,就叫做“德善”矣。《道德经》二十九章云;“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说明上天既生人生物,就无可弃之理,在乎圣人善处之耳,所以叫中结人缘。
       那么何以“下结地缘”呢?地上所生长的万物,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要结缘爱护,都是大自然的生成造化。如花香鸟语、鳞潜羽翔、自然景物、大块文章等等,都要爱护,无故不得损伤。人为万物之灵,知道生命可贵,贪生怕死,所以对待一切万有,都要推己及人及物,应永怀好生恶杀之心,与物无忤,都要结缘爱护,做到“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万物。树结果实,禾生百谷,这是人所必需之物品,都应爱护。即昆虫草木,不论巨细,都应爱护,一切生灵,尤不可伤。即便是弱小的动物,无故皆不可损伤,此即大德归仁,与地上万物结缘矣。
三、性功炼法
       以上所说的是三缘,那么何为“四正”呢?即正己化人,正心修身,正大光明,正气凛然是也。
       一、正己化人。未化人,先正己。谚云:“未能正己,焉能正人?”如已不正,教化于人,人家不听你那一套。所以未正人,先正己。正己而后教化于人,人家才能服从于你。这样才可以施展你的才干,教育化导,使之同归于大德仁化,则民德归厚矣。
       二、正心修身。人心必须要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庭和睦美满,过幸福生活。夫妇之间相敬如宾,你敬我,我敬你。必须讲孝道,不论男方父母还是女方父母,都要尽到孝道。自身孝敬父母,以身作则,教养子孙,代代相传,孝友家庭,和睦门第。在家能尽孝道,为国就是忠臣,所以家庭教育先由正心修身开始。此则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矣。正心修身之义大矣哉!
       三、正大光明。为人处世必须正大光明,正直不曲,大大方方、明明朗朗、光明磊落。人人喜爱光明正大、坦坦然然。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要学君子,作好人,坚决不作小人,反对不道德的坏人。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光明正大”四字,记在心里,口而诵,心而唯,决不离开正大光明。
       四、正气凛然。正气凛然,就是俨然而不可侵犯,可以压倒一切。这是以正己化人,正心修身,正大光明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作风加在一起,形成的这种浩然正气,统称为正气凛然。这种正道正义大仁大德的力量,通天彻地,凛然而不可侵犯。为人常存此四正之气,则无论在任何岗位上工作,都能得极高尚的好评。
       因此,为人处世之本,离不开这三缘四正。三缘与三元通,如果对三缘四正持之以恒,可能感动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的保举,在世解厄赐福延寿,出世升为上仙。
       把四正二字写在一处,上下连在一起,就是“罡”字。罡就是浩然正气,人有此罡气,和天上三十六天罡正气合在一起,自然吉星高照万事亨通。这就是大德至善,同气相感的作用,就是吉庆祥瑞的气感。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三缘四正这句话去行为作事并持之以恒,就什么也不怕,其为人处世就具有了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作风。此请君时刻转念,口诵心唯,则大德无量、尽善尽美矣,升仙得道必矣!
诗云:
       三缘四正道义丰,五行六合贵守中。       时刻莫忘通玄窍,久行不怠谒玉清。
震阳子曹信义撰著,道历三千三百零五年,岁在己巳仲秋,于北京白云观

《西游记略讲》第一回4、体会清净觉相的四个悟道公案
主讲人:嵇尚强

下面我们趁热打铁,跟大家谈一谈什么是《圆觉经》中的“清净觉相”。只要把“清净觉相”的含义弄清楚了,明心见性就有点影子了。

什么是“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就是《西游记》第一回标题所讲的“灵根”,这个“灵根”也叫“灵知”、“心性”。“灵知”、“心性”就是我们要孕育或观照的那个对象,在道家,它的名字叫做“正念”。

东汉时期的神仙魏伯阳著作《周易参同契》,此书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也是集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大成之作。因此,《参同契》这本书被后世尊奉为“丹经之祖”,魏伯阳真人亦在佛法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成圣成真。因为《参同契》将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三方的学说融于一体,其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众多,艰深晦涩,所以这本书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天书”。《参同契》这本“天书”自诞生以后,历代对此注解的人可谓多如牛毛,但是能够参透此书者却如凤毛麟角般寥寥无几。

时间到了清朝,道家北宗龙门派道士朱云阳,因早年由此书入门,入门以后遍访三山五岳修练有成。成就之后回过头来用功十年,对《参同契》进行注解,终于在康熙八年,创作出了《参同契阐幽》。朱云阳的这本《参同契阐幽》一扫几千年来对《参同契》的误解与邪见,可以说达到了一正视听的效果。这次我们讲《西游记》,关于道家修练部分的解释,所依靠的,就是他在《参同契阐幽》中做作的注释。

请大家把《参同契阐幽》打开,翻到中篇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看正文下面的小字,小字部分是朱云阳真人对《参同契》进行的注解。朱真人在谈到“正念”的时候说:“无念之念,是为正念。正念时时现前,方可致先天一炁,而有得药之时。”什么叫做“正念”?“无念之念”,就叫做“正念”。那么什么又是“无念之念”呢?是不是有一种心念,这种心念的特点是无念,换句话讲就是这种心念它没有心念?所以,要想凭字面的意思体会“正念”,真的十分困难。

古德云:佛法无你用心处,你一用心就错了,一用心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所以要想体会“正念”,感悟“灵知”最好是用参禅的方式去悟,悟到了,你就晓得了。下面我们讲几个禅宗公案,通过对这些公案的分析,帮助大家体会“正念”,感悟“灵知”。

第一个公案是德山悟道公案。德山常年在龙潭禅师那里学禅,一天晚上,德山找上门来,问了老师龙潭很多问题。夜色渐深,龙潭被德山问的有些不太耐烦,催促道:“夜已经很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去休息?”德山于是向老师告辞,当他撩开门帘,发现屋外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实在是太晚了。龙潭见状,从屋内递了一根蜡烛出去,给站在屋外的德山照亮,烛光点亮夜色,德山伸手去接。就在德山接过蜡烛的刹那,龙潭吹灭了它,当下,德山悟道。

德山为什么能悟?如果你是德山,老师把蜡烛吹灭,你会不会因此悟道?因为大部分人都难以回首返观,所以见蜡烛熄灭,不但不能悟道,说不定还会反过来责怪老师。

德山悟到了什么?他悟到当烛光熄灭,一切归于黑暗,在一片黑暗中,有一个灵光独耀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每个人“能知能觉”的功能。阳光照亮了白天的景色,烛光照亮了黑夜的景色,自己的心光则照亮了一切的景色。如果把白天的景色还给阳光,把黑夜的景色还给烛光,当阳光消失,当烛光熄灭,只有自己的心光独自闪耀。有它,在白天的时候你可以看见白光,有它,在黑夜的时候你可以看见黑光,这个既不是白光也不是黑光的灵光,正是自己的心光。自己的心光用百丈禅师的话讲:“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在“心光”独耀的时候,此时无有杂染,干干净净,了了常明。这个毫无杂染,干净常明的心就是“正念”。“无念之念,是为正念”,正念现前,心光正在“独耀”。

接着看第二个公案,这个公案是黄山谷(黄庭坚)悟道公案。

宋朝有一位诗人名叫黄山谷,曾经跟随晦堂禅师学禅。尽管他的学问很好,跟了老师三年,可是依旧无法悟道。有一天他忍不住了,直接问晦堂禅师:有什么窍门您可以告诉我的?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想要用个取巧的方法从老师那里求出一个秘诀,好让他马上悟道。晦堂禅师经黄山谷这么一问,便反问说:你读过《论语》没有?

黄山谷毕竟不是普通人,师父的这一句问话对他来说简直就是羞辱。以他的才学可以与同朝的苏东坡媲美,怎么会没有读过《论语》?但是师父既然问起,黄山谷也没有办法,只好说:读过!晦堂禅师接着问:《论语》上有两句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你还记得吗?“二三子”就是你们这些学生,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不要以为我这个当老师的留了一手,我什么都没有保留呀,全传给你们了。

黄山谷听师父这么一问,脸都红了。是呀,这个师父是天下有名的大老师,道理应该早就告诉我了,可是为什么自己还是悟不了呢?黄山谷哑口无言,心中很是苦闷。师父拂袖而去,他也只好紧紧的跟在后面。晦堂禅师走到了山上,秋天桂花开了,香气扑鼻,见黄山谷也跟了过来,回头就问:你闻到桂花香了吗?

黄山谷先是被师父一棍子打闷,现在经这么一问,便把鼻子翘起来,闻啊闻的,然后说:我闻到了。师父又说:“二三子,吾无隐乎尔!”这一下黄山谷悟道了。

黄山谷悟道,悟到了什么?他悟到自己的心里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把所有的见闻觉知呈现了出来,不论是老师刚才的话语,还是现在闻到的花香,一切就像镜子里的光影一样一览无遗。当我们竖起心中的这面镜子,这个时候就是“正念”现前。

下面讲第三个公案,这个公案是《六祖坛经》中惠能的师兄惠明悟道公案。话说五祖把衣钵传给六祖之后,六祖去逃难了。尽管惠能一路都没有耽搁,但还是被从后面赶来的师兄惠明追了上来。惠明跟六祖说,自己赶来不是为了夺取衣钵,而是希望六祖为他说法,引他开悟。六祖听惠明说是为了法道而来,便从躲着的草丛中走了出来,盘腿而坐。惠明向六祖顶礼,等待他的开示。

六祖说,既然是为了法道而来,那么你先请坐下。现在你不要去想过去的事,也不要去想未来的事,因为我将为你说法。等了一会儿,六祖看惠明的心念已经平静,开示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nà]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你现在不要期待我所说的法能够让你开悟,也不要担心我所说的法对你毫无益处,就在这既不期待成功,也不担心落空的时刻,你体会看看,在这空荡荡的境界里,自己的心并非如木石般毫无知觉,自己的心是明明了了的,是寂然不动的,那个明明了了又既然不动的心,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六祖告诉惠明,当前念断开而后念未起,此时并不会落入断灭,而是了了灵知,一尘不染。这个了了灵知,一尘不染的心是什么?禅宗把它叫做人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也就是先前所讲的“正念”。

接着看第四个公案,这个公案是夹山禅师悟道公案。

唐代有一位禅宗大师叫船子德诚,又名船子和尚。船子和尚得道后,便与其他师兄弟们一起下山,准备传道。大家在下山的路上谈起了各自的去处,有的说要去湖南,有的说要去江西,说到最后便问船子和尚要去哪里。

船子说:师兄啊!我看你们的福报都很好,将来都会是名震一方的大师。但我自幼就是个苦命人,下山后我还是做一个平凡人吧,多做一点好事,多积累一点福报再说。如果哪位师兄将来遇到了不错的人才,拜托你送一个给我,来接一接我的班。师父把学问传给我,我也要交代下去,只要有人接我的法,我就满足了。

与师兄们一别之后,船子和尚来到江苏华亭,在一个小地方,摇船摆渡。乘船的给他钱,他就收两个,遇到没钱的,不给也没有关系。

后来佛门里出现了一位名叫夹山的法师,这位法师佛法讲得很好,听众很多,名气很大。船子和尚的师兄道吾和尚听说以后,顿时想起了师弟船子的请求,船子还没有学生,他还在天天摇船呢。于是道吾和尚穿了件破破烂烂的僧衣,言不压众,貌不惊人来到夹山的道场,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等待机会。不一会儿,道场中有人提问:“如何是法身?”夹山回答:“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又答:“法眼无瑕。”答得真好。

可是坐角落里的道吾听完,却“嘻”的冷笑了一声。夹山一听有人冷笑,受不了了,法也不说,赶快下堂,就去找这个穿得破破烂烂的道吾和尚顶礼。老前辈啊!我刚才答话,哪里错了?道吾说:错倒是没错,可惜没得师承。换句话讲,你理论是对,但工夫没有证到,所以不要瞎说。夹山询问道吾,当今天下,哪一位是明师,哪一位可以指导我呀?道吾说,明师是有,可是你的名气太大,除非你把名气丢掉,否则明师难遇。

夹山果然是法器,见真的有明师,招牌也不要了,马上关了道场,准备好行李去找船子和尚。夹山能在盛名一方的时候放下名利,这就证明他后来的大彻大悟是有道理的。

后来,夹山来到了华亭,见到了船子。船子和尚见面就问:“大德高栖何寺?”您住在哪座寺院?这句话虽然听上去普通,但是话里面有话,大德不仅是指夹山,也代表形而上的道体。询问大德住在哪里,不只是问夹山从哪里来,更多的在问形而上的道体所在何处?“道”哪里会有一个来处?《金刚经》里讲,“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如来,这个自性清净的本体,这个本体既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它不去也不来。夹山当然懂船子的话,来之前这些理论他就已经非常清楚,所以夹山回答:“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大德我所住的地方,并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如果非要说我是从哪一所庙子里来的,住在哪一所庙子,那么我这个大德,就不像那么回事,就不是真正的大德了。夹山答得很好,关于教理,他是一点也不含糊。

夹山与船子两个人的学问都很好,来来往往几个回合。最后,船子和尚没有办法,拿起船桨,一桨就把夹山拍落水中。夹山不会游泳,拼命的把头从水里伸出来,夹山的头一伸出来,船子就问:你说?你说?夹山正要讲话,船子就说,你不要讲什么“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说?接着便把他按进水中,不让他讲。就这样船子一共按了三次,把夹山满肚子的学问道理统统泡光。夹山最后浮出水面,说我懂了,不要再把我按下去了。船子和尚见状说:记住,佛法就是这样,你可以走了。

夹山悟道后,师父船子对夹山说:“佛法就是这样”,请问各位,这样究竟是哪样?“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佛法就是日出云静,风消水平时的这个样子,没有一丝波澜,不起丝毫妄想,就在这个平平淡淡的境界中,你又了了常明,清清楚楚。这个了了常明、清清楚楚的就是“灵知”,就是“正念”。

夹山悟道后,为了报恩留在师父船子身边帮他划船。一天,师父让他离开,夹山告辞后,一步一回首,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看师父。这里既有不舍,也有疑虑。不舍的部分自然好懂,人之常情,师父把道传给了我,自己当然感激。但是讲到疑虑,夹山又疑虑什么呢?怀疑师父还没有教完!师父有没有教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师父的道已经全都传给你了,你不要再有怀疑了。船子看到夹山还有怀疑,便说:“和尚,你以为我还没有教完你啊!”话一说完,自己就把船弄翻,沉了下去,船子就这样来坚定夹山的信心!再后来夹山遵照师父的嘱咐,远离闹市,一个人跑到深山里头,好好的专修,修成功了才又出来。

不知过了多少年,夹山再次出来讲法,又有人问他,如何是法身?回答:“法身无相”。如何是法眼?回答:“法眼无瑕”。还是这两句话,一模一样。

道长潜修60载,终于道成,特意公开了自己的“修炼秘法”!#佛道双修#

震阳子,道名曹信义,河北省肃宁县大曹村人氏,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遁入玄门,拜辉南龙潭宫杨诚德道长为师学道,成为道教邱祖龙门派二十五代玄裔弟子。1937年,在沈阳太清宫受三坛大戒于纪大真人至隐坛前,赐道号震阳子。

1982年,他奉调赴京,住于龙门祖庭白云观,担任全国道教协会理事,为己已年道教传戒登箓大师。震阳子丹法源于道教北宗龙门派。龙门派系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祖师的弟子长春真人丘处机所创,是北七真道派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大道派。自创派以来,陆续得到元明清历代统治者的赏识与支持,被认为有助治化而大加弘扬,经久不衰,宗匠名师代不乏人。明清时期的许多炼养家如伍冲虚、柳华阳、闵一得、赵避尘等均出自龙门派,故而道脉广大,影响深远。龙门派丹法经过数百年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理论完善,方法精妙的上乘内修法诀。

震阳子夙具善根,自幼好道,遍访名师。曾先后师承龙门派大师杨诚德道长、纪至隐道长,修学龙门丹功与戒法。曹师学道精勤,深得二师喜爱,遂获真传。复经六十余年潜心修炼,始得功成道备,正果圆满。震阳子丹法即是曹师在全面继承龙门派丹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去粗取精,融会贯通,并且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修为经验而总结成法的一套系统修炼法诀。

总诀

回光返相 调息入定 观音是性 菩萨是命

尔不观照 彼不会动 久久观照 摄情归性

性命双修 自然入圣 事来则应 事去则静

心如止水 性似明镜 二六时中 抽暇清净

静观守中 一阳发动 河车运转 任督脉通

采药归炉 温养丹成 功行圆满 神化能灵

一、筑基炼己

诀曰:

灯内油干灯自灭

人身精尽人自亡

欲作不老长生客

接命添油养太和

一、炼性法:修道下手之初,先要炼性。切忌大怒、大欲、大醉。性格要柔和,宽宏大量,谦恭忍让,忠诚老实。要亲近有德的好人,疏远小人、坏人。

二、接命法(小炼形):在每日清晨四五点至六七点钟,面向东方太阳,多采新鲜空气,多吸入少呼出。多吸入者,乃是用鼻息吸氧气存入下丹田,即小腹。多存几秒钟,以接本身之元气,越接越充足。这名叫小炼形,是接命添油的妙法。百日功灵,气充足,精神饱满。晚间早睡,清晨早起,锻炼身体,吸足气满,再打打太极拳都很好。

三、添油法:夫油者,精也。灯光,性也。以精合性,就是添油之法也。入手初修第一要保精,此为至要之道,但大都难以保守。或有人说:“精是后天渣滓之物,泄之又生保它何益?”岂知得此后天之精,使之不泄,此所以故先天也。故《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得水帘洞后先盗水晶宫武库之金,即金箍棒也。得此真宝,可以固后天也,使花果山(比之人身)水帘洞(比坎卦,外阴如水帘,比内肾宫)成为铜墙铁壁,称圣称王亦无不可也。《道德经》第九章中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之句,盖言后天精足,最易漏泄,如能保而炼之,久则精返化气,与神合为一体。故《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此则一语道破,毫无余义矣。要知道最简易,除却保精养气凝神静观之外,别无可言矣。

四、三缘四正法:何为三缘四正法呢?三缘即上结天缘,中结人缘,下结地缘,即是要以天理良心,天良美德处世待人,为人民办事,为天下众生谋求幸福,上体天心,替天行道,用我们的至诚之心感格历代成道的祖师,以及天上一切诸神众神,并和他们的精神合为一体,就是上结天缘。中结人缘,就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广积善缘,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广行方便,大积阴功。下结地缘,就是持斋茹素,戒杀放生,爱护地球上一切生灵万物,鳞潜羽翔,昆虫草木无故皆不可损伤,幽魂善鬼早得超生,超拔救苦。

四正即正己化人,正心修身,正大光明,正气凛然是也。四正就是天罡气、天罡正气、浩然正气来合我身,得此三缘四正,可谓真正道人,于心无愧矣!其为人处事也就有了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质作风,大德无量,尽善尽美,升仙得道必矣。

震阳曰:古仙对于筑基一事,非常谨慎,遇机一动即可坐起,否则当面错过。总要随机而应,常自静观,即是保精化气之要道。一离观照,火即散矣,火散炉寒,炉寒丹耗。如能三月不问人事,筑基成矣。基成阳缩,此亦必然之势。阳稍有不缩,乃精未尽化成气,仍须继续炼之,必俟阳缩尽,其始完全成立。此即六通之一,所谓漏尽通者是也,亦即金龟缩首如童子体。得此一通,即入人仙之境,彭祖八百遐龄,不过得此人仙之道。有此基础而继修大丹,可以移炉换鼎,迁入中宫(中丹田),再行十月之功,即可气化为神,胎圆亲为金仙,到此六通俱足,变化无穷。如三丰游戏市曹拯济世人疾苦;采和赤臂卧雪,其神通变化,奥妙无穷,使人不可思议。然达此等景况又有何难哉?惟恐学者不能心驰神往,发大志愿竭力行之。年余之功,便见神妙不可测之奇效,请君等试之,余不欺汝也。

诗曰:

夫欲筑基调真息,

静守动取莫差失,

采个后天延岁月,

海底回风活子时,

生气源海已生精,

元神下宿养真灵,

昼夜绵绵无间断,

须用回风阳复荫。

二、炼精化气

诀曰:

(静观守中 一阳发动)

静观入定贵守中

一阳震动周身通

采药归炉养丹体

功圆行满大道成

此法先守明堂,守明堂少时,待明堂发暖,似有虫爬蠕动,此即是人之真意的感觉。即从此门户(印堂内也)而入,将正念收归土釜(即黄庭中宫也),恍恍惚惚若存若亡守中。静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除却万恶(即除掉一切思虑杂念),以元神、真意、目光(此三者统称为性,为离,为火)返照中宫,主要是不沾不脱(沾则执著,脱则龙飞),总是温煦守中。不一时而气调息定,是名胎息。此即无极时也,比时则为亥末,比日则为三十,比年则为十月,比之卦爻则为重坤。迨至虚极静笃,忽然一动,此动即是真机。此动比卦爻则为复,即地雷复卦。此时任督二脉由会阴处接通,二脉一通浑身的经络皆通,而情舒意畅,百脉流通。但此时不可贪恋持久,恐漏炉走丹,须马上运转河车。此则本身之活子时也,名曰“子进阳火”,须用阳九。诀云“用吸不用呼”。非不用呼也,只是呼时不用意。吸时用意往上提,就是意存尾闾往上行之。易曰“艮其背”。艮者止也,止去妄念。用正念随其真阳之气感向上运行,阳气则随之行,意住随之而止住。用阳九,乃是用意吸九口气往上运行,吸气时用鼻吸,如此外肾之阳举逐渐回缩。如不回缩,再用二九、三九,顶多不到四九,自然金龟缩首矣。由尾闾过夹脊关,通过玉枕,直至昆仑顶,此即至乾顶矣。向下至泥丸宫稍停,即午沐浴也。阳气至此即化为甘露,长生酒也。

以下即“午退阴符”。得此甘露与平素之津液大不相同,其味不可名状,只有真功实行之士,始能体验尝之,此则玉液还丹。“内经图”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比之舌抵上腭,正是紧关节要。过鹊桥抵玄膺,下降十二重楼(即嗓喉也,中有酉之沐浴),送归土釜。那么,土釜之名义何以得之?以坎纳六戊,就是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此六戊属阳土。坎卦中陷如釜,故曰“土釜”。其实并无此物,不过虚譬之,也就是意想如釜。那么封炉呢?也是人以其真意把采来的真阳气感之土,归入炉内封固勿使走失,以真意守之,以我的目光照此坤炉(坤比之腹也)。其实,土釜也妙,坤炉也好,都是无形之物,以真意而形成之。虽则目光照此,也不要死盯死守,先存后忘,似有而无,合乎自然,这就是封炉的要诀。由是每逢药生,就是真情阳动,则用意采之入炉封炼,以至生无可生,采无可采,如此之守则内阳自缩,外阳不举,即停运而止火,此则止火有时也。那么,不到其时而止之,而漏尽未证,火躁丹老仍难成就。但止火后,漏尽已证内丹已成,此时应当静观,文火温照,否则大药不生。故静观温照,为采大药之至要口诀也。那么,大药出炉是什么情况呢?真意感觉上冲下撞,其势汹汹,故有两肾汤煎,耳后生风,身涌鼻搐之效。此其时也,更有一道白光,发现于内脏,自下丹田至明堂。但是如见此景,未达到真漏尽通,虽见此光亦莫止火,千万谨记。及至大药过关,有五龙捧圣之喻。此秘密天机自古保密,非人勿示,余不惜苦口,再为修士细言之。震阳曰:天地每天有个子时,是天地固定的子时。可人是动物,乃是活子时。一阳来复,就是人的真情动,这个名目就是人身的活子时,这个真情就是坎卦内中一阳初动。懂得修道的人,提正念诀不思淫,采先天之气,名曰采药。

采药必须归炉煅炼,此即采小药归炉。遇真阳动即运小周天,自尾闾过夹脊到玉枕到昆仑顶再到泥丸宫。泥丸即上丹田,内有人的真性。将人的真阳之气运到上丹田,这正是取坎填离性命双修之功。由泥丸化为甘露,用舌抵上腭法接下,送至下丹田炉内温养。这段功夫正是百日筑基,直筑到如同十六岁时未破之童体。再往下就是结圣胎,大药过关入中宫即中丹田,即炼气化神之功。

诗曰:

饥餐渴饮倦且眠

二六时中莫离观

凝神调息待阳动

性命双修自结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听了Stuff You Should Know关于COVID-19的节目,里面提到了最近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phrase✨flatten the curve
  • ✨左然MR【整装待发】获取方法3月25日,「外勤」系统将开放「专项咨询」限时活动,参与限时活动有机会获得全新左然MR思绪【整装待发】、名片【专项·整装】、【均衡
  • 但是这个机会非常的渺茫,一方面,此时的她只不过是先王秦惠王的一个亡妾,时刻要看惠文后的的脸色行事,更别说帮助儿子争夺王位了,另一方面,她的儿子嬴稷此时还远在燕国
  • ”记者了解到,由于济南的“三免”政策迟迟无法落地,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曾找到济南公交公司,提出拿出一部分资金与公交公司合作,推出像现在的人才卡一样的献血卡,给予无
  • 比特币,以太坊,狗狗币,币圈,区块链,元宇宙,nft,shib,莱特币,省到就是赚到,自己用优惠百分之40手续费、推广的话也可以得U、【团队个人都可对接、】花时
  • 而汉武帝意气风发,不但不认同公孙弘,而且还为此呵斥了他。一般来说,违法的事,谁也不会去做,如何讲情讲理,倒是应该注意的,和老同志、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在家庭内部
  • 女主是真的恃爱行凶,男主也是我唯几(别的有没有不记得了)真的只为女主而活的,女主是男主的救赎,在两个人都失忆的时候随手的救赎(整篇都是失忆状态只有最后才想起来)
  • 截至3月30日24时,#内蒙古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0例# ,其中呼和浩特市3例、通辽市6例、赤峰市1例。【#赤峰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3月31日,据内蒙古自
  • 随便聊聊,不提cp,在我看来,tz人这种爱情观真的很要命,为他奉献不叫爱,只有想占有掌控才叫爱,首先,tzz从没有想要占有掌控谁,就算真的是他养的一条狗,他可能
  • 有结果的文字叫广告,没有结果的文字叫营销_无论你是做什么来主动精准推广,文案都是非常重要。在这文案中,不是发自己的广告,而是发对方的需求。
  • 托姐姐的福,孙艳已经拍过很多戏,演的都是孙俪角色的少女时期,有孙俪这个电视圈一线带,孙艳的前途一片光明。孙俪可以说是“抗“起了整部剧,无论是演技还是实力都是圈内
  • #体育产业# #体育商业##出彩商师# 【我校官方微博11月份全国高校排名第15】 近日,由新浪微博榜单、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和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
  • #京东裁员#作为年轻一辈, 这个词已经说累了,好多人在毕业那一刻梦想就已经死了。 长大了还是喜欢看简家老大哥宁家老大姐和灰灰之间的事情,可能也是小欢喜,小敏家
  • 这20年当中全家肉都不舍的吃,吃菜也是买便宜的,这20年中大爷只做炒股这一件事,整天就是看电脑,分析经济走势,看经济频道,唠起股市比专家还明白,但就是这么一位炒
  • 不过这种女人难遇到称心如意的男人,因为比自己强势的男人往往会找温柔的女人,而自己又看不上比自己弱的男人,所以在找对象的时候往往往会觉得难遇到真爱,其实有的时候个
  • 成功就像谷仓里的手表,需要漫无头绪的寻找,并且再卖力也是一无所获。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他的认真和专注,变得充实。
  • #你好春天# #收集世界的色彩##酒店点评#出去旅行时,我喜欢尝试住不同地方,住过很多酒店后,相对来说更喜欢住进主题风格的酒店,就好像这次在香港住的探索主
  • 三十岁而立之年白居易依然单身,因为他认为湘灵,在他心中的地位无为能替,所以他拒绝了,一波又一波的提亲,包括一些达官显贵,他感受到了,这人世间最痛苦的不是死别而是
  • #韩剧二十五二十一[超话]# 사랑이 전부라고 여겼었죠 曾经以为爱情就是全部 그녀는 아직 잊지않고 있을까요 她现在是否还没有忘记呢 어린 시절의 아픈
  • 露公es:主推夭莎,副推11暖暖咩咩,好感8800。但关晓彤比鹿晗小七岁,20多岁对女明星而言正是大好时光,关晓彤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结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