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佛心觉 • 闻法心悟
佛在作用处

心性要觉,真妄要悟。

理事要通,因果要明。

性相要参,体用要究。

美好的一切从心开始,主宰了自己的心,才是真正地主宰了一切,因为佛说:一切唯心造。

若不能主宰自己的心,心就会造执著、妄想、生死、轮回……造业受报,无有尽期!若能主宰自心,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顿发菩提妙心,生心无住,无住生心,生死即了,轮回即出,烦恼即灭,菩提即圆。

怎么能做到?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圆满成佛。

一句弥陀,坐断六根,横吞八极,破群昏如杲日丽天,疗重病如善现神药。真明白念佛原理的人,就万缘、万法都放下了!

因为一切法唯说自性,念佛就是“自性”皈“自性”,就是自性。——自性本来是佛,念佛是觉“性”——“心”觉“性”,心性是一,一即是本来面目;一也不住,本自如如。

所以真明念佛之人,即是作佛,即是往生,即是生净土,即是往西方,即是常寂光处处现前,即是无量光寿,即是一切法齐修,即是皈依本尊,即是面见彼佛阿弥陀,即是禅定,即是大圆满,即是大开圆解,即是真戒行圆满,即是阿弥陀佛!

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是知世间事,一份耕耘则有一份收获,

三宝门中,一份修行,则得一份安乐矣!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道本无魔,人心自障。

玉溪子云:自道分为我之元神,我之元神即大道也。王鞵师云:心宁神灵,心荒神狂。孔子问於老聃:敢问至道?聃曰:疏沦於心,澡雪於精神。西王母云: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灵兮道不成。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天猷真君曰:日月虽明,浮云盖之;江河虽清,沙石混之;人心虽静,嗜欲牵之。梓潼帝君云:白云本是无心物,风送悠然出岫中。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意畅心宽,炁壮神安。

《了真经》云:寡欲心静,忘情累轻。老子云:其居也渊而静,其惟人心乎。《水火真经》云: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泰宇生光,魔王束首。

烟萝子云:澄其心也。心澄神静,乱想不出,邪妄不侵,忧患咸消。虚室生白,惟在澄心也。吕洞宾云:一日清闲一日仙,六神和合自安然。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阴魄潜消,阳神自现。

白玉蟾云:君不见虚无生自然,自然生一炁。一炁结成物,炁足分天地。天地本无心,二炁自然是。万物有荣枯,大数有终始。会得先天本自然,便是性命真根蒂。《道德》五千言,《阴符》三百字。形神与性命,身心与神炁。交诟成大宝,即是金丹理。世人多执著,权将有作归无作。猛烈丈夫能令略,试把此言闲处嚼。若他往古圣贤心,立法化人俱不错。况能蓦直径路行,一条直上三清阁。虚靖天师云:上士得之能保守,飞升元是此工夫。

【所以不能者,】财炁乱性,酒色惑情。

稽康云: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消散。刘海蟾云:学仙甚易而人自难,脱尘不难而人未易。

清虚真人云:三岁孩儿也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为心未澄也,】活泼泼、转渌渌。

《度人经》云:人道者心,谅不由他。王知远云:急水上打球子相似。韩湘云:波浑性海,云掩心天。昔马丹阳子隐终南山,一日刘处玄至,望庵外墙而拜。时丹阳知刘心未灰,隔墙谓之曰:可去河南府参刘仙姑,去三年后却来。刘即往之。时仙姑预知其来,盛妆以待之。刘一见心动,仙姑谓之曰:特试子耳。除了此心,汝事即了。刘即自悔,乃於洛阳花巷瓦子打坐,日化饭吃。暨三年心灰,觉有所得,遂再见丹阳。丹阳见之曰:可矣。乃授道。今全真派长生刘真人是也。华阳子云:一旦天无风,四溟波尽息。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

【欲未遣也。】耳随声走,眼被色瞒。

上元夫人谓武帝曰:汝好道乎?数招方士,登山祠神,亦为勤矣。然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贼,五者常舍於荣卫之中、五藏之内。若从今捨尔五性,反诸柔善,常为阴德,救度死厄,不泄精液,当有冀尔。曹先生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分明不见人头落,暗里教贤骨髓枯。

【能遣之者,】万事付之一笑。

魏元君云:休休休,盖世功名不自由。黄石公云:绝嗜禁欲,所以除累;贬酒阙色,所以无污。文子云:去其诱慕,除其嗜欲。又黄石公云:朝臣待漏五更残,铁甲将军夜度关。隐士日高眠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内观於心,】回光返照,本作其心。【心无其心。】

庄子云:道为太极。心为太极。又云:心无逆顺,即无心也。三茅君云:灵台湛湛似冰壶,只许元神在里居。若向此中留一物,岂能证道合清虚?

【外观於形,】以道观之,无贵无贱。本作其形。【形无其形。】

朱子云:道之为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太极左仙公云: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太玄真人云:一点圆明等太虚,只因念起结成躯。若能放下回光照,依旧清虚一物元。父母生前一切灵,不灵只为结成形。成形罩却光明种,放下依然彻底清。

【远观於物,】若以物观之,自贵而物贱。本作其物。【物无其物。】

白玉蟾注《老子》云: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吕洞宾云:此中真妙理,谁道不长生?《神霄经》云:上无复神,下无复炁。务成子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三者既悟,惟见於空。】函三为一,贵乎自然。

《天保长生经》云:远观应化无应化,无物也。内观元神无元神,无心也。外观法界无法界,无形也。自然应静而静,静中有神;无中生有,精能生炁。应寂而寂,寂然而真。空中不空,炁能生神。逍遥子云:不知有此理,只为太分明。

【观空以空,空无所空。】道无象。

许旌阳《石函记》云:玩真空,显仙踪,莫言来世再相逢。太愚蒙,休谈妙,有说真空说真空。事非同空即是色,色非空,其色花花照耀红。与君说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月明中。月明太阳天上药,人服之时跨鸾鹤。石杏林云:不知丹诀妙,终日玩真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神无方。

《淮南子》云:大丈夫恬淡无为,与造化逍遥。了真子云:大道元来一也无,若能守一我神居。此心莹若潭心月,不滞丝毫真自如。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性无体。

《上乘无碍经》云:心生则性灭,心寂则性现。如空无相,湛然常寂。丘长春云:道德元无象,丹青画不真。圣贤潜济物,今古默通神。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炁无形。

老子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悟真子云:善恶一时忘念,荣枯都不关心。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雾开日莹,尘尽鉴明。

魏元君云:道生於安静。昔施肩吾慕道年久,修持无功,夙夜自思,如负芒棘。因览《三清经》云:夫修炼之士,当须入三静关,淘炼神炁,补续年命。大静三百日,中静二百日,小静一百日。发志试之以小静,闭户不出,克期百日,方出静室。未踰月,而神光耀目;百日,精神清健;三百日,眼如点漆,肤如凝脂,宿疾普销,身心轻爽。则知仙经妙诀,言不虚矣。石杏林云:心天无点翳,性地绝尘飞。夜静月明处,一声春鸟啼。

【真静应物,】圆陀陀,光烁烁。一本作真常应物。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刘海蟾云:只明真性不修丹,万劫应知变化难。王鞋师云:炁止则神聚,神聚则丹成。《石函记》云:夫丹道者,非人间五金、八石、朱砂、水银之所为也,是元形合虚,旷然虚无,是谓真虚。真虚之体,还丹之基,大药之母。大药之母何形容,形容体貌缘何质。质者混成中有物,有物来居象帝先,帝先真虚合自然。真虚自然合色象,色象因神而运转。运转真虚虚不空,不空之妙有神通。丘真人云:丹转一,冥冥海底生红日。祥云烟霭遍三田,种出玄珠如黍粒。丹转二,炎炎朱雀烧天地。霞光入鼎虎龙蟠,一粒黄芽如犬齿。丹转三,三才混象结成丹。形容妍丑随人意,天质生身已造端。丹转四,蓬壶灵户常关闭。静中暗转长生轮,无限灵光照真子。丹转五,灵真日日修仙所。重重道炁添光明,还为增长神明主。丹转六,昼夜河车驰圣轴。灵泉直上昆仑巅,一轮月在瑶池浴。丹转七,无为光里藏灵质。主持道炁有真官,千神降福来神室。丹转八,炼得胎仙如满月。同行同坐又同眠,虽在尘中人不识。丹转九,圣功圆满胎仙就。已证虚无自在身,此后不须行火候。

【真常得性。】一灵妙有,三界圆通。

李华阳云:不明真性只究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夫性者,是心如一个器皿,器中盛得底,如一个宝珠,珠中光明底,是性。性发现,在胎为身,在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手之运掉,足之举措,散满六合,敛之方寸。识者明为真性,迷者唤作精魂。《石函记》云:父母元胎不可论,浩浩生生万种魂。种孕胎生卵湿化,人兽禽虫几万般。人兽禽虫各禀性,性命相连魂系命。原夫人与动物,皆禀炁於父,受形於母。潜符天地之理,炁足而生,各正性命。此理甚明。今人言修行人坐化,临行念差则失身,入别胎壳中。诚可戒也。虚靖天师云:道不远,在身中,物即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炁住,炁归元海寿无穷。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郝真人云:定体无念,慧照无边,定慧混融,妙用无穷。曹先生云: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透金贯石不为难,坐脱立亡犹倏忽。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心性无染,入众妙门。

汉天师云:虚无大道,清静希夷,不染曰清,不动曰静,不视曰希,不听曰夷。此四者勤而行之,三年之外方免轮回。又云:六根清静,方寸澄彻,久而行之,可以坐役鬼神,呼召风雨。岂可忽哉?萨守坚云:寒潭秋夜月,碧涧水无痕。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心同虚空,虚空非心。

赤松子云:复性入虚无,凝神入混沌。古云神仙只是凡人做,是名得道。薛道光云:蓬莱三岛客,元不在西边。

【虽名得道,】显法不真。

刘海蟾云: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悟真子云:项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

【实无所得。】真法不显。

视之不见,无色也。听之不闻,无声也。搏之不得,无形也。玉溪子云:他心求觅也徒然,不在中间与内外。视之不见听无声,廓然莹彻周沙界。仙经云:窈冥之内,恍惚元真。周紫阳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陶弘景云:但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万化俱通,道本无名。

淮南子云:至道无为,盈缩卷舒,与时变化。所以太上随机立教,以显其道。然万法千门,终致於一,其名虽异,同出乎心。《六韬》太公曰:夫人皆有性,趣舍不同。

【能悟之者,可得圣道。】思曰睿,睿作圣。

张子云:真识根源,谓之知道。朱子云:自古及今,恁地衮将去,只是个一阴一阳,是孰使之然也,乃道也。邵子云: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自从悟得环中意,闲炁胸中一点无。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王元晖)》

《六祖坛经》

忏悔 第三节

东祥书院 东祥书院 2024-04-15 08:45 上海 听全文

忏悔 第三节,东祥书院,16分钟

【原】“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

“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译】
“什么叫圆满报身?就像佛法一样,一盏灯能够除去千年的黑暗,一点智慧能够消灭万年的愚昧。不要总是想以前的事,已经过去的就不能再得到了,要做好以后的事,让每一个当下都圆满和融,通达明澈,这就能自我认识到本性。善和恶虽然很不相同,人的本性却没有两样。这种没有区别的本性,叫真实的本性(也就是如来佛性),在这种真实的本性中,不会沾染善,也不会沾染恶,这就叫圆满报身佛。

“自己的本性中只要产生一个妄念,这执相入世之业就会使万劫以来、于本性状态下拥有的无私之业变得不再纯净(缺失三昧的部分本有功德尽失)。如果在本性中达到无善无恶的至善境界,这一念离相,就能对恒河中沙粒那样多的、因着相而造作之业不再执着,直到获得无上的觉悟。每个当下都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不失掉本来的无私本性,这就叫圆满报身。
    

【原】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译】
“什么叫千百亿化身?如果什么都不思想,人的本性本来像虚空(无相之相)一样。只要产生了一个念头的思想,就叫变化:念上起念,就变为地狱;于念无念,就变为天堂;思想恶毒伤害就会变成凶恶的龙和蛇,思想慈善悲悯就会变成救苦的菩萨;思想智慧就会变成上界,思想愚蠢就会变成下界。(这里用比喻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变化决定自身境界变化,保持本性觉照,即第一念,则回归本性;在第一念基础上的不断分别,则堕入凡尘。)自我的本性中产生的念头变化很多,迷惑之人不能反省察觉,每一个念头都会产生分别的意向,就会常做入世之事。如果幡然改过,保持觉照,智慧就立刻显现。这就叫自性化身佛。

【原】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译】
“善知识们,人本来具有法身,如果在每一个当下都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报身佛。如果从报身的角度圆满考虑处理问题,就是化身佛,自性层次的觉悟修行,才是本性的功德,就是真正的归依。皮和肉构成了人的色身,而色身就像房屋一般,是空壳,并不是归依的究竟之所。只要能觉悟本性中的三身佛,就是认识了本性,就是认识了真正的佛。
 

   
【原】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译】
“我有一篇《无相颂》,如果能诵读修行,就能让你累劫的迷惑、罪孽立刻消除(消除指不再执着,并非因果罪业的消失)。

【原】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译】
“颂说:
没有觉悟的人分不清楚修福和修道的区别,常常把修福作为修道来做。

虽然做布施和供养为自己积累了无边的福报,但心中贪嗔痴三毒,确是由自性造作而生。

如果想用修福的方法灭除罪恶,其结果只能是后世享受福报,其罪业仍然无法消除。

消除罪业要从心中做起,从本性的层面进行忏悔。

一旦悟透了大乘佛法中真正的忏悔,去除了邪恶,完全顺道而为即可逐步达到无罪。

学道之人要融于大道,用本性智慧观照自己,即会达到佛菩萨的境界。

我们的祖师传下此见性之法,希望大家都能觉悟到我们的本性同一。

要想觉悟到我们的本性法身,就要离一切法相,洗去心中尘埃。

大家要努力,千万别懈怠,以免一生白白浪费。

要想觉悟到我们的本性,就要虔诚恭敬修行,与佛同心同愿同德。”

【原】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译】
慧能大师说:“善知识们,大家都要诵读理解修持这篇偈语,按照它来修行,就能在诵持中认识自己的本性,这样的话,即使和我相距千里之遥,也能像常在我身边一样。如果诵持它仍然不能觉悟,那么就是面对面,也和相距千里一样,又何必辛劳地远道而来听我说法呢?大家各自珍重,回去好好修行吧。”

大家听了慧能大师讲说佛法后,没有不豁然开朗的,都欢欢喜喜,遵嘱修行。
(待续)

东祥书院☀️

六祖坛经21

六祖坛经 · 目录

上一篇忏悔 第二节

分享收藏❤️

请扫码关注东祥书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梅蓝魅蓝[超话]# 早上好,今天是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农历五月廿二 ✿在人生的征途上,越是泥泞的道路,留下的足迹越清晰;越是陡峭的山峰,看到的景致越
  • 3.谁也别想结束我这快乐的单身生活。22.你要允许一些人,有安静的青春。
  • #俊入哲[超话]# 我刚刚睡了个回笼觉,又梦到了关xt和吴j……关xt被人盯上毁容了,吴j用魔法给她复原了,吴j还会飞,带我们在空中跳操直播…我也会飞,会骑摩托
  • 很小的时候在日记本上写的是“美丽衣橱”现在听听觉得老土没意思了~人生也到了一定年纪,想既然是属于自己的屋子,除了能让自己觉得惬意,舒服之外也想让更多的陌生人一进
  • !!
  • 奶茶人人都有机会~只要认真反馈就会可能中奖❗没中奖的小可爱继续加油~还有不知道活动的小可爱点这里还是郭师兄道行深,深知圈里是非多,一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真的
  •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市民收到弹窗提示后,相比先拨打12345,其实最高效、最便捷的处理方式是及时联系社区,在社区指导下完成相应动作,即可解除弹窗。根据社区接到的健
  •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 #618##经济##财经# 根据艾瑞咨询、工信部、IDC公布的相关数据报告来看,云市场是从2015年开始发展,在经过初始发展阶段后,云服务基础建设已经相当成熟,
  • 所以是…年龄越大越花心是吗[允悲][允悲]仅20年一个疫情就多了好多墙头[允悲]从09年接触韩圈开始,基本上见证了各大二代三代四代以及部分五代团的起起落落,秉持
  •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囤够用到双十一的量。如果你要买的东西价格在一千多元,我就建议你充值入会员,因为会员88折(活动套盒也有88折折扣)如果不想一次充值2500元
  • 我高兴的时候觉得我爸天下第一好,我不高兴的时候觉得我爸好讨厌,但是老头一个人把我带这么大,操心我的生活,容忍我的小脾气,23了早饭还给端到窗前,做个黄瓜凉菜还要
  • 丈夫身为军人的好体力在驾车时格外突出,一万八千公里没让她插过手;而她也成了旅途中的好帮手,喂饭、导航、谈笑,比日常还要甜蜜。以后也会一起去更多的地方,永远臣服于
  • 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 (西海全媒体记者 季蓉)宋生芯:解决7条12345转办求助居家办公,负责接听12315热线及12345转办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宋生芯,每天
  • 被吵醒后脑嗡嗡的声音太多着实无法再入睡然后就下了床打开手机就收到了 信息这遥遥无期的面试终于来了可我已摆烂太久不知从何学起了[苦涩]头脑不适合很清醒定酒店时还忘
  • [發][發][福]华彬人一起出发向未来![發][發][福]华彬人一起出发向未来!
  • 太上老君内观经#道教##读书##千古回眸[超话]# 老君曰:天地构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为
  •   ***  3、号召去我文下刷负,给完结文打一星  4、查我的wb互fo,搞连坐,把我基友甚至单纯只是互fo的作者一个个拉出来评判  5、去画师给其他作者画封
  • “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们三个孩子健康快乐,其他的都不重要,俺没有做到一个父亲应该做的,毕竟…毕竟这也是俺第一次当父亲不是…”“爹…你别说了,你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