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 《绝句漫兴九首》(唐)杜甫

白话译文:

其一:这春色眼见客居他乡的我正愁得无法排解,竟还无赖的蔓延到江亭。你让花儿开放就已经十分鲁莽,还让黄莺对我喋喋不休地乱鸣。
其二:亲手种的桃李树不是没主人,村野老人的院墙虽低也像家。而现在春风竟然也来欺欺凌,晚上的春风吹折几枝桃李花。
其三: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其四:二月已经过去三月来到,渐渐老去的人遇到春天还能有几次。不要想身外无数的事情,先饮尽眼前的不多的杯中物。
其五: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其七: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其九: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柔弱细长的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古代女子十五岁正当青春,体态最为婀娜多姿,妩媚而动人。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

文学赏析:

其一简析:此诗上两句是在写杨柳之美,下两句是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为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来指代诗人自己的不得志。诗人虽不在朝廷,但是时时关心国计民生。自己像那不能舒展身姿的杨柳一样,是因为被社会的现实击打得无法去拯救苍生,自己为官不得重用,壮志难酬啊。
其二简析: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埋怨春风欺花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园之中,“非”、“还”二字加强语气,强调感情色彩。后两句说,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春风竟又来欺凌,一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恰似”即“正是”。“得”,是唐人口语,语助词。诗人寓情于景,造成情与景的对立气氛。在诗人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人笔下,春风与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诗人恼春,却写成春风欺人。
其三赏析: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这首诗的主旨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其五简析: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其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以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放荡不羁。
其七赏析: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其九赏析:《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古文欣赏#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转自网络)

“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和朋友离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这就更加蕴蓄隽永。尾联“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作者发问:梅花为了谁过早开花,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在此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也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诗人自己就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这一结,就把自伤身世的感情同开头呼应。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腊梅,腊月之花,傲骨天香

卧云庄上,冬梅早放,浅染春黄,仙子新装。
皎然映雪,孤艳含芳,岁寒先开,傲骨天香。

三九岁寒,凛冬腊月,飞雪劲风,天地素裹,万物沉寂伏藏,此时却独有一缕清冽沁心的幽香,穿越严冬的风雪,抵达人们的嗅觉深处。

当你无意间被这样的暗香芳馨吸引,努力寻觅这若远若近的冬日清芬,忽然与一枝莹洁娇嫩的鹅黄相对时,那种美妙的惊喜,来自心弦被拨动的瞬间。

它披着轻薄飘逸如同蝉翼的明媚纱衣,却于寒冬之中散发着卓越的香气,它那孤艳动人的身影,让人恍如早春的绽放。
这就是腊梅,生于农历腊月的花。
它是三九严寒之中最柔软坚定的浪漫,是季冬岁尾幽香馥郁的礼赞,在冰天雪地中先于众花而绽放,甚至比它的闺蜜“梅花”开得更早。
从数九严寒到春色宜人,无人知道它如何走过那样无尽漫长的孤独和寒冷,一直开向暖意之中,在春意无边的花海中默默隐去,功成身退,继续约定着下一个冬天。

品格天生迥不群,寒梅腊底异香薰
“腊梅”还是“蜡梅”——腊梅,源自腊月的渊源,来自蜡质的美感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腊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腊梅,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落叶丛生灌木,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一带。

它金黄似蜡,香气扑鼻,迎霜傲雪,冲寒而开,久放不凋,因其独特的花期与色彩、质感成为传统的名贵观赏花木。

如同其先于众花,腊梅不择地域,无论于墙角池畔,于园林盆栽、山谷郊野,寻常案头,皆可见其身影,感受它无尽的幽香。

腊梅在冬天开放,先于百花,故名“冬梅”,亦名“唐梅”“金梅”等。

腊梅也被称作“蜡梅”,它的得名最初源自“腊月”,因它于农历腊月凌寒盛开。

《礼记》:“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古代,农历十二月的祭祀叫做“蜡”,“索”即祭祀祖先,即农历十二月将食物放在一起进行祭祀的活动。
周代称此月为“蜡月”,秦代改为“腊月”,“蜡”通“腊”,所以腊梅也称“蜡梅”,只是名称不同。

蜡梅如“蜡”
清初《花镜》载:腊梅俗称蜡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腊梅得名“蜡梅”不仅由于其花期,而且因为它的形态,花瓣如蜡质,色黄似蜂房,故以此得名。

说到腊梅,就不得不提到黄庭坚,他认为腊梅花和梅花相似,而且香气幽洌,尤其形态像女工捻蜡而成,所以应称“蜡梅”。

腊梅花瓣晶莹剔透,却不乏蜜蜡一般的光泽和质感,再加上其令人旷然神怡的香气,人们以“梅”为其赋名,足见对其之爱。

腊梅与梅花,虽然只差一字,都开放于冬日,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腊梅,梅花——不是同根生,却有金兰意,傲雪凌霜,岁寒抱香
提到腊梅,肯定会想到梅花,它们都是原产于中国的传统名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二者花型相似、花期接近,幽香依然,它们都开于寒冬早春、傲霜凌雪,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很多人因为它们的名称类似,总将它们看做一种花,实则它们大不相同。
二者的区别之处:
第一,科属的不同,腊梅是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而梅花是蔷薇科李属。
第二,树形、树枝的差别,梅花为乔木,树高可达10米,它的树枝除了笔直还有垂枝、龙游,曲折蜿蜒形态各异;而腊梅是灌木,一般在2-4米左右,它只有垂直的枝条。
第三,花期不同:梅花于冬末春初开放,而腊梅则在初冬、仲冬就开始绽放,开花期比梅花早1-2个月。
第四,花色不同:梅花一般有粉色、红色、白色等,还有花萼为绿色的绿梅,而腊梅基本以黄色为主,其中还带有白、粉红、紫红等。
第五,花香、花瓣不同,梅花香气幽淡,腊梅香味浓烈;梅花花瓣较软,腊梅花瓣较硬。
第六,叶形和果实:梅花叶片为互生,果实接近球形,一果一种;而腊梅的叶片为对生,果实为瘦纺锤型,一果多种。

虽然腊梅和梅花有诸多不同,但它们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事和传说,是自古以来诗画描摹的经典花卉。
它们于凛冬绽放,都象征着不畏冰雪,不屈严寒的坚贞不渝,均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凌霜高洁的风骨。
腊梅和梅花,不是姐妹,却胜似金兰,它们是植物王国中不可或缺的美好,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为独特的双姝,在我们的历史上“花开并蒂,各表一枝”。

腊梅与梅花,不是姐妹,胜似姐妹

【篱菊抱香死,化入岁寒枝——腊梅之美: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

日暮阑干犹独凭,几点瘦影横窗,著意不须颜色,寻它一段幽香。

腊梅明艳可爱,冰清玉映,耐得骄寒性。此时万物凋零,腊梅是寒冬第一枝。

它生于数九寒天,即使冰雪厚重,也无法消磨那一缕直抵灵魂的暗香。

腊梅
郑刚中〔宋代〕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它如同身着缟素的仙子,浅染春前轻黄,不肯皎然与腊雪相争,只愿将孤艳之美赋予无边幽香。

雪中腊梅
腊梅二首·其二
戴复古〔宋代〕
篱菊抱香死,化入岁寒枝。
依然色尚黄,雪中开更奇。

它有着娇俏的金黄,蜂蜡的质感,如篱落之菊,却独放于岁寒枝头。

于苍茫寥落的严冬,在万象一色的雪中,勇敢的开出那样鲜明的颜色,为人们提前带来春天的气息。

有着菊之幽淡,仙子风姿,却选择在最寒冷的时候绽放,这是腊梅坚毅的风骨,也是它不变的深情。

关于腊梅的诗词很多,其中有诸多富有宗教色彩的词汇,如“禅”、“维摩诘”、“黄金仙”、“菩萨面”、“黄姑”等等。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腊梅,香远禅心,静谧澄明】

宋代的唐仲友写道:“最怜丈室铜瓶里,独对维摩似病身”。

维摩诘是早期的佛教著名居士,他处于五浊世间却不染纤尘,心境澄澈。

《维摩诘经》中:“舍利弗,如人入瞻葡林,惟嗅瞻葡,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

瞻葡是古印度一种极香的黄花,《维摩诘经》中提到人入瞻葡林,只能闻到它的味道,而无法闻到其他杂花野草之味。

正如走进维摩诘的丈室,只能听闻大乘佛法的功德之香,诗人(唐仲友)将铜瓶中的腊梅比作天女,将自己比作维摩诘,虽然有疾却心地澄明。

腊梅开于纯洁静谧的寒冬,金黄奕奕如同佛像,其芳香幽远馥郁,浸润内心,止息安神,远离尘俗。

它如同经文中的瞻葡,散发佛法功德之香,颇具佛教禅意。

宋代的唐仲友写道:“最怜丈室铜瓶里,独对维摩似病身”,这里将铜瓶中的腊梅比作天女,将自己比作维摩诘,虽然有疾却心地澄明。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苏轼〔宋代〕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
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
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
.......

可以说,苏东坡和黄庭坚是腊梅的代言人和官方命名者,他们对于腊梅有着与众不同的深情。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天工点酥油作成腊梅,神来之笔腊梅之色与酥油相似,香气独特,颇具禅意。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东坡怀疑腊梅疑是蜜蜂采花而作黄蜡,将蜂房的蜜蜡制成这样特别的腊梅,

巧夺天工,造化神奇,惹的苏轼感慨,天真且充满想象力,绝对东坡本人。

万松岭中开出了片片金黄的“松叶”,玉蕊檀心真乃奇绝。

醉意之中闻到腊梅幽香,忽而清醒,想在梦里寻花觅辞,这样的风物入禅,不但奇绝,而且其幽香具有精神的通灵,这是东坡对于腊梅的赞誉。

【丹青之美,千秋之约——腊梅山禽图,来自宋徽宗的爱情向往】
腊梅山禽图
赵佶 〔宋代〕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腊梅以其如蜡的质感、明黄的鲜妍、清雅之香气、凌寒之傲骨、疏朗之韵致收获了无数文人雅士的欣赏,而在诗词之外,关于腊梅的书画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尤其是宋徽宗赵佶的这一幅《腊梅禽鸟图》,诗、书、画合一,既有美好的寓意,又有着形神兼备、飘逸烂漫的感觉,是工笔画中的上品之作。

图中绘有腊梅,几朵绽开,错落疏朗,构图清爽,腊梅枝头为一对山雀,一正一背,相互依偎,恩爱有加,腊梅的香气引来黄蜂飞舞其间,生动可爱。

下方是山矾或兰花,与腊梅构成整个图景,不至于太过空泛,又为人留下无穷想象。

这是严冬中的一派生机,是对友情、爱情的向往和赞美,在冬日凛冽之外有着一番别样的安闲宁静,让人感慨。
画作简约灵动,充满意趣,笔力挺拔、色调秀雅、线条细沉、刻画工整。

花草采用细线勾勒,枝干的质感用干墨渲染,花朵则辅以明艳的纯色,是院体工笔的风格。

左下角的瘦金体题诗:“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禽鸟矜逸,梅花轻柔,丹青之约,千秋白头,不但是对画的总结升华,更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在画中,禽鸟的爱情得以定格,成为一眼千年的瞬间,也是宋徽宗作为“孤家寡人”对于普通感情最深的向往。

宋徽宗在艺术的审美和创作方面毋庸置疑,瘦金体、花鸟画、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窑”等等都因为他名垂千古。

他是一个艺术奇才,却不是一个好皇帝,被命运选中成为一国之君,有些荒诞更显荒凉。

他半世繁华纵情、挥霍奢靡,最终在绝望、屈辱及物质、精神的双重折磨下不堪重负,离开人世。

纵使是帝王也有难以把握的人生和更加沉重的命运吧!也许在某一个瞬间,徽宗会想起他曾经历的无上繁华。

也许他也曾设想过——成为一个普通人,拥有平淡却安稳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幸福,就如同《腊梅山禽图》定格的美好一般,让人们沉浸在那样静谧的世界中。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腊梅香,属于母亲的芬芳,来自远别的故乡】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他的《乡愁四韵》中写道“酒一样的长江水、血一样的海棠红、信一样的雪花白、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这四者分别代表着“乡愁的滋味、乡愁的烧痛、乡愁的等待、乡土的芬芳”。

腊梅香和母亲一样,是属于乡土的芬芳,离开故土,当你忽然闻到空气中一种专属于故乡的味道,一瞬间会是欣然还是感动。

在其他表意外,腊梅还曾是诸多思念的象征,是送别、是忆故,更是睹物思人,乡愁怅惘。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故人未寄岭头信,先报江南春意来。
遥怜未识春消息,乞与一枝教断肠。
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

腊梅代表着关于思念的情感,如同它忽隐忽现,馥郁悠远的香气。

它们时而安静时而澎湃,时而压抑时而汹涌,时而短暂时而绵长,从嗅觉到记忆,再到不可言说的想念辽远。

腊梅是一位使者,带来春的气息,它也是一封信,遥寄故人的思念。

它还是中国骨子里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含蓄和深情,在那凛冬的寒意里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幽然隽永的香气。

腊梅不仅有观赏价值,还具有药用、食用、工业等的价值。

腊梅的根、叶可药用,理气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风湿麻木、风寒感冒,刀伤出血。

其花可入药,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之效,花蕾油还可治烫伤,可以说浑身是宝。

腊梅花含有芳樟醇、龙脑、桉叶素等多种芳香物,是制高级花茶的香花之一。它提炼而成的高级香料,在国际市场上1000克相当于5000克黄金的价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腊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

腊梅还具有食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将腊梅烹煮后,以油盐凉拌,味道颇佳,可以解热生津。

这样的腊梅,你是否会喜欢呢?腊月将到,一起欣赏腊梅,品读它幽香背后的故事与美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老多网站被屏蔽啦公众号:唯美动漫风 还在保持更新要是找不到资源的可以去白嫖[doge][doge]然后我好久没上微博啦,现在又又又回来啦,各位要是有什么好
  • 结语:音响网作为视听行业的专业媒体,一直关注着音响&视听产业,关注每一次风口迭代,也关注每一次行业创新变革,且不断用持续演进的高峰论坛证明了我们的坚持,2021
  • 恢复后,带着他到处走走,北京、南京、北海、厦门……以前只顾着自己玩,那时候才知道父母年纪大了,到了会生病的年纪……我们总是等父母生病才发现原来自己做的不够好这一
  •   城市品质加速提升,建成区面积新增近200平方公里  长沙曾有句老话,“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  “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国十大美好城市”
  • 炫石首秀 | 3月24日19:00 她就是超甜元气少女“亭宝不是婷宝” 她是DNF天才PK少女 她是斗鱼第一女元素 她人美声甜、软萌可人 常人印象里,玩格斗类
  • 今日一收拾,不但发现了多年前的写的“情书”还找出了13岁那年诸多朋友送的生日礼物,这么想来,似乎就目前而言短暂的20多年人生里,关于生日的记忆几乎定格在了那个青
  • 那年今日的西班牙王室成员[鲜花][鲜花]一到11月7号,就要放出这组照片了[爱你] 2005年,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夫妇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莱昂诺尔公主离开马德里R
  • 因为,女人的话语里,其实就是暗示你可以约她,只要你大胆出击,她肯定会和你出去。因为,女人的话语里,其实就是暗示你可以约她,只要你大胆出击,她肯定会和你出去。
  • 4.别以为按照“商家”说的,或者通一通就好了,一劳永逸,过一段时间,还会“结霜”的,还是要“停电”等待自动融化,再使用,这是一个又简单又方便的事。★《冰箱门下流
  • [泪] 天天就是盒饭盒饭盒饭 难吃也就算了每次拿到手还都是凉的我这么乐观的人 现在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因素和吃不好睡不好累积起来变得情绪巨差 是我抗压能力变差了
  • 比如,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增长22.0%,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8.7%,工业用电量增长13.7%,货运量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2%,居
  • “阿”在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一切众生的生发音,是开口音。最初最初的能,不是物理的,是心,佛,众生,三
  • 1.给小鱼做了一个戒指[开学季]/2.不知道哪个学院把镜子搬出来了 好搞笑/3.超级咸的蟹黄小贝 一点点好吃/4.因为元宝推荐买了新的小柜子放在桌上 就把所有零
  • ”24.“我经常扮演一个把爱看的很淡的人 好像得到和失去都对我来说不要紧 实际上呢 我是会为爱而心碎一万次的笨蛋”25.“庙里烟火旺盛 众生祈求平安 神灵听着碎
  • 我不知道大家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从小被我妈比大的管大的汤姐真的很懂我[苦涩]我就是想弥补自己失去的东西失去的自信 自由 快乐 乐观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一定的经济
  • 几年前,我在Toby Gad的录音棚得到了和The Script一起工作的机会,和创作出来的作品一样,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人。另外,在Josh的YouTube频道上
  • 事业方面:格局层次决定一生事业高低,格局层次高大运助力则事业有成,格局层次低大运不助事业发展多波折,上段也讲了你为甲木命,甲木生在春季身旺,寅木禄神助身,地支两
  • 元弘易道认为这样的人结婚离 婚的频率也会高于一般人,运势能化解配偶星受克的情况时,命主就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婚恋对象并闪婚,但是这种人离 婚的风 险是极高的。4、
  • 但是时间总是向前,没有一丝可怜,不论结果如何,都请你好好努力,好好生活[合十]《婚育网》招募市、县合伙人[拳头]《婚育网》的服务对象是一新一小一老,即:结婚新人
  • 连四岁不到的溜溜小朋友也对我说,不要离开这里,我们家里好好吧,有大院子,有大房子,喜欢自己家。原来是因为生活条件改善了,长辈们后来都不去山上砍柴了,满山的树木和